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一直被誉为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拍摄的一部洋溢人道主义气息的电影"。
其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和如此深沉的艺术魅力,应该说是与斯皮尔伯格身上流着犹太人的血液,以及童年时代亲身体验过犹太人遭受歧视的痛苦且他源于乌克兰的大家族中竟有17位成员在波兰纳粹集中营中被谋害;以及他的内心深处对辛德勒--这位犹太人的大恩人怀有虔敬感恩的心态等一系列无法逃避的事实分不开的。
影片情节波涛汹涌,气势悲壮,一幅幅画面--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的结实性手法,表现德国纳粹疯狂灭绝犹太人的恐怖,其惨状催人泪下。
……其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
描写犹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遭受集体屠杀的影片过去也拍过不少,但是以德国人良知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片,这还是第一部。
影片中,辛德勒开始时并不是位英雄在清洗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时,辛德勒在挥舞棍棒、疯狂扫射的冲锋队和被驱赶的犹太人之间看见了一个穿行于暴行和屠杀而几乎未受到伤害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
这情景使辛德勒受到极大的震动。
斯皮尔伯格将女孩处理成全片转变的关键人物,在黑白摄影的画面中,只有这小女孩用红色。
在辛德勒眼里,小女孩是黑白色调的整个屠杀场面的亮点--后来女孩子又一次出现--她躺在一辆运尸车上正被送往焚尸炉。
"It says whoever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此是希伯来圣经中的一句:"它说,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了整个世界。
"那些为辛德勒所庇护的所有犹太人以自己最神圣的经文中的一句来赞颂他,一个德国人,一个纳粹人。
他们对他只有无尽的感激,没有丝毫的民族仇恨。
他们知道他与别的纳粹党徒不一样。
他有着仁慈的心,他有怜悯,有同情。
在他散尽家财援救了1100多犹太人后,还在为自己未能再多救几个人而感到痛心。
当他在大雪中远去时,他已被所有犹太人铭记于心。
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深刻感人的电影,它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德国工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勇气拯救了大量犹太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共鸣。
首先,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一面。
辛德勒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决然地冒着巨大风险救助了大量的犹太人。
他的善良和勇气令人钦佩,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之处。
其次,影片中的角色塑造非常出色。
辛德勒虽然是一个商人,但在战争期间他展现出了非凡的人道主义精神。
而纳粹党员戈特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他既有残忍的一面,又有着对辛德勒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这些角色的塑造让我在电影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影片的拍摄手法和音乐也非常出色。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运动镜头,使得影片的场景更加真实,让我仿佛置身于二战的战场之中。
此外,约翰·威廉斯的音乐为影片增添了很多情感,让我在观影过程中更加投入。
总的来说,《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它让我在观影
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共鸣。
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出色的角色塑造和精彩的拍摄手法,展现了人性的伟大之处,让我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电影绝对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
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它深刻地描绘了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的苦难和辛勤工作的人们的善良。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这段历史,并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伟大。
首先,影片的演员表现非常出色。
利亚姆·尼森饰演的奥斯卡·辛德勒展现了一个商人的冷酷和温情,拉尔夫·费因斯饰演的阿莫德·戈特非常逼真地展现了一个冷酷的纳粹军官,而本·金斯利饰演的伊特茨哈克·斯特恩则展现了一个坚强的犹太人领袖。
他们的表演让观众能够深入地感受到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让人不禁为他们的遭遇而感到心痛。
其次,影片的剧情紧凑而又感人至深。
辛德勒在战争期间利用自己的工厂救了一千多名犹太人的生命,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战争背后的人性光辉。
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到震撼,尤其是最后一幕,当辛德勒看到自己的戒指和手表就能救下更多的人时,他无比悔恨的表情让人心碎。
最后,影片的音乐也非常精彩。
约翰·威廉姆斯的配乐让整部电影更加感人,他用音乐来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痛苦和希望,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段历史。
总的来说,《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令人难忘的电影,它让人们对战争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思考的作品。
它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伟大,让人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第一篇:《辛德勒的名单》影评战争·生命·人性——《辛德勒名单》在床上足足躺着三个小时看完了这个电影……实在是太酷了,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看这个片子必需得调整好自己的体力,不然很有可能累死(看完我这个影评也得准备好体力……),实在是有点长,195分钟,平常的我要是看这个估计一半就得累瘫,所以我在学校的时候曾经鼓足勇气看这个片子,终究因为体力不足而放弃。
先留一下整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第一遍感觉。
主题必然有反战,有和平的主张,还有对生命的重视。
刻画人物方面,人物的刻画十分到位,人性的转变表达很清楚,比如辛德勒和斯特恩,而且铺垫的也很好,其中有一个桥段是那个断臂老犹太人特意来感谢辛德勒,后来被枪杀,辛德勒知道了以后很愤怒,片子中有很多地方足以给辛德勒的心灵带来无比巨大的震撼,这到后面再介绍。
音乐,只能用酷来形容。
(首先我是学古典吉他的,这个是古典吉他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弹奏的《辛德勒名单》,不是这个曲子的作曲人,他们俩重名)(这是帕尔曼的提琴版)这也成为我想看这个片子的一个内动力,杨雪菲弹的这个曲子实在是great,我得看看在影片里这个曲子是怎么使用的。
剧情嘛,具体来说没有什么剧情,这个片子具体来说也可以算成是一个纪录片,都是一些实事的陈述,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枪杀,惊天动地的爱情,诡谲多变的阴谋诡计,或者是一些巧合和奇遇,都没有,所以很有可能有观众在最开始的时候看不进去而放弃继续看一个这么长的电影。
画面、镜头,我觉得这个是最值得分析的,实在是太多精彩的镜头了,就像是《美国往事》里面的剪辑,这个片子里也有很高明的剪辑,比如刚开篇的那个蒙太奇,彩色场景转换到黑白场景,借用一个特写镜头给出蜡烛的燃烧,然后,熄灭,一缕白烟,推近镜头,继续特写烟,烟自然是白色的,背景被景深弄得暗掉了,是黑色的,这时恰好就转换到了黑白场,然后一个剪辑,由蜡烛熄灭的一缕白烟剪到了火车头冒出的烟,实在是酷,还有,也许刚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片子开头那么多地方,花那么多时间,来给出打字机打字的特写镜头,是一件让人很不理解的事情,甚至可以说boring。
浅评辛德勒的名单[精选五篇]
![浅评辛德勒的名单[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43fe5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d.png)
浅评辛德勒的名单[精选五篇]第一篇:浅评辛德勒的名单倘若奥斯卡·辛德勒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为自己信念而战斗的英雄人物,那要理解他这个人,一定会更容易一些。
但事实上,他是个带有缺陷的人,酗酒、赌博、玩弄感情、受贪婪驱使、渴求奢华生活;于是,这令他的人生成了个谜。
二战开始时,他看准了其中的机会,来到纳粹占领下的波兰开设工厂,以极其低廉的工资雇佣犹太人为自己工作。
他的目标是成为百万富翁。
战争快结束时,他却冒着生命危险,牺牲个人财富以拯救那些犹太人;他欺骗纳粹长达数月,设立了一家子虚乌有的军工厂。
他为什么会转变?究竟发生了什么,令他从加害别人的人,变成了人道主义者?影片《辛德勒名单》根本就没有试图去回答这个问题,这一点必须归功于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因为,任何一个答案都有可能是太过简单的,对于辛德勒的一生来说,那都会是一种侮辱。
大屠杀是一个巨大的邪恶引擎,在种族主义和狂热情绪的推动下疯狂旋转。
但辛德勒却在属于他自己的那个小小角落,凭借智慧战胜了它,不过,他看似本来就没什么计划,纯粹凭着冲动随性而为,甚至是他自己都没法完全弄清楚这些。
这是斯皮尔伯格目前为止最优秀的一部作品,他还原了大屠杀的真相、辛德勒所造就的奇迹;在此过程中,他并没有借助那些简单的叙事程式。
本片片长一百八十四分钟,和所有伟大的电影作品一样,它看上去还是显得太短了。
影片一开始,辛德勒(列姆·尼森[Liam Neeson])便登场了,他长得身高马大,给人不怒自威的感觉。
他穿着考究,经常流连夜场,为纳粹军官以及他们身边的女孩子购买鱼子酱、香槟酒,他还喜欢和高级军官们合影。
他骄傲地在衣服上别了纳粹党徽。
他在黑市上也很吃得开,能搞到尼龙、香烟、白兰地。
当局乐于帮他开设工厂,制造用于军队炊事班的搪瓷厨具。
他也很乐于雇佣犹太人,因为他们的工资低于正常水平,这样,他就能大发横财了。
辛德勒的天才在于贿赂、谋划、欺骗。
他对经营工厂一无所知,于是找了犹太人会计伊萨克·斯特恩(本·金斯利[Ben Kingsley])来负责这一块。
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充满人性光辉和温暖的经典电影。
影
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纳粹德国为背景,讲述了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如何利用自己的权势和财富,拯救了大量犹太人的生命。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它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更因为它所传达的人性温暖和对生命的珍视。
首先,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展现了纳粹德国统治下犹太
人所遭受的苦难和迫害。
这种残酷的现实让人心如刀割,让我深刻
地感受到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破坏和伤害。
然而,正是在这种
残酷的环境下,奥斯卡·辛德勒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他不顾个人利益,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帮助犹太人逃离纳粹的屠杀,使他们免于
死亡的命运。
这种对人类生命的珍视和对正义的追求,让我深受感动。
此外,影片中的角色塑造和演员的表演也是非常出色的。
利亚姆·尼森饰演的奥斯卡·辛德勒展现了一个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
企业家形象,他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而本·金斯利饰演的纳粹党
卫军军官艾蒙德·戈特也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角色,他的冷
酷和残忍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角色的形象和演员的表演都为影片增
添了深厚的情感和戏剧张力。
总的来说,《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它不仅让我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光辉。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也会闪耀出来,正义和善良永远不会被摧毁。
这种共鸣让我对人性和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敬意和赞美。
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它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德国工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勇气拯救了大量犹太人的生命。
这部电影不仅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的苦难,更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善良。
首先,影片的演员表现非常出色。
利亚姆·尼森饰演的辛德勒展现了一个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形象,而拉尔夫·费因斯饰演的戈特利布则展现了一个冷酷无情的纳粹军官。
两位演员的精湛表演让影片更加真实感人,观众对角色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其次,影片的剧情紧凑而又扣人心弦。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以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紧凑的叙事手法,将二战期间的恐怖和人性的悲壮展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影片结尾,当辛德勒看着自己所拯救的犹太人离开时,观众不禁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最后,影片的主题深刻而又震撼人心。
《辛德勒的名单》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二战的历史片,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善良的探讨。
影片通过辛德勒的善良和勇气,让观众看到了希望和光明,让人们对于人性的善良和正义充满了信心。
总的来说,《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它不仅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二战期间的恐怖和苦难,更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善良。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历史片,更是一部值得深思和反思的作品。
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它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纳粹统治下拯救犹太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和邪恶的对立,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正义的追求。
首先,影片的叙事手法非常出色,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将历史事件还原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二战期间的波兰。
影片通过辛德勒与犹太人的真实故事,展现了当时的残酷和悲惨,让人深感震撼和心痛。
其次,影片的人物塑造也非常成功,奥斯卡·辛德勒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个原本只顾自己利益的商人,但在目睹犹太人遭受迫害后,他逐渐觉醒,最终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拯救这些无辜的人。
这种人性的转变让我感受到了善良和勇气的力量,也让我对正义和良知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影片的音乐和摄影也非常出色,配乐悲壮而感人,画面细腻而真实,让人在观影过程中情绪起伏不定,深受触动。
总的来说,《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充满人性光辉的电影,它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让人对历史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更是一部能够触动人心的经典之作。
强烈推荐观众观看,相信你也会被它深深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导演斯皮尔伯格本人也是一位犹太人,从他的亲身经历上更能公正客观并真实的演绎出犹太人在种族灭绝政策下的迷茫和无助。
在叙事手法上,本片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对称的手法,前后相呼应,并通过前后对比讥讽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性战胜兽性的过程。
全片大部分运用了黑白胶片,以此反映当时的黑暗,更有一种纪实的感觉,开始与结束时的蜡烛相呼相应,那是人性之光,注视着希望,给人一种幸福终将来临的感觉。
同时又让人想到二战中遇难的所有人。
像是一种祭奠,却仿佛只有他们才话在光鲜灿烂的生活之中。
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导演演绎出非凡的两个世界。
其实每个人都同时时存活在这两个世界之中罢了。
导演对光影的运用也十分到位,在明与暗、黑与白之间为观者诠释了一组又一组的特色场面。
暗光线下辛格勒的忧郁毫无保留的体现出来,明亮的光线刺穿阴影,一次次为犹太人带来希望。
在这明与暗、黑与白的相更迭下,突显出犹太人对命运的无助,再一次次放逐,一次次救赎中,希望与失望并肩,不知何处是归路,何时是归期,
辛格勒的登场通过一组特写镜头,交代了他的身份。
简洁大方的西装,说明他是个中产阶级,一塌纸币表明他是为钱而来,纳粹党徽说明他是纳粹党员。
镜头中的两次出现一个穿鲜红连衣裙的少女,看似只是过客,却反映了辛格勒对自己无能的责备和时代下个体的卑微无助。
在德国军队冲入城市抓捕犹太人的场面中,充分的反映出面对危难时人们的不同选择。
被抓而又不顺从的被捉到街角,随意一枪,杀人不眨眼,人对自己命运没有掌握权,而人对他人的灵魂没有了敬畏感,浑浊了的世界叫世人不敢相信,却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事实。
人们慌张的去找藏身之处,却总也不安全,但这一幕足以说明:活着,是人最基本的追求,绝望永远不会出现。
而无处藏身的妇人逃到街头,被小士兵发现却意外的得到帮助,反映了在黑暗中也有没有被污染的纯洁的爱心,仿佛有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但又让人感叹他终将被同化的事实。
在兵临城下的危亡之时弹起的优美乐曲与战争的残酷格格不入,没有一名军人为之震撼,他们是失去了对美的感悟的一群狼!这般凶恶撕破了美,在血口之下,旋律停止了。
演奏者看似向命运抗争,与时代格格不入,实则是一种逃避,他将自己关在了自己虚构的世界里,忘却了痛苦,而这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也就是因为这篇文章,第二天我忍不住又看了一遍,不只是看辛德勒,更重点的看年轻军官歌德。
其实歌德心里是很敬佩犹太人的,在广场发表“就职演讲”时他说:“今天,是历史时刻,今天将长留青史,许多年后,年青人将以敬佩的心情谈起今天的事。
今天,是历史时刻,六百年前,欧洲大瘟疫,死人无数,犹太人被指为祸端,当时的波兰国王,批准犹太人前来克拉科夫市,他们来了,源源而至,一车车行李,落地生根,发展起来,在企业、科学、教育、艺术等各方面…他们来时赤手空拳,一无所有,然后昌盛繁荣。
六个世纪以来,犹太人,盘踞着克拉科夫,你们不妨想想,由今晚开始,这半个世纪的事迹,将成为流言,可视为从未发生过…今天,是历史时刻”。
他很清楚犹太人决不是“劣等民族”,他知道要做的其实是毁掉犹太人的文明,但他深受法西斯纳粹思想的毒害而不能自拔。
他在普瓦索夫集中营的金属加工厂看见做门铰的老人如此娴熟,就找个借口杀死。
一个优秀的女工程师给出建筑上的建议,杀死后还按照女工程师的建议改正,其实是一种有嫉妒的成分。
他心里很矛盾,尤其是面对女仆人海伦。
爱她但是因为海伦是犹太人,爱恨交织,他逃不出法西斯思想的控制。
在地下室一面向她诉说:“原来你躲在这里来避开我,我是来告诉你,我是巧手的厨具师、熟练的仆人,是真心话。
战后,你要写书,我会…乐意替你写。
听到楼上大家在寻欢作乐,这里必然显得寂寞。
”,“有时,我们俩都是寂寞的”,一面大骂海伦:“不,我怎么可以同情你?你这个犹太婊子,几乎引诱我上钩…”,随后疯狂的殴打海伦。
歌德自知已经爱上了海伦,一个犹太女人,一个像蛇、鼠、虫、蚁般的犹太婊子,他找不到方向,只有借着殴打她来发泄。
在辛德勒出于保护犹太人的目的“诠释”权力后,歌德先是试图宽容,却逃不掉法西斯的本性,而后变本加厉。
歌德反映的是深受法西斯毒害的德国军人,他们也是人,也有爱,却在法西斯的毒害下变得无法自拔。
最后
歌德的死也很讽刺,平时利用权力杀人不仅残忍而且以此取乐,结果在自己上绞刑架时士兵们想踹去他脚下的木凳,却半天没奏效,折腾了半天才踢掉,被吊死。
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当然,《辛德勒的名单》也有我不懂和遗憾的地方。
有些原因不在影片本身。
1. 翻译问题。
影片有很多德语、波兰语和以色列语,可能还有梵语,没有翻译出来的确可惜。
影片里的一些祷告和歌曲很不错,不能被用来理解影片很是遗憾。
2. 原型问题。
辛德勒确有其人,也的确利用工厂保护了不少犹太人,但是也没有影片中那样高尚,据说它晚期利用曾经帮助过的犹太人骗取钱财。
虽然影片是影片,原型是原型,电影可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想到现实的晚年辛德勒,心理多少不是滋味。
3. 婚姻问题。
原型中的辛德勒失败的婚姻没写在影片中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影片后段在写辛德勒和他女友的关系时显得太单薄。
前期写他好色,引出了他的女友,后期在他的家乡,让人们叫他女友为舒太太,与前面紧密对应并没有错,但是没有了下文感觉又有些空洞,如果加上了分手之类的场景又与氛围不合,因为那时的观众关注的不是好色的辛德勒,而是人性的辛德勒和那群悲惨却很幸运的犹太人。
斯皮尔伯格可能没有把握好。
4. 那一段表白。
辛德勒戴上戒指,没有向史丹致谢,他眼含着泪水对史丹说:“我或许可以多带些人出波兰,或许可以多带些…”。
史丹说:“拜你所赐,1100人得已生还…”。
辛德勒:“我当时多赚点钱就行…”。
他自嘲似的笑了笑,“我太挥霍了…”。
接着,他从笑转为哭泣:“只要我…”。
史丹说:“你所救人的后代,也蒙你的恩”。
辛德勒指着自己的汽车说:“这辆车,可以换回十个人的生命,我要来干什么?十个人…”,取出领针:“这领针,两个人,黄金造的,两个人…”。
他大声痛哭着,像个孩子一样,工人们上前去抱住辛德勒,紧紧的抱着他。
的确,到了这样的场景,有良知有情感的人都会感动,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这个场景大家也会感动,不管辛德勒说什么,只要说的大差不离,或者干脆不说,谁都会感动。
但是这一段实在是败笔,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这是在煽情,尤其是取出领针,谁相信。
何必如此呢,大家可能已经在流泪,你何必再添油加醋。
一个本来真实感极强的影片在这里变得有些虚伪。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是不是一部百看不厌的影片但绝对是一部有思想有历史背景的经典佳片。
在这部影片中我很佩服斯皮尔伯格采用黑白片的方式,这样有种历史厚重感和真实感,也象征了犹太人的黑暗时代。
而结尾当从死亡线挣扎出来的犹太人获得自由走向市镇时又使用彩色,形成了大的反差,构思让人叫绝。
观众有从黑暗中走到阳光下的感受,可以体验到剧中人解除死亡威胁的开朗心情。
另外,斯皮尔伯格大量的使用黑色幽默,却不仅让人笑不出来,而且能让观众更加同情犹太人在那段黑暗岁月里的悲惨遭遇。
这部影片我最喜欢的台词是:
1.凡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
2.片刻的生命,终归是生命。
3.家父曾说过,人生所需者有三:高明的医生、宽大的牧师、聪明的会计。
(因为个人原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