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简介大气环境监测是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物浓度、气象因子以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评估的一项工作。
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活动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大气环境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方案概述大气环境监测方案基于传感器技术,通过部署多个传感器节点来实时监测大气环境的各项指标。
传感器节点包括大气污染物传感器、气象传感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等,覆盖了大气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方案的核心是搭建一个数据采集和处理平台,通过无线网络将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平台上进行实时处理和存储。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大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方便操作和维护。
传感器节点大气污染物传感器大气污染物传感器用于监测大气中各种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如激光散射型颗粒物传感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等。
气象传感器气象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大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子。
这些因子对于了解大气环境的变化和污染物的传输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气象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等。
空气质量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监测大气中的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等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这些有机污染物通常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十分重要。
空气质量传感器可以采用电化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不同原理的传感器。
数据采集和处理平台数据采集和处理平台是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核心部分,通过平台可以实现对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存储,提供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报告功能。
平台可以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通过云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上,然后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和分析结果。
空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监测分析方法

空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监测分析方法空气环境监测是指对大气中各种污染物质的浓度和分布进行测定、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它是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
如今,大气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加强对空气环境的监测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空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和监测分析方法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空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性1. 保护人民健康空气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威胁,长期接触污染的空气会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而且,一些污染物质还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更加不可忽视。
通过对空气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能够及时了解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有效预防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2. 保护生态环境空气污染不仅危害人类健康,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一些大气污染物质会进入土壤和水体,导致土壤和水质污染,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
大气污染还会加速大气中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加强对空气环境的监测和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大气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3. 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对经济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空气污染不仅会降低土地和水资源的价值,而且会导致交通阻塞、生产停滞、人员减员等问题,给经济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通过对空气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能够及时掌握大气污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监测分析方法1. 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监测是对大气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的过程。
监测内容一般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等。
监测手段主要有现场监测和远程监测两种。
现场监测是通过在各个监测点安装监测设备,定期采集大气样品进行分析。
远程监测则是通过卫星遥感或者其他远程监测手段实时获取大气污染物的分布情况。
2. 空气污染源监测空气污染源监测是通过对工业企业、交通道路、城市区域等污染源的监测,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目录1.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重要性1.1 监测大气环境的意义1.2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必要性2.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2.1 确定监测目标2.2 选择监测手段2.3 制定监测计划3.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实施3.1 监测设备的布置3.2 数据采集与处理3.3 结果分析与报告4.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意义与作用4.1 保障公众健康4.2 促进环境保护工作4.3 政策制定的依据---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重要性监测大气环境的意义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监测大气环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保护公众健康,确保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必要性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数据,指导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确定监测目标大气环境监测方案应该明确监测的对象和目标,包括监测的区域范围、监测的污染物种类等,以便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
选择监测手段根据监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监测手段,包括监测设备、方法和技术,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制定监测计划根据监测目标和手段,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的时间、频次和地点等,合理安排监测人员和设备,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实施监测设备的布置根据监测计划,合理布置监测设备,保证监测点的代表性和覆盖范围,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数据采集与处理严格按照监测计划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及时上传监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时效性,对监测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和分析。
结果分析与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形成监测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通报监测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环境监测包括哪些内容

环境监测包括哪些内容环境监测是指对某一特定区域或系统中的环境要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观测、测量和记录,以获得环境质量状况的信息。
环境监测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噪声环境监测、辐射环境监测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内容。
首先,大气环境监测是指对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和气象要素进行监测。
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气象要素的监测,如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
大气环境监测的数据对于预防和治理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水环境监测是指对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水体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要素进行监测。
主要包括水质监测,如水中的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水量监测,如水位、流量等;水生物监测,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
水环境监测的数据对于保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土壤环境监测是指对土壤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要素进行监测。
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物的监测,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土壤理化性质的监测,如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含量等;土壤生物监测,如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等。
土壤环境监测的数据对于土壤污染治理和土壤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噪声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噪声进行监测。
主要包括环境噪声水平的监测,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区噪声等;噪声频谱的监测,如噪声的频率分布、时间变化等。
噪声环境监测的数据对于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辐射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辐射进行监测。
主要包括电离辐射的监测,如γ射线、X射线等;非电离辐射的监测,如紫外线、微波辐射等。
辐射环境监测的数据对于核辐射防护、电磁辐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的内容涵盖了大气、水、土壤、噪声和辐射等多个方面,其监测数据对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大气环境监测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我国大气环境监测的问题及改善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大气环境监测一直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张,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大气中的污染物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虽然有所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监测设备不足、数据质量不高、监测网络不完善、监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气环境,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从监测问题分析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改善措施建议,旨在推动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持续发展和提升。
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的蓝天环境而不懈奋斗!1.2 问题意识大多数人对大气环境监测可能并不太了解,但这个问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并重视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愈发严重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准确了解大气环境的状况。
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设备不足是一个主要问题。
在一些地区,监测设备老化严重,无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质量不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监测站点存在数据造假、数据篡改等行为,严重影响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监测网络不完善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部分地区监测站点分布不均衡,无法全面覆盖整个地区,导致监测结果的代表性不高。
监测制度不健全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监测数据的标准化、统一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使得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改善措施,才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为净化我们的大气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探究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究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减少环境污染,维护大气环境的健康。
一、存在的问题1.监测设备老化目前,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大多数使用寿命较短,尤其是一些老旧的设备。
这些老化的设备会导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环境治理的决策和效果。
2.监测站点设置不合理一些监测站点由于设置不合理,导致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一些监测站点可能受到人为干扰,或者位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导致监测结果不够真实可信。
3.监测范围不足当前大气环境监测覆盖范围不足,监测点布设较为零散,监测精度不高,对于化工厂、燃煤发电厂等重点污染源的监测能力不足,导致一些重大污染事件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
4.监测数据共享不畅由于不同部门间的监测数据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和共享,一些监测数据的重要性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和利用。
这将导致环境治理的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5.监测参数更新不及时大气环境监测参数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尤其是一些新型污染物的监测能力相对薄弱,不能满足环境监测的需要。
二、对策1.加强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政府和相关环保部门应加大对大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力度,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合理设置监测站点应当对监测站点进行科学规划和布设,避免人为干扰和环境污染区域的影响。
应当加强对监测站点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4.加强监测数据共享各部门之间应当加强监测数据的共享和交流,建立共享平台,使监测数据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环境治理的工作。
5.及时更新监测参数政府和相关环保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国际环保监测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监测参数和技术,提高监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
大气环境监测ppt

3、分子光谱法 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分子对光产生了 吸收、发射或散射。将物质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 强度对频率作图所形成的演变关系,称为分子光
谱。
根据吸收电磁波的范围不同,可分为远红外光 谱、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根据光谱产生的 机理不同,分子光谱又可以分为分子吸收光谱和分 子发光光谱。
2)原子发射光谱法
依据各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热激发或电激发
下,发射特征的电磁辐射,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
量分析的方法。 物质是由各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原子有结构 紧密的原子核,核外围绕着不断运动的电子,电子 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从整个原子
来看,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下,它也是处在一定的能
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原 子处在最低的能级状态,即基态。基态原子在激发
一、大气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环境: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气圈。
大气环境要素:大气环境整体中各个独立、性质
不同但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大气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大气环境内,大气 质量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 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二、大气环境监测的产生
大气环境监测:间断或连续地测定大气环境中 污染物的种类、浓度、观察分析器变化及对大气环 境影响的过程。 人类从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地球大气环境
光源(即外界能量)的作用下,获得足够的能量, 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状态的激发态,这个过程
叫激发。处在激发态的原子是很不稳定的,在极短
的时间内(10s)外层电子便跃迁回基态或其它较 低的能态而释放出多余的能量。释放能量的方式可 以是通过与其它粒子的碰撞,进行能量的传递,这 是无辐射跃迁,也可以以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形式辐
空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监测分析方法

空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监测分析方法引言空气环境监测是指对大气环境中的气体、颗粒物、气象要素等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监测,以了解大气环境的质量和变化趋势,并为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卫生防护、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和公共服务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对于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监管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空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并探讨监测分析方法。
一、空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性1. 保护人民健康大气环境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通过监测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和变化趋势,可以及时发现空气质量超标的情况,减少人体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风险。
2. 保护生态环境大气污染物会对植被生长、土壤肥力、水域质量等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监测大气环境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保护生态平衡。
3. 保障安全生产大气环境监测可以有效预警和应对重大环境突发事件,如大气污染物事故、重金属、放射性气体泄漏等,为安全生产提供大气环境支持。
4. 制定环境规划通过对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划和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指导性支持。
二、监测分析方法1. 现场监测法现场监测法是指利用监测仪器和设备对大气环境中的气体浓度、颗粒物浓度等进行直接监测。
常见的现场监测仪器包括气体分析仪、颗粒物监测仪、气象观测设备等。
该方法具有实时性强、监测数据准确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大气环境监测现场调查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
2. 定点监测法定点监测是利用固定的监测站点和设备对大气环境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
监测站点通常布设在城市、工业区、交通要道等大气污染源集中和人口密集区域,监测设备包括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器等。
定点监测方法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的长期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室内监测法室内监测是指利用室内环境监测仪器对室内大气污染进行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空气与废气监测习题一、填空题1.按照污染物的化学性质,空气污染可分为型、型和型,其中,伦敦烟雾型污染是型,而汽车尾气属于型污染物。
2.大气污染物主要的状态为态、态和态。
大部分二次污染物主要是状的。
3.伦敦烟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和,而导致洛杉矶烟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和。
4.大气采样器的流量计在采样前进行校准,因为流量计的读数受和影响。
5.气溶胶的大小与扩散速度密切相关。
气溶胶颗粒越大,其扩散速度。
6.气溶胶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中因其粒径小,能进入人体支气管肺泡,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7.用颗粒状吸附剂对气态和蒸气物质进行采样时,主要靠作用,如活性炭。
气态和蒸气物质从活性炭解析的方法一般为和。
8.NH3是大气中唯一的碱性气态物质,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9.大气污染监测常用的布点方法包括平均布点法、平均布点法、平均布点法和平均布点法。
10.大气环境监测的是由环境监测范围的大小、污染物的、人口分布以及监测精度等因素决定的。
11.冰冻季节,集尘罐内要加入作为防冻剂;为了防止微生物、藻类在其中生长,可加入少量溶液。
12.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um的颗粒状,称为,简称;PM10即,是指当量直径的颗粒状。
13.采集TSP时,通常使用滤膜,滤膜的面应向上。
滤膜在使用前应将滤膜放入中浸泡h并洗涤数次后备用。
14.按照流量大小,大气采样器可分为、和采样器。
采样口抽气速度规定为m / s,单位面积滤膜24h滤过的气体量要求在m3范围。
15.标准气体的配制方法包括法和法。
16.用大流量采样器测定TSP时,如标准滤膜的称重偏差mg范围时,则认为该批滤膜称重合格。
17.四氯汞钾法测定大气中时,为消除NO x的影响,应在吸收液中加入。
18.采集PM10时,采样前应将滤膜在干燥器内放置h,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重后,放回干燥器h再称重,两次质量之差不大于mg为恒重。
19.测定空气中NO x时用含CrO3氧化管的目的是为了。
如氧化管板结或变为绿色,表示氧化剂。
20.NH3、硫醇、硫醚等恶臭物质分子上均具有形成恶臭的原子因,这些基团被称为。
21.测定所用的四氯汞钾吸收液有剧毒;另外一种测定方法称为比色法,该法显色反应需在环境中进行。
22.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空气中NO x时,影响标准曲线斜率的两大因素分别为和。
空气中使测定结果偏低,臭氧使测定结果偏。
23.使用滤料采集颗粒物时,除直接阻挡外,也存在扩散沉降、和作用。
24.大气中含硫化合物和大气中氧化剂反应后,生成酸雾和硫酸盐雾的过程,称为。
25.为避免六价铬对SO2测定的影响,测定所使用的玻璃器皿应避免使用洗涤。
吸收液四氯汞钾在采样、运输和存放过程应避免。
26.与其他环境要素的污染物相比,大气污染物具有随和变化大的特点。
27.大气监测采样布点时,对污染源比较集中和主导风向明显的情况,应在污染源的布置较多采样点,作为主要监测范围。
28.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分为两类,分别是和。
29.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根据所在区域的人口数确定大气降水采样点数,其中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应布置个采样点。
30.降水中的化学组分含量一般很低,易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作用,故采样后应如需保存,一般应后置于冰箱保存。
31.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范,各类功能区之间应设置一定的缓冲带,一般情况下一类区和三类区之间的缓冲带宽度不小于m。
32.SO2、NO x至少需要保证有的采样时间,所得数据用于计算前述污染物的日均值才有效。
33.按照《大气降水中钠、钾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3580.11—92)测定空气降水中铵盐,在溶液中加入酒石酸钾钠的目的是 。
34.大气存在最普遍的气溶胶型一次污染物是 气溶胶。
35.降水是一种湿沉降,它包括 、 和 。
36.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空气中NO x时,当校准曲线的截距a达不到要求时,应检查试剂及水的质量,并需重新配制 标液。
37.降水的 随着溶解离子数的增加而减少。
(以下为固定源监测部分)38.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温度表、皮托管、压力计和转子流量计至少 自行校正一次。
39.皮托管的弯角呈90o。
40.新建锅炉房周围半径200m范围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周围最高建筑 m。
41.气态污染物的化学法采样过程中,为防止采集的气体中水分在采样管冷凝导致最后结果产生误差,应将采样管。
42.环境监测部门每年对排污单位排污总量的监督每年不少于1次。
43.对周期性变化的排放源,应根据工况变化和延续时间,然后求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44.测定烟气温度的常用工具包括和。
45.燃煤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和以及其他物质。
46.连续稳定生产的建设项目,在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时,废气监测和采样的频次一般为。
47.非标准型皮托管也称。
它与型压力计配合可以用于除尘器管道气体压力的测定。
48.法主要用于测定流速比较稳定的污染源。
49.采集烟尘的滤筒主要包括和两种。
50.玻璃纤维滤筒对um以上尘粒的捕集效率可达99.99%以上。
*51.水泥厂竣工验收监测,应在设备正常生产工况和达到设计规模 以上的情况下进行。
*52.各种工业炉窑烟囱(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 m。
*53.燃油锅炉的烟尘实测浓度按照空气过量体系 进行计算。
*54.饮食业油烟采样应在油烟排放单位正常作业时进行,要求的采样时间和次数为 。
(以下为流动源监测部分)55.柴油机内的高温和高压缩比可导致大量 生成。
56.不加控制状态下,汽油发动机油箱和化油器蒸发的HC占其总排放的 。
57.汽车排放的 和 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58.柴油车在 瞬间出现的烟度大于满载加速时的烟度。
59.十六烷值是柴油的重要指标,我国规定轻柴油的十六烷值 。
60.废气再循环系统是为了降低 专门设置的。
61.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有所差别,其中前者排放的 和 高于后者。
62.采用 监测机动车排气时,应在行车道外沿0.5m设置监测点,同时需在该外沿的100m处布置另一个监测点,监测点应安排在行车道的下风处。
63.我国首次颁发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是在 年。
64. 影响燃油的蒸发速度。
(注:带*的习题涉及环境法规相关知识,下同)二、判断题1.测定SO2时,吸收液放置一段时间可消除臭氧的干扰。
( )2.测定NO x时,氧化管应完全水平放置。
( )3.参比状况是指温度为25℃,大气压为101.325kPa。
( )4.分析天平内的变色硅胶呈粉红色时,仍可进行采样滤膜的恒重分析。
( )5.大气颗粒物对酸雨的形成有缓冲的作用。
( )6.酸雨中的酸只包括硫酸和一些有机弱酸。
( )7.静态配气与动态配气比较,前者所需仪器简单且更准确。
( )8.降水中的铵根离子源自空气中的铵和颗粒物中的铵盐。
( )9.测定NO x时,SO2对测定结果不产生干扰。
( )10.非分散红外法测定CO的原理基于CO对以4.5um为中心的红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值与CO浓度呈线性关系。
( )11.保存降水样品时,一般先在样品中加入保存剂后敞口置于冰箱保存。
( )12.采集雨水可使用聚乙烯塑料桶或玻璃缸作为采样器,采样器应高于基础面1.2m以上。
( )13.通常所指的酸雨是指雨水中的pH值大于5.6的情况。
( )14.总氧化剂是指大气中能氧化KI析出I2的物质,光化学氧化剂主要包括O3、PAN等,这些化合物都能氧化KI,因此光化学氧化剂就是总氧化剂。
( )15.测定NO x中所需的氧化管,主要由CrO3和石英砂混成,CrO3的比例越高,混合物越松散,氧化效果越好。
( ) 16.电导率测定所使用的电导仪根据惠斯登电桥原理,电导仪的电极材料为贵金属Au。
( )17.测定SO2时,Mn、Fe、Cr等金属离子对测定有干扰,可加入EDTA和磷酸消除。
( )18.溶液吸收法和注射器采样法均属于富集采样法。
( )19.臭氧层主要集中于平流层。
( )20.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中主要污染物为SO2和颗粒物。
( )21.交通路口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汽车尾气污染造成的。
( )22.双连球适用于采集空气中的氧化-还原性气体。
( )23.测定大气中可吸入颗粒应使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其孔径不应大于0.2um。
( )24.甲醛法测定SO2波长为577nm,当显色温度在10℃时,显色时间为40min。
( )25.若一天中有几次降雨过程,则测其中一次pH值即可。
( )26.环境空气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场所所暴露的气体,一般是指大气层10km高度以下部分。
( ) 27.水能溶解SO2、NO x等气体,是一种干扰物,因此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可采用浓硫酸直接除湿。
( )28.降水中NH4+较稳定,取样后可以放置几天。
( )29.降水样品的pH值和电导率不受温度影响,因此测定结果不需作任何校正。
( )30.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API)的污染物包括SO2、NO x和TSP,空气污染指数为SO2、NO x和TAP空气污染分指数的几何平均值。
()31.四氯汞钾法或甲醛法测定大气中SO2时,如吸收液中有六价铬存在,结果会偏大。
() 32.使用甲醛法测定大气中SO2浓度时,品红溶液的纯度对试剂空白液的吸光度几乎没有影响。
()33.颗粒状吸附剂可用于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采样。
()34.降水中的Fˉ主要来自工业污染燃料及空气颗粒物中可溶性氟化物。
( ) *35.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去划分宜粗不宜细,应严格控制一类区。
( ) *36.位于空气质量功能一类区和三类区缓冲区的工业企业,应执行二类区标准。
( ) (以下为固定源监测部分)37.等速采样可以得到代表性样品,此时进入采样嘴的气体流速与烟道内的烟气流速相同。
( )38.烟气采样时采样管的入口应垂直或面向气流方向。
( )39.等速采样中,要求采样速度与烟道内气流速度的相对误差低于5%。
( )40.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于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 )41.预测流速法在烟气流速稳定和流速变化较大的条件下都可使用。
( )42.按等速采样原则,测定烟尘浓度时每个测点连续采样时间不得少于3min。
( )43.采集烟气中大的SO2和NO x时,可以用不锈钢材质的采样管采样。
( )44.预测流速法可应用于流速稳定和流速变化较大的情况。
( )45.烟尘采集点应在排放源排放筒的水平烟道上选择。
( ) 46.排气筒的高度(物理高度)是指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结构)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的高度。
( )47.当烟道断面流速和固态污染物浓度分布不均匀时,通常采用多点采样法。
( )48.用温度计测量烟道温度时,将温度计球放在靠近烟道中心位置,带读数稳定不变时,快速抽出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