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测工作流程图
检测工作流程图

检测工作流程图
检测委托、交接工作流程图
通知检测室
现场检测
安排车辆
(调度)
样品交接
(收样员)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图
符合
资料上交资料室
建材检测工作流程图
通知客服部
填写不合格通知
(检测员)
上报室主任
通知母户是
确认是否复检
结构室检测工作流程图(现场检测)
结构室检测工作流程图(力学检测)
环境检测工作流程图(材料检测)
委托单及样品交接
(主任助理与客服)
不合格N
环境检测工作流程图(现场检测)
联系委托方J
-
检测准备(检测员) a 准备检测设备
上报室主
任
委托单交接
(与客服部)
交接(检测员)
1 F
Y
资料上交资料室
环境检测工作流程图(现场采样检测)
接受业务委托(业务员)
资料上交资料室
制定检测计划(室主任与技术支持)
('文
员)
上报室主
任
Y
节能检测工作流程图
报告更改流程图
报告发放流程
资料上报
(各检测
室)
Y
F
报告盖章
(印章专员)
父费
不
交
费
告
发放报告
人
员
招
聘
、
培
训
、
入
职
流
程
图C3
行政人事部(仪器设备采购流程图)
行政人事部
(实验室借款流程图)
注:单线为第一次,双线为第二次。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图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临床生化检验室全面质量控制(TQC)是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一、分析前质量保证(一) 人员的素质和稳定性凡进入生化专业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培训,了解本专业的实验室工作流程,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熟练应用实验室LIS系统,掌握各项目检测原理及影响因素,熟练应用比对方法。
(二) 实验室的设置和工作环境实验室布局合理,环境整洁,仪器间应进行防尘处理,温度15~30°C,相对湿度<65%。
(三) 实验仪器的质量保证1. 分析仪器的性能检查1.1 波长校正在更换光源灯、重新安装、搬运或检修后,以及仪器工作不正常时,都要进行波长校正。
就是正常工作的仪器,每隔一个月也要检查一次,这样才能保证读数与通过样品的波长符合,保证仪器的最大灵敏度。
1.2 线性检查包括仪器线性及测定方法线性两个方面的检查。
线性误差表现为溶液的浓度与吸光度不成线性关系,出现正偏离或负偏离的现象。
这种偏离,一是溶液本身不符合比耳定律,此现象叫做化学偏离;二是仪器本身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吸光度测定值与浓度之间不成线性关系,这种现象叫做仪器偏离。
仪器偏离的因素很多,如杂光、有限宽带、检测器噪声、环境条件的变化、波长的变动、比色杯的误差、辐射光的非平行性、检测器本身的非线性等。
1.3 稳定性检查当电源电压在220~230V围变化时,仪器读数漂移不应超过透光度标尺上限值的±1.5%。
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条件下,在3分钟其读数漂移不应超过标尺上限值的±0.5%。
1.4 重复性检查在波长、工作状态、电源电压、比色杯等合格的前提下,可进行重复性检查。
用重铬酸钾溶液(30、60、90、190mg/L)在波长440nm,将各浓度管连续测3~5次,各浓度管中最大差值误差小于1%T为合格。
1.5 灵敏度检查将重铬酸钾液配制成30和32.5mg/L及120和122.5mg/L的4种应用液(浓度差两组各为2.5mg/L)。
实验室质量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规范实验室管理,确保在组织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工作中所进行的检验、测量、试验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快速准确的完成各项质量检验、测量和试验工作。
2.0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用于检测、测量和试验活动所涉及到的实验室的全过程管理控制。
3.0术语及定义3.1实验室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化学、冶金、尺寸、物理、电性能或可靠性试验在内的检验、测量、试验和校准的机构,包括人员、设施和环境。
4.0职责4.1过程质量管理部4.1.1负责实验室测量设备的检定/测量归口管理,对外部实验室能力及进货检验的性能试验进行监控;4.1.2负责整车检测线委外检测、整车路试、三坐标测试及日常管理。
4.2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资格确认。
4.3试制试验部4.3.1负责编制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4.3.2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4.3.3负责对生产制造过程和新产品研制开发过程中的零部件、发动机、白车身和整车等依据技术文件标准进行检验、测量和试验工作。
5.0工作程序5.1工作流程:见附件。
5.2试验范围5.2.1实验室有资格进行的特定试验、评价和校准。
本公司实验室试验项目:检测线整车检测试验、整车性能与排放性能试验、整车安全性能试验、发动机性能试验、传动系统性能试验、电驱系统性能试验、混合动力系统性能试验、电池性能试验、环境与材料性能试验。
实验室设备及试验项目一览表应建立相应的方法并经试验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并在试验记录中说明。
5.2.3用来进行上述活动的设备、方法和标准的清单详见《实验室设备及试验项目一览表》。
5.3实验室人员资格确认5.3.1实验室应由技术、测量、试验人员组成,技术人员对技术负全面责任,测量、试验人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完成测量/试验任务,确保测量、试验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5.3.2监控与测量装置的有关人员(包括计量检测、计量管理以及其使用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资格,以确保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临床检验科操作SOP

外单位送检的样本,一律由服务台同志登记后,再转交各实验室检测。实验室保留原始申请单.
八、多张检验单标本
凡有两张以上的检验申请单( 包括其他实验室或外送兄弟医院)原则上要分装各管, 随检验申请单一起分别放置各样本盒 ,对采样困难者要主动跟踪样本,并作详细记录以免漏检,分清责任。
附录:检验科检测项目标准操作规程
pg
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g/L
RDW
红细胞分布宽度
PLT
血小板计数
36135 8D27货22547 5813堓20314 4F5A佚_32647 7F87羇20761 5119儙25141 6235戵
×109/L
MPV
平均血小板体积
fl
PCT
血小板比积
%
PDW
血小板分布宽度
EO%
嗜酸性细胞分类
12、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13、三级医院必须设置清洁区,污染区,操作有气溶胶可能的标本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及其它防护设置,如紫外线灯,排气扇等。
14、非科室工作人员不准进入实验室,外来人员参观需经科主任同意方可进入
(二)质量管理制度
1、各专业实验室根据省临检中心的有关规定,开展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并制定有关措施。对室內质控应每日有记录,对失控情况有纠正方法,有预防性措施,对于目前尚无完整的室内质控体系的实验室,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室内质量控制体系.
6、各专业实验室必须建立完整的操作程序,并应严格按程序执行。
7、当日发出的全部检验报告单须经当日科室总值班人员严格审核后方可发出。
8、科室在完成严格的室内、室间质量控制体系的同时,应逐步建立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对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等纳入严格的管理之中.每日送检的标本应签收。
化验室工作流程图

签发报告
对各自的实验现场 进行清洁,并 在下班前对自己的区域进行 5S 的整理。
化验室工作流程图
原料验收将表》,夹好报验单。
品控员将成品样品按指定分类进 行存放,同时规范填写《成品样 品登记表》。
化验员认真核对样 品信息,(包括样品 标 识的信 息,样 品登 记本以 及原料的 报 验单, 依照检 验标 准确定 样品的检 验项目并进行前处 理。
调整各类仪器运行状态
按 样 品 对 应 的 分 析 检验 方 法 进 行 检 验 分析,同时准备检验所需试剂以 及灭菌 工作等。
室内质量控制
特殊结果或疑难结果 报实 验室主管
实验室主管核准质控及分析结 果
记 录仪器 有关 参数及 室内质控 结果
依据样品的检验结 果,进行分 类存放处理 ,在要求保存期内 以备复检,
临床检验标准化实验室完整SOP程序文件

13、三级医院必须设置清洁区,污染区,操作有气溶胶可能的标本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及其它防护设置,如紫外线灯,排气扇等。
14、非科室工作人员不准进入实验室,外来人员参观需经科主任同意方可进入
(二)质量管理制度
1、各专业实验室根据省临检中心的有关规定,开展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并制定有关措施。对室內质控应每日有记录,对失控情况有纠正方法,有预防性措施,对于目前尚无完整的室内质控体系的实验室,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室内质量控制体系。
D10、铁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D11、酸性磷酸酶(ACP)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D12、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D13、自体溶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D14、血清酸化溶血试验(Ham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D15、热溶血试验(定性)标准操作规程
D16、蔗糖溶血试验(糖水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D17、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Heinz小体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3、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触电、失火、玻璃割伤、针头刺伤、烧伤、不慎中毒、传染性标本的污染,各实验室应有应急处理的方法,有关人员均应熟悉。
4、用电设备、电源线路、CO2气体、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符合使用要求,不能带电检修仪器。
5、使用强酸碱腐蚀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下正确操作,防止腐蚀、灼伤、中毒、火灾和爆炸等事件发生。
8、易燃,易爆试剂应分开存放远离火源和电源。
9、供应商所送的试剂必须先经药库清点才能接受,检验科人员清点后必须在货单上签字,有出入者必须向科主任或试剂管理员、组长报告,再将货单交给试剂管理员,以便月底结帐。
10、科室试剂管理员:钟梁。
(五)实习生管理制度
1、科室按实习大纲安排实习时间表,如遇特殊情况科室统一安排。
检验科各种流程图

检验科工作流程图各实验组接收各类标本并核对危急值、疑难结果进行复查做好记录并通知临床医生或护士调整各类仪器运行状态检验分析贴条码编号,并离心处理标本检验后标本按要求处理标本、存放当天检验标本记录仪器有关参数室内质控结果检验、审核签发双签名报告室内质量控制分析核准质控及检验结果,做好登记住院病人就诊检验流程送回各病房并签收各实验组检验后签发报告单检验科各实验组 具体实验组进行检验嘱病人按要求留取标本 按有关要求采取血液样本护士工作站填写患者标识、抽血、上费用穿刺标本按要求处理各类穿刺液等医生申请检验项目申请、填写检验申请输入电脑网络血液 大小便 签收门诊病人就诊检验流程大小便到医生处诊疗患者取报告患者取报告体液实验室或相关部门各实验组检验后并核对签发报告到相应实验组留取病人留取标本病人凭检验单到门诊采血室采血(按项目要求),瞩病人取报告时间病人持就诊卡到收费处交费医生填写检验申请单其它检验项目血液标本检验病人持就诊卡各实验组检测后签发报告单检验科不合格标本处理流程不合格标本不合格标本送实验室处理不合格标本记录后,通知申请科室重新留取病房检验单每天下午返回病房门诊检验单:血液每天下午13点30分取 体液其它按检验人员提示取病房标本接收 检查核对患者信息及条形码,观察标本状态门诊标本采集核对条形码及患者信息,观察标本状态不合格标本登记后退回重新留取重新留取后,各实验组检验后并核对签发报告检验科各岗位日常工作流程图生化室岗位日常工作流程图接收标本(门诊、病房)准备阶段:在收到标本后,按条码组合进行分类、编号,离心分离血清,并将血清吸入检测杯或直接将样品管按顺序放入样品架上(盘)。
血清标本上机分析:开机后先检查试剂,用省临检中心提供的质控物做病人标本和室内质控检测,质控在控(±2SD)范围合格。
否则需要检查不合格项单个项目和小组合先安排,如有急诊项目则于急诊程序优先检测。
结果报告与审核核对:生化分析仪每完成一个组合的测定即给出结果,其结果实时传送到LIS系统,通过在电脑屏幕上根据条码收费项目逐一审核后打印出检验报告。
血常规复检流程图

血常规复检流程图血常规复检是临床实验室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血常规的复检,可以及时发现初次检验结果的异常,并对其进行纠正,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一份血常规复检流程图,以供参考。
1、接收样本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接收患者的血液样本。
在接收样本时,应核对样本的标识、采集时间等信息,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需对样本进行初步观察,如是否有溶血、凝血、脂血等情况,以便后续处理。
2、初次检验在接收到样本后,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初次检验,即对样本进行血常规分析。
这一步骤包括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检测和分析。
在初次检验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结果审核初次检验完成后,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对结果进行审核。
这一步骤主要是对初次检验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结果审核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结果,应立即进行复检。
4、复检准备在进行复检前,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异常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试剂,确定复检方案等。
在准备过程中,应保持客观、严谨的态度,确保复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5、复检实施在做好复检准备工作后,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按照复检方案进行实施。
这包括重新进行血常规分析、核对样本信息、检查仪器状态等。
在复检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复检评估与报告复检完成后,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对复检结果进行评估和校准。
这一步骤主要是对复检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便临床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还需将复检结果及时报告给临床医生或患者,以便其及时了解病情和治疗效果。
7、记录与反馈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对血常规复检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和反馈。
这包括对复检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对复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改进等。
通过对复检过程的记录和反馈,可以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血常规复检是临床实验室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食品有限公司
实验室检测工作流程图
送样收样人验收、登记、保管样品符合要求样品不符合要求检测样品的送检通知送样人员重新取样
无检测能力的,外检检测能力的,自检
严格按标准规定的项目、方法进行检测,超差需重测协议/填写检测委托书样品邮寄数据处理、原始记录经检测人员自校后,送复核人复核
跟踪检测结果
复核无误后,结合外复核发现问题,提出复检处理意见
收取检测报告检报告编制检测报告
检测主管审核检测报告
授权签字人批准、签发检测报告
反馈送样人员/QA原始记录、报告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