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射频测试---5G与物联网时代射频测试挑战应对之道

合集下载

Wi-Fi射频测试技术

Wi-Fi射频测试技术
FHSS技术采用的方式较为简单,这也限制了它所能获得的最大 传输速度不能大于2Mbps,这个限制主要是受FCC规定的子频道的 划分不得小于1MHz。这个限制使得FHSS必须在2.4G整个频段内 经常性跳频,带来了大量的跳频上的开销。
OFDM(正交频分复用)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是一种多载波发射技术,它将可用频谱划分为 许多载波,每一个载波都用低速率数据流进行调制。它获取高数据传输率的 诀窍就是,把高速数据信息分开为几个交替的、并行的BIT流,分别调制到 多个分离的子载频上,从而使信道频谱被分到几个独立的、非选择的频率子 信道上,在AP与无线网卡之间进行传送,实现高频谱利用率。
MCS
空间流
调制方式
0
1
CCK
1
1
CCK
2
1
PBCC
3
1
PBCC
4
1
OFDM
5
1
OFDM
6
1
OFDM
7
1
OFDM
8
1
OFDM
9
1
OFDM
10
1
OFDM
11
1
OFDM
编码率
传输速率 5.5 11 22 33 6 9 12 18 24 36 48 54
备注 b/g b/g b/g b/g g g g g g g g g
定义了推荐方法和公用接入点协议,使得接入点之间能够交换需要的信息,以支持分 布式服务系统,保证不同生产厂商的接入点的互联性,例如支持漫游。
2003年推出,工作在2.4GHz ISM频段,组合了802.11b和802.11a标准的优点,在兼容 802.11b标准的同时,采用OFDM调制方式,速率可高达54Mbps。

5g射频测试标准

5g射频测试标准

5g射频测试标准
5G射频测试标准主要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和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制定,并且还有其他各种标准和规范组织制定的相关标准。

以下是一些与5G射频测试相关的主要标准:
1.3GPP标准:3GPP是制定5G技术标准的组织之一。

他们发布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其中包含5G射频测试的要求和指南。

2.ITU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一些与5G射频测试有关的推荐标准,这些标准指导了5G网络的规划和部署,以及测试方法。

3.CTIA标准:美国无线电通信产业协会(CTIA)发布了一些与5G射频测试相关的测试计划和要求,这些标准广泛用于无线设备的认证。

4.5G射频测试要求: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要求,各地的通信管理机构可能发布了适用于当地市场的5G射频测试要求,供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遵循。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技术和标准的不断发展,可能已经有新的5G 射频测试标准出台或旧标准有所修改。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最好参考最新的3GPP、ITU、CTIA和当地通信管理机构发布的相关标准和指南,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1/ 1。

射频微波仪器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射频微波仪器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射频微波仪器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汇报人:2023-12-28•行业痛点•解决措施•具体实施方案目录•成功案例分享01行业痛点技术门槛高总结词射频微波仪器行业技术门槛高,涉及复杂的电磁场理论、微波传输线理论、微波网络理论等,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积累。

详细描述由于射频微波仪器主要涉及高频电磁波的传输、辐射、测量等领域,其技术门槛较高,需要具备深厚的电磁场理论、微波传输线理论、微波网络理论等专业知识和技术积累。

此外,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射频微波仪器行业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相关技术和产品。

成本压力大总结词射频微波仪器行业成本压力大,由于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详细描述由于射频微波仪器行业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此外,射频微波仪器行业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品质检测等环节也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价格战也使得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

市场竞争激烈总结词射频微波仪器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众多企业都在该领域展开竞争,市场份额争夺激烈。

详细描述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射频微波仪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竞争。

国内外众多企业都在该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市场份额争夺激烈。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同时还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射频微波仪器行业客户需求多样化,不同客户对产品的性能、规格、价格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

总结词由于射频微波仪器在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卫星导航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不同客户对产品的性能、规格、价格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

为了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技术。

同时,还需要加强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详细描述客户需求多样化02解决措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解决行业技术瓶颈。

5G Wi-Fi通信设备DFS认证测试要求

5G Wi-Fi通信设备DFS认证测试要求
DFS是 一种 信道 分配 方 案 ,没 备通 过 DFS功 能 动 态地选 择或改变 I 作频 率 .以避免对其他系统 (尤其 是 雷 达系统 )的十扰 ,避免 其他 系统对 自身的干扰 ,即避 免共信道 一I 作
CE认 让 中 DFS测 试 的 参 考 依 据 是 E FSI EN 301 893 v2.1.1《5 GHz的 RLAN符合基本要求 的协测标准 》, DFS测试有 9项指标 :雷 达监测 『】闽 、初始 化信道 呵用 性检测 、开始信道 可悄性检测 、结 束信道 呵用性 检测 ; 信道 可用性 概率检 测 、检测 概率在线 监测 、信 道关 闭 、 非 _ 【H周期 、均匀分布 ,产 品需要通过 这九项指标测试 后 才能 获取 证 书 =.
A bstl’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 FS certification based on the EN 30 1 893 standar ̄I fol comm llni(’ation apparalus,imduding
system setup.test descriptions.and preeaulions.Combined with 9 lest indexes.it describes lhe CE eerlif ication about 5G i—Fi DFS fol’eonlnluni(‘ation apparatus. K c、’、、Ol’(1s
(5)信 道 可 川 性 概 率 检 测 针对 于初 始 化可用 信道 榆 测前 ,相 同信道 (被测 物 lJ乏常 丁作 信道 )注 入雷 达信 号,榆 测通 过慨 牢 使 用 雷 达 波 Typel、Type2、Type3、Type4、Type5、Type6. 电平 强度 在校准 限值 的琏础上 额外增 JJ口10 dBm,总共 检 测 20次 ,每次 观 察 UUT没有 信 号发 f 己为 1次通 过 。信道可用性 概率检测 合格的条件为通过概率不能低 了:60%。应 注 意 当 UUT支持 5 600~5 650 MHz时 ,使 H】雷 达 波 Typel、Type2、Type5、Typc6, 总 jt检 测 20 次 ,信道可用性概率检测 合格 的条件足通过慨牢不能低 于 99.99% 、 此 项 测试 需 要 注 意 ,雷 达 信 号 注 入 时 n1j需 往 CAC期 问 (如罔 4所示 ),否【I!fJ 符合标准要 求

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应用

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应用

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技术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射频识别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它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在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RFID 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阅读器和天线三部分组成。

电子标签就像是物品的“身份证”,存储着物品的相关信息。

阅读器则负责读取电子标签中的信息,而天线则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传递射频信号。

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RFID 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以往,货物的追踪和管理往往依赖人工扫码和记录,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而采用 RFID 技术后,每个货物上都贴有电子标签,在货物运输的各个环节,通过阅读器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货物的信息,包括货物的名称、数量、批次、运输路径等。

这不仅提高了物流的效率,降低了成本,还大大减少了货物丢失和误送的情况。

在零售行业,RFID 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库存管理方面,通过在商品上安装 RFID 标签,店员可以快速地进行库存盘点,及时了解商品的库存数量和位置,避免了传统盘点方式的繁琐和耗时。

在防盗方面,RFID 标签可以与防盗系统相结合,当未经过授权的商品被带出店铺时,系统会自动报警。

此外,在顾客购物体验上,RFID 技术也能有所提升。

比如,顾客可以通过自助结账通道,快速完成购物结算,无需逐一扫码商品。

在医疗领域,RFID 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药品管理中,每瓶药品上都贴上 RFID 标签,能够有效防止假药的流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医疗器械管理方面,可以实时跟踪器械的使用情况和位置,方便医院进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对于患者管理,RFID 手环可以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和治疗方案等,医护人员通过读取手环信息,能够快速了解患者的情况,提供更及时和准确的医疗服务。

5GWIFI测试及认证要求

5GWIFI测试及认证要求

O M
L R
B A
0 2
3 1
2 1
9 1
专业、卓越、精准
8
:::CCC┆CE┆FCC┆RoHS┆GCF┆UL┆OTA┆TELEC┆Bluetoot h:::
O M
专业、卓越、精准
L R
B A
0 2
3 1
2 1
9 1
:::CCC┆CE┆FCC┆RoHS┆GCF┆UL┆OTA┆TELEC┆Bluetoot h:::
0 2
3 1
2 1
9 1
(Plot B:N Phase)
23
:::CCC┆CE┆FCC┆RoHS┆GCF┆UL┆OTA┆TELEC┆Bluetoot h:::
15.209 ,15.247(d) Radiated Emission 辐射骚扰测试
O M
L R
B A
0 2
3 1
2 1
9 1
O M
O M
专业、卓越、精准
L R
B A
0 2
图1
3 1
2 1
9 1
14
:::CCC┆CE┆FCC┆RoHS┆GCF┆UL┆OTA┆TELEC┆Bluetoot h:::
降6dB带宽
O M
专业、卓越、精准
L R
B A
0 2
3 1
2 1
9 1
15
:::CCC┆CE┆FCC┆RoHS┆GCF┆UL┆OTA┆TELEC┆Blueto,5G Wi-Fi(802.11ac)是指第五代Wi-Fi传输技术,并 且运行在5ghz频段(这里有个误区,并不是运行在5ghz频段的Wi-Fi 就是5G Wi-Fi了。运行在5ghz频段的Wi-Fi协议标准包括802.11a(第 一代)、802.11n(第四代,同时运行在2.4ghz和5ghz双频段)和 802.11ac(第五代),而只有采用802.11ac协议的Wi-Fi才是真正5G Wi-Fi)。 802.11ac对于20和40 MHz带宽的定义与802.11n是一致,即子载波和 导频数和它们的位置都不变,这也是这两种标准相兼容所必须的条件。 对于802.11ac标准中新的内容,不管是80MHz,160MHz还是80+80 MHz,与80 MHz有着同样的定义方法,只不过后两者考虑是的是2个 80 MHz信道的载波分配。

智能超表面近场通信的机遇与挑战

智能超表面近场通信的机遇与挑战

智能超表面近场通信的机遇与挑战目录一、内容概览 (2)二、智能超表面近场通信技术概述 (2)1. 定义与发展背景 (3)2. 技术特点及应用领域 (4)3. 市场需求与产业现状 (6)三、智能超表面近场通信的机遇 (7)1. 通信技术革新 (8)2. 物联网应用拓展 (10)3. 智能化生活体验提升 (11)4. 产业发展新动力 (12)四、智能超表面近场通信面临的挑战 (14)1. 技术难题与研发成本 (15)(1)核心技术突破 (16)(2)生产工艺与制造难度 (17)(3)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 (18)2. 标准化与兼容性问题 (19)(1)国际标准与地区差异的协调 (21)(2)不同技术间的融合与互通 (22)(3)技术标准的动态更新与维护 (23)3. 安全风险与隐私保护挑战 (24)(1)数据安全和通信保密性保障 (24)(2)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防控 (25)一、内容概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通信领域,这一趋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其中。

SMNFC)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档旨在全面探讨智能超表面近场通信技术的机遇与挑战。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首先介绍智能超表面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如何实现高效、高速的近场通信。

我们将深入讨论当前智能超表面近场通信技术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如硬件设备的限制、通信距离和速率的瓶颈等。

我们将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潜在的技术突破、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与其他技术的融合等。

通过本文档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对智能超表面近场通信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智能超表面近场通信技术概述通过精确设计和制造,能够实现对电磁波的精确调控。

在近场通信领域,智能超表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它能够在微米甚至纳米尺度上实现电磁波的聚焦、偏振控制以及能量收集等功能。

传统的近场通信技术往往依赖于复杂的硬件设备和庞大的天线阵列,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体积。

5G NR射频测试TX指标发射部分图文释义(3GPP文档)

5G NR射频测试TX指标发射部分图文释义(3GPP文档)

5G NR射频指标发射部分释义5G频段分两部分:FR1和FR25G频段FR1和FR2下面是FR1也就是 sub 6G的频段表:sub 6G频段国内运营商移动部署的5G频段是n41和n79,联通和电信部署的频段都是n78,具体频率范围如下:中国移动:n41:2515~2675MHz,n79:4800~4900MHz;中国电信:n78:3400~3500MHz;中国联通:n78:3500~3600MHz;3GPP中关于5G FR1(sub 6G)的射频指标要求都在38.101中,其中38.101-1和38.101-2分别定义的是SA架构下FR1(sub 6G)和FR1(毫米波)下的射频指标要求,38.101-3是ENDC 和5G CA组合下的5G射频指标要求,ENDC就是我们现阶段国内运营商正在推行的NSA架构。

因为NSA架构属于过渡阶段,运营商重点部署的是SA架构,因此本文重点讲述SA架构下5G的射频指标,也就是38.101-1。

3GPP相关文档下载地址:https:///ftp/Specs/archive/38_series/发射指标:6 发射特性6.2 Transmitter power发射功率;6. 2.1 UE maximum output power最大发射功率以上测试取样周期至少为1个子帧,1ms,除非特别说明,对各自支持的所有带宽都有效不同class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表6. 2.2 UE maximum output power reduction最大发射功率回退5G NR允许终端在特定的调制方式、特定的RB分配机制下,适当回退最大发射功率,以适应高阶调制带来的发射指标超标或者占用带宽超标的问题;6. 2.3 UE additional maximum output power reduction额外最大发射功率回退额外最大功率回退是网络端基于杂散的额外要求而设定的,额外最大功率回退值和最大功率回退值不能重复叠加,取最大值做回退,特定频段特定RB信令连接的最大功率回退6.3 Output power dynamics输出功率动态范围6.3.1 Minimum output power最小输出功率The minimum controlled output power of the UE is defined as the power in the channel bandwidth for all transmit bandwidth configurations (resource blocks), when the power is set to a minimum value.The minimum output power is defined as the mean power in at least one sub-frame 1 ms. The minimum output power shall not exceed the values specified in Table 6.3.1-1.最小发射功率的概念我们不应该陌生,无论是Wcdma还是LTE都有这项指标要求,在最小1个子帧(1ms)的测试周期内,所有带宽和RB配置下,都应该满足最小发射功率小于某个规定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5 dB -54.6 dB
-38.1 dB -51.7 dB
EVM Without DPD: -35.2 dB EVM With DPD: -46.2 dB

应用举例:矢量信号收发仪VST / 被测单元DUT
2.4/5 GHz
802.1 1ac 射频 前端
WLAN RF
CPU and Memory
同步开始触发与参考时钟
Power Modulator
PA
电源调制器输出 调制后的Vcc 信号
Vector
VSG
Signal
VSA
Transceiver
测量 power, EVM, ACLR (蜂窝通信)

DPD Results EVM & ACP
Spectrum Without DPD Spectrum With DPD
软件引领移动电话的变革
移动电话

导航设备 移动电话 互联网浏览器 游戏控制器 时钟 电子书 视频播放器 音乐播放器
……
软件正在引领仪器变革
基于LabVIEW FPGA可编程仪器
RF 信号发生器 RF 信号分析仪 高速数字I/O 数字协议生成器 大规模产线测试仪 矢量网络分析仪 DPD 快速原型 信道仿真器 雷达快速原型仿真 ……
软件设计的仪器

更高性能 & 更快测量
5644R vs Agilent MXG +PXA:EVM & 测试时间

应用举例:8x8 MIMO 测试系统
传统仪器
PXI

应用举例: 数字预失真(DPD)测试台
电源供电
PA
产生连续波及 调制信号波形 (WCDMA, LTE, WLAN)
SOC, MAC and
PHY
合成器
GPIO
PCIE 电源 管理
GPIO PCIE 3.3 V
RF-out RF-in
Tx
VSA
RF-in RF-out
Rx
VSG
REFCLK
DIO
DIO
Qualcomm Atheros 待测设备(DUT)
DUT控制
NI PXIe-5644R
矢量信号收发仪
• 在FPGA上集成了RF生成, 分析, 和数字I/O, 测试时间显著降低 • 降低测试的显性和隐性成本 • 加速产品上市时间
• 规格
• 频率范围:20Hz~26.5GHz • 分析带宽:765 MHz • 相位噪声:-129 dBc/Hz @ 1GHz • TOI:> +20 dBm(20Hz~26.5GHz) • 平均噪底:< -155 dBm/Hz (1 GHz)

下一个30年:
拓展LabVIEW 成为系统设计工具
Design Verification
Research/Modeling
Design/Simulation
Product Verification
Verification/ Validation
Manufacturing

Abstraction
系、遍布全国的现场技术服务网络 • 为众多通信行业客户提供测试方案与服务

设备越来越复杂

软件在现代仪器系统中愈发重要
真空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软件
General Radio
1920

Hewlett Packard
1965
National Instruments
2010
LabVIEW FPGA 可编程射频仪器

PXI仪器系统

PXI — 软件定义的模块化仪器系统
整合了商业可用标准技术的测试测量与控制平台
控制器 • Windows/Linux/RT • 多核处理
机箱及背板 • 内部总线 • 定时与同步技术
I/O及其他模块 • 可根据应用需要灵活选择 • 可在不同系统中重复利用

WLAN测试系统演进
802.11a + b + g
+ 802.11n
+ 802.11ac
2000年初 传统仪器的机架和堆叠
2007 NI PXI RF 仪器设备
比传统仪器快10倍
2012 NI PXI 矢量信号收发仪
比传统仪器快200倍

PXIe-5668R 超宽带26.5G矢量信号分析仪
重新定义射频测试
重新定义射频测试---5G与物联网时代射频测试 挑战的应对之道
市场开发经理, 射频与无线业务 National Instruments China

National Instruments
引领自动化测试测量行业的创新
• 测试测量行业的全球领先企业 • 全球年销售额超过11亿美金 • 每年为超过35,000公司提供产品与方案 • 年收益的16%被用于研发和创新 • NI中国:从研发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完整体
丰富的RF模块化仪器选择
8.5 GHz 矢量网 络分析仪
12.5 GS/s 数字化仪
26.5 GHz 765MHz 矢量信号分析仪
400MS/s 任意波形 发生器
6GHz, 200M BW 矢量信号收发仪

SwitchBlock 大规模矩阵开关
电池仿真器
26.5GHz VSA
新一代矢量信号收发仪:NI PXIe-5646R
• 规格
• 集成VSA与VSG,频率高达6G • 200 MHz实时带宽 • 24通道高速W可编程FPGA • 高级MIMO配置 • 支持802.11ac 与 LTE 测试 • 应对高级通信行业挑战,如数字预失
真 (DPD)等
NEW!

摩尔定律促使软件不断发展
通过软件简化系统开发难度
C# C++ C Assembly Language Machine Code
System Design Platform
System Complexity

基于平台的LabVIEW RIO 架构
LabVIEW FPGA 可 编程 SDR 工具
Vector
VSG
Signal
VSA
Transceiver
测量信号功率, EVM, ACLR (蜂窝信号)
通过相关输入输出波形测量AM-AM/PM

可扩展到PA的包络跟踪测试
Power Supply
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 LabVIEW FPGA可 微调的RF延时

软件定义的PXI系统让更多测试成为可能
通过增多数据测点,可以更好的描述DUT性能
-45
-25
-5
15
-18
-23
-28
-33
-38
-43
-48
传统仪器
40 个测点

-45
-25
-5
15
-18
-23
-28
-33
-38
-43
-48
NI PXI 矢量信号收发仪
300,000 个测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