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群落的结构

合集下载

【2021】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练习4.3群落的结构(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

【2021】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练习4.3群落的结构(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

4.3群落的结构(老师版)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22·遵义高二检测)在一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堆长满苔藓的腐木,上面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 )A.生态系统B.种群C.生物群落D.食物网【解析】选C。

山洼草丛中腐木上的全部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故选C。

2.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种群和群落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解析】选A。

群落是同一地域中全部的生物,它是由很多个种群组成的。

【方法规律】种群与群落的推断方法(1)种群由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组成,而群落是由全部生物组成。

(2)群落与种群之间为包含关系,一个群落可由多个种群构成,关系如图所示:3.(2022·太原高二检测)下列叙述属于描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的是( )A.调查池塘中鲫鱼的数量B.海洋捕捞时最需要获得的信息之一C.调查池塘中有多少种鱼D.一座倒塌的寺院几年后沉没在杂草和灌木丛中【解析】选C。

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池塘中鱼的种类体现的是丰富度,故选C。

【延长探究】(1)上题中A项描述的是什么?提示:种群密度。

(2)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海拔高度有关系吗?提示: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渐渐减小。

4.(2022·扬州高二检测)有一种蜱生活在牛的体表。

当它用螯肢刺破牛皮肤吸食甲牛的血液(其中含血孢子虫)以后,再吸食乙牛的血液时,使乙牛也得了血孢子虫病。

蜱与牛的关系和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分别是( )A.互利共生和寄生B.寄生和寄生C.捕食与寄生D.捕食与互利共生【解析】选B。

蜱生活在牛的体表,依靠猎取的牛的有机物为食,属于寄生;血孢子虫生活在牛体内,依靠猎取的牛的有机物为食,同样也属于寄生。

5.如图所示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下列哪组生物( )A.水稻和稗草B.食草昆虫和草C.兔和鼠D.衣藻和甲藻【解析】选B。

图中a与b数量变化表明两者为捕食关系。

河北省邯郸市高职单招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高职单招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高职单招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

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2.群落常规速度的特点是()。

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B.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C.演替越来越慢D.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3.影响陆地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是( )。

A.温度和降水B.光照和温度C.降水和风D.光照和风4. 下列因子中,属于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

A.温度B.降水C.干旱D.植物对光的竞争5. 有关种群容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A.种群容量指的是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B.温、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决定了种群容量C.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减少D.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也决定了种群容量6.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 )。

A.成群型B.均匀型C.随机型D.聚集型7.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A.演替原则B.植物区系C.植被型D.群落生态8. 下述四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哪种营养结构的生态系统最稳定( )9. 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A.碳B.氮C.磷D.氧10.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是()。

A.蓝光B.青光C.紫光D.红光11. 在温带地区,影响秋天树木落叶的最重要因素是( )A.温度的变化B.水分的变化C.日照长度的变化D.光照强度的变化12. 当用网将留种用的草地罩上后,却发现草的叶子被害虫吃了很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B.食物链被破坏C.缺少光照D.植被破坏13. 两种生物之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交流,一个种对另一个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这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是(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2章 第2节 群落的结构(第二课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2章 第2节 群落的结构(第二课时)

落结构怎样充分
可以充分利
利用了环境资源,
用土地,佛
提高经济效益和
手瓜枝蔓遮
生态效益?
荫促进喜阴
佛手瓜-生姜模式 的生姜生长。
稻-萍-鱼模式
鱼呼吸释放的二氧 化碳供水稻光合作 用;水稻田害虫、 浮游动物、杂草的 数量因养殖鱼而大 大下降;收获的鱼 还带来经济效益。
五、群落的季节性
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结构也会随之发 生有规律的变化。
青鱼与河蟹的食性相似,生态位有所重叠,如果放在一起混养,在食物和空间资 源有限的情况下,二者的种间竞争关系强烈,不利于各自种群数量的增加。
2.《诗经·小雅·小宛》写道: “螟蛉有子,蜾 蠃负之。”古人以为蜾蠃不产子,因此捕捉“螟
蜾蠃
蛉”当作“义子”来养育。南北朝时期,医学家
陶弘景发现。蜾鸁将螟蛉衔回窝中,用尾上的毒
0.8 0 7.1 5.6 1.1 7.1
0 50.0 25.0 25.0 0 0
0 33.3 33.3 0 33.3 0.1
1. 这4种鸟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有哪些异同?哪一种鸟觅食生境的范围更宽?
①绿翅鸭和鹤鹬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基本相同,两者均选择生境1和 生境3,并以生境1为主,不选择生境2;②绿头鸭主要选择生境1; ③青脚鹬在3个生境中都出现,在生境3出现的概率高于前两处。
六、生态位——重叠时发生分化
同一生境下,不同种群的生态位相似(重叠)时,种群的数量会如何变化?
甲 甲 乙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 移动
资源不足 种间竞争
一个物 种灭绝
甲甲 乙
甲 甲乙
同一生境,当资源不足时,物种越丰富,物种间为了共同食物、生活空间、其他资源使得竞争越剧烈, 对某一物种占据的实际生态位就可能越小。导致进化过程中,2个生态位相近的物种,向着占有不同空间, 栖息地分化,食物变化,取食时间不同等方向变化,以降低竞争的紧张度,达到各种物种平衡和共存。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讲解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讲解
20
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 境的生态复杂性。
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指一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 物种均匀度(species evenness):指一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
分配状况,反映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均匀程度。
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
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 因主要有阳光、 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
33
栎林中鸟类在不同层次中的相对密度
种名
林鸽 茶腹 青山雀 长尾山雀 旋木雀 煤山雀 沼泽山雀 大山雀 载菊 乌鸫 红胸句鸟 鹪鹩
林冠层 高于11.6米
乔木层
5——11.6 米
333 34 150 122 32 45 15 25 2 2 —— ——
1
生物群落的概念 群落的种类组成 群落的结构 群落组织—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2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概念
对群落概念的不同认识
Alexander Humboldt:特定的外貌,对生境因素的综合反应 E.Warming:一定的种组成的天然群聚 俄国学派:有机体的特定组合,有机体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 V.E. Shelford: 具有一致的种类组成且外貌一致的生物聚集体 E.P. Odum: 种类外貌一致、具有一定 的营养结构、代谢格局、结构单元、生命部 分
•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与优势种,但在
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物种。
•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
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 species):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

生物种群和群落练习题

生物种群和群落练习题

高二生物种群和群落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D.影响人口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2.在一个水池中长期生长着藻类、水蚤、虾、鲫鱼、蚌等,这些生物可看作是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物圈 D.生态环境3.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4.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①种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②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④迁出和迁入数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5.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6.右图表示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一定是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B.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C.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D.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7.图是依据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其中完全正确的描述是 ( )A.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B.图(1)、图(2)、图(3)都是衰退型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D.图(1)、图(2)、图(3)都是稳定型8.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正确说法是()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10.从理论上分析,草原灭鼠应注意避免鼠群增长曲线处于“S”型曲线的( )(捕捞呢)A.即将增长的水平 B.1/4K的水平 C.1/2K的水平 D.K的水平11.生态学家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出种群的存活曲线。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43《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共33张PPT)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43《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共33张PPT)
第一罐丰富度 白天 晚上 第二罐丰富度 第三罐丰富度 平均值
(1)动植物遗体的分解
(2)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替的速度要慢,A项错误;自然演替的结果会使生物的多 样性增加,B项错误;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相对稳定, 因此其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会过于显著,C项错误;火灾过 后的森林,其土壤条件基本不变,甚至还保留着植物的繁 殖体,因此,再重新形成森林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项 正确。
【答案】 D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即时巩固3】
记录。
(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3)同样营养土壤,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
4.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 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 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 构也越复杂。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案例3】(2007· 广东理基)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五、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探究原理 (1)调查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
目测估计法。 2.探究步骤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3.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如实
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土壤是无
【解析】
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小动物有蚯蚓、鼠妇、马陆等,这些 小动物对动பைடு நூலகம்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因为许多土
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力,而且身体微小,所以不适于用样方法或

群落的结构 (第2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群落的结构 (第2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三五 、生生态态位位
四大家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混合养殖
0 浮 种群数量
游 植



品种 鲢鱼
栖息水层 水体上层

食性 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

游 动






水 草

螺 丝 等
青 鱼
鳙鱼
水体的中上 层
主要为浮游动物为食, 也食用部分浮游植物
水体的中下
草鱼 层或水草多 的地方
主要以水草为食
青鱼 水体的中下 以水底的螺、蚌及水
觅食生境出现率/%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67
0
33
98
1
1
64
0
36
29 28 43
小坚果
52.8 78.3
0 0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 沙砾
甲壳类 其他
16.7 0 12.0 13.0
0 5.5
0.8 0
7.1 5.6
1.1 7.1
0 50.0 25.0 25.0
0
0
0 33.3 33.3 0
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4.原因:
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 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5.意义:
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 境资源。
思考·讨论
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
物种
绿翅鸭 绿头鸭
鹤鹬 青脚鹬
观察 数量
2120 1513 1678 1517
觅食生境出现率/%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67
0
33
98 1
易错提醒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 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新版 群落的结构(43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新版 群落的结构(43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4、寄生:
⑴特点: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 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分 为体表寄生、体内寄生)
⑵例子: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细菌。
个 体
A

B
时间
数量坐标图
A
AB
B
能量关系图
Go
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 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另外,有一种孢子,会经过水而渗 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 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菌。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 慢慢长大,而钻出地面。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 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 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 夏草。在真菌子座的头部含有子囊,子囊内藏有孢子。当子囊成 熟时,孢子会散出,再次寻找蝙蝠蛾的幼虫作为寄主,这就是冬 虫夏草的循环。
水稻间种大豆 在真菌子座的头部含有子囊,子囊内藏有孢子。
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则可表示为
果园套种蔬菜
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合理利用光照等因素搭配种
植的品种,进行套种、立体养殖。
葡萄树下养殖鸡鸭
水体立体农业 —鱼菜共生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豆类植物
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真菌 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 藻类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互利共生
两物种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 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在数量上两种生 物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海中学高二年级生物学科新授课教学案
4.3 群落的结构
主备人:施赛男日期
【学习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学习重难点】:(1) 群落的结构特征
(2)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反馈
【自主学习与点拨】
【预习完成】
知识点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P 71-72
(一)概念:同一内聚集在一定中各种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组成、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等,这些也就构成了群落的结构。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的丰富度:
知识点二:种间关系 P 72-73
1、捕食
2、竞争
3、寄生
4、互利共生
知识点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P74-75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现象。

2、水平结构
【思考与交流】
知识点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一:右图表示从南极(90o 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 N)纬度
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

试分析说明:
(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这表明某
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2).①从分子水平看,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②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物种具有多样性,是由于的结果。

(3).试推断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变化的趋向是什么?
(4).上述示例表明,环境因素影响种群的丰富度,什么是丰富度?
(5).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主要特征,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我国新疆北部森林和南方森林的主要差别吗?
【练习巩固】
1、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一个池塘中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
2、生物群落是指⑴在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⑵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⑷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
A.⑴⑵ B.⑶⑷ C.⑴⑶ D.⑵⑷
知识点二、种间关系
一、阅读书本P72-73
1.如何解释资料1中出现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如何据图形判断捕食、竞争的关系?规律又有哪些?
【练习巩固】
1.右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
A.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
B.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D.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知识点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练习巩固】
1.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A、有效地避免竞争
B、合理地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C、提高群落的光合作用产量
D、以上选项都正确
2.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
C.森林中有分层现象,草原上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本课时必须记住的知识点】
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随堂检测】
1.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2.阴湿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腐木上生活着蚂蚁、蚯蚓、蜘蛛、妇鼠和老鼠等动物,这些生活着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群落
3.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 D.在生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5.右图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喷洒DDT进行农药防治和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害虫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消长情况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开始进行农药防治,E点开始进行生物防治
B.一般认为害虫防治主要是控制其种群大小而不是
彻底消灭害虫
C.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经
济效益的最低值,因此图中必须进行害虫防治的
时间为A、D、E
D.生物防治利用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而不可能是寄生或竞争关系
6.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

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冬眠越冬时,被草虫属真菌侵入幼虫体内,破坏了幼虫的内部组织,菌丝充满了虫体成为菌核,夏季此菌核萌发,长出具柄的子座,直立似小草,成为冬虫夏草。

那么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生物群落中的()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寄生关系
D.互利共生关系
7.引起森林群东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和温度
B.光照和湿度
C.光照和食物
D.温度和湿度
8.下图表示从南极(90o 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 N),纬度梯度
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

试分析说明:
(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变化是________。

这表明
某个地区群落中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________。

(2)试推断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会________。

11.20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地,三年
后,水葫芦征服了所有水生植物对手,反客为主,在刚果上游1500公里的河道上蔓延,阻塞了航道。

为了消灭水葫芦,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沿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

最后是请来了海牛,一条海牛每天能吃掉40多平方米的水葫芦,于是河道畅通了,刚果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请回答:
(1)水葫芦与其它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葫芦在刚果之所以能战胜所有对手,并在河道上蔓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请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用除草剂海牛消除水葫芦的效果及其影响作出评价__ 。

【小结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