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口镇总体规划说明(1)

合集下载

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发布部门】安徽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1989.04.13【实施日期】1989.04.13【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1989年4月13日)第一条黄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黄山风景名胜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

为了严格保护黄山风景名胜资源及其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风景名胜资源,根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黄山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的范围:东至黄狮口,西至小岭脚,南至汤口,北至二龙桥,面积一百五十四平方公里,按此范围标界立碑。

根据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在风景区外围要确定保护地带(以下简称保护带),其具体范围由黄山市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经黄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报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批准。

第三条风景区的地形地貌、山体、岩石、冰川遗迹、瀑布、名泉、河溪及其他水体、林木植被、野生动植物、特殊地质环境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园林建筑、石雕石刻等人文景物及其所处的环境,均属风景名胜资源,应严加保护。

第四条黄山市人民政府设立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

管委会主任由市长兼任。

管委会在黄山市人民政府领导下,主持风景区的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一)保护风景名胜资源、自然生态环境;(二)组织实施风景区规划,合理开发风景名胜资源;(三)审查、监督有关的建设项目;(四)建设、管理和保护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设施,改善游览服务条件;(五)负责封山育林、植树绿化、护林防火、防治林木病虫害和防止水土流失;(六)做好爱护黄山、保护黄山的宣传教育工作;(七)管理与风景区保护有关的其他事项。

风景区内的所有单位必须服从管委会的统一管理。

属集体所有和林业单位管理的土地、林木等,在管委会的指导下,由其所有人或承包人负责管理、保护。

第五条黄山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黄山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各景区的详细规划及精华景点的区域详细规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报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审查批准。

黄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黄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黄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03月29日 09:48黄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黄山市人民政府令第 24 号《黄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3年12月17日市人民政府第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市长李宏鸣二○○四年一月十六日黄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制定和严格实施城市规划,依法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类建设的,都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负责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区、县人民政府根据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第四条黄山市城市规划区由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城市规划区和市域内世界遗产地、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名村名镇)以及因保护和建设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组成。

屯溪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屯溪行政区域以及歙县王村镇、休宁县临溪镇、万安镇镇域范围内因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面积近350平方公里。

规划重点控制区包括黎阳小龙山至高枧、奕祺、占川一线,新潭至梅林、海宁一线,篁墩至罗田、王村一线,阳湖至临溪一线,万安—徽光一线等,上述范围约70平方公里。

徽州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徽州区城区规划建设用地需要实际控制的区域。

规划重点控制区:东至里光上、环山、择树下;南至罗田、翰山、岩寺煤矿;西至长龄桥、芝簧、西溪南;北至水界山、方塘、梅村,其中位于东北向的属歙县行政辖区,东南侧的有林山地属歙县林场管理,总面积51平方公里。

黄山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黄山区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及城市新区、耿城集镇建设区、绿谷开发区等需要实际控制的区域。

马鞍山市向山镇总体规划说明5.14

马鞍山市向山镇总体规划说明5.14

马鞍山市向山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0年修改)说明前言《马鞍山市向山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6年由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由于种种原因,该规划一直没有被市政府审批,但2006年以后的向山镇建设所涉及的规划设计均以该总规为准。

2008年由马鞍山市城市规划局和马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编制的《马鞍山市城市道路网整合》,确定的向山道路网与该规划一致。

09年由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马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编制的《马鞍山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9修改版,对原规划的、与向山镇密切相关的东部环路、采石河东路作了较大的调整,同时又在向山镇东侧规划了区域性交通干道-凤凰湖大道。

09年市政府又提出“1255”的现代化大城市发展战略,将向山镇确定为中心镇。

种种原因确定《马鞍山市向山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已不适应向山镇的经济发展,需对原规划进行修改。

规划总则一、规划背景(一)宏观背景:东向发展与中部崛起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区尤其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正迎来一个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新高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长三角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空间等一系列约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城市、区域(尤其是泛珠三角)竞争,正在实施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区域内的纺织、食品、冶金、家电、机械等传统产业在不断向外转移和扩张,这些都会对周边地区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地做出了“推进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的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马鞍山市向山镇正处在长三角经济区向内地经济扩散的发展前沿,具有接受长三角地区辐射和带动的区位条件。

作为长三角地缘邻近、文脉通融、产业链接、运输联通的重要腹地和紧邻地区。

向山镇处于东向发展的前沿地带,必将对向山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向山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黄山市人民政府令第55号——黄山市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办法

黄山市人民政府令第55号——黄山市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办法

黄山市人民政府令第55号——黄山市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1.03•【字号】黄山市人民政府令第55号•【施行日期】2018.01.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景区管理正文黄山市人民政府令第55号《黄山市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办法》已经黄山市人民政府第六十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孔晓宏2017年11月3日黄山市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办法第一条根据《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黄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区(以下简称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公里。

根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年)确定的黄山区汤口镇、谭家桥镇、三口镇、耿城镇、焦村镇和黄山国有林场中的490平方公里为黄山风景区保护地带(以下简称保护地带)。

第三条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负责做好黄山风景区的保护、利用和统一管理工作。

管委会和黄山区人民政府共同做好保护地带的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建设等工作,加强对保护地带居民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第四条黄山风景区规划区域均为森林防火区。

下列范围为高火险区:(一)坟区;(二)施工工地及生活场所;(三)登山步道、机动车辆通道、观景台边缘直线距离5米之内。

第五条管委会根据气候、节气等情况及时公布森林高火险期。

森林高火险期内,黄山风景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野外用火主要包括:(一)炼山,烧火驱兽,烧灰积肥,烧炭,烧火煤,野炊,上坟烧香,火把照明,燃放烟花爆竹等;(二)在野外使用卡式炉,点蜡烛,烧纸钱等;(三)在规定区域外吸烟,丢弃未熄灭烟头、火柴梗、打火机等。

违反本条第一、第二款规定,在森林高火险期内野外用火的,由管委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并处2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版总体规划的回顾与评估0001

上版总体规划的回顾与评估0001

上版总体规划的回顾与评估(一)上版规划的简介:1、集镇的性质是细水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橡胶、甘蔗、木薯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型小集镇。

2、发展规模人口规模:近期(至2010年)800人;远期(至2020年)1200 人。

建设用地规模:近期(至2010年)为10.29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28.5平方米;远期(至2020年)为14.27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8.90 平方米。

3、规划范围乡域规划范围:细水乡行政辖区范围,面积240平方公里;集镇规划范围:规划界限界定为,东至马二村,南至细水乡卫生院,西至新规划的客运站,北至乡政府的居住用地。

规划区面积为14.27公顷。

4、实施期限近期:2006年一2010年;远期:2011年一2020年。

5、集镇用地规划布局集镇规划布局为“一核、两轴、三片”的布局形式:一核:由乡行政中心结合沿街商业金融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形成集镇核心;两轴:规划加宽城南现状道路,形成十字形道路骨架,注重道路两侧的街景景观和建筑设计,形成集镇的主要交通和景观轴线;三片:依托现有建成区,主要沿乡镇道路向东发展,适当向南北两侧发展,形成三大功能区,即东部片区、中部片区和西部片区。

6、用地发展方向集镇建设用地发展方向选择:依托现有建成区,沿牙细公路向东西发展,适当向南北扩展。

(二)总体实施效果和评估上版总体规划是于2006年“十一五”规划期间的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的背景下编制的,应该说在当时的规划条件下所确定的城镇性质和规模是有依据和适当的。

上版规划在集镇布局上依托现有的建成区,沿牙细公路向东西发展,适当向南北发展,相对于规划的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其布局也是较为合理的。

细水乡以生态乡的标准来要求发展农业和旅游经济是可取的。

但是上版规划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效果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评估:1、建设用地方面:原规划的教育机构用地不包括中学部;原规划的集贸设施用地不包括中心学校附近部分;原规划的邮电局与现状的不符;原规划的长途汽车站与加油站尚未建成;原规划的敬老院尚未建成;原规划的西部厕所位置与现状不符,应在道路的北部;原规划的停车站的位置也与现状不符,应在乡政府的西南角;原规划的行政管理用地的乡镇府前面没有市场用地;远景发展的用地与现任乡镇领导意见不符,应在规划区的西南部;原规划的农业建设用地没有具体建设落实,也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污染危害较大;众多的危房老房已经进行了改造和重建,但是与原规划的图纸上的位置不符,例如乡政府办公大楼已经进行了重建。

守住黄山南大门的一方碧水——黄山区汤口镇强化源头保护开展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守住黄山南大门的一方碧水——黄山区汤口镇强化源头保护开展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项 目实 施 点 照 片
扩建项 目的排污 总量指标 必须做 到 “ 以新带老、增产 不
增 污 ” ,确 保 河 流 水质 安 全 达 标 。 目前 ,辖 区 内无 一 起
水污 染事故发 生。同时 ,不 断加大镇域基础 设施建 设 ,
完 成 了寨 西 组 团 的 4公 里 污 水 管 道 建 设 , 为 防 止 水 土 流 失 ,启 动 了浮 溪 河 、阮 溪 河 的沿 河 护磅 建 设 ,总 长 约 1 2 公 里 。 对 镇 域 内 的 向河 流 排 放 污 水 的 单 位 进 行 了检 查 , 对 未按 达标 排 放 的 单 位 严 格 按 照 关 、 改 、拆 政 策 处理 。
口镇投 资 3 9万 元购 买 了一 辆垃 圾压缩 车 ,并 在原 有 的
基础上 增设 了 4 1个 不 锈 钢 垃 圾 箱 和 1 5个 实 行 垃 圾 分 类 的果 皮 箱 。 在 建 筑 垃 圾 处 理 上 ,投 资 约 4 0 0余 万 元 ,先 后 建成 了 两 期 共 3 3 0多 亩 的建 筑 垃 圾 填 埋 场 ,预 测 新 弃
环 保要求施工 建设 ,环评和环 保 “ 三 同时”执行率均 达
到 1 D 0 % ,对 河 道 有 污 染 的 项 目坚 决 杜 绝 上 马 。 对 于 新
建项 目,严格控 制主要污 染物排放新增 量。切实提 高建
设 项 目准 入 “ 门槛 ”, 从 源 头 上 控 制新 污 染 源 的 产 生 。 改、
街 道及小 区乱堆乱放 的清理 ,对 发现的乱倒垃 圾、乱堆
乱 放 、 乱 挖 乱 种 及 时 清 理 。 组 织 汤 口镇 直 单 位 、 村 居 、
景 点坚持开 展 “ 月末周 五”大扫 除 ,清理卫生 死角 ,改

汤口镇资料

汤口镇资料

汤口镇汤口镇东西长18.3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129.35平方公里,辖山岔、芳村、冈村等3个村委会和汤口居委会;全镇3585户1.1万人口;山场19.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一、集镇旅游开发(基本设施配备)改革开放以后,镇境不断加大旅游接待能力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较快地改变汤口脏、乱、差的面貌,总体接待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实现与黄山旅游发展相协调。

1998年《汤口镇总体规划(修订)》批准实施后,加大开发改造力度,增加水、电、路改造投入,提高公共配套设施水平。

镇区先后建成了自来水厂2座,完成两水厂联网供水工程,投资1500万元建设完成城市规划区的道路拓宽改造和排水管网工程;实施集镇区亮化工程,投资250万元完成贯穿规划区主要街道的19公里路灯建设;建成11万伏变电站1座,配变器42台,总容量4200KVA;汤口电信局装机容量8400门,近7000用户;移动基站13座,用户近1万码号;建成文宣中心,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建成综合性市场3座,总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红十字医院1所,村卫生室4个;公共停车场2个,总泊车达180余辆;建筑、生活垃圾焚烧场各1处,总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的黄山游客集散中心,总投资8000万元,2005年5月投入营运。

2004年成立新国线黄山风景区游客集散中心有限公司和新国线集体(黄山)运输有限公司,占地面积8公顷,年接待游客周转人流量超200万人次。

至2006年,集镇区已基本形成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格局,服务功能日臻完善。

第三节旅游经营一、产业规模2004年,汤口镇景区(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黄山野生猴谷)共接待中外游客63万人次,2二、企业简介翡翠谷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要职责是开发经营翡翠谷风景区及其它配套服务。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为旅游接待、旅游饭店、旅游商品、旅游娱乐、旅游促销及其它和旅游密切相关的领域。

九龙瀑旅游有限公司公司主要职责是开发经营九龙瀑风景区及其它配套服务。

旅游规划原理

旅游规划原理
(2) 旅游开发规划 重点是根据资源配置结构和市场开拓条件合理规 划旅游产品系统。目的是开放出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形成合理的空间 布局和结构优势,以促进区域旅游效益最大化。
11.07.2021
21
(3) 旅游专项规划 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制定旅游业不同要素 的规划(如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文化开发、旅游形象工程、旅 游市场营销、旅游经营管理等)。
11.07.2021
24
(5) 旅游项目规划设计 (合理安排旅游资源的开发 布局、项目建设、结构优化和设施配套,构建旅 游地域系统)
(6) 旅游文化开发 (发掘区域文化精华及研究地方 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的途径与措施)
(7) 旅游经营管理与旅游经济 (开发实施,建设管 理,经营管理,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经济指标体 系)
(4) 旅游项目规划(策划) 主要是面对具体的区域或具体的项目, 按照市场规律策划项目方案和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目的是根据 开发条件策划出高质量的旅游项目(若是资源开发则围绕资源 特点建设高品位景点),以求投资效益最大化。
11.07.2021
22
2.3 按规划时限划分
(1) 短期(近期)开发建设规划 5年; (2) 中长期发展规划 10-20年。
11.07.2021
20
2.2 按规划性质划分
(1) 旅游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的目的是制定区域旅游发展的长远计划, 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推动旅游重点制定旅游产业未来发展方案(产业地位、战略目标、发展方向、 发展模式、产品开发布局、市场开拓、服务系统、旅游经济、产业对 策、可持续发展等)。
11.07.2021
3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 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 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 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 使学业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第一章规划背景1.1现状概况及基本特征解读1.1.1现状概况汤口镇位于驰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名胜区南大门,是全国重点镇、省、市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心镇和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为副县级建制镇。

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205国道和103省道交汇地带,东接徽州区,南临休宁县,西接黟县和休宁县,北依黄山风景名胜区和焦村镇。

东南距上海510 km,距南京321km,距杭州310km,西南距景德镇310 km;距市政府所在地屯溪73km,距黄山区(甘棠镇)46km,距黄山风景名胜区南大门仅1km。

汤口镇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辖6个村,截止到2005年9月13日,全镇常住总人口为11832人。

3348户。

境内山峦叠嶂,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达93.4%。

2005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完成2632.9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0.1%,同比增长15.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889元,比上年增加409元。

全镇农业增加值865.16万元,同比增加26%。

茶叶总产量105吨,同比增长5%,总产值400多万元,同比增长20%。

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黄山野生猴谷四景点共接待中外游客63万人次,宾馆、酒店及旅行社等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比可比年份2002年分别增长66%和52%。

1.1.2基本特征(1)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是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南大门;(2)镇域内拥有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低山游览景区(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黄山野生猴谷)与黄山风景名胜区中、高山游览景区相辅相成;(3)黄山风景名胜区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黄山风景名胜区的二级旅游接待服务基地、旅游交通换乘中心;(4)在黄山风景名胜区缓冲带内的五镇一场之中汤口镇为黄山第一旅游重镇,旅游经济及旅游产业快速增长;(7)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呈线型组团,长藤结瓜,建设用地空间狭长;(8)汤口镇区旧城更新、寨西新区拓展,环境容量有限;1.2上一轮总体规划的回顾与评判1.2.1值得借鉴之处上一轮汤口镇总体规划(1996-2010年)编制于1996年,在依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汤口镇规划建设作了综合部署,有效指导了汤口镇的发展。

用历史观点来评判,上一轮总体规划在许多方面至今可借鉴。

(1)提出的“遵循黄山市总体规划和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正确处理风景区保护开发与汤口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使汤口镇的社会经济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良的自然景观的前提下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指导思想仍有指导意义(2)镇村居民点规划布局,重点发展镇区(汤口和寨西),合理发展中心村,逐步缩并自然村(村民小组),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想基本一致,反映了上一轮总体规划在镇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前瞻性,对今后汤口镇新农村布点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3)"控制汤口,发展寨西",把汤口重点作为一种自然和人文景观来开发,使汤口成为黄山风景名胜区一处重要的景观区域的规划目标难能可贵。

1.2.2不足之处(1)对黄山汤口镇地域内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认识有一定的局限,对旅游资源没有完整地建构科学保护体系,在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上,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协调、统筹发展方面存在不足。

(2)由于缺少汤口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层面的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也就不可能没建立起与黄山风景名胜区相衔接的、明确的目标体系,包括宏观目标、分项目标和分期目标。

(3)对汤口镇作为黄山风景名胜区的缓冲区,其所承担的对黄山生态环境保护价值认识有一定局限性,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城镇很难作出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1996年编制汤口镇总体规划时期,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空间管治规划理论和实践均在摸索阶段,虽然当时有的城市已有探索,但汤口镇的总体规划没有编制规划区范围内的空间管治规划,也就不可能将汤口镇发展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紧密结合,制定出汤口镇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相适应的空间管治规划政策。

1.3总体规划重新修编必要性(1)落实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需要;(2)落实黄山风景名胜区新一轮总体规划,严格保护黄山风景名胜区,加快发展黄山旅游业的需要;(3)加快融入长三角,与区域旅游“15+1”新框架协调发展的需要;(4)加快建设全国文明重镇、国际旅游重镇的需要、;(5)区域交通条件重大变化,适应旅游交通发展需要;(6)加快汤口镇新农村建设需要。

1.4规划研究目标与规划重点1.4.1研究目标研究汤口镇域的世界自然与文化资源价值,汤口镇的区域定位,城镇空间布局,提出科学保护与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的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区的全覆盖式城镇规划,以保护黄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实现城镇区域内的城乡统筹发展,优化汤口镇镇村布局,逐步将汤口镇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旅游重镇和全国文明重镇,建成旅游汤口、生态汤口,最终达到富民目的。

1.4.2规划重点(1)依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切实保护好黄山风景名胜区和汤口镇域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入发掘徽文化的内涵,保持黄山风景名胜区与汤口镇的可持续发展;(2)专题研究汤口镇产业发展,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汤口镇发展完整的目标体系;(3)对汤口镇发展进行区域战略定位,确定城镇发展策略,完善城镇功能;(4)专题研究汤口镇空间发展战略,优化镇村布局,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5)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架构符合地域文化背景的有徽派特色的城镇景观风貌;(6)落实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综合部署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第二章规划总则2.1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12);(3)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GB50108-2007);(4)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年;(5)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文件)(8)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9)《安徽省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试行办法》;(10)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11)省人大《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1989.4):(12)《安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13)安徽省旅游总体规划(2001-2020年);(14)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发展规划(2001-2020年);(15)黄山市旅游总体规划;(16)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4-2025年);(17)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18)黄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年)(19)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国家、省有关城市规划标准规范。

2.2规划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以严格保护黄山世界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前提,贯彻落实汤口镇“十一五”规划,坚持“一头两翼”的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城镇格局,传承并发扬“徽文化”精髓,更新改造汤口,有序发展寨西,合理开发山岔,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在规划期内力争将汤口镇建设成为全国文明重镇和国际旅游重镇。

具体遵循以下五条原则:(1)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原则鉴于汤口镇在黄山风景名胜区南大门的特殊地域环境,遵循风景区“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规划方针,强调在严格保护黄山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制定汤口镇的发展战略,完善旅游城镇职能,做到人与自然、保护与开发、经济与文化的多元并存与和谐共生。

(2)区域统筹发展原则从汤口镇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和周边城镇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协调汤口镇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及周边城镇的资源利用、产业分工,基础设施规划和生态环境整治规划,协调镇区与各村及各村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资源利用与空间布局,实现汤口地区社会经济的整合发展。

(3)规划连续性原则规划在延续上一轮汤口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建设国际旅游重镇和全国文明重镇的新角度、认真研究已编制的各层次规划,充分吸取以往规划中的合理内容,保持城镇功能的完善,建设空间与时序上的连续性。

(4)可操作性原则规划充分研究汤口镇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汤口镇的基础和优势,提出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解决主要问题的规划方案,逐步完善城镇功能,使城镇建设整体质量和水平建立在更高的层次上。

(5)体现地方特色原则汤口镇位于徽文化发源地中,有着较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地方特色,规划中提倡保徽护文化文脉,充分体现汤口镇地方特色文化。

2.3规划期限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1-2050年2.4规划区范围和规划层次规划区范围汤口镇规划区是汤口镇因城镇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根据汤口镇镇区和镇域内其他村委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考虑与黄山风景名胜区的空间依存关系和保护黄山风景名胜区的需要,本次规划区范围具体界定为汤口镇行政辖区范围,规划区范围总用地面积129平方公里。

规划区内规划区范围细分根据镇域镇村体系规划、镇区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将汤口镇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汤口镇域范围,即:汤口镇人民政府行政的区域(用地面积129平方公里)。

重点在汤口镇行政区范围内,保护黄山世界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黄山风景名胜区,在空间上落实汤口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完善镇村空间布局结构,以及市政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共建,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层次:镇区范围,即:汤口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建设发展区。

包括规划的汤口、寨西、山岔3个组团因建设和发展需要进行控制的区域(用地面积42.7平方公里)。

规划根据城镇性质、规模,完善城镇功能,优化镇区空间布局,突出旅游型城镇特色。

第三层次:村委会范围。

包括芳村、冈村村委会的行政的区域,在其行政的区域内对村庄合理布点,对中心村定位,优化中心村空间布局,保护徽文化村落形态,实施旧村更新,建设新村新貌。

第三章汤口镇发展SWOT分析3.1 优势(Strengths)3.1.1拥有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本底,发展旅游业潜力较大的优势汤口镇作为旅游镇,本身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境内拥有“黄山第五绝”之称的翡翠谷、中国七大名瀑布之一的九龙瀑,世界唯一的黄山短尾猴研究基地——黄山野生猴谷等七大游览景区,景区内景源分布较为集中,在黄山风景名胜区的低山游览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黄山风景名胜区高山游览区相比,具有互补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