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

合集下载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处理要点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处理要点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处理要点消化道出血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大部分人听到它,还会出现恐慌和担忧,其实消化道出血并不是单纯的疾病,而是属于消化道疾病的症状。

人体的消化道指的是从食管到肛门这一全部通道,不论是哪个部位出现了问题,都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多了解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在面对消化道出血时能够正确应对。

1.什么是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具体指的是食管到肛门之间的消化道发生了出血,其主要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两种类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发生了出血,包括胃、十二指肠、食管、胆管以及胰管等部位的病变出血,还有为空肠吻合术引发的出血,若根据病因可以将分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和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而下消化道出血则指的是屈氏韧带以下的出血,其中至回盲部的出血称之为小肠出血,回盲部以远为结直肠出血。

近年来随着对小肠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小肠出血已经逐渐从下消化道出血中独立出来了。

1.对消化道出血的处理对于消化道出血会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速度将其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慢性隐性出血、慢性现行出血和急性出血,短时间内患者的消化道大量出血,会导致急性周围循环障碍,严重时身子会导致患者休克死亡。

对于消化道出血的处理,数显需要排除凶险性出血,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对于这类情况导致的消化道出血需要迅速采取干预措施,以免患者在短期内出现失血性休克,这也是临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临床在处理消化道出血时需要对患者的出血的轻重缓解程度进行精准的判断,然后再进行对症处理。

1.病因的判断不同部位发生消化道出血后,其处理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部位的快速判断十分重要,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治疗情况。

在判断患者出血部位时,除了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还需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的判断,若时间比较紧迫,医生可能来不及作出判断时,需要先排除常见的凶险性出血,然后在逐个排查病因。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摘要】消化道出血根据出血量和速度分为急性出血.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

[1]急性消化道出血分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和急性下消化道出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出血,年发病率为50/10万-150/10万,病死率7%-10%。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下的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的出血,主要表现为便血,可呈鲜红色、暗红色或柏油样。

大部分消化道出血经胃镜和(或)结肠镜检查均能明确病因,但仍有5%患者无法确定病因。

[2]【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诊断思路【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357-01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1出血的诊断:患者出现呕血、黑粪及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和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

下列情况可误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入食管,口服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引起粪便发黑。

对可疑患者可作胃液、呕吐物或粪隐血试验。

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出现便血。

④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应注意。

1.2出血的病因诊断:多为上消化道病变所致,少数为胰胆疾病引起,其中以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急慢性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最为常见。

少见病因包括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上消化道血管畸形、病变、食管裂孔疝、胃黏膜脱垂或套叠、急性胃扩张或扭转、理化和放射损伤、壶腹周围肿瘤、胰腺肿瘤、胆管结石、胆管肿瘤等。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感染、肝肾功能障碍、凝血机制障碍和结缔组织病等也可引起本病。

1.3出血严重度与预后的判断1.3.1必要的化验检查:常用检查项目包括胃液或呕吐物或粪隐血试验、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

为明确病因、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尚须进行凝血试验(如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肌酐和尿素氮、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问诊技巧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问诊技巧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问诊技巧
一、问诊技巧
1、获取病史
(1)病患出现急性消化道出血及发作次数
问题:一般来说,您的出血已经有多久了?
(2)病患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问题:您的急性出血是怎么出现的?您是否有出现其他相关症状?
(3)饮食习惯
问题:您经常吃什么?您是否有吃辛辣或刺激性食物的习惯?
(4)药物和手术史
问题:您是否有服用过药物?您是否曾接受过任何手术?
(5)家族史
问题:家族有亲戚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吗?
2、体格检查
(1)血压
血压可以反映血管的紧张性,当出现出血时,可能会导致血管紧张,所以检查血压很重要。

(2)心率
检查心率,可以检查出血是否有影响了血液循环的状态,以及出血的程度。

(3)体温
出血可能会导致体温升高,因此检查体温也是必要的。

(4)腹部
检查腹部可以检查出血的部位及程度。

(5)外科检查
检查腹部查找出血的部位及程度,以及其他外伤的情况。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常规可以用来检查出血的类型,以及出血的量,以便找出出血的原因。

(2)血生化检查
血生化检查可以检查出有关肝脏和肾脏功能的状况。

消化道出血的讨论与总结

消化道出血的讨论与总结

消化道出血的讨论与总结
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或小肠、结肠、直肠等消化道黏膜发生损伤或破溃而导致的出血。

常见的症状包括呕血、黑便、便血等。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消化道出血可以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两种类型。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癌等。

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有结肠息肉、直肠肿瘤、炎症性肠病等。

诊断消化道出血常采用内窥镜检查等方法,以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因。

治疗方法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治疗方法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和出血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消化道出血的预后取决于病因的严重程度和及时性的诊治。

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等危险状况。

因此,尽早发现和治疗消化道出血至关重要。

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在于及时治疗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食管曲张症等,减少损伤黏膜的机会。

另外,避免过度饮酒、吸烟等也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措施。

总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是保证患者心血管功能和生命安全的关键。

同时,合理预防消化道疾病,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也是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的有效途径。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消化道出血是指血液从食管、胃、小肠或结肠等消化道部位出血的病症。

由于消化道出血原因复杂,病情危重,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推荐流程:1.临床评估: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出血的频率、程度和症状等。

同时还需了解有无相关的医疗史,如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手术等。

实施全身体格检查,注意查体包括血压、心率、皮肤黏膜等情况,检查是否有腹胀、腹痛或肝脾肿大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肝功能、凝血功能等。

这些检查可以为后续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3.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是诊断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对于不明原因出血也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通过胃镜、结肠镜等内窥镜进行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消化道黏膜,了解病变部位、程度和性质等信息。

4.影像学检查:如经经内镜超声内镜、CT、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辅助内窥镜的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5.必要时还要考虑其他特殊检查:如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动态血管造影等。

6.病因诊断:根据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上述检查结果,进一步确定出血的原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道肿瘤、血管畸形、克隆病、异物刺伤等。

7.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的病因和出血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可以首先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如止血药物、镇静剂等。

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较严重,需要考虑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止血、血管内栓塞术等。

8.随访和复查: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评估病情的变化。

对于有慢性或复发性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随访,定期进行内窥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总之,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内窥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全面评估病情,确定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及时干预治疗。

同时还需注意术后的随访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术后复发。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进展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进展
维普资讯
20 0 8年 7月 第 5卷第 2 1期

工作探讨 ・
不 明原 因消 化 道 出血 的诊 治 进 展
梁 跃 雄 . 明 曾 ( 东 省湛 江农 垦 第 二 医 院内一 科 , 东 湛江 广 广 54 5 ) 2 2 8
【 关键 词】消化 道 出血 ; 治进 展 诊 【 中图分 类号】 R 7 5 【 文献 标 识码 】B 【 章编 号】 1 7 - 2 0( 0 8)7( ) 1 1 0 文 6 3 7 1 2 0 0 c一 2 — 2
首先 仔 细评 估 先 前 行 胃镜 或 肠镜 检查 的 医 院及 医生 的
资 质 . 断其 检查 结果 的可靠 性 。 建议 在 选用 进 一 步 检查 措 判
施 前 , 次 重 复 常 规 胃 镜 和 ( ) 镜 检 查 , 时 可 发 现 首 次 再 或 肠 有 检 查 所 遗 漏 的常 规 内 镜 可 窥 见 的 病 灶 . 大 的 食 管 裂 孔 疝 囊 如
igO B)指 存 在 出血 证 据 而 常规 胃镜 及大 肠镜 检 查 未 能 n 。GI
发 现 原 因 的 消 化 道 出 血 。 OG B 可 表 现 为 持 续 性 或 间 断 性 , I
包 括 两种 类 型 : 不 明原 因的 显性 出血 ; 不 明原 因 的 隐性 ① ②
出血 , 现 为 反 复 的粪 便 隐 血试 验 阳性 和 ( ) 铁 性 贫 血 。 表 或 缺 不 明 原 因 消 化 道 出 血 占 消 化 道 出 血 的 5 ,通 常 指 源 自 %
注 血 管收缩 剂 帮 助止 血 。 血管 造 影对 小肠 血管 性 病变 或肿 瘤 者 , 使 无 活动性 出血 也有 诊 断 价值 。本 检 查 对持 续性 出血 则 者 有 较 高 的诊 断 价 值 ,当 出血 呈 间 歇 性 时则 可 能呈 阴性 结

消化道出血评估流程 -回复

消化道出血评估流程 -回复

消化道出血评估流程-回复如何进行消化道出血评估。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可以发生在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位。

它可能是轻微的出血,表现为隐血阳性,也可能是严重的出血,出现呕血或排便带血等症状。

为了准确评估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医生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步骤。

第一步:病史采集对于患者来说,提供详细的病史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会询问病人关于出血的时间、频率、颜色和量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还会了解病人是否有其他病症,如黑便、贫血、腹痛等。

病史采集的过程中,医生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可能暴露在一些易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酒精和各种慢性消化道疾病等。

第二步:体格检查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

此外,医生还会用听诊器听肠鸣音是否正常,并轻触腹部检查有无异常感觉、质地和大小。

胃镜检查是评估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工具,医生可能会进行这一检查以查看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情况。

第三步: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来评估出血的程度和原因。

血常规可以反映出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根据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来确定贫血的严重程度。

凝血功能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等。

此外,还会进行肝功能和肾功能等其他相关检查,以排除一些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的系统性疾病。

第四步:影像学检查为了更好地评估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影像学检查。

常见的检查包括X线造影、CT扫描和超声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和定位消化道内的异常情况,如溃疡、息肉、炎症和肿瘤等。

第五步: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检查是最直接和准确的评估消化道出血的方法之一。

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可能选择胃镜、食道镜、十二指肠镜或结肠镜等内窥镜进行检查。

通过内窥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消化道内的异常情况,并进行活组织检查来确定病变的性质。

第六步:其他辅助检查在评估中,医生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糖胺聚糖试验、肠道动力学检查和血管造影等。

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流程图文

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流程图文

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流程一、患者病史采集1.1 病史问诊采集患者病史时,需着重询问以下内容:•上一次出血的时间,持续时间和出血量;•既往是否有类似症状;•是否有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症状;•是否曾有胃肠道病,如胃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1.2 病史回顾病史回顾是为了确定患者的病情以及可能的导致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

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年龄、性别、职业和家族病史等基本情况;•疾病史、手术史、药物史、饮食史和生活习惯等。

二、临床检查2.1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主要是通过观察和触诊等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血压、脉搏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听诊心肺和腹部等器官,检查有无明显异常。

2.2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为了更准确地诊断患者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实验室检查:检测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影像学检查:胶囊内窥镜、结肠镜、胃镜等,以便检查消化道有无损伤或炎症;•病理学检查:通过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判断患者肠道组织有无病理变化。

三、诊断与治疗3.1 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可以得出消化道出血的初步诊断。

如有必要,可以通过进一步检查获得更具体的诊断结果。

3.2 急救治疗对于急性重度出血的患者,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一般来说,应采取以下措施:•给予输血:输红细胞、血小板等,以补充失血量;•给予液体:保持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止血药物: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实施内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病灶的位置和性质。

3.3 保守治疗对于非急性出血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的主要措施包括:•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止血、止痛、抗感染等;•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改变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饮食清淡等。

3.4 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如出血量大、失血严重,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憩室病变 有治疗价值
AGA.Gastroenterology 2000, 118: 201
动脉活动性出血在每分钟0.5ml以上才能显示 造影剂自血管溢出
出血诊断整体阳性率 56% (43-87%) 造影剂外溢率 47% (25%~73%),>0.5ml/min 药物动脉造影(+)↑↑,并发症↑ 术前忌用全身性止血药物和缩血管药物
Raju GS. Gastroenterology
隐性胃肠道失血伴有缺铁性贫血,胃镜和结肠 镜检查阴性的病人,需要全面评价,包括胶囊 内镜检查等,以发现小肠出血性病变
Raju GS. Gastroenterology 2007;133:1694-1697 Ng W.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6;12:2923-2927
核素扫描阳性预测值高达84%,然而假定位率 为59%,此外用其它方法证实部位,而核素扫 描阳性准确率41%
Voeller GR. Surgery 1991;110:799-804 Hunter JM. Am J Surg 1990;159:504
Wells SA. Curr Probl Surg 2000;37:863-866
Raju GS. Gastroenterology 2007;133:1697-1717
如何来思考消化道出血部位及出血程度
传统的定义根据消化道出血位于Treitz韧带的 近侧或者远侧端分为上、下消化道出血
将消化道出血(以及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 重新分为三类(上、中、下消化道出血)
Raju GS. Gastroenterology 2007;133:1697-1717
2000;118:197-200 McKusick KA. AJR Am J Roentgenol
99mTc(胶硫/RBC)同位素扫描
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仅有定位价值
▪ 出血速率>0.1~0.4ml/min ▪ 整体阳性率 45% (26~78%) ▪ 定位正确率 78% (41~91%) ▪ 延迟扫描使(+)↑、定位正确率↓
阴性
N=25(27%)
被证实 N=19
核素扫描
N=92
阳性
N=67(73%)
被证实 N=23
假阳性 N=7
未证实 N=37
Brunnler T.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8;14:50155019
DSA动脉造影(Angiography) 确诊率:80% 不受肠道内容物和积血影响 可较精确定位 对血管性病变和肿瘤有定位、定性 价值>炎症、
OGIB患者血管造影诊断大约40%,一旦发现病 变可以立即进行栓塞治疗,止血率达70%~90%
Baum S. N Engl J Med 1973;288:1269-1272 Funaki B.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 2002;31:701-713
螺旋CT血管造影 18例OGIB患者做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一般血管
2000年美国胃肠病学会提出:
▪ 对于活动性出血的病人胃镜、结肠镜检查均为阴性 者应该序贯进行核素扫描和血管造影
▪ 核素扫描在活动性出血检查时敏感性高,超过90%, 优于血管造影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AGA). Gastroenterology
Lewis BS. Gastroenterol Clin Nor Am 2000;29:67
血管造影
N=33(35.9%)
阳性
N=5
阴性
N=22
阴性
N=6
核素扫描阳性 N=5(19%)
核素扫描阳性 N=9
核素扫描假阳性 N=13
核素扫描阴性 N=6
Brunnler T.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8;14:50155019
不能凭扫描结果来决定手术或介入治疗,仅提 供出血大致部位的线索
陆玮. 胃肠病学 2002; 2: 99
Brunnler回顾性分析92例OGIB患者由于内镜不 成功而做核素扫描,73%(67/92)患者显示阳性 结果,其中出血来自于胃为4.5%、小肠为37%、 右半结肠为25%、左半结肠为4.5%。27%显示 阴性结果,只有4%假阳性
Brun0155019
13例用肝素激发出血试验进行核素扫描,6例 明确出血部位,3例显示阳性结果但不能定位, 4例阴性结果
Brunnler T.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8;14:50155019

Brunnler T.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8;14:50155019
OGIB病人的评价取决于出血程度和病人年龄 隐性胃肠道失血但无贫血的病人除结肠镜和上
消化道内镜检查外,无需更进一步检查
AGA. Gastroenterology 2000;118:197200
造影,出血发现72%(13/18在螺旋CT,优于一 般血管造影)
Ettorre GC. AJR Am J Roentgenol 1997;168:727731
核素扫描优于血管造影,对老年患者更为合适, 由于血管造影为创伤性检查,很少用于一线评 价,常用于核素扫描阳性或内镜止血治疗失败
Ettorre GC
定义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OGIB)是指经过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 小肠放射学检查(如小肠钡餐造影或小肠钡灌肠检查), 无明确病因的持续或反复胃肠道出血
根据临床上有无明显的出血而分为不明原因显性出血 和不明原因隐性出血(大便潜血持续阳性,伴有或不伴 有缺铁性贫血,无失血明显症状)
Vater壶腹以上,即胃镜可及范围之内的出血, 被定义为上消化道出血
从Vater壶腹到回肠末端的小肠出血,被定义为 中消化道出血,最适于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 镜检查
结肠出血被定义为下消化道出血,可通过结肠 镜检查进行评价
Raju GS. Gastroenterology 2007;133:1697-17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