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专业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

合集下载

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

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

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原创实用版】目录1.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概述2.课程的主要内容3.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技巧4.课程的实践与应用5.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的未来发展正文【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概述】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是一门以凝聚态物理学为基础,以现代物理技术为手段,深入研究物质在固态中的性质和行为的学科。

该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物理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课程的主要内容】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固体物理学:包括晶体学、电子学、磁学、光学等方面的内容。

2.量子力学:包括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数学方法和应用。

3.统计物理学:包括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

4.凝聚态物理实验技术:包括各种实验技术和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5.凝聚态物理的现代理论和实验研究:包括超导、半导体、量子霍尔效应、拓扑绝缘体等领域的研究。

【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1.扎实的数学基础:要学好凝聚态物理,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微分方程等。

2.理论联系实际: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通过实验和研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学会查阅文献:学会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了解学术前沿和研究动态。

4.团队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同学和导师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

【课程的实践与应用】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的实践与应用主要包括:1.实验研究:进行实验研究,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学术论文撰写:撰写学术论文,发表研究成果,提升学术影响力。

3.科研项目参与:参与科研项目,锻炼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产业实践:到相关企业进行产业实践,了解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程 《凝聚态物理导论》教学大纲

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程 《凝聚态物理导论》教学大纲
预修课程: 光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高等光学。
适用于何方向、是否学位课程: 必修课程。
考核方式: 考试
参考书目: 非线性光学,费浩生编 非线性光学,过已吉编 非线性光学,沈元壤著
SB1307020504
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程
《高等量子力学》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理论物理的基础理论课,学生在本科学习理论物理的基础上,将量子
与迭代方法思想,会画简单费曼图和做微扰计算。
预修课程: 量子力学
适用于何方向、是否学位课程: 选修课程。
考核方式: 考查
参考书目: 韩其智、孙洪洲编著(群论) 陈金全著(群表示论的新途径) 马中骐戴安英编著(群论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 B. G. Wybourne, Classical Grcups for Physicists. 中译本(典型群及其在物 理学上的应用)冯承天等译 R. Gilmore: Lie groups Lie algebras and Some of their Applications 刘辽:李群和李代数简介
教学要求: 1、晶体结构的类型及其对称性的分析,倒格子的概念及态的描述;2、掌握晶格振动理论,
并用之解释晶格的声学波和光学波及热传导等;3、能带论是本课程的核心,对不同的晶体结构 或材料,建立不同的电子结构模型,计算出本征值和本征态;4、利用电导理论解释材料电阻的 温度特性、杂质散射等;5、简单地了解超导电性和半导体电子论的基本性质。 预修课程:
SB1307020501
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程 《凝聚态物理导论》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凝聚态物理学已成为当代物理学中最重要和最丰富的分支学科。该课程主要使学生了
解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

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

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I.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介绍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要求II.课程内容详细介绍A.课程结构B.课程模块C.课程重点III.课程要求及考核方式A.学习要求B.考核方式C.成绩评定正文(篇1)一、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介绍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凝聚态物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方法,掌握凝聚态物质的基本性质和物理现象,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固体物理、凝聚态物质性质、电子结构、材料科学、磁学、光学和热力学等。

具体包括:固体能带理论、超导电性、铁磁性和反铁磁性、自旋电子学、超流体等。

3.课程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实验设备和计算机模拟方法。

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材料科学和材料制备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内容详细介绍1.课程结构:本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实验技术。

基础理论包括固体物理、凝聚态物质性质、电子结构等;应用研究包括材料科学、磁学、光学和热力学等;实验技术包括现代实验设备和计算机模拟方法。

2.课程重点: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固体能带理论、超导电性、铁磁性和反铁磁性、自旋电子学、超流体等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现代实验设备和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应用,了解凝聚态物质的基本性质和物理现象。

三、课程要求及考核方式1.学习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实验设备和计算机模拟方法,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材料科学和材料制备方面的知识。

2.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讨论和答疑,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内容涵盖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目录(篇2)I.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介绍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要求II.课程内容详细介绍A.固体物理学基础B.凝聚态物质结构与性质C.电子结构与性质D.磁学性质E.光学性质F.热学性质G.特殊材料及其应用III.课程要求与评估A.学习要求B.评估方式正文(篇2)一、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介绍凝聚态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在液态或固态下表现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学科。

凝聚态物理专业课程

凝聚态物理专业课程

凝聚态物理专业课程【最新版】目录I.引言II.凝聚态物理专业简介III.凝聚态物理专业的主干课程1.量子力学2.统计物理学3.固体物理学4.半导体物理与器件5.纳米物理与技术IV.凝聚态物理专业的实践环节1.实验课程2.科研实践V.凝聚态物理专业的发展前景VI.结语正文I.引言凝聚态物理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在固态状态下的性质和行为。

作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凝聚态物理学在现代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凝聚态物理人才,高校纷纷开设了凝聚态物理专业课程。

本文将对凝聚态物理专业课程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专业。

II.凝聚态物理专业简介凝聚态物理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坚实的物理理论基础、系统的凝聚态物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一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凝聚态物理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技术,熟悉凝聚态物理学在材料科学、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III.凝聚态物理专业的主干课程1.量子力学:作为凝聚态物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量子力学主要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涉及薛定谔方程、波函数、算符等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统计物理学:统计物理学主要研究微观粒子的宏观性质和行为,涉及热力学、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统计物理学,学生可以掌握处理复杂物理问题的统计方法。

3.固体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是凝聚态物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固体材料的结构、性质和缺陷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固体物理学,可以了解晶体、非晶体等固体材料的基本特征和行为。

4.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课程主要介绍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特性、PN 结、场效应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了解半导体技术在现代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5.纳米物理与技术:纳米物理与技术课程主要涉及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

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

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摘要:1.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概述2.凝聚态物理的研究领域3.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4.培养目标与就业前景5.我国凝聚态物理研究生教育现状正文:【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概述】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是一门针对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深入研究,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的课程。

该课程为研究生提供了坚实的物理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各种现象和应用。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领域】凝聚态物理学研究领域包括:1.材料物理:研究材料的性质、结构和制备方法,探索新型功能材料。

2.半导体物理:研究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质、光学性质和其他相关性质。

3.超导物理:研究超导材料的性质、机制和应用。

4.量子物理:研究量子力学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如量子点、量子线等。

5.纳米物理:研究纳米尺度物质的性质和现象,如纳米结构、纳米器件等。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凝聚态物理导论、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半导体物理、超导物理等专业课程。

此外,还包括实验课程和选修课程,如光学、电磁学等。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与就业前景】凝聚态物理研究生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凝聚态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

2.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3.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凝聚态物理研究生教育现状】我国凝聚态物理研究生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目前,我国有多所高校设有凝聚态物理相关专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投入,设立了一系列研究项目和基金,为该领域的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凝聚态物理专业(37)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凝聚态物理专业(37)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凝聚态物理专业〔37〕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能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和人民,遵纪守法,品德优良,积极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具有凝聚态物理及其相关领域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知识技能,熟悉本专业国际研究动态,具有从事科研和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外表科学2.穆斯堡尔谱学及磁性材料3.凝聚态理论4.光电子学5.纳米科学与技术三、学习年限与学分本专业学制2—3年,总学分为36—40学分。

四、课程设置〔一〕学位课程〔本专业各方向硕士生公共必修课,计26分〕〔二〕指定选修课程〔按研究方向设置〕五、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至少要完成8个学时或相当此量的教学一线的工作,合格者计2学分。

教学实践形式:①辅导本、专科课程;②辅导本、专科学生实验;③辅导本、专科学生论文。

六、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为四周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

主要形式:①调查研究各自课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向;②参加科技咨询与开发;③参加学术会议。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2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

其中应至少有1篇论文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2.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3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3.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①论文应表达作者对研究课题所在领域的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向有较全面的了解;②通过课程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使学生科研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③对所研究的课题〔问题〕应有独立见解,成果有所创新;④论文到达在专业刊物发表的水平。

八、培养方式与方法课程采用多种形式、讲课、讨论、自学、小论文等相结合,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

研究课题在导师指导和同行讨论下独立完成。

九、其它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3门。

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

不计学分。

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凝聚态物理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掌握固体和液体的各种物理性质和表征技术。

培养方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凝聚态物理的基础理论:包括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凝聚态场论等基础知识。

2.凝聚态材料和固体物理:包括晶体结构与缺陷、晶格振动、电子结构、输运性质等方面的研究。

3.凝聚态物理中的电子、光子、自旋和声子:包括低维物理、强关联电子体系、拓扑绝缘体、新量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4.凝聚态物理中的非平衡现象:包括凝聚态系统的非平衡态研究、相变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5.凝聚态物理中的界面、纳米、介观物理:包括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性质研究,界面物理等方面的研究。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1.深入扎实的专业知识:博士研究生应该具备凝聚态物理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当前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动态。

2.科学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博士研究生应具备从科学问题出发,运用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

3.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博士研究生应该培养创新思维,具备开展原创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具备科研项目的计划和管理能力。

4.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研素养:博士研究生应该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诚实、真实、守法地从事科研工作,遵守国家和学术界的科研规范。

三、培养方案及要求以下是一个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示例:1.课程学习:博士研究生需修读一定数量的专业理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包括但不限于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概论、凝聚态场论、固体物理等。

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可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安排。

2.科研实践:博士研究生需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积极参与科研讨论和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学术论坛等。

3.学术论文发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积极发表学术论文,包括发表SCI、EI或核心期刊论文,并在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报告。

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205)

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205)

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205)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宽厚专业基础知识,有创新意识,有一定科研工作能力并胜任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业技术型高级人才。

具体培养规格如下:深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高校教学工作的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论文撰写、文献检索。

具有健康的体魄。

研究方向A.表面与界面物理;B.超导物理;C.半导体超晶格与微结构;D. 材料计算模拟与设计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半,至少修满35学分;完成学位论文时间一年半。

外单位委托培养研究生与本校全日制研究生相同。

本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年至四年,每年应完成1/3的教学工作量,其余时间进行学习。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硕士生的培养,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采用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学术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

既要使硕士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培养硕士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工作的能力。

硕士生的指导教师由学术水平较高、在研究工作中有一定成就的教授、副教授担任。

导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及时给予指导。

指导组应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2)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4)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2
2
物理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考试或考查
070205mc08
功能材料原理与技术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40
2
1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070205mc09
超高真空科学与技术
Ultrahigh Vacuum Technology
40
2
2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070205mc13
36
1
社科部
考试或考查
105590ma03
哲学(文经管)
54
2
社科部
考试或考查
105590ma04
自然辩证法(理工医)
54
2
社科部
考试或考查
105590ma07
通识教育Ⅰ(境外生)
40
2
社科部
考试或考查
070205ma05
专业英语
40
1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专业学位课
070205mb01
高等量子力学
Advanced Quantum Mechanics
60
3
1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070205mb02
凝聚态物理导论
Introduction to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60
3
1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070205mb03
数值计算方法
NumericalComputationMethods
60
3
1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070205mb04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
纳米电子技术
Principleof Nanotechnology
40
2
2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070205mc14
薄膜原理与技术
Principle andTechnologyofThin Films
40
2
2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070205mc15
发光与显示技术
Luminescence and DisplayTechnology
40
2
2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070205mc16
蒙特卡罗方法
Monte CarloMethod
40
2
1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080300mc20
教学实践
8
1
3
080300md01
学科前沿讲座
30
1
凝聚态物理专业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
一、研究方向
1、凝聚态理论
2、功能薄膜材料
3、功能纳米材料
4、计算物理学
5、光电材料与器件
二、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考核方式
公共学位课
105590ma01
基础英语
80
4
外语中心
考试或考查
105590ma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量子光学
Quantum Optics
40
2
2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070205mc04
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s
40
2
2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070205mc05
计算物理谱方法
Spectral Method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
Experimentalmethods in Modern Physics
60
3
2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070205mc01
统计力学
Statistical Mechanics
40
2
1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070205mc02
固体理论
SolidStateTheory
40
2
2
物理系
考试或考查
070205mc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