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工专业电工基础教案电流的磁效应及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合集下载

教案4-1磁场(电工基础第六版)

教案4-1磁场(电工基础第六版)
第 一十七 讲
教学主题 内容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出勤情况 纪律情况


4-1 磁场
高电 231
计划学时 4 课时
知识要点
1、磁场与磁感线 2、电流的磁效应 3、磁场中的主要物理量
技能要点
态度
磁场的基本概念、电 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严谨 流的磁效应、右手螺 的职业素养,给他们一个基 旋定则(安培定则)、 磁感应强度与磁通量 础知识的正确认知 与磁导率
3、安培定则 安培定则,也称为右手定则,是物理 学中关于磁场和电流之间相互作用 的重要法则。该定则由法国物理学家 安培提出,是电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
授课 时间 步骤 分配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 程记录
念。安培定则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
内容:右手螺旋定则和右手定则。本
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方面的原理和


教学重点
磁场与磁场中的物理量、电流的磁效应
教学难点
安培定则、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
书本、视频、课件 教学资源
教学后记
授课 步骤
课程 导入
时间 分配
10 分 钟左 右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问答互动
点名、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做题引入
今天要学
习的内容
1、磁场与磁场线
当两个磁极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发生
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
由 N 极指向 S 极,在磁体内部由 S 极 讲 解 今 天
指向 N 极。而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则形 的知识点
象地表现了各处磁场的强弱。书图
听讲、思
4-1 所示为蹄形磁铁的磁感线。图
考、跟着
教 学 75 分 4-2 所示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电流的磁效应(教案)

电流的磁效应(教案)

电流的磁效应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的概念。

2. 掌握电流产生磁场的规律。

3. 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磁场传感器进行实验。

4. 能够运用电流的磁效应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内容:第一章:电流的磁效应简介1.1 电流的磁效应概念1.2 电流产生磁场的规律1.3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第二章:磁场传感器介绍2.1 磁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2 磁场传感器的使用方法2.3 磁场传感器的实验操作第三章:电流的磁效应实验3.1 实验目的和意义3.2 实验器材和步骤3.3 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第四章:生活中的电流磁效应现象4.1 电风扇的运行原理4.2 电磁炉的加热原理4.3 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原理第五章:电流的磁效应应用5.1 电磁铁的制作和应用5.2 电动机的制作和应用5.3 发电机的制作和应用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流的磁效应。

2. 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流的磁效应。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流的磁效应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电流的磁效应的知识点掌握。

教学资源:1. 电流表和磁场传感器。

2. 实验器材:导线、电池、铁钉等。

3.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第一章:电流的磁效应简介1.1 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引入电流的磁效应概念。

1.2 讲解电流产生磁场的规律,让学生了解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

1.3 演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测量电流。

第二章:磁场传感器介绍2.1 讲解磁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磁场传感器的功能。

2.2 演示磁场传感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操作磁场传感器。

2.3 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磁场传感器的操作和实验现象。

第三章:电流的磁效应实验3.1 讲解实验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实验的重要性。

电流的磁效应教案

电流的磁效应教案

电流的磁效应教案教案标题:电流的磁效应教案目标:1. 了解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的磁效应。

2. 掌握安培定则和洛伦兹力的概念。

3. 能够解释电磁感应现象。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张描绘电流通过导线时的磁场图。

2. 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和磁场之间是否有关系?磁场对电流有什么影响?知识讲解:3. 介绍安培定则的概念:当电流通过一条导线时,围绕导线会形成一个环绕导线的磁场。

4. 解释洛伦兹力的概念:当有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中的电子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产生力的方向垂直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5. 解释电磁感应现象: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实验演示:6. 进行实验演示,使用一个直流电源、导线和磁铁。

7. 将导线连接到直流电源,然后将导线放置在磁铁附近。

8. 观察导线受到的力和磁场的关系,进一步验证洛伦兹力的概念。

讨论和练习:9. 引导学生讨论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以及洛伦兹力对电流的影响。

10.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活动:11. 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机、电动机等。

12.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电磁感应应用的理解和想法。

总结:13.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电流的磁效应和洛伦兹力的重要性。

14.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电磁学的相关知识,并提出问题供下节课讨论。

教学资源:- 描绘电流通过导线时的磁场图- 直流电源、导线和磁铁的实验装置- 练习题和解答评估方式:- 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教案提供的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根据教育阶段的不同,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电流的磁效应(教案)

电流的磁效应(教案)

电流的磁效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的概念,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的磁效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的磁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流的磁效应概念2. 奥斯特实验3. 电流磁场方向的规定4. 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5. 课堂练习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效应的概念,奥斯特实验,电流磁场方向的规定。

2. 教学难点:电流磁场方向的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的磁效应。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电流的磁效应的实验现象。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流的磁效应的相关教学资料,实验器材(如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开关、磁针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电流的磁效应的相关知识,了解奥斯特实验的原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问题引出电流的磁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问题。

| 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实验观察| 教师讲解奥斯特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流的磁效应。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知识讲解| 教师讲解电流的磁效应的概念和电流磁场方向的规定。

|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知识。

| 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的磁效应的基本原理。

应用拓展| 教师展示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总结收获。

|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课堂练习| 教师布置针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电流的磁效应的理解。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教案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教案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课程教案引入: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及其应用 特斯拉线圈、磁悬浮列车 一、 磁感应强度B1.实验:通电导线垂直于磁场实验,讨论F 、L 、I 之间的关系。

(1)导线长度一定时,F 、I 之间的关系 (2)电流一定时时,F 、L 之间的关系结论: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F 与电流 I 和导线长度l 成正比。

2.它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B lI F(条件: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 B 可用高斯计测量,用磁感线的疏密可形象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单位: F ——N (牛顿),I ——A (安培),L ——m (米),B ——T (特斯拉) 4.B 是矢量,方向:该点的磁场方向。

5.匀强磁场:在磁场的某一区域,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这个区域叫匀强磁场。

二、磁通Φ1.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取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面积为 S 的平面,则 B 与 S 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平面的磁通量 F ,简称磁通。

ΦB S (条件:①B S ;②匀强磁场) 2.单位:韦伯(Wb ) 3.B =S;B 可看作单位面积的磁通,叫磁通密度。

单位:Wb/m 2三、磁导率µ1.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

m 的单位是:亨利/米(H/m)。

不同的物质磁导率不同。

在相同的条件下,m 值越大,磁感应强度 B 越大,磁场越强;m 值越小,磁感应强度 B 越小,磁场越弱。

2.真空中磁导率:µ0410-7H m 。

相对磁导率:µr 0μμ3.根据相对磁导率 m r 的大小,可将物质分为三类:µr < 1 反磁性物质;µr > 1 顺磁性物质;µr 1 铁磁性物质。

前面两种为非铁磁性物质µr 1,铁磁性物质µ不是常数。

四、磁场强度H 1.表示磁场的性质,与磁场内介质无关。

2.H μB 或B µH µ0µr H3.(1)磁场强度是矢量,方向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致。

电工基础教案第十八讲电流的磁效应

电工基础教案第十八讲电流的磁效应
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Ⅲ、讲授新课:75分钟
一、磁场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是通过磁场传递的。磁极在它周围的空间产生磁场,磁场对处在它里面的磁极有磁场力的作用。
二、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
1.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静止,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在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1.是非题(8)~(10);选择题(6)~(8)。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签名教务科长签名
年月日
授课日期/班级
教学目的
掌握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教学重点
磁场的四个物理量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教学难点
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参
2.教案
教学方法
1.讲授法2.演示法




Ⅰ、课堂组织:5分钟
课前点名,维持纪律,提问学生问题
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5分钟
三、电流的磁场
1.直线电流的磁场
电流的方向与它的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例: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Ⅳ、归纳总结:3分钟
(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Ⅴ、布置作业:2分钟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教案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的磁场变化

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教案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的磁场变化

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教案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
的磁场变化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的磁场变化,探究电流的磁效应。

二、实验器材与材料:
1. 直流电源
2. 导线
3. 纸片
4. 磁铁
三、实验原理:
根据安培定理,电流通过导线会产生磁场。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磁铁靠近导线,磁铁会受到力的作用。

四、实验步骤:
1. 将直流电源连接好,调节合适的电流大小。

2. 在导线附近放置一块磁铁。

3. 观察磁铁与导线的相互作用。

五、实验结果:
1.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磁铁会受到力的作用,向导线方向移动。

2. 移动磁铁时,导线会受到力的作用,受力的方向与移动磁铁的方向相反。

六、实验结论:
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并且磁场会对附近的磁铁产生力的作用。

根据实验结果,当电流通过导线时,磁铁会受到力的作用。

根据安培定理可以得知,电流产生的磁场与电流方向垂直,并且遵循右手定则。

七、实验拓展:
1. 可以尝试改变电流的大小,观察磁铁受力的变化。

2. 可以尝试改变导线的形状,观察磁场的变化。

3. 可以将多个导线放置在一起,观察磁场的叠加效应。

实验教案结束,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电工基础教案磁场

电工基础教案磁场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场的概念,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磁场的强度、方向和分布等基本概念。

3. 培养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磁场的概念:磁场、磁力线、磁通量。

2.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感应强度、磁场方向、磁场分布。

3. 磁场强度:安培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

4. 磁场方向:右手定则、左手定则。

5. 磁场分布:均匀磁场、非均匀磁场、匀强磁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磁场的形象和特点。

2. 利用实验演示磁场的性质和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磁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磁场概念,展示磁力线,让学生理解磁场的形象。

2. 讲解磁感应强度、磁场方向和磁场分布等基本性质。

3. 引导学生学习安培定律和毕奥-萨伐尔定律,理解磁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4.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磁场的现象。

5.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磁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磁场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分析磁场现象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磁场强度和方向计算方法的掌握。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和表达沟通能力。

六、教学内容:6.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洛伦兹力、安培力。

7.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磁场加速、磁场偏转。

8. 磁介质:顺磁质、抗磁质、铁磁质。

9. 磁场的能量:磁能、磁通量的能量。

10. 磁场的应用:电机、变压器、磁悬浮。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磁场对电流和电荷的作用。

2. 利用实验装置,展示磁场对运动电荷的力和磁场对磁介质的影响。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磁场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教学步骤:1. 讲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洛伦兹力和安培力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5-1电流的磁效应5-2磁场的主要物理量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2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概念及匀强磁场的性质。

教学重点磁场的四个物理量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教学难点磁场强度的大小与媒介质性质无关。

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教后记新课第一节电流的磁效应一、磁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是通过磁场传递的。

磁极在它周围的空间产生磁场,磁场对处在它里面的磁极有磁场力的作用。

二、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1.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静止,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在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三、电流的磁场1.直线电流的磁场电流的方向与它的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例:2.环形电流的磁场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例: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第二节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一、磁感应强度B1.它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B =lI F(条件: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 B 可用高斯计测量,用磁感线的疏密可形象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单位:F ——N (牛顿),I ——A (安培),L ——m (米),B ——T (特斯拉) 3.B 是矢量,方向:该点的磁场方向。

4.匀强磁场:在磁场的某一区域,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这个区域叫匀强磁场。

二、磁通Φ1.Φ = B S (条件:① B ⊥ S ;② 匀强磁场) 2.单位:韦伯(Wb ) 3.B =SΦ;B 可看作单位面积的磁通,叫磁通密度。

三、磁导率 µ1.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

真空中磁导率:µ0 = 4π ⨯ 10-7 H / m 。

相对磁导率:µr =μμ2.µr < 1 反磁性物质;µr > 1 顺磁性物质;µr >> 1 铁磁性物质。

前面两种为非铁磁性物质 µr ≈1,铁磁性物质 µ 不是常数。

四、磁场强度H1.表示磁场的性质,与磁场内介质无关。

2.H =μB或 B = µ H = µ0 µr H 3.(1)磁场强度是矢量,方向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致。

(2)单位:安 / 米(A / m )练习习题 (《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1)~(4)。

2.选择题(1)~(4)。

3.填充题(1)~(4)。

小结1.磁场的方向。

2.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

3.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4.问答与计算题(1)~(5)。

课题5-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1.掌握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的公式和左手定则。

2.了解匀强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力。

教学重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教学难点匀强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力。

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新课教后记课前复习1.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的规定。

2.安培定则的内容。

3.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磁感应强度方向的规定。

4.磁通、磁导率、相对磁导率的概念。

5.磁场强度的定义式,磁场强度方向的规定。

第三节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1.力的大小(1)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F = B I l(适用于:一小段通电导线;匀强磁场)(2)若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则F = 0。

(3)若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间有一夹角θ,则B1 = B cos θ;B2 = B sinθF = B2I l = B I l sinθ讨论:θ =2π,F = B I l最大;θ = 0︒,F = 0最小。

单位:F -牛顿(N);l- 米(m);B-特斯拉(T)。

2.力的方向 —— 用左手定则判定例1:一根通电直导线放在磁场中,图中已分别表明电流,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这三个物理量中两个量的方向,试标出第三个物理量的方向。

例2:一匀强磁场B = 0.4 T;L = 20 cm;θ = 30︒;I = 10 A,求:直导线所受磁场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电流表的工作原理(磁电式)(胶片)1.匀强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力2.磁场使线圈偏转的力矩M1 = K1 I;弹簧产生的力矩M2 = K2θ ,两力矩平衡( M1 = M2 )时,线圈就停在某一偏转角上,指针指到刻度盘的某一刻度,刻度是均匀的。

3.优点:刻度均匀,准确度高,灵敏度高。

缺点:价格贵,对过载很敏感。

练习小结1.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2.左手定则的内容。

3.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4.问答与计算题(6)~(8)。

课题5-4铁磁性物质的磁化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3 教学目标1.了解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2.了解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对铁磁性物质性能的影响。

教学重点铁磁性物质被磁化的内因。

教学难点磁滞回线的形成。

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新课教后记课前复习1.磁场力大小的公式、磁场力方向的规定。

2.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5)、(6)。

2.选择题(6)、(7)。

3.填充题(7)、(8)。

第五节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一、铁磁性物质的磁化1.磁化:本来不具磁性的物质,由于受磁场的作用而具有了磁性的现象。

非铁磁性物质是不能被磁化的。

2.磁化内因: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磁畴(磁性小区域)沿磁场方向作取向排列,形成附加磁场,从而使磁场显著增强。

去掉外磁场后,有些铁磁性物质中磁畴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仍保持取向一致,对外仍显磁性,这就成了永久磁铁。

3.应用:用于电子和电气设备中。

二、磁化曲线1.磁化曲线(B -H 曲线):铁磁性物质的B 随H 而变化的曲线。

B =μH即μ = B / H2.测试原理图3.磁化曲线图O-1段:起始磁化段。

B增加得较慢(由于磁畴惯性)。

1-2段:直线段。

B随H增加很快(由于磁畴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大部分趋向H的方向)。

2-3段:B增加变慢(由于随着H的增加只有少数磁畴继续转向)。

3以后:饱和段,B基本不随H变化(已几乎没有磁畴可转向了,为饱和磁感应强度)。

4.说明:(1)对于变压器和电机,通常工作于2-3段。

(2)每一种材料B的饱和值一定,不同铁磁性物质,B的饱和值不同。

(3)B愈大导磁性能愈好。

三、磁滞回线1.曲线2.剩磁:当H 减至零时,B值不等于零,而是保留一定的值,称为剩磁。

用B r表示。

矫顽磁力:为克服剩磁所加的磁场强度。

用H c表示。

3.磁滞现象:B的变化总是落后于H的变化。

磁滞回线:abcdefa为一封闭对称于原点的闭合曲线,称为磁滞回线4.(1)基本磁化曲线:连接各条对称的磁滞回线的顶点,得到的一条曲线叫基本磁化曲线。

(2)磁滞损耗:反复交变磁化过程中有能量损耗,称为磁滞损耗。

(3)剩磁和矫顽力愈大的铁磁性物质,磁滞损耗就愈大。

练习小结1.铁磁性物质的磁化;它能够被磁化的原因。

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

3.铁磁性物质的概念以及它的分类。

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1.是非题(7)、(8)。

2.选择题(8)、(10)。

3.填充题(9)、(10)。

课题5-5磁路的基本概念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1.理解磁动势和磁阻的概念。

2.掌握磁路的欧姆定律。

教学重点磁路的欧姆定律。

教学难点磁路的欧姆定律的应用。

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教后记新课课前复习1.什么叫铁磁性物质的磁化?它能够被磁化的原因。

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的概念。

第五节磁路的基本概念一、磁路1.磁路:磁通经过的闭合路径。

2.说明主、漏磁通。

3.磁路:无分支和有分支。

无分支有分支二、磁路的欧姆定律1.通电线圈产生磁场,磁通随线圈匝数和所通过的电流的增大而增加。

把通过线圈的电流和线圈匝数的乘积称为磁动势。

E m = I N单位:安培(A)2.磁阻:磁通通过磁路时所受到的阻碍作用。

R m =Slμ式中:l -磁路长度(m);S - 磁路横截面积(m2);μ- 磁导率(H/m);R m - 磁阻(1/H)。

3.磁路的欧姆定律(1)内容:通过磁路的磁通与磁动势成正比,与磁阻成反比。

(2)Φ =mmRE(3)磁路与电路对应的物理量及其关系式。

电路磁路电流I磁通 Φ电阻R = ρ l / S磁通 R m = l / μS 电阻率 ρ磁导率 μ电动势E磁动势 E m = I N电路欧姆定律 I = E / R磁路欧姆定律 Φ =E m / R m练习1.在磁场中,各点的磁场强度的大小不仅与电流的大小和导体的形状有关,而且与媒介质的性质有关。

()2.磁路的欧姆定律是指:磁感应强度与磁动势成正比,与磁阻成反比。

()小结1.磁动势和磁阻的概念。

2.磁路的欧姆定律。

3.全电流定律。

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4.问答与计算题(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