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的复习】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26课时综合实践长春市中考题型适用

考纲解读
真题例析
随堂演练
第26课时┃综合实践(长春市中考题型适用)
2010年6月9日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中报道了她的事迹: 在美轮美奂的世博会场馆前,在熙熙攘攘、比肩接踵的人流中, 她周而复始地清扫着。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人们 生活得更美好!”有无数个牟雪华这样的人为“更美好”尽职 尽责地工作着!
考纲解读
真题例析
随堂演练
第26课时┃综合实践(长春市中考题型适用)
竹在文人笔下含义多多。东坡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 竹”,竹乃文人雅士钟爱之物;杜甫对竹却另有看法“新松恨 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此时之竹乃恶之代表;俗语有 云“未曾出土先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摹竹之腹空状,而 喻人之虚怀若谷;宋人韩元吉有词云“无客问生死,有竹报平 安”,此处之竹又被喻为报平安的青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纲解读
真题例析
随堂演练
第26课时┃综合实践(长春市中考题型适用)
答 案 示例:菊花适应性强,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不高, 几经严霜而不凋谢。所以,菊花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致。唐 代元稹有诗:“不是花中偏爱花,此花开尽更无花。”陶渊 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直接赞美了菊花的经霜 不凋。菊花,成为人们坚强品质的化身 。
考纲解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真题例析
随堂演练
第26课时┃综合实践(长春市中考题型适用)
答 案 示例:我更支持生活部提出的方案——“资源在你 我手中”。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奢侈浪费之风开 始蔓延全国,资源浪费、资源短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 祖国的未来,我们不应该随波逐流,而应该从自身做起,不 浪费,不奢侈,厉行勤俭;从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 响应国家“勤俭资源”的号令,为建设勤俭型社会尽自己的 一份微薄之力。因为资源在你我手中 。
初三语文综合实践学习试题

初三语文综合实践学习试题1.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
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
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另据报道,去年10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材料二:漫画《无题》材料三:元旦放假,礼泉一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
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
”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
(3分)【答案】①中小学生上网的两个主要目的是娱乐与学习。
②中小学生触屏、触网年龄大大提前。
③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
(3分)【解析】这是一个综合学习题型,既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提炼概括能力,还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这个小题考查了考生从阅读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要抓住表中的数据来把握所包含的信息。
阅读并分析这则图表,就不难得提取出正确的信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其寓意。
(2分)【答案】这幅漫画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孩子沉迷网络(玩电脑),家长只顾自己娱乐;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却没有为孩子树立榜样)。
意符即可。
(2分)【解析】这类试题将漫画寓意与学生学习的课本理论相结合,来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生在做这类试题时不是理解漫画的寓意有很大难度,就是试题题肢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考生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命题者挖的“坑”中,所以这类试题考生得分普遍较低。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综合实践题课件

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
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
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
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
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
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 (3分)
依托:七下 网上读写与交流
中考真题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
九年级(6)班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语文” 专题学习活动,其中有主题为“话说文学 作品中的人物”的交流会。在这次活动中,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6分)
• ①请为本次交流会的场地布置拟一副对联,
要求所写内容切合活动主题。(2分)
• ②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评价。
(结合作品内容,50字左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探察】 • 班里就语文学习中工具书使用问题展开辩论。甲方认为没必要使用工具
书,乙方认为应经常主动使用工具书。你支持哪一方?请你面对全班同 学,运用连贯、得体的语言,简述理由。(40字左右)
•
• 3、(1)“大多数同学不经常使用工具
• (2)请从以上三个人中任选一位,给他(她)写一条短信,表达你对他
(她)的安慰、鼓励或祝福。注意:要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方法。
• 4、(1)示例1:奥运赛场上没有失败者,
每个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的人都不会 失败,每个在明知成功几乎无望却仍然坚 持到最后的人都不是失败者。生命因追求 而精彩,灵魂因付出而不败! 示例2:人 类在追求的路上不可能没有失败,正是这 种勇于追求、敢于拼搏、决不放弃的精神 推动着人类向前发展。
(1)考试题型
①语言综合运用;
②图(表)文转换;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解答技巧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解答技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一大重要环节,它旨在考察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解答这种题目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中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解答的技巧。
首先,我们要认真审题。
审题是解答综合实践活动题的基础,惟独准确理解题意,才干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在审题时,我们要子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解题思路。
有些题目可能会给出背景材料,我们要子细阅读背景材料,抓住关键信息,理清思路。
其次,我们要注重细节。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通常会涉及到一些细节问题,我们要注意细心观察和思量。
比如,有些题目可能会要求我们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某个人物的想法或者行为,这时我们需要子细分析材料,挖掘细节信息。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细节的准确表达,避免因为细节错误而导致答案的失分。
第三,我们要善于运用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题中,有时需要我们从一系列材料中归纳总结出某种规律或者结论。
这时,我们需要将材料进行整理,找出共同点和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归纳总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第四,我们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在解答综合实践活动题时,我们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避免使用不恰当的词语或者表达方式。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避免浮现重复、啰嗦或者繁复的表达,以免影响答案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最后,我们要注重练习和积累。
解答综合实践活动题需要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这需要我们平时多进行练习和积累。
我们可以多做一些综合实践活动题,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多积累一些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综合实践活动题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一大难点,但只要我们掌握了解题技巧,就能够应对自如。
通过认真审题、注重细节、善于归纳总结、注意语言准确性和得体性,以及进行练习和积累,我们就能够在中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中取得好成绩。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17129b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8.png)
综合实践题型归纳一、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题这种题型可能考图表题、也可能考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或给新闻拟标题、或者考几则材料的整合与探究。
1、对于图表题答题技巧归纳如下: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的表述;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
看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
例: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参考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
2、对于一句话新闻或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一般格式是:“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有的题还有字数限制)。
(1)用一句话表述下边一段文字的基本信息。
(不要超过20字,不含标点)莫斯科时间4月30日11时59分(北京时间30日15时59分),经过两天太空飞行后,载有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的“联盟TM一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到达目的地后,蒂托感慨地说:“我爱太空!”今年2月,蒂托与俄航空航天局签订了赴国际空间站旅行的合同,并为此支付了两千万美元。
解析该题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要求在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能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
这是事件报道,筛选信息时要把握关键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结果。
然后将其组成一个陈述句。
参考答案:4月30日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抵达国际空间站。
对于拟写新闻标题的答题思路为:第一步找导语(即总说段),第二步从导语中找中心句,第三步从中心句中找关键词语,第四步将关键词语整合成答案。
(2)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0字以内)本报讯母亲节前夕,一位姓陈的女士突然收到10岁女儿的来信。
在信中,火辣的歌词让陈女士着实惊讶。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解答技巧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解答技巧一、题型归纳从前些年刚出现这类试题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出语文实践活动题是中考语文考查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我们新一届考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要关注这类题型,多做些这方面的训练。
我们发现试卷常常将10个专题、12个综合性学习、6本名著等结合起来考察,所以对近年来的中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做了归类,简单谈谈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1、可能出现的考题分列如下:2、文明礼仪文化类3、新闻关注类(概括主要内容、写标题、比较异同点等)4、图表大聚会(就焦点问题设计)5、微博跟帖、微信互动等网络行为类6、劝说、主持、辩论等说话类7、材料分析类8、焦点问题思辨类(留守、空巢、汉字文化、空难、环保、手机瘾等)9、应用文体写作、修改类10、标语、对联、书法作品写作和赏析类11、正能量宣传类(孝亲、爱子、助人等)12、名著识记、分析类二、具体说明1、熟悉教材中的六部名著,每部作品至少精心准备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性格、品质特点(辩证看待);两个精彩的故事情节;把握六部作品的主题;浅议对六部名著的阅读感受等。
2、口语交际要根据“对象、场合”准确、文明、条清、得体的进行交流。
在此基础上有创意就更好了。
(称呼,委婉的表达)3、材料探究应观察材料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何异同点,是要赞美什么,还是批评什么,从而找出一般规律,根据分值归纳要点。
对于图表题,找其中关系、变化、趋势等,横向纵向比较,最后筛选、归纳、整合答案。
4、综合活动类,如“假如你是主持人,如何写开场白”,此类题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有高低之分。
题目意图是要唤起你的社会经验、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有关学科的知识积累,答题时应调动你的知识库存,紧扣主题进行涉及就可以了。
开场白:称呼+自我介绍+活动主题介绍+过渡语(进入活动的过渡语)5、漫画类第一步是仔细审题,明确题目的意思。
此步骤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审标题,仔细审读漫画的题目,认真分析思考题目的含义;②审主体画面,准确把握漫画的主题;③审题注和画注,题注和画注往往是对漫画的特别提示,这也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漫画的主题思想。
中考专题复习之综合实践

中考专题复习之综合实践中考示例类型一文化习俗型例1 民俗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
同学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而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熟悉它,探究它,从而增进了解,获得知识。
(1)了解民俗节日。
请用直线将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民俗节日民俗活动饮食文化春节赏月——————尝月饼清明赛龙舟—————包粽子端午踏青——————吃润饼中秋舞狮——————吃团圆饭(2)品评民俗节日。
请结合(1)(3)题提示的内容,说说我国民俗节日的特色。
特色一_①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②民俗活动与民俗饮食相结合特色二:__③民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④文化色彩浓厚。
(3)探究诗句内涵。
下列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有哪些?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示例:①诗句内容与民俗节日相关;②描述民俗节日活动、节日气氛;③表现不同节日的不同特色。
(答出两点即可) 类型二活动设计型例2[2011·鸡西] 结合材料,综合探究。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将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主题教育活动。
(1)请围绕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一:了解党的历史,点燃红色理想。
示例二:歌红色经典,抒爱党情怀。
(突出主题,语言凝练即可)(2)围绕活动主题,你认为在班级开展哪些活动能帮助身边的同学了解党的历史?示例:革命歌曲演唱会,为革命先烈扫墓活动,红色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会等。
(3)请围绕其中一项活动,设计活动内容。
(示例一)“革命歌曲演唱会(红色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会)”的活动设计:分组搜集、筛选整理、小组推荐、班级表演、进行总结。
(示例二)“为革命先烈扫墓”的活动设计:准备祭扫物品、集合整队讲要求、烈士墓前献词、活动总结等。
中考语文复习综合性学习考题精选(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综合性学习考题精选(含答案)【1】.小刚策划本组同学表演一场“水浒戏”。
京剧表演中,常用脸谱象征某种人物形象的特点。
下面这X黑脸谱常用来代表强悍、勇猛,小刚打算用它来扮演下面备选的《水浒》人物。
你认为这X黑脸谱最适于扮演,因为¨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他的强悍、勇猛。
(3分)【2】.小方搜集到下面一个有意思的图表,并和大家一起进行了探究。
他说:“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随着事业成就由小到大,记忆能力在其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
”你就理解能力或创新能力对事业成就的重要性也发表了一点看法,你说:“从图表中还可以看出,。
”(某某)【3】.仔细观察右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的内容。
(2)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有文采的广告语。
【4】综合性学习。
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
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活动一:识桥】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根据所在地命名 A ,根据形状命名 B ,根据习俗命名 C ,以抒情方式命名 D 。
请从下列选项中给A、B、C、D处选填合适的桥名。
(只填序号)(2分)选项:①放生桥②销魂桥⑧赵州桥④钥匙桥我会选:A. B. C. D.【活动二:赏桥】下图是标志黄冈市经济腾飞的鄂黄长江大桥。
请你观赏此桥,展开合理想象,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来描绘图中美景。
(2分)【活动三:说桥】(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
(2)请结合你的积累,说说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活动四: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
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1)(2)(黄冈)【5】、综合性学习。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