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聚合实施方法

合集下载

逐步聚合实施方法

逐步聚合实施方法

员工培训与参与
1 2
提供培训和支持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掌握逐 步聚合实施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员工参与
通过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逐 步聚合实施过程,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3
培养员工意识和能力
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逐步聚合实施的认 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企业应对策略建议
加强技术创新
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积极引 进和研发新技术,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竞争力。
推动绿色发展
企业应积极响应环保政策,推 动绿色生产,降低能耗和排放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供应链管理
企业应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 供应链透明度和协同效率,降 低运营成本和风险。
关注政策变化
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 时调整战略和业务模式,以适
应市场需求和政策要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制定详细计划
分析现状
对现有系统或流程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设计聚合方案
根据目标和原则,制定详细的聚合方案,包括技术选型、系统架 构、数据迁移等。
制定实施计划
将聚合方案细化为可执行的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人、 所需资源等。
逐步实施与监控
按计划实施
按照实施计划逐步推进聚合工作,确保每一步都符合预期目 标和原则。
作提供参考。
03
关键成功因素
领导层的支持与推动
制定明确的愿景和战略
领导层需要明确公司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 所需的策略和行动计划。
提供资源和支持
领导层应确保逐步聚合实施所需的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包括人力、 物力、财力和时间等。

第五章聚合方法

第五章聚合方法

第五章聚合方法一、名称解释1. 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Process of Radical Polymerization):主要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四种。

2. 离子聚合实施方法:主要有溶液聚合,淤浆聚合。

3. 逐步聚合实施方法:主要有熔融聚合,溶液聚合,界面聚合。

4. 本体聚合:本体聚合是单体本身、加入少量引发剂(或不加)的聚合。

5. 悬浮聚合:悬浮聚合一般是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四部分组成。

6. 悬浮作用:某些物质对单体有保护作用,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能使水和单体的分散体系变为比较稳定的分散体系,这种作用称为悬浮作用。

7. 本体聚合:本体聚合是单体本身、加入少量引发剂(或不加)的聚合。

8. 溶液聚合:是指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的聚合。

9. 乳液聚合:是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液状而进行的聚合,体系由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组成。

10. 分散剂:分散剂大致可分为两类,(1)水溶性有机高分子物,作用机理主要是吸咐在液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着保护人用,同时还使表面(或界面)张力降低,有利于液滴分散。

(2)不溶于水的无机粉末,作用机理是细粉吸咐在液滴表面,起着机械隔离的作用。

11. 乳化剂:常用的乳化剂是水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有:(1)降低表面张力,使单体乳化成微小液滴,(2)在液滴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凝聚,使乳液稳定,(3)更为重要的作用是超过某一临界浓度之后,乳化剂分子聚集成胶束,成为引发聚合的场所。

12. 胶束:当乳化剂浓度超过临界浓度(CMC)以后,一部分乳化剂分子聚集在一起,乳化剂的疏水基团伸身胶束回部,亲水基伸向水层的一种状态。

13. 临界胶束浓度:乳化剂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

14.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该值用来衡量表面活性剂中亲水部分和亲油部分对水溶性的贡献,该值的大小表表亲水性的大小。

高分子课程第二章作业(含答案解释)

高分子课程第二章作业(含答案解释)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课后作业(共100分)1、简述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

(10分)答案:2、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有哪些?两单体非等化学计量,如何控制聚合度?(10分)备注: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中的第四个因素(反应条件)未回答的也可以给予满分。

另外批改时注意两单体非等化学计量的公式(应该有部分写成两单体等化学计量公式)3、己二酸与下列化合物反应,哪些能形成聚合物并说明原因。

(10分)A.乙醇B.乙二醇C.甘油D.苯胺E.己二胺答案:己二酸(f=2)为2官能度单体,因此能与己二酸形成聚合物的化合物有:乙二醇(f=2)、甘油(f=3)、己二胺(f=2)。

其中与乙二醇(f=2)、己二胺(f=2)形成线形缩聚物,与甘油(f=3)形成体形缩聚物。

答案解释:4、聚酯化和聚酰胺化的平衡常数有何差别?对缩聚条件有何影响?(10分)答案:(1)聚酯化反应平衡常数小,K=4,低分子副产物水的存在限制了聚合物分子量的提高,对聚合反应的条件要求较高,反应须在高温和高真空条件下进行,体系中水的残留量应尽量低,这样才能得到高聚合度的聚合物。

(2)聚酰胺化反应平衡常数中等,K=300-400,水对分子量有所影响,对聚合反应的条件要求相对温和。

聚合早期,可在水介质中进行;聚合后期,须在一定的减压条件下脱水,提高反应程度。

5、分别按Carothers法和Flory统计法计算下列混合物的凝胶点:(10分)(1)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按照摩尔比为1.5:0.98进行缩聚(2)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5:0.99:0.002进行缩聚答案:(1)Carothers法:邻苯二甲酸酐(f=2)官能度为2,甘油(f=3)官能度为3,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按照摩尔比为1.5:0.98进行缩聚的情况下,属于两基团不相等平均官能度=(2*3*0.98)/(1.5+0.98)=2.371,凝胶点=2/2.371=0.844Flory统计法:由题可知甘油(f=3)官能度为3,则支化单元分率ρ=1,基团比r=(0.98*3)/ (1.5*2)=0.98,f=3则凝胶点=1/[0.98+0.98*1*(3-2)]1/2=0.714(2)Carothers法:邻苯二甲酸酐(f=2)官能度为2,甘油(f=3)官能度为3,乙二醇(f=2)官能度为2,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5:0.99:0.002进行缩聚的情况下,属于两基团不相等平均官能度=2*(0.99*3+0.002*2)/(1.5+0.99+0.002)=2.387,凝胶点=2/2.387=0.838Flory统计法:由题可知甘油(f=3)官能度为3,则支化单元分率ρ=0.99*3/(0.99*3+0.002*2) =0.999,基团比r=(0.99*3+0.002*2)/(1.5*2)=0.991,f=3则凝胶点=1/[0.991+0.991*0.999*(3-2)]1/2=0.71解题思路:(1)首先判断该体系是属于两基团数相等还是两基团数不等;(2)Carothers法:根据体系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出平均官能度,进而计算出凝胶点;(3)Flory统计法:根据体系的类型,得到官能度f为多少(此处注意与平均官能度不是一个概念,官能度f为多官能度单体的官能度),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出支化单元分率、基团比,进而计算出凝胶点。

逐步聚合实施方法

逐步聚合实施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 界面缩聚 ⒈ 基本概念
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 形成两种单 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形成两种单 在两种溶液的界面处进行缩聚反应, 体溶液 ,在两种溶液的界面处进行缩聚反应,并很快形成聚 合物的这种缩聚称为界面缩聚。 合物的这种缩聚称为界面缩聚。 在实验室中把己二酰氯溶于三氯甲烷中, 在实验室中把己二酰氯溶于三氯甲烷中 把己二胺溶于水中(水呈碱性 以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氯化氢 把己二胺溶于水中 水呈碱性,以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氯化氢 水呈碱性 以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氯化氢),
苯核和羰基对分子刚性的影响超过醚键对分子柔性的影 苯核和羰基对分子刚性的影响超过醚键对分子柔性的影 因而PC分子的刚性还是相当大的 致使PC的玻璃化温度较 响,因而 分子的刚性还是相当大的 致使 的玻璃化温度较 因而 分子的刚性还是相当大的,致使 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 高,Tg=145℃~150℃,PC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 ℃ ℃ 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 刚性分子链彼此缠绕,不易解除 不易解除,使分子间相对滑移比较 刚性分子链彼此缠绕 不易解除 使分子间相对滑移比较 困难,因此 的熔点也较高, 因此PC的熔点也较高 困难 因此 的熔点也较高 Tm=220℃~230℃。 ℃ ℃ 异丙撑基使PC形成稳定的二次结构 形成稳定的二次结构——原纤维状结构 异丙撑基使 形成稳定的二次结构 原纤维状结构 (完全伸展的分子链组成的纤维状晶体 。 完全伸展的分子链组成的纤维状晶体)。 完全伸展的分子链组成的纤维状晶体 原纤维状结构混乱交错在一起组成疏松的网络,使高聚物 原纤维状结构混乱交错在一起组成疏松的网络 使高聚物 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空隙, 从而具有很高的冲击韧性。 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空隙 从而具有很高的冲击韧性。 聚碳酸酯的性能可归纳为下列几点。 聚碳酸酯的性能可归纳为下列几点。 外观:由于合成PC时催化剂不同 时催化剂不同,PC显示不同的颜色。 显示不同的颜色。 外观:由于合成 时催化剂不同 显示不同的颜色 用三乙胺做催化剂时产品为白色透明的树脂(或略带微 用三乙胺做催化剂时产品为白色透明的树脂 或略带微 黄色); 黄色 ; 用苯甲酸做催化剂时,产品为浅红色 产品为浅红色; 用苯甲酸做催化剂时 产品为浅红色;用醋酸锂作催化剂 产品为浅紫色; 产品为暗紫色。 时,产品为浅紫色;用醋酸钴作催化剂时 产品为暗紫色。 产品为浅紫色 用醋酸钴作催化剂时,产品为暗紫色

逐步聚合主要实施方法

逐步聚合主要实施方法

逐步聚合主要实施方法在进行文库项目的写作过程中,实施方法的逐步聚合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过程包括从确定主题和目的开始,逐步发展结构、撰写内容直至最终完善。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实施方法,以帮助您在文库项目中取得成功。

确定主题和目的在开始撰写文库项目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主题和写作目的。

主题是文库内容的核心,而写作目的则是告诉读者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以及你希望读者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通过确立清晰的主题和目的,可以帮助文库内容更具针对性和连贯性。

制定大纲一旦主题和目的确定,接下来就是制定文库的大纲。

大纲是文库结构的框架,可以帮助你合理组织思维,确保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大纲应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每部分又可进一步细分,以便更好地展开论述。

搜集资料在编写文库时,搜集资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查阅书籍、学术论文、互联网资料等多种来源,可以为文库内容提供充足的依据和支撑。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务必注意对信息的筛选和分析,确保所引用的内容准确可靠。

撰写内容在完成资料搜集后,就可以开始撰写文库的内容了。

在写作过程中,要确保语言表达清晰简洁、逻辑严谨。

可以通过段落结构和过渡句等手段,将各部分内容有机地连接起来,使整个文库看起来更加连贯和流畅。

修改和完善一篇优秀的文库离不开反复修改和完善。

在初稿完成后,要仔细审查文库内容,检查语言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合理。

可以邀请他人给予意见和建议,以便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通过不断修改和完善,可以使文库内容更加精炼和完整。

结语通过以上逐步聚合的主要实施方法,您可以更好地完成文库项目的写作。

在整个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耐心和专注,不断反思和调整写作方向,最终呈现一篇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文库作品。

希望这些方法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文库项目取得成功!。

缩聚反应的实施.

缩聚反应的实施.
2
逐步聚合反应的实施方法
由于聚合热的绝对值较小,所以
相对于自由基聚合(50-95KJ/mol),逐步聚合的聚合热不大. 聚合热过小(10~25KJ/mol),需外加热以维持反应的高温 反应在高温下进行,粘度小,所以反应过程中温度控制和搅 拌相对要容易
在逐步聚合反应中,分子量的控制比聚合反应速率更重要,
7
逐步聚合反应的实施方法
界面缩聚(Interfacial Polycondensation) 两种单体分别溶解于两不互溶的溶剂中,反应在两相界面上进 行的缩聚。在低转化率下可以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 特点:������
属于非均相体系,为不可逆聚合;������
反应温度低、反应速率快; 产物分子量高,两种单体无须以严格的当量比投料,他们在 从两相扩散到界面时会自动形成等当量关系。
8
逐步聚合反应的实施方法
牵引 己二酰氯与己二 胺之界面缩聚 拉出聚合物膜
己二胺-NaOH水溶液 界面聚合膜
己二酰氯的CHCl3溶液
图2-4 界面缩聚过程示意图
9
逐步聚合反应的实施方法
固相缩聚(Solid Phase Polycondensation) 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原料和聚合物熔点以下进 行的缩聚反应为固相缩聚。固相缩聚方法主要用于由结 晶单体或某些预聚物的缩聚。 特点:������
6
逐步聚合反应的实施方法
特点 聚合温度低,常需活性高的单体,如二元酰氯、二异氰酸 酯 反应和缓平稳,有利于热交换,避免了局部过热,副产物 能与溶剂形成恒沸物被带走 反应不需要高真空,生产设备简单 制得的聚合物溶液,可直接用作清漆、胶粘剂等 若需除去溶剂时,后处理复杂,增加了回收工序及成本, 同时,残留溶剂对产品性能有所影响 有机溶剂存在易燃、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

高分子化学名词解释精品(五)---聚合方法(精)

高分子化学名词解释精品(五)---聚合方法(精)

高分子化学名词解释精品(五)----聚合方法学校名称: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院系名称:化学纺织工程系时间:2017年1月10日1、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Process of Radical Polymerization):主要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四种。

2、离子聚合实施方法(Process of Ionic Polymerization):主要有溶液聚合,淤浆聚合。

3、逐步聚合实施方法(Process of Step-polymerization):主要有熔融聚合,溶液聚合,界面聚合4、本体聚合(Bulk Polymerization):本体聚合是单体本身、加入少量引发剂(或不加)的聚合。

5、悬浮聚合(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悬浮聚合一般是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四部分组成。

6、溶液聚合(Solution Polymerization):是指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的聚合。

7、乳液聚合(Emulsion Polymerization):是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液状而进行的聚合,体系由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组成。

8、分散剂(Dispersant):分散剂大致可分为两类,(1)水溶性有机高分子物,作用机理主要是吸咐在液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着保护人用,同时还使表面(或界面)张力降低,有利于液滴分散。

(2)不溶于水的无机粉末,作用机理是细粉吸咐在液滴表面,起着机械隔离的作用。

9、乳化剂(Emulsifier):常用的乳化剂是水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有:(1)降低表面张力,使单体乳化成微小液滴,(2)在液滴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凝聚,使乳液稳定,(3)更为重要的作用是超过某一临界浓度之后,乳化剂分子聚集成胶束,成为引发聚合的场所。

10、胶束(Micelle):当乳化剂浓度超过临界浓度(CMC)以后,一部分乳化剂分子聚集在一起,乳化剂的疏水基团伸身胶束回部,亲水基伸向水层的一种状态。

2.3 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

2.3 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
为以下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 以单体之间、单体与低聚物之间的反应为主。可在较低温度、 较低真空度下进行。目的在于防止单体挥发和分解,保证官 能团的等摩尔比。 中期阶段: 低聚物之间的反应为主,存在降解、交换等副反应。聚合 条件为高温、高真空。关键技术是除去小分子,提高反应 程度,从而提高聚合产物分子量。 终止阶段: 反应已达预期指标。应及时终止反应,避免副反应,节能 省时。
2014-4-21 11
优点:
▲ 反应温度低,副反应少;
▲ 传热性好,反应可平稳进行;
▲ 无需高真空,反应设备较简单; ▲ 可合成热稳定性低的产品。
缺点:
▲ 反应影响因素增多,工艺复杂;
▲ 若需除去溶剂时,后处理复杂:溶剂回收,聚合物 的析出,残留溶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等。
2014-4-21 12
四、界面缩聚(Interfacial Polycondensation)
2014-4-21 15
界面缩聚需要采用活性大的单体,如二元胺与二元 酰氯反应很快。二元醇与二元酰氯反应慢,不宜采 用此法。 在许多界面缩聚体系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大大 加速缩聚反应。这种催化剂的作用是使水相(甚至 固相)的反应物顺利地转入有机相,从而促进二分 子间的反应。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有季铵盐和大环 多醚类,即冠醚和穴醚。
O Cl C
O C Cl + [ H2N O H C N H N ]n H + (4n-1) HCl NH2] 2HCl
O Cl [ C
2014-4-21
18
2014-4-21
19
五、固态缩聚
固态缩聚是以上三种方法的补充,单体或预聚体在固态 条件下的缩聚反应,往往用于进一步提高分子量。 特点: (1)适用反应温度范围窄,一般比单体熔点低15~ 30℃; (2)一般采用AB型单体; (3)存在诱导期; (4)聚合产物的分子量较高; (5)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比熔融聚合产物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聚合实施方法
2. 溶液缩聚
对于平衡反应,可以通过精馏或加碱成盐 除去小分子副产物。 缺点:
溶剂的回收,使工艺复杂; 溶剂的存在产生易燃及毒性问题。
应用实例:聚芳酰亚胺、聚砜、聚苯醚。
2. 溶液缩聚
溶剂的选择:
溶剂应是惰性的; 沸点相对适中,价格较低,毒性较小; 保证反应在均相条件下完成。 例: OCN
二、聚合实施方法
4. 固相缩聚
是在聚合物熔点以下进行的缩聚反应。 固相聚合往往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于进一步 提高熔融缩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不可能 单独用来进行以单体为原料的缩聚反应。 固相聚合所获得的聚合物的分子量较熔融聚 合来的高。
4. 固相缩聚
☺ 固相聚合的特点: (1)反应速率比熔融缩聚小得多,反应得完成常常 需要几十个小时。 (2)固相缩聚时扩散控制过程。缩聚过程中单体由 一个晶相扩散到另一个晶相。 (3)固相缩聚有显著得自催化效应,反应速率随时 间得延长而增加,到后期由于官能团浓度很小,反 应速率才迅速下降。 (4)在固相缩聚中,结晶部分与非晶部分反应速率 相差很大,一般得到得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比较宽。
1.折叠膜 2.二胺水溶液 3. 界面生成的聚合物膜 4. 二酰氯的有机溶液
二、聚合实施方法
3. 界面缩聚
机理:
单体由溶液扩散到界面,只与聚合物分 子链端的官能团反应; 通常聚合反应在界面的有机相一侧进行。 例:水相中己二胺向有机相的扩散速度明显 快于有机相中己二酰氯向水相的扩散速度。
二、聚合实施方法
二、聚合实施方法
1. 熔融缩聚
对于平衡反应,应减压脱除小分子副产 物,需要抽真空。 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不超过300°C时,可以 考虑采用熔融聚合反应的方法。 应用实例:涤纶、尼龙、酯交换法聚碳 酸酯。
二、聚合实施方法
2. 溶液缩聚
单体加适当催化剂,在溶剂(包括水) 中的聚合。 溶液缩聚的反应温度较低,通常在几十 到一百多度下反应。 要求单体具有较高活性。
3. 界面缩聚
主要特点:
两种单体并不需要严格的当量比加入; 单体中至少有一种属于高活性单体;才能 保证反应快速进行; 两种溶剂的密度应该存在一定差异,才能 保证界面的相对稳定,以及溶剂分离回收的 方便可行;
二、聚合实施方法
3. 界面缩聚
主要特点:
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生成与总转化率无关。要 提高转化率:① 要把生成的聚合物及时移走, 以使反应不断进行;② 采用搅拌等方法提高界 面的总面积。 反应物的聚合速率比扩散速率快,反应受 扩散控制。
一、逐步聚合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
逐步聚合反应的反应热控制和搅拌相对 比较容易。 因为逐步聚合反应除了个别情况 下,释放聚合热较少; 其次,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粘度相对 较小,有利于搅拌。
二、聚合实施方法
1. 熔融缩聚
聚合反应在单体和聚合物熔点以上的温度下 进行,反应混合物始终处于熔融状态。反应体 系只加入单体和少量催化剂(如需要)。 优点: 反应物浓度高,有利于线形聚合; 聚合方法简单,产物纯度高,分离简单。
CH2 对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 OCH2CH2OC NHCO
n
选用二甲苯和氯苯做溶剂:得到低分子量聚合物; 选用DMSO做溶剂:得到高分子量聚合物。
二、聚合实施方法
3. 界面缩聚
两种单体分别溶解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 中,聚合反应只在两相溶液的界面上进行,它 是非均相聚合反应体系。 此法适用于不可逆聚合反应,要求单体具 有高的反应活性。 此法反应温度较低,一般在0°C∼50°C。
二、聚合实施方法
4. 固相缩聚
应用实例: 制备分子量3万以上的涤纶(用于纺织航空 降落伞) 。 己二胺与己二酸的盐,其熔点为190°C ∼ 191°C,在低于170°C时,它不发生反应,但 在175°C ∼185°C时,就发生固相缩聚反应。
第四章 逐步聚合反应 4.8 逐步聚合反应实施方法
4.8 逐步聚合反应实施方法
一、逐步聚合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
典型的反应速率常数约为10-3 L⋅mol-1⋅s-1,但 也有个别逐步聚合反应的速率常数相当大,例 如,二酰氯和二胺之间的聚合反应可在常温下 进行。 大部分逐步聚合反应须在比较高的反应温度 (如150°C ∼200°C)下进行,以获得合理的反应 速率。
二、聚合实施方法
3. 界面缩聚
要使界面聚合反应成功地进行,还应考虑的因素: (1)若在聚合反应过程中生成酸性(如HCl)物 质,则要在水相加入碱(如NaOH)。 (2)有机溶剂的选择:能使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发生沉淀,低分子量聚合物则不沉淀。溶剂的溶 解能力强则获得的聚合物分子量高。 (3)单体配比:两种单体的最佳浓度比,应该是 能保证扩散到界面处的两种单体为等摩尔的配比。
二、聚合实施方法
3. 界面缩聚
优点: 缺点:
副反应较少;反应速率较高;两 单体等当量比不严格。 二酰氯单体的成本高; 需要使用和回收大量的溶剂。
应用实例:聚酰胺、聚碳酸酯、聚氨基甲 酸酯.
二、聚合实施方法
3. 界面缩聚
例:己二胺溶于水(加 碱),将二酰氯溶于氯仿, 然后加入烧杯中,在室温下 就可以进行聚酰胺化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