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第13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掌握13课《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内容,并理解其中包含的人物描写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激发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描写技巧。

2.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技巧,自己进行人物描写。

三、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人物描写一组》,通过对文中人物的描写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本课的标题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提出问题:你有没有读过具有生动人物描写的文章?你觉得生动的人物描写有哪些特点?2. 学习课文(15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根据问题对课文进行分析。

•解释生字生词,让学生理解整个课文内容。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和总结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式。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思维碰撞。

4. 练习(15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人物描写技巧,描写一个自己的朋友或家人的形象。

•鼓励学生多加想象和描述,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回顾和总结。

•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描写作品,互相交流分享经验。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人物描写一组》的练习;2.写出对于课文中人物描写方式的个人见解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本堂课主要以《人物描写一组》为教学内容,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技巧,培养学生对于人物描写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课堂中通过阅读、分组讨论、练习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提高其语文表达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还可以引入更多的生动描写作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章描写水平。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选取了五篇经典的人物描写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与分析,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更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学习到人物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

但是,对于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让学生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的人物描写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人物描写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3.课堂讲解: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5.课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进行人物描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突出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关键词和图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13课 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13课 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教案

13.人物描写一组备课素材【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

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先复习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某种思想品质。

然后引导学生每一篇课文用一个课时,每课抓住一个训练的重点进行阅读。

《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学习。

这个片段主要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

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

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会加深学生的理解。

使学生能理解出小嘎子的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着重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来学习。

教学这一片段着重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来学习。

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先划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还会有较大的争议,通过同学们的探讨,文中的知识点基本上都被挖掘出来了。

《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根灯草,伸着两个手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根,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刻画了一个爱才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教学时,我采用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自己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句子,在书上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批注,绝大部分同学写得差不多的时候,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后再在全班作汇报。

通过这些方式的学习,同学们对人物描写的方法,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也更清楚地体会到了写人的文章应该如何去写,写人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学生应该比以前清楚一些了,比较好地达到了学习和运用的效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人物描写一组》【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人物描写一组》【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人物描写一组》【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组人物描写,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人物描写这一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写作中,如何运用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形象,仍然是他们写作中的一个难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深入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学会运用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形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人物描写一组》2.教学多媒体设备:PPT、视频等3.学习材料:相关的人物描写案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人物描写的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人物描写的魅力。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要求学生边读边划线,找出自己觉得精彩的人物描写句子,并做好笔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描写人物,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对自己组内的人物进行描写。

要求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找出描写中的优点和不足。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课外的描写人物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这些描写是否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并说明理由。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取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对一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人物的刻画;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运用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对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创造,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践性教学法: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课件、教学素材、作业本等。

2.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

例如:讲述一个有趣的人物故事,引发学生对人物的兴趣,进而导入课文。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课文课件,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课文中对人物的描写。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并简要讲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3课。

本课选编了四篇描写人物的文章,分别是《摔跤》、《信任》、《军神》和《我的战友邱少云》。

这些文章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人物描写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细节描写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学生能够学会欣赏和分析细节描写,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的细节描写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运用细节描写。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学习资料: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人物描写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黑板:教师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有趣的人物故事,引发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

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

WTT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摔跤“要不——摔跤。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_________①本文选自《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

小说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锺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

本文所选片段写的是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

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组人物描写,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以及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他们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有一定的认识,能够通过课文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但是,部分学生对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2.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学习,学会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合作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式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和技能指导。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课文相关的人物描写素材。

3.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呈现本课的人物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初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共同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舍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学习。这个片段主要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会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理解出小嘎子的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墩、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字,会写“摔跤、欺负”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句子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2.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3.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们所塑造的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嘎(gǎ)、腮(sāi)、欺负(fu)、脚腕(wàn)。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鞭、扳、腕、疤、喉、咙”,并在黑板上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的主人公分别是谁?各选自哪部作品?作者又是谁?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内容为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经典人物,让学生说出其名字和最显著的特征。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
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通过这些方式的学习,同学们对人物描写的方法,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也更清楚地体会到了写人的文章应该如何去写,写人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学生应该比以前清楚一些了,比较好地达到了学习和运用的效果。
【作者介绍】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着重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来学习。教学这一片段着重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来学习。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先划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还会有较大的争议,通过同学们的探讨,文中的知识点基本上都被挖掘出来了。
《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根灯草,伸着两个手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根,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才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教学时,我采用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自己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句子,在书上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批注,绝大部分同学写得差不多的时候,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后再在全班作汇报。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徐光耀简介:
徐光耀,生于1925年2月,笔名越风,河北雄县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起,做随军记者和军报编辑。1947年在解放区的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插班学习八个月。1950年入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1953年初毕业,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8年写成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和同名电影文学剧本,小说曾被译成英、印、地、蒙萨、德、泰、阿拉伯、朝、塞尔维亚等文字。电影《小兵张嘎》出色地塑造了一个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爱国少年张嘎子的人物形象,深受影视界内外的好评,影片公映后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小说和电影分别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1.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句子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2.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吴敬梓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年12月11日),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教材分析】Fra bibliotek《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先复习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某种思想品质。然后引导学生每一篇课文用一个课时,每课抓住一个训练的重点进行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