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氮素营养诊断的进展与展望
氮素营养诊断技术在我国园艺作物上的应用现状

园艺作 物生产 中u 。
1 1 叶 色诊 断 法 .
叶色是植物氮素营养状况 的外 在表现 , 其变化基本 能反
映植物的氮 素营养水平 。从 3 0多年前 的《 0 沈氏农 书》 关于 对水稻进行 叶色诊断追肥到现 在 , 叶色诊 断氮素营 养的方法 已逐渐发展成熟 。在传统 的园艺作物生产 中, 绝大多数农 民都是通过观察植株的叶色并结合 自身经验决定是 否追施氮 肥 。如苹果缺氮表现为叶小淡绿 , 老叶枯黄 、 红或紫色 , 落 ; 早
西红 柿 缺 氮则 表 现 为 叶 浅 绿 , 部 叶 变 黄 干枯 等 。 下 12 植 株 全 氮诊 断 .
由于氮在土壤 中的淋洗作用 , 过多施用 氮肥易造 成地下水 的
污染 , 满足 不了我国 以高产 、 优质 、 环境友好 和资源高效为 目 标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的需要 。传 统的氮素营养诊断方法大都 基于土壤和植物组织 的实验室分析 , 取样 、 在 测定 、 数据分析 等方面需要耗 费大 量的人力 、 物力 , 且时效性差 , 不利于推广 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 的不 断发展 , 国内外学者研 发出一系列 快速 、 简单 、 准确 的测试 技术 , 在农作 物生产 中得到 了广泛 的 应用 。我 国的氮素营养诊 断研究 起步较 晚, 目前 已在 但 营养诊 断技术 研究 和 大 田作物水稻 、 小麦、 花 、 米等 棉 玉
收稿 日期 :0 1— 5— 3 21 0 0
张 明福等根据上年柑橘 营养诊断结果 , 采用配方施 肥 的 方式对果园实行施肥 , 其单株用肥 成本与株 产的 比值平均 使 提高 了 6 . % 4 3 。丘山等在前人试 验的基础上发 现了 1 种 新 的柑橘氮素测定方式 , 即用气提法代替蒸馏法 , 获得了满意 的效果 , 电 9 % 以上 。李辉桃 等 。 研 究 了红富士苹 节 0 ¨ 果施用氮磷钾化肥的效果 。通过旱地果 园的土壤营养测定和
植物营养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植物营养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一、概述植物营养诊断,作为现代农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精准指导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植物营养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传统的植物营养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土壤分析和植物组织分析,通过对土壤和植物样本的化学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以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
这些方法存在操作繁琐、耗时长、对样本破坏性强等缺点,难以满足现代农业高效、精准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植物营养诊断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
新的诊断方法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减少了对植物和土壤的破坏。
无损测试技术可以通过对植物叶片或冠层的光谱反射率进行分析,快速准确地评估植物的营养状况;生理生化分析诊断法则可以通过测定植物体内的酶活性、代谢物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揭示植物营养状况的生理机制。
还有一些新兴的诊断方法,如基于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的智能诊断系统,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自动识别和预测植物的营养问题。
这些方法的出现,为植物营养诊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植物营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植物营养诊断方法将更加精准、高效、环保,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植物营养诊断的重要性植物营养诊断是现代农业科技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植物营养问题日益凸显,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营养诊断,从而合理施肥,成为当前农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植物营养诊断有助于精准把握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
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各异,通过营养诊断可以了解作物当前的营养状况,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施肥方案,避免过量或不足施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植物营养诊断有助于提高作物抗逆性和产量。
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病虫害、干旱、盐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营养诊断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作物营养失衡问题,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综述

四、基于Green Seeker的高光 谱氮素营养诊研究现状
GreenSeeker主动遥感光谱仪法特点及其使用
3、利用GreenSeeker如何获取NDVI? GreenSeeker通过其前端的传感头中的高强度的发光二极管发射的 红光、绿光和近红外光,作为自身光源。这些光经作物反射后再被遥感 头前部的光敏二极管所接收和测量,并通过一个电子滤波器消除所有的 背景光。所采集的信息经过滤后传递给GreenSeeker所携带的掌上电脑, 并通过专用的软件由其计算出NDVI值及冠层反射系数(NIR/R)等并予以 储存。由此即可根据其所采集的NDVI及NIR/R数据来分析作物的氮素状 况,指导施肥。
但卫星数据价格昂贵,数据获取易受云雨等天气因素干
扰,有时不能及时获得所需数据。
三、高光谱遥感测定
• 便携式高光谱仪诊断 便携式高广谱仪诊断法是一种简便快速、非损伤性的测定叶绿素的 方法,它是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叶片的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来测定叶绿 素含量的。用于野外的便携式高光谱仪具有更多的波段数和更高的光谱 分辨率。 便携式高光谱仪诊断法主要包括:被动遥感光谱仪法、主动遥感光 谱仪诊断- GreenSeeker法。 GreenSeeker法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 主动遥感高光GreenSeeker, 采用自身光源,不受太阳高度角及云层等外界条件影响,因此能在包括从 白天到黑夜的几乎所有光照条件下保持所测数据的一致性,是一种很好的 大田尺度的推荐施肥工具。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作物氮素营养诊断研究

多施用的氮肥不但不能增加产量,还会污染大气、水源,降低农民收益!
• 2015年,农业部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 • 2016,作为科技部设立的第一批重点研发项目,“化学肥料和
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启动 •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
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开展农业节肥 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析
陈鹏飞*,李刚,石雅娇,徐志涛,杨粉团,曹庆军.一款无人机高光谱传感器的验证及其在玉米叶面积指数反演中的应 用.中国农业科学,2018,51(8):1464-1474.
V11 stage
S1-S2 stage
N application rate
推扫成像:几何校正 是难点,需要配合高 精度的定位定姿系统, 经过复杂计算
画幅成像:不同波段 成像有时间差,其获 取数据处理的难点在 于光谱信息的校正
S185 vs 地物光谱仪
光谱曲线波形相似 度
整个生育期的变化 趋势
S185光谱反射与 地物光谱仪光谱 反射率之间的相
诊 断 方 法
作物自身养分指标测定:氮素/叶绿素浓度(单位干物质含氮、叶绿 素量)、氮素/叶绿素累积量(单位土地面积含氮、叶绿素总量)、 生物量、叶面积指数、氮素营养指数等。
与正常植株相比,作物氮素营养缺乏时,其自身生理、生化参数 发生一系列改变,这些参数能及时、真实反映作物氮素营养状况!
干
叶
60
关关系
基于S185曲线估测红边位 置与基于地物光谱仪曲线 估测红边位置的相关性与
差异
基于S185光谱曲线与地物光谱 仪光谱曲线计算常见光谱指数
在整个生育期间的相关性
作物对氮素养分高效吸收的根系形态学研究进展

α文章编号:10083464(2003)03022505作物对氮素养分高效吸收的根系形态学研究进展史正军1,樊小林2(1 深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03;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与作物对氮素养分高效吸收有关的根系形态学研究情况,简要比较了解释氮素供应诱导作物根系形态变化的几种观点,着重阐述了用氮素诱导碳水化合物定向分配来解释根系变化的合理性和意义,并提出了根系研究在水分、养分效率和植物营养遗传研究中的展望。
关键词:氮素养分;高效吸收;根系形态学中图分类号:Q 948;S 511 文献标识码:AProgress i n root m orphology for n itrogen eff i c i en t acquisiti on i n cropSH I Zhengjun 1,FAN X iao lin2(1 Shenzhen In stitute of L andscape Garden ing ,Shenzhen 518003,Ch ina ;2 Co llege of N atural R es ources and Environm en t Science ,South Ch ina A gric .U n iv .,Guangzhou 510642,Ch ina )Abstract :T he paper summ arizes recen t p rogress in study on roo t mo rpho l ogy related to n itrogen effi 2cien t acquisiti on ,and briefly compares differen t hypo thesizes used to elucidate the phenom enon that roo t grow th can be induced by n itrogen supp ly .R ati onality and sign ificance of app lying the hypo thesis that n i 2trogen m ay induce tran s po rt and all ocati on of carbohydrate thereby induce the grow th of roo t are exp licated here .Pers pective of roo t research in the nutrien t efficiency and p lan t nutriti on hereditis m is p resen ted .Key words :n itrogen nutrien t ;efficien t acquisiti on ;roo t mo rpho l ogy氮素养分是农作物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氮的供应制约着作物产量的高低。
植物营养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植物营养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植物营养研究是农业领域中重要的一项研究方向,它关注的是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吸收与利用方式。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有限化,植物营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回顾并分析当前植物营养研究的现状,并探讨未来的研究趋势。
目前的研究已经明确了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硫、钙、镁和微量元素。
研究表明,这些营养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们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进一步了解,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基本营养元素外,植物还需要其他非营养因子的支持,如植物激素、有机酸等物质的调控。
在植物营养研究的现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植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机制研究。
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功能,以及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目前的研究表明,植物根系的形态和结构对于提高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至关重要。
同时,土壤中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化学性质也影响着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植物营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挑战,农业生产需要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式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植物营养的研究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例如通过优化植物对营养物的吸收和利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肥料使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未来的研究趋势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植物营养研究将更多地运用这些技术来提高研究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更全面地理解植物营养的机制和调控网络。
其次,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点领域。
根际微生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作关系,它们可以促进植物对营养物的吸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生长发育。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功能和机制,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另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也将推动植物营养研究的进展。
通过精确修改植物的基因,可以优化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营养品质。
氮素在植物中的利用综述

氮素在植物中的利用综述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了蛋白质、核酸、酶等重要物质的合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
在自然界中,氮素以硝酸盐和铵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方式获取土壤中的氮素。
氮素对植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植物生长:氮素是植物体内最大的元素之一,参与了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是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乏氮素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体型矮小、叶片黄化等表现。
2. 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氮素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抗胁迫能力,提高植物的适应性。
适量的氮素供应可以增加植物体内抗氧化酶、保护酶的活性,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
3. 促进植物的开花结果:氮素是植物体内调节花芽分化和开花的重要因子。
适量的氮素供应可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植物的开花率和果实的质量。
在农业生产中,氮素的供应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过量施氮易导致农田环境污染和氮素的浪费,而缺乏氮素则会限制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合理利用氮素,减少氮素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农业生产中广泛采用了一系列氮素管理措施,包括合理施肥、控制氮素损失等。
调整施氮量的时间和方式,采用分蓄封闭灌溉、覆膜等措施,可以减少氮素的挥发和淋失,提高氮素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还可以通过通过调整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土壤中硝化还原过程的平衡,提高氮素的有效利用率。
对氮素的合理利用和高效供应,对于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氮素在植物中的利用机制,对于优化氮素管理策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的研究

2015年第07期□李悦书关于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的研究摘要:氮素作为构成活体生物组织的基本元素之一,在生物体内有着维持生命体征,控制生命系统的内部动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改善和改进对于作物氮素的管理方法,对于农作物的高效丰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文章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和相关报道,总结了各种作物氮素的诊断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指出了今后氮素诊断方法的发展趋势,并展望了国内发展前景。
关键词:氮素管理;环境保护;诊断方法;发展趋势文章编号:1004-7026(2015)05-0018-01中国图书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1几种常见的氮素营养诊断方法1.1传统诊断法传统的氮素营养诊断法,多用于对小区域内的土壤氮素成分进行分析,该诊断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而且取样简单,通过对试验田内部的少量土壤进行随机抽样,在实验室内借助简单检测仪器就可以完成。
缺点是测试周期长,即使对微小区域内的土壤进行检测分析,通常也需要花费数周时间才能得出结论。
另外如果需要进行深度分析,受限于使用仪器和检测条件,也会使使用结果不甚明显。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传统的氮素营养诊断法已经逐步被新兴的诊断法取代,目前只有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才会使用。
1.2肥料窗口法此种方法的操作流程是:首先选取一大面积的被测试验田,在试验田中央或随机抽样部位,画出一小片的“微区”,通过对“微区”内作物的氮元素吸收程度和氮素含量进行跟踪监测。
如果“微区”内实验对象出现缺氮现象,则表明整个试验田初中缺氮的边缘,需要及时补充氮肥。
肥料窗口诊断法操作也相对简单,而且适用性更加广阔,尤其是在我国的平原地带,常常用该方法做初步的氮素检测。
缺点是如果试验田内缺氮地区分布不均匀,而选取的“微区”避开了缺氮区域,就会造成检测的误判,从而影响后续的改善措施。
1.3作物症状诊断法大量实验表明,植物缺少氮素就会表现出枝叶枯萎的症状,缺钾就会是叶子变黄,所以经验丰富的科学工作者,可以根据植株表现出的症状对作物进行大致的病情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 act: Based on the overview of the nutrition diagnosis of plant nitrogen, main contents of the chemical diagnosis and the non - destructive measurement were summarized, the principles, merits, shortcomings and current status of the nitrate quick test, the chlorophyll meter and the remote sensing in the nutrition diagnosis of crop nitrogen and the recommendation of nitrogen fertilizer were analyzed. At last, the combination of chlorophyll meter and the remote sensing, the use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technique in the nutrition diagnosis of plant nitrogen, and the assessment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health and the e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by the nutrition diagnosis of plant nitrogen, were discussed. Key wor ds: Nutrition diagnosis of plant nitrogen, Nitrate quick test, Chlorophyll meter, Remote sensing,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
植物体的养分状况是土壤养分供应、植物对养分需 求和吸收能力的综合反映。因此,通过对植物体内养分 状况进行诊断完全可以反映其当时的营养状况,并以此 进行施肥决策和田间管理。所谓植物氮素营养化学诊断 (Chemical diagnosis),是指利用化学分析的手段找到不 同植株器官的氮素营养临界浓度的诊断方法[5]。 1.1 植株全氮诊断
植株硝酸盐快速诊断简单、方便,适合于在田间条 件下进行操作。二苯胺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但在高 浓度区反应不敏感,测定值偏低;反射仪法较二苯胺法 准确,但试纸需要进口,费用较高,同时受植株汁液某 些成分干扰,测定值偏高。 2 无损测试技术
所谓无损测试技术(Non-destructive measurement) 是在不破坏植物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手段对植 物的生长、营养状况进行监测[3]。传统的氮素营养诊断无 损测试方法主要有肥料窗口法和叶色诊断法。随着相关 领域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叶绿素仪和遥感技术成为研 究的热点,部分成熟技术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2.1 肥料窗口法
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摘 要: 根据植物氮素营养诊断的发展脉络, 总结了化学诊断和无损测试技术的主要内容, 重点阐述 了 植 株 硝 酸 盐 快 速 诊 断 、叶 绿 素 仪 和 遥 感 技 术 在 作 物 氮 素 营 养 诊 断 及 氮 肥 推 荐 中 的 应 用 原 理 、优 缺 点以及发展现状, 提出可将叶绿素仪和遥感技术结合使用、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诊断植物氮素营养 以及将植物氮素营养诊断技术应用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 关键词: 植物氮素营养诊断; 硝酸盐快速诊断; 叶绿素仪; 遥感; 进展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 S158.3 文献标识码: A
20 世纪 80 年代,Wehrmann[12]和 Elliott 利 [13] 用植 株硝酸盐快速诊断测定了小麦茎基部 NO3--N 含量,证 实其与植株体内 NO3- 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目前,植 株硝酸盐快速诊断在国外已经成功用于指导棉花[14]、 小麦[15]、玉米[16]等多种作物的生产。中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对植株硝酸盐快速诊断进行研究,目前已成 功确定了春小麦[17]、冬小麦[18]、夏玉米[19]、马铃薯[20]等作 物氮素营养诊断的硝酸盐临界值,并建立了追肥推荐 体系。
·352·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Vol.22 No. 12 2006 December http://www.casb.org.cn
土壤肥料科学
广应用[4]。在这一背景下,一系列快速、简单、更加准确 的测试技术应运而生,在农作物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笔者阐述了植株硝酸盐快速诊断、叶绿素仪和遥 感技术在作物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肥推荐中的应用原 理、优缺点以及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完善植物氮素营养 诊断方法以及拓展诊断内容的建议。 1 化学诊断
肥料窗口法(Fertilizer window)是一种简单实用 的氮肥调控方法,其做法是在大田中留出微区,微区中 的施氮水平比大田整体稍少,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当微 区表现出缺氮的症状,如叶色变浅,表明大田作物处于 缺氮边缘[21]。该法可以在土壤变异不显著的区域对下 一次追肥做出判断,但是要对追肥量进行量化,还需要 常规测试。 2.2 叶色诊断法
当植株全氮含量超过某一阈值时,植物开始累积 硝态氮,在根、茎和叶中都有类似的趋势[9]。硝态氮作 为非代谢物质,以一种半储备状态存在于植物体内,其 相对变化要远远大于全氮。当植物轻微缺氮时,对硝态 氮库的需求迅速增加,此时全氮库还没有明显变化;当 供氮超过植物需求时,硝态氮也比全氮有较大幅度的 增加[10]。可见,植株硝态氮含量能灵敏地反映植物对氮 的需求状况,可以用其代替全氮含量作为植物氮素营 养诊断的指标。
叶色是植物氮素营养状况的外在表现,其变化基 本能反映植物的氮营养水平。中国农民素有看植物叶 色施追肥的传统经验,从 300 多年前的《沈氏农书》关 于对水稻进行叶色诊断追肥到现在,叶色诊断氮素营 养的方法已逐渐发展成熟[5]。陶勤南[22]在电子计算机控 制 下 用 电 子 分 色 仪 研 制 出 水 稻 标 准 叶 色 卡(color card),并利用它通过田间比色来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的 丰缺状况和确定合理的施氮量。然而,叶色诊断属于半 定量的方法,不够精确,不但要排除磷、钾、锌等元素不 足造成异常叶色的障碍[1],还要排除品种、植被密度、 植物胁迫等因素的影响[23]。 2.3 叶绿素仪法
基 金 项 目 : 国家“973”项目“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调控研究”(2002CB111506)。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焦雯珺,女,1983 年出生,硕士。研究方向:资源生态与环境安全。 E-mail: effie769@sohu.com。 通 讯 作 者 : 闵庆文,男,1963 年出生,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资源生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区域可持续发展。Tel:010-64889007,E-mail: minqw@igsnrr. ac.cn,通信地址: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收 稿 日 期 : 2006-09-04,修回日期:2006-09-20。
土壤肥料科学
土壤肥料科学
中国农学通报 第 22 卷 第 12 期 2006 年 12 月 http://www.casb.org.cn
· 351 ·
植物氮素营养诊断的进展与展望
焦雯珺 1,2, 闵庆文 1, 林 焜 3, 朱清科 3, 张建军 3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氮素是植物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为植物光合 作用和生态系统生产力提供着重要支持,对植物的生 长、产量和品质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然而,作为有限 的资源,氮素在农业、林业、牧业生产中,缺乏的现象普 遍存在。当植株缺氮时,蛋白质合成减少、细胞分裂减 慢、早熟低产等;而当植株氮素过剩时,蛋白质合成增 加、碳水化合物大量消耗、徒长减产等[1]。同时,由于氮 在土壤中的淋洗作用,过多地施用氮肥容易造成地下 水的污染[2]。因此,准确、迅速、经济地判断植物的氮素
在植物氮素营养化学诊断中,植株全氮诊断研究 的最早、最充分。植株全氮含量可以很好地反映作物氮 素状况[6],与作物产量也有很好的相关性[7],是一个很 好的诊断指标。植株全氮诊断 (Plant total nitrogen diagnosis) 主 要 有 凯 氏 — ——蒸 馏 法(Kjeldahl-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和靛酚 兰 比 色 法(Indophenol blue colorimetric method)。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发 现靛酚兰比色法比蒸馏法快捷,但是二者测定结果差 异并不显著[8]。虽然植株全氮含量是一个很好的植物 氮素营养诊断指标,但是全氮分析操作繁琐、工作量较 大、在推广应用中有一定困难。 1.2 植株硝酸盐快速诊断
植株硝酸盐快速诊断(Nitrate quick test)主要有二 苯胺法 (Diphenylamine method) 和反射仪法(Nitrate test strip):二苯胺法是在酸性条件下,让 NO3--N 与二 苯胺和浓硫酸作用,生成蓝色的醌型联苯胺,其显色强 度与 NO3--N 浓度之间符合朗伯 - 比尔定律,可以通过 比色法确定 NO3--N 的浓度,找到氮素营养诊断值;反 射仪法是根据 NO3--N 的偶氮反应原理生成红色染料, 通过比色法由反射仪直接读出 NO3--N 的浓度,然后找 到氮素营养诊断值[11]。
Pr ogr ess and Per spective on Nutr ition Diagnosis of Plant Nitr ogen Jiao Wenjun1,2, Min Qingwen1, Lin Kun3, Zhu Qingke3, Zhang Jianju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