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分析说理的方法
表达观点的方法

表达观点的方法观点是指个人或团体在某个问题上所持有的看法或立场。
表达观点是人们在交流和讨论中常常进行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表达观点的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点和适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
一、举例法举例法是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观点。
这种方法可以使观点更加具体、生动,让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要说明“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可以举出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增加、水污染导致肠胃疾病患者增多等实例,从而使论述更加有说服力。
二、比较法比较法是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异同来表达观点。
这种方法常用于对不同观点或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可以凸显出观点的合理性和优势。
例如,要表达“阅读比电视更有益于个人发展”这一观点,可以对比阅读和电视对思维、想象力、专注力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
三、分析法分析法是通过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来表达观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问题,通过逐步分析不同的因素,可以全面、客观地表达观点。
例如,要阐述“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可以分别分析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从而得出综合性的观点。
四、引用法引用法是通过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或权威来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种方法可以使观点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但是,在使用他人观点时需要注明出处,避免抄袭和侵权行为。
例如,要表达“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可以引用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数据,从而增加观点的可信度。
五、演绎法演绎法是通过逻辑推理和前提条件来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适用于逻辑性强的问题,通过有条理地列出前提和推理过程,可以使观点更具逻辑性和合理性。
例如,要阐述“努力学习可以获得成功”,可以从努力学习提高知识、增加技能、提升竞争力等方面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六、说理法说理法是通过论证和解释来表达观点。
这种方法常用于对复杂或争议性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通过逻辑推理、权威引用、举例说明等方式,使观点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说理方法有哪些范文

说理方法有哪些范文论述是一种通过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来表达观点和论证论点的方法。
使用说理方法时,我们可以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使用合理的论据和推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说理方法:1.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通过从普遍性的前提中推导出特殊性的结论来进行说理的方法。
它遵循前提-推理-结论的逻辑过程,如“A是B,B 是C,所以A是C”。
这种推理方法基于逻辑思维和规则,采用了一种确定的思考方式。
2.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通过从特殊性的例子中推导出普遍性的结论来进行说理的方法。
它基于一系列具体的观察或实例,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或原则。
例如,我们通过观察数个苹果都是红色的,可以归纳出“所有苹果都是红色”的结论。
3.比较对照:比较对照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对象、观点或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和共性来进行说理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点,并用这些特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4.联想推理:联想推理是通过从一个或多个相关的观点或事物中推导出新的结论来进行说理的方法。
它是基于联想、比喻和类比等思维方式,通过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进行关联来达到新的认识和理解。
5.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通过对大量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和趋势,并用这些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理解和描述现象,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说理。
6.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通过运用逻辑规则和思维方式,从前提中推导出结论的方法。
它可以基于因果关系、前后因果、充分必要等不同的逻辑原则和论证方式来进行说理。
7.事实证据:通过引用可靠的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其更加可信和具有说服力。
事实证据可以包括统计数据、科学研究、历史事件等,通过引用这些具体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8.分析解释:分析解释是通过对事物、现象或观点进行分解、剖析和解释,从而深入理解其内在的原因和机制,并用这些分析解释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9.推论假设:推论假设是通过从已知的事实、观点或理论中推断出新的结论或假设,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2019高考语文写作说理方法万能举例

时评类作文说理方法万能模板举例说理方法(即是“论证角度和方法”):原因分析法、假设分析法、背景分析(联系现实)法、辩证分析法、比较(对比)分析法、让步分析法、批驳分析法(注意思考感受在例文中如何体现和表达,例文中划线的词语和句子可以作为模板)原因分析法模板:1、从最浅层的方面看……从深层来看(……行为背后,更体现了)……从本源(本质)上看……2、……为何有争议,大概就是两点使然。
3、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两个。
一是……二是……让步分析法模板:1、诚然,……但是……2、或许,……但是……3、的确,……但是……4、固然……但是……5、不可否认,……然而……假设分析法模板:1、假如……2、如果……致使……反而会沦为世人的笑柄。
比较(对比)分析法模板:1、与……话题略有不同的是……2、……相反……3、从短期效果看……从长远利益看……辩证分析法模板:1、唯物辩证法认为,想问题办事情不可片面,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新事物……4、道德的底线就是法律条文,法律的要义就是提升道德的境界。
背景分析(联系现实)法:1、无独有偶,……2、网上热议的话题……3、这本不是一件大事,却引发了舆论关注,可见,这件小事也击中了人们心中的痛点。
……4、姑且先将这个问题搁置不议,前段时间社会热议的(这些年一直争论不休的)……批驳分析法(确立假想敌)模板:1、或许有人会认为……2、有网友称……3、有人会说……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
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发展,将其拆除。
八种说理方法

八种说理方法说理,是指通过逻辑分析和论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说理的能力,无论是在辩论、演讲还是写作中。
而要说理好,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说理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八种说理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举例说理的方法。
举例说理是通过引用具体的案例或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之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
比如,我们在辩论中可以引用历史事件或者科学研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让听众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说法。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对比说理的方法。
对比说理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从而突出自己的观点或者看法。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展现出事物的特点和差异,使得我们的观点更加鲜明和有说服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因果说理的方法。
因果说理是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可以通过论证某种行为或者现象的成因和结果,从而使得我们的观点更加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比喻说理是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从而使得观点更加形象生动。
比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使得我们的观点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分类说理的方法。
分类说理是通过将事物进行分类,从而更清晰地展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系统地展现事物的本质和特点,使得我们的观点更加有条理和逻辑。
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演绎说理的方法。
演绎说理是通过从一般原理推导出特殊结论,从而使得观点更加具有普遍性和逻辑性。
通过演绎,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现出观点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使得我们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最后,我们还可以使用假设说理的方法。
假设说理是通过假设一种情况,从而推导出结论或者观点。
通过假设,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现出事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使得我们的观点更加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综上所述,说理是一种重要的表达能力,而要说理好,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说理方法。
通过举例、对比、因果、比喻、分类、演绎和假设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得我们的观点更加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八种说理方法

八种说理方法说理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传达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说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交流思想和观点。
下面将介绍八种常见的说理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举例说理的方法。
通过举出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可以让人更加直观地理解我们的观点。
例如,当我们要说服别人做某件事情时,可以举出一些成功的案例来说明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比较对比也是一种常用的说理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事物的特点和优劣势,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产品特点来说明为什么某个产品更具竞争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来说理。
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更深入地解释问题的原因和结果。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因果分析来说明某个政策的实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除此之外,引用权威观点也是一种有效的说理方法。
通过引用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可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比如,我们可以引用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此外,逻辑推理也是一种常见的说理方法。
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过程,可以使观点更加严密和有说服力。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来说明某个决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另外,情感说理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调动情感,可以更好地打动人心,使观点更具吸引力。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讲述真实的感人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历史说理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借鉴历史经验,可以更好地说明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回顾历史事件来说明某个决策的前因后果。
最后,我们还可以使用假设推理的方法来说理。
通过设想不同的情景和假设,可以更清晰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假设推理来说明某个决策的可能性和影响。
总之,说理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运用不同的说理方法,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分析论证的方法

选择下面四则材料中的一则为点例,并运用因果 分析法或假设分析法展开论证,其余三则材料作 为一组面例,论证时必须运用归纳分析法。 论点:未加修饰的声音 (1) 彭斯,你义无返顾地捐肝救母,你说“家 里就我们两个男人,父亲倒下了,我就得站起 来”。 (2) 少女铁飞燕,勇救落水工人,收养弃婴, 你说“通过使别人幸福快乐来获取自己的幸福”。 (3)大学生杨济源,挺身而出与小偷搏斗,你说 “男人可以没钱,可以没才,但不能没有责任 感”。 (4) 孙影放弃深圳稳定的工作在贵州支教,募
示例2 瞬间铸就永恒 一位母亲带儿子乘缆车观光,突然缆车从高空坠落, 在落地的一刹那,母亲用双手高高举起儿子。儿子活了下 来,而母亲离开了人世。无独有偶,在一次大地震之后, 救援人员从倒塌房屋的废墟中挖出一具早已僵硬的盲女人 的躯体,她双手上举,手中托着的是她一息尚存的女 儿……这两个感人的情节在当时只是一瞬,而它却永远留 在人们记忆深处,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这短暂的一瞬震 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这就是伟大而崇高的母爱!母爱 在这一瞬间体现得如此动人心魄!母爱平凡而高尚,它可 以让一个柔弱的母亲用自己的死去换取儿女的生。正是因 为母爱的伟大力量才使得原本转瞬即逝的刹那保存到永远。 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爱的天使,她们用无数爱的瞬间铸 就了一个个不朽的永恒。
练习2 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 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 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 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 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 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 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 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 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为什么——
议论文的五种分析说理方法

世界是客观的,我们只有对世界有一个正确 的认识,才能把它改造得更加美好。
例4 普希金说:“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 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强者有顽强的毅力 对“拦路石”毫不畏惧,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机 会;而后一种人因为缺少一股拼搏的毅力,不懂 得成功来之不易,光看到别人的成功,看不到成 功所付出的艰辛的劳动,面对“拦路石”知难而 退,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还是一事无 成。 评点 这一语段,写两种人面对困难时的不同表 现,对比鲜明,观点不言自明。
练3 请用“意义分析法”在下列短文后面补充 一段分析的话,使其论证更加深刻有力。
余纯顺仍在红尘中深深叩问着,尽管他死了。 他倒在罗布泊里,一片金银色的海洋,似阵阵热 浪,卷走了他的生命。他右手弯着,左腿屈着, 还保持着行走的姿势。这个上海男人,不爱十里 洋场,倾尽家业,只为“壮士千里行”。对他来 说,他放下了世俗的困惑眼光,卸下了肩上顾虑 的担子,于是他从庸庸碌碌的众人中站起来了, 后来的他,虽然倒下
答案 李叔同,出世而居,甚好。放下功名,放下
浮尘,静心潜思,甚好。灵魂的清淡使他站立 于红尘之外,不为他人,只为本我。余纯顺立 于红尘,李叔同立于红尘外。但他们的生命都 站立起来,成就了独特的高度。
四、正反对比法 正反对比有两种情况:一是摆出一正一反 两个例子,同时还要对它们作进一步分析;一 是只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 因素,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重 在分析。
成才要靠主观努力,也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 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变 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一个人要想成才, 首先要靠主观努力,这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因;其 次,也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这是必不可少的 外因。只强调主观努力,不承认客观条件的作用, 或者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了主观能动作用, 都是片面的。
议论文如何分析说理

议论文如何分析说理素材是文章的血肉,素材运用得当才能让议论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而分析说理是议论文的基本特征,理性地展示自我是对写作的基本要求。
议论文写作在立意和论点非常明确、论据选择非常精当的前提下,如何巧妙地分析说理显得尤为重要。
分析作为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论据与论点之间联系的纽带。
要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必须加强分析说理能力的训练。
分析说理的基本要素是“谁”“做了什么”“扣题分析结果怎样”。
分析说理的常用方法:1.探因: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说,就是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2.正反:就是把正面论据(或观点)与反面论据(或观点)对照来分析。
正反分析,对比鲜明,能很鲜明地证明观点和深化观点。
3.假设:先提出一个确凿的论据,然后运用一个虚假的论据,先假设它是真实的,以推出相应的结果,来证明论点的正确与荒谬。
所以,假设分析一般是从反面来证明论点。
4.归纳: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
议论文的本质就是要分析说理。
分析是架起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没有它,论点和论据不能互相渗透、交融。
当然,分析说理的方式不只以上这几种,也不能如此机械,以上几种可以交叉、套嵌使用,以写出逻辑严密、变化多姿的议论文。
(一)因果论证分析【示例】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作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写作发展等级中“深刻”的含义:•考纲写作发展等级中“深刻”的含义: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
•常见分析说理的方法:
①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对比分析、假设分析、类比分析和辩证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选定的事件或人物的行为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
②有时,为了使分析更深入透彻,或者为了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厚重,也可以适当联系现实或历史,引述相关的典型事例或名言警句(经典论述)。
•一、揭示实质法
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
徐霞客一生只走一条路,一部《游记》辉映千古;司马迁一生只写一本书,一部《史记》绝唱人间;李时珍一生只种草采草写草甘为“草民”,《本草》一书堪为巨典。
一生中,只做一件事,一件对人民有益的事,一件无愧于心的事,更可谓光耀千古的事,是缜密的勇者最终的目标。
只有敢为人先,坚持不懈,才能真正成就胸中酝酿已久的事业!
•(2006河北高考优秀作文:做缜密的勇者)
这段中举三个事例后,点明了其中共同的道理,使中心论点“敢为人先,坚持不懈,才能真正成就胸中酝酿已久的事业”得到了有力的论证。
•二、正反对比法
所举事例正反对照,然后加以分析,从而揭示材料的意义,发挥事例的论证作用论证观点。
如:考场佳作《为生命的画板涂色》
“在生命的那一刻,有的人选择了逃避,有的人选择了前行”(开头段落确立了论述主旨)“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桀骜的陶渊明经过一番世俗的历炼,最终……远离了富贵满堂,抱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信念,一袭布衣,飘然而去。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命运多舛的辛弃疾尽管报国无门,心痛如绞,但依旧心系故土,誓死抗战,哪怕马革裹尸,捐躯沙场。
……
李陵投降匈奴,确是形势所迫,身不由己,但夜幕落下时,他也无时无刻不在遥望关中明月,泪眼婆娑,企盼重归故里的那一刻。
苏武却选择了义无反顾的信念,忍受着大漠风雪,苦守着边关冷月,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为了那柄汉节,岁岁年年,年年岁岁。
这几段文字,组织得精到洗炼,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紧紧地扣住了“逃避”“前行”的论述主旨。
•三、反向假设法
这种方法,就是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假设分析,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
自古以来,文化是作为一种高尚被人们所敬仰的。
古人们为了创造出一部惊世骇俗的文作,往往要花上好多年。
看那曹雪芹,毕身(生)的心血才铸造了前八十回的《红楼梦》。
看那李时珍,为了一本《本草纲目》,经历了多少艰辛。
没有付出的厚重,怎来心灵的触动。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们的思维还很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必须做那蜻蜓,在文化的生活中轻舞飞扬,浅浅点水。
如果不是在我们的脚中灌下了文化的重铅,又怎会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坚定的胶印。
如果不是我们的风筝系在一处风雨无奈的磐石上,我们又怎能顶住风雨的摧残,冲破云雾见日月。
如果不是文化的洪流为我们洗净心中的杂念,那我们将在歧路中迷陷。
(高考优秀作文:文化生活厚与重)
•四、正面推理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所举事例的正面剖析,以小见大,从而推证出其具有的普遍意义,强化论点。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所向往的自由,正是像蝴蝶在花间飞舞一般不受拘束的情景,即在梦我与梦蝶的畅想中遨游。
这也许就是他人生境界中的最高境界吧!这种表面上自由洒脱,而在本质上拘束又牵绊的状态,其实就是庄子生活的本来面目。
生活其中,当受其约束;思想超然物外,方得自由洒脱。
与之相比,史铁生就不一样了。
他由于疾病而在行动上失去了应有的自由。
堂堂男儿,只能端坐在轮椅上续写人生,当时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整天闭门不出,把心中的怨气都撒向他的母亲,抱怨老天的不公。
可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母亲的关爱,他才慢慢从失去自由的阴影中走出圈外。
直到他母亲的去世,才使他真正看透这世上的一切。
从而彻底跳出了失去自由的痛苦泥潭,入世生活起来。
这个世上,洋洋大观,虽然我们无法享受庄子的绝对自由,但像史铁生一样踏实地走向开朗人生还是可以做到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许多事情换—个角度看,走出思想的局限会不一样,就会给人以新的启示。
(高考优秀作文:出入人生)
本段先后有层次地分析了两个人物:庄子和史铁生。
庄子体会到生活中的诸多牵绊带来的困惑,终于超然物外,得出一种绝对自由的追求,其绝对自由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史铁生青年残疾陷入痛苦的深渊,最后走出痛苦的泥潭,其入其出却是人人都可能做到的。
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得出“跳出思维的局限就能走进一个广阔的宇宙”的结论。
•五、引申类比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列举的事例加以引申或类比,评价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境界或其所作所为的价值、意义的大小,联系实际,突出其观点的现实意义。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所”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
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涛涛
江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
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海,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司马迁忍辱负重,受过种种刑罚,甚至受过使人生不如死的宫刑,然而他忍受着身体的疼痛与精神的压力,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为社会写下了真实的历史,真正的中华儿女的精神。
现代的社会更有许多找准自己位置的人,不盲目羡慕高官厚禄、富足生活的人为祖国的安定、进步、发达做出了贡献。
(河北高考满分作文:找准位置发扬自我)
这段文字用屈原和司马迁的事例,引申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在人生茫茫的大海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的道理。
这样能体现考生的思想深度。
从而使读者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六、因果分析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
如:
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
我敬佩他们,因为他们在混杂的尘世,了解本身,找回灵魂,做了乱世中最纯的一滴。
纵然谄媚污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追求的只是豪壮;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
坚守灵魂最纯的成分,能和乱世中的美神媲美!
(2006河北高考满分作文:汪洋中的一滴)
这段话典型的因果分析论证法
•七、例后解说法
•当引用事例的时候,可以在语句后面再加以一定的拓展延伸使之更明确。
如:
(事例)从前有一种病会使人食欲不振,最后导致人死亡。
有一位化学家也得了这种病。
有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的人听说后告诉他,村里有一口井里的水,是神水,能治你的病。
化学家喝那个水病果然好了。
病好后化学家就想了一个村子里的人们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为什么这个水能救我啊?化学家研究后发现水里含有芒硝,因此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作用。
正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古人的话,在别人没有产生疑问的地方,你产生疑问了,你这就是比别人前进了一步了。
村里的人就知道井水能治病,,从来不想它为什么能治病,化学家想了,结果发现芒硝及其药用价值了。
可见,“疑”是发现矛盾的钥匙,“思”与“学”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发现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开端,“疑”便是“思”与“学”的“端”和“始”了。
(分析)(例后联系实际、分类论证、简洁精辟地分析,有利于增分。
)
•引名人名言也可如此。
•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各个方面的理性观察,将帮助我们迈过感情的误区,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复杂与多变性。
而在一览无余的最高层,摆脱情感羁绊的我们,或许可以长吟:“莫让浮云遮望眼!”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莫让浮云遮望眼)
作文参考模式
一、时评、议论文写法指导
时评论述问题更有针对性,也是议论文其中一种结构方式。
时评写法具体文章请参看之前印发的“嫌事小的围观心态要不得”、“我们的“教养”从何而来”(人民日报人民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