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合集下载

【自控原理实验】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研究

【自控原理实验】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研究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研究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并掌握实验装置和上位机软件的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及其特性,掌握电路模拟和软件仿真研究方法。

二.实验内容1.设计各种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2.完成各种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阶跃特性测试,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影响。

3.在MA TLAB软件上,填入各个环节的实际(非理想)传递函数参数,完成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软件仿真研究,并与电路模拟研究的结果作比较。

三.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箱,利用实验箱上的模拟电路单元,设计并连接各种典型环节(包括比例、积分、比例积分、比例微分、比例积分微分以及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

接线时要注意:先断电,再接线。

接线时要注意不同环节、不同测试信号对运放锁零的要求。

(U3单元的O1接被测对象的输入、G接G1、U3单元的I1接被测对象的输出)。

2.利用实验设备完成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阶跃特性测试,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影响。

首先必须在熟悉上位机界面的操作,充分利用上位机提供的虚拟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功能。

为了利用上位机提供的虚拟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功能。

接线完成,经检查无误,再给实验箱上电后,启动上位机程序,进入主界面。

软件界面上的操作步骤如下:①按通道接线情况:通过上位机界面中“通道选择”选择I1、I2路A/D通道作为被测环节的检测端口,选择D/A通道的O1(“测试信号1”)作为被测对象的信号发生端口.不同的通道,图形显示控件中波形的颜色将不同。

②硬件接线完毕后,检查USB口通讯连线和实验箱电源后,运行上位机软件程序,如果有问题请求指导教师帮助。

③进入实验模式后,先对显示模式进行设置:选择“X-t模式”;选择“T/DIV”为1s/1HZ。

④完成上述实验设置,然后设置实验参数,在界面的右边可以设置系统测试信号参数,选择“测试信号”为“周期阶跃信号”,选择“占空比”为50%,选择“T/DIV”为“1000ms”,选择“幅值”为“3V”,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调整幅值,以得到较好的实验曲线,将“偏移”设为“0”。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悉THSSC-4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及上位机软件的使用;2.熟悉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电路模拟;3.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1.THSSC-4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2.PC 机一台(含上位机软件)、USB 数据采集卡、37针通信线1根、16芯数据排线、USB 接口线;3.双踪慢扫描示波器一台(可选); 三、实验内容1.设计并组建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2.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输出响应的影响;3.在上位机仿真界面上,填入各典型环节数学模型的实际参数,据此完成它们对阶跃响应的软件仿真,并与模拟电路测试的结果相比较。

四、实验原理自控系统是由比例、积分、微分、惯性等环节按一定的关系组建而成。

熟悉这些典型环节的结构及其对阶跃输入的响应,将对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是十分有益的。

本实验中的典型环节都是以运放为核心元件构成,其原理框图 如图1-1所示。

图中Z 1和Z 2表示由R 、C 构成的复数阻抗。

1.比例(P )环节 图1-1比例环节的特点是输出不失真、不延迟、成比例地复现输出信号的变化。

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K S U S U S G i O ==)()()(当U i (S)输入端输入一个单位阶跃信号,且比例系数为K 时的响应曲线如图1-2所示。

图1-22.积分(I )环节积分环节的输出量与其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

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TsS U S U s G i O 1)()()(==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当积分系数为T 时的响应曲线如图1-3所示。

图1-33.比例积分(PI)环节比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11(11)()()(21211212CSR R R CS R R R CS R CS R S U S U s G i O +=+=+==其中T=R 2C ,K=R 2/R 1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图1-4示出了比例系数(K)为1、积分系数为T 时的PI 输出响应曲线。

最新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

最新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悉THSSC-4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及上位机软件的使用;2.熟悉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电路模拟;3.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1.THSSC-4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2.PC 机一台(含上位机软件)、USB 数据采集卡、37针通信线1根、16芯数据排线、USB 接口线;3.双踪慢扫描示波器一台(可选); 三、实验内容1.设计并组建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2.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输出响应的影响;3.在上位机仿真界面上,填入各典型环节数学模型的实际参数,据此完成它们对阶跃响应的软件仿真,并与模拟电路测试的结果相比较。

四、实验原理自控系统是由比例、积分、微分、惯性等环节按一定的关系组建而成。

熟悉这些典型环节的结构及其对阶跃输入的响应,将对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是十分有益的。

本实验中的典型环节都是以运放为核心元件构成,其原理框图 如图1-1所示。

图中Z 1和Z 2表示由R 、C 构成的复数阻抗。

1.比例(P )环节 图1-1比例环节的特点是输出不失真、不延迟、成比例地复现输出信号的变化。

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K S U S U S G i O ==)()()(当U i (S)输入端输入一个单位阶跃信号,且比例系数为K 时的响应曲线如图1-2所示。

图1-22.积分(I )环节积分环节的输出量与其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

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TsS U S U s G i O 1)()()(==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当积分系数为T 时的响应曲线如图1-3所示。

图1-33.比例积分(PI)环节比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11(11)()()(21211212CSR R R CS R R R CS R CS R S U S U s G i O +=+=+==其中T=R 2C ,K=R 2/R 1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图1-4示出了比例系数(K)为1、积分系数为T 时的PI 输出响应曲线。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1)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1)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一、实验目的1.熟悉THKKL-5型 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及“THKKL-5”软件的使用; 2.熟悉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电路模拟;3.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1.THKKL-5型 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2.PC 机一台(含“THKKL-5”软件)、USB 数据采集卡、37针通信线1根、16芯数据排线、USB 接口线。

三、实验内容1.设计并组建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2.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输出响应的影响。

四、实验原理自控系统是由比例、积分、微分、惯性等环节按一定的关系组建而成。

熟悉这些典型环节的结构及其对阶跃输入的响应,将对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十分有益。

本实验中的典型环节都是以运放为核心元件构成,其原理框图 如图1-1所示。

图中Z 1和Z 2表示由R 、C 构成的复数阻抗。

1.比例(P )环节比例环节的特点是输出不失真、不延迟、成比例地复现输出信号的变化。

图1-1 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KS U S U S G i O ==)()()(当U i (S)输入端输入一个单位阶跃信号,且比例系数为K 时的响应曲线如图1-2所示。

2.积分(I )环节 图1-2积分环节的输出量与其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

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当积分系数为T 时的响应曲线如图1-3所示。

TsS U S Us G i O1)()()(==图1-33.比例积分(PI)环节比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11(11)()()(21211212CSR R R CSR R R CSR CS R S U S U s G i O +=+=+==其中T=R 2C ,K=R 2/R 1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图1-4示出了比例系数(K)为1、积分系数为T 时的PI 输出响应曲线。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作者:————————————————————————————————日期:装 订线实验报告课程名称:_________控制理论(甲)实验_______指导老师:_____ 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_______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______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接线图 四、实验设备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 七、实验数据分析 八、实验结果或结论一、实验目的1.熟悉THBDC-2型 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及“THBDC-2”软件的使用; 2.熟悉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电路模拟;3.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自控系统是由比例、积分、微分、惯性等环节按一定的关系组建而成。

要对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必须熟悉这些典型环节的结构及其对阶跃输入的响应。

本实验中的典型环节都是以运放为核心元件构成,原理图如左图 图中Z 1和Z 2表示由R 、C 构成的复数阻抗。

1. 积分环节(I )积分环节的输出量与其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

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当积分系 数为T 时的响应曲线如右图所示。

2. 比例微分环节(PD )比例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1()1()(112CS R R R TS K s G +=+= 其中C R T R R K D 112,/==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右图示出了比例系数(K)为2、微分系数为T D 时PD 的输出响应曲线。

专业:__TsS U S U s G i O 1)()()(==实验名称: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姓名:装 订线 3. 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1)()()(+==TS KS U S U s G i O当U i (S)输入端输入一个单位阶跃信号,且放大系数(K)为1、时间常数为T 时响应曲线如右图所示。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班级:姓名:学号: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一、实验目的1、学习典型环节模拟电路,通过搭建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熟悉并掌握自动控制实验箱的使用方法。

2、掌握典型环节的matlab软件仿真方法。

3、了解并掌握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及其特性,观察和分析个典型环节的响应曲线。

二、实验内容1、构成个典型环节模拟电路,计算传递函数,明确各参数物理意义2、用Matlab软件仿真个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分析其性能。

3、在自控实验箱中搭建个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调节模拟电路参数,观测并记录各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研究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阶跃响应的影响。

4、将软件仿真结果与模拟电路观测的结果作比较。

三、实验步骤1、构成典型环节模拟电路(1)比例环节传递函数为:G(s)=K=R2/R1,R1=200K, R2=100K或R2=200K(2)积分环节传递函数为:G(s)=1/(T*s),T=R1*C1,R1=200K,C1=1.0uF或2.0uF(3)比例积分环节传递函数为:G(s)=K+1/(T*s), K=R4/R3,T=R3*C1,R1=200K,C1=1.0uF或2.0uF(4)微分环节传递函数为:G(s)=Ts,T=R2*C1,R2=100K,C1 =0.1uF(5)比例微分环节传递函数为:G(s)=K+Ts,K=R2/R1,T=R2*C1,R2=100K,C1 =0.1uF(6)惯性环节传递函数为:G(s)=K/(Ts+1),K=R2/R1,T=R2*C1,C1=1.0uF或2.0uF2、用Matlab软件仿真实现各典型环节阶跃响应,并保存不同参数下各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1)比例环节R2=200K:g=tf(200,200);step(g)R2=100K:g=tf(100,200);step(g)(2)积分环节C1=1.0uF:g=tf(1,[0.2 ,0]);step(g), axis([0 1 0 5])C1=2.0uF:g=tf(1,[0.4,0]);step(g), axis([0 1 0 2.5])(3)比例积分环节C1=1.0uF:g=tf([0.2,1],[0.2,0]);step(g), axis([0 1 0 10.5])C1=2.0uF:g=tf([0.4,1],[0.4,0]);step(g), axis([0 1 0 5.5])(4)微分环节不能用step()函数,用Simulink仿真(5)比例加微分环节不能用step()函数,用Simulink仿真R1=20KR1=100K(6)惯性环节C1=1.0uFg=tf(1,[0.2,1]);step(g)C2=2.0uFg=tf(1,[0.4,1]);step(g)3、在自控实验箱中搭建各环节模拟电路,观测并记录个典型环节阶跃响应曲线,调整参数,重复进行。

作业-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自动控制原理-深圳大学

作业-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自动控制原理-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实验项目名称: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学院:机电专业:自动化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班级:实验时间:实验报告提交时间:教务部制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构成典型线性环节的模拟电路。

2.研究阻、容参数对典型线性环节阶跃响应的影响。

3.学习典型线性环节阶跃响应的测量方法,并学会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4.二、实验内容1.完成比例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2.完成积分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3.完成比例积分环节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4.完成比例微分环节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5.完成惯性环节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6.完成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特性的影响。

7.三、实验仪器1.ZY17AutoC12BB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

2.双踪低频慢扫示波器。

3.数字万用表。

4.四、实验原理1.比例环节下载后图可变大图1.1.2图1.1.1`比例环节的阶跃响应图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K s U s U I O =。

比例环节的方块图、阶跃响应及模拟电路图分别如图1.1.1、图1.1.2和图1.1.3所示。

其中012R R R K +=,试验参数取R 2=200K ,R 1=100K ,R 0=100K ,R=10K 或100K 。

2. 积分环节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TSs U s U I O 1=。

积分环节的方块图、阶跃响应及模拟电路图分别如图1.2.1、图 1.2.2和图1.2.3所示。

其中()110C R R T +=,试验参数取R 0=100K 可调,R 1=100K ,C 1=1uF ,R=10K 或100K 。

图1.2.2图1.2.1` 积分环节的阶跃响应图图1.1.33. 比例积分环节比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TSK s U s U I O 1+=比例积分环节的方块图、阶跃响应及模拟电路图分别如图1.3.1、图1.3.2和图1.3.3所示。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悉THSSC-4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及上位机软件的使用;2.熟悉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电路模拟;3.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机一台(含上位机软件)、USB 数据采集卡、37针通信线1根、16芯数据排线、USB 接口线;3.双踪慢扫描示波器一台(可选); 三、实验内容1.设计并组建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2.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输出响应的影响;3.在上位机仿真界面上,填入各典型环节数学模型的实际参数,据此完成它们对阶跃响应的软件仿真,并与模拟电路测试的结果相比较。

四、实验原理自控系统是由比例、积分、微分、惯性等环节按一定的关系组建而成。

熟悉这些典型环节的结构及其对阶跃输入的响应,将对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是十分有益的。

本实验中的典型环节都是以运放为核心元件构成,其原理框图 如图1-1所示。

图中Z 1和Z 2表示由R 、C 构成的复数阻抗。

1.比例(P )环节 图1-1比例环节的特点是输出不失真、不延迟、成比例地复现输出信号的变化。

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K S U S U S G i O ==)()()(当U i (S)输入端输入一个单位阶跃信号,且比例系数为K 时的响应曲线如图1-2所示。

图1-22.积分(I )环节积分环节的输出量与其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

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TsS U S U s G i O 1)()()(==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当积分系数为T 时的响应曲线如图1-3所示。

图1-33.比例积分(PI)环节比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11(11)()()(21211212CSR R R CS R R R CS R CS R S U S U s G i O +=+=+==其中T=R 2C ,K=R 2/R 1设U i (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图1-4示出了比例系数(K)为1、积分系数为T 时的PI 输出响应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院(系):能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姓名:周宇盛学号: 03010130 同组人员:王琪耀马晓飞
实验时间: 2012 年 10 月 23 日
实验名称: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THBDC-1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及上位机软件的使用;
2. 熟悉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电路模拟;
3. 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 THBDC-1型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
2. PC机一台(含上位机软件)、数据采集卡、37针通信线1根、16芯数据排线、采接卡接口线;
三、实验内容
1. 设计并组建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2. 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输出响应的影响;
一、各典型环节电路图
1. 比例(P )环节
根据比例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 0=200K 。

若比例系数K=1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 1=100K ,R 2=100K 。

若比例系数K=2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 1=100K ,R 2=200K 。

2. 积分(I )环节
根据积分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 0=200K 。

若积分时间常数T=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00K ,C=10uF(T=RC=100K ×10uF=1); 若积分时间常数T=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00K ,C=1uF(T=RC=100K ×1uF=;
3. 比例积分(PI)环节
根据比例积分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 0=200K 。

若取比例系数K=1、积分时间常数T=1S 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 1=100K ,R 2=100K ,C=10uF(K= R 2/ R 1=1,T=R 1C=100K ×10uF=1);
若取比例系数K=1、积分时间常数T=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 1=100K ,R 2=100K ,C=1uF(K= R 2/ R 1=1,T=R 1C=100K ×1uF=。

-+
+
R 1
R 2u i
-+
+
R 0
R 0
u o
-+
+
R
C
u i
-+
+
R 0
R 0
u o
4. 比例微分(PD)环节
根据比例微分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其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0=200K。

若比例系数K=1、微分时间常数T=1S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0uF(K= R2/ R1=1,T=R1C=100K×10uF=1S);
若比例系数K=、微分时间常数T=1S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200K,R2=100K,C=10uF(K= R2/ R1=,T=R1C=100K×10uF=1S);
5. 惯性环节
根据惯性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台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其相应的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0=200K。

若比例系数K=1、时间常数T=1S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0uF(K= R2/ R1=1,T=R2C=100K×10uF=1)。

若比例系数K=1、时间常数T=2S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200K,C=10uF(K= R2/ R1=2,T=R2C=200K×10uF=2)。

二、各典型环节传递函数
1. 比例(P )环节
比例环节的特点是输出不失真、不延迟、成比例地复现输出信号的变化。

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
K
S U S U S G i O ==
)
()
()(
2. 积分(I )环节
积分环节的输出量与其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

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
3. 比例积分(PI)环节
比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
其中T=R 2C ,K=R 2/R 1
4. 比例微分(PD)环节
比例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
)1()1()(11
2
CS R R R TS K s G +=
+= 其中C R T R R K D 112,/==
5. 惯性环节
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
Ts
S U S U s G i O 1
)()()(=
=
)11(11)()()(21211212CS
R R R CS R R R CS R CS R S U S U s G i O +=+=+==
1
)()()(+=
=
TS K
S U S U s G i O
三、典型环节单位阶跃相应曲线
1.比例环节
参数变化对动态特性的影响:K=R2/R1,比例系数K值增大,使输出的值与输入的值的关系发生变化,参数1组图像上可以看出输入与输出是1:1的关系,而参数2组中变成1:2。

2.积分环节
参数变化对动态特性的影响:积分系数为T,T=RC,根据参数计算,参数1组中T=1S,参数2组中T=,所以输出响应曲线中,2组的坡度(斜率)比1组的更陡,说明T越小,响应曲线斜率越大。

3.比例积分环节
参数变化对动态特性的影响:比例积分环节可以看作比例环节与积分环节的叠加,其中含有比例系数K和积分时间常数T,T=R2C,K=R2/R1,根据参数计算可得,参数1组中T=1s,K=1;参数2组中T=,K=1。

所以K使输入输出响应曲线成比例关系,积分常数则影响达到稳态的时间。

可以得出,2组达到稳态的时间比较快,两组的输入输出比例系数相同。

(4)比例微分环节
参数变化对动态特性的影响:C R T R R
K D 112
,/==,参数1组比
例系数K=1、微分时间常数T=1S ,参数2组K=、微分时间常数T=1S ,由图可以看出参数1组在阶跃响应之前,输入与输出曲线相互重叠,而参数2组在阶跃响应之前输入与输出成比例关系。

K 值越大,输入与输出曲线的不重叠的部分越大,由于微分特性因为积分环节对稳定曲线的外在扰动比较敏感,有不稳定现象,所以输出曲线在响应前后
都呈现出微小波动。

参数变化对动态特性的影响:惯性环节包涵比例系数K以及时间常数T,参数1组K=1、时间常数T=1s;参数2组比例系数K=2、时间常数T=2S,由图可以看出,参数1组比参数2组较快达到稳定状态。

T越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少。

比例系数2K1=K2,所以参数2组达到稳定状态的值比参数一组大一倍。

四、实验思考题
1. 用运放模拟典型环节时,其传递函数是在什么假设条件下近似导出的
答:1)假定运放具有理想特性,即满足“虚短”“虚断”特性2)运放的静态量为零,个输入量、输出量和反馈量都可以用瞬时值表示其动态变化。

2. 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主要差别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惯性环节可以近似地视为积分环节而又在什么条件下,惯性环节可以近似地视为比例环节
答:主要差别是积分环节只有一个积分时间常数T,而惯性环节含有比例系数K和时间常数T,当K=1是,惯性环节可以近似的实为积分环节,当T趋近于0是,惯性环节可以近似视为比例环节。

3. 在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实验中,如何根据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波形,确定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
答:惯性环节(1/Ts+1)只有一个参数:时间常数T。

当阶跃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所经过的时间正好等于一个时间常数。

由此可求。

4. 为什么实验中实际曲线与理论曲线有一定误差
答:因为实验中曲线是由电路模拟的,电路运行中受温度、湿度等影响会造成电路参数的变化,所以会造成误差,使实际曲线与理论曲线
有一定误差。

5.为什么PD实验在稳定状态时曲线有小范围的振荡答:因为积分环节对稳定曲线的外在扰动比较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