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误差理论
大学本科期末真题及答案大学绪论误差理论期末试题

绪论试题误差理论_01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示为(B )A) t =(8.50±0.445) sB) v =(343.2±2.4) m sC) v =0.34325 k m s ±2.3 mD) l =25.62 m ± 0.06 m误差理论_02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用误差限0.10 mm 的钢尺测量钢丝长度,10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mm )25.8、25.7、25.5、25.6、25.8、25.6、25.5、25.4、25.7、25.6。
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A) l =25.62 ± 0.04 mB) l =25.62 ± 0.10 mC) l =25.62 m ± 0.06 mD) l =25.6 ± 0.1 m误差理论_03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函数关系N =3xy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 表示。
则物理量N 的测量结果为(A)。
A) 3N x y =⋅,N u =B) 3N x y =⋅,N u =C) 31n i i i x y N n =⋅=∑,N u =D) 3N x y =⋅,N u =误差理论_04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示为(D )A) 重力加速度g =9.78±0.044B) v =343.24±2.553m/sC) E =1.34325V±2.00 mVD) I =1.3V±0.2 mA误差理论_05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用误差限0.10mm 的钢直尺测量钢丝长度,11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mm ) 45.8、25.8、25.7、25.5、25.6、25.8、25.6、25.5、25.4、25.7、25.6。
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A) l =25.62 ± 0.04 mB) l =27.4 ± 2.1 mC) l =25.62 m ± 0.06 mD) l =25.6 ± 0.1 m误差理论_06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2=xyN z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z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 、z 表示。
误差理论-绪论-附答案

绪论大学的物理实验课是高等院校理科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
它与物理理论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这里主要介绍测量误差理论、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表述等初步知识,这是进入大学物理实验前必备的基础。
物理实验可分三个环节:1)课前预习,写预习报告。
2)课堂实验,要求亲自动手,认真操作,详细记录。
3)课后进行数据处理,完成实验报告。
其中:预习报告的要求:1)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可作为正式报告的前半部分)。
2)画好原始数据表格,单独用一张纸。
实验报告内容:(要用统一的实验报告纸做)1)实验题目;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主要公式和主要光路图、电路图或示意图,简单扼要的文字叙述;4)主要实验仪器名称、规格、编号5)实验步骤:写主要的,要求简明扼要;6) 数据处理、作图(要用坐标纸)、误差分析。
要保留计算过程,以便检查;7) 结论:要写清楚,不要淹没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8) 思考题、讨论、分析或心得体会;9) 附:原始数据记录。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是物理实验课的基础,是一切实验结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其目的是对实验结果做出评定,最大限度的减小实验误差,或指出减小实验误差的方向,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对低年级大学生,重点放在几个重要概念及最简单情况下的误差处理方法。
一、测量与误差1、测量:把待测量与作为标准的量(仪器)进行比较,确定出待测量是标准量的多少倍的过程称为测量。
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应包含测量值的大小和单位。
2、测量的分类测量可以分为两类。
按照测量结果获得的方法来分,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类;而从测量条件是否相同来分,又可分为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
直接测量就是把待测量与标准量直接比较得出结果。
如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等。
间接测量是借助函数关系由直接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的物理量。
(完整word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12014年3月理化检测中心培训考试试题(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一、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1.研究误差的意义之一就是为了正确地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以便在最经济的条件下,得到理想结果。
( √ ) 2.相对误差严格地可以表示为:相对误差=(测得值-真值)/平均值。
( ╳ )3.标准量具不存在误差。
( ╳ )4.精密度反映了测量误差的大小。
( ╳ )5.粗大误差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之和。
( ╳ )6.系统误差就是在测量的过程中始终不变的误差。
( ╳ )7.计算标准差时,贝塞尔公式和最大误差法的计算公式完全等价。
( ╳ )8.极限误差就是指在测量中,所有的测量列中的任一误差值都不会超过此极限误差。
( ╳ )9.测量不确定度,表达了测量结果的分散性。
( √ )10.随机误差可以修正,然后消除。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测量相对误差越小,则测量的精度就越___高__。
2.测量精确度越高,则测量误差越 小 。
3.在测量中σ越大,则测量精度越 低__。
4.在某一测量系统中存在着不变系统误差,为了消除此系统误差的修正值为0.003mm ,则此不变系统误差为-0.003mm _。
5.在某一测量系统中存在着测量误差,且没有办法修正,则此误差可能是__未定系统__误差或随机误差。
6.245.67+4.591≈__250.26__。
7.25.626×1.06≈ 27.16 。
8.测量直径为50mm 的a 和直径为30mm 的b ,a 的相对测量误差为0.021,b 的相对测量误差为0.022,则_ a 的_测量精度较高。
9.有a 、b 两次测量,a 测量的绝对误差是0.2mm ,相对误差为0.003,b 测量的绝对误差是0.3mm ,相对误差为0.002,这两个测量中精度较高的是b 测量。
10.精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是:精确度越高,则精密度__高___。
大物实验理论题库

大物实验理论题库及答案Metaphor1一、填空题PART11.依照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将测量分为和两大类。
2.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和不同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疏失误差、和。
3.测量中的视差多属误差;天平不等臂产生的误差属于误差。
4.已知某地重力加速度值为2,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依次分别为:±2、±2、2,其中精密度最高的是,准确度最高的是。
5.累加放大测量方法用来测量物理量,使用该方法的目的是减小仪器造成的误差从而减小不确定度。
假设仪器的极限误差为0.4,要求测量的不确定度小于0.04,则累加倍数N>。
6.示波器的示波管主要由、和荧光屏组成。
7.已知y=2X1-3X2+5X3,直接测量量X1,X2,X3的不确定度分别为ΔX1、ΔX2、ΔX3,则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Δy= 。
8、对于0.5级的电压表,使用量程为3V,假设用它单次测量某一电压U,测量值为2.763V,则测量结果应表示为U= ,相对不确定度为B= 。
9、滑线变阻器的两种用法是接成线路或线路。
二、判断题〔“对”在题号前〔〕中打√,“错”打×〕〔10分〕〔〕1、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即误差=测量值-真值,如此定义的误差反映的是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既有大小又有正负符号。
〔〕2、残差〔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它与误差定义一样。
〔〕3、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互接近程度,反映的是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4、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测量误差可能出现的范围。
〔〕5、在验证焦耳定律实验中,量热器中发生的过程是近似绝热过程。
〔〕6、在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中,多个小钢球一起测质量,主要目的是减小随机误差。
〔〕7、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视差。
〔〕8、交换抵消法可以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对称测量法可以消除线性系统误差。
〔〕9、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时发现在滑块运动方向上不水平,应该先调节单脚螺钉再调节双脚螺钉。
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复习题及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测量误差按性质分为________ 差、_________ 差和 _______ 差,相应的处理手段为_____ 、 ____ 和_____ 。
答案:系统,粗大,随机,消除或减小,剔除,统计的手段2 .随机误差的统计特性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 。
答案: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抵偿性3.用测角仪测得某矩形的四个角内角和为360 °0 04 〃,贝U测量的绝对误差为________ ,相对误差__________答案:04 ",3.1*10-54 •在实际测量中通常以被测量的作为约定真值。
答案:高一等级精度的标准给出值、最佳估计值、参考值5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条件包括:、测量人员,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材料、测量环境6. 一个标称值为5g的砝码,经高一等标准砝码检定,知其误差为0.1mg,问该砝码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 。
5g-0.1mg7 •置信度是表征测量数据或结果可信赖程度的一个参数,可用_________和来表示。
标准差极限误差8 •指针式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是根据 _____________ 差划分的。
引用9 •对某电阻进行无系差等精度重复测量,所得测量列的平均值为100.2 Q,标准偏差为0.2 Q,测量次数15次,则平均值的标准差为__________________ ,当置信因子K二3时,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0.2/sqrt(15),3*0.2/sqrt(15)10 •在等精度重复测量中,测量列的最佳可信赖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 <平均值11 •替代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特点是___________ 。
_消除恒定系统误差,不改变测量条件12.对某电压做无系统误差等精度独立测量,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光学基础_试题

光学基础考题:1.在使用物距像距法测量时,需要使用的器件是:(D)A,光源、物屏、像屏、透镜;B,光源、物屏、像屏、透镜、平面镜;C,光源、物屏、像屏、凹透镜;D,光源、物屏、像屏、凸透镜。
2.会聚透镜成像时,当像为倒立的、缩小实像时,像距v与焦距f之间的关系为:(D) A, v = 2f ;B, –∞< v < 0 ;C, v > 2f ; D, 2f > v > f 。
3.会聚透镜成像时,当像为倒立的、缩小实像时,物距u与焦距f之间的关系为:(C)A, u < 2 f ;B,u > f ;C,u /2 > f ;D,u = 2 f 。
4.自准直法又称为:(C)A, 反射法;B,二次成像法;C.平面镜法;D,物距像距法。
5.二次成像法又称为:(B)A)反射法B)共轭法C)平面镜法D)物距像距法6. 二次成像法在测凸透镜焦距时,如果凸透镜移动的距离为e,物屏与像屏间的距离为L,使用计算公式必须满足的条件是:(B)A, L > 2f ;B,L > 4f ;C,L < 4f ;D,L ≥4f 。
7.由辅助透镜成像求焦距,不会用到的器件是:(A)A, 平面镜;B,平面镜和像屏;C,像屏;D,平面镜和物屏。
8.下面那种透镜组合将得不到实像?(A)A,凹-凹透镜组合;B,凸-凸透镜组合;C,凹-凸透镜组合;D,凸-凹透镜组合。
9.在用自准直法测凸透镜焦距时,不会用到的器件是:(B)A,平面镜;B,凹透镜和像屏;C,像屏;D,物屏。
10.利用光的可逆性原理,在测焦距实验中的应用是:(B)A,物距像距法;B,自准直法;C,共轭法;D,反射法。
11.鉴别凸凹透镜的直接简单方法是:(D)A,用手触摸形态;B,观察像屏的成像;C,用反射镜看光的亮度;D,观察文字字体的大小变化。
12.在实验中凸透镜同轴等高的调整、是要求使什么调在透镜的主光轴上?(D)A,像屏坐标中点;B,物屏上的1字;C,物屏1字上的某一点与像屏坐标中点;D,物屏1字上的某一点。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_电位差计

西南交⼤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_电位差计电位差计的研究预习题电位差计的研究_01 出题:庄建在电位差计的研究实验中,电压表显⽰的是电池端电压⽽不是电池的电动势,其原因是由于电池的内阻不为零,流经电压表的电流在电池内产⽣内压降,只有当电池内电流为零时,电池两端电压(A)电动势。
A:等于; B: 不等于。
电位差计的研究_02 出题:庄建在电位差计的研究实验中,电位差计是⼀个精密的电阻分压装置,⽤它来产⽣⼀个有⼀定调节范围且标度值稳定的电压,并⽤它来与被测电压或电动势相补偿,以得到被测电压或电动势的量值,对吗?( A )A:对; B:不对。
电位差计的研究_03 出题:物理实验中⼼在电位差计的研究实验中,电位差计的基本电路是由(D)组成。
A:⼯作电流回路 , 标准化电流回路; B: ⼯作电流回路, 测量电流回路;C: 测量电流回路, 标准化电流回路; D: ⼯作电流回路、标准化电流、测量电流回路。
电位差计的研究_04出题:庄建在电位差计的研究实验中,其标准化电流回路和测量电流回路中的电流均为零,表明测量时既不从标准电池E N或待测电池E X中产⽣电流,也不从电位差计⼯作电流回路中分出电流,因⽽是⼀种不改变被测对象状态的测量⽅法,对吗? ( A )A:对; B:不对。
电位差计的研究_05 出题:物理实验中⼼在电位差计的研究实验中,当电路未得到精确补偿时,让电流流经保护开关电阻较⼤起(A)作⽤。
A:限流; B: 补偿。
电位差计的研究_06 出题:庄建在电位差计的研究实验中,当电路接近或补偿时,应使开关之间电阻为零,便充分利⽤检流计的⾼灵敏度,使待测电动势或待测电压得到精确度很好的补偿,对吗?(A)A:对; B: 不对。
电位差计的研究_07 出题:物理实验中⼼在电位差计的研究实验中,检流计是⼀种⾼灵敏度的电流检测仪器。
实验室所⽤的检流计灵敏度⼀般可达10-9A以上,使⽤中严禁通过较⼤电流,以免损坏仪表,对吗?(A)A:对; B:不对。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试题库-误差理论

z 绪论试题A) t =(8.50±0.445) sB) v =(343.2±2.4) m sC) v =0.34325 k m ±2.3 m sD) l =25.62 m ± 0.06 m误差理论_02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用误差限0.10 mm 的钢尺测量钢丝长度,10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mm )25.8、25.7、25.5、25.6、25.8、25.6、25.5、25.4、25.7、25.6。
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A) l =25.62 ± 0.04 mB) l =25.62 ± 0.10 mC) l =25.62 m ± 0.06 mD) l =25.6 ± 0.1 m误差理论_03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函数关系N =3xy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B) 3N x y =⋅,N u =C) 31n i i i x y N n =⋅=∑,N u=D) 3N x y =⋅,N u =误差理论_04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示为(D )A) 重力加速度g =9.78±0.044B) v =343.24±2.553m/sC) E =1.34325V ±2.00 mVD) I =1.3V ±0.2 mA误差理论_05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用误差限0.10mm 的钢直尺测量钢丝长度,11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mm ) 25.8、25.8、25.7、25.5、25.6、25.8、25.6、25.5、25.4、25.7、25.6。
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A) l =25.62 ± 0.04 mB) l =27.4 ± 2.1 mC) l =25.62 m ± 0.06 mD) l =25.6 ± 0.1 m误差理论_06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2=xyN z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z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 、z 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误差理论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z 绪论试题误差理论_01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示为(B )A) t =(±) sB) v =(±) mC) v = k m ± m sD) l = m m误差理论_02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用误差限 mm 的钢尺测量钢丝长度,10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mm )、、、、、、、、、。
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A) l = mB) l = mC) l = m mD) l = m误差理论_03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函数关系N =3xy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 表示。
则物理量N 的测量结果为(A)。
B) 3N x y =⋅,N u =C) 31n i ii xy N n =⋅=∑,N u =D) 3N x y =⋅,N u =误差理论_04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示为(D )A) 重力加速度g =±B) v =±sC) E =± mVD) I =± mA误差理论_05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用误差限的钢直尺测量钢丝长度,11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mm ) 、、、、、、、、、、。
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A) l = mB) l = mC) l = m mD) l = m误差理论_06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2=xy N z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z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 、z 表示。
则物理量N 的测量结果为(A) A) 2x y N z ⋅=,N u =B) 2x yN z ⋅=,N u =C) 21i i n i i x y z N n =⋅=∑,N u = D) 2x y N z ⋅=,N u =误差理论_07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以下关于最后结果表达式=x x u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 它说明物理量x 的真值一定包含在~x u x u -+中 B) 它说明物理量x 的真值包含在~x u x u -+中的概率为%C) u指的是物理量x的合成不确定度误差理论_8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间接测量量()iy=f x的合成不确定度的表述形式为(B)A)yu=B)yu=C)yu=误差理论_9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以下测量结果中错误的是(A)A) 用精度为的游标卡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mmB)用精度为的螺旋测微计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mmC)用精度为的电子秒表测得某物体的运功时间为 sD)某物理量的最后结果表达式为L=± mm误差理论_10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下面关于直接测量量的合成不确定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A类分量可能为零,但B类分量不可能为零B)A类分量不可能为零,但B类分量却可能为零C)A类和B类分量都可能为零D)A类和B类分量都不可能为零误差理论_11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以下关于最后结果表达式=x x u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A )它说明物理量x 的真值一定包含在~x u x u -+中B )它说明物理量X 的真值包含在~x u x u -+中的概率为%C )物理量x 的真值为x u -或x u +误差理论_12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直接测量量x 的合成不确定度的表述形式为(C):A)x u =B) x u =C) x u =误差理论_13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电磁仪表类仪器的误差可由公式m N a ⨯=∆00计算出,式中的a 表示(D )A )该仪器的最大量程B )使用该仪器的实际量程C )指针的指示值D )该仪器的准确度等级误差理论_14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某同学测量物理量L 后写出的最终结果表达式为:L =±。
该式(C)A )完全正确B )有一处错误C )有两处错误D)有三处错误误差理论_15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得到结果:L=± cm,则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D)A) 该物体的长度真值介于~之间B) 该物体的长度真值为的概率为C) 该物体的长度真值为或的概率为D) 该物体的长度真值落在~之间的概率为误差理论_16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间接测量量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为(C)A)∑∆i aD)3误差理论_17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B)A) 正常测量数据的标准S有可能为零B) 系统误差指的是在测量过程中其值保持不变的那部分误差●最小二乘法原理适用于任意的曲线●使用逐差法的前提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满足线性关系误差理论_18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以下关于最后结果表达式=x x u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A)它说明物理量x 的真值一定包含在~x u x u -+中B)它说明物理量x 的真值包含在~x u x u -+中的概率为%C)物理量x 的真值为x u -或x u +D) 物理量x 的真值为x u -或x u +的概率为%误差理论_19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真接测量量x 的合成不确定度的表述形式为(C)A)x u =B) x u =C) x u =误差理论_20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以下测量结果中正确的是(D)A)用精度为 mm 的游标卡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 mmB)用精度为 mm 的螺旋测微计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 mmC)用精度为 s 的电子秒表测得某物体的运动时间为 sD)某物理量的最后结果表达式为L =± mm误差理论_21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电磁仪表类仪器的误差可由公式 m N a ⨯=∆00 计算出,式中的N m 表示(A)A) 该仪器的最大量程B) 使用该仪器的实际量程C) 指针的指示值D) 该仪器的准确度等级误差理论_22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某同学测量物理量x后写出的最终结果表达式为:x= mm。
该式(B)A) 完全正确B) 有一处错误C) 有两处错误D) 有三处错误误差理论_23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最小二乘法只适有于线性函数,这个结论是(B)A)正确的B)错误的误差理论_24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下面关于直接测量量的合成不确定度的叙述中下正确的是(B)A) A类分量不可能为零,但B类分量却可能为零B) A类分量可能为零,但B类分量不可能为零C) A类和B类分量不可能同时为零误差理论_25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选出正确表达式(A)A) =±×10-6 cmB) =±×10-6 cmC) =±×10-6 cmD) =±×10-6 cm误差理论_26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实验的测量结果表示如下,正确答案是(D)A) t=±(秒)B) v=±(米/秒)C) =±(伏)D) l=±(毫米)误差理论_27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从分度值的游标卡尺读出下列数据,正确的答案是(C)A) cmB) cmC) cmD) cm误差理论_28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实验的测量结果表示如下,正确的答案是(A)A) t=±(秒)B) v=±(米/秒)A) =±(伏)B) l=±(毫米)误差理论_29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从分度值 mm的游标卡尺读出下列数据,正确的答案是(C)A) cmB) cmC) cmD) cm误差理论_30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直接测量量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为(B)A)B)D) 3a ∑ 误差理论_31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D)A) 任何正常测量数据的标准差S 都不可能为零B) 系统误差指的是在测量过程中其值保持不变的那部分误差C) 最小二乘法原理只适用于线性关系D) 使用逐差法的前提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满足线性关系 误差理论_32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得到结果:L =± cm ,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A) 该物体的长度真值介于~ cm 之间B) 该物体的长度真值在~ cm 之间的概率为C) 该物体的长度真值为 cm 概率为D) 该物体的长度真值为 cm 或 cm 的概率为误差理论_33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321y x N +=(其中x ,y 的不确定度用x σ、y σ表示。
其最佳估值用x 、y 表示)。
则间接测量量N 的最佳估值和不确定度表示式为(A)A) 312N x y =+,N σ=B) 312N x y =+,N σ=C) 312N x y =+,N σ=D) 312N x y =+,N σ=误差理论_34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实际测量时,由于测量条件不可能保证完全恒定,因此绝大多数的测量都属于(B)A) 等精度测量B) 不等精度测量C) 直接测量D) 间接测量误差理论_35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根据微小误差准则,进行方差合成时,某一误差项可以忽略的条件是(A)A) 该项误差小于另一项误差的1/9B) 该项误差的平方小于另一项误差平方的1/9C) 该项不超过10%D) 该项不大于误差理论_36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在用作图法绘制实验曲线时,横纵坐标上除了标明它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名称和单位外(A)A) 还应标明分度值B) 还应标明不确定度C) 还应标明最大误差D) 还应标明相对误差误差理论_37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某量的测量结果为 m,根据其不确定度将其修约到小数点后保留三位,结果是(A)A) mB) mC) mD) m误差理论_38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判别粗大误差的方法一般采用(A)A) 误差不超过3准则B) 误差不超过5%准则C) 误差不超过3%准则D) 误差不超过经验允许的范围误差理论_39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在计算直接测量量的合成不确定度时,如果某一平方项小于另一平方项的1/9,则该项可以略去不计,这称为(A)A) 微小误差准则B) 误差不超过10%准则C) 误差等量分配准则D) 随机误差准则误差理论_40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已知某电压表的量程为N,准确度等级是a,则该电表的误差限为(A) A)100aNB) aNC) 100aND) 12 aN误差理论_41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用量程为1 m、分度值为1 mm、最大允许误差为 mm的钢卷尺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单次测量,结果为,最后结果表达式为(A)A) L=B) L=C) L=D) L=1.(3分)在对某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等精度测量是指( C )。
A,在每次测量中,都使用精度相同的测量仪器;B,在每次测量中,都使测量的精度保持不变;C,在每次测量中,都保持测量条件不变,如人员、仪器、方法等;D,在每次测量中,都采用相同精度的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