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接地

合集下载

中性点接地

中性点接地

中性点接地在三相电路中,三相电压源一般连接成星形或三角形两种特定的方式。

当三相电源(变压器或发电机,或三相负载)各相的同极端都联接到一个共同节点时,称为三相电压源(或三相负载)的星形接线。

该共同节点称为中性点,简称中或零点。

中性点分电源中性点和负载中性点。

由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为中性线,简称中线。

当中性点接地时,中线又称为地线或零线。

在三相电流对称时,中线电流为零。

三相电压源星形联接且引出中线时,形成三相四线制,它可以供给线电压和相电压两种等级电压,方便用户用电。

若将中线接地,则电路中各处对地电压不会超过相电压,在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接近相电压,因而可降低电路元件的绝缘要求,也有利于带电区域地表的人畜安全。

当三相负载不对称时,有利于消除中性点位移,保持负载相电压对称而正常工作。

为防止运行时中线断开,不允许在中线上安装保险丝或开关,必要时选用强度较高的导线作为中线。

中性点接地系统(earthed neutral system)三相交流电力系统的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电气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

由于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接地方式决定了系统的接地方式,所以一般也将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理解为对应的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有多种方式,各种接地方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接地方式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大接地电流系统和小接地电流系统。

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绝缘)、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

大、小接地电流系统指的是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点电流的大小。

如果把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将构成回路,在接地点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故称大电流接地系统,其单相接地时电弧不能自行熄灭,需要断路器来遮断。

如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不构成故障回路,在接地点只流过系统对地的电容电流,数值较小,故称小电流接地系统,其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弧能够自行熄灭。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及作用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及作用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及作用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一般有以下几类:
1.中性点不接地: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故障电流就是发电机三相对地电容电流,当此电流小于5A时,并没有烧毁铁芯的危险;发电机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一般适用于小容量的发电机;
2.中性点经单相电压互感器接地: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单相电压互感器仅仅用来测量发电机中性点的基波和三次谐波电压;这种接地方式能实现无死区的定子接地保护;
3.中性点经单相变压器高阻接地:发电机中性点通过二次侧接有电阻的接地变压器接地,实际上就是经大电阻接地,变压器的作用就是使低压小电阻起高压大电阻的作用,这样可以简化电阻器结构、降低造价;大电阻为故障点提供纯阻性的电流,同时大电阻也起到了限制发生弧光接地时产生的过电压的作用;注意发电机起励升压前要检查接地变压器上端的中性点接地刀闸合好;
4.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将在零序电压作用下产生感性电流,从而对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起补偿作用采用过补偿方式,以避免串联谐振过电压;这种方式也可以实现高灵敏度既无死区的定子接地保护;
5.中性点直接接地:在这种接地种方式下,接地电流很大,需要立即跳开发电机灭磁开关和出口断路器或发变组出口断路器;。

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1)对于主变压器110kV及以上侧中性点:
l)330kV及以上变压器的中性点宜全部接地。

2)发电厂有多台220kV及以下升压变压器时,应有1~2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3) 凡是自耦变压器,其中性点需要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

4) 终端变电所的变压器中性点一般不接地。

5) 中、低压侧有电源的变电站或枢纽变电站每条母线应有一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6) 所有普通变压器的中性点都应经隔离开关接地,以便于调度灵活选择接地点。

当变压器中性点可能断开运行时,若该变压器中性点绝缘不是按线电压设计的应在中性点装设避雷器保护。

7)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数量应使电网短路点的综合零序电抗与综合正序电抗之比X/X1不大于3:X/X,尚应大于1~1.5,以使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不超过三相短路电流。

(2)主变压器6~66kV侧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或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绕组通常用Y联结、变压器高压绕组通常Y联结,Y联结绕组中性点统称电力系统中性点。

中性点接地方式有直接接地、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接地方式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与绝缘、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配置、短路电流、供电可靠性。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短路电流很大;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短路电流小。

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110kV及以上电网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实际运行时电网中性点并非全部同时接地,只有一部分接地,即合上中性点接地刀开关,其余则不接地即拉开其中性点接地刀开关。

系统单相接地时短路电流在合适范围,满足继电保护动作灵敏度需要,但不能过大。

一般单相短路电流不大于同一地点三相短路电流。

此系统正常运行时,系统中性点没有入地电流或只有极小的三相不平衡电流。

当发生单相接地时,短路电流足够大,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迅速切除故障电路;系统非故障部分仍正常运行。

接地故障线路停电,可在线路加装自动重合闸装置,如发生瞬时性接地故障,重合闸成功,停电约0.5s,系统供电可靠。

单相接地电流较大,对邻近通信线路电磁干扰较强。

我国380/220V三相四线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

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我国3kV、6kV、10kV、35kV系统,当单相接地时根据电容电流中性点不接地,具体规定为3~6kV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大于30A;10kV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大于20A;35kV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大于10A。

因中性点未接地,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只能通过线路对地电容构成单相接地回路,故障点流过很小的容性电流(电弧)自行熄灭。

同时,系统三个线电压对称性未变化,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可靠性高。

规程规定,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可继续运行2h,在2h内找到接地点并消除。

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近似计算公式如下:对架空线IC=UL/350;对电缆IC=UL/10。

中性点接地

中性点接地

《电气工程基础》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第三节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定义:将电力系统中的部分或
全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入大 地。
优点:过电压低,对绝缘要求
水平低,电力系统的电压越高 ,这一优点越突出。
缺点:当出现单相短路故障时
,单相短路电流很大,可靠性 差,在电气安全方面的问题比 较严重。
《电气工程基础》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缺点:


《电气工程基础》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第五节 中性点经电抗器接地
中性点经电抗器接地可以减少单向接地电流。 特别对于大接地电流的低阻值接地系统时效果更好 。因为低阻值的电阻器很笨重,降低接地电流的作 用小,电阻器上电压高;而电抗器可以减少有功功 率损耗,结构方面也比较简单,但接地设备的投资 大。 使用电抗器接地可以将接地电流限制到三相短 路电流的三分之一以上。
' UC
U C (U C ) 0
I C 3I C . A 3 3I C 0 3 I C 0
《电气工程基础》 电力系统中性点 接地方式
缺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短路接地并且接地电 流大于10A而小于30A时,有可能产生不稳定的 间歇性电弧,随着间歇性电弧的产生将引起幅 值较高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其最大值不会超过 3.5倍相电压。对绝缘较差的设备、线路上的 绝缘弱点和绝缘强度很低的旋转电机有一定威 胁,在一定程度上对安全运行有影响。 优点:(1)简单,易于实现;(2)由于中性点 不接地配电网的单相接地电流很小,对邻近通 信线路、信号系统的干扰小。 应用:这种接地方式适用于接地电容电流不大的 场合,主要是低电压的系统中。
《电气工程基础》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第四节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概述在电力系统中,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指将电力系统中的中性点直接接地或通过特定的接地装置接地。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常见类型和其特点。

直接接地方式直接接地方式是最常见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电力系统中的中性点直接接地,使中性点与地之间形成低阻抗的电气连接。

直接接地方式有以下特点:1.简单:直接接地方式的接地装置相对简单,仅需将中性点与地之间连接即可。

2.易于检测故障: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当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会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形成接地电流,容易被检测到。

3.易产生大地电流:直接接地方式容易导致大地电流的产生,对于电力系统的线路和设备会产生一定的烧毁和损坏风险。

4.容易产生人身伤害:直接接地方式下,接地电阻较低,因此会产生较大的接触电压,存在人身触电的风险。

直接接地方式适用于施工成本低、电力系统规模较小、对电网故障检测要求较高的场景。

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是在电力系统中采用绝缘装置将中性点与地之间隔离,以实现中性点接地的方式。

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以下特点:1.较低的接触电阻: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中,中性点与地之间存在绝缘装置,可以降低接地电阻,减小接触电压。

2.减少地电流:由于绝缘装置的隔离作用,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可以降低地电流的产生,减小对电力系统的烧毁和损坏风险。

3.难以检测故障:由于中性点与地之间的隔离,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可能无法轻易检测到接地电流,增加了故障诊断的难度。

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适用于电力系统规模较大、对地电流要求较低、对接触电压要求较高的场景。

高阻中性点接地方式高阻中性点接地方式是在电力系统中采用高阻抗装置将中性点与地之间接地的方式。

高阻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以下特点:1.高接地电阻:高阻中性点接地方式中,通过引入高阻抗装置,使中性点与地之间形成高阻抗连接,有效提高了接地电阻。

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

1 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即是将中性点直接接入大地。

该系统运行中若发生一相接地时,就形成单相短路,其接地电流很大,使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

这种大电流接地系统,不装设绝缘监察装置。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内过电压最低,而过电压是电网绝缘配合的基础,电网选用的绝缘水平高低,反映的是风险率不同,绝缘配合归根到底是个经济问题。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接地电流大,故对通讯系统的干扰影响也大。

当电力线路与通讯线路平行走向时,由于耦合产生感应电压,对通讯造成干扰。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点还会产生较大的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

此时,若工作人员误登杆或误碰带电导体,容易发生触电伤害事故。

对此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和正确配置继电保护及严格的安全措施,事故也是可以避免的。

其办法是:①尽量使电杆接地电阻降至最小;②对电杆的拉线或附装在电杆上的接地引下线的裸露部分加护套;③倒闸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 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即是中性点对地绝缘,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不需任何附加设备,投资省。

适用于农村10kV架空线路为主的辐射形或树状形的供电网络。

该接地方式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其流过故障点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需装设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单相接地故障,迅速处理,以免故障发展为两相短路,而造成停电事故。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电流很小,若是瞬时故障,一般能自动熄弧,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大,不会破坏系统的对称性,故可带故障连续供电2h,从而获得排除故障时间,相对地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因其中性点是绝缘的,电网对地电容中储存的能量没有释放通路。

在发生弧光接地时,电弧的反复熄灭与重燃,也是向电容反复充电过程。

由于对地电容中的能量不能释放,造成电压升高,从而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或谐振过电压,其值可达很高的倍数,对设备绝缘造成威胁。

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电力系统中性点是指发电机或星形连接的变压器的中性点,其接地方式分为有效接地和非有效接地。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系统等;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经小电阻接地系统。

下面对这些接地方式进行简单介绍一下。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指与该系统直接连接的全部发电机和变压器中性点对大地绝缘的系统,也称为中性点绝缘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结合目前我国的技术经济政策,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运行的系统有:额定电压为3-10KV,接地电流不大于30A的电力网;额定电压为35-60KV,接地电流不大于10A的电力网。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为了限制接地点电流,使电弧能自行熄灭,在电源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接入消弧线圈的系统。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我国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运行的系统有:额定电压为3-10KV,接地电流大于30A的系统;额定电压为35-60KV,接地电流大于10A的系统;额定电压为110KV的系统若处于雷电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若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不能满足安全供电要求,为减少因雷击等单相接地事故造成频繁跳闸的系统也可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运行。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为了防止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源中性点电位变化和相对地电压升高而将中性点直接和大地连接起来的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主要用于额定电压为110KV以上的电力系统中。

2、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随着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城市用电网和工业用电网中电缆线路占比较高,电网接地电容电流也较高(可达100A以上),若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则需要消弧线圈的容量很大,过电压倍数较高,需要提高电网绝缘水平,因此当接地电容电流较大时,建议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其主要用于额定电压为6-10KV的配电网中电缆线路占比高的电网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性点接地
中性点接地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电气工程领域中扮演着至关
重要的角色。

它是指电路中的第三个接线点,也称为零线,用于将电
路的中性与大地连接起来。

中性点接地在保证电路正常运行和安全使
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性点接地可以提供电气系统的保护。

当电路中出现故障
或过载时,中性点接地可以有效地将电流地回路的电位调整到零,从
而防止电压过高而损坏设备。

此外,当电路发生故障时,中性点接地
还可以在电路上形成短路,通过自动跳闸或熔断器断电,确保人身安
全和防止火灾的发生。

其次,中性点接地还可以减少电气干扰。

在电气系统中,由于电
气设备的运行和互连引起的电磁干扰是很常见的。

使用中性点接地可
以将这些干扰的电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被引入到大地上,从而减少
对电气设备的干扰,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此外,中性点接地还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三相电源系统中,中性点接地可以平衡三相电流的负载,减少对电源和设备的不平
衡和过载。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减少电路的故
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然而,中性点接地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例如,在系统中存在
电流不平衡时,中性点接地可能无法完全实现电流的分流,并可能导
致电路不平衡和设备的过载。

因此,在设计和安装中性点接地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电路的特性和负载的平衡,以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

总之,中性点接地在电气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仅能够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减少电磁干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还能够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电
路和设备要求来设计和实施中性点接地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