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空调系统原理图设绘通则
船舶空调系统及设备

空调回风比
单风管系统中央空调器
10
船舶辅机−第12章 船舶空调装置 [Marine Air Conditioning Plant]
(★)空调通风机 [A/C Fan/Blower] 叶片 放置位置 叶 型 后 弯 叶 型 前 弯 叶 型 原因 型式 原因
高速 系统
低速 系统
空气流经风机温升大。 压出 效率 高(速)后(弯)压(出) 式空 1. 提高制冷量;2. 提高 高 调器 制冷系数;3. 降低降温 工况送风温度; 低(速)前(弯)吸(入) 风量 吸入 空气流经风机温升小。 大 式空 使空气均匀地流过换热 尺寸 调器 器 小
末端电再热式 末端水换热式
4
船舶辅机−第12章 船舶空调装置 [Marine Air Conditioning Plant]
1-中央空调器 2-水冷却器 3-水加热器 4-循环水泵 5-有末端换热 器的诱导器 6-膨胀水箱 末端水换热式单风管系统 缺点:水系统成本布置、布风器成本高、凝水问题
5
船舶辅机−第12章 船舶空调装置 [Marine Air Conditioning Plant]
6 5’ 5 0
14
na me
d
船舶辅机−第12章 船舶空调装置 [Marine Air Conditioning Plant]
关于3点状态的推导:
新风状态点1(h1, d1),干空气质量ma,1;回风状态点2(h2, d2),干空气质量ma,2。 混合后干空气质量: ma,3 = ma,1 + ma,2 混合后湿空气中水蒸气质量:(ma,1+ma,2)d3=ma,1d1+ma,2 d2 ma , 2 d 3 − d1 = (d 2 − d 3 ) ma ,1 混合后湿空气焓值:(ma,1+ma,2)h3=ma,1h1+ma,2 h2 ma , 2 h3 − h1 h2 − h3 = h3 − h1 = (h2 − h3 ) d 3 − d1 d 2 − d 3 ma ,1 1-3与3-2热湿比相同,所以3在1和2的连线上。 ma , 2 d 3 − d1 13 = = 把m换算成风量G,得教材结论。 ma ,1 d 2 − d 3 23
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规范

4.5空调通风管系服务于A级分隔包围的处所、厨房、驾控室等区域,风管进出该区域的限界时,风管壁厚至少3 mm,跨越长度至少900 mm,且风管接近穿过限界处设有自动挡火闸。
3设计依据
3.1船舶建造合同及其技术文件。
3.2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要求。
3.3公司的《船舶建造方针》中的有关要求。
3.4空调通风系统详细设计图纸资料。
3.5全船总布置图、舱室布置图、防火分割图、绝缘和甲板敷料图及相关区域的船体结构图、管系原理图、主干电缆走向图等有关资料。
3.6空调通风设备资料。
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规范
前言
本规范为公司新编制标准,是根据公司的目前情况编制而成。
本规范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设计部归口;
本规范起草部门:设计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编制):周建华
标检:朱莉萍
审核:杜剑锋
本规范由总工程南大庆批准。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依据、设计准则、设计内容、设计程序和方法、设计验证要求。
6.4确定布风器、抽风头和通风栅等的布置位置
根据舱室布置图、天花排版图、空调通风系统的详细设计图以及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确定布风器、抽风头和通风栅等的布置位置。
6.5确定空调通风管路的走向位置
根据舱室布置图、天花排版图、防火分割图、绝缘和甲板敷料图、空调通风系统的详细设计图以及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确定空调通风管路的三维走向。注意点:
a)风管和电缆在同一个围井内的风管布置;
船舶空调3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加湿可采用蒸汽加湿或喷水加湿,在某些小型独立的空调装置中 还采用电热加湿器。 船用集中式空调器采用蒸汽加湿的较多。最简单的加湿器就是图 示的一根镀锌钢管(φ 10~20mm),该管在迎风方向开有两排直径 为1~2mm的蒸汽喷孔(中心夹角90˚,孔距50mm左右)。 由于蒸汽加湿采用的是低压饱和蒸汽,稍有降温就会产生凝水, 使加湿效果变差,为此又设计了其它各种干式蒸汽加湿器。
• 布风器按安装位置的不同分为顶式和壁式两类。 • 壁式布风器靠舱壁底部垂直安装,使用方便。 • 顶式布风器装在天花板上,不占舱室地面,艺术造 型能与顶灯配合,起到装饰效果,所以,在船舶空调 系统中采用较多。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a) 适用于天花板较平整的小舱室: (b) 适用于高诱导比的壁式布风器, (c) 适用于空间较大的舱室; (d) 适用于空气参数均匀性要求较高的舱室。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二、中央空调器
中央空调器是集中式和半集中式空调装置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的设 备。在货船上,它通常置于上层甲板后部的专门舱室——空气调节站 里,在客船上空调器数目较多,故多分布在全船各处。下图以单风管 系统的中央空调器为例说明空调器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情况。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4.双风管系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种系统的中央空调器如图所示,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一部 分送风经空调器前部预处理后即经中间分配室送至舱室布风器, 称为一级送风,而其余部分则经空调器后部再处理后经后分配室 送至舱室布风器,称为二级送风。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这种系统能向舱室同时供送温度不同的两种空气,因此通过调节布风器 两个风门的开度,改变两种送风的混合比,即可调节舱室温度,冬、夏 都可变质调节,调节灵敏。虽然空调器和风管系统的重量和尺寸较大, 但因不需设末端换热器,可采用较便宜的直布式布风器,故噪声低,管 理简单,当布风器数量较多时总造价比末端再处理式低,较适合对空调 性能要求高的客船。
中小型船舶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49作者简介:马承华(1976-),男,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船舶轮机设计工作。
收稿日期:2017-07-13中小型船舶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马承华(广州市顺海造船有限公司,广州 511440)摘 要: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工作居住环境舒适度的重视,国际海事组织对中小型船舶的工作居住环境提出了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船舶工作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现很多中小型船舶也开始采用间接式中央空调系统,并形成了一定的趋势。
本文通过对直接式和间接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分析对比,以及采用这两种形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实船工作情况,对中小型船舶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和建造进行探讨,希望对业界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船舶中央空调系统;噪声;制冷环境;节能;智能化中图分类号:U664.86 文献标识码:ADesign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Small andMedium-sized ShipsMA Chenghua( Guangzhou Shunhai Shipyard Limited, Guangzhou 51144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iving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comfort, although working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vessels are bad, the IMO puts forward high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fort of work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vessels and its standard also is gradually closed to the luxury passenger and Ro-Ro vessel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and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vessels, a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ships have also started to adopt indirect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formed a certain tren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ships and compares the working performances of them.Key words: Marin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Noise; Air conditioning environment; Energy saving; Intelligence1 前言对于船舶来说,中央空调系统不仅能够为船员和旅客提供较为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还能够确保船舶的各项设备正常运转。
船舶空调系统及设备资料课件

01
船舶空调系统概述
船舶空调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船舶空调系统是用于调节船舶内环境的系统,具有调节温度、湿度、空气流动和 清洁度的功能。
详细描述
船舶空调系统通过制冷、加热、加湿、去湿、空气循环等手段,为船员和乘客提 供一个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该系统通常由制冷系统、加热系统、加湿器、去 湿器、空气循环装置等组成,具有高效、稳定、可靠的特点。
04
每日检查制冷剂管道和 冷凝水排放是否正常, 确保无泄漏。
定期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空调紧缩机、冷凝 器、蒸发器等主要部件进 行清洗和保养。
对空调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所有部件完好无损 。
检查制冷剂管道、阀门等 连接处是否有松动或泄漏 ,及时处理。
根据需要更换磨损或破坏 的部件,如轴承、密封圈 等。
船员和乘客的舒适度。
船舶空调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 总结词:船舶空调系统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系统组成也有所不同。
• 详细描述:按照空气处理方式,船舶空调系统可以分为集中式、分散式和混合式。集中式系统主要由一台集中式空气处理机和一条送风管道组成,将处理后的空气通过送风口送至舱室 ;分散式系统则是每个舱室都有独立的空气处理设备和送风管道,可以对每个舱室进行单独调节;混合式系统则是集中式和分散式的结合,既有集中处理的空气,也有单独处理的空气 。按照制冷方式,船舶空调系统可以分为机械制冷和自然制冷两种类型,机械制冷是通过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降低温度的,自然制冷则是利用自然界的冷源进行制冷。不同类 型的船舶空调系统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船型和应用场景。
检查泄漏
如果添加制冷剂后仍出现不足的情况 ,可能是存在泄漏问题。需要对空调 系统进行检漏,找到泄漏点并进行修 复。
船舶制冷装置概述工作原理PPT课件

Marine Auxiliary Machinery
5
Marine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Jimei University
Marine Auxiliary Machinery
一、制冷在船上的应用 伙食冷藏:延长食品储存时间,保证质量 空气调节:空调装置冷源 冷藏运输:冷藏船、冷藏集装箱 专门用途:渔船、海上作业船、军舰等
Marine Auxiliary Machinery
三、机械制冷方法
机械制冷:蒸发制冷、气体膨胀制冷和半导体 制冷等。 蒸发制冷: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和蒸 气喷射式制冷三种。蒸气压缩式制冷船用最为 广泛(★★★★★)。
热电效应建立在帕尔帖
轮胎放气…… 气门触手冰冷
(peltire)效应上:电流流过两 种不同导体的界面时 ,将从 外界吸收热量,或向外界放出
6
Marine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Jimei University
Marine Auxiliary Machinery
二、食品冷库的冷藏条件 (★★★★) 1.温度 2.湿度 3.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 4.臭氧浓度
7
Marine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Jimei University
热量。 17
Marine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Jimei University
Marine Auxiliary Machinery
18
Marine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Jimei University
Marine Auxiliary Machinery
低温是食品冷藏最重要的条件。 低温可抑制微生物活动,抑制水果蔬 菜的呼吸,延缓其成熟。
船舶制冷装置二分解课件

安全防护措施与应急处理
配备安全防护用品
为操作船舶制冷装置的员工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护服、 防护鞋、手套等,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建立应急处理程序
制定船舶制冷装置的应急处理程序,明确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人, 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进行应急演练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
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新型制冷技术
采用高效、环保的制冷技术,如二氧化碳制冷技术、磁制冷技术等,可有效降低能耗和温 室气体排放。
能效优化
通过对船舶制冷装置进行能效优化,如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优化设备布局等措施,可以 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废热回收
利用热能回收技术将制冷装置产生的废热回收再利用,如用于船舶供暖、生活热水等,可 以提高能量的综合利用率。
05 船舶制冷装置的节能减排 技术
节能减排技术的必要性
能源危机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能源危机已成为各国面临 的重要问题。节能减排技术是缓解能源危机、降低能源消 耗的重要手段。
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节能减排技 术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经济性
节能减排技术可以降低船舶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 过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竞争优 势。
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智能化控制
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对船舶制冷装置
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
02
可再生能源利用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船舶制冷装置提供能源,减少对化石
船舶空调装置的自动调节 ppt课件

4
船舶辅机第12章 船舶空调装置 [Marine Air Conditioning Plant]
改变蒸发压力控制供风温度
Z-- 不同外界温度时蒸发器换热曲线
空冷器 空冷器性能 接通的 运行 开启的电磁阀、 压缩机性 工况
热空负调荷 热曲负线荷变化继电较器大,缸数为了膨使胀阀蒸发压力能曲在线合适点
船舶辅机第12章 船舶空调装置 [Marine Air Conditioning Plant]
第四节 船舶空调装置的自动调节 一、降温工况的自动调节 二、取暖工况的温度自动调节 三、取暖工况的湿度自动调节 四、送风系统静压的自动调节
1
船舶辅机第12章 船舶空调装置 [Marine Air Conditioning Plant]
“较6小4 Z23 ”缸<工P 作,膨2 胀阀1DF“;1大TV+小大R1/3小”C
工作。
5
在外界气温变化时,压缩机卸载机构和蒸 发器电磁阀的联合动作,可使蒸发器蒸 发压力和蒸发温度得到维持,从而使送 风温度得到控制。
这种调节方式未反映环境变化对舱室热湿 负荷的影响。
环境条件变化时舱室温度变化较大。
调节滞后时间短,测温点离调节阀较近,可采用直接 作用式(单脉冲)温度调节器(比例)。
缺点:外界气候变 化使舱室显热负荷 变化,仅控制送风 温度不变,室温会 产生很大波动。
单脉冲信号调节
[Single Pulse Control]
9
船舶辅机第12章 船舶空调装置 [Marine Air Conditioning Plant]
法度转新温再升 动合风包上高调适温中移时 节后包的时,旋与液,钮送可体液风1松膨3缸,温开胀中带螺包使的动容中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空调系统原理图设绘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船舶空调系统原理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录。
1.2 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的“船舶空调系统原理图”设绘。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2 设绘依据图纸
a)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
b)轮机说明书;
c) 总布置图;
d) 空调厂商提供的认可资料。
3 基本要求
3.1 “船舶空调系统原理图”是反映船舶空调系统的选型及工作原理的图样,并且是生产设计的依据。
空调系统设备、管系和附件的设置根据空调分区情况,既要满足各自空调区域的功效,又应有兼顾其它空调区域的连通功能。
并在技术条件说明中根据规范3.2.5所规定的管系液压试验给出各系统管路的试验压力。
4 内容要点
本图样一般应有原理图以及管系附件表、材料表或图形符号标识等组成。
4.1 制冷管系
4.1.1 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热力膨胀阀及相应的管路附件、管路组成。
4.1.2 压缩机组应设有氟里昂(或R404A等制冷剂)高、低压力表,油压力表、高低压控制器及油压差控制器。
若压缩机组有卸载功能,还应设有卸载电磁阀。
4.1.3冷凝器上应设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安全阀排出管应与大气相通。
4.1.4氟利昂注人口应设在过滤干燥器前。
膨胀阀。
电磁阀前、热力膨胀阀后应设截止阀,电磁阀由温度控制器控制开启或闭合。
4.1.6热力膨胀阀后管路、蒸发器至压缩机吸汽口之间管路应绝热包扎。
绝热层厚度一般为25mm。
4.1.7制冷系统管路材料一般为紫铜管,当管路通径较大时亦采用无缝钢管,可参考空调厂商提供的原理图。
4.2加热管系
4.2.1加热热源可为蒸汽、电加热、热水或其它热源(如热泵型空调),其中蒸汽压力为0.4MPa,可适当调整。
若采用电加热和热水加热,则可采用蒸汽发生器或其它型式的加湿装置,以达到空调舱室的湿度要求。
4.2.2蒸汽或热水加热管进口处设温度调节器,温度调节器前、后设截止阀,设旁通管,旁通管设截止阀。
4.2.3采用蒸汽加热时,凝水管设疏水器,疏水器前、后设截止阀,并设旁通管。
凝水一般排至机舱凝水管系。
4.2.4加热管和凝水管材料为无缝钢管。
加热管和凝水管应绝热包扎,包扎厚度一般为25mm。
4.3冷却水管系
4.3.1空调系统应设专用空调冷却水泵,冷却水泵一般布置在机舱内。
空调用冷却水一般为海水。
也有采用淡水冷却系统,水温一般为36~38℃。
4.3.2冷凝器冷却水进、出口设截止阀及温度计。
冷凝器冷却水进口处应设压力控制器和压力表阀。
4.3.3冷却水自冷凝器出来后应排至舷外(最大吃水水线以上300mm),并在舷侧处设截止止回阀,该阀材料为铸钢。
4.3.4冷却水管材料为无缝钢管镀锌。
4.4冷凝水管系
4.4.1空调装置的凝水管一般排至空调机室的疏水口。
凝水管水封的高度尺寸由空调厂商提供。
或由空调厂商提供其它水封附件。
4.4.2凝水管的材料为无缝钢管镀锌。
4.4控制仪表调定值
4.4.1压力控制器的动作压力(制冷剂为R22)调定值按表1
表1 (表压:MPa)
≤0.098
4.4.3水压控制器的动作压力调定值(表压:MPa)
≤0.05
4.4.4温度控制器的动作温度调定值
温度控制的断开:舱室温度-2℃
温度控制的闭合:舱室温度+2℃
注:以上各压力值可根据各空调厂商提供的数据相应适当变动。
若采用R404A 为制冷剂,则可由空调厂商提供各压力控制器的动作压力值。
以上各压力值可根据各空调厂商提供的数据相应适当变动。
同时根据各规范而作适当变动。
5 图面要求
系统主管路采用粗实线表示,控制仪表管路用细实线表示,图中应由船厂安装提供的管路和阀件用双点划线框出,并在说明中说明。
图面布置力求美观,紧凑,有次序。
6 设绘注意事项
图中由空调厂商提供的管路标注采用外径x壁厚,附件标号可为1,2,3…,由船厂提供的管路则标注通径(氟利昂管为R-xx,蒸汽管为ST-xx,冷却水管为SW-xx,凝水管为CD-xx),并后面直接加序号为附件编号。
7 校审要点
7.1 校审所绘原理图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空调符合计算书、空调厂商提供的认可资料及船舶轮机说明书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7.2 校审图纸的准确性,检查是否符合规范的各项要求。
7.3 校审管路走向与附件选择的合理性。
8 质量要求与等级规定
等级的表达方式采用下表形式
9 参考资料见附录A
附录A
《船舶空调系统原理图》参考资料
A1 有关规范
a)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b)钢质内河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c)需入国外船级的相应船级社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