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小学教育

合集下载

美国小学教育的真实状况

美国小学教育的真实状况

美国小学教育的真实状况美国的小学教育有公立小学也有私立小学,和国内一样基本为六年制,美国政府并未制定统一的教育目标,而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所提出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影响着美国小学教育的方向。

这六项任务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增进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发展儿童的强健体格;二、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发展儿童的健全人格;三、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的认识;四、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五、发展儿童符合民主生活的价值观;六、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有上述美国小学教育的六大任务可知:美国小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儿童的身体与心里的健康,毕竟拥有健康的身心才有能力学习其他的课程、发展个人的潜能;其次美国教育十分重视民主素养,从小就要教导民主观念,培养具有民主风范的美国公民;第三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和参与实践的能力,接受每个人的不同想法,没有一言堂和标准答案,教育的内容更加活泼多元,教育的成果更加宽广无限。

美国小学的教学科目主要有英语、社会、数学、科学、艺术及音乐、健康及体育、外国语等。

其中以教导学生基本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也就是以英语阅读、写作、文法、拼字以及数学为核心课程,由专人教师担任教学,其他科目则由科任老师担任教学。

美国的小学校规模都不大,平均每班的学生人数在20至30人之间,较大城市可能有的小学校学生人数会超过千人,一般地区的小学校学生人数只有数百人。

这是一节英语课,老师给学生播放一个动画片,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动画片的内容。

美国小学一年分4个学期(春夏秋冬),一学年分3个学期(第一学期9月5日----11月29日;第二学期12月1日----3月7日;第三学期3月9日----6月13日),暑假接近3个月。

美国的小学生在校时间短,一般上午7点半上学,下午2点就放学了。

美国小学总课时很少,每个教学日只有6.5个小时,每周只有32个小时,每节课只有30分钟,上下午各有一次户外游戏活动,老师很少或几乎没有布置家庭作业,有时布置一点点作业也只要求几天后才交。

美国义务教育特点

美国义务教育特点

美国义务教育特点
>美国义务教育特点
1、完全免费育。

据说⾃1834年美国宾⼣法尼亚州通过了废除公⽴学校的学费制度开始,直到20世纪初美国各州先后均实⾏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免费制度。

如今,美国实⾏13年义务教育,⼀般它包括⼩学教育(幼稚园—6年级)、初中教育(7—8年级)和⾼中教育(9—12年级)三个阶段。

在美国,义务教育都是免费的,不但不必交学费、杂费,⽽且不⽤买课本,所有的中⼩学都为学⽣提供免费课本,多数课本是从上届学⽣传给下届学⽣,直到不能⽤为⽌。

另外,有些学校还给学⽣发练习本、作业本。

只的铅笔、橡⽪、活页夹、计算器等学习⽤具由学⽣⾃⼰买。

2、保障机制健全。

⾸先是经费保障。

教育经费由三级政府投⼊,⼤体上联邦政府占4%,州政府占88%,地⽅政府8%,教育是各州政府最主要的公共开⽀。

其次是时间保障。

在美国,幼稚园是半天制,⼀般是上午四个⼩时,⽽中、⼩学则是全天制,⼀天上课6⼩时(6节),⼀周4.5天,各校有半天时间是对外开放时间。

全年180天上课,假期很长,仅暑假就长达3个⽉。

三是交通保障。

根据各中⼩学学⽣上学回家的情况,学区⽤专门的校车接送,以保证学⽣准时和路途安全。

3、⼩班化。

从总体上来看,美国的义务教育阶段都是⼩班化教学,各校很少有30⼈以上的班。

4、依法治教。

知情权是法制社会公民享有的重要民主权利之⼀,在保证公民政策法律知情权的问题上,政府和学校管理者有对公众告知的义务。

另⼀个⽅⾯就是在处理纠纷问题时,严格按法律程序办事,通过严格程序防⽌管理者滥⽤权⼒,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美国小学生学校教育特点

美国小学生学校教育特点

美国小学生学校教育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考虑将他们的孩子送去美国学校接受教育。

美国小学教育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一个话题。

本文将对美国小学生学校教育特点进行探讨。

1.强调全面发展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他们认为孩子的课程应该包括各种方面,例如数学、科学、社会学、艺术和体育等等。

美国教育体系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并且班级不是按照能力划分的。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

美国小学教育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发展。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不追求一切都是“一刀切”的教育。

他们更多地注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和真正的自我发展。

2.重视创意和创新美国小学教育践行一个简单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育者希望往他们的学生灌输自由、灵活和创新思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鼓励要探索和提出问题,而不是盲目的听从老师的教导。

美国小学的课堂教学强调交互式学习,老师甚至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伙伴。

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能自然地形成好奇心、求知心、创造性的兴趣。

特别是在艺术和手工课程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想象力,将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完全释放。

3.尊重孩子的意见美国小学课堂是一个充满尊重,并且鼓励意见和见解交流的地方。

教育者认为基础的教学时《学习如何谈话》。

因此,小学生们将学会如何在课堂上、在游戏中、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建立自信心和思维能力。

美国小学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决策能力。

教育者提供的意见和建议是给予学生做个人决策的信息,学生需要进一步探索并独立决策。

他们认为这是塑造独立思考和真实自我的最好方法。

4.注重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在美国小学教育中,家长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长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

孩子在学校中的成长过程中,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协作应该是默契而贴心的。

在美国的小学教育中,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是非常紧密的。

教育者们定期与家长们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美国的学校教育分几级吗

美国的学校教育分几级吗

美国的学校教育分几级吗美国的学校教育分为多个层级,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等教育阶段,涵盖了所有年龄段的学生。

在不同的教育层级中,学生们接受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教育,以帮助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增强自己的素质和竞争力。

1. 幼儿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幼儿教育是美国教育系统中的第一层级,旨在为0-5岁的儿童提供基本的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包括幼儿园和托儿所,提供有关基本学科和生活技能的知识,如语言、数学、科学、社会技能和身体健康等。

2. 小学(Elementary School)小学是美国教育系统中的第二层级,提供为期6年的学习,主要面向6-11岁的学生。

小学课程覆盖基础学科,如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等。

小学还为学生提供获得艺术、音乐等学科的机会,以及参与体育、文化和社交活动的机会。

3. 初中(Middle School)初中是美国教育系统中的第三层级,为期3年,主要面向12-14岁的学生。

初中课程覆盖小学学科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涉及到艺术和文化等领域的学习。

初中还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体育和社交活动,以发展他们的个人素质。

4. 高中(High School)高中是美国教育系统中的第四层级,为期4年,主要面向15-18岁的学生。

高中课程可以分为两类: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科学和外语等学科。

职业教育课程则帮助学生培养实际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需求。

高中学生参与体育、艺术和文化活动的机会也很多。

5. 大学本科(Undergraduate Education)大学本科是美国教育系统中的第五层级,提供为期4年的学习,主要面向高中毕业生。

大学本科课程主要分为文理科和职业教育两类。

文理科主要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学科,同时包括艺术、人文学科等。

职业教育课程则覆盖实际技能和经验,为学生提供准备他们成为各种职业人士的机会。

看美国小学教育制度:留学美国的亲身经历

看美国小学教育制度:留学美国的亲身经历

看美国小学教育制度:留学美国的亲身经历我曾经在2023年留学美国,曾经深入了解过美国小学教育制度。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亲身经历以及对美国小学教育制度的看法。

在美国,小学教育通常从5岁或6岁开始,为期6年。

课程内容包括阅读、数学、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音乐和体育等。

美国小学的教育体系非常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化。

在小学阶段,学生一般不需特别之处的测试,或者考试压力极大。

将来有志于上高中时,唯一要考虑的考试是高考。

受教育者通常是居住在自己的社区内,直到他们进入高中之前。

在美国,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学区与小学。

学生在家附近的小学(或周边小学)上学,而且通常是走路或乘坐国家规定的校车上学。

学生家长也有可能选择送他们的孩子到私立学校上课。

在小学,学生们通常会被分成年级。

除了课程学习外,学生们还要参加各种活动,如学校音乐会、戏剧表演、运动会和社交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发展才艺,更有助于学生与同伴建立人际交往关系。

课程内容方面,美国小学的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听力理解和读写能力。

数学上,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基本算法原理,如加减乘除,同时还会学习一些简单的几何学习知识。

学生在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音乐和体育方面也有不同的课程内容。

亲自体验美国小学教育,我觉得美国小学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交关系。

学生们不但需要掌握各种知识,更需要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协作,怎样做时强,如何学会相互帮助。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表现,更重要的能够培养他们的未来领袖素质。

小学生除了学业上的压力,更多地摆脱了过度考试的压力,能够愉快地成长。

在美国小学教育制度中,教师不仅仅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强烈的教育热情和对学生的责任心。

美国的小学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及优势的培养,因此每位老师尽可能的用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不同的学生。

课堂上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人生导师,是孩子学习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存在。

美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美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美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虽然受到美国国内不少专家的批评,但其中小学教育仍有自己的特色,以下简要介绍几点。

一、教育很突出一般的美国教育界人士认为,美国国民教育即爱国教育最成功,这可以说是美国的立国之本。

美国的爱国教育"从娃娃抓起"。

幼时,父母和幼儿园的阿姨即教导孩子尊敬国家领导人、国旗甚至警察。

开国元勋华盛顿的故事孩子们耳熟能详。

一上小学,小学生都要参加唱国歌、升国旗仪式,把右手放在左胸前,宣誓效忠国家。

这一仪式严肃认真,再顽皮的孩子也不敢捣乱。

到了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这一教育抓得更紧。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幼儿园开始,教师和家长就注意鼓励孩子"标新立异"。

从三年级开始,就有"科技讲座"。

有个学校的教师有一次留的作业是"改进你家的一件家庭用具"。

孩子们个个独出心裁,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

一位上了学校"嘉奖班"的三年级女孩,在回答"为什么喜欢b学"时,她一口气列举了川条理由,诸如学校不仅仅是念书,还有聚会、课题、音乐会,能表达自己创造性的想法等。

三、"小班化"美国政府的缩小班组规模计划始于1999年教育部拨款法案的一个内容。

根据克林顿总统的提议,国会两院的立法中拔出门亿美元,用于帮助地方社区在个后七年中雇佣10万名教师。

此举的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小学1-3年级的班级学生人数减少到18入。

去年,克林顿总统又向国会提出在这7年的基础上,追加预算投人2亿美元,使2000--2001学年的项目经费达到14亿美元。

四、课程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美国的高中包括9年级至 12年级(相当于中国初三至高三)。

学生每年需修5门课,语文和数学每年必修。

数学可修几何、代数、三角、方程、微积分初步、线性代数和更深一些的微积分等;理科有物理(共3级)、化学(共3级)和生物(2级);历史有美国史、中国史、亚洲史、欧洲史、宗教比较史和哲学流派等;外语有法语、西班牙语、汉语和拉丁语等。

美国中小学教育模式

美国中小学教育模式

美国中小学教育模式美国中小学教育,属于地方分权,学制各州并不完全一致。

美国教育体系分为幼儿园、小学(1~6年级,一般附设Kindergarten)、中学(7~12年级)、专科/大学及硕士以上。

其中中学教育更有细分为Middle High School (6~8年级)、Junior High School (7~9年级)、Senior High School (9~12年级,或10~12年级)。

一、幼儿园幼儿园称为preschool或称pre-K,则是相当于台湾的幼儿园小班和中班,一般都是私立的为主。

有半日课程与全日课程之分,课程与学费价格差异极大,以加州L.A.华人较接受的幼儿园为例:全日课程130~180美金/周,家长需自行接送。

二、中小学早期公立小学收K(相当于幼儿园大班)到六年级学童,初中收七到九年级学生,高中收11-12年级学生,但近来,有越来越多州的学校,小学6年级学生移到初中,9年级则并到高中,有一些小学也延伸到8年级,成为九年一贯的学校。

在美国,义务教育是K到12年级。

三、中小学之学年与上课时间依学校而异,学校可能采学年制--每年八月中或八月底开学,也有学校九月中才开学。

来年5月中或至6月底结束。

暑假中,除部分高中为学分未通过的高中生补课外,师生都不必上学。

一般一学年上课分3学期,第一学期从9/5到11/29;第二学期从12/1到3/7(含年假12天);第三学期从3/9到6/13(含春假3/25~3/29)。

暑假从六月十四日就开始了。

惟学年开学前一周,教师就须回到学校,准备开学各项工作。

上课时间以每30分钟排一节,上午从八点半开始排课,分别排8:30~9:05; 9:10~9:40;9:45~10:15; 10:20~10:50; 10:55~11:25; 11:30~12:00; 12:00~12:30等七节。

下午从一点钟开始,排1:00~1:30; 1:35~2:05; 2:10~2:40; 2:45~3:15等四节。

美国不同学校教育方式

美国不同学校教育方式

美国不同学校教育方式美国教育系统是世界上最发达和多样化的教育系统之一。

尽管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但不同学校和地区的教育方式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别。

以下展示美国不同学校教育方式的几个特点和优点。

小学教育在美国小学教育中,教育的重点是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基础知识。

视野开阔和培养创造性思维也是教育的两个核心目标。

小学学生通常上课时间比较短,一周只有五天。

每天的课程大致包括阅读、数学、科学、社会研究、艺术和体育活动。

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阅读、写作、数学和科学技能,以此为基础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小学生通常有大量的作业,需要在课堂外投入大量的时间。

这么做是为了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自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教育在美国初中教育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出抽象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初中教育包括数学、语言艺术、科学、社会学、艺术和体育活动。

初中学生通常需要在每个学期完成多门课程的学习,包括科目的测试和项目作业。

与小学不同,初中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考试和对课程进度的跟踪。

获得好成绩往往需要他们进行反复学习和练习。

初中教育的主要目标不仅是教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他们在高中和大学的学习生涯中能够更容易适应新的学术要求。

高中教育在美国高中教育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准备就业或进入大学。

高中学生需要每天上八个小时的课,包括语言艺术、数学、社会学、科学、法律、政治、语言学和其他选修课程。

高中学习更加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学生需要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解决课程和项目作业。

高中学生通常需要参加学术竞赛、夏令营和社区服务项目,以增强自己在其他领域的能力。

大学教育在许多国家,大学教育是一项为少数特定年龄群体服务的知识学问。

在美国,大学教育是一个向所有年龄的个人开放的各种学科的知识集合。

美国的大学教育并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去上大学,但大学教育却是很多人成才的必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國的小學教育游惠茹美國是世界強國,各種制度政策都有指標性的意義,尤其台灣的各項教育政策常常追隨美國的步伐,包括教育制度、理念、課程、教學…..等等。

近年來台灣進行教育改革,在教育上積極改頭換面,其中有多少美國教育的影子呢?第一部分:理論篇壹、美國教育的主要任務美國的小學教育有公立小學也有私立小學,大部分為六年制,也有少部分為四年制或八年制。

美國政府並未制定統一的教育目標,而美國視導和課程研究協會所提出的現代小學的六項任務,影響美國小學教育的方向。

此六項任務的主要內容如下:一、增進兒童的身體健康與發展兒童的強健體格。

二、增進兒童的心理健康與發展兒童的健全人格。

三、發展兒童對社會和科學的認識。

四、發展兒童有效參與民主社會的技能。

五、發展兒童符合民主生活的價值觀。

六、發展兒童的創造性活動。

由上述美國小學的六大任務可知:美國小學的教育目標首重兒童的身體與心理的健康,畢竟擁有健康的身心才有能力學習其他的課程、發展個人的潛能;其次美國教育十分重視民主素養,因為美國是民主國家的代表,從小就要教導民主觀念,培養具有民主風範的美國公民;除此之外創造性活動是被鼓勵的,這多少與其民主觀念有關,由於美國教育強調相互尊重與接納,因此能接受每個人不同的想法,沒有一言堂、標準答案、統一步調,使的教育內容更活潑多元,教育成果更加寬廣與無限!貳、美國小學的教學科目美國小學的教學科目主要有英語、社會、數學、科學、藝術及音樂、健康及體育、外國語等。

其中以教導學生基本學習能力為主要目標,也就是以英語的閱讀、寫作、文法、拼字以及數學為核心課程,由專任教師擔任教學,其他科目則由科任老師擔任教學。

由美國的教學科目中可以清楚看到台灣領域教學的影子,九年一貫課程將教學內容統整為七大領域,包括:語文、數學、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健康與體育、藝術以及綜合活動等,這些課程規劃與美國的教學科目有百分之八十的相似度,台灣的教學領域中多了一門綜合活動,還有學校可自由運用的彈性課程,看起來比美國的課程內容還要充實!參、美國小學的學校規模美國的小學規模都不大,平均每班人數在20至30人之間,都會型小學學生人數會超過千人,一般地區小學的學生數都只有數百人。

小班小校的發展在美國十分落實,反觀台灣常自傲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小學,學生人數動輒上萬人,大而無當的小學規模,凸顯出台灣的教育品質的低落。

其實小班小校才能發展學校特色、發掘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習效果。

台灣小學的班級學生數從20年前的每班50人降到現今的35人以下,學校的規模拜少子化之賜,在減班的情況下,小學的學生數也逐漸減少,自然邁向小班小校的境界。

肆、美國教育改革的理念美國自1990年代以來,人民除了關心教育的品質與均等之外,更重視如何有效提升學習成就,普遍提出了以下的教改理念:一、行政與管理的去中心化:中央授與學校及校長更多的決策權,依據學生的需要發展學校的特色,不受中央太多的管控,校長也將此權力與老師分享。

二、學習選擇的多元化:美國近年來呈現多樣性的學校面貌,其中以「磁性學校」(magnet)、「特許學校」(charter)、以及「在家教育」(home schooling)最為著稱。

1.「磁性學校」是以發展學校特色、打破學區來吸引各地學生就讀,並期望減少種族隔閡。

2.「特許學校」是由教師、行政人員、家長或社區人士,提出一套完整有效的辦學計畫,聯合向政府提出申請,利用政府資源來辦學的方式,也就是「公辦民營」的學校。

3.「在家教育」則是因應一些宗教或道德觀與學校不同的家長所制定彈性教育做法,也有一些家長是基於對學校的安全顧慮或對教育品質失望,而採行「在家教育」的措施。

三、強調市場競爭公私立學校為競爭學生來源,必須提升教學品質,此乃良性的競爭。

四、授與家長教育選擇權希望藉由家長的選擇學校的機制,使辦學不良的學校產生警惕甚或關閉,以提升教育品質。

五、聚焦於地方學校的改革教育改應以學校為焦點,是學校為一個和諧有效的有機體。

六、提供改革誘因以促使改革成功建立績效制度,賞罰分明。

在台灣隨著政治的民主化,教育法令的修訂、教育改革的推動,讓民主的花朵也在教育體制內大鳴大放。

70年代的森林小學、毛毛蟲學苑等體制外另類學校的建立,強烈的衝擊著國家的教育機器,教育改革的口號震天響起。

教育基本法、教師法、師資培育法相繼修訂,教育鬆綁、權力下放、家長的教育選擇權、學生的學習權、教師培育的多元進路、升學管道的改良開放,乃至於九年一貫的課程改革,種種教育政策大步邁前,是時代的趨勢,也深受美國教育理念的影響。

我們多麼嚮往和美國一樣擁有活潑多元開放的教育空間,然而移植過來的理念制度並不能完全符合國人的需求,畢竟民族性不同、生活環境不同,無法全盤接收美國的教育經驗。

台灣教育仍在前進展望,伸長觸角探索最適合台灣的教育方式,希望教師、學生、家長都能藉著教育的洗禮,成為台灣國際化與現代化的推手。

第二部分:經驗篇聽說美國是兒童的天堂,學校的教學很活潑,小朋友每天都玩得很快樂,你羨慕嗎?事實眞的是這樣嗎?我們來看看美國的小學教育到底如何?壹、有一位中國小孩到美國讀書,他的父親寫下對美國小學教育的想法:中國父親希望老師讓孩子多背些文章或公式,但是老師的回答卻是:「對人的創造能力來說,有兩個東西比死記硬背更重要,一個是他要知道到哪裡去尋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夠記憶的多得多的知識;再一個是他綜合使用這些知識進行新的創造的能力。

死記硬背,既不會讓一個人知識豐富,也不會讓一個人變得聰明,這就是我的觀點。

」中國父親在學校開家長會時問老師:「我的孩子在學校有沒有什麼問題?」弗絲老師笑著說:「你們中國人總是在研究孩子的『問題』嗎?」中國父親得到一個結論:美國的中小學校非常看重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他們提倡尊重每個孩子的性格、習慣、喜好,鼓勵孩子的一切想像和創造能力。

這與我們中國的教育大不一樣,我們中國,從孩子進入學校的第一天起,尌把一個公認的標準放置在孩子眼前,讓孩子們死記硬背,千差萬異的孩子都要按照這個標準被剪裁、被馴化。

關於美國兒童的回家作業,多是以操作、觀察、探索等方式來進行,與中國或台灣偏向抄寫、記憶、練習等方式大異其趣,這位中國父親舉出一個美國小學的作業為例,並抒發自己的感想:我要兒子把老師留的作業拿過來,一看,真吃了一驚:這作業的陣勢咱們在中國還確實沒見過:1.老師讓孩子們去圖書館任意尋找10本關於美國歷史的著作。

2.用自己的語言分別寫出這10本著作的內容概要。

3.再從每部書中選擇你認為你印象最為深刻的描寫、論述或者是數據做5 張卡片,一共要做50張!卡片上要註明引文出處,包括要註明作者、書名、出版機構、年代和版本。

4.這還沒完,老師還要求孩子們從書中選擇自己認為對美國歷史發展進程起到過重要作用的10位人物,對每個人物寫上一段幾百字的評論。

我問兒子,這個作業老師給了多長期限?兒子說四周內要完成。

難怪他這麼著急,這個「活兒」,尌是成年人也得忙活一陣子呢。

我很為美國老師想出的這種作業方式而感慨!我想,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可能尌是在這樣的作業中一次一次、一點一滴被開掘出來的。

我們中國孩子們面對的作業,更多的可能是課本後面的練習題。

我小時候的作業,基本尌是默寫生字和做那些枯燥的習題。

據說現在的孩子簡直尌是陷在題山題海中了,在這種枯燥的習題中,孩子們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是在模仿前人,複製前人,或者說敬畏前人,而不是俯視前人,思考前人,質疑前人,因此也尌難以積蓄起超越前人的力量。

美國教育的精髓在哪裡?這位中國父親做了一個註解:「美國的小學雖然沒有在課堂上對孩子們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但是,他們想方設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園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的海洋;他們沒有讓孩子們去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們煞費苦心地告訴孩子們怎樣去思考問題,教給孩子們面對陌生領域尋找答案的方法;他們從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盡全力去肯定孩子們的一切努力、去讚揚孩子們自己思考的一切結論,去保護和激勵孩子們所有的創造慾望和嘗試!」貳、另一位在美國求學的中國小學生以自己的經歷說出美國的教育情形:一、上學特別“累”:1.每上一節課尌得換地方,都得拉著書包滿校園跑。

2.除了星期三,每天都有體育課,1/3時間在室外活動,籃球、排球、橄欖球……那些美國孩子壯得像牛,“玩”起來不要命,我怎麼也搶不過他們,常常不是被他們撞倒,尌是自己累得爬不起來。

二、學會了做生意:1.有一次我的數學應用題又沒考好,老師說如果我能把在飯館裏吃飯的賬算清楚尌給我加分。

老師鼓勵我們學用結合。

2.每月舉行一次交易會或拍賣會。

學生們從家裏把不需要的用品和玩具等帶到學校裏來賣,也有自己做的小食品。

. 3.在學校裏,光學習好不行,美國孩子根本看不起。

在他們眼裏,腦子靈,樣樣行,才算“酷”。

三、向家長講解作業1.放學回到家,我要主動向家長彙報學習成果,把自己學到的東西講解給家長聽。

家長真正懂了,在我的作業上簽了字,才算了事。

2.學校圖書館裏的管理員會在我還書前對書中內容提問考核,她根據我的理解打分,成績交給班主任,一個學期累計算總分。

然後再借我新書。

四、表揚為主1.老師總是儘量鼓勵我們,給我們信心。

而我們每做出一點成績,老師尌大加表揚,激勵我們繼續努力。

2.爸爸總是告訴我,要謙虛謹慎,尤其是做錯了什麼一定要善於批評與自我批評。

可是那些美國孩子總是喜歡表揚與自我表揚,在我看來他們特別自信。

參、再來看一位台灣媽媽在美國陪伴女兒就讀小學的的情形,她細心的紀錄女兒學習的點點滴滴,並且給每一個年級的生活做一個註解:一、輕鬆快樂的美國小一生:1.不用排排坐、沒有很多作業、沒有很兇的老師,女兒牽牽興奮的說:「有魔術般的桌子、可以在學校餐廳吃飯、可以在學校待好久,真好啊!」2.回家功課只需寫十分鐘。

3.語文教學重視引申意和思考,數學強調操作和應用,利用實習商店讓孩子學習交易。

4.科學、藝術等課程也非常重視,運用各種參觀、表演活動、科學展覽等方式學習。

二、法則滿天飛的二年級1.各種具體的教學方法,提升孩子的學習效果。

2.舉例閱讀教學法:(1)摘要因果關係,(2)事件發生順序表,(3)事實陳述和虛構故事,(4)自身聯想比較,(5)書評,(6)心得。

三、當了轉學生的三年級女兒轉到一個更鄉下的學校,在學校裡當個快樂的資優生,學校非常重視閱讀與品德教育。

校長在每個學生的期末成績單上都用鋼筆整整期期的寫上勉勵的話,可見其對教育的用心。

四、敏感的四年級女兒上四年級了,有更多的疑問和自己的想法,例如懷疑聖誕老公公的存在、質疑學中文的意義,但是也有更優秀的表現,代表學校參加各項才藝競賽或考試。

女兒老神在在、胸有成竹,媽媽卻是緊張大師、費心指導。

五、五年級,長大了?這一系列的文章是這位台灣媽媽為兩個女兒,特別是大女兒牽牽所紀錄的學習日記,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美國小學生活的多采多姿,也看到這位盡責的媽媽如何關心教導自己的女兒,讓一位台灣小孩在美國小學裡不但適應良好,而且各方面表現都高人一等,可見台灣兒童在天資能力上絕不輸給美國兒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