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胶印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

1. 印刷工艺流程在包装成型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有序的印刷工作:图01为了提高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印刷前,应注意查看设计稿有无多余内容;文字和线条是否完整;检查套版线、色标及各种印刷和裁切用线是否完整等。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印刷的顺利完成。
图02不同的包装材料会有不同的印刷工艺,由于纸品包装材料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最广,所以下面以纸品包装材料印刷工艺为例,为大家阐述印刷工艺的相关知识。
2. 纸品包装印刷工艺2.1.印刷方法纸包装印刷的方法有很多种,方法不同,操作也不同,印出的效果也不同。
传统使用的印刷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凸版印刷凸版印刷是指印版上的图文部分高于非图文部分,墨辊上的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从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
图03凡是印刷品的纸背有轻微印痕凸起,线条或网点边缘部分整齐,并且印墨在中心部分显得浅淡的,则是凸版印刷品。
图04(2)凹版印刷与凸版印刷相反,印版的图文部分低于非图文部分,形成凹槽状。
油墨只覆于凹槽内,印版表面没有油墨,将纸张覆在印版上部,印版和纸张通过加压,将油墨从印版凹下的部分传送到纸张上。
图05凹版印刷的印制品,具有墨层厚实、颜色鲜艳,并且印版具有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所以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图06(3)平版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保持表面相平,图文部分覆一层富有油脂的油膜,而非图文部分则吸收适当水分。
上油墨时,图文部分排斥水分而吸收油墨,非图文部分因吸收了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
图07该印刷品具有线条或网点中心部分墨色较浓,边缘不够整齐,色调再现力差,鲜艳度缺乏等特点。
图08提示:由于平版印刷的方法在工作中简单,成本低廉,所以成为现在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
(4)丝网印刷丝网印刷是指在刮板挤压作用下,油墨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漏到承印物上,而非图文部分的丝网网孔被堵塞,油墨不能漏至承印物上,从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
包装印刷工艺(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包装印刷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潜力巨大。
包装印刷工艺作为包装行业的关键环节,其技术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外观、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包装印刷工艺的相关知识,包括印刷原理、印刷方式、印刷材料和印刷设备等。
二、印刷原理印刷原理是指通过将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实现信息传递的过程。
印刷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 分离:将图文信息与空白部分分开,形成图文版和空白版。
2. 转移:将图文版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
3. 定位:使图文信息在承印物上准确、完整地呈现。
三、印刷方式根据印刷方式的不同,包装印刷可分为以下几种:1. 凸版印刷:凸版印刷是将图文信息雕刻在版面上,通过压印使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
凸版印刷适用于纸张、塑料、金属等材料的印刷。
2. 凹版印刷:凹版印刷是将图文信息雕刻在版面的凹槽中,通过油墨填充凹槽,使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
凹版印刷适用于纸张、塑料、金属等材料的印刷,具有印刷质量高、耐水性强等特点。
3. 平版印刷:平版印刷是将图文信息与空白部分分别印刷在平版上,通过润版系统控制图文部分的油墨,使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
平版印刷广泛应用于纸张、塑料、金属等材料的印刷。
4. 丝网印刷:丝网印刷是在丝网版上形成图文和空白部分,通过刮刀将油墨压印到承印物上。
丝网印刷适用于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材料的印刷,具有印刷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
5. 数字印刷:数字印刷是直接将图文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打印到承印物上。
数字印刷具有印刷速度快、色彩还原度高、可变数据印刷等特点。
四、印刷材料包装印刷材料主要包括承印物、油墨、印刷纸张、印刷版材等。
1. 承印物:承印物是指用于印刷的载体,如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
2. 油墨:油墨是印刷过程中传递图文信息的介质,包括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紫外线油墨等。
3. 印刷纸张:印刷纸张是包装印刷的主要承印物,包括铜版纸、胶版纸、不干胶纸等。
平版胶印印刷工艺流程

平版胶印印刷工艺流程平版胶印是一种常见的印刷工艺,用于印刷各种杂志、书籍、企业宣传册等印刷品。
下面是平版胶印的工艺流程。
1. 设计和制版:首先,根据印刷品的设计要求,设计师使用图形设计软件(如Adobe Illustrator、Adobe Photoshop等)进行设计,并根据印刷要求创建印刷版面。
然后,制版师使用特殊的制版设备将设计转化为平版胶印版。
制版通常通过感光方式进行,即将设计图像转移到感光胶片上,然后使用化学方法将感光胶片转移到平版上。
制版师还需要将图像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印刷效果的准确性和质量。
2.调色:印刷前,需要对油墨进行调色。
通常情况下,使用的油墨是由多种颜色的油墨混合而成,以便得到所需的颜色。
调色师根据图像的颜色和印刷要求,准确地混合油墨,以达到所需的颜色效果。
3.印刷:在印刷机开始印刷前,需要对印刷机进行调试和设置。
操作员通常需要根据印刷品的尺寸、纸张类型、油墨颜色等因素进行设置。
一旦设置完成,操作员会将印刷版放置在印刷机上,并将纸张送入印刷机的进料系统。
4.干燥:印刷完成后,纸张需要进行干燥。
通常情况下,使用加热设备或干燥室来加速纸张的干燥。
这是因为油墨通常含有溶剂,需要足够的时间挥发和固化。
否则,油墨会在堆叠时粘连在一起,导致印刷品损坏。
6.品质检查:最后,完成的印刷品需要进行品质检查。
操作员会检查印刷品的颜色、仔细度、图像清晰度等各个方面,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任何质量问题都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更正。
总结:平版胶印印刷的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和制版、调色、印刷、干燥、后期处理和品质检查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并且需要密切注意细节和品质控制,以确保最终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人民币印刷流程1

人民币印刷流程在公众的印象中,印钞厂是一个很神秘的企业。
首先,使人感兴趣的是这样一个整天和钱打交道的企业是怎样管理的,公众也感兴趣于印钞的工艺流程,想知道印钞工人是怎样通过一步步的工作,将一张小小的白纸变成“钱”的。
试想一下,当你来到印钞厂的生产车间参观时,看到流水线上流出一张张、一沓沓、一摞摞的钞票时,这种置身钱海的感觉一定不错吧?中国是一个印钞大国,人民币的印制水平、技术含量已经达到了世界印钞技术的先进水平。
中国的钞票生产量和流通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中国的钞票流通量大,钞票的防伪任务也十分艰巨,因此,让公众了解人民币的防伪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让公众了解一些人民币的生产过程,对公众识别****也会有很大帮助。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当新版20元人民币发行后,我们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厅新闻处提出采访印钞厂的要求,他们同意了。
我们驱车前往石家庄,采访石家庄印钞厂。
有趣的是,尽管石家庄印钞厂的经济效益在当地数一数二,但印钞厂大门口却连一个牌子都没有。
问起厂党委书记为什么不挂牌子,他说:“不张扬。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选纸部门,进入大门,里面是一道紧闭的玻璃门,几位身着制服的保安人员请我们登记,然后是把所带的包存起来,当一切准备妥当,陪同的厂干部掏出一张磁卡,插进门口的盒子里,安全门才打开了。
选纸部门的工作,是检查钞票纸的质量,钞票纸是一种专门研制的用于钞票印刷的专用纸张。
钞票纸之所以特殊,除了它应该具有的耐磨、耐折、耐酸、耐碱等理化性质外,还有许多新的高技术的内容,比如安全线、彩色红、蓝纤维等,它还有一个十分独特之处,就是上面布满了用于防伪的水印图案,20元人民币的钞票纸上是一种固定的花卉图案。
工人们在灯箱上一张张地检查纸的质量,由于水印有一个方向问题,所以每张纸都必须按照水印图案的方向摆好,并且用打孔机在边上打孔定位。
这个环节,不能出错,否则就会印出水印倒置的钞票,这种钞票在印钞厂是废品,但是万一流入市场,在钱币爱好者手中就成了价值不菲的“珍品”。
印刷知识介绍

印刷知识介绍目录一、印刷方式介绍 (3)二、印刷前的五个要素 (4)(一)纸 (4)(二)尺寸 (5)(三)印刷单双面 (5)(四)印刷颜色 (5)(五)数量 (5)三、印中五要素 (6)四、印刷工序及流程 (6)五、印刷费用及计算方法 (7)(一)印刷的费用包括四项; (7)(二)价格关键因素 (7)(三)计算方法(了解) (8)补充资料——印刷用纸 (9)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印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一、印刷方式介绍现行的印刷方式主要有四种:1. 平板印刷;也就是常说的胶印,胶印是最普遍的印刷方式,主要是纸张印刷,平版印刷是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客观规律进行的印刷。
它不同于凸版印刷,也不同于凹版印刷,除油墨之外,必须有水参加,水墨平衡是平版印刷的基本问题。
2. 孔版印刷;也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方式,一般称为丝网印刷。
它主要是通过网孔漏墨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
例如条幅印刷也是孔版印刷的一种。
孔版印刷,使用的承印物范围极其广泛,除纸张外,有塑料薄膜、金属、玻璃、各种棉织、丝织物以及建筑材料等。
3. 凹版印刷;也称为钢板印刷,采用直接印刷方式,印刷机的结构比平版印刷机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印刷速度快,印版耐印力可达100 万印以上,是其它印刷方法无法相比的。
4. 凸版印刷;凡是印刷的图文高于空白的部分,并在图文周围涂布油墨,通过压力的作用,使图文印迹复制到印刷物表面的印刷方法,称为凸版印刷,也称为移印。
以上是常用的几种印刷方式,其他的印刷方式还有好多种。
目前常用的是平板印刷,也就是胶印。
二、印刷前的五个要素在印刷以前,一定要知道印前的五要素;五要素的任何一项都会对印刷情况与印刷价格有直接影响,所以,印前五要素一定要清楚,正确。
(一)纸首先说第一项;纸。
印刷用纸分为很多种,常用的是铜板纸,双胶纸,白卡纸三种,其他还有青图纸,白板纸,特种纸等,我们主要记住常用的三种纸,在印刷前,我们先要确定用什么纸。
平版印刷工艺流程

平版印刷工艺流程平版印刷基于油水相斥原理,其印刷工艺过程如下:首先,在平版上形成着墨的图像部分。
图像能够直接用油性铅笔在平版上画出,也可用照相方法形成。
其次,给印版供水。
因为油水相斥,水被图像所排斥,所以水覆盖了印版的非图文部分。
再次,给整个版面覆盖一层油墨,因为油水相斥,油墨被着水部分所排斥,所以油墨黏附到油性图像上。
然后,纸张被压印在平版表面,着墨的图像也就转移到了纸上。
平版印刷通常也被称为胶印。
与凸版印刷及凹版印刷不同,平版印刷的印刷图像仅仅平置于印版表面上。
在印刷过程中,纸张和图像相摩擦,图像很快就会被磨损,当印版用于高速运转的印刷机上时尤其如此。
为了减少印版上图像的磨损,图像首先应被转移到橡皮布上。
据有关资料显示,平版印刷术是德国人Alois Senefelder在1798年所发明的,他是把涂在一块笨重石灰石上的油性图案直接印到纸上的。
而各种不同的平版被用于高速胶印机和小胶印机来进行印刷,其产量比其他任何一种印刷方法都要多。
早期工艺平版印刷是由波西米亚的Alois Senefelder于1798年发明的,这是凸版印刷自15世纪发明以来第一种新的印刷工艺。
在平版印刷的早期年代,使用一种平滑的石灰石(limestone),因此平版印刷的英文名称lithography或lithos来源于古希腊的“石头”一词。
在油基的图像放到石头表面后,用酸蚀入石头的表面下,再涂上阿拉伯胶的水溶液,其只附着在无油的表面上,然后密封起来。
在印刷的时候,水附着在阿拉伯树胶的表面,但不附着在油性部分,而印刷时使用的油性墨则相反。
在平版印刷发明后的几年里,这个印刷工艺用于印刷多色的图像,在19世纪称为彩色平版印刷(Chromolithography),19时期的许多精美的彩色平版印刷品和出版物还存放在美国和欧洲19的博物馆中。
每一种颜色使用一石头印版。
主要的难题是如何使图像套印准确。
现代工艺今天,平版印刷使用的是铝版。
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流程目录第一节印刷工艺流程图 (2)第二节印刷工艺流程 (2)一、印刷流程 (2)二、印刷工艺 (9)三、印刷要素 (13)四、印刷品制作过程 (13)第三节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化 (15)一、印前信息流、数据流的标准化 (15)二、显示器、扫描仪标准化 (16)三、打样的标准化 (18)四、版房控制标准化 (22)五、印刷环境标准化 (23)六、印刷耗材(纸张、油墨)标准化 (23)七、水墨平衡(润版液)标准化 (24)八、印刷介质标准化 (26)九、专色油墨标准化 (30)第一节印刷工艺流程图第二节印刷工艺流程一、印刷流程印刷分为三个阶段:印前→指印刷前期的工作,一般指摄影、设计、制作、排版、输出菲林打样等;印中→指印刷中期的工作,通过印刷机印刷出成品的过程;印后→指印刷后期的工作,一般指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过胶(覆膜)、过UV、过油、啤、烫金、击凸、装裱、装订、裁切等,多用于宣传类和包装类印刷品。
印刷是一种对原稿图文信息的复制技术,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把原稿上的图文信息大量、经济地再现在各种各样的承印物上,可以说,而其成品还可以广泛的流传和永久的保存,这是电影、电视、照相等其它复制技术无法与之相比的。
印刷品的生产,一般要经过原稿的选择或设计、原版制作、印版晒制、印刷、印后加工等五个工艺过程。
也就是说,首先选择或设计适合印刷的原稿,然后对原稿的图文信息进行处理,制作出供晒版或雕刻印版的原版(一般叫阳图或阴图底片),再用原版制出供印刷用的印版,最后把印版安装在印刷机上,利用输墨系统将油墨涂敷在印版表面,由压力机械加压,油墨便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上,如此复制的大量印张,经印后加工,便成了适应各种使用目的成品。
现在,人们常常把原稿的设计、图文信息处理、制版统称为印前处理,而把印版上的油墨向承印物上转移的过程叫做印刷,这样一件印刷品的完成需要经过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等过程。
(一)原稿的选择与分析(或设计)原稿是印刷完成图像复制过程的原始依据,一般为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若原稿种类不同,必须用不同的制版和印刷方法,以使印刷品忠于原稿,将原稿的文字,图像色调,能迅速而忠实的大量复制。
印刷工艺流程与计价方法

92第六章 印刷工艺流程与计价方法印刷工艺是为了获得最佳的复制效果,在设备参数、承印物质量标准、油墨的动态平衡等诸多方面进行有效的参数设置与程序制定的匹配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印刷产品的工艺设置与另一件印刷产品的工艺设置一模一样。
不同的印件内容不同而吸墨量不同;环境温、湿度不同而油墨粘度不同,干燥性设置也不同;不同种类的印刷产品,工艺流程设置也不同;不同种类需要的印刷产品,加工程序也不尽相同。
因此不同的工艺流程决定着不同的计价方式;不同品质的加工类别,决定着不同的价格标准。
为此印刷产品的计价,与印刷工艺流程密切相关。
同样从质量效果,时间效率,价格标准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印刷工艺流程的了解,在制定印刷产品的工艺流程中,主张采用优选法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第一节 平版印刷工艺流程与计价方法平版印刷工艺流程是:原稿印前图文处理 制PS 版 印刷 印后加工。
一、平版印刷印前工艺流程与计价方法文字稿 图片稿 平面构图设计制作 软打样 输出菲林(正阳片) 晒PS 版、打样原稿 线条、色块稿 数字文件 拼大版数字打样 数字直接制PS 版(CTP 或CT C P )图6—1印前工艺流程图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有相当一部分的印刷客户,会采取电子文档的输入方式制作完成印前工艺的部分内容,甚至完成全部的工作内容而直接输出胶片打样,或直接制作CTP(CT C P )印版。
因此在这个工作流程中,应根据自身工艺流程的需要,以工作量化的程序确定计价工序。
从印前工艺流程图中的原稿类别进行分析,原稿不同,工作量与工作方式有很大不同; 1、以文字稿为主的计价原则。
以文字稿为主的原稿,通常为只有少量图片的稿件,即不足10%的版面图片工作量,一般以文字稿工作量计,见表6—1。
2、以图片稿为主的计价原则。
以图片稿为主的原稿指插有少量文字或图文各占50%工作量的稿件,以图片稿工作量计。
并规定每P不超过3幅图片,超过部分以每幅另收20~30元的图片处理费,见表6—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版胶印印刷工艺流程
平版胶印是一种常见的印刷工艺,用于生产大量的平面印刷品。
以下是平版胶印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印前的准备工作、印刷操作和印后加工等环节。
一、预印前准备工作:
1.设计和制作印刷版面:设计师根据排版要求和图文内容,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和排版,并制作印刷版面。
2.调整和曝光版面:将印刷版面放置在曝光机上,通过曝光机的灯光照射,使得版面上的图像逐渐固化。
曝光时间和灯光强度根据版面和印刷要求进行调整。
3.制作胶印版:使用化学溶剂将曝光过的版面进行处理,去除未固化的部分,形成凹凸不平的胶印版。
胶印版具有良好的墨水传递性能。
二、印刷操作:
1.安装印刷版和调整印版高度:将制作好的胶印版安装到胶印机的印版缸上,并通过调整印版高度,使得胶印版与印刷物表面之间保持适当的接触。
2.墨水准备:根据印刷要求,选择适当的墨水颜色和品质,并将墨水放置在油墨槽中,方便印刷时的墨水传递。
3.墨水传输:胶印机通过墨水辊和水辊的相互作用,将墨水传递到胶印版的凹部,形成图案和文字。
4.湿水传输:胶印机通过水辊和胶印版的相互作用,保持印版表面的湿润状态,使得墨水只附着在凹部,不附着在凸部,确保印刷的质量和清晰度。
5.墨盘和刮墨刀调整:调整墨盘和刮墨刀的角度,使得墨水能够均匀传递到胶印版上。
三、印后加工:
1.压印:将印刷物放置在压印机上,并通过压力来使得墨水附着在印刷物表面,增加印刷品的触感和视觉效果。
2.烫金:使用烫金机将金属箔烫印在印刷物表面,增加印刷品的质感和豪华感。
3.上光:通过涂布一层保护性的光油在印刷品表面,提升印刷品的亮度和耐磨性。
4.绑定和裁剪:将印刷物进行裁剪和装订,使得打印品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
由于平版胶印的工艺流程相对复杂,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技术才能获得优质的印刷品。
因此,印刷厂和印刷公司通常会投资大量设备和培训员工,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