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课件:腹腔及腹腔内容物

合集下载

腹腔及其内容局部解剖学课件

腹腔及其内容局部解剖学课件
胃底、胃体一部分
脾、胰尾、结肠左曲 左肾一部分
脐区
左腹外侧区
胃大弯(充盈时)、横结肠、大网膜、 降结肠
两输尿管各一部分、十二指肠一部 空肠一部分
分、空回肠各一部分
左肾一部分
耻区
左腹股沟区
盲肠、阑尾 回肠末端
回肠一部分、膀胱(充盈时)、子宫 乙状结肠一部分 (妊娠期)、乙状结肠一部分、两输 回肠一部分 尿管各一部分
第四节 结肠下区
概述 • 空肠 jejunum • 回肠 ileum • 盲肠cecum • 阑尾 vermiform appendix • 结肠colon
一、空肠及回肠
空肠占近侧2/5;回肠占远 侧3/5。空肠位于左腰区和 脐区;回肠位于脐区、右腹 股沟区和盆腔内。
(1)空肠管径较粗,管壁较厚,血 管弓级数较少,呈粉红色,粘膜 皱襞高而密。
高位阑尾 腹膜外阑尾 浆膜下阑尾
临床意义:诊断阑尾炎时, 确切的体表投影位置并不十 分重要,有临床价值的症状 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并在 右下腹有一个局限性固定压 痛点则更具有诊断意义(问 号上的一点)。
阑尾动脉:多为1支(92%)
阑尾静脉:临床上要注意:
1. 化脓性阑尾炎时,细菌栓子可随 血回流入肝内。
2 5
4 3
6
肠系膜 系膜三角 左肠系膜窦 右肠系膜窦 血管
















肠切除吻合术时肠系膜应作扇形切除,且对系膜缘侧的肠壁应稍多切除一 些,以保证吻合口对系膜缘侧有充足的血供,避免术后缺血坏死或愈合不
良。
空回肠的神经
空回肠的淋巴

局部解剖学讲义腹部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讲义腹部PPT课件
参与形成以下结构: 腹直肌筋膜 腹股沟管后壁 腹股沟管深环 窝间韧带 精索内筋膜
8
腹前外侧壁
层次
➢ 腹膜外组织
又称腹膜外脂肪或腹膜外筋膜
➢ 壁腹膜
在脐以下形成5条皱襞: 1条脐正中襞(内含脐尿管) 1对脐内侧襞(内含脐动脉索) 1对脐外侧襞(内含腹壁下动脉)
5条皱襞间形成3对小凹: 膀胱上窝
腹股沟内侧窝
34
结肠下区
介于横结肠及其系膜与小骨盆上口之间,主要有空肠、 回肠、盲肠、阑尾及结肠等。
❖空肠和回肠
➢ 位置与形态结构
总称系膜小肠
35
结肠下区
❖空肠和回肠
➢ 肠系膜
肠系膜根:从第2腰椎左侧
斜向右下,止于右骶髂关节前
方,长约15cm。
左肠系膜窦:介于肠系膜根、
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左1/3部、降
结肠、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之间,
➢ 血管
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下静脉
24
结肠上区

➢ 位置、毗邻与体表投影
25
结肠上区

➢ 韧带与膈下间隙
1.肝的韧带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肝裸区) 左、右三角韧带
26
结肠上区

➢ 韧带与膈下间隙
2.膈下间隙
镰状韧带
肝上间隙 左三角韧带
右肝上间隙 左肝上前间隙 左肝上后间隙
肝下间隙 肝圆韧带 膈下腹膜外间隙
窦内感染易蔓延至盆腔。
右肠系膜窦:位于肠系膜根、
升结肠、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右
2/3之间,呈三角形近乎封闭,
窦内感染不易扩散。
36
结肠下区
❖空肠和回肠
➢ 血管、淋巴和神经
肠系膜上动、静脉 肠系膜上淋巴结

腹部解剖--精美PPTPPT课件

腹部解剖--精美PPTPPT课件

腹膜形成鞘突,随睾丸下降, 最后形成睾丸鞘膜与鞘膜腔。
穿过腹股沟管的一段鞘突闭 锁,形成鞘韧带。
睾丸下降不到位,为隐睾。 单侧隐睾,难以生育;双侧 隐睾,不能生育。
鞘突未闭锁,可致先天性腹
股沟斜疝或鞘膜积液。
完整编辑ppt
46
第三节 腹腔
•腹膜腔及其分区
•结肠上区的脏器
•结肠下区的脏器
•腹膜后隙的脏器
21
腹前外侧壁深层的神经
•第7→11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腹 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腹前外侧壁 肌和皮肤。 •髂腹下神经:髂前上棘内侧2~ 3cm处→腹内斜肌→腹股沟管浅环 上方3 ~4 cm处穿出→耻骨联合上 方皮肤和腹壁下部的肌肉 •髂腹股沟神经:在髂腹下神经的 下方→腹股沟管→精索上方→出浅 环→阴囊(男)和大阴唇(女)肌 支→腹壁下部的肌肉。
组成:两口四壁
两口:①外口(皮下环)(浅环):耻骨结节外上方,三角形, 腹外斜肌腱膜构成。②内口(深环)(腹环):腹股沟韧带中点 上方约一横指处,圆形,腹横筋膜构成。
四壁:
①前壁: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②后壁:腹横筋膜、腹股沟 镰。③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④下壁:腹股沟韧 带。
临床意义:是腹壁薄弱区之一,是疝的好发部位。
3. 胆囊底:位于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相交处。胆囊炎时触摸 此点有压痛,
4. 阑尾根部: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称麦氏点。阑尾炎时麦氏点常有压痛。
完整编辑ppt
6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完整编辑ppt
7
一、腹前外侧壁的结构层次
层次 腹前壁
腹外侧壁
1 皮肤
皮肤
2 皮下组织(浅筋膜)
皮下组织

局部解剖学腹部课件

局部解剖学腹部课件
腹直肌鞘后层由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腱膜延续而成 5、弓状线下面,腹直肌鞘前层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腱膜 延续而成
腹直肌鞘无后层,腹直肌深面直接紧贴腹横筋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腹直肌鞘(弓状线上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腹腔内容
江汉大学医学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目的要求
❖ 掌握腹腔内重要脏器:肝,胃,十二指肠,小肠 ,结肠的结构,位置与毗邻关系。
❖ 掌握腹腔内重要结构:腹膜,肝外胆道,腹腔干 ,膈下间隙,肠系膜窦的结构,位置,毗邻与交 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腹外斜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腹内斜机,腹横肌
肌纤维方向行向外下 肌纤维方向水平行走 次两层肌肉于腹股沟管上段的上缘处形 成弓装游离,称弓状线,为腹股沟管上 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大网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小网膜与网膜孔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膈下间隙 ❖ 4套进出的管道系统
入肝:肝门静脉,肝动脉 出肝:肝外胆道,肝静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局部解剖学(腹部)精品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腹部)精品PPT课件
13
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 有一三角形裂隙即腹 股沟浅环(皮下环)。 内侧角止于耻骨联合, 外侧角止于耻骨结节。 外侧角有部分纤维经 精索深面向内上方反 折至腹白线并与对侧 的纤维相接,称反转 韧带(Colles韧带)。
14
腹股沟韧带内侧端小部分 纤维由耻骨结节向下后 外侧转折形成腔隙韧带 (陷窝韧带)。向外侧 延伸附着于耻骨梳,称 耻骨梳韧带。
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 分前、后两叶。
25
(二)腹白线和脐环 腹白线由腹前外侧
壁3层扁肌的腱膜在 腹前正中线上互相交 织而成,上宽下窄。 腹白线的腱膜纤维 在脐处环绕脐形成脐 环。
26
(三)腹股沟管 位置:
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 1.5cm处,腹前外侧壁下 部,长约4~5cm。
7
浅静脉 脐以上:经胸腹壁静脉、
胸外侧静脉注入腋静 脉。 脐以下:经腹壁浅静脉、 旋髂浅静脉注入大隐 静脉。
8
皮神经: 7-11对肋间神经、 肋下神经 髂腹下神经 的前皮支和外侧皮支
9
3、肌层 肌层是腹前外侧壁的 主要成分,由三层肌 组织及其间的血管神 经构成。
前部为直行的腹直肌及 其鞘的前叶和后叶。
部三倍。 其前面有三个腱划,分
别列于脐、剑突及二者之 间的三个平面,并且与鞘 的前叶愈着紧密,血管较 丰富。
后面有两条大血管即腹 壁上动脉 和腹壁下动脉 贴其深面上、下走行并分 支进入该肌,三者与鞘后 叶间结合疏松易分离。
12
腹外斜肌 在髂前上嵴与脐连线以
下移行为腱膜。 腱膜前下缘形成腹股沟
韧带。
3
九分法及表面解剖
4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一、层次:
腹前外侧壁由浅入深 分为6层。即皮肤、 浅筋膜、三层扁肌 或直肌及肌鞘、腹 横筋膜、腹膜外组 织和腹膜。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腹部解剖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腹部解剖

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 • 左肝上前间隙 • 左肝上后间隙
右肝上间隙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三角韧带
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
左肝下前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网膜囊)
结肠下间隙
右结肠旁沟
结肠旁沟
左结肠旁沟
肠系膜窦 右肠系膜窦
左肠系膜窦
右沟上下流通,左沟不畅, 右窦封闭,左窦入盆。
膈结肠韧带
胆囊静脉cystic vein
肠系膜上静脉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门静脉属支
胃左静脉left gastric vein
胃右静脉right gastric vein
脾静脉 splenic vein 肠系膜下静脉 inferior mesenteric vein
门静脉交通(门脉高压)
(二)血管与淋巴
1. 胃的动脉 (1)胃左动脉 (2)胃右动脉 (3)胃网膜右动脉 (4)胃网膜左动脉 (5)胃短动脉 (6)胃后动脉
2. 胃的静脉: 幽门前静脉
3. 胃的淋巴 (1)胃左、右淋巴结 (2)胃网膜左、右淋巴结 (3)幽门上、下淋巴结 (4)脾淋巴结 (5)贲门淋巴结
腹腔淋巴结
外口---腹股沟管皮下环 四壁: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 上壁---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 上壁---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斜疝
2.海氏三角
Hesselbach triangle
胃的位置与毗邻、胃周围的韧带及胃的动脉供 应
十二指肠悬肌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肝的位置、毗邻、上、下界的体表投影,肝蒂 的组成及重要结构的排列关系和临床意义

局部解剖学课件:腹部

局部解剖学课件:腹部

(三)肝
1、位置、毗邻和投影 位置: 毗邻:肝右叶 肝右叶上面~右肋膈隐窝,
右肺下叶 肝右叶前方~结肠肝曲。 肝右叶中部~十二指肠上
部。 肝右叶后方~右肾和右肾
上腺。
• 肝左叶
肝左半部的膈面:与心 的下面相邻。
肝后缘:与食管相邻。
肝左叶脏面:与胃前壁 小弯侧相邻。
(胃十二指肠溃疡常与 肝下面粘连)
• 位于第1~3腰椎右侧, 无活性。
• 胆总管与胰管在降部 后内侧壁汇合成肝胰 壶腹穿入肠壁。在肠 粘膜上形成一纵行皱 襞,称十二指肠纵襞。
• 内侧壁是十二指肠憩 室的好发部位。
3、水平部
• 前方有肠系膜上血 管越过,可压迫水 平部引起暂时性的 肠梗阻(十二指肠 综合症)。
4、升部
• 十二指肠空肠曲 • 十二指肠悬肌 • Treitz 韧带 (确定手术的标志)
股沟镰。 • 上壁:腹内斜肌与腹
横肌的弓状下缘。 • 下壁:腹股沟韧带。
内口、外口
(四)腹股沟三角与直疝的关系
• 腹股沟三角: • 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
角区。 • 腹壁下动脉可作为 • 手术时鉴别腹股沟 • 直疝和斜疝的标志。
第五节 腹膜腔与腹腔脏器
• 腹膜腔: 大腹膜腔 小腹膜腔 六壁: 前壁~小网膜,胃后壁
(一)胃
毗邻: 胃前壁:右侧邻肝左叶,左侧
为膈所覆盖。 胃中部:贴近腹前壁 (胃的触诊部位) 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
左肾上腺、隔脚、横 结肠及系膜等相毗邻。 胃床:胰、左肾、左肾上腺、 膈脚、横结肠及系膜等。
2、韧带
1、肝胃韧带 2、胃脾韧带 3、胃结肠韧带
3、血管
• 胃的动脉 • 1、胃左动脉 • 2、胃右动脉 • 3、胃网膜左动脉 • 4、胃网膜右动脉 • 5、胃短动脉

关于局部解剖学腹部课件

关于局部解剖学腹部课件
肠瘘 ❖ 肠系膜窦:左肠系膜窦与盆腔沟通,感染易于蔓
延,右肠系膜窦较为封闭,感染不易蔓延。
位于十二指肠上部的后面 特点:通过网膜孔可探查。
③胰腺段:位胰头内或胰头后面沟内
及胰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的后方下行 特点:将十二指肠降部由外侧分离后翻向前方,可暴露探查。
胰头癌或慢性胰腺炎时,此段胆总管常受累出现梗阻性黄疸(血胆红素升 高)。
④十二指肠壁内段:
特点:与胰管汇合后形成略膨大局部管腔,即形成肝胰壶腹(Vater壶腹), 穿入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腹腔内容
江汉大学医学院
目的要求
❖ 掌握腹腔内重要脏器:肝,胃,十二指肠,小肠 ,结肠的结构,位置与毗邻关系。
❖ 掌握腹腔内重要结构:腹膜,肝外胆道,腹腔干 ,膈下间隙,肠系膜窦的结构,位置,毗邻与交 通。
腹膜,大网膜,小网膜
❖ 腹膜功能:固定脏器,限制炎症,行走血管。 ❖ 大网膜:脏层腹膜在胃大弯与横结肠上形成的双
关于局部解剖学腹 部
腹腔境界
剑突,肋弓下缘 恰前上级,耻骨 联合上面
分区
自学
层次
皮肤 浅筋膜:肚脐平面以下为两层 腹壁肌:腹直肌,腹外斜,内斜,横肌与其筋膜韧带之 间形成复杂的覆盖,反折,交通结构 腹横筋膜 腹膜外组织:多为脂肪 壁腹膜 腹腔
浅筋膜
肚脐平面以下分为两层 浅层:脂肪组织,Camper筋膜 深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纤维,Scarpa筋膜 腹壁解剖浅筋膜两层不易探查 注意:处理腹壁浅筋膜必须小心谨慎,不必保护 浅静脉与皮神经,但务必小心且无损伤腹外斜肌 腱膜,否则腹股沟管与精索,腹股沟管皮下环等 结构遭到破坏。
腹外斜肌腱膜(腹股沟管上段)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raperitoneal organs:
stomach, jejunum, ileum, cecum, vermiform appendix, transverse colon, sigmoid colon, spleen, ovaries, uterine tubes and superior part of the duodenum.
胃底、胃体一部分
脾、胰尾、结肠左曲 左肾一部分
脐区
左腹外侧区
胃大弯(充盈时)、横结肠、大网膜、 降结肠
两输尿管各一部分、十二指肠一部 空肠一部分
分、空回肠各一部分
左肾一部分
耻区
左腹股沟区
盲肠、阑尾 回肠末端
2016-5
பைடு நூலகம்
回肠一部分、膀胱(充盈时)、子宫 (妊娠期)、乙状结肠一部分、两输 尿管各一部分 杨伯宁制作
Visceral peritoneum
covers some of the organs in the abdominopelvic cavity.
peritoneal cavity
腹膜腔: 壁腹膜和脏腹膜互 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 规则的潜在性腔隙,腔内仅 有少量浆液。 男性腹膜腔:为一封闭的腔 隙。 女性腹膜腔:经输卵管、子 宫、阴道与外界相通。
sac.
In female: It communicates with
the exterior through the uterine tubes, uterine cavity and vagina.
腹膜和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1. 腹膜内位器官: ① 胃、十二指肠上部、空
肠、回肠、盲肠、阑尾、 横结肠、乙状结肠; ②脾 ③ 卵巢、输卵管等。
The peritoneum is a serous
membrane that secretes serous fluid and has absorptive
capacity.
It consists of two continuous layers
Parietal peritoneum
lines the abdominal and pelvic wall and the abdominal surface of the diaphragm.
2016-5
杨伯宁制作
6
Peritoneal cavity is a
potential space between the parietal and visceral peritoneum which contains a thin film of serous fluid.
In male: It is a completely closed
Separated from the thoracic cavity by the diaphragm
Continuous inferiorly with the pelvic cavity
The space surrounded by the abdominal walls
The location of the most digestive organs, the spleen, kidneys, and the ureters.
腹膜与腹膜腔
peritoneum覆盖于腹、盆腔壁 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 薄而光滑的浆膜。
具有分泌、吸收、支持、保护、 再生和修复等功能。分为:
壁腹膜parietal peritoneum
脏腹膜visceral peritoneum
2016-5
杨伯宁制作
4
Section 4 The peritoneum and peritoneal cavity
腹腔及腹腔内容物
abdominal cavity and it’s contents
2016-5
杨伯宁制作
1
一.腹膜和腹膜腔 二.结肠上区的结构 三.结肠下区的结构 四.腹膜后间隙
2016-5
杨伯宁制作
2
The abdominal cavity
Located between the diaphragm and the pelvic inlet
Mesoperitoneal organs:
liver, gallbladder, urinary bladder, uterus, upper part of rectum,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colon.
Extraperitoneal organs:
kidneys, ureters, suprarenal glands, pancreas, the lower part of the rectum, descending and inferior part of the duodenum.
乙状结肠一部分 回肠一部分
12
The surface projections of the visceral organs
right hypochondriac
region
epigastric region
left hypochondriac region
right lobe of the liver,
2016-5
杨伯宁制作
8
2. 腹膜间位器官: ① 肝、胆囊、升结肠、
降结肠、直肠上段 ② 子宫 ③ 膀胱等。
2016-5
杨伯宁制作
9
3. 腹膜外位器官:
① 十二指肠降部、 水平部、升部, 直肠中下段,
② 肾、肾上腺、输 尿管
③ 胰。
2016-5
杨伯宁制作
10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viscera to the peritoneum:
gallbladder, right colic flexure, right kidney
right and left lobe of the liver,
left lobe of the liver,
腹、盆部各器官在腹部各区的位置
右季肋区
右半肝一部分 胆囊一部分 结肠右曲 右肾一部分
右腹外侧区
升结肠 回肠一部分 右肾一部分
右腹股沟区
腹上区
左季肋区
右半肝小部分、左半肝大部分、胆 囊一部分、胆总管、肝门静脉 胃贲门部、胃幽门部、胃体一部分 十二指肠一部分、胰大部分 两肾各一部分、肾上肾
左半肝小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