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八省联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01 细胞的分子组成
2021年高考生物全国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

2021年高考生物全国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生物考试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第Ⅰ卷客观题第Ⅰ卷的注释(共13题;共26分)1.(2分)(2021·湖北)很久以前,勤劳的中国人就发明了制饴(麦芽糖技术,这种技术在民间沿用至今。
麦芽糖制作的大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含有淀粉酶,不含麦芽糖B.麦芽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结合而成C.55~60℃保温可抑制该过程中细菌的生长D.麦芽中的淀粉酶比人的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低【答案】C【解析】【解答】A、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麦芽中存在麦芽糖,A错误;B、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B错误;C、据图可知,该过程55-60℃条件下保温6小时左右,是为了抑制细菌的生长,避免污染,C正确;D、通常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动物,麦芽中的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比人的唾液淀粉酶高,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2、酶(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催化作用的实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在反应前后本身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4)酶的变性: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使酶活性明显下降,但在适宜温度下其活性可以恢复。
2.(2分)(2021·辽宁)科研人员发现,运动能促进骨骼肌细胞合成FDC5蛋白,该蛋白经蛋白酶切割,产生的有活性的片段被称为鸢尾素。
鸢尾素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使细胞中线粒体增多,能量代谢加快。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可被苏丹℃染液染色B.鸢尾素在体内的运输离不开内环境C.蛋白酶催化了鸢尾素中肽键的形成D.更多的线粒体利于脂肪等有机物的消耗【答案】C【解析】【解答】A、脂肪可用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A正确;B、鸢尾素是骨骼肌细胞合成的FDC5蛋白切割形成的,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期间需要血液运输,B 正确;C、蛋白酶的作用是水解蛋白质,催化肽键断裂,C错误;D、细胞中线粒体增多,能量代谢加快,利于脂肪等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
专题01 细胞的结构与分子组成-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专题01 细胞的结构与分子组成一、单选题1.(2021·1浙江月选考)某企业宣称研发出一种新型解酒药,该企业的营销人员以非常“专业”的说辞推介其产品。
下列关于解酒机理的说辞,合理的是()A.提高肝细胞内质网上酶的活性,加快酒精的分解B.提高胃细胞中线粒体的活性,促进胃蛋白酶对酒精的消化C.提高肠道细胞中溶酶体的活性,增加消化酶的分泌以快速消化酒精D.提高血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活性,加快酒精转运使血液中酒精含量快速下降2.(2021·湖南高考真题)关于下列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C.破伤风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3.(2021·全国甲卷高考真题)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4.(2021·河北高考真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B.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C.颤藻、伞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D.黑藻、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1.我们如何找到回家的路?荣获2014年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发现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位置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B.“网格细胞”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C.上述两种细胞鲜重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均是HD.P和S分别是“位置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如图表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储存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某研究小组将发育到第12、24、36、48天的油菜种子制成匀浆,进行了有机物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匀后,在50~65℃加热条件下检测,第24天的匀浆砖红色最深B.加入适量苏丹Ⅲ染液进行检测,第12天匀浆的红色比第48天的浅油菜开花后的天数C.加入适量的碘液进行检测,第36天与第48天的匀浆颜色无显著差异D.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匀后检测,第36天与第48天的匀浆颜色无显著差异3.用驴皮熬成的阿胶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
高中生物全国卷真题分类汇编——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高中生物全国卷2018-2021年真题分类汇编——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一、单选题1. ( 2分) (2021·全国甲)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B. 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 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D. 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2. ( 2分) (2021·全国乙卷)选择合适的试剂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所用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B.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溶液使其着色C. 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D. 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3. ( 2分) (2021·全国乙卷)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
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B. 结合水是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 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不消耗水但能产生水D. 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4. ( 2分) (2021·模拟)真核细胞中有多种RNA行使各自功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RNA是核糖核苷酸的多聚体B. RNA一般来自RNA的复制C. tRNA为局部互补配对形成氢键的单链RNAD. 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的功能5. ( 2分) (2020·全国Ⅲ)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B. 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C. 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D. 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因为酒精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6. ( 2分) (2020·全国Ⅱ)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B. 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C. 观察细胞中RNA和DNA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D. 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7. ( 2分) (2020·全国Ⅰ)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2022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必练考点01 细胞的分子组成(解析版)

考点01 细胞的分子组成1.今年的新冠疫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与警惕。
下列有关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A.为获得大量新冠病毒用于研究,可以用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培养B.该病毒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因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C.该病毒结构简单,因此属于原核生物D.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答案】D【分析】病毒营寄生生活,只能在活细胞内培养。
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
【详解】A、新冠病毒营寄生生活,只能在活细胞内培养,所以在培养病毒时必须利用活细胞作为培养基,而不能利用普通培养基,A错误;B、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因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具有生命特征,所以它是生物,B错误;C、新冠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D、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病毒的特点、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点。
2.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牛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
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酶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核糖核酸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等有关B.这个实验说明环境因素能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影响其功能C.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均破坏了胰核糖核酸酶中的肽键导致变性D.腰核糖核酸酶和胰蛋白酶的单体中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答案】C【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巯基乙醇和尿素可以使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酶失去活性,当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时,该核糖核酸酶又复性,说明巯基乙醇和尿素没有改变氨基酸的序列,只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暂时发生变化。
【详解】A.胰核糖核酸酶是蛋白质,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等有关,A正确。
2021年新高考(八省联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01 细胞的分子组成

生物试题分类汇编(2021八省联考福建生物)2. 下列关于生物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小鼠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需要膜蛋白的参与B. 促甲状腺激素只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C. 叶绿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可以吸收光能和催化光反应D.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之间黏着性降低【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详解】A、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过程需要经过细胞膜之间的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传递之后才能进行,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据此推测小鼠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需要膜蛋白的参与,A正确;B、激素传递信息的过程需要通过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完成特异性结合之后才能实现,即促甲状腺激素只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而不能与其他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这也能说明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B正确;C、叶绿体外膜上的蛋白质不能吸收光能和催化光反应,叶绿体中能吸收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催化光反应的酶也存在于类囊体膜上,C错误;D、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之间黏着性降低,进而易于扩散和转移,D正确。
故选C。
【点睛】(2021八省联考河北生物)4. 某农场技术员对作物种子发育过程中有机物积累及转化进行动态监测。
关于检测方法及出现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 嫩大豆种子切片→苏丹III染液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 嫩小麦籽粒加水研磨→离心取上清液→加碘液→观察被染成深蓝色的淀粉C. 嫩花生种子加水研磨→加双缩脲试剂→依据紫色反应检测蛋白质D. 嫩甜玉米籽粒加水研磨→离心取上清液→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观察砖红色沉淀检测还原糖【答案】B【解析】【分析】还原糖鉴定结果为砖红色沉淀,鉴定材料需富含还原糖且无颜色干扰;双缩脲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蛋白质,只要有两个及以上的肽键即可呈现紫色反应。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讲细胞中的无机物糖类和脂质集训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讲细胞中的无机物、糖类和脂质1.(2021·山东烟台高三开学考试)下列有关细胞内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氧核糖核酸中含有氧元素,脱氧核糖中不含氧元素B.DNA分子与ATP分子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相同C.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较糖类高,更有利于储存能量D.某化合物含有C、H、O、N四种元素,即可推断其为蛋白质解析:选B。
脱氧核糖属于糖类,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A错误;DNA分子与ATP 分子中所含的化学元素均为C、H、O、N、P,B正确;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较糖类高,而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C错误;磷脂、核酸、蛋白质等化合物均含有C、H、O、N四种元素,D错误。
2.(2021·瑞安八校联考)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一定范围内某植物种子含水量与呼吸作用强度间关系的曲线是( )A.ⅠB.ⅡC.ⅢD.Ⅳ解析:选A。
细胞呼吸需要水分,故种子萌发时要先吸收水分。
在一定范围内,种子含水量相对越高,细胞呼吸相对越旺盛,当种子含水量达到一定值时,细胞呼吸强度达到最大,不再增加,故选A。
3.(高考海南卷)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C.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解析:选C。
草酸与食物中的钙结合形成沉淀物不利于钙的吸收,A正确。
铁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血红素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而血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运输O2,则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B正确。
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是细胞的结构成分、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无机盐不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C错误。
燃烧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剩下来的是无机物,含有丰富的无机盐,D正确。
4.(2021·天津和平区校级联考)下表为一种无土栽培培养液的主要配方。
专题0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八省联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二:细胞的结构组成(2021八省联考福建生物)1.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发菜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都没有线粒体B.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双螺旋结构的DNAC. 蓝藻和水绵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且捕获光能的色素种类相同D. 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和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壁都含有多糖(2021八省联考广东生物) 1.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和成分包括()①细胞膜②核膜③核糖体④线粒体⑤DNAA. ①③⑤B. ②④⑤C. ②③④D. ①②⑤(2021八省联考广东生物)9.某同学用黑藻叶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后,进一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可观察到细胞中有螺旋带状叶绿体B. 不同细胞的叶绿体运动方向一致C. 高浓度乙醇可引起细胞的质壁分离D. 质壁分离后期细胞吸水能力增强(2021八省联考河北生物)1. 内质网合成的分泌蛋白,经高尔基体加工后,与高尔基体膜内表面受体结合,启动囊泡形成。
细胞内某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高尔基体中分泌蛋白堆积,不能发送到胞外。
据此推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不可能是()A. 推动囊泡运输B. 启动高尔基体出芽C. 参与分泌蛋白共价修饰D. 参与分泌蛋白构象最终形成(2021八省联考河北生物)3. 植物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对水有一定的通透性,但研究发现大量的水通过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下列关于水通道蛋白与植物体内水分代谢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水通道蛋白活性增强的植物叶片气孔更易开放B. 水通道蛋白活性减弱的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C. 水通道蛋白活性增强的植物在缺水条件下更易发生萎蔫D. 水通道蛋白活性减弱的植物细胞伸长生长速度降低(2021八省联考湖北生物)4. 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内含有磷脂酶、蛋白酶、核酸酶等多种酶。
溶酶体内的pH约为5,细胞质基质pH约为7.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失活的蛋白质借助载体蛋白进入溶酶体B. 溶酶体膜与高尔基体膜的化学成分相似C. 溶酶体酶在pH为5左右时,活性较高D. 经溶酶体酶消化后的产物并非全部排出细胞(2021八省联考湖北生物)9.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与中心体有关B. 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C. 动物和植物的体细胞实现全能性的难易程度具有较大差异D. 参与氧化反应的酶活性越高,有氧呼吸越旺盛,细胞衰老越快(2021八省联考湖南生物)5. 研究发现某些家系中出现一种如图所示的线粒体变异遗传模式(异质性表示线粒体DNA中该碱基位点的突变频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线粒体基因是细胞质基因 B .线粒体基因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C. 线粒体DNA 缺陷可导致多种遗传疾病D. 线粒体的遗传模式不符合分离定律(2021八省联考江苏生物)5. 下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的②外面没有①的结构,植物细胞必须有①才能存活B. 动物细胞④⑤中可合成ATP ,植物细胞内④⑤⑥中都可合成ATPC. 动物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有③④⑤,植物细胞的⑥内也能合成蛋白质D. 植物细胞②外面有①,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质分裂的方式与动物细胞不同(2021八省联考辽宁生物)1. 在线粒体中,线粒体DNA 能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专题01 细胞的结构与分子组成(解析版)2021-2024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1 细胞的结构与分子组成11.(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发生基因突变B.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可以进行有丝分裂D.能以CO2作为碳源【答案】C【解析】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可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B正确;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进行二分裂,C错误;硝化细菌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是自养型生物,能以CO2作为碳源,D正确。
2.(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科学家人工合成。
该人工合成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人工合成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病毒的完全相同B.该人工合成病毒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无细胞核C.该人工合成病毒和真核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D.该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据此可推测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A错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呼吸,只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BC错误;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D正确。
3.(2021·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病毒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B.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C.基因工程中常用噬菌体转化植物细胞 D.经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用于免疫预防【答案】C【解析】促进动物细胞的融合除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A正确;病毒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B正确;基因工程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农杆菌的特点是其细胞内的Ti质粒上的T-DNA片段能够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C错误;经过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以作为免疫学中的疫苗,用于免疫预防,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