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部分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部分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部分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IC卡已经成为了金融支付的主要手段之一。

为了规范和促进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 卡(以下简称“IC卡”)的发展,我国多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该规范的第一部分于2003年发布,截至2019年,已经发布了8个版本,其中第八部分于2019年1月发布。

本文将深入探讨其中的第八部分,从总体框架、标准体系、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解析和分析。

一、总体框架《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八部分》(以下简称“规范”)是在前七个版本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的,为了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行业,第八部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1. 安全技术规范:本部分增加了安全技术的规范,包括密钥算法的选择、密钥管理、密钥分发、密钥更新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规范要求相关技术必须满足我国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2. 应用规范:本部分增加了关于应用规范的内容,包括虚拟卡、公交卡、门禁卡、交易授权等方面的规定。

对于不同类型的应用场景,规范明确规定了不同的业务流程和安全要求。

3. 卡片规范:本部分对IC卡芯片的物理规范、电气规范、性能规范、接口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同时,规范还对芯片的测试、认证、生产、个性化、注销、回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总之,第八部分的灵活性更强,对于金融支付的不同需求作出了更细致的规划和指导。

二、标准体系金融IC卡规范的标准体系由下面三个层次组成:1. 标准总则层:包括《金融IC卡标准总则》和《金融IC卡规范总则》。

这两个文件规定了金融IC卡的总体架构、标准化工作的流程和规范要求等内容。

2. 标准体系层:该层次下分为芯片标准、卡片标准和安全测试标准,分别规定了金融IC卡芯片、卡片的物理特性、电气特性、安全性能要求和测试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3. 应用标准层:该层次下分为金融应用标准、非金融应用标准和应用接口标准,分别规定了金融IC卡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应用规范、接口要求和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标准修订工作组二零零四年九月目次1 范畴 (1)2 参考资料 (2)3 定义 (3)3.1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IC) (3)3.2 无触点的Contactless (3)3.3 无触点集成电路卡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 (3)3.4 接近式卡Proximity card(PICC) (3)3.5 接近式耦合设备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PCD) (3)3.6 位连续时刻Bit duration (3)3.7 二进制移相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3)3.8 调制指数Modulation index (3)3.9 不归零电平NRZ-L (3)3.10 副载波Subcarrier (3)3.11 防冲突环anticollision loop (3)3.12 比特冲突检测协议bit collision detection protocol (3)3.13 字节byte (3)3.14 冲突collision (3)3.15 差不多时刻单元(etu)elementary time unit(etu) (3)3.16 帧frame (3)3.17 高层higher layer (4)3.18 时刻槽协议time slot protocol (4)3.19 唯独识别符Unique identifier(UID) (4)3.20 块block (4)3.21 无效块invalid block (4)4 缩略语和符号表示 (5)5 物理特性 (8)5.1 一样特性 (8)5.2 尺寸 (8)5.3 附加特性 (8)5.3.1 紫外线 (8)5.3.2 X-射线 (8)5.3.3 动态弯曲应力 (8)5.3.4 动态扭曲应力 (8)5.3.5 交变磁场 (8)5.3.6 交变电场 (8)5.3.7 静电 (8)5.3.8 静态磁场 (8)5.3.9 工作温度 (9)6 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 (9)6.1 PICC的初始对话 (9)6.2 功率传送 (9)6.2.1 频率 (9)6.2.2 工作场 (9)6.3 信号接口 (9)6.4 A类通信信号接口 (10)6.4.1 从PCD到PICC的通信 (10)6.4.2 从PICC到PCD的通信 (12)6.5 B类通信信号接口 (13)6.5.1 PCD到PICC的通信 (13)6.5.2 PICC到PCD的通信 (13)6.6 PICC最小耦合区 (14)7 初始化和防冲突 (15)7.1 轮询 (15)7.2 类型A-初始化和防冲突 (15)7.2.1 字节、帧、命令格式和定时 (15)7.2.2 PICC状态 (19)7.2.3 命令集 (20)7.2.4 选择序列 (21)7.3 类型B 初始化和防冲突 (26)7.3.1 比特、字节和帧的定时 (26)7.3.2 CRC_B (28)7.3.3 防冲突序列 (28)7.3.4 PICC状态描述 (29)7.3.5 命令集合 (31)7.3.6 ATQB和Slot-MARKER响应概率规则 (31)7.3.7 REQB命令 (31)7.3.8 Slot-MARKER命令 (33)7.3.9 ATQB(要求应答-类型B)响应 (33)7.3.10 ATTRIB命令 (34)7.3.11 对A TTRIB命令的应答 (36)7.3.12 HALT命令及应答 (36)8 传输协议 (38)8.1 类型A PICC的协议激活 (38)8.1.1 选择应答要求 (40)8.1.2 选择应答 (40)8.1.3 协议和参数选择要求 (43)8.1.4 协议和参数选择响应 (45)8.1.5 激活帧等待时刻 (45)8.1.6 差错检测和复原 (45)8.2 类型B PICC的协议激活 (46)8.3 半双工块传输协议 (46)8.3.1 块格式 (46)8.3.2 帧等待时刻(FWT) (49)8.3.3 帧等待时刻扩展 (49)8.3.4 功率水平指示 (50)8.3.5 协议操作 (50)8.4 类型A和类型B PICC的协议停活 (52)8.4.1 停活帧等待时刻 (53)8.4.2 差错检测和复原 (53)9 数据元和命令 (54)9.1 关闭非接触通道命令 (54)9.1.1 定义和范畴 (54)9.1.2 命令报文 (54)9.1.3 命令报文数据域 (54)9.1.4 响应报文数据域 (54)9.1.5 响应报文状态码 (54)9.2 激活非接触通道命令 (55)9.2.1 定义和范畴 (55)9.2.2 命令报文 (55)9.2.3 命令报文数据域 (55)9.2.4 响应报文数据域 (55)9.2.5 响应报文状态码 (55)附录 A:标准兼容性和表面质量 (56)A.1. 标准兼容性 (56)A.2. 印刷的表面质量 (56)附录 B: ISO/IEC其他卡标准参考名目 (57)附录 C:类型A的通信举例 (58)附录 D: CRC_A和CRC_B的编码 (60)D.1. CRC_A编码 (60)D.1.1. 通过标准帧发送的比特模式举例 (60)D.2. CRC_B编码 (60)D.2.1. 通过标准帧传送的比特模式实例 (60)D.2.2. 用C语言写的CRC运算的代码例子 (61)附录 E:类型A_时刻槽-初始化和防冲突 (64)E.1. 术语和缩略语 (64)E.2. 比特、字节和帧格式 (64)E.2.1. 定时定义 (64)E.2.2. 帧格式 (64)E.3. PICC状态 (64)E.3.1. POWER-OFF状态 (64)E.3.2. IDLE状态 (65)E.3.3. READY状态 (65)E.3.4. ACTIVE状态 (65)E.3.5. HALT状态 (65)E.4. 命令/响应集合 (65)E.5. 时刻槽防冲突序列 (65)附录 F:详细的类型A PICC状态图 (67)附录 G:使用多激活的举例 (69)附录 H:协议说明书 (70)H.1. 记法 (70)H.2. 无差错操作 (70)H.2.1. 块的交换 (70)H.2.2. 等待时刻扩展要求 (70)H.2.3. DESELECT (70)H.2.4. 链接 (71)H.3. 差错处理 (71)H.3.1. 块的交换 (71)H.3.2. 等待时刻扩展要求 (72)H.3.3. DESELECT (74)H.3.4. 链接 (74)附录 I:块和帧编码概览 (77)1 范畴本规范包括以下要紧内容:-物理特性:规定了接近式卡(PICC)的物理特性。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标准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标准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标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标准修订工作组二零零四年九月目次1 围 (1)2 参考资料 (2)3 定义 (3)3.1 集成电路 Integrated circuit(s)(IC) (3)3.2 无触点的 Contactless (3)3.3 无触点集成电路卡 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 (3) 3.4 接近式卡 Proximity card(PICC) (3)3.5 接近式耦合设备 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PCD) (3) 3.6 位持续时间 Bit duration (3)3.7 二进制移相键控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3)3.8 调制指数 Modulation index (3)3.9 不归零电平 NRZ-L (3)3.10 副载波 Subcarrier (3)3.11 防冲突环 anticollision loop (3)3.12 比特冲突检测协议 bit collision detection protocol (3) 3.13 字节 byte (3)3.14 冲突 collision (3)3.15 基本时间单元(etu) elementary time unit(etu) (3) 3.16 帧 frame (3)3.17 高层 higher layer (4)3.18 时间槽协议 time slot protocol (4)3.19 唯一识别符 Unique identifier(UID) (4)3.20 块 block (4)3.21 无效块 invalid block (4)4 缩略语和符号表示 (5)5 物理特性 (8)5.1 一般特性 (8)5.2 尺寸 (8)5.3 附加特性 (8)5.3.1 紫外线 (8)5.3.2 X-射线 (8)5.3.3 动态弯曲应力 (8)5.3.4 动态扭曲应力 (8)5.3.5 交变磁场 (8)5.3.6 交变电场 (8)5.3.7 静电 (8)5.3.8 静态磁场 (8)5.3.9 工作温度 (9)6 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 (9)6.1 PICC的初始对话 (9)6.2 功率传送 (9)6.2.1 频率 (9)6.2.2 工作场 (9)6.3 信号接口 (9)6.4 A类通信信号接口 (10)6.4.1 从PCD到PICC的通信 (10) 6.4.2 从PICC到PCD的通信 (12) 6.5 B类通信信号接口 (13)6.5.1 PCD到PICC的通信 (13) 6.5.2 PICC到PCD的通信 (13)6.6 PICC最小耦合区 (14)7 初始化和防冲突 (15)7.1 轮询 (15)7.2 类型A-初始化和防冲突 (15)7.2.1 字节、帧、命令格式和定时 (15)7.2.2 PICC状态 (19)7.2.3 命令集 (20)7.2.4 选择序列 (21)7.3 类型B 初始化和防冲突 (26)7.3.1 比特、字节和帧的定时 (26)7.3.2 CRC_B (28)7.3.3 防冲突序列 (28)7.3.4 PICC状态描述 (29)7.3.5 命令集合 (31)7.3.6 ATQB和Slot-MARKER响应概率规则 (31) 7.3.7 REQB命令 (31)7.3.8 Slot-MARKER命令 (33)7.3.9 ATQB(请求应答-类型B)响应 (33)7.3.10 ATTRIB命令 (34)7.3.11 对ATTRIB命令的应答 (36)7.3.12 HALT命令及应答 (36)8 传输协议 (38)8.1 类型A PICC的协议激活 (38)8.1.1 选择应答请求 (40)8.1.2 选择应答 (40)8.1.3 协议和参数选择请求 (43)8.1.4 协议和参数选择响应 (45)8.1.5 激活帧等待时间 (45)8.1.6 差错检测和恢复 (45)8.2 类型B PICC的协议激活 (46)8.3 半双工块传输协议 (46)8.3.1 块格式 (46)8.3.2 帧等待时间(FWT) (49)8.3.3 帧等待时间扩展 (49)8.3.4 功率水平指示 (50)8.3.5 协议操作 (50)8.4 类型A和类型B PICC的协议停活 (52) 8.4.1 停活帧等待时间 (53)8.4.2 差错检测和恢复 (53)9 数据元和命令 (54)9.1 关闭非接触通道命令 (54)9.1.1 定义和围 (54)9.1.2 命令报文 (54)9.1.3 命令报文数据域 (54)9.1.4 响应报文数据域 (54)9.1.5 响应报文状态码 (54)9.2 激活非接触通道命令 (55)9.2.1 定义和围 (55)9.2.2 命令报文 (55)9.2.3 命令报文数据域 (55)9.2.4 响应报文数据域 (55)9.2.5 响应报文状态码 (55)附录 A:标准兼容性和表面质量 (56)A.1. 标准兼容性 (56)A.2. 印刷的表面质量 (56)附录 B: ISO/IEC其他卡标准参考目录 (57) 附录 C:类型A的通信举例 (58)附录 D: CRC_A和CRC_B的编码 (60)D.1. CRC_A编码 (60)D.1.1. 通过标准帧发送的比特模式举例 (60) D.2. CRC_B编码 (60)D.2.1. 通过标准帧传送的比特模式实例 (60) D.2.2. 用C语言写的CRC计算的代码例子 (61) 附录 E:类型A_时间槽-初始化和防冲突 (64)E.1. 术语和缩略语 (64)E.2. 比特、字节和帧格式 (64)E.2.1. 定时定义 (64)E.2.2. 帧格式 (64)E.3. PICC状态 (64)E.3.1. POWER-OFF状态 (64)E.3.2. IDLE状态 (65)E.3.3. READY状态 (65)E.3.4. ACTIVE状态 (65)E.3.5. HALT状态 (65)E.4. 命令/响应集合 (65)E.5. 时间槽防冲突序列 (65)附录 F:详细的类型A PICC状态图 (67)附录 G:使用多激活的举例 (69)附录 H:协议说明书 (70)H.1. 记法 (70)H.2. 无差错操作 (70)H.2.1. 块的交换 (70)H.2.2. 等待时间扩展请求 (70)H.2.3. DESELECT (70)H.2.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中国⾦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引⾔《中国⾦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1部分:卡⽚规范包括以下内容:──机电接⼝、逻辑接⼝和传输协议。

⽤于卡和终端间的信息交换。

本编参照采⽤ISO 7816第1⾄第3部分并与EMV’96-⽀付系统集成电路卡规范的第1部分等同。

──数据元和命令集。

定义了⾦融应⽤中所使⽤的⼀般数据元、命令集和对终端响应的基本要求。

⾦融应⽤中所需的专⽤命令在《中国⾦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2部分:应⽤规范中定义。

──应⽤选择。

定义了卡和终端完成应⽤选择的处理过程,并规定了与卡中此过程相关的数据⽂件的逻辑结构。

此部分与EMV’96-⽀付系统集成电路卡规范的第3部分等同。

──安全机制。

定义了⾦融应⽤中有关安全的总体要求、加密算法和安全机制。

应⽤安全特征和设备要求在《中国⾦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2部分:应⽤规范中定义。

1.范围《中国⾦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1部分:卡⽚规范适⽤于由银⾏发⾏或接受的⾦融IC卡。

其使⽤对象主要是与⾦融IC卡应⽤相关的卡⽚设计、制造、管理、发⾏、受理以及应⽤系统的研制、开发、集成和维护等部门(单位),也可以作为其它⾏业IC 卡应⽤的参考。

2.参考资料EMV’96:1996 ⽀付系统的集成电路卡规范EMV’96:1996 ⽀付系统的集成电路卡应⽤规范EMV’96:1996 ⽀付系统的集成电路卡终端规范FIPS Pub 180-1:1995 安全哈什标准IEC 512-2:1979 机电设备机电器件规范第2部分:触点电阻测试、绝缘测试和电压测试ISO 639:1988 名称及语⾔表⽰代码GB 2659:1994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ISO 3166:1993)GB/T 12406:1996 表⽰货币和资⾦的代码(ISO 4217:1995)GB/T 15120.1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1部分:凸印 (ISO/IEC7811-1:1992)GB/T 15120.3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3部分:ID-1型卡上凸印字符的位置 (ISO/IEC 7811-3:1992)SJ/S 9028 识别卡⾦融交易卡 ISO/IEC 7813:1990GB/T 16649.1:1996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ISO/IEC 7816-1:1987)GB/T 16649.2:1996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2部分:触点的尺⼨和位置(ISO/IEC 7816-2:1988) GB/T 16649.3:1996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ISO/IEC 7816-3:1989) ISO/IEC 7816-3:1992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修订稿1:T=1,异步半双⼯块传输协议ISO/IEC 7816-3:1994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修订稿2:协议类型选择(国际标准草案)ISO/IEC 7816-4:1995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4部分:⾏业间交换⽤命令ISO/IEC 7816-5:1994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5部分:应⽤标识符的编号系统和注册程序ISO/IEC 7816-6:1995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6部分:⾏业间数据元(国际标准草案)ISO 8731-1:1987 银⾏业务已批准的报⽂鉴别算法第1部分:DEA ISO 8732:1987 信息处理 64位块加密算法的运算⽅法GB/T 16263:1996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抽象语法表⽰1(ASN.1)的基本编码规则(ISO/IEC 8825:1990) GB/T 15150:1996 产⽣报⽂的银⾏卡交换报⽂规范⾦融交易内容(ISO 8583:1987)ISO 8583:1993 产⽣报⽂的银⾏卡交换报⽂规范⾦融交易内容GB/T 15273 信息处理⼋位单字节代码型图型字符集 (ISO8859:1987)ISO/IEC 9796-2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报⽂恢复的数字签名⽅法第2部分:使⽤哈什函数的机制ISO/IEC 9797:1993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使⽤块加密算法进⾏加密检查的数据完整性机制ISO/IEC 10116:1993 信息技术 n位块加密算法的运算⽅法ISO/IEC 10118-3:1996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哈什函数第3部分:专⽤哈什函数ISO/IEC 10373:1993 识别卡测试⽅法中国⼈民银⾏《银⾏IC卡规范(暂⾏)》(1996.3)中国⼈民银⾏《银⾏IC卡规范需求说明书》(1997.1)3.定义本规范使⽤以下定义。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标准修订工作组二零零四年九月目次1 范围 (1)2 参考资料 (2)3 定义 (3)3.1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IC) (3)3.2 无触点的Contactless (3)3.3 无触点集成电路卡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 (3)3.4 接近式卡Proximity card(PICC) (3)3.5 接近式耦合设备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PCD) (3)3.6 位持续时间Bit duration (3)3.7 二进制移相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3)3.8 调制指数Modulation index (3)3.9 不归零电平NRZ-L (3)3.10 副载波Subcarrier (3)3.11 防冲突环anticollision loop (3)3.12 比特冲突检测协议bit collision detection protocol (3)3.13 字节byte (3)3.14 冲突collision (3)3.15 基本时间单元(etu)elementary time unit(etu) (3)3.16 帧frame (3)3.17 高层higher layer (4)3.18 时间槽协议time slot protocol (4)3.19 唯一识别符Unique identifier(UID) (4)3.20 块block (4)3.21 无效块invalid block (4)4 缩略语和符号表示 (5)5 物理特性 (8)5.1 一般特性 (8)5.2 尺寸 (8)5.3 附加特性 (8)5.3.1 紫外线 (8)5.3.2 X-射线 (8)5.3.3 动态弯曲应力 (8)5.3.4 动态扭曲应力 (8)5.3.5 交变磁场 (8)5.3.6 交变电场 (8)5.3.7 静电 (8)5.3.8 静态磁场 (8)5.3.9 工作温度 (9)6 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 (9)6.1 PICC的初始对话 (9)6.2 功率传送 (9)6.2.1 频率 (9)6.2.2 工作场 (9)6.3 信号接口 (9)6.4 A类通信信号接口 (10)6.4.1 从PCD到PICC的通信 (10)6.4.2 从PICC到PCD的通信 (12)6.5 B类通信信号接口 (13)6.5.1 PCD到PICC的通信 (13)6.5.2 PICC到PCD的通信 (13)6.6 PICC最小耦合区 (14)7 初始化和防冲突 (15)7.1 轮询 (15)7.2 类型A-初始化和防冲突 (15)7.2.1 字节、帧、命令格式和定时 (15)7.2.2 PICC状态 (19)7.2.3 命令集 (20)7.2.4 选择序列 (21)7.3 类型B 初始化和防冲突 (26)7.3.1 比特、字节和帧的定时 (26)7.3.2 CRC_B (28)7.3.3 防冲突序列 (28)7.3.4 PICC状态描述 (29)7.3.5 命令集合 (31)7.3.6 ATQB和Slot-MARKER响应概率规则 (31)7.3.7 REQB命令 (31)7.3.8 Slot-MARKER命令 (33)7.3.9 ATQB(请求应答-类型B)响应 (33)7.3.10 ATTRIB命令 (34)7.3.11 对A TTRIB命令的应答 (36)7.3.12 HALT命令及应答 (36)8 传输协议 (38)8.1 类型A PICC的协议激活 (38)8.1.1 选择应答请求 (40)8.1.2 选择应答 (40)8.1.3 协议和参数选择请求 (43)8.1.4 协议和参数选择响应 (45)8.1.5 激活帧等待时间 (45)8.1.6 差错检测和恢复 (45)8.2 类型B PICC的协议激活 (46)8.3 半双工块传输协议 (46)8.3.1 块格式 (46)8.3.2 帧等待时间(FWT) (49)8.3.3 帧等待时间扩展 (49)8.3.4 功率水平指示 (50)8.3.5 协议操作 (50)8.4 类型A和类型B PICC的协议停活 (52)8.4.1 停活帧等待时间 (53)8.4.2 差错检测和恢复 (53)9 数据元和命令 (54)9.1 关闭非接触通道命令 (54)9.1.1 定义和范围 (54)9.1.2 命令报文 (54)9.1.3 命令报文数据域 (54)9.1.4 响应报文数据域 (54)9.1.5 响应报文状态码 (54)9.2 激活非接触通道命令 (55)9.2.1 定义和范围 (55)9.2.2 命令报文 (55)9.2.3 命令报文数据域 (55)9.2.4 响应报文数据域 (55)9.2.5 响应报文状态码 (55)附录 A:标准兼容性和表面质量 (56)A.1. 标准兼容性 (56)A.2. 印刷的表面质量 (56)附录 B: ISO/IEC其他卡标准参考目录 (57)附录 C:类型A的通信举例 (58)附录 D: CRC_A和CRC_B的编码 (60)D.1. CRC_A编码 (60)D.1.1. 通过标准帧发送的比特模式举例 (60)D.2. CRC_B编码 (60)D.2.1. 通过标准帧传送的比特模式实例 (60)D.2.2. 用C语言写的CRC计算的代码例子 (61)附录 E:类型A_时间槽-初始化和防冲突 (64)E.1. 术语和缩略语 (64)E.2. 比特、字节和帧格式 (64)E.2.1. 定时定义 (64)E.2.2. 帧格式 (64)E.3. PICC状态 (64)E.3.1. POWER-OFF状态 (64)E.3.2. IDLE状态 (65)E.3.3. READY状态 (65)E.3.4. ACTIVE状态 (65)E.3.5. HALT状态 (65)E.4. 命令/响应集合 (65)E.5. 时间槽防冲突序列 (65)附录 F:详细的类型A PICC状态图 (67)附录 G:使用多激活的举例 (69)附录 H:协议说明书 (70)H.1. 记法 (70)H.2. 无差错操作 (70)H.2.1. 块的交换 (70)H.2.2. 等待时间扩展请求 (70)H.2.3. DESELECT (70)H.2.4. 链接 (71)H.3. 差错处理 (71)H.3.1. 块的交换 (71)H.3.2. 等待时间扩展请求 (72)H.3.3. DESELECT (74)H.3.4. 链接 (74)附录 I:块和帧编码概览 (77)1 范围本规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物理特性:规定了接近式卡(PICC)的物理特性。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标准修订工作组二零零四年九月目次1 范围 (1)2 参考资料 (2)3 定义 (3)3.1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IC) (3)3.2 无触点的Contactless (3)3.3 无触点集成电路卡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 (3)3.4 接近式卡Proximity card(PICC) (3)3.5 接近式耦合设备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PCD) (3)3.6 位持续时间Bit duration (3)3.7 二进制移相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3)3.8 调制指数Modulation index (3)3.9 不归零电平NRZ-L (3)3.10 副载波Subcarrier (3)3.11 防冲突环anticollision loop (3)3.12 比特冲突检测协议bit collision detection protocol (3)3.13 字节byte (3)3.14 冲突collision (3)3.15 基本时间单元(etu)elementary time unit(etu) (3)3.16 帧frame (3)3.17 高层higher layer (4)3.18 时间槽协议time slot protocol (4)3.19 唯一识别符Unique identifier(UID) (4)3.20 块block (4)3.21 无效块invalid block (4)4 缩略语和符号表示 (5)5 物理特性 (8)5.1 一般特性 (8)5.2 尺寸 (8)5.3 附加特性 (8)5.3.1 紫外线 (8)5.3.2 X-射线 (8)5.3.3 动态弯曲应力 (8)5.3.4 动态扭曲应力 (8)5.3.5 交变磁场 (8)5.3.6 交变电场 (8)5.3.7 静电 (8)5.3.8 静态磁场 (8)5.3.9 工作温度 (9)6 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 (9)6.1 PICC的初始对话 (9)6.2 功率传送 (9)6.2.1 频率 (9)6.2.2 工作场 (9)6.3 信号接口 (9)6.4 A类通信信号接口 (10)6.4.1 从PCD到PICC的通信 (10)6.4.2 从PICC到PCD的通信 (12)6.5 B类通信信号接口 (13)6.5.1 PCD到PICC的通信 (13)6.5.2 PICC到PCD的通信 (13)6.6 PICC最小耦合区 (14)7 初始化和防冲突 (15)7.1 轮询 (15)7.2 类型A-初始化和防冲突 (15)7.2.1 字节、帧、命令格式和定时 (15)7.2.2 PICC状态 (19)7.2.3 命令集 (20)7.2.4 选择序列 (21)7.3 类型B 初始化和防冲突 (26)7.3.1 比特、字节和帧的定时 (26)7.3.2 CRC_B (28)7.3.3 防冲突序列 (28)7.3.4 PICC状态描述 (29)7.3.5 命令集合 (31)7.3.6 ATQB和Slot-MARKER响应概率规则 (31)7.3.7 REQB命令 (31)7.3.8 Slot-MARKER命令 (33)7.3.9 ATQB(请求应答-类型B)响应 (33)7.3.10 ATTRIB命令 (34)7.3.11 对A TTRIB命令的应答 (36)7.3.12 HALT命令及应答 (36)8 传输协议 (38)8.1 类型A PICC的协议激活 (38)8.1.1 选择应答请求 (40)8.1.2 选择应答 (40)8.1.3 协议和参数选择请求 (43)8.1.4 协议和参数选择响应 (45)8.1.5 激活帧等待时间 (45)8.1.6 差错检测和恢复 (45)8.2 类型B PICC的协议激活 (46)8.3 半双工块传输协议 (46)8.3.1 块格式 (46)8.3.2 帧等待时间(FWT) (49)8.3.3 帧等待时间扩展 (49)8.3.4 功率水平指示 (50)8.3.5 协议操作 (50)8.4 类型A和类型B PICC的协议停活 (52)8.4.1 停活帧等待时间 (53)8.4.2 差错检测和恢复 (53)9 数据元和命令 (54)9.1 关闭非接触通道命令 (54)9.1.1 定义和范围 (54)9.1.2 命令报文 (54)9.1.3 命令报文数据域 (54)9.1.4 响应报文数据域 (54)9.1.5 响应报文状态码 (54)9.2 激活非接触通道命令 (55)9.2.1 定义和范围 (55)9.2.2 命令报文 (55)9.2.3 命令报文数据域 (55)9.2.4 响应报文数据域 (55)9.2.5 响应报文状态码 (55)附录 A:标准兼容性和表面质量 (56)A.1. 标准兼容性 (56)A.2. 印刷的表面质量 (56)附录 B: ISO/IEC其他卡标准参考目录 (57)附录 C:类型A的通信举例 (58)附录 D: CRC_A和CRC_B的编码 (60)D.1. CRC_A编码 (60)D.1.1. 通过标准帧发送的比特模式举例 (60)D.2. CRC_B编码 (60)D.2.1. 通过标准帧传送的比特模式实例 (60)D.2.2. 用C语言写的CRC计算的代码例子 (61)附录 E:类型A_时间槽-初始化和防冲突 (64)E.1. 术语和缩略语 (64)E.2. 比特、字节和帧格式 (64)E.2.1. 定时定义 (64)E.2.2. 帧格式 (64)E.3. PICC状态 (64)E.3.1. POWER-OFF状态 (64)E.3.2. IDLE状态 (65)E.3.3. READY状态 (65)E.3.4. ACTIVE状态 (65)E.3.5. HALT状态 (65)E.4. 命令/响应集合 (65)E.5. 时间槽防冲突序列 (65)附录 F:详细的类型A PICC状态图 (67)附录 G:使用多激活的举例 (69)附录 H:协议说明书 (70)H.1. 记法 (70)H.2. 无差错操作 (70)H.2.1. 块的交换 (70)H.2.2. 等待时间扩展请求 (70)H.2.3. DESELECT (70)H.2.4. 链接 (71)H.3. 差错处理 (71)H.3.1. 块的交换 (71)H.3.2. 等待时间扩展请求 (72)H.3.3. DESELECT (74)H.3.4. 链接 (74)附录 I:块和帧编码概览 (77)1 范围本规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物理特性:规定了接近式卡(PICC)的物理特性。

中国金融IC卡片应用规范

中国金融IC卡片应用规范

引言《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2部分:应用规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电子存折/电子钱包应用。

定义了用于电子存折和电子钱包的专用数据元、文件结构、指令集,交易流程和安全机制等内容。

──磁条卡功能(Easy Entry)。

定义了一种利用金融IC卡实现磁条卡功能的简单应用。

并对支持该应用的卡和终端数据文件、命令及应用选择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2部分:应用规范应与《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1部分:卡片规范共同使用。

1. 范围1.《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2部分:应用规范适用于由银行发行或接受的金融IC卡。

其使用对象主要是与金融IC卡应用相关的卡片设计、制造、管理、发行、受理以及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集成和维护等部门(单位)。

2. 参考资料2.ISO/IEC 7813:1990 识别卡金融交易卡ISO/IEC 7816-4:1995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4部分行业间交易命令ISO/IEC 7816-5:1994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5部分应用标识符的编号系统和注册程序EMV’96:1996 支付系统的集成电路卡规范prEN 1546-1:1994 识别卡系统电子钱包第1部分定义、概念和结构(委员会草案)PrEN 1546-2:1996 识别卡系统电子钱包第2部分安全机制(委员会草案)PrEN 1546-3:1996 识别卡系统电子钱包第3部分数据元及交换PrEN 1546-4:1996 识别卡系统电子钱包第4部分设备(委员会草案)VIS:1996 VISA集成电路卡规范(版本1.3)ISO 8731-1:1987 银行业批准的报文鉴别算法第1部分:DEA中国人民银行《银行IC卡规范需求说明书》(1997.1)3. 定义3.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冷复位 Cold Reset当IC卡的电源电压和其它信号从静止状态中复苏且申请复位信号时,IC卡产生的复位。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介绍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介绍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介绍《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发布的关于金融IC卡的标准和规范。

该规范主要包括金融IC卡的技术要求、应用要求、安全要求等内容,旨在统一金融卡领域的标准,促进金融IC卡的广泛应用,提升中国金融业的信息化水平。

首先,金融IC卡是指应用于金融领域的具备集成芯片和安全模块的智能卡。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对金融IC卡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芯片要求主要包括芯片版本、芯片规格、芯片密度等;密码算法要求主要包括密钥长度、算法类型、安全性等;通信接口要求主要包括物理接口、通信协议等。

这些要求确保了金融IC卡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互操作性。

其次,金融IC卡的应用要求也是《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的重要内容。

该规范要求金融IC卡必须支持银行卡、借记卡、信用卡等多种应用。

同时,规范也规定了金融IC卡的应用管理机制,包括卡片认证、交易记录管理、应用载体管理等。

通过这些要求,规范保障了金融IC卡应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再次,金融IC卡的安全要求也是《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金融IC卡是一种涉及金钱交易的智能卡,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规范要求金融IC卡必须具备安全认证机制、用户身份认证机制、交易数据加密机制等安全保护措施。

此外,规范还针对金融IC卡的物理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要求,以保护用户的资金和隐私安全。

最后,为了确保金融IC卡规范的落地和实施,《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还对金融机构进行了指导。

规范要求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金融IC卡应用管理机构,明确卡片管理责任、加强对卡片应用的安全控制和监督,并规定了金融机构应对卡片发行、应用管理等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

总的来说,《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是为了规范金融IC卡领域的各个环节,保障金融IC卡的安全性和互操作性,促进金融业的信息化发展而制定的。

通过该规范的实施,可以提升金融IC卡的应用水平和安全防护能力,为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卡片支付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应用选择-Application Selection
• 每一个应用都有一个应用标识符(AID),它由 RID(Registered Application Provider Identifier) 和 PIX(Proprietary Application Identifier extension)组成。 AID的举例: PBOC D1 56 00 00 01 CUP A0 00 00 03 33 Visa A0 00 00 00 03 MasterCard A0 00 00 00 04
电子钱包应用 扩展指南
借记贷记应用个 人化指南
ISSUERS IMPLEMENTATION GUIDE…
PBOC 电子钱包/存 折应用
PBOC借记贷记应用
VIS M/CHIP
EMV Level 2 借记贷记支付功能
EMV Level 1 电气物理特性 ,逻辑接口和传输协议
ISO 7816
5
2019/2/2
26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终端风险管理-Terminal Risk Management
终端风险管理为大额交易提供了发卡行认证,并确保芯片交易 能够周期性地进行联机以防止在脱机环境中也许无法觉察的风 险 终端所执行的检查有: 终端异常文件检查 -Terminal Exception File 最低限额检查 -Floor Limit Checking 随机交易选择 -Random Transaction Selection 终端频度检查 -Terminal Velocity Checking 新卡检查-New Card Checking
Authorization Authentication Cryptogram (AAC): IC卡生 成,用于拒绝交易
30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交易结果
终端请求 Requests Terminal
批准 联机 拒绝
卡片返回 Card Returns 批准或联机或拒绝
25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持卡人验证-Cardholder Verification
• 发卡行可以设置多种持卡人验证方法Cardholder verification methods (CVMs) • CVMs可以有: 联机PIN 脱机PIN 签名 无CVMs
Transaction Certificate (TC):IC卡生成,用于批准交易 Authorization Request Cryptogram(ARQC): IC卡生成, 用于请求联机交易上送时发卡行对卡片的认证
Authorization Response Cryptogram (ARPC): 发卡行或 第三方机构生成,用于联机交易返回时卡片对发卡行的认 证
24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处理限制-Processing Restrictions
•终端对卡片和终端的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查: 应用版本号检查 应用用途检查 应用有效期检查 应用失效期检查 •终端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终端检查结果 (Terminal Verification Results- TVR)中
21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应用初始化-Initiate Application Processing及读取应用 数据-Read Application Data


在初始化应用过程中,终端发送GET PROCESSING OPTIONS 指令给卡片,标志着这次交易开始。 卡片对该指令做出回应,确定应用所支持的功能 (AIP)、处理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位置(AFL)、脱 机数据认证中所需要的数据位置(AFL) 终端根据文件定位器(AFL)使用READ RECORD命 令读取并保存数据
16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借记/贷记安全规范
安全规范描述了借记/贷记应用安全功能方面的 要求以及为实现这些安全功能所涉及的安全机 制和获准使用的加密算法
17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借记/贷记规范以交易流程为主线,分别描述了 EMV交易过程、在交易中所使用的数据元、命 令和安全机制 • 交易流程概述,如下图:
IAC-拒绝位设置为“1”反映了交易被脱机拒绝的终端验证结果条件。 IAC-联机位设置为“1”代表需要联机授权条件。 IAC-缺省位设置为“1”是当联机处理不可行时脱机拒绝所需的条件
– 终端行为代码(TAC)同样也有三组,含义与IAC一样
28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卡片行为分析 -Card Action Analysis 卡片行为分析允许发卡行进行卡片内部的风险管理 EMV没有具体规定卡片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借记/ 贷记规范规定做如下检查:
23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脱机数据认证-Offline Data Authentication
• SDA类似于磁条卡中的CVV,使用数字签名技术来保证存放在IC卡 上的关键静态数据没有被非法修改,但不能防止卡片被复制,卡 片无须具备RSA运算能力,成本较低 • DDA使用数字签名技术对来自IC卡和终端的动态数据进行验证, 可以有效的防止伪卡交易,安全级别高,卡片必须具备RSA运算 能力,成本较高 • 终端将认证结果记录在终端验证结果中(Terminal Verification Result-TVR) • 所使用的命令有:INTERNAL AUTHENTICATION
11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借记/贷记规范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与应用无关的IC卡和终端接口需求 借记/贷记应用规范 借记/贷记卡片规范 借记/贷记终端规范 借记/贷记安全规范12Fra bibliotek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与应用无关的IC卡和终端接口需求主要包括以 下内容: 机电接口、物理特性、传输协议 基本文件结构 应用选择
7
2019/2/2
规范各部分的内容介绍
• 非接触式接口应用
根据ISO14443标准制定而成 包含规范的第八部分 定义了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接口 可以与电子钱包应用组合,形成非接触式电子钱包,应 用于公共交通、快餐等快速交易场合 也可以与借记贷记应用组合(该应用Visa和MasterCard 已经在做试点)
• 借记/贷记卡片规范
卡片规范从卡片的角度描述了借记/贷记交易流 程,包括卡片内部的处理细节、卡片所使用的 数据元、卡片所支持的指令集等
15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借记/贷记终端规范
终端规范从终端的角度描述了借记/贷记交易流 程,包括终端的硬件需求、终端内部的处理细 节、终端所使用的数据元、终端所支持的指令 集等
2019/2/2
规范介绍的主要内容
• 规范的结构与组成 • 规范各部分的内容介绍 •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电子钱包/电子存折的主要内容
1
2019/2/2
规范的结构与组成
•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可分 为以下几部分:
2
2019/2/2
• 第1部分:电子钱包/电子存折卡片规范 电子钱包/ • 第2部分:电子钱包/电子存折应用规范 电子存折应用 • 第3部分:与借记/贷记应用无关的IC卡与终端接口需 求 • 第4部分:借记/贷记应用规范 借记/贷记应用 • 第5部分:借记/贷记卡片规范 (EMV应用) • 第6部分:借记/贷记终端规范 • 第7部分:借记/贷记安全规范 非接触式应用 • 第8部分: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 • 第9部分:电子钱包扩展应用指南 配套指南 • 第10部分:借记/贷记应用个人化指南
规范各部分的内容介绍
• 借记贷记应用个人化指南
根据《EMV通用个人化规范》制定而成 定义了借记贷记应用个人化的过程以及数据格式和分组 统一EMV个人化过程,降低银行个人化工作复杂程度
10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 • • 借记/贷记规范是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根据最新的EMV4.1制定而成,完全兼容EMV 是国内的EMV标准,是国内EMV迁移的基础 EMV标准在不断的更新,借记/贷记规范也需 要不断的升级和维护
22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脱机数据认证-Offline Data Authentication 脱机数据认证可分为: 静态数据认证-Static Data Authentication(SDA)
动态数据认证-Dynamic Data Authentication(DDA)
27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终端行为分析 -Terminal Action Analysis
– 终端分别应用发卡行在卡片中的规则-发卡行行为代码 (IAC)和收单行在终端中的规则-终端行为代码(TAC), 根据脱机处理的结果,以决定交易是否可以脱机批准、脱机 拒绝或者联机索取授权 – 发卡行行为代码(IAC)有三组,每一组都与TVR相对应:
18
2019/2/2
复位应答 应用选择 初始化应用 读取应用数据
脱机数据认证
处理限制 持卡人认证 终端风险管理
终端行为分析 卡片行为分析 联机处理 发卡行认证 脚本处理 完成
19
2019/2/2
借记/贷记规范的主要内容
• 应用选择-Application Selection
• 应用选择确定了终端和卡片所支持的应用,并对两者 所支持的应用进行匹配,产生如下结果: 没有应用匹配:交易终止 有一个应用匹配:该应用即被选择 多个应用匹配:有持卡人根据提示选择或按优先级 来选择 • 所使用的命令:SELECT 、READ RECOR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