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化学方程式

合集下载

环境化学复习题简答题

环境化学复习题简答题

环境化学简答题1. 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成因及危害,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主要成分: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以硫酸为主成因:酸雨的形成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包括污染物迁移过程、成云成雨过程以及在这些过程中发生的均相或非均相化学反应等;危害:1.使水体酸化,造成江河湖泊的生态环境紊乱;2.使森林大片死亡。

酸雨侵入树叶气孔,妨碍植物的呼吸;3.造成土壤矿物质元素流失,导致土壤贫瘠化,使农作物大面积减产;4.使土壤的有毒金属溶解出来,一方面影响植物生长另一方面造成有毒金属迁移5.腐蚀建筑物、文物等。

有关方程式:SO2和NO x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2.写出光化学烟雾的链反应机制。

链引发自由基传递终止23SO+[O]SO→2324SO+H O H SO→32222NO+[O]NO2NO+H O+HNO HNO→→SO2 NO x3. 为什么排放到大气中的CFCs能破坏臭氧层,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CFCs在对流层中存在,是破外臭氧层的主要原因,CFCs不溶水,稳定性高,被热空气带到平流层,CFCs在平流层受强烈紫外线照射而分解产生氯,氯会与臭氧反应,生成氧化氯自由基(ClO):Cl+O3→ClO+O2ClO+O→Cl+O2即O3+O3→3O2由此可见,氯在分解臭氧的反应中作为催化剂以促使较臭氧反应成氧,而氯在反应中循环出现,因此少量的氯在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就能造成大量的臭氧分解。

4. 试比较伦敦烟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区别。

5.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一些物质进入平流层与那里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耗损,使臭氧浓度减少的现象被称作臭氧层破坏或臭氧层损耗。

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在大气的对流层中是非常稳定的,因此这类物质可以扩散到大气的各个部位,但是到了平流层后,就会被太阳的紫外辐射分解,释放出活性很强的游离氯原子或溴原子,参与导致臭氧损耗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游离的氯原子或溴原子与O3分子反应,产生氯或溴的一氧化物,夺走O3分子的一个氧原子,使之变成氧分子。

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O 2属于大气污染物B .酸雨是pH 小于7的雨水C .CO 2、NO 2或SO 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 .大气中CO 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解析:选D SO 2及氮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质,而CO 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O 2无毒,不属于大气污染物;酸雨是pH 小于5.6的降水。

2.(福建高考)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CO 2、CH 4、N 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 .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 .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 .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解析:选A N 2不属于温室气体,A 项错误;清洁能源使用中不会产生SO 2、NO x 等气体,B 项正确;可燃冰是一种能源,D 项正确。

3.近年来,建筑装潢材料进入家庭,调查发现经过装修的居室中由装潢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影响健康。

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A .COB .SO 2C .甲醛、甲苯等有机物蒸气D .臭氧解析:选C 各种树脂、油漆、乳胶、涂料、黏合剂等大量释放出甲醛。

装修中使用的各种溶剂、黏合剂可造成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4.人们从自然界的石英沙中制取粗硅的反应是( )A .SiO 2+2CO=====高温Si +2CO 2B .Si +O 2=====△SiO 2C .SiO 2+2H 2=====高温Si +2H 2OD .SiO 2+2C=====高温Si +2CO ↑解析:选D 焦炭和石英沙(主要成分为SiO 2) 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粗硅,D 正确。

5.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森林乱伐,破坏生态平衡B .工业上大量含S 燃料燃烧C.制H2SO4厂排出大量尾气D.汽车尾气的排放解析:选B A项,森林乱伐,破坏生态平衡,与酸雨的形成无关,因不能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错误;B项,工业上大量含S燃料燃烧,可导致二氧化硫的排放,形成酸雨,正确;C项,硫酸厂排放的含硫的废气能形成酸雨,但不是大量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错误;D项,汽车排放的尾气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氮氧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硝酸,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错误。

2020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定量研究化学反应5.2化学反应的表示同步习题(含答案)

2020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定量研究化学反应5.2化学反应的表示同步习题(含答案)

5.2化学反应的表示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仅仅根据化学方程式Na2CO3 + 2HCl =2NaCl+ CO2↑+ H2O,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 反应进行得非常快B. 生成的CO2是气态的C. 反应在常温下可以进行D. 反应物是Na2CO3和HCl2.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酸雨的形成原理:CO2 + H2O=H2CO3B. 利用赤铁矿炼铁:Fe3O4+4CO 3Fe+4CO2C. 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2Fe + 3CuSO4 = Fe2(SO4)3 + 3CuD. 铜绿的形成:2Cu+O2+H2O +CO2 =Cu2(OH)2CO3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2KClO32KCl+3O2↑B. 铜丝放入食盐溶液中:Cu+2NaCl═CuCl2+2NaC. 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K2CO3+2HCl═KCl+H2O+CO2↑D. 氢氧化镁和硫酸反应:Mg(OH)2+H2SO4═MgSO4+H2O4.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B. 铁投入稀盐酸中:2Fe+6HCl═2FeCl3+3H2↑C. 铝片投入硫酸铜:Al+CuSO4═AlSO4+CuD. 高炉炼铁:3CO+Fe2O32Fe+3CO25.如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 C+O2CO2B. 2CO+O22CO2C. 2H2+O22H2OD. CH4+2O2CO2+2H2O6.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Mg+O2MgO2B. 古代湿法炼铜:2Fe+ 3CuSO4=Fe2(SO4)3+ 3CuC. 酸雨形成原因:CO2 + H2O =H2CO3D. 用胃舒平[含Al(OH)3]治疗胃酸过多:Al(OH)3 +3HCl=AlCl3 + 3H2O7.火柴头上的深色物质主要成分是KClO3、MnO2和Sb2S3(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P)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助摩擦产生的热,KClO3在MnO2催化下放出O2,使红磷燃烧.同时Sb2S3也可与O2反应生成Sb2O3和一种气体.Sb2S3燃烧生成Sb2O3和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A. Sb2S3+8O2Sb2S3+3SO2 B. Sb2O3+9O2Sb2O3+3SO2C. 2Sb2S3+8O22Sb2O3+6SO2D. 2Sb2S3+9O22Sb2O3+6SO28.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H2O═2H2+O2B. Mg+2HCl═MgCl2+H2↑C. P+O2═P2O5D. CuO+H2═Cu+H2O9.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A.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C+O2COB. 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 4Fe+3O22Fe2O3C. 红磷燃烧 4P+5O22P2O5D. 镁带燃烧 Mg+O2MgO2二、填空题(共4题;共8分)10.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11. 学了半学期的化学,同学知道身边的一些物质:如水、氧气、二氧化碳、铁、镁条、木炭、氢气等物质,请选用这些物质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1)水通电分解产生两种气体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中人教版选修1检测:第四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大气污染的危害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中人教版选修1检测:第四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大气污染的危害 Word版含解析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一课时大气污染的危害基础巩固1硫酸型“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C.汽车排出大量的尾气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解析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中燃煤产生的SO2最为主要;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答案B2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解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导致酸雨,氮的氧化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也会引起光化学烟雾,所以A、B、C均错误;CO易导致人体中毒,D正确。

答案D3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光化学烟雾D.水体富营养化答案A4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空洞和温室效应。

(1)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硫化氢(2)臭氧层易被破坏的原因是。

A.臭氧氧化性强,不稳定B.臭氧还原性强,不稳定C.臭氧被紫外线破坏D.臭氧与氢气合成雨水(3)目前地球气温普遍上升是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CO2能放出能量,使大气层中空气的温度升高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CO2可促进光合作用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D.CO2可减少太阳光反射到宇宙中的红外线解析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4和HNO3,我国酸雨中H2SO4含量更高。

酸雨的形成是大量燃烧含硫物质和大量排放汽车尾气所致。

2SO2+O2+2H2O2H2SO44NO+3O2+2H2O4HNO3氮氧化物、氟氯代烷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

温室效应是空气中的CO2等物质增多造成的。

CO2等温室气体可吸收地球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使热量留在大气中,从而使地球表面升温。

答案(1)A(2)A(3)D能力提升1(2017广州南沙区月考)高层大气中的臭氧层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主要作用是()A.消毒B.漂白C.保温D.吸收紫外线答案D2据统计,世界上的古建筑在20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这是因为()A.古建筑腐蚀是可逆过程,前几百年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近几十年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近几十年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酸雨,加速了古建筑腐蚀C.近几十年来参观的人数急剧增多,加速了古建筑腐蚀D.近几十年来温室效应加剧,加速了古建筑的风化解析古建筑的腐蚀主要是由于酸雨的形成。

酸雨腐蚀大理石化学方程式

酸雨腐蚀大理石化学方程式

酸雨腐蚀大理石化学方程式
1酸雨腐蚀大理石
大理石是一种质地坚硬、美观大方的建筑材料,经常用于雕塑、建筑装饰等方面。

然而,长期以来,酸雨的侵蚀却使得大理石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2酸雨对大理石的腐蚀机理
大理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而酸雨主要成分为硫酸和硝酸,这两者在水的作用下形成的氢离子可与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这是酸雨对大理石腐蚀的主要机制。

3化学方程式
酸雨腐蚀大理石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aCO3(大理石)+H2SO4(硫酸)——>CaSO4(硫酸钙)+CO2(二氧化碳)+H2O(水)
CaCO3(大理石)+2HNO3(硝酸)——>Ca(NO3)2(硝酸钙)+ CO2(二氧化碳)+H2O(水)
4酸雨腐蚀大理石的危害
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酸雨对大理石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长期面临酸雨腐蚀的大理石表面会产生细小的孔洞,进而使得大理石
的颜色发生变化,甚至可能导致大理石表面的剥落,加速其老化和破坏,严重威胁到建筑物的建造和保护。

5如何保护大理石
为了防止酸雨对大理石的腐蚀,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和酸雨的产生,控制废气排放和吸收污染物。

其次,对于已经建造好的建筑物,我们可以进行表面加固或涂覆,增加大理石的表面密封性,从而防止酸雨侵蚀。

此外,还可以在室内使用清洁剂/石材护理剂,定期对大理石进行清洁和保养,保证其表面的清洁和光亮度。

总之,酸雨腐蚀大理石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不断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保护建筑物、保护我们的生活质量。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氮的氧化物既是可导致酸雨的物质,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物质,加大对氮的氧化物的治理是环境保护重要举措。

(1)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

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的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现有V L某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n mol NO2和m mol 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

①所用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_ mol·L-1。

②若所得溶液中c(NO3-)∶c(NO2-)=1∶9,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n∶m =_________。

③用含n和m的代数式表示所得溶液中NO3-和NO2-浓度的比值c(NO3-)∶c(NO2-)=_________。

【答案】6NO2+8NH37N2+12H2O NO2 NH3 2NO+2CO N2+2CO2 (m+n)/V 3∶2 (n-m)/(3m+n)【解析】【分析】(1)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做还原剂;(3)①根据气体和氢氧化钠的关系式计算;②根据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计算;③同一溶液中,c(NO3-):c(NO2-)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正常雨水ph为5.6的原因化学方程式

正常雨水ph为5.6的原因化学方程式

正常雨水的pH值为5.6,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具体来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溶解在雨水中,形成了碳酸(H2CO3),这个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O2 + H2O ↔ H2CO3
碳酸是一种弱酸,它在水中部分电离生成氢离子(H+)和碳酸氢根离子(HCO3-),这个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可以用以下电离方程式表示:
H2CO3 ↔ H+ + HCO3-
进一步地,碳酸氢根离子也可以继续电离生成碳酸根离子(CO3^2-),但这个过程在酸性条件下是不显著的:
HCO3- ↔ H+ + CO3^2-
由于氢离子的生成,使得雨水呈现出酸性,pH值降低到5.6左右。

这个过程也解释了为什么雨水被称为“弱酸雨”,并且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苏教版 (2020)必修第一册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苏教版 (2020)必修第一册
Na2SO3+SO2+H2O===2NaHSO3
1.下列过程不属于自然界中的硫循环的是(
)
A.火山爆发
B.银杏、夹竹桃吸收SO2
C.动植物遗体、碎屑、排泄物经细菌分解产生SO_〖4〗^〖2-〗
D.光伏发电
答案:D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H2O===NH4HSO3 , 2NH3 + SO2( 过 量 ) +
H2O===(NH4)2SO3
钠、碱脱硫法是用NaOH/Na2CO3 吸收烟气中的SO2 ,得到
Na2SO3 或 NaHSO3 ,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2NaOH +
SO2===Na2SO3+H2O,Na2CO3+SO2===Na2SO3+CO2,
②少用原煤作燃料,③燃烧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
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含硫煤的燃烧引起的,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少
用煤作燃料,开发新能源,都能减少SO2的排放。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只能提高
煤的燃烧效率,不能减少SO2的排放。
提高污染排放标准,社会各界要大力监督
[即时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SO2可被某些植物吸收。( √ )
(2)煤和石油的燃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 )
(3)显酸性的雨水即为酸雨。( × )
(4)CO2和SO2均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 × )
(5)SO2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