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三历史知识要点

初三历史知识要点

初三历史知识要点一、中国历史篇1. 古代中国的历史•三皇五帝和夏商周:三皇五帝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

周朝建立后,确立了封建的政治制度。

•秦朝: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集权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扩大中央集权,推行科举制度,统一文字和币制,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2. 近代中国的历史•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内忧外患,国力衰退。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中国人民英勇抵抗,对日本发起了艰苦的抗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3. 现代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中国采取市场经济改革,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加速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平衡,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

•中国一带一路:中国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倡议,旨在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推动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

二、世界历史篇1. 古代世界的历史•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拥有众多的建筑和艺术成就。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欧洲文明的起源之一,出现了众多科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杰出人物。

•古罗马帝国:古罗马帝国是古代世界的最大帝国之一,对政治、法律、工程和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2. 现代世界的历史•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文化运动,推动了科学、艺术和文学的发展。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传统手工业向机械工业的转变,引发了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兴起。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对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初中历史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初中历史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古代史
1. 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
2. 商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3. 周代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4.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5. 秦汉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6. 三国时期与南北朝时期
7. 隋唐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8. 五代十国与宋辽金西夏时期
9. 明清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二、近代史
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3. 太平天国运动
4. 戊戌变法与维新运动
5.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6.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7.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
8. 抗日战争与二战胜利
9. 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三、现代史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与建设
2. 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
3. 文化大革命及其影响
4. 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和安全问题
5. “两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6. 中共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内容
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8. 祖国统一与台湾问题
9.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以上就是初中历史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规律,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历史素养,更好地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中考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中考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中考历史重点知识归纳一、古代中国的初级文明古代中国的初级文明包括夏、商、西周三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夏朝的政治制度为王官制,实行封建制度。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时期政治制度也是王官制,实行了世袭制。

商朝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的阶段。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西周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西周时期礼乐文化开展,周公制定了《周礼》,通过礼乐制度来确立社会秩序。

二、秦汉之间的政治制度变革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统一战国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封建王朝。

汉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设立了郡国制,汉武帝时期建立了丞相和御史台,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唐宋之间的中国经济发展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时期。

唐朝的前期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后期则迅猛发展了商业和海外贸易。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繁荣时期,宋朝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

宋朝实行了均田制,加强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阶级地位。

四、明清时期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变革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推翻了蒙元的统治。

明朝的政治制度是一种反蒙统治的特殊制度,不懈地反对统治者的侵权行为。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在清朝时期,中国的统治者推行了多项改革,如康熙年间的勤政务实、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乾隆时期的闭关锁国等。

五、中国现代史的重大事件中国现代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革命、抗日战争等。

这些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的重大变革和中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和独立的奋斗历程。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学生对于列强帝国主义的抗议示威运动,标志着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考初中历史复习资料整理归纳

中考初中历史复习资料整理归纳

中考初中历史复习资料整理归纳中考初中历史复习资料1各朝代的民族关系(一)、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1、秦与匈奴:派蒙括北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移民置县,修筑万里长城御其南下2、汉与匈奴①与西汉:a、西汉初期——“和亲”,贸易往来。

作用:暂时缓和了匈、汉关系,但未真正解除威胁;b、汉武帝时--“战争”。

作用:匈奴受重创,被迫迁徙漠北;c、汉元帝时--“和亲”,昭君出塞。

作用:密切了汉匈关系,经济、文化来往增多,十多年和睦相处。

②与东汉:a、东汉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与汉人杂居,北匈奴仍威胁中原及西域;b、东汉前期—“战争”,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匈奴。

作用:北匈奴政权瓦解,威胁解除3、汉与西域:①与西汉:a、前138年和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时间、概况、意义);b、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②与东汉:a、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b、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4、秦汉与越族:①秦征南越;修灵渠;置岭南三郡;②汉武帝时,在南越设南海九郡5、汉与西南:汉武帝设郡县(二)、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1、与突厥: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辖;②唐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③唐高宗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④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

2、与回纥:①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②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③回纥兵助唐平安史之乱;④唐肃宗开始,几次和亲;⑤回纥人来中原经商,部分贵族开始修宫殿定居。

3、与靺鞨:①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②开元初,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4、与南诏: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5、与吐蕃:①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和亲;②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册命”;③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和亲;④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长庆会盟”。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文明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1.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时代
2.文化的诞生和新石器时代
3.三大革命: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
4.古代文明的发展: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国黄河流域文明
二、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起源与发展
2.周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3.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制度
4.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特点:农业经济、手工业和商业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1.秦朝和秦始皇统一六国
2.汉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3.唐朝的政治制度和辉煌文化
4.儒家、道家、法家的兴起和影响
5.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四、外来侵略与抗倭斗争
1.蒙古人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明朝的政治制度和辽东抗倭斗争
3.中国近代史以来的外来侵略和抗倭斗争
4.反对日本侵略的群体性抗战和全面胜利
五、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1.清朝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2.鸦片战争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3.维新的思潮和戊戌变法
4.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南昌起义
3.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日游击战争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文化大革命和开放
4.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古代史
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重要措施
3. 西汉、新莽、东汉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4. 三国时期的形成和魏、蜀、吴的发展
5. 隋唐时期的统一和辉煌成就
6. 五代十国和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7. 南宋、元朝和明朝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8. 进入近代的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变革
二、现代史
1. 清朝末年的崩溃和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
2. 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3. 五四运动的兴起和思想文化变革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
5. 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的经济建设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7.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8. 当代和发展挑战
三、世界史
1. 世界的大河流域文明及其交流
2. 埃及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3. 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形成和影响
4.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5.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和启示
6. 近代欧洲的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影响
8. 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重大国际事件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的主要知识点汇总。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中考重点知识_初中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中考重点知识_初中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中考重点知识_初中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
一、封建社会
1、封建社会的发展及其主要特征
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它由游牧社会发展而来,是中国古代社会最为普遍和长久的社会形态,大概始于公元前8世纪,一
直持续到清末,共计约3000多年的历史。

封建社会是以封建制为核心的
社会制度,这种社会制度主要是以王权为核心,由封建君主(皇帝)拥有
完全的权力,并由封建五院和职称分工,形成封建官僚政府来统治国家和
世界。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封建君主的统治权力,崇尚读书(状元)文化,以及宗法(家族)礼俗,地方封建制度及其权力结构。

2、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a、封建政治制度的政权机构
封建政治的政权机构是封建君主(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他是国家
的最高统治者,封建皇帝拥有最高的标准权力,他们实行专制统治,将政治、经济和宗教统一到老百姓的家庭中。

b、封建政治的职业分工
封建政治制度是为了更好地统治国家,将政治、经济和宗教进行分工,因此封建政治制度将国家行政机构和国家官僚机构进行职业分工,形成封
建五院和职称制度。

其形成了以皇帝为最高统治者,并建立中央机构的封
建政权机构。

历史初中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历史初中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历史初中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历史初中知识点一、填空题: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年约为170万年,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分别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早期居民。

根据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米的国家。

3、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

4、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后来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又称殷商。

5、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标志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

司母戊大方鼎是当时最大的青铜器。

6、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我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孙子兵法》。

7、战国七雄(略)。

8、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儒—孟子、法—韩非子的思想)9、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10、屈原的《离骚》是一篇抒情长诗,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叫“楚辞”。

11、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秦长城东起临洮,西到辽东,用来抵御匈奴。

还开凿了灵渠1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接着,开始了刘邦、项羽长达四年的楚汉。

13、公元前202年,刘邦,推翻秦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西汉炼铁开始使用的新燃料煤。

14、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

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15、汉朝和西域沟通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

西汉派张骞、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

16、司马迁的《记史》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司马迁的名言。

17、举世闻明的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8、200年,曹操击败袁绍,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知识点汇编七年级上册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黄帝(“人文初祖”)部落结盟,为汉族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5. 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制”。

6.“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禹传子,家天下。

(第一个世袭的国王是启)7.西周时期,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而形成的制度:分封制。

8.目前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商朝的司母戊鼎。

9.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久的水利工程: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10.战国时期改革最成功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我国由奴隶向封建制的转变是通过变法来完成的)11.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12.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建立郡县。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这是因为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1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晚期的孔子,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15.最早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

16.建立和谐社会与儒家的仁政有关。

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是庄子。

17.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由兵家鼻祖孙武所著。

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由秦始皇(赢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皇帝制度的创立者)20.汉武帝时,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1.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思想标志: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2.新疆最早成为我国行政区的标志: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西汉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

23.“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

(张骞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功臣)24.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形成于:西汉。

25.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的纸:西汉前期的麻纸。

26.东汉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27.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

2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29.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平民毕升),比欧洲早约400年。

30.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的“司南”。

31.指南针最早制成于:北宋时期,并开始应用于航海。

32.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南宋时。

33.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

34.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是在:宋元时期。

35.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制成的“麻沸散”。

36.“医圣”: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37.佛教最早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西汉末年(公元前后)38.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东汉明帝建造的洛阳白马寺(东汉时,佛教得以传播)。

39.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民间兴起的道教。

4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4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记叙了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42.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以少胜多)。

43.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的关键战役: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4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20年曹丕称帝,国号为魏,定都洛阳;221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45.江南的开发最主要的原因: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46.我国历史第一个推行汉化政策的少数民族改革家:北魏孝文帝(鲜卑族)七年级下册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隋炀帝时开通的大运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其统治被称为“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3.唐朝的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

4.唐代陶瓷最为著名的是:唐三彩。

5.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办法开始于:隋文帝时期。

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6.科举制中最早设立殿试、武举的是:武则天。

7.科举制中,诗赋最早成为进士的主要内容是在:唐玄宗时期。

8. 科举制废除于:清朝末年(1905年)9.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

10.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由隋朝李春设计主持修建造的赵州桥。

11.宋代最重要的粮仓:太湖流域(“苏湖熟,天下足”)。

12.北宋之后最著名的瓷都:北宋兴起的景德镇。

13.宋代的娱乐商业场所:“瓦子”。

(或瓦舍)1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15.两宋、元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16.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唐中后期。

17.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南宋时期。

18.我国省级行政区制度建立的标志: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建立的“行省制度”。

19.台湾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当时台湾叫“琉球”).澎湖列岛。

20.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全国的佛教和西藏事务。

21.元朝的最大港口:泉州。

22.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3.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标志: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24.明朝科举制变化的标志:采用“八股取士”(为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根本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25.古代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6.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他的队伍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泉州籍抗倭将领:俞大猷)。

27.清朝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标志:雍正帝设──军机处。

28.台湾历史上第一次被外国侵占:1624年,被荷兰侵占。

29.1662年,郑成功(泉州南安石井人)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30.施琅(泉州人)率清军进入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1.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32.我国现在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成祖修建的故宫。

33.明朝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理学著作:明朝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八年级上册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标志:鸦片战争(1840─1842)。

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战争爆发。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150多万平方公里)。

5.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中俄《瑗珲条约》。

6.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7.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4.5亿两白银)。

8.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标志:1894年威海卫战役。

9. 第一次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马关条约》。

10.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

11.标志中国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

12.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13.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标志:《辛丑条约》的签订。

14.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15.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的是:洋务运动。

16.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洋务运动。

17.洋务派创办的最早的军事企业: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18.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军事企业: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19.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企业: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

20.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公车上书。

21.戊戍变法开始的标志: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不甘当亡国奴的皇帝:光绪帝)22.戊戍变法失败的标志:戊戍政变。

2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

24.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

25.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26.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君主专制)结束的标志:辛亥革命。

27.辛亥革命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的标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8.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2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为《新青年》)。

30.第一次提出“民主”.“科学”口号的人:陈独秀。

31.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李大钊。

3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

33.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

3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35.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合作后领导了国民大革命)。

36.北伐战争作战最勇敢的部队: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是称号)。

37.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标志(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

38.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的事件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军旗升起的地方)39.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南昌起义。

40.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1.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2.红军长征开始的标志: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43.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的遵义会议。

44.长征胜利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45.日本局部侵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4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48.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49.1937年12月12日,日本在南京进行长达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共杀害无辜军民30万人以上。

50.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八路军):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5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1938年春,台北庄战役(李宗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