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片石墨标准(企标)01
鳞片石墨检测

1, obtain the graphit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before the test2, Make a mixture of graphite :H2SO4(density 60%):KMnO4=1:3:0.08 3,If pre-treatment graphite has 85%+80mesh,pure flake graphite should have 84%+80mesh4,If after-treatment graphite has <80%+80mesh, this graphite is contaminated by artificial graphite.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鳞片石墨的分类、牌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鳞片石墨的质量检验和验收。
2 引用标准GB/T 3520 石墨细度检验方法GB/T 352l 石墨化学分析方法3 术语鳞片石墨:天然晶质石墨,其形似鱼鳞状,属六方晶系,呈层状结构,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导电、导热、润滑、可塑及耐酸碱等性能(晶体结构图略)。
4产品分类、牌号4.1 产品分类鳞片石墨根据固定碳含量分为四类:高纯石墨、高碳石墨、中碳石墨、低碳石墨。
其固定碳范围和代号见表l. 表1 名称高纯石墨高碳石墨中碳石墨低碳石墨固定碳C(%) C≥99.9 94.0≤C<99.9 80.O≤C<94.0 50.0≤C<80.0 代号LC LG LZ LD 4.2 产品牌号全部产品牌号见表3一表6。
产品牌号由分类代号、粒径、固定碳依次排列组成,举例见表表 2 产品牌号意义LC300—99.9 高纯石墨粒径300μm固定碳99.9%LGl80—95 高碳石墨粒径180μm固定碳95%LZ(一)150—90 中碳石墨粒径150μm固定碳90%LD(一)75—70 低碳石墨粒径75μm固定碳70% 5 技术要求鳞片石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表6的规定。
制定石墨产品标准

制定石墨产品标准When it comes to setting standards for graphite products,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various applications and industries that rely on this material. From the aerospace industry to the automotive sector, graphit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man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erefore, the standards set for graphite products must ensure that the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se industries in terms of quality, performance, and safety.在制定石墨产品的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依赖这种材料的各种应用和行业。
从航空航天行业到汽车行业,石墨在许多技术进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为石墨产品制定的标准必须确保其在质量、性能和安全方面符合这些行业的要求。
One of the key aspects to consider when setting standards for graphite products is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hat need to be implemented throughou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is includes ensuring that the raw materials used are of high quality, that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re standardized and monitored, and that the finished products undergo rigorous testing to verify theirperformance and durability. By establishing strict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he industry can ensure that graphite products meet the highest standards of excellence.在制定石墨产品标准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方面是需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施的质量控制措施。
鳞片石墨标准企标

鳞片石墨标准企标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鳞片石墨标准编号:QE/JC·BZ 11-2014 A编写:审核:批准:2014年 3 月 10日发布 2014年3月 17 日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鳞片石墨的分类、牌号、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鳞片石墨的质量检验和验收。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
鳞片石墨测定方法 QE/JC·BZ 12-2014 A石墨细度检验方法 QE/JC·BZ 15-2014 A石墨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QE/JC·BZ 16-2014 A3 术语鳞片石墨:天然晶质石墨,其形状似鱼鳞状,属六方晶系,呈层状结构,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导电、导热、润滑、可塑及耐酸碱等特性。
4 产品分类、牌号4.1 产品分类鳞片石墨根据固定碳含量分为高纯石墨、高碳石墨、其代号见表1表14.2 产品牌号产品牌号见表2和表3,产品牌号由代号、细度、固定碳含量依次排列组成。
示例如下:GT 50 — 94代号细度固定碳5 技术要求5.1 高碳鳞片石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高碳鳞片石墨技术指标5.2 高纯鳞片石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高纯鳞片石墨技术指标若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共协商。
6 试验方法6.1 细度测定按QE/JC﹒BZ 04-2013 A的规定进行。
6.2 固定碳、灰分、水分、挥发分、PH值按QE/JC﹒BZ 02-2013 A规定进行。
6.3 不纯物按QE/JC﹒BZ 05-2013 A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7.1 产品经公司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7.2 批量检测单位a.一次交付的同一牌号袋装高碳鳞片石墨或高纯鳞片石墨以18t为一批 (每一批的投产日为这一批产品的批号) ,不足18t仍按一批计算。
浅谈鳞片石墨固定碳含量分析间接定碳法中灰分的测定细节

浅谈鳞片石墨固定碳含量分析间接定碳法中灰分的测定细节作者:李雷赵明王海涛于文迪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01期[摘要]以鳞片石墨固定碳含量当中的灰分测定展开详细的测定方法,以及在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关键词]鳞片石墨灰分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TM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026-01鳞片石墨为天然显晶质石墨,其形似鱼磷状,属六方晶系,呈层状结构,资源丰富且价格便宜,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导电、导热、润滑、可塑及耐酸碱等性能。
鳞片石墨国家标准GB/T 3518-2008规定,根据固定碳含量分为四类:高纯石墨(含碳量大于99.9%),高碳石墨(含碳量在99.9-94.0%之间),中碳石墨(含碳量在94.0-80.0%),低碳石墨(含碳量在80.0-50.0%之间),由此可见,固定碳含量的检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对鳞片石墨定等分类的判定依据。
笔者就固定碳含量测定所用的间接定碳法中灰分的测定做详细阐述并对测定所需注意事项等细节加以介绍,供相关专业同志共同学习。
1 灰分测定方法提要试样经高温灼烧,使石墨和挥发物完全逸出后所得到的残余物,即为灰分。
1.1取样:袋装或桶装鳞片石墨按系统取样方法进行取样,即把一批产品中的每个袋,按一定顺序排列,从1至n袋产品中随机选一袋进行取样,然后每隔n-1袋抽一袋进行取样,每个袋中的取样量相同,将所取样品合并混合,作为该批产品样品。
每一批产品取样袋数(n)按下式计算:n=式中:n-每一批产品取样的袋数;N-每一批产品的总袋数;当计算的n带有小数时,小数部分应舍去,当N≤100时,应从每个袋中取样,取样时用取样钎插入袋中抽取。
每批取样量不得小于1Kg。
1.2制样:将所取样品倒在一个有足够强度和适当大小的正方形塑料薄膜或纸上,用翻滚法充分混匀(至少15次),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试验用,一份留作备样。
1.3仪器设备及材料1.3.1天平:感量为0.1 mg和0.01mg1.3.2烘箱:工作温度为105℃~110℃1.3.3箱式高温炉:工作温度为900℃~1000℃1.3.4样舟:方瓷舟,装样量0.5g~3g1.3.5干燥器:内附有变色硅胶干燥剂。
鳞片石墨质量标准

鳞片石墨质量标准
鳞片石墨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石墨纯度:鳞片石墨的纯度要达到99%以上,其中杂质的含量应该尽可能地降至最低。
2. 结晶度:鳞片石墨的结晶度是指其晶格的完整程度,通常用屈光度或X射线衍射来判断。
高品质的鳞片石墨应该具有高度完整的结晶晶格。
3. 碳含量:鳞片石墨的碳含量是指其化学成分中的碳元素比例,要求达到95%以上。
4. 鳞片度:鳞片石墨的鳞片度是指石墨层之间的距离和石墨层内部的距离相比之下的比例。
高品质的鳞片石墨应该具有高度平行的鳞片层,并且层间距离尽可能地小。
5. 晶片大小:鳞片石墨的晶片大小是指其石墨层的长度和宽度,通常应该达到几微米至数毫米的规模。
6. 导电性:鳞片石墨的导电性是指其导电特性,高品质的鳞片石墨应该具有高度的电导率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检测和评估,可以确定鳞片石墨的质量标准,同时也能为其后续的应用提供足够的保障。
石墨检测标准 检测项目

石墨检测标准检测项目
检测范围
天然石墨、致密结晶状石墨、鳞片石墨、鳞片石墨、隐晶质石墨、石墨粉、石墨纸、膨胀石墨、石墨乳、可膨胀石墨、土状石墨、导电石墨粉
检测标准
GB/T3518-2008鳞片石墨
GB/T3519-2008微晶石墨
YB/T4088-2000石墨电极
YB/T2818-2005石墨块
JB/T2750-2006高纯石墨
GB/T10698-1989可膨胀石墨
GB/T13465.2-2002不透性石墨材料试验方法
检测项目
含量分析:固定碳、水分、杂质含量等;
物理性质:硬度、灰分、粘度、细度、粒度、挥发分、比重、比表面积、熔点等;
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脆性、弯曲试验、拉伸试验等
化学性能:耐水性、耐久性、耐酸碱性、耐腐蚀性、耐候性、耐热性等。
其他参数:导电性、导热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抗热震性等。
鳞片石墨及其制品石墨化度测定方法

鳞片石墨及其制品石墨化度测定方法重要提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鳞片石墨及其制品石墨化度(g值)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鳞片石墨及其制品中石墨化度的测定。
测定范围:10.0%<g<100.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石墨化度是碳网层面有序排列的几率,石墨化度用g表示,g数值用百分数表示(%)。
4 方法原理鳞片石墨及制品的晶体结构参数晶面间距d(002)是评价石墨化度的重要指标,本标准通过对添加内标物的鳞片石墨及制品样品X射线衍射图的分析处理,精确检测其晶面间距d(002),经公式计算得到石墨化度G值。
5 仪器5.1 X射线粉末衍射仪:测角仪在20°~30°(2θ)的准确度优于±0.01°(2θ),能以≤0.1°/s的速度进行扫描。
5.2 试样板:能够装入研磨好的试样。
5.3 标准筛:金属丝编制网试验筛(φ200×50-0.075、0.045)。
5.4 干燥箱:室温~200 ℃,±5 ℃可控。
5.5 分析天平:精度0.1 mg。
5.6 玛瑙研钵:体表光滑,无明显划痕。
5.7 干燥器:内装干燥剂。
6 内标物单晶硅粉(光谱纯)。
用玛瑙研钵(5.6)进行研磨全部通过325目(45μm )标准筛(5.3)的硅粉作为X 射线衍射的内标物质。
7 试样制备7.1 天然鳞片石墨及制品用玛瑙研钵(5.6)研成粉末,并全部通过200目(5.3)标准筛,作为测试样品。
鳞片状石墨鉴定特征

鳞片状石墨鉴定特征最近又仔细研究了下鳞片状石墨鉴定特征,发现了一些挺有趣的地方呢。
让我想想这个特征啊,鳞片状石墨,首先从外观上看起来,它真的就是一片一片的,就像我们冬天看到的小雪花的那种感觉,一片一片的形状特别明显。
我观察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现这一点,有时候会有大的鳞片,大的能有几毫米宽呢,就跟我们手指甲盖大小差不多;然后也有很小的鳞片,小到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到底是什么形状,那种小小的鳞片就好像细碎的头皮屑一样,密密麻麻地混在一起。
有一点让我挺困惑的,就是有的时候在一堆石墨里,感觉颜色会有一点差别。
你说它都是石墨吧,按道理应该是颜色均匀的黑色。
但有些鳞片状石墨看起来有点发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和它里面混了一些杂质有关系呢。
然后我又仔细看了看颜色暗一些的,好像在反光上也有些区别,颜色深的黑色鳞片状石墨反光度强一些,就像镜子有一点反光一样,而发灰的那些反光就比较弱。
说起鳞片啊,这些鳞片状石墨的边缘形状也不一样。
有些边缘特别光滑,感觉像用什么精细的工具切割出来似的,摸起来肯定也是滑滑的,我没真的用手摸啊,但是从样子上看起来就是那种感觉。
而有些呢,边缘就很不整齐,就和被狗啃了一样,参差不齐的,我就很纳闷这是为什么呢。
后来我想也许是形成过程中受到的压力或者其他因素不一样导致的。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我发现鳞片状石墨的柔韧性不太一样。
大一点的鳞片呢,感觉相对脆一些,轻轻一捏可能就碎了。
小的鳞片反而感觉柔韧性好一些,就像小纸片一样,捏的时候不容易碎,会变形但还能保持完整的形状。
这可能和它们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小鳞片可能结构更加紧密,或者说它们单个承受的力比较分散,所以不容易碎。
又想到一个特征,有些鳞片状石墨在光线下观察,能看到一些纹理。
这些纹理是里面晶体结构的反应,有的纹理是笔直的,像条条大道直通到底;有的纹理却是弯弯曲曲的,就像乡间的小路拐来拐去。
看到这些不同的纹理,我就在想它们在形成的时候到底经历了什么呀,是不是有不同方向的力量作用,就像我们捏黏土的时候,不同的捏法会让黏土产生不同的纹路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鳞片石墨标准
编号:QE/JC·BZ 11-2014 A
编写:
审核:
批准:
2014年3 月10日发布2014年3月17 日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鳞片石墨的分类、牌号、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鳞片石墨的质量检验和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
鳞片石墨测定方法QE/JC·BZ 12-2014 A
石墨细度检验方法QE/JC·BZ 15-2014 A
石墨中微量元素的测定QE/JC·BZ 16-2014 A
3 术语
鳞片石墨:天然晶质石墨,其形状似鱼鳞状,属六方晶系,呈层状结构,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导电、导热、润滑、可塑及耐酸碱等特性。
4 产品分类、牌号
4.1 产品分类
鳞片石墨根据固定碳含量分为高纯石墨、高碳石墨、其代号见表1
4.2 产品牌号
产品牌号见表2和表3,产品牌号由代号、细度、固定碳含量依次排列组成。
示例如下:
GT 50 —94
代号
细度
固定碳
5 技术要求
5.1 高碳鳞片石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5.2 高纯鳞片石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高纯鳞片石墨技术指标
若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共协商。
6 试验方法
6.1 细度测定按QE/JC﹒BZ 04-2013 A的规定进行。
6.2 固定碳、灰分、水分、挥发分、PH值按QE/JC﹒BZ 02-2013 A规定进行。
6.3 不纯物按QE/JC﹒BZ 05-2013 A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产品经公司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7.2 批量检测单位
a.一次交付的同一牌号袋装高碳鳞片石墨或高纯鳞片石墨以18t为一批
(每一批的投产日为这一批产品的批号) ,不足18t仍按一批计算。
b.采用子母包包装时,按生产节奏,0.5t为一个检测单位,不足0.5t仍
视为一个检测单位。
c.采用散装大袋包装时,按生产节奏,1t为一个检测单位,不足1t仍视
为一个检测单位。
7.3 取样
在一个检测单位的袋装高碳鳞片石墨或高纯鳞片石墨产品中采用等距抽样,每隔一袋从一袋中取样,取样时,取样器从袋口插入袋中抽取,总取样量不少于400g;如果采用散装大袋进行包装时,在一个检测单位的袋装高碳鳞片石墨或高纯鳞片石墨产品中采用五点取样,取样量不少于400g。
7.4 制样
将取得的样品倒在牛皮纸上,用翻滚法混匀(至少30次),制成圆台状用点取法取出50g做分析用,其余留作细度测定及备样用。
7.5 判定原则
7.5.1 每个检测单位产品品质判定原则
每个检测单位产品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为合格品。
若有一项指标达不到标
准要求,应从同一检测单位的取样袋中加倍取样复检,以复检结果作为最终结果。
7.5.2 每一批产品品质判定原则
每一批产品检测单位全部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
对于合格批,应从全部检测单位的备样中抽取约400g样品,用翻滚法混匀(至少30次),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交需方做代表样,一份留作备查样。
8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8.1 包装
a.包装采用复合塑料编织袋;
b.包装后每袋净重为25kg±0.2kg、900kg±1.5kg、1000kg±1.5kg。
8.2 标志
包装物上须印有产品名称、产品标准号、公司名称、商标、牌号、规格、批号和生产工艺过程卡号、也可按需方要求印制。
8.3 运输
运输中应防雨、防曝晒、防破包。
8.4 贮存
不同牌号、规格的产品应分别堆放,库房应通风良好,防阳光曝晒,防水浸泡。
9 发放范围
检测中心、质量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