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方略课件:选修3-4 1.2 机 械 波

合集下载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方略课件:选修3-4 2.2 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 相对论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方略课件:选修3-4 2.2 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 相对论

三、相对论 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_相__同__的。 (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光速 和光源、观测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2.质速关系: (1)物体的质量随物体速度的增加而_增__大__,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m与静
3.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1)发射电磁波需要开放的高频振荡电路,并对电磁波根据信号的强弱进行 _调__制__(两种方式:调幅、调频)。 (2)接收电磁波需要能够产生电谐振的调谐电路,再把信号从高频电流中 _解__调__出来。调幅波的解调也叫_检__波__。 4.电磁波谱:按照电磁波的_频__率__或_波__长__的大小顺序把它们排列成的谱。按波 长由长到短排列的电磁波谱为:无线电波、红外线、_可__见__光__、紫外线、X射 线、γ射线。
二、电磁波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_电__场__,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_磁__场__。 2.电磁波及其传播: (1)_电__磁__场__在空间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_介__质__,在真空中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传播速度都等于 光速。但在同一介质中,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是不同的,频率越高, 波速越小。 (3)波速公式:v=_λ__f_,f是电磁波的频率。
2.光的衍射: (1)图示: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光的波长_相__差__不__多__,甚至 比光的波长_还__小__的时候,衍射现象才会明显。 3.光的偏振: (1)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_一__切__方__向__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 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 (2)偏振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_特__定__的方向振动的 光。 (3)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_横__波。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2 机械波课件(选修3-4)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2 机械波课件(选修3-4)

【解析】 当孔的尺寸比波长大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只 不过不明显.只有当孔、缝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 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切不可把此条 件用来判断波是否发生了衍射现象.
【答案】 BC
[热点考向剖析] 考向一 波的形成和传播 1.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 离叫波长. 2.波传到任意一点,该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 向相同. 3.介质中每个质点做的都是受迫振动,所以任一质点的 振动频率和周期都和波源相同.因此可以断定:波从一种介质 进入另一种介质,由于介质的情况不同,它的波长和波速可以 改变,但频率和周期都不会改变.
[练一练]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介质中的质 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5πt)cm.关于这列 简谐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列简谐波的振幅为20 cm B.这列简谐波的周期为5.0 s C.这列简谐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25 cm/s D.这列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
【解析】 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有波源和介质.由于介质 中的质点依次带动由近及远传播而形成波,所以选项A和B正 确;波的传播速度是波形由波源向外伸展的速度,在均匀介质 中其速度大小不变;而质点振动的速度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 地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波源一旦将振动传给了介质,振动 就会在介质中向远处传播,当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仍然继续 传播波源振动的运动形式,不会随波源停止振动而停止传播, 选项D错误.
__________ 传播
2.多普勒效应 (1)条件: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__相__对__运__动___. (2)现象:观察者感到_频__率__发生变化. (3)实质:波源频率_不__变_,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_变__化__.

2021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4第2讲 机械波

2021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4第2讲 机械波

【解析】 设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t=0.2 s 可能是n+14 个周期(n=0,1,2…),即 t=n+14T1,
周期 T1=n+t 41=4n4+t 1 波速 v1=Tλ1=4×(44nt +1)=5(4n+1) m/s(n=0,1,2,3…)
设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t=0.2 s 可能是n+34个周期(n =0,1,2…),即 t=n+34T2.
• 【答案】 AB
• 如下图甲为某波源的振动图象.图乙是该 波源产生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动图,波动 图象的O点表示波源.问:
• (1)这列波的波速多大?
• (2)若波向右传播,当波动图中质点Q第一 次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时,质点P已 经经过了多少路程?
• 【解析】 (1)从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可 以看出:波源起振方向沿-y方向,T= 0.2 s,λ=0.2 m
率.
• (2)波源不动:观察者朝向波源以某一速 度运动,由于相对速度增大而使得单位时 间内通过观察者的完全波的个数增多,接 收频率增大了.同理可知,当观察者背离 波源运动时,接收频率将减小.
• (3)观察者不动:波源朝向观察者以某一 速度运动,由于波长变短,而使得单位时 间内通过观察者的完全波的个数增多,接 收频率亦增大,同理可知,当波源背离观 察者运动时,接收频率将减小.
• 2.机械波的分类 • (1)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垂方直 向
波峰的波,有 波谷(凸部)和
•同(一2条)纵(直凹波线部上:).质点振动方向密与部波的传播疏部方.向


的波,有

• 3.波长、波速、频率及其关系
• (1)波长 •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对平衡位位置移的
总是相等的两个相邻的质点的平衡位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4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4

复习指导
3. 光学:从近三年的高考考点分布统计来看,折射 定律和不同色光的折射率问题常成为考点,考查的 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也有光路作图题.对光的 折射和全反射等几何光学的考查. 4. 预计 2013 年的高考中对光学的考查仍集中在上述 知识点上.折射定律和不同色光的折射率及全反射 问题仍是出题热点. 5.题型: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和计算题.
二、全反射 1.条件:(1)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临界角. (2)入射角等于或大于______________ 折射光 2.现象:__________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
1 3.临界角:sin C= ,C 为折射角等于 90° 时的 n 入射角.
4.应用:(1)全反射棱镜.(2)光导纤维,如图所示.
第三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 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测定
一、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 变的现象称为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1)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 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______________ 法线 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 __________ 正比. 成___________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动力学表达式:F=-kx,其中“-”表示回复力 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2)运动学表达式:x=Asin(ωt+φ),其中A代表振 幅,ω=2πf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ωt+φ)代表简谐 运动的相位,φ叫做初相.
3.简谐运动的图象 (1)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x=Asin ωt,图 象如图甲所示.
F回=0位置,弹簧处 F回=0位置,小球摆动的 最低点(此时F向心≠0) 于原长
重力势能与动能 能量转 动能与弹性势能的相互转 的相互转化,机 化关系 化,机械能守恒 械能守恒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4 1-2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4 1-2

(4)×。波分横波与纵波,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 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5)√。由 可知,沿波的传播方向,振动在介质中 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 (6)√。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决定。 (7)√。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防止策动频 率与固有频率相同,出现共振现象。
v
T
(8)×。火车鸣笛减速向我们驶来时,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声的频率高,是声 波的多普勒效应。
受迫
波源
2.机械波的分类:
质点振动方向和 分 波的传播方向的 类 关系 横 波
垂直




_____
在同一条直线上
凹凸相间; 有波峰、波 谷
绳波等
疏密相间; 纵 弹簧波、 _______________ 有密部、疏 波 声波等 部
3.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1)波长λ:在波动中_________总是相同的两个_____ 质点间的距离。 (2)频率f:在波动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都是相 同的,都等于_______________。 振动相位
相邻
波源的振动频率
(3)波速v、波长λ和频率f、周期T的关系: 公式: ____。机械波的波速大小由___________ _____决定,与机械波的频率无关。
v T
λf
介质本身的
性质
知识点2 横波的图象 1.坐标轴:横轴表示各质点的_________,纵轴表示该时 刻各质点的位移。如图。 平衡位置
(5)在一个周期内,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在介质中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 ( (6)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由介质本身决定。 ( (7)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是为了避免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 )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选修3-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X3-4-1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选修3-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X3-4-1


顾 全反射和临界角问题时,应注意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作出正
确的光路图;光和相对论部分,以考查基本概念及对规律的
课 时

考 简单理解为主,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知识点.
点 互
踪 训 练



第8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第 1 讲 机械振动
课 时

考 点 互
踪 训 练

探 究
φ 叫做 初相 .
第15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2.简谐运动的图象

(1)从 平衡位置 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 x=Asinωt,

知 识
图象如下图甲所示.





考 点 互
踪 训 练

探 究
(2)从 最大位移处 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 x=Acosωt,
图象如上图乙所示.


考 折射率Ⅰ

互 动
全反射、光导纤维Ⅰ
跟 踪 训 练

究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Ⅰ
第4页
必修1 第1章 第1讲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
基 础
播Ⅰ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Ⅰ

识 回
电磁波谱Ⅰ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Ⅰ

质速关系、质能关系Ⅰ
时 跟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选修 3-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选修3-4第2讲机械波课件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选修3-4第2讲机械波课件

1.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_相__同__的两个相邻质
点间的距离。
2.波速v: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机械波的波速仅由_介__
_质__本身的性质决定。波速的计算方法为v= =λf或
v= x 。
T
t
3.频率f:由波源决定,等于_波__源__的振动频率。 4.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1)v=_λ__f_。
( ×) (6)两列波在介质中叠加,一定产生干涉现象,一切波都 能发生衍射现象。 ( ×)
(7)发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发生 了变化。 ( ×)
【秒判正误】 (1)在一个周期内,机械波中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的 距离等于振幅的4倍。 (× ) (2)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 ) (3)机械波的频率等于振源的振动频率。 √( )
(4)机械波的传播速度v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只要介质不 变,v就不变;如果介质变了,v也一定变。 √( ) (5)通过波的图象可以找出任一质点在任意时刻的位移。
2.机械波的分类:
分 类
质点振动方向 和波的传播方
向的关系
形状
举例
横 波
_垂__直__绳波等

_在__同__一__条__
疏密相间;有 弹簧波、

_直__线__上__
__密__部_、_疏__部__ 声波等
知识点2:横波的图象(b) 1.坐标轴:横轴表示各质点的_平__衡__位__置__,纵轴表示该时 刻各质点的_位__移__。如图。 2.物理意义:表示在波的传 播方向上,某时刻各质点 离开_平__衡__位__置__的位移。
2.多普勒效应: (1)定义:当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观 察者接收到的_波__的__频__率__会发生变化。 (2)规律。 ①波源与观察者如果相互靠近,观察者接收到的_频__率__ _增__大__;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方略课件:选修3-4 1.2 机 械 波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方略课件:选修3-4 1.2 机 械 波

【情境辨析】 平静的水面投下一粒石子,就会在水面上产生一圈圈的波纹,自投入石子的 点向外传播,漂浮在水面上的树叶会随波的传播上下振动。
(1)漂浮在水面上的树叶随波向外移动。 ( × ) (2)树叶的振动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 √ ) (3)树叶的振动的能量是从波源获得的。 ( √ ) (4)水面波的传播速度由投入石子的大小决定。 ( × )
(5)水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象。 ( √ )
(6)水面波通过的狭缝越宽,狭缝后面有波纹的区域就越宽。 ( × )
(7)人在水面上游泳时,在相同时间内,向着波源运动,比远离波源运动,
遇到的波纹数多。
(√)
2.分类: (1)图示:
(2)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垂__直__。 (3)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_同__一__条__直__线__上__。
二、波的图象及现象 1.图象: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时刻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_位__移__。坐标 轴:横坐标表示沿波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_平__衡__位__置__,纵坐标表示该时刻各 个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_位__移__。
第2讲 机械波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题型突破 核心素养测评
【知识建构】 一、机械波及其分类 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1)形成条件:有波源、有_介__质__。 (2)传播特点: ①传播振动形式、_能__量__和信息。 ②质点不随波_迁__移__。 ③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_频__率__、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相同。
2.关系式:v=λf。 3.特有现象: (1)干涉:两列波叠加,某些区域的_振__幅__加大,某些区域的_振__幅__减小。 条件:两列波的_频__率__相同。 (2)衍射:能_绕__过__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条件: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_波__长__小或相差不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系式:v=λf。 3.特有现象: (1)干涉:两列波叠加,某些区域的_振__幅__加大,某些区域的_振__幅__减小。 条件:两列波的_频__率__相同。 (2)衍射:能_绕__过__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条件: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_波__长__小或相差不多。
(3)多普勒效应:声源的频率源,观察者接收的频率_增__大__。 ②观察者远离波源,观察者接收的频率_减__小__。 ③观察者与波源相对静止,观察者接收的频率 _等__于__波源的频率。
第2讲 机械波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题型突破 核心素养测评
【知识建构】 一、机械波及其分类 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1)形成条件:有波源、有_介__质__。 (2)传播特点: ①传播振动形式、_能__量__和信息。 ②质点不随波_迁__移__。 ③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_频__率__、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相同。
【情境辨析】 平静的水面投下一粒石子,就会在水面上产生一圈圈的波纹,自投入石子的 点向外传播,漂浮在水面上的树叶会随波的传播上下振动。
(1)漂浮在水面上的树叶随波向外移动。 ( × ) (2)树叶的振动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 √ ) (3)树叶的振动的能量是从波源获得的。 ( √ ) (4)水面波的传播速度由投入石子的大小决定。 ( × )
(5)水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象。 ( √ )
(6)水面波通过的狭缝越宽,狭缝后面有波纹的区域就越宽。 ( × )
(7)人在水面上游泳时,在相同时间内,向着波源运动,比远离波源运动,
遇到的波纹数多。
(√)
2.分类: (1)图示:
(2)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垂__直__。 (3)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_同__一__条__直__线__上__。
二、波的图象及现象 1.图象: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时刻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_位__移__。坐标 轴:横坐标表示沿波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_平__衡__位__置__,纵坐标表示该时刻各 个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_位__移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