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常见穴位及急救共59页
中医8大急救穴位

中医8大急救穴位
中医8大急救穴位是指在中医学中,常用于急救治疗的8个穴位,包括:
1. 风池穴:位于颈部,两侧颈椎旁,是治疗头痛、眩晕、颈项僵硬等症状的常用穴位。
2. 太阳穴:位于太阳窝处,是治疗头痛、眩晕、口眼歪斜等症状的常用穴位。
3. 曲池穴:位于肘部外侧,是治疗呕吐、胸闷、心悸等症状的常用穴位。
4. 尺泽穴:位于手腕掌侧,是治疗心悸、胸闷、呕吐等症状的常用穴位。
5.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是治疗胸痛、呕吐、头痛等症状的常用穴位。
6.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是治疗腹痛、月经不调、失眠等症状的常用穴位。
7. 气海穴:位于脐部下方,是治疗腹痛、呕吐、泄泻等症状的常用穴位。
8. 天府穴:位于胸骨下端两侧,是治疗气喘、咳嗽、胸痛等症状的常用穴位。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8大急救穴位只是一种辅助急救治疗手段,在急救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运用,同时应该配合其他急救措施一起使用。
中医如何点穴急救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医如何点穴急救法
导语:日常生活中因为总总原因导致意外。
那么你知道中医有哪些点穴就急救方法呢?
专家指出,在既缺医又无药的紧急情况下,只要掌握几招非常实用的徒手点穴治病的方法,就能为患者赢得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的宝贵时间。
1、止头痛:
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压至有胀痛感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2、治休克:
刺激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具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
当遇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情况时,可用大拇指尖按压其人中穴往往能够起到急救的效果。
3、降血压:
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等原因往往导致血压会急剧上升,这对患者生命有极大的威胁。
此时按压劳宫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常常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4、治便秘:
便秘者在大便时倘若用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处),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就会有便感;然后屏气,增加腹内压,一会儿即可顺利排便。
5、治晕厥:。
穴位急救小常识

穴位急救小常识一、引言穴位急救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穴位急救小常识,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或帮助他人。
二、穴位急救小常识1. 头部急救穴位- 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毛尾端外侧凹陷处,适用于缓解头痛、眼疲劳等症状。
用手指轻轻按摩太阳穴,每次持续数分钟。
- 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适用于缓解头晕、失眠等症状。
用手指按压百会穴,每次持续数分钟。
2. 面部急救穴位- 鱼腰穴:鱼腰穴位于眉毛上方,适用于缓解眼睛疲劳、鼻塞等症状。
用手指轻轻按摩鱼腰穴,每次持续数分钟。
- 颊车穴:颊车穴位于耳垂下方凹陷处,适用于缓解面部神经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用手指轻轻按摩颊车穴,每次持续数分钟。
3. 胸部急救穴位- 逆流穴:逆流穴位于胸骨上方凹陷处,适用于缓解胃痛、胸闷等症状。
用手指按压逆流穴,每次持续数分钟。
-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椎第七椎骨下方凹陷处,适用于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
用手指按压大椎穴,每次持续数分钟。
4. 腹部急救穴位-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脐下四指宽的位置,适用于缓解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用手指按压中脘穴,每次持续数分钟。
- 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中央凹陷处,适用于缓解腹胀、腹泻等症状。
用手指按压关元穴,每次持续数分钟。
5. 肢体急救穴位- 曲池穴:曲池穴位于手肘内侧凹陷处,适用于缓解胸闷、气喘等症状。
用手指按压曲池穴,每次持续数分钟。
-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弯曲时,足背上凸的肌肉部位。
适用于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用手指按压足三里穴,每次持续数分钟。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穴位急救时,应用力适中,避免过度刺激造成伤害。
2. 对于不熟悉穴位的人群,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操作。
3. 穴位急救只能起到辅助缓解症状的作用,不能替代正规医疗。
4. 对于严重疾病或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四、结论穴位急救小常识是一种简单易行、无副作用的自救方法,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缓解一些常见症状。
超清晰穴位图文,医院50个中医针灸常用穴位功效图!

超清晰穴位图文,医院50个中医针灸常用穴位功效图!
雀斑穴——丝竹空
脑血管穴——瘛脉
鱼尾纹穴——瞳子髎
眼袋穴——承泣
过敏性鼻炎穴——迎香
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
颈椎病穴——天窗
胃肠炎穴——天枢
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
便秘穴——带脉
减肥穴——带脉
扭伤穴——大包
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
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牙痛穴——合谷、肩井
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
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
万能穴——合谷
糖尿病穴——腕谷
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
止咳穴——极泉、尺泽
皮肤病穴——曲池
治痘穴——太冲、曲池
膝痛穴——内关
鼻炎穴——丰隆、手三里
耳鸣穴——少海
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
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
手麻穴——支正
护膝穴——曲泉
糖尿穴——地机
补血穴——血海
长寿穴、强胃穴——足三里
腰痛穴——飞扬
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
肚子痛穴——下巨虚
胆结石穴——中渎
嗓子失声穴——大钟
消炎穴——商丘
消气穴——太冲
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补肾穴、恐惧病穴、厌食穴、脱发穴——太溪噩梦穴——厉兑
脑供血不足穴——解溪
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
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
(对应“大椎”)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
(对应“肺俞”)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对应“膈俞”)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对应“大肠俞”、“腰阳关”)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
((对应“次髎”)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
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对应“膻中”)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较和记忆,这样效果最好。
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同样也是笔试的考试内容。
附录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腧穴的主治是第三站的一种主要题型,而这部分的背诵难度最大,所以有必要掌握其中的规律。
穴位急救操作方法

穴位急救操作方法
穴位急救操作方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急救方法,可以通过按压特定的穴位来缓解或治疗急性病症。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穴位急救操作方法:
1. 头部穴位急救:
- 睛窗穴:位于两眉之间的凹陷处。
按压该穴位可以缓解头痛、眩晕和鼻塞等症状。
-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的凹陷处。
按压该穴位可以缓解头痛、失眠和心悸等症状。
2. 面部穴位急救:
- 耳门穴:位于耳朵前缘的凹陷处。
按压该穴位可以缓解牙痛、面瘫和口腔溃疡等问题。
- 太阳穴:位于眉弓与颧骨最高点的凹陷处。
按压该穴位可以缓解头痛、眼疲劳和口干等症状。
3. 上肢穴位急救:
- 内关穴:位于手腕两根手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揉该穴位可以缓解心悸、胸闷和恶心等症状。
- 曲池穴:位于手腕横纹与手掌侧缘连线的中点处。
按揉该穴位可以缓解胸痛、呕吐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4. 下肢穴位急救:
-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尖与脚背小趾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揉该穴位可以缓解腹胀、腹泻和月经不调等症状。
-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侧,脛骨外侧突起下三横指处。
按揉该穴位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腹痛和胸闷等症状。
请注意,穴位急救方法应该在熟悉操作方法的前提下进行,并且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常用的急救穴位介绍

常用的急救穴位介绍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常用的急救穴位介绍人生世事难预料,突发昏厥如何好。
掌握一些急救穴,关键时刻能用到。
针灸按摩可放血,点压揉搓可捶敲。
自救他救能就急,治疗先机特重要。
人中膻中委中穴,涌泉极泉曲池妙。
大椎百会内关穴,至阳会阴井穴找。
鼻尖耳尖耳垂刺,八邪八风十宣消。
耳穴神门心交感,温灸神阙劳宫调。
“人生世事难预料”,人生在世,身体伤病的事,常常难以预料,不期而至。
“突发昏厥如何好”,当突然发生昏迷、晕厥时,如何才好呢??“掌握一些急救穴”,知道并掌握一些简便易行的急救穴位和应急措施是必要的。
“关键时刻能用到”,在关键时刻便能够用得到,以应急。
“针灸按摩可放血”,针灸按摩放血是最直接,且容易掌握的方法。
“点压揉搓可捶敲”,可以采取点穴、压穴、揉穴、搓穴、捶敲穴位。
“自救他救能就急”,这些穴位可以用来自救,或者得到别人的救助,或者救别人。
“治疗先机特重要”,对于急症,先期治疗的时机特别重要。
“人中膻中委中穴,涌泉极泉曲池妙。
大椎百会内关穴,至阳会阴井穴找。
鼻尖耳尖耳垂刺,八邪八风十宣消。
耳穴神门心交感,温灸神阙劳宫调。
这些穴位主要有:人中、膻中、委中、涌泉、极泉、曲池、大椎、百会、内关、至阳、会阴、十二井穴、鼻尖、耳尖、耳垂、八邪、八风、十宣、神阙、劳宫,以及耳穴的神门、心、交感穴等。
人中穴属于督脉,是一个急救昏厥要穴。
位于鼻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膻中穴属于任脉,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中点。
气会膻中,是心包经之募穴。
膻中穴主治:胸腹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呃逆、乳腺炎、气喘,咯血,心烦,产妇少乳,噎嗝。
平刺0.3~0.5寸;或用艾灸。
可用中指端按揉50~100次;或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推。
委中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
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等。
急救穴位

当身边的人疾病突发的时候,常常因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往往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是好。
甚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人痛苦不已,甚至是丧命黄泉。
今天老中医教你6大救命穴位,让你点穴就能实现急救。
1、点压合谷穴:治晕厥合谷穴位于左右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稍靠近第二掌骨处。
当病人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原因导致晕厥、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
持续按揉2分钟至3分钟后,晕厥等症状可消失。
2、点压劳宫穴:治疗血压骤升症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
高血压患者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
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
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3、点压足后跟:止鼻衄当发生鼻出血时,可以迅速掐捏足后跟(踝关节与跟骨之间的凹陷处)。
左鼻出血掐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掐捏左足跟,可立即止血。
4、点压阳陵泉穴:治胆绞痛患者胆囊炎、胆结石症发作时可出现右上腹部剧烈绞痛,则可用点穴法止痛。
方法为: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寻找压痛点,即阳陵泉穴。
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
持续按摩两分钟,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5、点压三阴交穴:治肾绞痛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上方3寸处。
肾绞痛是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肾区急性剧痛。
疼痛突然发作时,患者可用大拇指点压、揉按三阴交穴位。
反复按压揉3分钟至5分钟,肾绞痛即可缓解。
6、点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即取卧位、垂臂时,两侧肩胛角下缘经脊背连线的正中点处。
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伴有胸部压迫感和窒息感。
此时,病人可手持一枚5分硬币,用硬币边缘按压至阳穴。
按压3分钟至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若每日定时按压3次~4次至阳穴,即可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Tips:以上各种穴位的准确定位以及点穴方法,请广大朋友务必请教专科医生,切勿自行盲目操作,以避免引起不良后果!相关新闻受益终生的8个养生急救穴必要时可救命2015-07-03 06:18 腋窝下有个救命穴2015-04-02 06:11 中医五大救命穴膻中穴治心悸、涌泉穴治头痛2015-02-28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