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
运动生理学多选题

运动生理学多选题绪论1.在运动生理学中常用衡量神经与肌肉兴奋性的指标是()A.基强度B.利用时C.时值D.阈值E.强度-时间曲线2.下列属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的是()A.对心脏生物电现象的研究B.对细胞膜物质转运过程的研究C.人对高海拔缺氧服习机理的研究D.实验性观察心搏过程答案:1.CD 2.AB第一章肌肉活动1、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时,其表现形式是( )。
A、兴奋B、抑制C、只有兴奋D、只有抑制2、下列有关增加肌肉初长度对肌张力影响的错误叙述是( )。
A、存在一个最适宜初长度,此时肌肉收缩产生张力最大B、张力与长度始终呈反变关系C、超过适宜初长度时张力反而减小D、张力与长度变化呈正比答案:1.AB 2.BD第二章能量代谢1、属于乳酸能系统供能的特点有( )。
A、供能最大B、输出功率次之C、产生乳酸D、代谢底物为糖原2、在消耗同等量氧时,糖氧化分解释放出来的热量( )。
A、比脂肪多B、效率高C、动员慢D、比脂肪少答案:1.BCD 2.AB第三章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1、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 )。
A、神经胶质细胞B、神经细胞C、受体D、神经递质2、大脑皮质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具有以下特征( )。
A、交叉性B、倒置性C、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D、双侧性答案:1.AB 2.ABC第四章内分泌调节1.应急反应的机体表现()A.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B.呼吸功能加强C.心血管活动加强D.心率减慢2. 肾上腺素的作用有:()A.心肌收缩加强B.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C.心率减慢D. 总外周阻力降低答案:1.ABC 2.ABD第五章血液与运动1.父母血型分别为A型和B型,其子女的血型可能为:()A.A型B.B型C.AB型D.O型2.O2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有:()A.溶解于血浆中B.与血浆蛋白结合C.与Hb结合D.溶解于红细胞内答案:1.ABCD 2.ACD第六章呼吸与运动1.形成胸内负压的原因及条件是:()A.肺的弹性回缩力B.肺的自然容积小于胸腔的容积C.胸膜腔是个密闭的腔隙D.呼吸的进行2.若某人潮气量为500ml,无效腔为150ml,呼吸频率为15次/分,心输出量为6L/min,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肺泡通气量为5.3L/minB.通气/血流比值为0.88C.肺通气量为7.5LD.氧扩散容量为20答案:1.ABC 2.ABC第七章血液循环与运动1.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对心脏活动的效应表现为:()A.正变力作用:(心缩加强)B.负变力作用:(心缩减弱)C.正变时作用:(心率加快)D.负变时作用:(心率减慢)2.耐力训练对心脏活动的影响表现在:()A.静息心率下降B.安静时搏出量增加C.极量运动时心输出量比无训练者高D.亚极量运动时心输出量比无训练者小答案:1.AC 2.ABCD第八章身体素质1.人体的平衡力除了要求身体结构完整外,还与( ) 等密切相关。
30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

3.代谢因素 正常情况下,人体消耗能量来自糖和脂肪的氧化供能,而肥胖者更多依 赖糖氧化供能而非脂肪氧化 脂肪储存过量导致脂代谢紊乱(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降低) 肥胖者血脂升高,脂肪酸进入门静脉系统,阻碍肝脏摄取胰岛素导致肝 出现糖利用和糖异生障碍 肝摄取胰岛素减少导致胰岛素浓度增加,产生胰岛素抵抗,出现高血糖 (糖尿病) 4.环境和行为因素 潜在肥胖遗传素质的个体在食物缺乏和/或体力活动量大的情况下变瘦 无肥胖遗传素质个体在高热量食物摄入和/或无体力活动的情况下变胖
由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儿童肥胖,约有80%延续成为成年人肥胖
(三)肥胖的检测 1.肥胖度(%)=[实际体重(kg)/标准体重(kg)-1] ×100% 低重 正常 超重 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
肥胖度/% <-10 -10~10 >10~20 20~29 30~50
>50
2.体质指数(BMI) 体重(kg)/身高(m2) 亚洲人群:>23(超重),>25(肥胖) 欧洲人群:>25(超重),>30(肥胖)
3.增加体重的原则与方法 ✓ 增体重应使瘦体重增加,不仅增加摄食量,也要增加运动量,使
蛋白质代谢处于正氮平衡 ✓ 肌肉力量练习,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使肌肉重量增多,体积
增大 ✓ 刚参加运动的人群,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要循序渐进,瘦弱者先选
3.腰臀围比值(WHR)
腰围和臀围的比值。
腰腹部脂肪堆积的肥胖者,患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和中风的危险性更高。 专家建议,男性WHR大于或等于1,女性大于或等于0.85, 就必须实施减肥
பைடு நூலகம்
体脂百分数、肥胖度(%)、BMI和WHR正常范围
体脂/% 男女 5-20 12~25
肥胖症运动处方

人体可分为两种基本成分,脂肪组织与非脂肪组织。
人体体重等于脂肪体重与非脂肪体重(又称瘦体重)之与。
而肥胖是指身体脂肪过多。
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观念:肥胖是脂肪问题,而非体重问题。
肥胖症的定义肥胖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体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状态。
肥胖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机体能量供需失调,饮食能量摄入多于机体能量消耗,以致过剩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所致。
肥胖症分为单纯性与继发性两类单纯性肥胖无明显的神经及内分泌的改变,仅为营养过度引起。
均占肥胖病人总数的95%。
它与生活方式相关,以过度进食、体力活动过少、行为偏差为特点,表现为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能够合并多种疾患的慢性疾病单纯性肥胖又分为两种体质性肥胖原因:先天性。
体内物质代谢较慢,物质合成的速度大于分解的速度。
现象:脂肪细胞大而多,遍布全身。
获得性肥胖原因:由饮食过量引起。
食物中甜食,油腻食物多。
脂肪多分布于躯干。
继发性肥胖症则常为内分泌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下丘脑综合症等的一种症状。
根据身高与体重的关系推算标准体重,常用的公式如下:身高155cm以下标注体重(kg)=身高(cm)---100身高155cm以上标注体重(kg)=【身高(cm)---100】*0.9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100%肥胖度在±10%之内,称之为正常适中。
肥胖度超过10%,称之为超重。
肥胖度超过20%-30%,称之为轻度肥胖。
肥胖度超过30%-50%,称之为中度肥胖。
肥胖度超过50%,以上,称之为重度肥胖。
肥胖度小于-10%,称之为偏瘦。
肥胖度小于-20%以上,称之为消瘦。
肥胖原因1.过量蛋白质蛋白质也是一种产能量的物质,如果吃多了,食人的能量超过了人体需要量,储存起来的还是脂肪。
含蛋白质的食物多为肉类、蛋类、奶类、蔬菜与水果也有少量的蛋白质。
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肉、蛋、奶、豆)都含高脂肪,这些食物吃多了脂肪也会随着吃多了。
肥胖及其运动处方的制定

比赛第二的原则,养成宁可失一球,也不伤一人的良好品质。
4.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根据足球运动项目特点和个人身体状况及气表6损伤原因统率表表5致伤动作统计表表4损伤时段分布统计表候条件等合理安排,一般以身体发热并微出汗为好,加强容易受伤部位的活动,掌握合理进行准备活动的方法和做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学、训练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并及时给予纠正,避免不规范或错误动作的出现而导致发生损伤,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避免损伤的发生。
4.3加强医务监督及注意场地器材的使用要注意发现可能引起发生运动损伤的潜在因素,注意使用好场地器材等设施,加强与校医务室联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以确保在安全的情况下参与运动。
参考文献:[1]胡声宇.运动解剖学/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杨一民.足球。
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赵斌.运动损伤与预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作者简介:练文1956-,男,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健系讲师。
)关键词:肥胖;运动处方人体可分为两种基本成分: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
而肥胖是指身体脂肪过多。
随着体重超过理想体重,各种原因的早死危险性增加,且独立于年龄、吸烟及其它影响总死亡率的因素,因此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倍受科学界重视的社会问题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1肥胖的定义及分类肥胖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体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状态。
当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体内超过标准体重20%时、或体重指数(体重指数=体重(kg )/身高2(m2))大于25时称为肥胖症。
肥胖病包括两种类型。
一类称为单纯性肥胖病或获得性肥胖病,占肥胖病人总数的95%。
肥胖及其运动处方的制定

肥胖及其运动处方的制定1 肥胖的定义及分类肥胖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体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状态。
当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体内超过标准体重20%时或体重指数(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2))大于25时称为肥胖症。
2运动处方肥胖症康复运动的主要目的是逐渐消除机体内多余的脂肪,减轻体重,防止和消除肥胖,增强体质,预防肥胖合并症。
2.1 制定原理(1)运动增加能量消耗,调节能量平衡(2)运动减少体脂,改善身体成分组成(3)运动可防止减体重后体重的反弹(4)运动调节肥胖基因(ob)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抗衡基因的缺陷2.2 处方的制定(1)运动方式运动方式应为动力性有氧运动为主,要求大肌肉群参与,如跑步、骑自行车、爬山、游泳、健美操、交际舞、球类活动等。
要根据个人的身体健康情况,选择个人喜欢、有兴趣的运动项目,而且最好是能够终生都可以坚持下去的运动项目。
(2)运动强度对于减肥而言,并不是运动强度越大就越有效。
运动强度过大时,运动所消耗的能源物质并不是脂肪,而主要是磷酸原和糖类物质。
而运动强度过小时,机体消耗的热量不足,也达不到减肥的效果。
所以,减肥max。
若以心率为判定指标,运动中应将心率控制于应选择长时间、中小强度的运动,一般控制在50%~70%VO2本人最大心率的60%~70%(3)运动持续时间要有效地消耗脂肪,保证足够的运动时间是必需的。
以中小强度进行锻炼时,运动的时间要足够长,一般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30~60min。
(4) 运动频度每周至少运动3次。
为了提高减肥效果,运动频率可适当加大,每周锻炼4~5次或坚持每天运动,形成运动习惯化。
4.3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1) 实施减肥运动处方在实施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注意安全等原则。
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运动量。
避免过量运动,预防损伤,减体重速度不宜快,一般以2~4kg/m为宜。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十四章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

17
1 概述
“
运动处方
2 运动处方的制
”
定与实施
3 运动处方实 例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18
概述
采用科学的运动测试和运动处方,指导人们增加体力活动和适当 运动,可有效地促进体质健康,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运动处方的应 用,可保证运动的科学性,提高有效性。
(一)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是根据参加活动者的年龄、性别、 和健康状况和体能水平以处方的形式确定其运动目的、运动形式、运 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的系统化、个性化的运动方 案。
运动强度
运动形式 运动目的
3
2
4
内容
1
5
6
运动时间 运动频率
运动注意事项及微调整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21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一)运动处方的制定
因人 而异
有效性
安全性
全面性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22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一般调查 与填写PRA
问卷
临床健康检 查:生化指 标与生理机
能
可
年龄
体脂过 少
非常好
很好
正常
体脂多
≤19
<3
12.0
12.1~17.0 17.1~22.0 22.1~27.0
20~29 <3
男 30~39 <3
40~49 <3
≥50
<3
≤19
<12
20~29 <12
女 30~39 <12
40~49 <12
≥50
<12
(完整版)肥胖症运动处方

44
水的生理作用(1)
水是组成机体的重要成分,水占成人体重的 50~70%,儿童可占80%以上。其中血液含水 90%,肌肉含水70%,骨骼含水22%等;水参 与物质代谢过程;水是良好的溶剂,食物的 消化、吸收、运输、生物氧化以及排泄都需 要水;水参与体温调节,水的比热大,在体 内使体温容易保持稳定。
肥胖患者脂肪组织的增大由于脂肪细胞数量增多或 (和)体积肥大。
肥胖的原因:遗传、环境
(1)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良的饮食习惯 (2)身体活动不足 (3)遗传因素
表现
肥胖症可见任何年龄,女性较多见。 轻度肥胖多无症状。 中重度肥胖可引起气急、关节痛、肌肉酸痛、体
力活动减少、焦虑、忧郁等。常伴代谢综合征, 还可伴随或并发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胆囊疾 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骨关节病、静脉血栓、 生育功能受损级某些癌症发病率增高。肥胖症常 是以上疾病的诱因和危险因素。
49
规律补水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渴 感。但是,口渴的感觉并不能与对水的需 要完全保持一致,因此很容易出现缺水占 体重2~4%的情况。
• 锻炼者要有规律的饮水,而不是根据渴感 补充水。
50
失水生理机制
主要机制是血容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机体在运动时需要充分的血容量,一方面是要加强
肥胖症的运动处方
肥胖的概念
肥胖症指体内脂肪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 是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代谢性 疾病。肥胖症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正常生 活、工作和寿命。
2010年全球超重者近10亿,肥胖者4.75亿,每年至 少有260万人死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 32.1%,肥胖率9.9%。
肥胖的运动处方 ppt课件

ppt课件
1
运动与肥胖
Exercise and obesity
ppt课件
2
肥胖的定义 肥胖的诊断 肥胖的原因与分类 肥胖的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肥胖病的预防和治疗
ppt课件
3
一、肥胖的定义
肥胖与超重 定义:肥胖是机体脂肪含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并
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简言之,肥胖是体内脂肪过多。 (一般来说,成年男性脂肪组织重量超过25%, 成年女性超过30%即为肥胖。)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
重×100%
判断标准:≥10%为肥胖前期; 20-29%为轻度肥胖; 30-49%中度肥胖; ≥50%为重度肥胖
ppt课件
6
体质指数法
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2 (m) 判断标准:正常值:18-24;理想值:21
WHO对成年人的BMI分级标准
ppt课件
基因遗传
ppt课件
9
按照脂肪分布分类
苹果型肥胖:腹部肥胖,多见于 男性。脂肪主要在肩部、胸部、 和腹腔内蓄积过多,被称为“中 心型” 肥胖。这种肥胖跟心脏病、 脑卒中高度相关。
鸭梨型肥胖:肚子不大,臀部和 大腿粗,脂肪在外周,所以叫外 周型肥胖,多见于女性,患心血 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小于苹果 型肥胖。
ppt课件
10
四、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一)使人们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和恶化
气喘、疲劳、多汗、睡眠困难、腰痛、髋、膝关节痛
(二)与肥胖相关密切的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 糖尿病、胆囊疾病和脂肪肝 某些肿瘤: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 生殖-性功能不全 其它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症、急性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身体成分概述; 肥胖与体重控制; 运动处方;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
“ 1 体重与身体
成分
身体成分概述2 身体成分与体 重控制的意义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2
理想体重与身体成分
(二)运动员的理想体重与身体成分 运动员的理想体重与体成分是获得最大力量、速度和耐力时的最小体脂% 的体重。运动员理想体重=100×瘦体重/(100-理想体脂%*100)。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3
理想体重与身体成分
表14-4 我国成年人标准体重参考计算公式
身高(cm) 年龄
性别
标准体重(kg)计算公式
低于165 成年人
高于165
<30岁 >50岁
30~50岁
男
标准体重=身高(cm)-105
女
标准体重=身高(cm)-110
男
标准体重=身高(cm)-100
女
标准体重=身高(cm)-102.5
男
标准体重=身高(cm)-105
3.4
31 32
60
54
72
58
去脂体重(kg) 2.9
27 26
51
40
61
42
体脂%
14
13 19 13
26
15
28
依现代营养. EKHARD E,等.闻芝梅,主译.7版.1999年.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8
身体成分与体重控制的意义
人体健康需要合理的体 重和身体成分 体重过轻或过重以及体 成分比例失调都会对人 体健康造成危害。 肥胖能增加相关疾病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缩短 人的寿命,所以肥胖已 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健康 问题。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8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9
40~49 <3
≥50
<3
≤19
<12
20~29 <12
女 30~39 <12
40~49 <12
≥50
<12
13.0
13.1~18.0 18.1~23.0 23.1~28.0
14.0
14.1~19.0 19.1~24.0 24.1~29.0
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性等
运动试验: 运动耐量
试验
可
制定运动 处方
定
否
期
检
查
否
临床 精细检查
可
自我监测、医务监 督
锻炼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3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二)运动处方的实施
准备阶段
整理阶段
运动阶段
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4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血压
女
标准体重=身高(cm)-107.5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1
理想体重与身体成分
性别
表14-5 根据体脂%划分的普通成年人的体成分等级
年龄
体脂过 少
非常好
很好
正常
体脂多
≤19
<3
12.0
12.1~17.0 17.1~22.0 22.1~27.0
20~29 <3
男 30~39 <3
16.0
16.1~21.0 21.1~26.0 26.1~31.0
17.0
17.1~22.0 22.1~27.0 27.1~32.0
18.0
18.1~23.0 23.1~28.0 28.1~33.0
19.0
19.1~24.0 24.1~29.0 29.1~34.0
20.0
20.1~25.0 25.1~30.0 30.1~35.0
26
1. 王健,何玉秀主编:健康体适能,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2008 年 2. Werner W.K.等著,李咏碧编译:体适能与全人健康的理论与实务, 艺轩图书出版社,台湾,2004. 3. 王正珍.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4. ACSM’s Resource Manual for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M]. Williams & Wilkins Lippincott,2009.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体重与身体成分
身体成分是指组成人 体的各组织、器官的 总成分,其比例失调 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 害和影响运动员竞技
水平的发挥。
2020/5/6
Typical Body Composition 典型人体成分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
体重与身体成分
体重过轻
(一)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是根据参加活动者的年龄、性别、 和健康状况和体能水平以处方的形式确定其运动目的、运动形式、运 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的系统化、个性化的运动方 案。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
概述
(二)运动处方的分类:运动处方按照应用的对象和目的可分为健 身运动处方、竞技运动处方和康复运动处方三类。
表14-6 不同项目运动员的体成分(体脂%)的推荐范围
运动项目
男
女
径赛
田 径
田赛(跳)
田赛(投)
5~12 8~12 20~30
8~15 8~15 20~33
体操
5~12
8~16
足球
6~14
10~18
球 类
篮球 排球
网球
6~12 7~15 6~14
10~16 10~18 10~20
游泳
6~12
10~18
表14-3 我国儿童少年标准体重参考计算公式
月龄或年龄
标准体重(kg)计算公式
1~ 6个月
标准体重(kg) = 出生体重(kg)+月龄×0.6
7~12个月
标准体重(kg) = 出生体重(kg)+月龄×0.5
2-12岁
标准体重(kg) = 年龄×2+8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理想体重与身体成分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7
1.研究体成分和肥胖有何现实意义? 2.体成分控制与体重控制一样吗?运动员控制体成分和体重应注意哪 些问题? 3.肥胖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4.肥胖的发生的原因有哪些?运动防肥减肥的机制研究有哪些方面? 5.何谓运动处方?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6. 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有哪些? 7. 运动处方实施过程要注意哪些事项? 8. 如何控制运动处方的强度? 9. 试为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制定一份运动处方。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7
1 概述
“
运动处方
2 运动处方的制
”
定与实施
3 运动处方实 例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8
概述
采用科学的运动测试和运动处方,指导人们增加体力活动和适当 运动,可有效地促进体质健康,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运动处方的应 用,可保证运动的科学性,提高有效性。
心率的 测定
主观用 力感觉
运动处方实施
体重
过程的自我监
控
总之,在运动处方实施的过程中应做好自我监测与医务监督,将主 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结合起来,采用多项指标综合分析,做好定期检查。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5
运动处方实例
、
运动处方 实例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动注意事项及微调整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1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一)运动处方的制定
因人 而异
有效性
安全性
全面性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2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一般调查 与填写PRA
问卷
临床健康检 查:生化指 标与生理机
能
可
体能检测: 力量、速
度、柔韧
能康复者等
的
康复运动处方等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
概述
(三)运动处方的内容:虽然不同的运动处方使用的对象和目的不 同,但是它们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即运动目的、运动形 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注意事项及微调整等。
运动强度
运动形式 运动目的
3
2
4
内容
1
5
6
运动时间 运动频率
15
12
27
参考Werner W.K.等著Principles and Labs for Fitness and Wellness 7/e 2003年
2020/5/6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7
体重与身体成分
表14-2平均体重、去脂体重和体脂%的年龄差异
新生儿
10岁 男女
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