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方特色词汇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灵活移植
浅谈汉译英习语翻译中针对文化意象的应对办法

- 240-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浅谈汉译英习语翻译中针对文化意象的应对办法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梁原【摘要】汉语习语是汉语言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珍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象。
翻译汉语习语时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象。
本文通过对例句的分析,列举了汉译英习语翻译中针对文化意象的三种应对方法。
【关键词】汉译英 习语 文化意象一、习语的概述习语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精华,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
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二、文化意象的概述意象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范畴,很早就出现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与文论中。
而文化意象从属于意象,是相对于自然意象而言的,是古诗词中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尤其增加了文化翻译的难度。
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有关。
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寓言、文艺作品中,慢慢的它们形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
三、汉语习语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方法汉语习语是经过长时间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往往表达精炼,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
在将这些习语译为英语时,其难点在于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原文中的文化意象。
通常来说,译者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翻译习语:其一,省略原文中的文化意象,直接表达原文的含义;其二,改变原文中的文化意象,采用英语读者能够理解的意象表达出与原文同样的含义;其三,保留原文中的文化意象,必要时间可增添注释,以说明其特别的含义。
1.省略原文的文化意象。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有些汉语习语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象具有特殊性,很难用英语来表达同样的意象。
汉英翻译中文化意象及处理

汉英翻译中文化意象及处理随着中国与英语世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汉英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汉英翻译中,中文化意象的处理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汉英翻译的特点、中文化意象的定义与分类、中文化意象在翻译中的处理方法以及汉英翻译中的文化调整等四个方面来阐述中文化意象在汉英翻译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中文化意象。
一、汉英翻译的特点汉英翻译是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翻译,是跨两个文字系统、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方面的翻译。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式,汉英翻译有其独特的特点:1、异质性中英两国的文化背景、语言编码和思维方式等存在着差异,因此汉英翻译中存在着异质性。
2、契合性汉英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着某些共性,如拼音、语法结构等,因此汉英翻译又具有契合性。
3、文化调整在汉英翻译之中,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要对翻译进行文化调整。
上述三点特点使得汉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尤为重要。
二、中文化意象的定义与分类中文化意象是指在语言和文字中通过符号、图像、象征等表现出来的文化印记或者某种文化现象,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中文化意象的分类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语言层面的分类从语言层面来看,中文化意象包括词汇意象、语法意象和习惯用语意象。
◆词汇意象:中文中的某些词汇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对自然界、人情世故、礼仪信仰等方面的表现,如“庭院深深,树木幽幽”、“春风得意马蹄疾”等。
◆语法意象:中文语法中的诸多现象,如持续性动词、概括性的标点符号等也具有文化意象,如“江山如此多娇”中的“如此多娇”表示很美丽。
◆习惯用语意象:中文中的许多固定词组和习惯用语,如“同舟共济”、“高枕无忧”等也包含着广泛的文化内涵。
2、文化层面的分类从文化层面来看,中文化意象可以包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社会价值等方面的意象。
◆生活习惯:如中式茶道、抱团聚餐、篆刻等,都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中文化意象的表现。
◆思维方式:如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功利主义和信仰主义的文化情感等都是中文化思维方式的代表。
福建方言特点

福建方言特点
福建方言是汉语方言的一种,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内,包括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
福建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语音方面,福建方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与普通话存在较大的差异。
例如,福建方言中常存在声母的浊化、清化、腭化等现象,韵母方面则存在入声韵尾和鼻音韵尾的变化等。
此外,福建方言的声调数量也比普通话多,且调值差异较大,使得不同方言之间的声调系统存在较大差异。
词汇方面,福建方言的词汇来源复杂,既有古汉语词汇的保留,也有外来词、少数民族词以及地方特色词的融入。
因此,福建方言的词汇数量庞大,且存在一词多义、同义异词等现象。
此外,福建方言中还存在大量的俚语、俗语和方言词,这些词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语法方面,福建方言的语法结构与普通话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福建方言中常存在词序的颠倒、虚词的使用以及量词、指示词等的特殊用法。
此外,福建方言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如“VP+O”、“一V就P”等结构,这些句式和表达方式在普通话中并不常见。
总之,福建方言作为汉语方言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反映了福建地区人民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
同时,福建方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视角。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的异化翻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的异化翻译研究一、概述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其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特色词汇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表达,其翻译问题一直是翻译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目的论视角下的异化翻译研究,旨在探讨在保持原文文化特色的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中国特色词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其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涉及到文化层面的传递。
异化翻译作为一种强调保留原文异国情调和文化特色的翻译策略,对于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异化翻译,可以更好地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使译文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的文化韵味,从而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异化翻译并非简单的直译或生硬地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而是需要在深入理解原文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巧妙的处理和创新。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译文既能够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又能够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特色词汇的异化翻译问题。
将介绍目的论的基本理论和异化翻译的概念及特点;将分析中国特色词汇的文化内涵和翻译难点;将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探讨如何在保持原文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异化翻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与传播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词汇,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表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其准确、恰当的翻译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往往面临诸多挑战。
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在处理这些词汇时,往往难以兼顾文化信息的传递和语言的流畅性。
如何在保持中国特色词汇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其有效传播,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以古诗英译为例

中, 在译文 中保留原诗中的文化意象。应优先考虑对 原诗 中文化意象进行移植这一翻译策略。文化意象的
文化意象是 中国诗歌最基本 和最 主要 的审美单 这是 翻译 中的异化策略 , 音译能丰富 目的语 中词汇表 元翻 。文化意象是主)I 感同客观物象 的结合物 , 【隋 见 J 借物 达方式 , 而加注能在 目的语 中构建认 知语境 , 引起与 象抒发情感。文化意象在建构诗歌美感 的同时 , 又增 源语言中读者等同的审美效果 。 加了诗歌翻译的难度。译者若要将汉语诗歌翻译成英 例 1 :
、
长沙 民政 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金昌绪 :春怨》 《
I s r ea a h r l s mu t i w yt eo o e d v i
这两句描述诗人处于进退两难 的境地 , 因为 自己 不能改变积极人世的志向 , 愧对巢父和许 由这两位高
An o lt e cyi h et e . dn t e t m r nt r s h e
意象移植 出现困难时 ,可以对其进行浅化或替代 , 在 ee e r tn fo e i  ̄ t s i o m t n ] id c p os h g 。因此意象可 以理解为跟 保证能传递原诗 中的整体意象的前提下 , i 可以对文化 想象有关 , 是某一群 体所 共有的一 种观念 、 象征及对 意象进行省译。 某一事物的基本态度和取 向, 是对某一事物的生动 的 1文化意象的移植 (r sl t uuaI ae 、 Ta p noC l r g ) n a f t lm 描绘。 即采取异化手段将原诗 中的文化意象植入译文
“ 意象” 的英语为 i ae柯林斯 C B ID高级英 m g, O UL
汉双解词典 (o i O U L D A C D DC I — C l s B IDA V N E ITO l C n N R E gs ) iae A Yo nlh 对 m g 的解释为 Iyuhv a — f i f o ae n m i
浅析文化意象在翻译中的有效传递

2009年3月第28卷第3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 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 tion M a r .2009Vol .28No .3 收稿日期:2009-01-10基金项目:佳木斯市“2008年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课题《外语翻译中文化意象因素的研究与探讨》(08112)作者简介曲广泳(6),男,黑龙江佳木斯人,讲师,从事俄汉文化对比研究;孟庆艳(),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副教授,从事俄语教学研究。
浅析文化意象在翻译中的有效传递曲广泳,孟庆艳(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摘 要:翻译的任务在于尽力做到再现原语的信息,然而,准确的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是译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通过俄汉语言的文化意象对比,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化意象的对应与非对应的关系,使文化意象得以有效传递。
关键词:文化意象;翻译;有效传达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9)03-0130-02 一、文化意象的含义文化意象是蕴涵文化意义的意象,它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生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和很强的语境适应性。
文化意象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文化意象由物象和意象两部分构成,通常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概念。
其中物象是一种感性经验,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感官感知的具体物体,是信息意义的载体;而意象通常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或情感,是物象在一定文学语境中乃至整个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是文化意象构成中的主观部分。
文化意象的功能是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以已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
二、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一般说来,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的早期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
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里。
(英语毕业论文)汉英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都有论文是近期写作1、(英语毕业论文)汉语茶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以《茶经》和《续茶经》为例(开题报告+论文)2、(英语毕业论文)汉英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3、(英语毕业论文)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英文新闻标题翻译的策略(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4、(英语毕业论文)英语词汇教学中联想记忆法之研究5、(英语毕业论文)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开题报告+论文)6、(英语毕业论文)包法利夫人的悲剧简析7、(英语毕业论文)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in death of a salesman(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8、(英语毕业论文)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开题报告+论文)9、(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方婚礼礼服颜色的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10、(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The Woman Warr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of Discrete Identity in 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y(开题报告+论文)11、(英语毕业论文)《荆棘鸟》之宗教观12、(英语毕业论文)《哈利波特》系列里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二元对立分析13、(英语毕业论文)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开题报告+论文)14、(英语毕业论文)两种文化中不同的生存希望——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和《活着》人物命运分析为例(开题报告+论文)15、(英语毕业论文)On Symbolism in D.H. Lawrence’s The Rainbow(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6、(英语毕业论文)论狄更斯《雾都孤儿》中南希的人物性格17、(英语系经贸英语)浅谈成本领先策略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以格兰仕为例18、(英语毕业论文)浅析简爱的双重性格19、(英语毕业论文)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20、(英语毕业论文)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分析《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小海鸥的成长危机(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21、(英语毕业论文)美国电影文学中种族歧视现象研究22、(英语毕业论文)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23、(英语毕业论文)中西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开题报告+论文)24、(英语毕业论文)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25、(英语毕业论文)《呼啸山庄》和《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对比(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26、(英语毕业论文)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Wives and Daughters and North and South by Elizabeth Gaskell(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27、(英语毕业论文)功能对等理论观照下《警察与赞美诗》译本评析(开题报告+论文)28、(英语毕业论文)从到《到灯塔去》的主要角色浅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29、(英语毕业论文)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开题报告+论文)30、(英语毕业论文)Approaching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Perspective31、(英语毕业论文)论原声电影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作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32、(英语毕业论文)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浅谈汉语“一”字成语翻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33、(英语毕业论文)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34、(英语毕业论文)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技巧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35、(英语毕业论文)英语新闻的用词和翻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36、(英语毕业论文)电影字幕汉译的归化与异化37、(英语毕业论文)圣诞节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论文)38、(英语毕业论文)从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的诗歌看女性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39、(英语毕业论文)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40、(英语毕业论文)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声声慢》英译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41、(英语毕业论文)On Emily Bronte's Self-realization Through the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42、(英语毕业论文)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开题报告+论文)43、(英语毕业论文)从语言角度看中英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44、(英语毕业论文)《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开题报告+论)45、(英语毕业论文)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开题报告+论文)46、(英语毕业论文)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开题报告+论文)47、(英语毕业论文)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48、(英语毕业论文)On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of Business English Word Chunks and Their Translation(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49、(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Bernard Shaw’s Pygmal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50、(英语毕业论文)《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的硬汉形象探析(开题报告+论文)51、(英语毕业论文)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英译汉的技巧探析(开题报告+论文)52、(英语毕业论文)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53、(英语毕业论文)英国哥特小说故事情节中的怪诞表现(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54、(英语毕业论文)论《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55、(英语毕业论文)Resonant Effect of Dialogues in Lolita on Reader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56、(英语毕业论文)从《认真的重要性》中的布雷克耐尔夫人看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女性特点(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57、(英语毕业论文)解读罗伯特•彭斯的爱情观——以《一朵红红的玫瑰》和《约翰•安德生,我的爱人》为例58、(英语毕业论文)论马可•吐温小说中的讽刺技巧59、(英语毕业论文)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60、(英语毕业论文)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61、(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视点下的广告翻译原则62、(英语毕业论文)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63、(英语毕业论文)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rotagonists’Growth in Native Son and Invisible Man(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64、(英语毕业论文)从目的论的角度比较研究《茶馆》的两个英文译本(开题报告+论文)65、(英语毕业论文)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66、(英语毕业论文)素质教育下农村小学英语现状初探--以某县为例(开题报告+论)67、(英语毕业论文)从文化视角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开题报告+论文)68、(英语毕业论文)探析《雾都孤儿》中作者的乐观主义69、(英语毕业论文)浅析MSN交谈中的话语标记语(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70、(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71、(英语毕业论文)互文性理论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72、(英语毕业论文)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沟通73、(英语毕业论文)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74、(英语毕业论文)论《海的女儿》的女性自我价值主题75、(英语毕业论文)浅析清教思想在霍桑《红字》中的体现(开题报告+论文)76、(英语毕业论文)《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77、(英语毕业论文)《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78、(英语毕业论文)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 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79、(英语毕业论文)《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以人物名字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80、(英语毕业论文)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口语交际活动的错误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81、(英语毕业论文)礼貌原则框架下化妆品广告语篇研究(开题报告+论文)82、(英语毕业论文)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83、(英语毕业论文)从服饰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开题报告+论文)84、(英语毕业论文)汉英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85、(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Syntactical Features and Rhetoric in English Speech(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86、(英语毕业论文)浅析《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象征手法(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87、(英语毕业论文)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开题报告+论文)88、(英语毕业论文)英语演讲语篇中的parallelism及其汉译策略—以奥巴马就职演说稿为例(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89、(英语毕业论文)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90、(英语毕业论文)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开题报告+论文)91、(英语毕业论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92、(英语毕业论文)从归化和异化理论分析英语影视剧字幕翻译策略——以《绯闻女孩》为例( )93、(英语毕业论文)浅析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艺术手法(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94、(英语毕业论文)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95、(英语毕业论文)从E.B.怀特与秦文君的儿童文学作品看中西方价值观之比较(开题报告+论文)96、(英语毕业论文)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97、(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语境维度下中餐菜名的英译研究(开题报告+论文)98、(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99、(英语毕业论文)On Critical Realism in Oliver Twist(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00、(英语毕业论文)A Stud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101、(英语毕业论文)从文化角度谈动物习语的翻译102、(英语毕业论文)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性格特征(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03、(英语毕业论文)对公共演讲课堂中大学生课堂表现的心理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04、(英语毕业论文)约翰逊词典编纂特色探析(开题报告+论文)105、(英语毕业论文)The Archetype of the Ugly Duckling in The Secret Garden106、(英语毕业论文)英汉被动句语义特征对比分析107、(英语毕业论文)高中英语新课标在xx中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开题报告+论文)108、(英语毕业论文)NBA和CBA的文化差异分析(开题报告+论文)109、(英语毕业论文)《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10、(英语毕业论文)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11、(英语毕业论文)《白鲸》主人公亚哈的悲剧性格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12、(英语毕业论文)《恋爱中的女人》欧秀拉和古迪兰的性格对其爱情观的影响(开题报告+论文)113、(英语毕业论文)解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14、(英语毕业论文)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115、(英语毕业论文)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开题报告+论文)116、(英语毕业论文)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17、(英语毕业论文)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118、(英语毕业论文)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的圣经意象(开题报告+论文)119、(英语毕业论文)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120、(英语毕业论文)A Comparative Study of 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and Thunderstorm(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21、(英语毕业论文)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开题报告+论文)122、(英语毕业论文)Influence of Western Food Culture upon Chinese People123、(英语毕业论文)《福尔摩斯历险》所折射的英国侦探小说的要素(开题报告+论文)124、(英语毕业论文)中美恐怖电影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125、(英语毕业论文)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 126、(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负载词的翻译127、(英语毕业论文)对《草叶集》两个汉译本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28、(英语毕业论文)论《阿甘正传》中的美国梦129、(英语毕业论文)《愤怒的葡萄》主人公性格分析130、(英语毕业论文)论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131、(英语毕业论文)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132、(英语毕业论文)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开题报告+论文)133、(英语毕业论文)Which Woman is More Popular in Modern Society: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ss and Jane(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34、(英语毕业论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135、(英语毕业论文)中西节日习俗之比较136、(英语毕业论文)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Chinglish137、(英语毕业论文)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138、(英语毕业论文)The Influence of Bob Dylan and His Works on American Social Movements139、(英语毕业论文)中国菜名翻译的技巧与准则140、(英语毕业论文)论《红字》中海斯特的女性主义(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41、(英语毕业论文)《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形象浅析142、(英语毕业论文)从电影《刮痧》看东西方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143、(英语毕业论文)《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版本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44、(英语毕业论文)惠特曼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美国现代诗歌创作和中国诗歌创作的影响——以《自我之歌》为例145、(英语毕业论文)从体育舞蹈看中西方社会的审美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46、(英语毕业论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47、(英语毕业论文)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幸福》中的女性主义解读(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48、(英语毕业论文)论《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昌盖茨“美国梦”的转变149、(英语毕业论文)分析托马斯•哈代对西奥多•德莱塞的文学影响150、(英语毕业论文)The Same Experience, Different Life—The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Lin Daiyu(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51、(英语毕业论文)Analysis on Heathcliff'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52、(英语毕业论文)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与培养——以天河中学学生为例153、(英语毕业论文)论《追风筝的人》中父子关系的心理剖析(开题报告+论文)154、(英语毕业论文)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语篇衔接分析(开题报告+论文)155、(英语毕业论文)从《百舌鸟之死》探析美国种族冲突156、(英语毕业论文)中美个人理财规划的对比分析(开题报告+论文)157、(英语毕业论文)机器翻译回顾--案例分析谷歌158、(英语毕业论文)论中美两国的现代中年女性观念之差——以美剧《欲望都市》为例(开题报告+论文)159、(英语毕业论文)从《热爱生命》看杰克•伦敦的生命观160、(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人物的认知局限(开题报告+论文)161、(英语毕业论文)《老人与海》中的存在主义分析(开题报告+论文)162、(英语毕业论文)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63、(英语毕业论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野草在歌唱》中的女性角色(开题报告+论文)164、(英语毕业论文)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165、(英语毕业论文)英语谚语重复修辞格的翻译166、(英语毕业论文)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及研究167、(英语毕业论文)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68、(英语毕业论文)从翻译美学角度谈化妆品商标词的翻译169、(英语毕业论文)基本数字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与翻译(开题报告+论文)170、(英语毕业论文)美国俚语中所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71、(英语毕业论文)浅析《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的爱情观172、(英语毕业论文)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73、(英语毕业论文)《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74、(英语毕业论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75、(英语毕业论文)从唐诗不同译本看数字词汇翻译得与失176、(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景区公示语误译的研究(开题报告+论文)177、(英语毕业论文)《名利场》中蓓基人物形象分析178、(英语毕业论文)欧•亨利作品中的人生的价值探索(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79、(英语毕业论文)浅析美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80、(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81、(英语毕业论文)中小学辅导机构英语教学模式——一对一教学与小班课堂教学教案的比较分析182、(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Gothic Novel183、(英语毕业论文)以名词动用为例分析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隐喻184、(英语毕业论文)英汉谚语中“爱”的情感隐喻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185、(英语毕业论文)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86、(英语毕业论文)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开题报告+论文)187、(英语毕业论文)《纯真年代》中艾伦•奥伦斯卡和梅•韦兰的人物命运分析(开题报告+论文)188、(英语毕业论文)《爱玛》中女性主义的双重复写——论个人意识与阶级意识的冲突189、(英语毕业论文)归化和异化在政治文本英译里的运用:以十七大报告翻译为例190、(英语毕业论文)浅析《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象征手法(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91、(英语毕业论文)童话世界里的诗意与纯美—赏析奥斯卡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开题报告+论文)192、(英语毕业论文)从《肖申克的救赎》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开题报告+论文)193、(英语毕业论文)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效果的影响(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94、(英语毕业论文)解读托尼•莫瑞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成长主题(开题报告+论文)195、(英语毕业论文)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开题报告+论文)196、(英语毕业论文)《大衣》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197、(英语毕业论文)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98、(英语毕业论文)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99、(英语毕业论文)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200、(英语毕业论文)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Gratitude Expression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适应策略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适应策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翻译工作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需要巧妙运用文化适应策略,以确保译文既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又能在目标语言的文化语境中流畅自然。
文化适应策略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是为了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鸿沟,使翻译作品更贴近目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习惯。
这意味着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的语法和词汇,更要深入了解两种文化的内涵、价值观、传统习俗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
一种常见的文化适应策略是直译。
直译是指在不违背目标语言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例如,“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直译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种翻译方式在文化内涵和意象上与原文较为接近,目标读者能够较为直观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但直译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当原文中的文化元素在目标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或者可能引起误解时,就需要采用其他策略。
意译则是另一种重要的文化适应策略。
意译强调的是传达原文的意义而非形式,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和表达习惯,对原文进行重新诠释。
比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如果直译为“下猫下狗”,显然会让目标读者感到困惑,此时意译为“倾盆大雨”则更能准确地传达出原文所表达的强烈降雨的意思。
意译能够帮助消除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但过度的意译可能会导致原文文化特色的丢失。
在英语翻译中,还有一种常用的策略是加注。
加注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原文中一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典故、历史事件等进行解释说明。
例如,在翻译“John is a Doubting Thomas”时,可以加注“Doubting Thomas 指的是多疑的人,源自《圣经》中多马不相信耶稣复活的故事”。
这样的加注能够帮助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中的文化隐喻,增强对译文的理解。
此外,归化也是一种有效的文化适应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 不同的民族却 赋予 了不 同的文化意象 , 同样 的事
指称同一事 区域。为了增强福建省对外开放对外 宣传 的力度 , 让 物因文化而有着不 同或完全相反 的含义 , 物的词语也就有了不 同的联想意义。例如 : 英语 中的 海外朋友也更多更好地 了解福建地方 文化的特色 , 如
何尽最大可能移植福建地方特色词汇中所承载的文化
一
令英语读者莫名其妙 , 不妨加注解释名字的由来 , 译成
B d aJ mpn — e-h J f ue y te d l iu u d —u igOv rte Wal r d b h e co s h L i
虎山(i i rM utn)山峰在雨过天晴云雾缭绕 ao vnteB d h m e vrtew l t et t 。 Fv Tg s on is, e e a rmaee u d aj p do e a a i h u h lo )
“ 红色之旅 ” 是近年来流行 的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 旅游 产业 发展 结合 起 来 的一 种 新 型 的主题 旅 游 形 式 ,
一
般被直译为 r u。在 中国文化中, e tr do 红色不仅具有
喜庆、 吉利、 兴旺的含义 , 还象征着革命。英语里的 r e d 也用来表示庆祝活动 , 还表示危险等含义 , 并没有象征
英语作为语言纽带在旅游外宣文本翻译 中起着举
足轻重 的作用。在海西建设 的热潮 中, 福建省大力开
会产生相 同或相似 的文化意象。例如 ,狼” 中西文 “ 在 化中都象征着残忍 、 贪婪 , 使人联想起人类 中的凶狠贪
婪之辈 ;狐 狸” “ 在汉语 和英语 里 给人 的联想都是狡
展文化交流、 观光旅游等方面的活动 , 充分挖掘福建地
西风对中国人来说意 味着凄凉、 萧条和没落 , 而对 活掌握 ,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取意模式 , 让英语读 事 ; 文化意象 者获得与汉语读者相 同的文化审美体验 , 彰显福建 的 英国人来说却代表着希望 。基 于以上 因素,
地方文化色彩 , 从而促进对外宣传工作 。
一
的普遍性和地域性特点为福建地方特色词汇的英译提
许 亮 华
(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 州 30 0 ) 福 50 7
摘 要 : 建旅 游外宣文本翻译 中, 递福 建地方特 色词汇 中所承载的文化意 象是 关键 所在 。从 等效翻译理论 的观 点 在福 传
来看 , 译者可以根据 英汉之间的语 言文化异 同, 选择 直译、 意译 、 音译或 音意结合 等翻译 方法 , 并在 必要 时适 当地增加 解 释, 旨在 灵活地移植 原词 中的文化意 象, 彰显福建地方文化的特 色。 关键词 : 方特 色词 汇; 地 等效翻译 ; 文化意 象 中图分类号 :I1 . I 59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3 4 2 1 )"0 2 -4 17 -4 X{0 1 0 -150 / 作者简介 : 亮华(9 6一) 女 , 建政和人 , 许 16 , 福 讲师 , 硕士 , 究方向为翻译 理论 与 实践 。 研
口, 如果直译成 B dh- m ig vrh l可能会 u da u p — e— eWa J nO t l
如鼓且每逢风雨大作其 山林呼啸有如鼓声而得名 的鼓 山( r on i)5 Du M utn , 个主峰势如五虎雄踞而取名的五 m a 之时像凯旋归来的旌旗迎风飘扬 而得名 的旗 山( a Hg M u tn) 武夷 山中, on i ; as 山形酷似亭亭玉立少女 的玉女 峰 (ae a e ek , J i nPa )形状酷似展翅欲飞的苍鹰 的鹰 dM d 嘴岩( 咄 E
方特色文化资源 的内涵。今年福建省还 以“ 中华文化
诈 、 险, 有 “ 狐 狸 一 样 狡 猾 ( scn i sa 阴 都 像 a un ga n f ) 的说法 。但是 , o ” x 有些情况下 , 看到 的同一客观现
游” 为主题 , 举办“0 1 2 1 中华文化游 ・ 海西行” 系列主 题节庆活动 , 打造一批主题突出、 特色鲜 明的文化旅游
收稿 日期 :0 1 0 2 2 1 — 5— 7
・
性, 也就是说 , 有时候 , 同一物象在不 同的民族文化里
15・ 2
经过一个分析、 转换和重新组合 的过程 , 达到概念 的等
P t e, iu s都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① cr 。 随着全球化社会 的发展 , 同的文化之间呈现 出 不
Ba ok , ekR c ) 洞顶有泉下 落形成 “ 明珠万
颗画垂帘” 景象的水帘洞 ( t utnC v) Wa r r i ae 。 eC a
d i a s l o C i s H aoat r i ne 等。 i nl te f h e a N tnl s ec ) t y n e n o i i ed y 当在文本 中再次出现时 , 以略去解 释而只采用直译 可 来表达 。
文化意象 。通常 , 龙在 中国文化中是神圣、 高贵、 强大
的象征 , dao 而 rg n在西 方人 眼里却是凶残 、 邪恶 的怪
物。但是 , 影片《 卧虎藏龙》 的片名被直译 为 Coci r hg u n
T e, idnD ao , 全 保 留 了 中文 的 构 词 形 式 和 i r Hde rg n完 g
当代翻译理论 家美 国学者奈 迭 ( i ) Nd 以及 中国 a
学者谭载喜提 出的“ 等效翻译 ” 理论 , 强调译 文读者的
等效反应与感受。译文读者 和译文信息之 间的关 系, 应该与原文读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从
化意象 。文化意象是在各 民族漫长的历史 岁月里 , 慢 慢形成 的一种文化符号 , 具有相对固定的、 独特的文化
开始了解中国文化 , 即使是 中国特有 的文化意象也可
能得 到理 解 和 接 受 。典 型 的例 子 是 “ ” dao ) 龙 ( rgn 的
词汇的翻译 中, 了彰显 “ 为 特色 ” 尤其需要 考虑如何 ,
传递原词 的特定含义 , 即文化意象 。因此 , 翻译要追求 “ 等效 ” 即尽可能使英语读者获得与原词一致 的文化 , 信息 , 产生与汉语读者相同的审美体验 。那么 , 译者在 实践 中应灵活应用 , 为了信息内容的顺利传达 , 不应拘
泥于译词与原词在语言形 式上的对等 , 应根据具体情 况选择直译 、 意译 、 音译或音意结合 , 有必要 的话 , 在每 种译法的基础上还可以适 当增加解释。 三、 文化意象的移植途径 ( 直译 一) 所谓 的直译是指在保留原词结构的前提下按照字 面意思对等翻译 , 但不是简单的字译 , 所转换的译词结 构必须符合英语的表达 习惯 , 内容必须保存完整 , 以忠 实地传递原词的信息与情感 。 对于那些具有普遍性 的文化意象 , 可采用直译 的
方法直接传递给英语读者 , 因为这种 文化意象能在英
语读者的大脑 中激活相 同的认 知 图式 , 使他们获得类 似于汉语读者 的审美体验 。直译既保 留了原词的语言
革命 的意 思。但 是 , 随着 中西 文化交 融 的趋 势, 红 “ 色” 如同“ ” 其特有 的中国文化意象也会逐渐为西 龙 , 方人 所理解 并 接受 。
出了难题 , 要求翻译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
文化 意象 的定义 及特 点
“ 意象” 是一个 中西方共有 的概念 。早 在 中国的 《 周易系辞》 中就有“ 圣人立象 以尽意” 之说 , 说的就是
不仅要译出其词义 , 即物象 , 而且要传其神 , 即寓意 , 否
则英语读者就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代表其地方特色的 文化意象 。
“ lyWa” 汉语 中的 “ 河 ” 同一 宇宙 现象 , 语 Mi y 是 k 银 , 英
意象是译者面临 的关键 问题 。以等效 翻译 理论为启 示, 有助于译者在福建地方特色词汇的翻译过程 中灵
话者把它想象成一条 “ ( a) , 中国人把它想象 路 wy ”而
成一条 “ , 河” 并且 被赋 予 了迥 然不 同的爱情 神话 故
二、 等效翻译理论的启示
以“ ” 象 的物质载体承载内涵丰富多样 的主观 的“ ; 意”
在西方 , 康德 曾给意象下过一个简 明定义 :由想象力 所形成的形象显现 , 就叫做意象…。意象 ( ae 由 i g) m
物象 (hs a iae 与寓意 (ont i ) py clm g ) i cn o tn 两个重要的 ao 部分组成 , 同时又和文化密不可分 , 因此也常称作文
游景点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自然景观之美, 与景物相依附
的联想形象也是景点的精髓之一 , 它对 自 然景物起到渲 染烘托的作用 , 给景观带来动人 的传说故事 , 为景物插 上了文化意象 的翅膀。例如 : 福州名 山中, 山巅有 巨石
是闽菜 中首屈一指 的名牌佳肴 , 传说和 尚闻了也禁不 住香味引诱 , 跳墙而出 , 故取此名 , 意指此菜之脍炙人
值。也就是说 , 译者应该追求 “ 动态对等 ” 而不是形式
对应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说 , 用含义不是揭示说 了 语
些什 么而 是着 重含 义 和 效 果 。 等效 翻译 理 论 对 福 建 地方 特色 词汇 的英译 有 着重 要 的启 示 。福 建地 方 特色
一
种融合的趋势 , 人们对异族文 化中的语言表达形式 开始 采 取 更 愿 意 接 受 的态 度 , ] 越来 越 多 的外 国人 [9 55
中华文化意象 , 仍然成为在美国票房最高的亚洲电影, 证明了这样 的译法并没有影 响西方人对影片的理解和
欣赏。在福建地 方特色词 汇翻译 中也有着类 似的情 况, 例如 : 福建省“ 0 1中华 文化游 ・ 21 海西行” 的五大
文化精品线路之五是“ 红色之旅文化 5F游” 其 中的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