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柑橘类果皮中提取果胶的研究 (104-108号)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修订稿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实验方案一、目的要求: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
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 7%~17%。
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
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三、实验药品:仪器:恒温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布、表面皿、精密 pH 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
材料:柑橘皮(新鲜)。
试剂:1.95%乙醇、无水乙醇。
2.0.2 mol/L 盐酸溶液。
3.6 mol/L 氨水。
4.活性炭。
四、操作步骤 :1.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 烧杯中,加120 mL 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
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 大小的颗粒,用50 ℃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
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将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0.2 mol/L 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 pH2.0~ 2.5之间。
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40 min,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趁热用垫有尼龙布(100目)的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0.5%~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4.滤液冷却后,用6 mol/L 氨水调至 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原滤液体积的1.5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实验报告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实验报告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以柑橘皮为原料,采用酸抽提法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获得高品质的果胶。
二、实验原料
入料:新鲜的柑子皮样品;
抽提溶液:硫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为0.25mol/L。
三、实验方法
1. 将柑子皮采样,切成片状,放入容器,加入适量的抽提溶液。
2. 振荡混合物,控制反应温度为65℃,振荡时间为90min,振荡频率为180rpm。
3. 用旋转蒸馏仪进行蒸馏,蒸馏后的溶液中含有果胶。
4. 将果胶冷却后,过筛,进行干燥,收集得到果胶样品。
四、实验结果
1. 果胶收率为20%。
2. 果胶的纯度检测结果为40%。
3. 果胶的光泽度检测结果为90%。
4. 果胶的粘度检测结果为200cps。
五、实验结论
本实验以柑橘皮为原料,采用酸抽提法提取果胶,按照设定的工艺条件,果胶收率、纯度、光泽度和粘度均符合要求,获得了高品质
的果胶样品。
认为柑橘皮的酸抽提法可用于提取高品质的果胶。
橘皮中制取果胶的研究 高阳

微波法萃取橘皮中果胶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应用化学08-3班高阳 06082781摘要:以柑橘皮为原料,用酸水解的方法提取其中的果胶,测定所提取果胶的含量。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温度70℃、pH 1. 5、时间90 min,果胶提取率可达20. 43%。
前言果胶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壁和细胞间质内,通常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味微甜,稍带酸味,不溶于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
果胶由于具有优良的凝胶性和乳化稳定性,使其成为食品工业中一种重要的添加剂,现已被广泛用于果酱、果冻、糖果、乳酸及果汁饮料等食品中。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果胶作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抗腹泻、抗癌、治疗糖尿病等功效,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除此之外,果胶也是一些药物、保健品及化妆品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原料。
柑橘为芸香科橘属植物,柑橘无论是鲜食还是加工,皮是其主要副产品,柑橘皮约占整果重的20%,除了水分、纤维素、木质素外,还含有丰富的色素、果胶等,目前在我国大部分橘皮未做任何处理便丢弃掉,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本文对影响酸水解提取柑橘皮中果胶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条成本低、提取率高的工艺路线,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柑橘产业的经济效益。
不同植物种类和植物的不同部位,其果胶质含量不同:双子叶植物的初生壁和某些植物皮部(如麻、棉杆皮、桑皮、檀皮等) 含果胶质较多;而针叶木及草类原料果胶质含量较少。
通常单子叶植物的果胶含量仅为双子叶植物的10 %。
果胶呈酸性,不溶于冷水,但与水或稀酸加热时则易溶解。
含有果胶的溶液,加入乙醇后,即可生成沉淀。
在食品工业中,现在用来提取果胶的原料主要有桔皮、苹果皮、山楂、向日葵盘、西瓜皮、甜菜渣等。
作为造纸原材料,韧皮纤维果胶是粘结物质,果胶降解后纤维即可分散成浆。
我国柑橘产量居世界前列, 主要产地在南方诸省。
由于退耕还林的政策导向, 柑橘的种植面积还在不断扩大, 产量继续上升。
提取柑桔皮果胶的原理

提取柑桔皮果胶的原理柑桔皮中的果胶是一种常见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很高的可溶性和胶凝性。
提取柑桔皮中的果胶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实现的。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果皮的清洗、切碎、浸泡、过滤和浓缩。
首先,采摘的柑桔皮需要经过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并确保无农药残留。
然后,清洗后的柑桔皮需要被切碎成小块,这样有利于果胶的释放。
接下来,将切碎后的柑桔皮浸泡在适量的溶剂中,常用的溶剂包括水、酒精和醋酸。
浸泡的目的是使果胶与溶剂充分接触,从而促进果胶的溶解和释放。
浸泡的时间通常需要较长,以确保充分提取。
在浸泡一定时间后,将浸泡液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残渣和固体杂质。
最后,将过滤后的浸泡液进行浓缩,可以采取加热和蒸发的方式。
通过这一系列步骤,可以将柑桔皮中的果胶成功提取出来。
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试剂对柑桔皮进行处理和提取。
其中比较常用的是酸碱法和酶解法。
酸碱法是利用酸、碱的特性与果胶发生反应,从而将果胶从柑桔皮中提取出来。
首先,将柑桔皮进行清洗和切碎,然后加入一定浓度的酸(如硫酸、盐酸)溶液,与果胶发生反应。
酸性条件下,柑桔皮中的果胶会发生水解、溶解,从而达到提取果胶的目的。
反应过程需要控制好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免对果胶造成破坏。
然后,通过过滤、中和等步骤,将果胶从反应液中分离和提取出来。
酶解法是利用某些特定酶对柑桔皮中的果胶进行酶解和分解,从而提取果胶。
首先,将柑桔皮进行清洗和切碎,然后加入适量的酶液(如果胶酶、纤维素酶),将柑桔皮浸泡在酶液中。
酶液能够降解柑桔皮中的果胶分子,使其变得可溶性和流动性增强,从而方便提取。
酶解的过程需要控制好酶液的浓度、温度和时间,以免对果胶造成过度降解和破坏。
酶解一段时间后,通过过滤和浓缩等步骤,将果胶从酶解液中提取出来。
综上所述,提取柑桔皮中的果胶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实现。
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清洗、切碎、浸泡、过滤和浓缩等步骤,而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酸碱法和酶解法对柑桔皮进行处理和提取。
柑桔皮中果胶的提取工艺研究

autoclaved smylomaize Ⅶ starch and enzyme - resistant starch residues[ J ]1Cereal Chem , 1991, 68 (1) : 86~901 [ 4 ] I Goni, Garcia- dizl1Anlysis of resistant starch: a method for foods and food p roduct [ J ] 1Food Chem istry, 1996, 56 ( 4 ) : 445~4491
A b s tra c t: The b e s t c ond ition of e x tra c ting p e c tin w a s ob ta ine d b y o rthog ona l e xp e rim e n t1 The y ie ld of p e c tin w a s d e te rm ine d b y hyd ro lyz ing us ing HC l1 The op tim a l c ond itions w e re a s fo llow s : p H 210, tim e of e x tra c tion 2h, tem p e ra tu re 90℃, c onc e n tra tion of e tha no l 80% , a nd the yie ld of p e c tin w a s 2013% 1 The e ffe c t w a s illum ina te d b y us ing H2 O 2 to d e c o lo ring 1 The op tim a l c ond itions w e re a s fo llow s: tem p e ra tu re 25℃, q ua n tity of H2 O 2 4~6mL /100mL p e c tin s o lu tions, tim e of d e c o lo ring 24~72h1 Ke y wo rd s: p e ric a rp of o ra ng e; p e c tin; e x tra c tion 中图分类号 : TS25511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 1002- 0306 (2008) 03- 0208- 02
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

结合查 阅资料有 以下结论 : ( 1 ) 柑橘产地不 同, 果胶 的含量 也不 大相 同。 柑橘 的选取对果胶提取的产率也有影响 。 实验开始前需要 对柑橘皮进行灭酶处理 , 避免果胶 在酶的作用下分解 , 果胶 的产量 变低 。 将橘皮切成小丁状 , 有利于与酸提取液充分接触 , 使 果胶 更易 于提取。 ( 2 ) 实验要维持在一定的P H范围内, p H太小 时 , 提取时间缩 短, 会破 坏果 胶的结构, 使部分果胶脱 酯裂解 , 从而 影响果胶 产量 。 也使所得果胶 的色泽加深。 p H值不断增大 , 提取液 中果胶的含量 也 2仪 器 与试 剂 随之增高 , 而p H过大时 , 反应条件过于缓和 , 提取时间将 会延长 , 导 致果胶不稳定 , 容易分解成果胶酸 , 使产率下 降。 ( 3 ) 水解时 间和温度 2 . 1仪 器 一定范围内水解时问和水解温度 的增 所用仪 器 : 电子秤 } 烧 杯( 1 0 0 ml 、 5 0 0 ml 、 1 0 0 0 m1 ) I 温度计 对果胶的提取也有很大影响 , 加 都 有 利 于 提 高 果 胶 产 品得 率 。 ( 4 ) 酸提取过程 中, 果 皮 中 色 素 也 会 ( 1 5 0 2) ; 搅拌棒 , 药匙 ; 医用纱布 ; 剪刀 ; 红外灯干燥箱 } 电炉 ; 称量 进入溶液 , 所 以有时果胶的提取还需在酸提取与乙醇沉淀间加一步 纸; 培养 皿 。 脱色处理 。 ( 5 ) 本 实验 中采用 了酸水解和 乙醇沉淀法 , 实际工业生产 2 . 2试 剂 中若采用 乙醇沉淀 的工 艺来生产果胶 , 会消耗大量的乙醇。 实验 室 所用试剂 : 试剂 : 0 . 2 5 %盐酸 ; 9 5 %乙醇 ; 1 % 稀氨水 , p H试纸 ; 新 也有用超声波辅助水浸提法 、 酸解铝盐沉淀法 、 铁盐沉淀法等来提 鲜柑橘皮 。 取果胶的。 ( 6 ) 果胶沉淀 中还可用 电解质溶液( 如氯化钠 、 氯化钙等) 有 3实验步骤 机溶液如丙酮 来替代 乙醇进行沉淀。 但以酒精沉淀法制取 的果胶质 3 . 1果胶 提取 步 骤 量最佳 。
果皮提取果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从果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 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
3. 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和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多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是植物细胞之间的重要连接物质。
在果皮中,果胶含量较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增稠、凝胶、稳定等。
本实验通过酸水解、脱色、沉淀、干燥等步骤,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柑橘皮- 95%乙醇- 无水乙醇- 6 mol/L盐酸溶液- 3 mol/L氨水- 活性炭- 硅藻土- 尼龙布- 烧杯- 恒温水浴锅- 布氏漏斗- 抽滤瓶- 玻璃棒- 电子天平- 真空泵2. 实验仪器- 恒温水浴锅- 布氏漏斗- 抽滤瓶- 玻璃棒- 电子天平- 小刀- 真空泵四、实验步骤1. 预处理- 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烧杯中,加120 mL水,加热至90℃,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
- 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大小的颗粒,用50℃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
- 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 酸水解- 将预处理后的果皮颗粒放入烧杯中,加入195%乙醇,使果皮与乙醇的比例为1:10。
- 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60℃,保温1 h,使果胶溶解。
3. 脱色- 将酸水解后的溶液过滤,滤液用活性炭脱色。
- 脱色后的溶液用滤纸过滤,去除活性炭。
- 将脱色后的溶液用3 mol/L氨水调节pH值至4.5~5.0。
- 将溶液静置过夜,使果胶沉淀。
5. 过滤- 将沉淀后的溶液用布氏漏斗过滤,收集滤液。
6. 干燥- 将滤液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至恒重。
7. 果胶含量测定- 取一定量的干燥果胶,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 使用双波长法测定溶液中果胶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胶提取率本实验中,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率为15.6%。
2. 果胶含量本实验中,提取的果胶含量为86.2%。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实验报告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果胶的性质和用途。
2、掌握从果皮中提取果胶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使用相关实验仪器和设备,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多糖类物质,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中,将细胞彼此粘连在一起。
果皮中富含果胶,尤其是柑橘类果皮和苹果皮。
提取果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酸将果皮中的原果胶水解为水溶性果胶,然后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将果胶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材料新鲜的柑橘皮或苹果皮无水乙醇盐酸蔗糖蒸馏水2、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布氏漏斗抽滤瓶玻璃棒烧杯(500ml、250ml 各若干)容量瓶(250ml)表面皿烘箱四、实验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新鲜的柑橘皮或苹果皮,用清水洗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残留果肉。
将洗净的果皮切成小块,放入 500ml 烧杯中,加入约 200ml 蒸馏水,煮沸 5 分钟,以灭活果胶酶并去除异味。
过滤,收集果皮,用蒸馏水冲洗 2-3 次,沥干备用。
2、酸水解将预处理后的果皮放入 250ml 烧杯中,加入 100ml 02mol/L 的盐酸溶液,搅拌均匀。
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在 90℃下水解 60 分钟,期间不时搅拌。
3、过滤水解完成后,用布氏漏斗进行抽滤,收集滤液。
4、脱色在滤液中加入 1%的活性炭,搅拌均匀,在 70℃下保温 10 分钟进行脱色。
5、浓缩将脱色后的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在水浴上浓缩至原体积的1/3 左右。
6、沉淀向浓缩液中缓慢加入 95%的乙醇,边加边搅拌,直至乙醇浓度达到50%,使果胶沉淀出来。
7、过滤与洗涤用布氏漏斗进行抽滤,收集沉淀的果胶。
用 70%的乙醇洗涤果胶2-3 次,以去除残留的杂质。
8、干燥将洗涤后的果胶放在表面皿上,放入烘箱中,在 60℃下干燥至恒重。
9、称重与计算称取干燥后的果胶质量,计算果胶的提取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各步骤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沉淀生成等。
称取干燥后的果胶质量,计算果胶的提取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柑橘类果皮中提取果胶的研究
一、目的要求
1、学习研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培养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技能、技术和能力;
2、掌握天然产物提取方向实验研究的一般方法;
3、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4、通过实验研究,获得尽可能高的果胶提取率及较好质量的果胶产品。
二、实验原理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
果胶为白色、浅黄色到黄色粉末,有非常好的特殊水果香味,五以为,五固定熔点和溶解度,不溶于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中。
粉末果胶的主要成分为多聚D-半乳糖醛酸,各醛酸单位间经α-1,4糖苷键联接,具体结构如图1:
在植物体中,果胶一般以不溶于水的原果胶形式存在,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7%~17%。
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
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现在常用的果胶提取方法有3种:酶提取法、离子交换法、微生物法。
其中,酸提取法包括酸提取法、乙醇沉淀法和酸提取盐沉淀法。
其主要过程为:将原料进行与处理后,用稀盐酸水解,水浴恒温并不断搅拌,然后过滤,将滤液在真空中浓缩,再用乙醇或铁铝盐进行沉淀,以析出果胶。
本实验讨论酸提取乙醇沉淀法生产果胶。
三、实验药品、仪器
仪器:恒温水浴锅、真空干燥箱、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纱布、表面皿、精密pH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
药品及试剂:柑橘皮(新鲜)、95%乙醇、无水乙醇、0.2 mol/L盐酸溶液、
6 mol/L氨水、0.5%~1%的活性炭、2%~4%的硅藻土。
四、操作步骤
1、原料与处理
(1)称取新鲜柑橘皮40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烧杯中,加250 mL水,加热至90 ℃保温10min,使酶失活,防止果胶发生酶解;
(2)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大小的颗粒,在250mL的烧杯中用50-60 ℃的热水漂洗,直至水漂洗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漂洗的目的主要是除去色素等,以影响果胶的色泽和质量)。
为了提高漂洗的质量和效果,将果皮颗粒转裹在尼龙布或四层纱布里漂洗,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酸法萃取
(1)将漂洗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0.2 mol/L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pH 2.0~2.5之间。
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1h,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由于加热,水盆和盐酸会发,引起PH值得变化,因此在此提取过程中要不断补充水分和盐酸以控制PH值在2.0-2.5之间);
(2)趁热用垫有尼龙布(100目)的或四层纱布的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0.5%~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3.酒精沉淀
(1)将过滤好的溶液冷却后,用6 mol/L的氨水调节pH值在3-4之间;
(2)在不断搅拌加95%的乙醇,按果胶:乙醇=1:1.3(体积比)的量加入,使混合溶液的酒精浓度达50%-60%,然后静止20分钟,让果胶沉淀完全;
(3)用100目地尼龙布滤取果胶,榨干搓碎。
再用95%的乙醇冲洗一遍,于尼龙布上榨干待用,酒精废液回收。
产品在105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计算表产率,观察产品外观质量。
果胶产率=果胶产量/果胶用量Ⅹ100%
五、实验结果
果胶提取实验记录
果胶产率:
六、注意事项
1、从橘皮中提取果胶时,提取液pH在2-2.5之间;
2、加入乙醇的目的是为了沉淀果胶;
3、脱色中如抽滤困难可加入2%~4%的硅藻土作助滤剂;
4、湿果胶用无水乙醇洗涤,可进行2次;
5、滤液可用分馏法回收酒精;
6、在清洗橘皮时,要清洗到滤液基本无颜色或微黄色,防止影响果胶颜色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