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分级与治疗

合集下载

体重评价方法

体重评价方法

体重评价方法体重评价方法是对个体体重状况的评估和分级,可以用来判断是否存在健康风险。

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有BMI、腰臀比、肥胖指数、体脂率等。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一、BMIBMI(Body Mass Index)指标是以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的平方(米)得出的数字。

例如:如果一个人身高1.70米,体重为70公斤,那么他的BMI为70÷(1.70×1.70)=24.2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BMI分类如下:BMI<18.5:偏瘦18.5≤BMI<24.9:正常BMI≥30.0:肥胖BMI指数是评估人体肥胖程度的一种最常用的指标。

它具有简单、易操作,代表国际通用标准等优点。

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例如不考虑肌肉、脂肪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误判,尤其是对于运动员、肌肉量较高的人群。

二、腰臀比腰臀比指的是腰围与臀围的比值,计算方法为:腰围÷臀围。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腰围为80cm,臀围为100cm,则其腰臀比为0.8。

根据腰臀比值,肥胖分类如下:男性:腰臀比≥0.9为腰型肥胖,0.8≤腰臀比<0.9为中等型,腰臀比<0.8为偏瘦型;腰臀比评价肥胖的方法能够反映人体脂肪分布的不同,有助于判定是否存在内脏脂肪堆积,从而引起人体健康风险。

但是,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人体形态有所不同,腰臀比的测量和分类方式也有所差异,因此其应用范围也有一定限制。

三、肥胖指数肥胖指数(Fat Mass Index)是计算人体脂肪百分比的指数,可以分为爆米花指数、贝克指数等。

其中,爆米花指数(Popcorn index)是将体重除以身高的立方,以此来反映体内肌肉和脂肪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BMI×身高÷体重。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BMI为26.3、身高为1.70m、体重为72kg,则其爆米花指数为:26.3×1.70÷72=0.62。

肥胖症诊疗指南完整版

肥胖症诊疗指南完整版

肥胖症诊疗指南完整版一、概述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作为慢性疾病中的独立病种及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1]。

多学科协作(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诊疗模式可有效提升肥胖症诊疗水平。

为规范我国肥胖症临床诊疗,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并不断提高医疗机构肥胖症诊疗同质化水平,提升肥胖症治疗效果,改善长期预后,特制定本指南。

二、肥胖症的病因学(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症具有家族聚集性[2],提示肥胖症可能与家族中的遗传背景相关。

人类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与肥胖易感性相关的遗传基因可能涉及能量代谢、食欲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等多个方面[3]。

一些罕见的遗传病,如Prader-Willi 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 PWS )和家族性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 LEPR)基因突变等,亦可导致肥胖症的发生[4, 5](二)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过多摄入高能量、高脂肪、高糖、低膳食纤维的食物和饮料,通过刺激神经中枢摄食神经元,引发进食过量、进食行为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可导致肥胖症[6]。

此外,长期高油、高糖膳食会破坏能量摄入消耗和脂肪合成分解平衡[7, 8]。

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合理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有助于降低肥胖症发生风险[9]。

2.身体活动缺乏身体活动是导致肥胖症的重要原因。

身体活动可以消耗能量,有助于控制体重。

此外,身体活动产生的一系列代谢有益分子对抑制进食和增强人体能量消耗有额外益处[10]。

身体活动亦可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含量,减少脂肪堆积,增强胰岛素受体敏感性[11]。

3.精神心理精神压力会影响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进皮质醇释放,引起食欲上升和进食行为改变[12] 。

肥胖症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2022版)

肥胖症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2022版)

肥胖症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2022版)肥胖是指机体总脂肪含量过多和/或局部脂肪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目前,我国居民超重及肥胖问题不断凸显。

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及肥胖率持续上升,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已超过总人口50%。

2016年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全球成人体质量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的肥胖人口数量(8960万)已超过美国(8780万),跃居全球第一名。

体质量不只是身体肥胖或消瘦的反映,更是个体内部功能及组织代谢分泌的外在表现,是反映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对于超重及肥胖的治疗,西医主要推荐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行为认知干预、药物疗法和减重手术几种方法。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记载中,亦不乏体重管理、治未病的思想,以及维持体重平衡、维护身体健康的方法,早在《黄帝内经》就已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原则。

实际上,中医特色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减重治疗当中,逐渐形成肥胖症的中医诊疗模式,并在临床实践中呈现显著的优势。

然而,目前尚缺乏一套完善、规范的诊疗规范,亦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临床实践共识,限制了肥胖症中医诊疗方案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

综上,本共识基于循证医学原则,通过系统梳理现有证据,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旨在对有临床循证证据支持或经专家共识形成的中医治疗肥胖症临床方案作出推荐,参考《中医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报告规范》[5]制定及报告。

1适用范围1.1适用人群本共识适用于符合超重及肥胖诊断的成年人。

1.2诊断依据参考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成人体重判定(WS/T428—2013)》及2011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发布的《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提出的体质量指数(BMI)界定值,BMI介乎24.0-27.9为超重,BMI≥28.0为肥胖。

幼儿肥胖分级标准

幼儿肥胖分级标准

幼儿肥胖分级标准幼儿肥胖分级标准主要根据体重指数(BMI)进行评估。

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计算身高和体重的比值来了解幼儿的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幼儿肥胖分为三个等级:轻度肥胖、中度肥胖和重度肥胖。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轻度肥胖的诊断标准。

轻度肥胖的幼儿BMI值在超过正常范围的基础上,增加幅度较小,通常在超过标准范围的上限10%以内。

具体表现为躯干、腹部、臀部、大腿等部位脂肪堆积较多。

这类幼儿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量等方式来减轻体重,防止肥胖程度进一步加重。

中度肥胖的幼儿BMI值超过正常范围较多,通常在超过标准范围的上限20%-30%之间。

中度肥胖的幼儿可能会出现食欲旺盛、食量较大、活动量较少等情况,导致体重明显超过同龄幼儿。

中度肥胖的幼儿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包括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以减轻体重并防止肥胖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重度肥胖的幼儿BMI值明显超过正常范围,超过标准范围的上限30%以上。

这类幼儿的体重明显高于同龄人,身体各部位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堆积。

重度肥胖的幼儿可能需要接受专业的医疗干预和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指导等。

同时,家长和医生需要密切关注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干预措施,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幼儿肥胖分级标准主要根据体重指数(BMI)进行评估。

轻度肥胖的幼儿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量等方式来减轻体重;中度肥胖的幼儿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包括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而重度肥胖的幼儿可能需要接受专业的医疗干预和管理。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who肥胖程度分类标准

who肥胖程度分类标准

who肥胖程度分类标准肥胖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而WHO(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肥胖程度分类标准,用于评估和划分人们的体重状况。

这些分类标准主要是根据人体质量指数(BMI)来确定的,BMI是根据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得出的数值。

根据WHO的分类标准,肥胖被分为四个等级: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和严重肥胖。

下面将对每个等级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正常体重。

如果一个人的BMI在18.5到24.9之间,那么他们被划分为正常体重。

这表示他们的身体质量与身高相称,身体处于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

正常体重的人一般具有较低的患病风险。

其次是超重。

当BMI在25到29.9之间时,一个人被视为超重。

超重意味着一个人的体重超过了理想范围,但还没有达到肥胖的程度。

超重可能会增加一些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和糖尿病。

接下来是肥胖。

当BMI在30到34.9之间时,一个人被诊断为肥胖。

肥胖是超重的一种更严重的表现,它对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

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某些癌症的风险。

最后是严重肥胖。

如果一个人的BMI超过35,那么他们被认为是严重肥胖。

严重肥胖是最高级别的肥胖,对健康的影响非常严重。

严重肥胖与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关节问题和糖尿病。

了解肥胖程度分类标准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体重状况的健康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健康状况。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属于超重或肥胖的范畴,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来控制体重,从而减少患病风险。

总而言之,WHO的肥胖程度分类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评估和划分体重状况的依据。

了解这些分类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体重状况。

通过保持适当的体重,我们可以减少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儿童肥胖的评估、治疗和预防解读

儿童肥胖的评估、治疗和预防解读

第 39卷第10 期河 北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Vol.39 No.102018年10月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Oct. 2018・1117・•指南解读•2017版《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儿童肥胖的评估、治疗和预防》解读皮亚雷,张亚男,张会丰*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关 键词] 肥 胖症 ;儿童 ;评 估;治 疗;预防;指南 ;解读 [中 图分 类号] R589.2[文 献标志 码] A截至到2015年,世界上有超过1 亿儿童和6亿 成人存在肥胖。

自1980年以来,70多个国家肥胖 患病率增加了1 倍,其 他 多数 国 家 的 患 病 率也 在 持 续上升。

1990年开始,与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相关的疾病负担开始增加[1]。

1985— 2014年中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亦持 续增 长, 至2014 年 超重 及肥胖总检出率高 达 1 9.4%[2]。

儿童肥胖既是一种独立的慢性代谢性疾 病,也是儿童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脂肪肝、 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且增加 成年期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4]。

超重及肥胖快速增 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 问题[5-7]。

目前尚没有针对我国儿童肥胖防治的相 关共识及指南。

美国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于2017 年更新了儿童肥胖评估、治疗及预防临床实践指 南[8],现对其进行解读,以期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 防治起到有效指导作用。

参与指南制定者包括由内分泌学会任命的6名 专家组成的工作组、1 名方法专家及1 名医学作家。

工作组采用建议评估、发展和评价的评级(Gradin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andEvaluation ,GRADE ) 系统进行证据质量和 推荐 强度的评估,采用一致的语言和图形描述证据质量 和推荐强度。

肥胖病(单纯性肥胖)中医诊疗方案

肥胖病(单纯性肥胖)中医诊疗方案

肥胖病(单纯性肥胖)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主要是以体质量指数(BMI)来进行区分。

体质量指数( BMI) 又称体质量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 ]2,<18.5 kg.m-2者为体重过低,18.5~23.9 kg.m-2为正常范围,≥24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

(二)临床分型结合 1997 年全国第 5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和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单纯性肥胖病》的标准,将单纯性肥胖划分为脾虚湿阻证、胃热湿阻证、肝瘀气滞证、脾肾阳虚证、阴虚内热证五型。

1、脾虚湿阻证: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脉沉细,舌苔薄腻,舌质淡红。

2、胃热湿阻证:肥胖,头胀,眩晕,消谷善饥,肢重,困楚怠惰,口渴,喜饮,脉滑数,舌苔腻微黄,舌质红。

3、肝瘀气滞证: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失眠多梦,脉细弦,苔白或薄腻,舌质暗红。

4、脾肾阳虚证:肥胖,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阴寒,脉沉细无力,苔白,舌质淡红。

5、阴虚内热证:肥胖,头昏眼花,头胀头痛。

腰痛酸软,五心烦热,低热,脉细数微弦,苔薄。

舌尖红。

二、治疗方法(一)中医药疗法中医药干预特别是针灸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疗效较高的特点,一直以来被称做绿色减肥法,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肯定。

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中医药疗法来治疗单纯性肥胖。

1、药膳与中医论治单纯性肥胖人群的药膳以健脾益气、化痰除湿为主,选用茯苓、陈皮、荷叶、赤小豆、薏苡仁、、苦瓜等组成饮食方。

①脾虚湿阻证食谱为荷叶茯苓粥或鲤鱼汤;平胃二陈汤加减:苍术、陈皮、厚朴、甘草、法半夏、茯苓、枳实、川芎、夏枯草、石菖蒲等;②肝瘀气滞证山楂饮或玫瑰荸荠粥;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赤芍、枳实、甘草、川芎、陈皮、香附、旋覆花、荷叶等③胃热湿阻证荷前粥;芩连二陈汤加减:黄芩、黄连、法半夏、陈皮、茯苓、泽泻、车前子、大黄等;④脾肾阳虚证羊肉炒大葱或胡桃枸杞粥;右归丸加减:当归、制附片、肉桂、山茱萸、杜仲、莬丝子、熟地、山药、枸杞子、鹿角胶等⑤阴虚内热证百合山药枸杞粥。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一、背景近二十年来,我国超重/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长,呈流行态势。

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显示【1】,从1993年至2009年的17年间,成年人超重/肥胖的患病率从13.4%增加至26.4%,总体呈线性增长;成年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从18.6%增长至37.4%,平均年增长1.1%,显著高于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

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潜在危险因素。

减重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膳食和体育运动)调整、内科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联合运动干预仍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基础治疗。

近年来,国际上对肥胖/超重的营养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2-3】。

然而,以营养和生活方式干预为核心的肥胖/超重管理必须与特定的地域性饮食习惯及社会文化相适应。

为更好地发挥医学营养治疗在肥胖防治中的作用,结合国内外发表的诸多证据和专家的集体智慧,特制定本共识,以便使医学减重更加科学、规范和易于实施。

二、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的形成在制定本共识的过程中,首先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的《WHO指南编写手册》【4】和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协作网【5】发表的临床指南编写的方法学原则(表1),结合中国现况,建立制定本共识的方法学,将2009年更新后的AGREEⅡ协作网推出的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作为质控标准【5】。

2015年9月,成立了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以下简称“共识”)撰写证据方法学小组,负责起草方法学工作方案,并协助编委会进行证据评价的相关工作。

证据级别与推荐意见分级标准的制定见表2。

注:RCT(随机对照试验);A、B、C、D:(推荐意见优先级别从高到低)三、共识编写委员会组织机构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的67位专家组成了本共识编写委员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胖标准和分级
(2009-02-05 00:52:13)
转载
分类:医学美容
标签:
健康
一、肥胖的诊断标准
肥胖能够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高脂血症、ⅱ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胆囊疾病、骨关节炎、睡眠性呼吸暂停和呼吸障碍、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大肠癌。

二、治疗
肥胖的治疗分两步走:评估和治疗处置。

评估是为了明确肥胖的程度和总体危险状态。

治疗处置包括减少超出的体重、采用其他的措施控制伴随的危险因素。

(一)评估
评估患者的危险状态和确定病人需减肥治疗,要考虑到患者的bmi、腰围、总体危险程度,同时也要考虑到患者减肥的积极性。

1、肥胖分级
bmi是单位身高的体重,与身体脂肪的含量明显相关。

bmi计算方法:体重(kg)÷身高2 (m)。

表32:肥胖分级-体重指数(kg/m2)————————————————————————
分类亚太地区相关疾病危险性
体重过低<18.5 低
正常 18.5-22.9 平均水平
超重≥23
肥胖前期 23-24.9 增加
ⅰ度肥胖 25-29.9 中度增加
ⅱ度肥胖≥30 严重增加
ⅲ度肥胖极度增加
————————————————————————
2、减肥的目标
初始目标:减轻基础体重约10%。

若能达到此目标,才考虑进一步的减重。

减重10%的合理时间窗是治疗6个月。

对于无法达到显著性减重的患者,防止体重增加也是一项重要的目标。

(二)措施
1、饮食治疗
饮食应患者个体化,要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

女性患者的饮食在1,000~1,200 kcal/天,男性患者为1,200~1,500 kcal/天。

除了减少饱和性脂肪以外,所摄入的饮食总脂肪应不超过总热量的30%。

单纯减少脂肪百分比本身不会使体
重减轻,除非总热量也减少。

当减少脂肪的摄入时,首先应减少饱和性脂肪,以加强ldl-胆固醇水平的降低。

2、体育活动
加强体育锻炼是减肥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性体育锻炼对于预防体重反弹最有帮助。

另外,除了减肥本身,体育锻炼还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危险。

对于大多数肥胖病人,锻炼应缓慢开始、强度逐渐增大,循序渐进。

开始时应慢步走、慢频游泳。

开始时,患者散步30分钟,每周3次;逐步增加强度到45分钟以上,每周至少5天。

减少久坐的时间是另一种加强活动的措施。

3、药物治疗
适当的药物性治疗能够增强体育运动、饮食控制的减肥效果。

适合药物治疗的危险因素和疾病是bmi在27~29.9,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chd、ⅱ型糖尿病、睡眠性呼吸暂停。

4、减肥的外科治疗
对部分严重肥胖(bmis疾病状态)的患者可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减肥。

外科手术的适应症是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严重肥胖并发症的患者可选择胃肠道手术
5、运动
身体的脂肪百分比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

规律锻炼帮助保持这种增加到最小程度。

锻炼和动脉粥样硬化成反向关系,如,增加锻炼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水平。

如果没有规律锻炼而想开始一项运动计划,或者有服药问题或严重疾病的家族史,在开始运动计划之前应当选择一项最适合的运动计划。

为了达到和保持合适体型,专家建议至少一周3~4次,每次20~30分钟的有氧锻炼(如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运动)。

对高危患者(如心脏病)定期检查,根据神经系损伤情况制订合理的功能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