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罗乡总体规划说明
村庄规划设计说明案例

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规划设计说明........................................- 3 -一、项目背景及村庄概况......................................................... - 3 -(一)项目背景....................................................................- 3 -(二)村情简介................................................................................- 3 - (三)新建区选址............................................................- 3 -二、规划设计依据..................................................................................... - 3 -三、村庄区位与现状分析................................................................... - 4 - (一)区位分析.......................................................................- 4 -(二)现状分析.........................................................................- 4 -四、村庄存在问题及发展优势....................................................... - 5 -五、村庄特色分析.............................................................................. - 6 - (一)区位特色......................................................................- 6 -(二)人文特色.................................................................- 6 -(三)建筑特色..............................................................................- 6 - (四)产业特色...........................................................- 6 -六、村庄建设目标及定位......................................... - 6 -七、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 7 - (一)规划指导思想....................................................................- 7 - (二)规划设计原则...............................................- 7 -八、老村落提升改造............................................................................ - 8 - (一)提升改造原则...............................................................- 8 -(二)提升改造重点内容.........................................................- 8 - (三)民居建筑提升改造方案............................ - 8 -(四)公厕、垃圾池、消防水池规划............................................... - 8 - (五)村内排水沟渠及设施的改建.................................................. - 8 -十、环境景观规划......................................................................... - 9 - 十一、植物种植意向.................................................................. - 10 - 十二、道路交通组织.......................................................... - 10 - (一)老村落道路交通组织.......................................- 10 -(二)新建区道路交通组织....................................................- 10 - 十三、竖向设计....................................................................... - 11 - 十四、基础设施规划.......................................................... - 11 - (一)给水工程.................................................. - 11 -(二)排水工程................................................................- 12 - (三)供电工程............................................................- 12 -(四)通信及弱电工程..............................................- 12 -(五)环境卫生设施................................................- 12 -十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2 -十六、产业发展规划......................................................... - 12 -十七、建筑设计................................................................ - 13 -十八、综合防灾规划.............................................. - 13 -(一)消防规划........................................................- 13 -(二)抗震规划............................................................- 13 -(三)防洪规划................................................- 13 -十九、村庄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 14 -第二章、投资概算 (1)第三章、规划设计图件 (17)(六)村容村貌整治..................................- 8 -九、总平面布置规划............................................................... - 9 -设计总说明第一章规划设计说明因该村老村落布置于山坡地上,受地形影响,村中已无适合建房的建设用地.一、项目背景及村庄概况(一)项目背景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彰显特色、构建和谐“特色村庄”建设的总体要求,努力改善农村地区居住条件和环境面貌,不断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切实提高农村民房抗震防灾能力,彰显地方区域和民族特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珙县总体规划文本101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背景1992年编制的《珙泉-巡场城市总体规划》至今已十多年,规划指导了珙县作为宜宾地区二级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城市的行政中心已由珙泉转移到了巡场,川南水泥厂正在建设中,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使房地产逐步兴起,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指导城镇建设发展的《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已完成初步编制,《宜宾市珙县城镇体系规划》也编制完成。
为了突出珙县在川渝经济带和川南城镇群密集区中的城市地位,完善城市功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针,2004年3月受珙县政府委托,我院承担了《珙县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进行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第二条编制重点1、突出珙县在川南城镇群密集区的城市地位,完善城市功能。
2、集约用地,确定城市用地可持续拓展的结构模式。
3、确定城市交通发展布局结构。
4、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5、注重山水城市景观的塑造第三条规划依据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四川省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规定》、《宜宾市珙县城镇体系规划》、《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珙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
第四条规划期限规划年限为2004—2020年,其中: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到2050年,城市规模拓展到相对的稳定时期,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
规划成果以远期2020年为主,充分考虑远景2050年。
第五条规划层次及规划范围(此条为强制性内容)1、由于《宜宾市珙城镇体系规划》已单独进行规划编制。
江西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江西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江西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3月前言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赣发〔2019〕23号)要求,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本级政府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细化落实,是对本行政区域开发保护作出的具体安排,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详细规划的依据。
为指导各地开展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证规划成果科学、规范、有效,遵循科学、简明、可操作的原则,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本指南。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赣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目录1总则 (1)1.1适用范围 (1)1.2地位作用 (1)1.3规划期限 (1)1.4规划范围 (2)1.5规划层次 (2)1.6编制原则 (2)2编制要求 (3)2.1工作组织 (3)2.2编制程序 (4)2.3成果审查 (5)2.4规划基数 (5)2.5基础研究 (6)3编制内容 (6)3.1现状分析与形势研判 (6)3.2战略目标与协同发展 (7)3.2.1战略定位与目标体系 (7)3.2.2区域协同发展 (7)3.3全域国土空间格局 (7)3.3.1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7)3.3.2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8)3.3.3控制线划定 (9)3.3.4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 (11)3.4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 (11)3.4.1水资源利用与湿地保护 (11)3.4.2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11)3.4.3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11)3.4.4矿产资源保护与利用 (12)3.4.5自然保护地体系 (12)3.4.6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12)3.5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12)3.5.1国土综合整治 (12)3.5.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13)3.6城乡功能结构优化提升 (14)3.6.1产业体系布局 (14)3.6.2综合交通体系 (14)3.6.3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14)3.6.4绿色空间网络与山水格局 (14)3.6.5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15)3.6.6乡村振兴发展策略 (15)3.6.7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15)3.6.8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15)3.7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16)3.7.1中心城区范围划定 (16)3.7.2城市用地布局 (16)3.7.3居住与住房保障 (16)3.7.4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生活圈 (16)3.7.5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 (17)3.7.6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 (17)3.7.7城市风貌引导与管控 (17)3.7.8城市更新 (17)3.7.9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7)3.7.10城市道路交通组织 (18)3.7.11城市基础设施布局 (18)3.7.12综合防灾设施布局 (18)3.7.13城市“四线”管控 (18)3.7.14乡镇发展指引 (19)4规划实施 (19)4.1规划传导 (19)4.1.1对下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传导 (19)4.1.2对相关专项规划的传导 (19)4.1.3对详细规划的传导 (20)4.2分期实施与行动计划 (20)4.3信息化建设 (20)5成果要求 (20)5.1报批成果 (21)5.1.1规划文本 (21)5.1.2规划图件 (21)5.1.3 数据库 (23)5.1.4 附件 (23)5.2技术成果 (23)5.2.1规划说明 (23)5.2.2专题报告 (24)5.2.3分析图件 (24)5.2.4其他材料 (25)5.3公众读本 (25)5.4乡镇规划指引成果要求 (26)5.4.1报批成果 (26)5.4.2技术成果 (27)6 附录 (29)附录1:规划指标体系 (29)附录2: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32)附录3:规划文本附表 (33)表1规划指标表 (33)表2国土空间用途结构调整表 (33)表3基本规划分区统计表 (33)表4规划约束性指标分解表 (34)表5镇村体系规划表 (34)表6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结构表 (34)表7历史文化资源统计表 (35)表8自然保护地名录表 (35)表9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36)表10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安排表 (36)表11(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结构平衡表 (36)表12(中心城区)“四线”汇总表 (37)附录4:专项规划编制任务表 (38)附录5:基础资料清单(参考) (39)1总则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赣发〔2019〕23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的要求,加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县级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提高规划科学性、协调性与操作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本技术指南。
罗坊乡下罗村合同单价

工程名称:连城县罗坊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下罗村第1页 共7页
工程名称:连城县罗坊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下罗村第2页 共7页
工程名称:连城县罗坊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下罗村第3页 共7页
工程名称:连城县罗坊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下罗村第4页 共7页
工程名称:连城县罗坊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下罗村第5页 共7页
工程名称:连城县罗坊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下罗村第6页 共7页
工程名称:连城县罗坊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下罗村第7页 共7页。
鸭溪镇健康乡镇发展规划方案

鸭溪镇健康乡镇发展规划方案按照“城乡统筹、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提质扩容”的思路,突出创新,张扬个性,全面构筑与特色镇相适应的硬件基础和功能内涵,以“六个优先”为统揽,园城共建为载体,强力推进特色镇建设。
一、规划引领,推进园城一体1、实施板块功能定位xx镇坚持东部现代农业、中部城镇建设、西部新型工业的规划布局,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原则,重点打造了东部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中部生态宜居示范区、西部新型工业集聚区。
2、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
采取土地流转、引进大户、龙头带动的思路,积极引进公司“大规模、高品位、精加工”发展现代农业,规划集镇以东30平方公里为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打造以花卉、苗圃、果蔬为主的现代农业,现在辣椒、苗圃、草莓、西瓜、蔬菜已成为观光农业的主导产业。
3、生态宜居示范区。
以交通、水域、生态为依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城镇,大力发展房地产,按照“外引内联、东联西出”的思路,打造以现有集镇区为核心,拓展区为辐射的集镇建设,核心区规划面积为12平方公里,城镇规划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到2015年新增新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新增集镇人口3万人。
4、新型工业集聚区。
按照“五园四市场”定位,规划集镇以西为新型工业集聚区,依托xx电厂,发展建材产业集聚区;依托煤炭,发展煤炭(煤焦)产业集聚区;依托白酒,发展白酒、纸箱及相关配套产业集聚区,工业集聚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
二、实施园城一体规划1、立足开发区建设,坚持规划优先积极依托遵义市卫星城市建设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科学编制了“一区五园四市场”总体规划、功能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做到园区规划、城镇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交通规划“五规合一”,完善了以城镇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城镇规划体系,同时建立xx镇城建规划展示厅,向社会公布规划,听取百姓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普定县2016-2017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调整方案的批复

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普定县2016-2017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调整方案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顺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23•【字号】•【施行日期】2021.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普定县2016-2017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调整方案的批复普定县人民政府:你县关于申请变更普定县2016-2017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调整方案的请示收悉。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18〕24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实施规划调整修改的指导意见》(黔国土资规划函〔2014〕8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普定县2016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调整方案》,下达周转指标400亩,调整后拆旧区总规模402.96亩,复垦耕地236.52亩,其他农用地166.44亩;建新区占用耕地236.51亩。
二、经影像比对,《普定县2016年度(第二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调整方案》《普定县2017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调整方案(一期)》《普定县2017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调整方案(二期)》《普定县2017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调整方案(三期)》,拆旧地块均无构筑物,不符合相关要求,不同意对上述方案进行调整。
三、请你县严格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贵州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黔国土资发〔2011〕44号)等相关要求,核实拆旧地块,重新编制2016年度(第二期)、2017年度(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实施规划调整方案后,再上报审查。
从江县县城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主旨为适应从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从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把握城镇发展规律,重视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和公共安全,抢抓区域交通快速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区域协作,以产业化带动城镇化,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战略,加快城镇集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第三条规划原则1、统筹发展原则2、生态文明原则3、以人为本原则4、动态性原则5、特色原则6、可操作性原则第四条主要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5、《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4号);6、《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7、《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8、《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域城镇体系规划》9、《从江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10、《“两高”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影响及对策研究》11、《关于赴黎、从、榕三县进行“西部民族自治地方产业承接区”选址的考察报告》(黔建规呈[2007]184号)12、《关于推进黔东南州从江(洛乡、贯洞一带)产业承接区工作的请求》(黔发改呈[2008]182号)13、《关于进一步推进洛贯产业承接区相关工作的请示》(黔东南府呈[2009]12号)14、《从江县城新区发展研究报告》15、国家、省、市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第五条规划期限规划期:2009-2030年,共22年其中:近期: 2009-2015年,7年;远期: 2016-2030年,15年。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万载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万载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赣府字〔2024〕54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万载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宜春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恳请审批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请示》(宜府文〔2023〕29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万载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万载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着力建设花炮之乡、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宜春市新能源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万载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1.803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7.180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412.63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45.27平方公里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797亿立方米。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切实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抓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落实主体功能定位要求,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罗乡总体规划说明
下罗乡总体规划工作于今年年初启动,现规划的初步成果已经形成,正待专家的评审。
整个规划分为乡域村镇体系规划、集镇用地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工程基础设施规划、防灾规划、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七个部分,规划的期限为15年,即2006—2020年。
现就规划的部分内容作如下说明。
一、乡域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为中心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体系。
下罗集镇下罗集镇规划人口为5000人,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商贸中心。
中心村是村民委员会办事机构的所在村庄,全乡域规划中心村3个,分别为保平、农利、五星。
基层村是一个或几个村民小组的聚居点,且从事农业和家庭副业的最基本单位。
规划下罗乡基层村为12个,分别为田村、均田、育贤、下罗、秧田、梧桐、兴隆、合理、建新、活龙、公平、粮坝。
规划期末乡域总人口达到19177人:其中下罗集镇人口为5000人,中心村总人口为1712人,基层村总人口约12465人。
通过对下罗乡社会经济分布现状的分析,遵循社会经济联系原则及主导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原则,划分为两个综合经济区:
1、东部经济区:以蚕桑、养殖和烤烟为主
2、西部经济区:以养殖、矿产和林业为主
二、集镇用地规划。
根据2003年《宜宾市珙县城镇体系规划》对下罗乡周
边的城镇职能及规模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对本乡进行整体研究,来确定集镇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
下罗乡集镇性质为:全乡的政治、经济、商贸、文化、科教的中心,以农副产品加工及商贸服务为核心的农贸型生态小城镇。
居住用地:
1)新规划的居住用地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化、层数、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
2)住宅间距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避免视线干扰等要求,符合宜宾市珙县有关规定。
3)居住用地中,以多层住宅为主。
公共用地:1、行政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包括镇政府和其它行政办公用地,形成行政中心(高层次服务中心)。
规划在公路以西新建一个镇政府形成集镇行政中心。
规划用地12728平方米。
2、教育科研用地
规划保留原有下罗中学,用地面积为5330平方米;保留现有下罗乡小学总面积为4246平方米,规划一所小学,用地面积为4910,规划两所幼儿园,用地面积分别为547平方米、1725平方米。
3、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保留原有下罗医院并预留发展用地,规划用地5230平方米。
4、商业金融用地
完善商贸功能,规划依托旧镇及新建的农贸市场,形成
商业街区,配备旅馆、餐饮小吃、商业等设施,形成旅游购物、餐饮一条龙服务。
规划用地约23031平方米。
5、集贸设施用地
依托居住区新建市场两个,用地分别为4573平方米、3800平方米。
6、文化娱乐用地
规划在镇中心新建文化娱乐中心一处,用地2670平方米。
工业用地规划:
规划新建下罗自来水厂,用地面积2650平方米。
新建污水处理厂,用地面积2900平方米。
新建下罗35KV变电站,用地面积1150平方米。
新建下罗电信局、邮电所用地面积6102平方米。
新建二级消防站,用地面积2500平方米。
集镇入口处规划一加油站,用地面积1900平方米。
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人均3.5平方米。
绿地规划:
在旧镇与下罗坝结合处根据地形布置坡地绿地,在下罗坝溶洞区新建一座公园,在规划用地以东利用自然山体作为集镇背景绿地。
在下罗河两岸规划10—30米的绿化带。
沿公路两侧各设置15米的防护绿化带。
旧镇改造规划:
旧镇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应分批分片制定各类旧区改造详细规划,做到统一规划,分清急缓,集中力量,成片改造,逐步改变旧镇面貌。
三、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过境交通从集镇外围通过。
规划在公路以西设置一汽车客运站,占地面积为5100平方米。
四、工程基础设施规划。
包括给水工程规划、排水工程规划、电力工程规划、通信工程规划、管线综合规划给水工程规划
从蓄水池引出两条输水干管,向集镇配水管网供水。
保证集镇生产和生活用水。
规划给水干管最大管径400mm,最小管径200mm。
排水工程规划
排水方式
充分考虑地形特点和道路纵坡,尽量利用重力流排水,为减小管径及造价,采用就近排放。
下罗乡集镇排水
体制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远期规划为雨、污分流制。
规划排水干管最大管径500mm,最小管径200mm。
电力工程规划
规划在集镇东部过境公路旁设一座35KV变电站,
变配电后为集镇供电,提高供电质量,以满足集镇及乡域
内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
在一、二级道路上,电线原则上埋地,其余可为架
空明线。
考虑低压配送距离合理布局,确保供电质量和安
全可靠性。
重要公共设施、医疗单位或用电大户单独设置
变压设备或供电电源。
通信工程规划
根据乡域通信工程规划,在下罗乡设一个电信交换局和一个有线电视终端的有线电视广播站。
电信交换局与电视广播站位置在规划区中心。
集镇主干道通信管道(有线电视、电信)要求暗敷,同沟敷设,其它通信管道可架空。
管线综合规划
规划区内管线包括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通讯电缆及架空电力线等五种管线。
原则上沿道路敷设,各种管线间水平和垂直净距参照规范实行,具体详见“管线工程规划图”。
五、防灾规划
结合滨江绿化带以及游乐设施的位置,修筑防洪坡、防洪堤,沿堤增加绿化防护带,增加蓄水能力,加强堤防。
六、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
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国策,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控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清除河道淤泥,改善水质和大气质量,全面开展生态环境建设。
环境卫生
1、推广垃圾袋装、分类收集,逐步改进垃圾倾倒和收集方式。
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逐步改善城镇垃圾装运机械设施和机具,提高运输效率和转运能力,降低垃圾清运成本,垃圾统一运往宜宾市珙县垃圾处理场。
2、在城镇商业中心,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按间隔80米设置一只废物箱。
3、公共厕所以一类公厕为主。
远期粪便应纳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
4、做好道路清扫,保洁工作,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对城镇的广告、标语、招牌等进行定期检查。
镇容应按建设部《城市容貌标准》进行管理。
七、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规划年限和规模
1、年限2006—2010年
2、规模为集镇人口2500人,集镇用地17.5公顷。
规划原则
1、近期规划项目应建立在集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必须近、远期结合,达到集镇的可持续发展。
2、近期规划内容与集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相统一。
3、新区开发与老镇改造相结合。
以上为整个规划的基本内容草案,请各位代表多提意见,以便修订完善,经专家评审后予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