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基础(第五版)第四章

合集下载

商品学基础复习

商品学基础复习

商品学实务第一章P111、填空(1)实物商品的整体一般是由核心商品、有形商品、无形商品构成。

P7(2)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3)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

P9(4)商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科学实验法、现场实验法、技术指标分析法、社会调查法、对比分析法。

P12-14(5)商品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两个研究方向:自然学派、社会科学学派。

P123、简答(1)实物商品的整体构成:p7核心商品——商品所具有的满足某种用途的功能,使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所追求的利益。

有形商品——又称有形附加物,即指实物商品本身,如商品的材料、结构、外观、商标、包装、标志等。

无形商品——无形附加物,是指消费者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的附加利益和服务,如送货、免费安装、售后服务和信息咨询。

(3)商品学的研究内容:p9商品质量、商品品种、商品与人、商品与社会、商品与环境等。

第二章P373、简答1.商品分类体系的主要构成:p31-36①国家标准分类体系;②《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③《国际贸易标准分类》④《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5国际危险品分类商品分类的方法:线分类法、面分类法p21-222、EAN(国际物品编码协会)、UPC(通用产品代码)码的基本构成:厂商识别代码、商品项目代码、校验位。

第三章P561、填空(1)、在表现形式上,商品质量由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附加质量构成。

P41(2)、人们重点关注商品的适用性、卫生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经济性、美观性和信息性等。

P42(3)、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商品的运输和装卸、商品储存、商品的销售服务。

P45-46(4)、PDCA管理循环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

P54-553、简答(1)重要性:p41-421.质量是治国之本,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2.加强商品质量工作,对振兴我国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商品质量是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4.提高商品质量是提高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2)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p44-461、市场调研2、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产品开发设计;原材料;生产工艺和设备;检验与包装。

商品学概论第五版PPT课件

商品学概论第五版PPT课件
殊商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的能力。
交换使用价值与消费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二重性)
➢ 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对其生产者、经营者没有直接的消费 使用价值,却有间接的使用价值——用来交换所需货物或货币。这 就要求商品能满足生产、流通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
➢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通过消费,商品才能最终满足其使用者需 要,因而商品具有直接的使用价值。

第1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学习目的 1.了解商品不同于一般物品、产品 的特征 2.明确商品整体概念及层次 3.掌握商品使用价值的本质和结构 层次 4.熟悉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 究内容
第1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1 商品 1.2 商品的使用价值 1.3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1.4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从社会科学、经济学角度,特别是从市场营销和消费 需求方面研究与商品适销品种和经营质量相关的问题, 称为经济论商品学。
第1章 关键术语
商品 商品的整体概念 商品属性 商品使用价值 商品的交换商品为例,试说明其功能(或效用)、商品 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 系。
➢ “使用价值”中的“价值”是一般意义上的价值,通常 是指客体(物)对主体(人)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也可 以说是物对人的有用性。它揭示了客体与主体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关系。
如何理解一般意义上的价值?
➢ 价值关系客观存在,物对人的有用性越强,其价值就越 大。
➢ 没有永恒不变的价值关系,因而价值又是相对的、动态 的。物发生变化或者主体人的需要发生变化或者两者同 时变化,物对人的有用性也会发生变化。
1.4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1.4.1 商品学的产生
商品学最早产生于德国 德国的约翰·贝克曼教授,1793—1800年编

商品学基础 第四章 课件

商品学基础 第四章 课件

4.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20世纪50年代,在研究制定海关税则商品分类 目录的同时,为便于联合国统计工作的需要,由联 合国秘书处主持,在1950年草拟了“联合国国际贸 易标准分类”(United Nations 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该国际 贸易标准分类把国际贸易商品共分为10大类 (section)、63章(division)、233组(group)、786个 分组(sub-group)和924个基本项目(item)。SITC是以 等级为基础,以阿拉伯数字来描述商品的,一位数 表示类,二位数表示章,三位数表示组,四位数表 示分组,五位数表示项目。
【章首案例】零售经营中的商品分类
• 目前在零售经营中,商品分类并没有统一固定的 标准。各超市公司可根据市场和自身的实际情况 对商品进行分类。但商品分类应该以方便顾客购 物、方便商品组合、体现企业特点为目的。一般 可将经营商品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单品4个层 次。大类是粗线条分类,主要依据生产来源或方 式、处理保存方式等商品特征来划分。如食品超 市的大类有水产、畜产、果蔬、日配加工食品、 一般食品。中类着重于以功能、用途、制造方式 、方法、产地等特征来划分,如日配加工食品大 类中包含牛奶、豆制品、冰品、冷冻食品等中类 。小类是单品管理之前的最小单位、最细的分类 ,如中类牛奶中包含鲜乳、调味乳、发酵乳等小 类。单品是商品分类中不能进一步细分的、完整 独立的商品品项,如355毫升听装可乐、1.25升瓶 装可乐、2升瓶装可乐等。
优点:结构柔性好,对机器处理有良好的适应性 缺点:不能充分利用容量,组配的结构太复杂,不便于手工处理。
• • • • • • • •
4.2.3 商品分类的主要标志 1.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 2)区分性 3)包含性 4)唯一性 5)层次性和关联性 6)简便性

商品学第4章商品的性质

商品学第4章商品的性质
商品学第4章商品的性质
目录
• 商品的物理性质 • 商品的化学性质 • 商品的机械性质 • 商品的其他性质
01
商品的物理性质
商品的重量和密度
重量
商品的重量是指商品在地球表面受到 的重力作用,通常用质量表示。商品 的重量是商品质量的基本属性,与商 品的质量成正比。
密度
商品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 质量,通常用克/立方厘米或千克/立 方米表示。商品的密度是商品的重要 物理性质之一,与商品的重量和质量 密切相关。
耐磨性的影响因素
耐磨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硬度、韧性和成分组成 等。
ABCD
耐磨性对商品的重要性
耐磨性是商品机械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 影响商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提高耐磨性的方法
通过改变材料的成分、优化加工工艺和使用表面 处理技术等手段,可以提高商品的耐磨性。
商品的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对商品的重要性
指材料在受到拉伸力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 大应力值。
抗拉强度是衡量商品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之一,它决定了商品在受到拉伸力作用时 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抗拉强度的测试方法
提高抗拉强度的方法
通过拉伸试验机对商品进行拉伸试验,测 量其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通过改变材料的成分、优化加工工艺和使 用增强材料等手段,可以提高商品的抗拉 强度。
电导率
01
指材料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决定了商品的导电性能,如金
属是良好的导电体,而塑料则具有较高的绝缘性。
介电常数
02
指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电位移与电场强度的比值,反映了电
介质对电场的响应程度。
电感与电容
03
指商品在交流电场下的响应特性,如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电感与

商品学基础课件PPT

商品学基础课件PPT

复习思考题
1.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如何理解? 2. 任何理解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和具体 内容? 3. 商品学的研究任务有那些? 4. 商品学的发展经历了那些阶段? 5. 结合实际试谈谈商品学在经济发展中的 作用 。
1.1.2商品的构成
• 商品整体概念:是指由商品的实体性、 商品整体概念: 实质性和服务性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或 系统。这三个层次分别称为核心产品、 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
• 1. 核心产品 • 2. 形式产品 • 3 .附加产品
核心产品 :它体现商品的实质性。它是指商品 带给消费者的最基本的效用和利益。所谓效用,是 指商品能满足买主需求的某种使用价值或功能。 形式产品 :它体现商品的实体性。这是指企业 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实体和劳务的外观。任何产品总 有其确定的外观,比如产品的质量、式样、特点、 包装、商标等。 附加产品 :或称延伸产品。它是指围绕商品使 用价值的应用,给顾客带来的附加利益。消费者购 买某件产品,不仅是希望获得包括形式产品本身及 其内在应有的效用,而且还希望获得对该产品的质 量保证,包括商品保证、运送、安装、维修、使用 指导和各种服务。
商品学基础
• • • • • •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商品质量 第3章 商品标准 第4章 商品检验 第5章 商品分类 第6章 商品包装 • • • • • • 第7章 商品养护 第8章 商品与环境和资源 第9章日用工业品商品★ 第10章 服装★ 第11章 食品★ 第12章 家用电器★
第1章 绪论 章
商品学学科分类
商品包装学、商品检验学、商品分类学、 商品养护学、商品储运学、商品美学、 食品商品学、家用电器商品学、日用品 商品学、纺织品商品学、医药商品学等。
1.2.4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商品学第4章-商品的性质

商品学第4章-商品的性质

ABCD
生物活性分类
根据生物活性强弱,商品可分为有毒物质、有害 物质、有益物质等。
生物活性检测
通过生物实验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可以检测商品 的生物活性,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04
商品的性质与用途
根据商品的性质选择用途
1 2 3
食品的性质与用途
食品的性质如口感、营养成分等决定了其用途, 如牛奶适合饮用,而面包则适合作为主食。
02
商品的化学性质
商品的酸碱度
总结词
表示商品溶液中H⁺或OH⁻浓度的数值,是衡量商品化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详细描述
商品的酸碱度是指商品溶液中H⁺或OH⁻浓度的数值,通常用pH值表示。pH值范围在0-14之间,其中pH值7为 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商品的酸碱度对其稳定性、溶解度、生物活性等有重要影响。
放射性应用
在医疗、工业、科研等领域, 商品的放射性性质有着重要的 应用价值。
放射性防护
为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 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穿
戴防护服、定期检测等。
商品的生物活性
生物活性性质
商品对生物体(如人体、动植物)产生生理作用 的特性。
生物活性应用
在医疗、农业、食品等领域,商品的生物活性性 质有着广泛的应用。
商品的氧化还原性
总结词
表示商品在氧化或还原过程中所具有的性质,与其化学组成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详细描述
商品的氧化还原性是指商品在氧化或还原过程中所具有的性质,与其化学组成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商品的氧化还原性会影响其稳定性、颜色、气味等方面,对于商品的保存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商品的燃烧性
总结词
表示商品在燃烧过程中的难易程度和燃 烧后的残留物特性。

第四章 商品品种 《商品学基础与实务》

第四章 商品品种 《商品学基础与实务》
(2)该品类是消费者每日需要的重要品类,该品类的提 供提高了零售店的整体形象;
(3)该品类能平衡销售量与毛利等生意指标;
(4)该品类的销售及利润占比与其所获得的相关资源比 较接近。
3)季节性品类
定义:季节性品类是指那些不经常销售,只是由于季节 性的需求而出现在店内的品类,但却是某个时期零售店 的重点经营商品,也是该期门店利润增长点。门店中会 选择主要位置,投入较多人力、物力配合季节性品类经 营。
特点是:
便利性品类具有以下特点:
(1)满足一站式购物的需求;
(2)满足补充性购物的需求;
(3)提高利润和毛利。
4.1.2 商品品种类别
4)按照商品品种的重要程度划分 5)按照行业(商业部门)、消费者需要划分
1)按照商品品种形成的领域划分
(1)生产品种。是指由工业或农业提供给 批发商业企业的商品品种。 (2)经营品种。是指中间商(批发、零售 )销售的商品品种。
2)按照商品品种的横向广度或商品品种的 结构划分
2 合理增长
4 流行性商品的形 成
课堂互动:商品品种——纸尿布的 典型问题
请同学们结合资料思考: (1)纸尿布不畅销的原因是什么? (2)针对此原因,企业该采取什么措施?
4.2商品品类
4.2.1 商品品类的概念 4.2.2 商品品类的划分
4.2.3 商品品类包含的内容
4.2.1 商品品类的概念
1)商品品类的概念 2)商品品类的特点
1)商品品类的概念
商品品类(Category),是指目标顾客 购买某种商品的单一利益点(Single Benefit Point,简称为SBP)。每个单一 利益点都由物质利益(功能利益)和情感 利益双面构成。
2)商品品类的特点

商品学第4章商品的性质

商品学第4章商品的性质
例如,电子产品应符合节能、减排的标准,塑料制品应具备可回收性,纺织品应使用环保染料等。
商品的环境性质
商品的经济性质主要指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以及与商品相关的经济行为。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而商品的流通和销售也涉及到诸多经济行为。
例如,品牌商品通常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价格也相对较高;促销和折扣等销售策略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国际贸易中的商品交易涉及到汇率、关税等方面的经济因素。
商品的耐磨性
耐磨性定义
耐磨性是指商品在摩擦或磨损过程中抵抗磨损的能力。
耐磨性影响因素
耐磨性取决于商品的硬度、韧性和化学稳定性等。
耐磨性的测量方法
常用的耐磨性测量方法有摩擦试验和磨损试验。
耐磨性与其他物理性质的关系
耐磨性与商品的其他物理性质如热稳定性、导热性和电性能等密切相关,是评估商品使用寿命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
商品学第4章商品的性质
商品的物理性质 商品的化学性质 商品的机械性质 商品的其他性质
contents
目 录
01
商品的物理性质
商品的导热性
总结词:导热性是指物质在受热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
商品的导电性
总结词:导电性是指物质传导电流的能力。
商品的放射性
总结词:放射性是指物质能自发地放出射线或粒子的性质。
02
商品的化学性质
总结词
商品的氧化性是指商品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性质。
详细描述
许多商品,如金属、某些塑料和油脂类商品,都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导致商品的质量发生变化,如生锈、变色、硬化等。商品的氧化性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等。
商品的氧化性
总结词
商品的还原性是指商品具腐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航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一、标准的概念2
对标准的理解: 1、标准的对象―――事物和概念 2、标准的依据――-综合成果 3、制订过程――――协商、批准 4、标准的形式―――特定形式 5、标准的目的――-最佳秩序、效益
上一页
下一页
导航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课堂讨论
背景1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商品学基础
课件制作:窦志铭、江鑫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课件采用教材《商品学基础》 主编窦志铭
目 录
第一章 / 概述 第二章 / 商品分类 第三章 / 商品质量 第四章 / 商品标准 第五章 / 质量检验与监督 第六章 / 商品包装 第七章 / 商品科学养护
第四章 /商品标准
第一节 标准与商品标准 第二节 商品标准的级别 第三节 商品标准的内容 第四节 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
导航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节 商品标准的内容1
一、概述部分 (一)封面与首页 (二)目次 (三)标准名称 (四)引言
导航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节 商品标准的内容2
二 、正文部分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二)应用范围 (三)术语、符号和代号 (四)商品分类 (五)技术要求 (六)试验方法 (七)检验规则 (八)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下一页 导航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商品标准的级别2
(一)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标准
导航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方式
采用: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 修改转化为中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 标准),并按中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
下一页
背景2: 中国向世界 公开新冠肺 炎诊疗方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讨论
1、诊疗方案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商品标准的概念和作用1
商品标准:即产品标准,是规定产品应该满足的要求,以确保 产品适用性的标准。
ISO:产品标准是相对于过程标准和服务标准而言的一大类标准, 与产品有关的标准都可以划入这一类别。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第二节 商品标准的级别1
一、我国商品标准的级别
(一)国家标准 “GB” “GB/T”
如GB/T17392—1998国旗用织物”
(二)行业标准
如FZ20013—1996防虫蛀毛纺织产品
(三)地方标准
“DB21/”
(四)企业标准
如“Q/ 320601 NY 16—1997糠醇(改良型)树脂”
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分为等同采用和修改采用。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商品标准的级别 3
(二)区域标准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ARSO) 亚洲标准咨询委员会(ASAC) 阿拉伯标准化与计量组织(ASMO)
导航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商品标准的级别 4
导航
2、国家标标准: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 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 用的文件。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是指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 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引例:重庆小面出官方标准
你还了解哪些特色小吃制定了标准?这些标准有什么作用?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标准与商品标准
一、标准的概念1 (一)标准: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 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 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
导航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三、商品标准的种类3
1、强制性标准:指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又称法规性标准。
2、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外,自愿采用的标准,又称为自愿 性标准。
导航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课堂讨论
高新技术企业为什么要重视研发技术的专利化、 标准化?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 理解标准的概念; 2. 掌握标准的种类、分级和基本内容; 3. 商品质量相关标准的基本规定和要求; 4. 理解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的思想和理念。 【能力目标:】 1. 能够根据要求查找相应标准; 2. 通过标准了解商品的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 3. 运用标准保护自己或企业的正当权益。 【基本素质要求:】 建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辩证思维的习惯。
3、商品标准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4、商品标准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下一页 导航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三、商品标准的种类1
(一)依表现形式分
1、文件标准
2、实物标准
下一页
导航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三、商品标准的种类2
(二)依对象特征分 1、技术标准:基础标准、质量标准、方法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 2、管理标准:基础管理标准、质量管理标准、安全管理标准和卫生管理标准。 3、工作标准:基础工作标准、工作质量标准、工作程序标准和工作方法标准。
(三)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 美国国家标准(ANSI) 英国国家标准(BS) 日本工业标准(JIS) 法国国家标准(NF) 俄罗斯国家标准(гост)
导航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商品标准的级别 5
(四)国际上通行的团体标准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 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标准(EIA) 美国军用标准(MIL) 英国劳氏船级社(LR)
商品标准内容上往往包括商品品种、规格、技术要求、检测规 则、包装、储藏、运输等。
导航
第四章 /商品标准
上一页
二、商品标准的概念和作用2
1、商品标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科技与生产发展水平的标志 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 提高商品质量的技术保证
2、商品标准在流通中的作用 评定商品质量的准绳 评定商品质量的准绳 质量监督的技术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