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半轴标准qct294—1999

合集下载

吉林圆方企业简介短1

吉林圆方企业简介短1

现已经申报:发明专利项目2项, 实用新型专利5项。 包括:高效数控法兰钻镗机床、轴 管三次成型改为二次成型、简易卧 式半轴清洗机 、简易立式农机半 轴、套管清洗机、整体淬火机床喷 水装置
配套顾客
公司一年以上配套顾客21家,主要顾客有:第一汽车集团 、中国重汽集团、东风柳汽、广西方盛、三一重工、天津.约 翰迪尔、南京依维柯、郑州宇通、安徽安凯、安徽华菱、山 东蓬翔、青岛众力、无锡德纳等国内外知名底盘生产商,现 以配套生产40余个品种300多种规格的半轴和轴管产品。 2012年公司新增顾客:丹东曙光重型车桥有限公司、广东 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013年公司已被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列为合格供方,并 进入样件提供阶段,与重庆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建立了合作意向。
热烈欢迎 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领 导到我公司进行考察、指导
吉林圆方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简 介
基本情况
公司成立于1954年,1999年改 制民营股份制企业,2004年成立 集团公司,企业性质:有限责任 公司。公司是以生产汽车底盘零 部件为主的企业,主导产品为汽 车后桥最终传动半轴、后桥轴管 。公司占地面积11.6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公司注册 资金8093万元,总资产6.13亿元 。
安全生产管理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遵循《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 准化工作指南》,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方针,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和完 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科 学管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改进现场作 业条件,实现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 并获得荣誉: 2012年度吉林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2011年度吉林省“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 2010年度桦甸市安全生产“优秀绩效企业”。

汽车半轴标准qct 294—1999.doc

汽车半轴标准qct 294—1999.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QC/T 294—1999代替ZB T21 004—89汽车半轴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半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非转向桥厂定轴载质量13t及13t以下各种汽车 (矿用车除外)的全浮式半轴及半浮式半轴。

2 引用标准ZB T21 003汽车半轴台架试验方法3 术语汽车半轴静扭强度失效后备系数K4 技术要求4.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2 在保证产品设计性能要求条件下,推荐采用的半轴材料牌号为40Cr、42CrMo、40MnB、40CrMnMo、35CrMo、35CrMnSi、40CrV和45号钢,也允许采用能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其他材料。

4.3 半轴热处理工艺,推荐采用预调质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处理工艺。

预调质处理后心部硬度为HRC24~30;中频淬火处理后杆部表面硬度不低于HRC52;花键处允许降低3个硬度单位,杆部硬化层深度范围为杆部直径的10~20%,硬化层深度变化不大于杆部直径的5%,杆部圆角应淬硬,法兰盘硬度不低于HRC24。

在保证半轴性能指标要求条件下,也允许采用其他热处理工艺,如正火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工艺。

4.4 感应淬火后半轴的金相组织a. 预调质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处理,硬化层为回火马氏体,心部为回火索氏体;b. 正火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处理,硬化层为回火马氏体,心部为珠光体加铁素体。

4.5 粗糙度:法兰盘安装端面不大于Ra3.2,非加工杆部及杆根部圆角为毛坯表面,经过加工的杆部不大于Ra6.3 (喷丸处理允许增大到Ra 12.5),杆根部圆角不大于Ra3.2,花键外圆定心表面不大于Ra 0.8,花键齿侧定心表面不大于Ra3.2,与轴承配合表面不大于Ra 0.8。

4.6 当以半轴轴线为基准时,有关部位的形状和位置公差应符合以下规定:a. 法兰盘安装面的端面全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9级;b. 与轴承配合的轴颈表面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7级,c. 与轴封配合的轴颈表面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9级;d. 花键定心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10级,e. 杆部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12级;f. 法兰螺栓孔的位置度公差不大于φ0.2mm4.7 半轴磁力探伤后应退磁。

汽车行业所有标准-QCT

汽车行业所有标准-QCT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QC/T 76.4-1993 QC/T 76.5-1993 QC/T 76.7-1993 QC/T 76.8-1993 QC/T 76.9-1993 QC/T 14-1992 QC/T 15-1992 QC/T 16-1992 QC/T 198-1999 QC/T 199-1995 QC/T 200-1995 QC/T 207-1996 QC/T 218-1996 QC/T 220-1996 QC/T 222-1997 QC/T 223-1997 QC/T 225-1997 QC/T 226-1997 QC/T 227.1-1997 QC/T 227.2-1997 QC/T 228.10-1997 QC/T 228.1-1997 QC/T 228.2-1997 QC/T 228.3-1997 QC/T 228.4-1997 QC/T 228.5-1997 QC/T 228.6-1997 QC/T 228.7-1997 QC/T 228.8-1997 QC/T 228.9-1997 QC/T 229-1997 QC/T 231-1997 QC/T 23-1992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QC/T 340-1999 QC/T 343-1999 QC/T 344-1999 QC/T 345-1999 QC/T 346-1999 QC/T 350-1999 QC/T 354-1999 QC/T 355-1999 QC/T 356-1999 QC/T 357-1999 QC/T 362-1999 QC/T 363-1999 QC/T 364-1999 QC/T 368-1999 QC/T 371-1999 QC/T 372-1999 QC/T 373-1999 QC/T 374-1999 QC/T 375-1999 QC/T 376-1999 QC/T 377-1999 QC/T 382-1999 QC/T 385-1999 QC/T 386-1999 QC/T 387-1999 QC/T 388-1999 QC/T 39-1992 QC/T 40-1992 QC/T 407-1999 QC/T 408-1999 QC/T 410-1999 QC/T 411-1999 QC/T 41-1992

QC T 293-1999汽车半轴台架试验方法

QC T 293-1999汽车半轴台架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QC/T 293—1999代替ZB T21 003—89汽车半轴台架试验方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半轴静扭强度及汽车半轴扭转疲劳寿命试验的设备仪器、试验程序、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非转向桥厂定轴载质量13t及13t以下各种汽车的全浮式半轴及半浮式半轴。

2 术语和代号2.1 本标准所用代号见表1。

2.2 半轴静扭破坏扭矩M半轴断裂时的扭矩或最大屈服扭矩。

2.3 半轴扭转疲劳试验终止寿命当半轴表面发生裂纹时半轴动态角位移变化率等于或大于10%动态角位移的寿命,定义为该半轴的试验终止寿命。

3 半轴静扭强度试验3.1 试验样品a. 试验样品必须符合设计图样要求。

b. 试验样品3件,并附有设计图样、技术参数和工艺资料。

c. 试验样品必须为随机抽样,抽样基数不少于200件。

3.2 试验方法3.2.1 试验设备仪器a. 扭力机;b. 函数记录仪;c. 动态电阻应变仪;d. 角位移传感器;e. 扭矩传感器。

综合测试精度≤2%。

3.2.2 试验程序a.半轴一端与扭力机输出端相连接,半轴另一端与固定支架相连接。

b. 安装时,要保证半轴轴线与扭力机轴线同轴,使半轴不受附加弯矩和扭矩。

c. 开动扭力机,缓慢连续加载直至半轴发生破坏为止。

记录并绘制扭矩——转角曲线。

3.3 数据处理3.3.1 半轴静扭强度失效后备系数K:3.3.2 试验计算扭矩M的确定j按发动机最大扭矩计算与按最大附着力计算,取两者中较小的一个。

3.3.2.1 全浮式半轴a. 按发动机最大扭矩计算时b. 按最大附着力计算时3.3.2.2 越野汽车半轴a. 按发动机最大扭矩计算时b. 按最大附着力计算时3.3.2.3 半浮式半轴a. 按发动机最大扭矩计算时b. 按最大附着力计算时,计算公式同 (6)式。

3.4 试验结果处理、a. 计算每根半轴静扭强度失效后备系数K,核对K值是否符合要求。

b. 根据试验数据、断口和金相组织分拆,写出试验报告。

qct 29082-1992 汽车传动轴总成技术条件.doc

qct 29082-1992 汽车传动轴总成技术条件.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29082一92汽车传动轴总成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十字轴式万向节传动轴总成(以下简称传动轴)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轻、中型各类汽车及其改装车用传动轴,微型及重型各类汽车及其改装车用传动轴亦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GB 9239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量的确定JB 524汽车万向节十字轴技术条件JB 3741汽车传动轴总成台架试验方法JB 3677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拧紧扭矩规范ZB J 11014万向节滚针轴承技术条件JB/Z汽车油漆涂层3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3.1 传动轴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2 万向节轴承应符合ZB J11014的规定。

3.3 万向节十字轴应参照JB 524的有关规定。

3.4 装配用的零部件必须经过检验合格。

3.5 装配用的零部件在装配前必须清洗干净。

3.6 传动轴外观及零件加工表面不得有毛刺、碰伤、锈蚀、折痕、扭曲变形及裂纹等缺陷。

3.7 传动轴装配前零部件应符合以下要求:3.7.1 十字轴的油道应清洁畅通,轴承碗中的滚针排列无横倒或少装3.7.2 万向节总成装配后轴承转动灵活、油封完好、装配尺寸应符合图样要求。

3.7.3 传动轴管焊接合件焊接前后必须进行校直,滑动轴、非滑动轴轴颈的径向跳动不超过0.1mm,轴管全长上的径向跳动应符合表1规定:当轴管长度小于轴管直径的1.5倍时,滑动轴、非滑动轴轴颈的径向跳动量不大于0.3mm,轴管全长径向跳动量不大于1mm。

3.7.4 传动轴管焊接合件的焊接质量应可靠,焊缝尺寸应符合图样要求,焊缝外观应平整光滑无间断,不得有虚焊、夹渣等缺陷。

用1.5倍最大工作扭矩静扭转时,焊缝不得开裂。

3.8 装配时不得漏装、错装,连接紧固件应牢固可靠,其拧紧力矩应符合JB 3677的规定。

3.9 传动轴装配后,用手在正、反两个方向上沿万向节夹角形成的圆锥面运动轨迹转动时,万向节工作平稳,不得有卡阻现象或明显的间隙,万向节夹角应符合设计要求。

QC T297-1999汽车轮辋检验用球带尺轿车钢制车轮螺母座刚度要求及试验

QC T297-1999汽车轮辋检验用球带尺轿车钢制车轮螺母座刚度要求及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C/T 297一1999
汽车轮辋检验用球带尺代替ZB T22 003一89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检验GB 3487《汽车轮辋规格系列》中各类轮辋胎圈座特定部位周长所用球带尺及标定球带尺所用检验心轴的尺寸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GB 3487中各类轮辋胎圈座特定部位周长用的球带尺。

2 球带尺
球带尺是通过检验轮辋胎圈座特定部位周长,籍以评定轮辋标定直径用的量具之一。

2.1 球带尺构成
球带尺由弹簧钢丝、测量球(珠)、定位弹簧、手柄和测量头组成。

见图1。

2.1.1 球带尺测量球的直径和数量
根据被测轮辋名义直径代号不同,以及轮辋实际采用胎圈座圆角半径的不同,球带尺测量球直径可采用10mm和16mm,球带尺测量球的直径和数量见表1和表2。

2.1.2 双刻线测量头上两刻线间距
L等于轮辋检验周长公差,反映了用球带尺检验被测轮辋标定直径周长的合
格范围,L值见表1和表2。

2.2 球带尺的标定。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大全汇总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大全汇总

精品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大全汽车发动机离合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ESC 稳态循环GB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试验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1?ELR 负荷烟度0324**GB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试验0512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ETC 瞬态循环方法试验ECE R49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OBD?耐久性压燃式发动机排气0324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2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可见污染物0512ECE R24可见污染物3柴油机全负荷烟度0324DB11/046-1994 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0512方法车用点燃式发动机GB14762-2002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4及装用点燃式发动0324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机汽车排气污染物0512法GB/T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5发动机净功率0324法ECE R85发动机净功率80/1269/EEC 发动机净功率6发动机性能0324GB/T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7发动机可靠性0324GB/T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8发动机产品质量检0324QC/T901-1998 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验评定试验方法9冷却系0324Q/QJX 004-2003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冷却能力试验方法QC/T630-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10排气消声器性能0324 QC/T631-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GB/T 4759-1995 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QC/T 25-2004 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总成技术1技术要求0324 条件QCT27-2004 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台架试验方变速箱1技术要求0324法精品文档,超值下载QC/T29063-1992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技术条件QC/T568-1999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台架试验方法QC/T513-1999 汽车前轴台架疲劳寿命试验方前轴1疲劳寿命0324 法制动器1效能2热衰退及恢复3衬片(块)磨损4管路失效及加力器失效5静效力6动效力7密封性8所需液量9强度10耐久性1总成静扭2桥壳垂直弯曲疲劳032403240324QC/T 483-1999 汽车前轴疲劳寿命限值QC/T 239-1997 货车、客车制动器性能要求QC/T479-1999 货车、客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QC/T 564-1999 轿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QC/T237-1997 汽车驻车制动器性能台架试验方法QC/T592-1999 轿车制动钳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QC/T316-1999 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驱动桥传动轴半轴燃油箱3桥壳刚性4桥总成支承刚性5齿轮疲劳6噪声1静扭强度2扭转疲劳3临界转速1静扭强度2扭转疲劳1安全性能要求QC/T534-1999 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评价指标0324 QC/T533-1999 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方法日产柴试验规范0324 QC/T29082-1992 汽车传动轴总成技术条件0324 QC/T 294-1992 汽车半轴技术条件QC/T 293-1992 汽车半轴台架试验方法GB18296-2001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 0324 验方法筒式减振器1技术条件0324QC/T644-2000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QC/T491-1999 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真空助力器制动轮缸制动主缸液压感载比例阀QC/T545-1999 汽车筒式减振器台架试验方法QC/T546-1999 汽车筒式减振器清洁度限值及测定方法1一般要求QC/T 307-1999 真空助力器技术条件2基本性能03243可靠性1总成性能要求0324 QC/T 77-1993 汽车液压制动轮缸技术条件1性能要求0324 QC/T 311-1999 汽车液压制动主缸技术条件1性能要求0324 QC/T 593-1999 液压感载比例阀技术条件气压控制装置(制动系统阀类)后下部防护1技术要求03241后下部防护装置QC/T 36-1992 汽车与挂车气压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QC/T 35-1992 汽车与挂车气压控制装置台架试验方法QC/T 37-1992 汽车与挂车气压调节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QC/T 38-1992 汽车与挂车气压调节保护装置台架试验方法装置储气筒钢板弹簧具有后下部防护装0324 GB11567.2-2001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2置的车辆1技术要求及试验方0324QC/T200-1995 汽车气制动装置用储气筒技术法条件1性能要求0324 QC/T29035-1991 汽车钢板弹簧技术条件扭杆弹簧1性能要求0324 JISB 2705-87 扭杆弹簧操纵拉索1技术要求0324 QC/T29101-1992 汽车用操纵拉索总成取力器1一般技术要求0324QC/T 319-1999 自卸汽车取力器技术条件1一般要求气弹簧2力学性能3气密性能0324QC/T 207-1996 汽车用普通气弹簧4耐久性5耐腐蚀性6抗拉强度1环境测试轿车背门撑2支撑力测定3撑杆伸出速度0324B28 4160 轿车背门撑杆试验方法杆4拉伸阻力5疲劳试验1伸缩试验GB/T13061-1991 汽车悬架用空气弹簧橡胶橡胶气囊2弹簧特性气囊3垂直疲劳03241性能遮阳板2耐光性QC/T 629-1999 汽车遮阳板3寿命1密封性制动气室、2输出力特性3恢复性EQCT-159-1999汽车制动气室台架试验方法储能弹簧制4耐久性0324EQC-193-1999汽车制动气室技术条件5高温试验动气室总成6低温试验7耐压试验空气干燥器1技术要求0324CCAP/SB 538.1-2001产品技术要求转向机构1防止转向机构对驾0324GB11557—1998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驶员的伤害0512伤害的规定安全带总成10324GB 14166 — 2003 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性能及约束系统0512ECE R16安全带及约束系统座椅总成及白车身座椅头枕客车座椅白车身车门锁门铰链气压制动软管1座椅总成性能2座椅强度1性能要求1强度及安装要求1安全带固定点门锁纵向、横向半1.锁、全锁性能2.门锁纵向、横向动态门铰链纵向、横向性1.能缩颈后的内孔通过1量2气密性试验3长度变化率4爆裂强度5抗拉强度6粘附强度7耐高温性8耐低温性9耐机油性10耐水性11耐臭氧性尼龙软管的耐氯化12锌性13接头的耐腐蚀性ECE R17座椅0324GB15083-1994 汽车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和试验0512 方法GB 11550—1995 汽车座椅头枕的性能要求和03240512试验方法ECE R25座椅头枕GB 13057-2003 客车座椅及其车辆0324ECE R80,客车座椅0512QC/T 633-2000 客车座椅0324 GB14167-1993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0512 ECE R14安全带安装固定点0324 GB15086-2004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0512ECE R11门锁及门保持件GB15086-2004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0324 要求和试验方法0512ECE R11门锁及门保持件0324GB16897-1997制动软管0512液压制动软管真空制动软管后视镜性能纺织品橡胶制品缩颈后的内孔通过1量2最大膨胀量3爆裂强度4制动液相容性5挠曲疲劳6抗拉强度7吸水性8耐低温性9耐臭氧10接头耐腐蚀1缩颈后的内孔通过量2真空度3爆裂强度4弯曲试验5粘附强度6耐高温7耐低温8耐臭氧9耐汽油10变形要求11耐腐蚀1曲率半径2反射率3撞击性能4抗弯性能1色牢度2拉伸性能1拉伸性能2硬度3耐液体性4压缩永久变形03240512 GB16897-1997制动软管0324GB16897-1997制动软管05120324 GB15084-1994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0512 ECE R46后视镜GB392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磨擦色牢 0224 度0512 GB/T3923.1-1997 纺织品,织物拉伸第1 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规定条样法GB/T528-1998 硫化橡胶或泪塑料性橡胶拉伸0314 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0324 GB/T531-1999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塑料制品汽车内饰材料汽车V 带汽车转向盘车辆用橡胶密封条5热空气老化1密度2力学性能3拉伸性能4压缩性能5热空气老化6冲击试验7状态调节8弯曲性能1燃烧时间2燃烧距离1拉伸强度2伸长率3耐高温4耐低温5疲劳寿命1外观2热性能3受力变形4表面硬度5耐溶剂6摩擦性能1硬度2拉伸性能3撕裂性能4压缩永久变形5脆性温度6热空气老化GB1690-1992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1683-1981硫化橡胶恒定形变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方法GB3512-200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 1039-1992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1-1992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7141-1992 塑料热空气暴露试验方法0315GB/T 1043-199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0324 法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 9341-2000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0324 GB 8410-1994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95/28/EEC 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12732/T-1996 汽车 V 带GB/T13352-1996 汽车 V 带尺寸0324 GB/T 3686-1998V 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试验方法GB/T11545-1996 汽车 V 带疲劳试验方法0324 QC/T563-1999 汽车转向盘试验方法0324 QC/T639-2004 汽车用橡胶密封条7耐臭氧8污染性、耐候性汽车燃油箱1性能(塑料)车辆用植绒1耐磨损密封条1硬度2密度3拉伸性能车辆用塑料4断裂伸长5热空气老化密封条6冲击脆化温度7热稳定性8耐臭氧9污染性1功率2光通量3前照灯配光性能4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配光性能5前雾灯配光性能6后雾灯配光性能汽车灯具7倒车灯配光性能转向信号灯配光性8能9回复反射器光度10后牌照板照明11前后位灯、制动灯、示廓灯配光性能12侧标志灯配光性能13驻车灯配光性能GB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0324 验方法ECE R34防火0324 QC/T639-2004 汽车用橡胶密封条0324 QC/T641-2005 汽车用塑料密封条GB15766.1-2000 道路机动车辆灯丝灯泡尺寸、光电性能要求、 ECER37 、 IEC809-1992 GB 4599-1994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ECER1关于批准发射非对称近光和 /或远光并装有 R2/或HS1类白炽灯的机动车前照的统一规定ECER5关于批准发射对称近光或远光或两者兼有的机动车封闭式前照灯(SB )的统一规定0324 ECER8关于批准发射非对称近光或远光装有卤素灯 H1 、 H2 、H3 、 HB3 、HB4 、 HB 、H7 )认可规定ECER20关于批准发身非对称近光或远光或两者兼有装有卤素灯( H4 )的机动车前照灯的统一规定ECER31关于批准发射非对称近光或远光或两者兼有的卤素封闭式( HSB )机动车前照灯的统一规定ECER11214三角警告牌光度15色温16耐候性17耐温性18耐振动性19耐冲击性20防尘性21防水性22防盐雾性汽车灯具23温变及劣化1声压级2性能3耐电压试验喇叭4温度变化试验5湿热6振动7盐雾ECER98关于批准装用气体放电光源的机动车前照灯的统一规定ECER99关于批准用于已通过认证的机动车的气体放电灯具的气体放电光源的统一规定GB 4660-1994 汽车前雾灯配光性能ECE R19前雾灯GB11554-1998汽车及挂车后雾灯配光性能ECE R38后雾灯GB15235-1994汽车倒车灯配光性能ECE R23、SAE J593 OCT95GB17509-1998汽车及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ECE R6、 SAE J588 DEC.94 、GB11564-1998、ECER3 、 76/757/EEC 、ECE R69 、ECE R70 、 ECER104GB18408-2001 汽车及挂车后牌照板照明装置配光性能GB5920-1999汽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配光性能ECE R7, SAE J222DEC.94 , *SAE J586SEP95 , SAE J585DEC.1994 、 ECE R91 、ECE R4GB18099-2000汽车及挂车侧标志灯配光性0324 能GB18409-2001汽车驻车灯配光性能GB 19151-2003 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ECER77、CMVDR127 、 ECER27 、 GA184-1999GB 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T10485-1989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基本环境试验ISO/DIS 12346 :1997 照明和信号装置基本环境试验**GA 406-2002 车身反光标识GB15742-2001 机动车用喇叭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0324 ECE R28QC/T 30-2004 汽车用电喇叭技术条件QC/T 413-2002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8耐久性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1骚扰电压0324扰GB18655-2002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1低温2高温3湿热4盐雾5振动6转换力7耐电压8电压降9耐久性10操作力矩11触点通断12触点电压降13耐电压性能各种开关14温升性能15断电能力16插拔力17转换力矩18外观19档位20抗干扰特性21转换力22强度23绝缘电阻24过负载能力25片式插头插拔力26接线柱强度27安装部位强度QC/T 198-1995 汽车用开关通用技术条件QC/T 413-2002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27-1999 汽车用电源总开关技术条件QC/T218-1996 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技术条件QC/T 504-1999 汽车用点火开关技术条件0324QC/T 505-1999 汽车用车灯开关技术条件QC/T 506-1999 汽车用仪表灯开关技术条件QC/T 632-2000 汽车用翘板式开关技术条件QC/T 219-1996 汽车用脚踏式变光开关QC/T 20-1992 汽车用气压式制动灯开关技术条件28互换性29外形及尺寸30气密性31超压性32抗温变1发电机性能汽车用交流2发电机耐久性3湿热试验发电机4盐雾试验5振动试验1钥匙转动力矩2钥匙强度3转向锁强度汽车用带点4点火开关接线柱强度火开关的转5绝缘电阻6触点电压降向锁7触点温升8耐温性9耐盐雾10振动试验11耐久性车用电线束1耐久性2插拔力插接器、接线3电压降4振动盒5低温试验6高温试验1尺寸2电线与端子及接点汽车用低压拉力3电压降电线束4低温试验5高温试验6湿热QC/T 729-2005 汽车用交流发电机技术条件0324QC/T 413-2002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628-1999 汽车用带点火开关的转向锁0324QC/T 413-2002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0324 QC/T 417-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QC/T707-2004 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QC/T29106-2004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0324 件QC/T 413-2002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7盐雾8振动1电压降2低温试验汽车用熔断3高温试验4湿热器5振动6负载性能7电流周期耐久性8加速老化试验1低温试验2高温试验汽车用点烟3耐振动4产品消耗功率器5绝缘介电强度6插拔力7产品接线柱强度8耐久性1基本性能汽车用蜂鸣2电压变化3绝缘电阻器4耐振性5耐温性6耐久性1声压级2电压波动3耐高温性车用电子警4耐振动性5耐湿热性报器6耐低温性7抗雨淋性8耐粉尘适应性9连续运行能力汽车倒车报1基本性能0324 QC/T 420-2004 汽车用熔断器QC/T 413-2002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0324 QC/T 415-1999 汽车用点烟器技术条件0324 QC/T 550-1999 汽车用蜂鸣器0324 GB 8108-1999 车用电子报警器0324 QC/T 549-1999 汽车倒车报警器2电压变化警器起动特性34绝缘电阻5耐振性6耐温性7耐潮性8防溅性9频谱特性10耐久性1电压降2绝缘强度3超负荷性4耐振动性汽车信号闪耐撞击性56耐潮性光器7耐温性8耐久性9耐振动性10耐冲击性1分电器性能分电器分电器寿命21起动机性能起动机起动机寿命21性能0324 QC/T 501-1999 汽车信号闪光器技术条件0324 QC/T 19-1992 汽车用分电器技术条件QC/T731-2005 汽车用起动机技术条件0324QC/T 277-1999 起动机特性试验方法QC/T29090-1992 汽车用刮水电动机技术条电动刮水器寿命21性能0324件QC/T 44-1997 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技术条件GB15085-1994汽车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洗涤器寿命21性能继电器寿命2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QC/T548-1999 汽车用洗涤电动机技术条件0324QC/T413-2002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246-1997 汽车风窗玻璃电动洗涤器技术条件QC/T 419-1999 喇叭继电器技术条件0324 **QC/T695-2002 汽车通用继电器 QC/T413-2002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1性能点火线圈寿命2玻璃升降器1性能、寿命汽车电动门1性能、寿命锁1额定容量2大电流放电3低温放电4过放电5密封反应效率6荷电保持能力蓄电池7循环寿命8耐振性9综合性能10极性11安全性12水损耗13外观14尺寸及重量汽车仪表1性能农用运输车1噪声2照明与信号装置3制动4转向5操纵件指示器6灯具7座椅8喇叭9车速表QC/T 16-1992 点火线圈通用技术条件0324QC/T 416-1999 点火系统的测试方法0243 QC/T 636-2000 电动汽车玻璃升降器 QC/T 626-1999 汽车玻璃升降器0324 QC/T 627-1999 汽车电动门锁装置GB/T5008.1-2005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GB/T5008.2-2005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产品品种和规格**GB/T18332.1-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0324 **GB/T18332.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GB/Z18333.1-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GB/Z18333.2-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GB/T19056-2003 汽车行驶记录仪0324 QC/T727-2004 汽车、摩托车用仪表GB/T19118-2000 农用运输车噪声测量方法GB/T19119-2003 农用运输车照明与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T19120-2003 农用运输车制动系统结构、0348性能和试验方法GB/T 19121-200 农用运输车转向系GB/T19122-2003 农用运输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符号GB/T19123-2003 农用运输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10号牌板11外廓12侧倾13后视镜14自由加速烟度1动力性摩托车2燃油消耗量3噪声GB/T19124-2003 农用运输车前照灯GB/T19125-2003 农用运输车前位灯、后位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GB/T19135-2003 农用运输车倒车灯配光性能GB/T19126-2003 农用运输车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GB/T19129-2003 农用运输车电喇叭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19130-2003 农用运输车车速表使用性能GB/T19131-2003 农用运输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GB/T19132-2003 农用运输车外廓尺寸限值GB/T19133-2003 农用运输车最大侧倾稳定角试验方法GB/T19134-2003 农用运输车后视镜性能和安装要GB18322-2001 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限值GB/T 5383-199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GB/T 5384-199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GB/T 5385-199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GB/T 5386-199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滑行试验方法GB/T 5387-199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爬坡能力试验方法CMVDR640关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最高车速0241及发动机最大扭矩和最大净功率的设计规则0512 GB/T16486-1996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消耗量试验方法GB16169-200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4569-200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定置噪声限值及测试方法ECER41关于就噪声方面批准摩托车的统一规定ECER63关于就噪声方面批准轻便摩托车的统一规定78/1015/EEC 摩托车——噪声试验CMVDR 463关于轻便摩托噪声的设计规则CMVDR 409关于三轮机动车噪声的设计规则CMVDR 441关于摩托车噪声的设计规则93/14/EEC 二轮或三轮机动车辆的制动GB17355-199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性能指标限值GB/T5382.1—1996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4制动装置性能试验方法GB/T15364-199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驻车性能试验方法ECER78关于就制动方面批准 L 类车辆的统一规定CMVDR178关于 L 类车辆制动的设计规则GB15365-1994摩托车操纵件、批示器及信号装置的图形符号5操作件 . 指示器 .ECER60关于就驾驶员操纵的控制件,含图形标志控制件的识别,信号装置和指示器方面批准二轮摩托车的规定93/29/EEC 控制件、信号装置和指示器的识别GB17353-199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转向锁止防盗装置6防盗ECER62关于就防盗方面批准带有操纵把的机动车的统一规定93/33/EEC 摩托车防盗装置7声响报警93/30/EEC 二轮或三轮机动车辆的声响报警装置摩托车GB17352-1998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及其安装要求8后视镜ECER46关于批准后视镜和就后视镜的安装方面批准机动车辆的统一规定ECER81关于就车把上后视镜安装方面批准后视镜及其带与不带边斗二轮机动车的规定9扶手93/32/EEC 摩托车乘客扶手10支架024193/31/EEC 摩托车支架051293/34/EEC 摩托车标记93/93/EEC 摩托车质量和尺寸93/94/EEC 摩托车后号牌板10一般要求97/24/EEC 摩托车轮胎安装要求、外部凸出物、后视镜、燃油箱、防改动措施、电磁兼容性要求、噪声要求、联接装置、安全带及安全带固定点、刮水器、洗涤器、除霜及除雾摩托车灯具1摩托车灯配光性能1强制性标准检验混合动力电整车性能23可靠性行驶试验动汽车和电4动力性能动汽车5轻型车能量消耗量6重型车能量消耗量7车辆结构要求8功能安全要求GB5948-1998摩托车白炽丝光源前照灯配光性能GB17510-1998摩托车光信号装置配光性能**GB19152-2003 轻便摩托车前照灯配光性能ECER50关于批准轻便摩托车、摩托车前后位置灯、转向信号灯和后牌照板照明装置的规定ECER53关于就灯光及光信号装置的安装方面批准 L2 类(摩托车)的统一规定ECER56关于批准轻便摩托车以及类似车辆前照灯的统一规定ECER57关于批准摩托车以及类似车辆前照灯的统一规定0241ECER65关于批准摩托车特别警告灯的统一规定ECER72关于批准发射非对称近光或远光并装有卤素灯( HS 灯)的摩托车前大灯的统一规定93/92/EEC 摩托车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要求ECER74关于就灯光和光信号装置方面批准轻便摩托车的统一规定ECER76关于批准发射远光和近光的轻便摩托车前照灯的统一规定ECER82关于批准装有白炽卤素灯( HS2 )的轻便摩托车前照灯的统一规定93/92/EEC 两轮、三轮机动车辆灯光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GB/T19750-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GB/T19752-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0324 **GB/T19753-2005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GB/T19754-2005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GB/T19751-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9故障防护10标记11蓄电池排出气体动力蓄电池 12.1 绝缘电阻**GB/T18384.1-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212.2 爬电距离一部分:车载储能单元12.3 通风动力蓄电池过点断13开器14车载储能装置碰撞的特殊要求15操作安全要求**GB/T18384.2-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6故障防护要求二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触电防护17.1绝缘电阻1717.2 耐压**GB/T18384.3-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7.3电位平衡三部分:人员触电防护18防水19轻型车污染物排放**GB/T19755-2005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测量电机及控制器20.1 电机空载转速20.2冷态电阻20.3匝间绝缘20.4机械强度0324 **GB/T 18488.1 - 2001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2020.5绝缘电阻控制器技术条件20.6耐电压**GB/T18488..2-2001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20.7过载保护控制器试验方法20.8 振动20.9环境试验20.10转速试验20.11 耐久。

汽车半轴标准qct294—1999

汽车半轴标准qct294—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QC/T 294 —1999代替ZB T21 004 —89汽车半轴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半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非转向桥厂定轴载质量13t及13t以下各种汽车(矿用车除外)的全浮式半轴及半浮式半轴。

2引用标准ZB T21 003汽车半轴台架试验方法3术语汽车半轴静扭强度失效后备系数K式屮筑嗣一半轴破坏扭矩,N皿矚一半鏈计算扭矩,4技术要求4. 1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 2在保证产品设计性能要求条件下,推荐采用的半轴材料牌号为40Cr、42CrMo 40MnB 40CrMnMo 35CrMo 35CrMnS、40CrV和45 号钢,也允许采用能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其他材料。

4. 3半轴热处理工艺,推荐采用预调质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处理工艺。

预调质处理后心部硬度为HRC2牛30;中频淬火处理后杆部表面硬度不低于HRC52花键处允许降低3个硬度单位,杆部硬化层深度范围为杆部直径的10〜20%,硬化层深度变化不大于杆部直径的5%,杆部圆角应淬硬,法兰盘硬度不低于HRC24在保证半轴性能指标要求条件下,也允许采用其他热处理工艺,如正火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工艺。

4. 4 感应淬火后半轴的金相组织a.预调质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处理,硬化层为回火马氏体,心部为回火索氏体;b.正火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处理,硬化层为回火马氏体,心部为珠光体加铁素体。

4. 5粗糙度:法兰盘安装端面不大于Ra3. 2,非加工杆部及杆根部圆角为毛坯表面,经过加工的杆部不大于Ra6. 3 (喷丸处理允许增大到Ra 12.5 ),杆根部圆角不大于Ra3. 2,花键外圆定心表面不大于Ra 0.8,花键齿侧定心表面不大于Ra3. 2,与轴承配合表面不大于Ra 0.8。

4. 6当以半轴轴线为基准时,有关部位的形状和位置公差应符合以下规定:a.法兰盘安装面的端面全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9级;b.与轴承配合的轴颈表面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7级,c.与轴封配合的轴颈表面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9级;d.花键定心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10级,e.杆部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12级;f.法兰螺栓孔的位置度公差不大于© 0.2mmE、4 . 7半轴磁力探伤后应退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C/T 294 —1999
代替ZB T21 004 —89
汽车半轴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半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非转向桥厂定轴载质量13t及13t以下各种汽车(矿用车除外)的全浮式半轴及半浮式半轴。

2引用标准
ZB T21 003汽车半轴台架试验方法
3术语
汽车半轴静扭强度失效后备系数K
式屮筑嗣一半轴破坏扭矩,N皿
矚一半鏈计算扭矩,
4技术要求
4. 1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 2在保证产品设计性能要求条件下,推荐采用的半轴材料牌号为40Cr、
42CrMo 40MnB 40CrMnMo 35CrMo 35CrMnS、40CrV和45 号钢,也允许采用能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其他材料。

4. 3半轴热处理工艺,推荐采用预调质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处理工艺。

预调质
处理后心部硬度为HRC2牛30;中频淬火处理后杆部表面硬度不低于HRC52花键处允许降低3个硬度单位,杆部硬化层深度范围为杆部直径的10〜20%,硬化层
深度变化不大于杆部直径的5%,杆部圆角应淬硬,法兰盘硬度不低于HRC24在保证半轴性能指标要求条件下,也允许采用其他热处理工艺,如正火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工艺。

4. 4 感应淬火后半轴的金相组织
a.预调质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处理,硬化层为回火马氏体,心部为回火索
氏体;
b.正火处理后表面中频淬火处理,硬化层为回火马氏体,心部为珠光体加铁素体。

4. 5粗糙度:法兰盘安装端面不大于Ra3. 2,非加工杆部及杆根部圆角为毛坯表面,经过加工的杆部不大于Ra6. 3 (喷丸处理允许增大到Ra 12.5 ),杆根部圆角不大于Ra3. 2,花键外圆定心表面不大于Ra 0.8,花键齿侧定心表面不大于
Ra3. 2,与轴承配合表面不大于Ra 0.8。

4. 6当以半轴轴线为基准时,有关部位的形状和位置公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a.法兰盘安装面的端面全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9级;
b.与轴承配合的轴颈表面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7级,
c.与轴封配合的轴颈表面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9级;
d.花键定心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10级,
e.杆部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12级;
f.法兰螺栓孔的位置度公差不大于© 0.2mmE、
4 . 7半轴磁力探伤后应退磁。

4 . 8花键应用综合量规检验或进行单项检验,花键齿的周节累积公差、齿形公差和齿向公差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4.9 半轴表面不应有拆叠、凹陷、黑皮、砸痕、裂纹等缺陷。

杆部表面允许有
磨去裂纹的痕迹。

磨削后存在的磨痕深度不大于0.5mn,同一横断面不允许超过
两处。

4. 10半轴的静扭强度失效后备系数K应大于1.80。

4. 11 半轴的扭转疲劳寿命:全浮式半轴,B BO>30X 10 4, B io>20X l04;
半浮式半轴,B5Q>40X 10 4, B10>25X 10 4。

5试验方法
本标准4. 10 和4. 11 条按ZB T21 003 的规定进行试验。

6检验规则
6. 1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完成后及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当产品设计、工艺、材料的改变影响其产品性能时;
c.停产2 年产品再生产时;
d.正常生产的产品经历3年时。

检验项目按本标准第4. 3〜4. 11条。

6. 2 出厂检验
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出厂检验项目按本标准第
4. 5〜4. 9 条。

7标志、包装、运输、存贮
7. 1 半轴法兰盘外端面应打有厂标。

7. 2 半轴包装应采用防锈、防碰损的包装方法。

保证半轴在正常运输情况下不致损伤7. 3半轴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标明:制造厂名、厂标、车型、半
轴型号、半轴数量、装箱日期。

每箱总质量不得超过50kg
7. 4半轴包装箱外应标明:
a.制造厂名、厂标,
b.半轴型号、车型;
c.箱内产品数量、总质量;
d.半轴出厂年月日。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长春汽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汽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福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