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人图片]黎族人在饮食方面都有何习俗有何禁忌

合集下载

黎族的饮食风俗是什么?黎族人喜欢吃啥

黎族的饮食风俗是什么?黎族人喜欢吃啥

黎族的饮食风俗是什么?黎族人喜欢吃啥>黎族饮食风俗的显着特点是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了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山风野味。

黎族多居山林,山上的山鼠,田里的田鼠,树上的松鼠,是黎家最喜爱的美食。

在野外捕获鼠以后,立即以篝火烧毛刮净,带回除去内脏,或烤或煮,并用少许盐巴和辣椒调味。

“雷公根”是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

“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

黎族腌泡酸菜,先将野菜洗净加上畜骨或兽骨,拌入适量生盐,密封于坛中发酵。

这种酸菜黎语叫“南沙”,酸味浓烈,消暑开胃,是黎族人民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菜肴。

“祥”也是黎族的风味菜,“祥”有两种,一是“鱼茶”,二是“肉茶”,一般只能在逢年过节或家中有贵客时才食用。

黎族酒有番薯酒、木薯酒、山兰玉液。

最使旅游者感兴趣的是黎族竹筒饭。

在黎族居住区旅游,游客可以亲自烧制竹筒饭。

先砍一节较粗的嫩竹,装入当地特产的香糯米和适量的水,或者再拌入猎获物的瘦肉块及盐,架于火堆上熏烤。

水沸后,以树叶或木塞封顶口,随时转动竹筒,使其受热均匀,待饭香溢出,取下稍候,以刀剖筒,便可食用。

竹筒烧成的香糯饭,异香扑鼻,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

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

黎族妇女自古就有嚼食槟榔的爱好。

她们把槟榔切成片,连核一起生嚼。

干吃槟榔是煮熟晾干,吃时切成小片,加上蚌灰与石灰拌的浆,包在“扶留叶”(俗称“萎”)里慢慢咀嚼,细啖其余汁,愈嚼愈香,津津有味,直至脸颊潮红。

嚼食槟榔因有解闷,下水肿,除瘴气的功效,所以槟榔果被黎族视为吉祥物和男女青年定情的信物。

黎族饮食文化介绍

黎族饮食文化介绍

黎族饮食文化介绍宋元明清各代,随着内地汉族大量迁入海南,岛内民族同化和民族迁徙现象日渐加剧,岛北黎族少量南迁,大部同化于汉族之中,今天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地区。

黎族就是在海南岛这方热土上,经历了长久的历史积淀,逐步形成自己璀璨而又独特的饮食文化。

黎族的主要农作物以粮食为主,而粮食中又以大米为主。

包括粘稻、粳稻和糯稻等,其次是番薯、木薯和包麦玉米。

山栏稻中的香米是黎族做竹筒香饭的主要米种之一,可谓是黎族地区的特产,历史上早已闻名远近,煮成的饭味香可口。

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

黎族进食的习惯是一日三餐,由于天气炎热,爱稀不爱干。

早上吃完早饭才外出,到下午两点左右才吃午饭,晚上入黑以后约八时左右吃晚饭。

早上把一天的饭量煮熟,用冷水泡稀来吃,每吃一次便添一次冷水。

一般没有喝开水的习惯,渴时就近喝溪水和米汤。

炊具和食具的都很简单。

灶具分用石头砌抹稻草泥和“品”字灶即用三块石头摆成“品”字状两种。

黎族食用的蔬菜有南瓜、葫芦瓜、水瓜、木瓜、冬瓜和后来才从汉区传入的白菜、萝卜、豆角、葱、姜、蒜、芫荽等野菜。

水果有香蕉、酸豆、菠萝、菠萝蜜和芭蕉树芯等。

另外,烟酒和槟榔是黎族男女的嗜好品。

尤其是用山栏糯米酿成的甜酒,更是喜欢喝。

客人来也用此甜酒相待。

黎族喝酒喜欢用碗,由主人先喝一碗以示敬重客人。

黎族传统饮食中,有独特风味的还有以下几种:1、“南杀”。

居住山区的黎族,采集莉嫩剥去叶子取幼嫩的茎条、子温取幼茎和叶子等野菜,洗干净后盛入陶罐,倒入凉米汤后密封。

保存3个月或更长时间,让其发酵,腌制出具有独特味道的酸菜。

2、槟榔。

黎乡盛产槟榔。

槟榔具有南药的经济价值。

槟榔是黎乡礼俗的吉祥物。

夏天吃槟榔可以解渴,冬天吃槟榔周身暖和,经常吃槟榔可防龋齿,又能提神健肠胃。

3、肉茶、鱼茶。

把生肉或生鱼,混炒米粉,加入少许的食盐,用陶罐封存。

发酵一个月后打开即食。

黎语称“祥”。

“祥”是黎家腌制一种味道甜酸可口的酸菜。

黎族文化简介 ppt课件

黎族文化简介 ppt课件
黎族文化 简介
LIZU BY HAINAN
人规162 吴鹏 蔺子炜
01. 黎族概况 03. 黎族信仰 05. 黎族建筑
目录
CONTENTS
黎族文化 简介
02. 黎族族源 04. 黎族饮食、服饰 06. 黎族艺术
黎族概况
黎族概况
•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大 多数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1957 年在党和政府帮助下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信仰仍处在原始 宗教阶段
黎族信仰
图腾崇拜 自然崇拜 祖先崇拜
黎族信仰
黎族传统社会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处在原始宗教阶段。黎族 信奉万物有灵,盛行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图腾崇拜,每个氏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图腾,黎族的图腾有动物图和植物图。动物图腾崇 拜主要有龙、鱼、鸟、狗、牛、猫等崇拜。植物图腾崇拜主要葫芦瓜、木棉和竹子等
•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三亚、琼中、五指山等中部南部县市,其余散 居在海南省境内的万宁、儋州、屯昌、琼海等县市
•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总人口数为1463064人 • “黎”是他称,是汉民族对黎族的称呼。西汉以前曾经以 “骆越”,东
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来泛称南方的一 些少数民族,其中也包括海南岛黎族的远古祖先 • 黎族称汉族为“美”,意即“客”,他们以汉人为客人,自己则以土著 自居。黎族内部因方言、习俗、地域分布等差异有“哈”、“杞”、 “润”、“美孚”、“赛”等不同的自称,但在对外交往时一般都自称 为“赛”,赛是其固有的族称
语言学
从语言系属来看,黎语与源于古代越族的壮、布依、侗、水、傣等族语言同属于汉
藏语系壮侗语族,在语音、语法和词汇上都有显著的共同特征。从此方面可以推定 黎族与壮、布依、傣、侗、水等民族有着共同的族源

黎族的禁忌很多

黎族的禁忌很多

黎族的禁忌很多,有孕期禁忌、丧葬禁忌、生育禁忌、婚姻禁忌、禁忌日、做鬼禁忌等。

期禁忌规定:①孕妇不得跨动物尸体,否则会怀死胎;②孕妇不能吃蛇肉、猴肉,否则会生怪胎;③孕妇怀孕期间,丈夫和外人不得辱骂孕妇为“死胎妇”,若骂了,会造成死胎或流产;④丈夫不得安装刀把、锄头把、犁耙把,否则会使妻子难产等。

丧葬禁忌规定:①家中有人死了,死者家属不能穿正面衣服,应把衣服反过来穿;②不能洗头洗身;③不能敲锣打鼓;④不能放鞭炮;⑤不能唱歌和吹奏乐器;⑥不能下田劳动;⑦众人不能在死者家中吃猪肉粥、牛肉粥、鸡肉粥和米饭;⑧夫(妇)故,未经埋葬,妻(夫)忌进别人家门,否则会致别人不祥。

同时,丧偶之妻(夫)忌子女共餐,否则会影响到儿女将来也会丧偶;⑨出葬时,凡抬棺者,只能用左肩抬,且不能换肩,否则会死人;⑩葬后反穿衣服一个月,在此期间不唱歌、不吃糯米粑粑。

往后,不在父亲忌辰时建屋。

保亭县赛黎,在丈夫死后,妻子必须回娘家先吃点压肚饭,才回夫家与家人共食,否则以为会使儿媳今后丧偶;11、妻死,丈夫亦到外家先吃点压肚饭方回家共食,否则也会使儿子丧偶;12、埋死人时,忌埋于他人坟前和遮盖他人坟墓,否则会致别人不祥;13、丧家未埋葬死人前,长子忌入别人屋里,否则也会使别人不祥。

生育禁忌规定:男女订婚时,忌用白鸡,以为用的白鸡会使夫妻不睦。

做鬼禁忌规定:①妇女分娩时,要在家门口挂树叶,禁止外人进屋,以免把鬼神带进去;②分娩后2—3天内,产妇不得外出,不得洗身,不得和外人说话;③产期一个月或100天内,产妇只能吃干饭配以生姜和田基草(公根草)等为菜,补以牛牯大力、千层血草一类的草药,禁吃鱼、蛋。

认为吃鱼会“寒”身,吃蛋会使子宫下垂;④妇女怀孕期间,忌吃狗肉,否则以为会难产或流产。

婚姻禁忌规定:①男妇订婚时,忌用白鸡,以为白鸡会使夫妻不睦。

作鬼禁忌规定:①外出“做鬼”时必须走后门。

出去后将前、后门关紧,“做鬼”期间,忌外人闯入。

否则,“做鬼”便不灵验;②“做鬼”时,当天忌持火至屋外。

黎族民俗的传统特色

黎族民俗的传统特色

黎族民俗的传统特色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漫长的岁月里,黎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深深地烙印在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

一、服饰文化黎族服饰是海南岛最具特色的民俗之一。

黎族妇女善于纺织和染织,她们的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精美,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黎族服饰分为上衣、下裤、围裙和头巾,以麻、棉、毛为原料,做工精细,独具匠心。

上衣多为无领对襟短袖,下裤多为宽松的长裤,围裙则多以红、黄、绿等鲜艳色彩制成,上面绣有各种花纹和图案。

黎族妇女的头巾更是独具特色,通常用五颜六色的细丝线编织而成,形状各异,色彩斑斓。

黎族男子的服饰也别具一格,他们通常穿着宽松的长裤和短袖上衣,上衣多为黑色或蓝色,衣领和袖口有彩色的图案。

二、饮食文化黎族的饮食文化也是非常独特的。

黎族人民以稻米为主食,喜欢食用各种热带水果和海鲜。

他们善于烹饪,擅长制作各种美味的菜肴。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黎家酸菜鱼”了,这道菜选用新鲜的鱼肉和黎家自制的酸菜一起烹制而成,酸爽可口,鲜美无比。

此外,黎族人民还善于酿酒,他们用山兰糯米和天然的泉水酿制而成的米酒醇厚甘甜,是黎家人的待客佳品。

三、居住文化黎族的居住文化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他们居住在自家的船形屋内,这种船形屋既是他们的居所,也是他们的活动场所。

船形屋设计独特,冬暖夏凉,非常适合海南岛的气候环境。

在黎族的村庄里,房屋排列有序,周围种满了各种热带植物和花卉,整个村庄环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

四、音乐舞蹈文化黎族的音乐舞蹈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

黎族的民间音乐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常常以歌唱爱情、生活和劳动为主。

他们的舞蹈更是丰富多彩,既有欢快的广场舞,也有优美的民族舞。

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打柴舞”了,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舞者手持柴棒,边跳边唱,动作简单而富有节奏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五、民间工艺文化黎族的民间工艺文化也是非常有名的。

黎族禁忌的内容多

黎族禁忌的内容多

黎族禁忌的内容多,有:(1)生活上的禁忌;(2)生产上的禁忌;(3)生育上的禁忌;(4)节日禁忌;(5)丧葬禁忌;(6)婚姻禁忌;(7)宗教上的禁忌;(8)行猎上的禁忌等8大类,下列仅举保亭加茂地区黎族的禁忌例子。

生活上的禁忌(1)睡在床上,头忌向门口,此为死人的象征。

(2)进宅门,忌把锄头搁在肩上,这是埋死人的象征。

(3)在住宅内平时忌吹箫和吹口哨,否则不仅煮饭多烂饭或不成饭,还会引鬼入屋。

(4)平时忌背刀袋出入宅门,这是引棺材出宅时的象征和埋棺回来的象征。

(5)少年男女忌吃牛羊的下唇肉,否则赶山会遭毒物咬。

(6)平时忌将锄、刀等铁器置于灶内烘烤,否则猪、狗胎会流产。

(7)牛、猪、狗等牲畜怀胎期间,忌将灶灰拨出来,否则会使它们流产。

(8)妇女得病忌食狗、蛇和单尾鱼,否则会使病情加重。

(9)母猪忌在住宅周围生产,要置于山上,否则会致家人生病。

(10)凡宅门上置有青树叶,外人不得闯进,否则宅内病人疾病转剧。

(11)建新屋时,忌在该处哭泣,否则宅内不祥。

(12)新屋落成要选择黄道吉日才可以迁居,否则人畜不安,生产不丰。

(13)宅内如有祖公家神位,妇女忌睡在其前面,否则被认为污秽了祖公。

(14)牛、猪属日不得卖牛、猪,否则今后牲畜难以繁殖。

(15)过旧历年节不能向别人借用物品,否则会贫穷。

(16)旧历年的初四,贺年时,例分小孩的红包应给小孩,否则当年孩子会不祥。

(17)建筑新房舍时,寡妇鳏夫均忌进内,否则宅内将有伤亡。

(18 )不能在家中或公共场合谈论猴子(?生产上的禁忌(1)过旧历年节未过完初四,忌搞生产,否则天旱,生产不丰。

(2)砍山栏时,带饭到山栏边,到吃饭时,不能一人先食,必须大家同吃,否则先食者会使后食者掉下树或被砍伤。

(3)过旧历年节未过十五,忌舂米,否则天旱,生产不丰。

(4)过旧历年节未过初四,忌借钱米给别人,否则生产不丰,牲畜不繁。

(5)过旧历年未过初四,忌入别人家串门,或进别村,否则天旱,生产不丰。

“黎族”是否有传统的美食和饮食习惯?

“黎族”是否有传统的美食和饮食习惯?

“黎族”是否有传统的美食和饮食习惯?黎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

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黎族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美食和独特的饮食习惯。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黎族”的传统美食和饮食习惯。

一、丰富多样的主食黎族人民以稻米为主食,他们擅长种植水稻,并且以粳米为主要食用品种。

黎族的传统美食以丰富多样的主食为特色,下面列举几种典型的黎族主食:1. 黎族油饭:黎族油饭是黎族人民常吃的一道传统美食,主要以糯米和椰子油为主要原料,搭配肉类、海鲜等食材烹饪而成。

黎族油饭香糯可口,口感丰富,是黎族节日宴席上的必备美食。

2. 黎族粽子:黎族粽子是一种传统的黎族美食,与其他地区的粽子相比,黎族粽子的特点是糯米清香,同时内馅多为咸味,如咸鸭蛋、肉类等。

3. 黎族炒粿条:黎族炒粿条是一道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美食,主要由黎族人民自种的小米面制作而成。

炒粿条在黎族的饮食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作为早午晚餐的主食。

二、独特的食材和烹饪方法黎族的美食文化离不开丰富多样的食材和独特的烹饪方法。

以下是黎族的一些特色食材和烹饪方法:1. 椰子:椰子是黎族重要的食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黎族的烹饪中。

黎族人民善于利用椰子榨油,加入菜肴中增添香气和滋味,同时椰子的果肉也是他们常常享用的零食。

2. 芋头:芋头是黎族的传统食材之一,他们善于用芋头制作各种美食,如芋头粥、芋泥等。

黎族芋头食品的特点是糯、香、软,营养丰富。

3. 藕:黎族人民常用藕烹饪美食,如藕汤、藕粉等。

藕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滋补食材。

三、传承的烹饪技巧和饮食习俗黎族的传统烹饪技巧和饮食习俗也是其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烹饪技巧:黎族人民采用传统的烹饪方法,如煮、炒、蒸、炖等,更注重原料的新鲜和食材的原汁原味。

黎族的主要烹饪方式是简单而不失精细,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

2. 餐桌礼仪:黎族人民在饮食过程中注重礼仪,崇尚和谐共享。

在宴席上,他们尊重长辈、敬重客人,并重视家庭团聚。

黎族的饮食特色和节日风俗

黎族的饮食特色和节日风俗

黎族的饮食特色和节日风俗黎族民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

那么你知道黎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黎族的饮食特色和节日风俗。

黎族的重要节日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

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

建国前多早婚,由父母作主,但婚前司以自由谈恋爱。

盛行婚后不落夫家(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后,才定居夫家)的风俗。

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

离婚和寡妇再嫁比较自由。

黎族妇女束髻于脑后,插以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的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襟无扣,尚青色,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的妇女的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史称“儋耳”。

部分地区居民仍保留古代称为“雕题”的文面、文身风俗,特别是妇女有文身风俗,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至婚前陆续完成,个别有婚后完成的。

文身工具是植物刺针、小竹木棒和植物染料。

文身的部位主要是脸、颈、胸和四肢等处。

不同地区,文身图案差别很大。

这种习俗已基本消失,仅在偏僻地区能够见到。

男子结鬃缠头,上衣无领对襟,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檐。

这些衣服都以棉、麻为料,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而成。

饮食比较简朴,以大米、番薯、玉米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且多从汉区引种。

妇女爱嚼槟榔。

住屋多为金字形茅屋,泥糊竹笪为墙。

在白沙县偏僻山区和合亩地区还保留屋顶似船篷,地板架空离地的船形屋。

黎族的葬礼仪式丧葬仪式各地不同,接近汉区的有停棺打醮、看风水择地起坟的风俗。

因黎族相信鬼魂无处不在且会害人,所以对包括祖先鬼魂在内的所有鬼魂都十分惧怕。

因此合亩地区死者葬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以独木棺土葬,不筑坟立碑,葬后不再祭扫。

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

过春节前,家家年饭、酿年酒,舂“灯叶”(即一种年糕,也吃糯米饼,做法是:将煮好的糯米饭倒入臼中,舂至副有弹性,然后捏出一块,揉拍成巴掌大小,即可尝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族人图片]黎族人在饮食方面都有何习俗有何禁忌
食肉类方面:黎族地区普遍不吃猫肉,认为猫是家门灶神,家猫死了就埋葬。

五指山市合亩制杞方言和东方市美孚方言,视牛为崇拜物,禁止牛日杀牛。

按生肖推算,牛日杀牛会损牛的灵魂。

合亩制的亩头和妻子,不吃狗、猫、蛇、鹩哥鸟和乌鸦的肉,并禁止在家里煮此类食品。

认为狗是家门卫士和狩猎帮手,猫是家神,蛇是鬼神,鹩哥鸟要骑在牛头上是牛的灵魂,乌鸦是吃死人肉的凶魂,吃了它们的肉不吉利。

黎族民间,怀孕妇女不吃蛇和猴子肉,认为吃了会生怪胎。

五指山地区黎族妇女生小孩“坐月子”期间,禁止吃鱼肉和鸡蛋等,认为吃腥味食品,会得妇科病。

惟有乐东哈方言对吃肉没什么禁忌,无论家禽家畜,还是飞禽走兽均可食用。

用餐方面:黎族禁忌在吃饭时用筷子敲打饭碗,或吹口哨,否则不吉利。

认为敲打饭碗会招来饿鬼,吹口哨会把饭魂赶跑。

在家里吃饭不得戴草笠,不得狼吞虎咽,认为这种行为似强盗,将会影响来年五谷丰登。

请客人吃饭,不得把饭碗倒扣。

倒扣饭碗似坟墓,不吉利。

如果客人吃完饭后,把筷子交叉地放在饭碗上,意为对主人有意见。

通什合亩制地区黎族请客人吃饭时,主人不得在餐席上看客人盛饭吃菜。

白沙南开地区部分润方言习俗,入新屋或年节,全家吃饭不用碗,只用手抓饭或以勺子舀饭菜进食。

以此方式感念先祖的恩赐。

饮酒方面:黎族男女都喜爱饮酒,各地饮酒方式和禁忌都不相同。

杞方言把碗斟满酒,以双手举酒碗敬客人;哈方言和美孚方言对客人敬
酒时要夹肉送到客人口中,并把客人灌醉,表示热情好客。

合亩制地区敬酒要对歌,歌对不上者则被罚喝大碗酒。

煮酒的时候,在家门口挂树叶,禁忌外人进家门,否则将会酿不好酒。

合亩制地区的黎族,村中或家里有人死,成人禁忌吃米饭,以喝酒治丧3-天。

平时喝酒席间,要点死人的名字,同时把碗里的酒倒在地下,表示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