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答案连锁遗传与基因作图

合集下载

连锁遗传与基因作图

连锁遗传与基因作图

连锁遗传与基因作图《普通遗传学》的相关试题,针对遗传学中的每一章节的知识。

连锁遗传与基因作图习题 1一、填空1.在A b C a B c×a b c a b c 杂交中,知a,b,c 三个基因都位于第三染色体上,杂交后代中以A b c 和a B C 表型的频率最低,三个基因的正确顺序就为______。

2、若染色体的某一区段发生了负干扰时,这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1、两点测交法(two-point test cross):2、三点测验法(three-point test cross):3、双交换(double crossover):4、干扰或干涉(interference):5、正干涉:负干涉:6、coindidence7、linkage map:8、complete linkage9、incomplete linkage:三、选择题1、AB/ab 个体中,ab 间平均有10%的交叉,其重组值是()。

a.10%b.20%c.5%d. 1%2、果蝇中隐性基因a,b,c 是性连锁的。

两个亲代杂交产生的F1 代是a+b+c/abc 和abc/y。

将这两个F1 个体杂交,则正确的结果是:()a.交换值不能根据产生的F2 代计算b.仅按F2 代中的雄果蝇就可以测定交换值c.可以按产生的所有子代估计交换值d.等位基因a 和b 在雌F1 代是反式排列的3 构建遗传图谱时,为标记染色体上基因的相对位置。

被标记基因间的关系是:( A) 在同源染色体上B) 均为隐性基因C) 基因间相互连锁 D) 基因间互为突变体E) 以上所有4 遗传图距的单位――厘摩(centi-Morgan)表示的意义是:( ) )A) 相当于厘米B) 两个基因间的核苷酸数目C) 连锁基因间重组频率的度量单位D) 相当于100 个核苷酸E) 以上都正确5 如果两个基因不是连锁的,那么测交预期的表型比例是多少?( ) A) 9:3:3:1 B) 1:2:1 C) 3:1 D) 1:1::1:1 E) 1:16 两个基因间的重组频率多于50%,意味着这两个基因间的位置是:( ) A)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但距离较远B) 在不同的染色体上C)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遗传距离很近D) A 和B 都正确E) 以上说法都正确7 绿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营养细胞是:( ) A) 单倍体B) 双倍体C) 三倍体D) 多倍体E) 非整倍体8 野生型细胞与双突变细胞进行两点杂交,其结果是产生( )类不同的四分体。

普通遗传学 第三章 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

普通遗传学 第三章 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
因为:
ab为亲本型配子,在F2中的比例=1/2(1-p) 双隐性个体(aabb)在F2中的比例 = 1/4(1-p)2
F2双隐性个体观察值比例 =双隐性个体数/ 个体总数 = 1/4(1-p)2
2、相斥相中:
ab为重组型配子,在F2中的比例=1/4p2
例:香豌豆P-L基因间重组值测定
= 1- 2 ×0.4387 =12.26% 所以:相引相中重组值为12%
2. 有一杂交实验获得如下结果:
AaBb ×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42%
42%
8%
8%
请问:(1)哪些是亲本型配子,哪些是交换型配子?
(2)两基因间的交换值是多少?
(3)减数分裂时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的频率是多少?
答案
1. 解: • 测交后代4种表现型不是1:1:1:1的比例,表明两对基因连锁。 • 交换值=(42+38)/(209+211+42+38)=16% • 根据测交后代,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是亲本型。所以F1基因
= 2 ×0.04885 = 9.77% 所以:相斥相中重组值为9.8%
三、重组值与遗传距离
1. 两个连锁基因间重组值的变化范围是[0, 50%], 反映基因间的连锁强度、基因间的相对距离.
两基因间的距离越远,基因间的连锁强度越小, 重组频率就越大;反之,基因间的距离越近,基因间的 连锁强度越大,重组频率就越小。
1、赫钦森(C. B. Hutchinson, 1922)玉米测交试验
籽粒颜色: 显性性状:有色(C) 隐性性状:无色(c)
籽粒饱满程度: 显性性状:饱满(Sh) 隐性性状:凹陷(sh)
玉 米 相 引 相 测 交 实 验

第四章连锁遗传分析与染色体作图

第四章连锁遗传分析与染色体作图

DR(bp) IR(bp) 中心区 靶的选择
域(bp)
IS 1 9
23
768
随机
IS2 5
41
1327 热点
IS4 11~13 18
1428 AAN20TTT
IS5 4
16
1195 热点
IS10R 9
22
1329 NGCTNAGCN
IS50R 9
9
1531 热点
IS903 9
18
1057 随机
拷贝数
10-80 80-100 终止密码子
170-1350
R U5 gag ~2000
pol
env
~2900 ~1800
转录
U3 R
mRNA 帽子前体蛋白
翻译 加工
-An
剪接,产生亚基因组 RNA
帽子-
-An
翻译
翻译
前体蛋白
核心蛋白的成分
前体蛋白
加工
加工
反转录酶 内切酶 蛋白水解酶 病毒外壳蛋白的成分
转 座 酶 结 合 在 Tnd 两 端 转座子末端被交错剪切
+
另一条链也被切
受体也被交错切割
图 23-42 交 换 结 构 经 剪 切 释 放 后导致非复制型转座子插入到靶 DNA 中,DR 包在两侧,供体留 下了一个双链缺口。
供体被释放
Tn 连 接 到 靶 上
图 23-43 Tn 的 两 条 链 先 后 被 切 割 , 然 后 转 座 子 与 切 开 的 靶 位 点 连 接 。
(1)染色体间重组(interchromosomal recombination) 染色体内重组(intrachromosomal recombination)

第四章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遗传学课后答案

第四章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遗传学课后答案

第四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1.试述交换值、连锁强度和基因之间距离三者的关系。

答:交换值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或等于交换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交换值的幅度经常变动在0~50%之间。

交换值越接近0%,说明连锁强度越大,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少。

当交换值越接近50%,连锁强度越小,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多。

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通常以这个数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或称遗传距离。

交换值越大,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远;交换值越小,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近。

2.在大麦中,带壳(N)对裸粒(n)、散穗(L)对密穗(l)为显性。

今以带壳、散穗与裸粒、密穗的纯种杂交,F1表现如何?让F1与双隐纯合体测交,其后代为:带壳、散穗 201株裸粒、散穗 18株带壳、密穗 20株裸粒、密穗 203株试问,这2对基因是否连锁?交换值是多少?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应中多少株?答:F1表现为带壳散穗(NnLl)。

测交后代不符合1:1:1:1的分离比例,亲本组合数目多,而重组类型数目少,所以这两对基因为不完全连锁。

交换值% =((18+20)/(201+18+20+203))×100%=8.6%F1的两种重组配子Nl和nL各为8.6% / 2=4.3%,亲本型配子NL和nl各为(1-8.6%) /2=45.7%;在F2群体中出现纯合类型nnLL基因型的比例为:4.3%×4.3%=18.49/10000,因此,根据方程18.49/10000=20/X计算出,X=10817,故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应种10817株。

3. 在杂合体ABy/abY,a和b之间的交换值为6%,b和y之间的交换值为10%。

在没有干扰的条件下,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在符合系数为0.26时,配子的比例如何?答: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ABy、abY、aBy、AbY、ABY、aby、Aby、aBY 8种类型的配子。

连锁遗传规律(定位、作图、真菌连锁、性别决定、染色体

连锁遗传规律(定位、作图、真菌连锁、性别决定、染色体

连锁遗传规律•连锁与交换规律•基因定位和遗传学图•链孢霉的连锁、互换和基因定位•性别决定•人类性别异常•伴性遗传、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粗糙链孢菌(Neurospora crassa)粗糙链孢菌的特点:⒈子囊孢子是单倍体,表型直接反映基因型。

⒉一次只分析一个减数分裂产物。

⒊体积小,易繁殖,易于培养。

⒋可进行有性生殖,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类似于高等生物。

粗糙链孢酶的生活史:顺序四分子分析及其特点减数分裂产生4个孢子,按一定顺序排列在子囊内,叫顺序四分孢子或顺序四分子,对其进行分析叫顺序四分子分析。

特点:①一个顺序四分子是一个合子一次减数分裂的产物,它不和其它合子的减数分裂产物相混合,因此能够对合子进行单个的分析。

②顺序四分子中的四分孢子来源清楚。

③链孢霉是单倍体,无显隐性之分,不管显性还是隐性都能表现,表现型就代表基因型。

着丝粒作图(centromere mapping)利用四分子分析法,测定基因与着丝粒之间的距离。

将着丝粒作为一个位点(locus)来计算基因与着丝粒之间的距离。

链孢霉的野生型又称为原养型(prototroph),子囊孢子按时成熟呈黑色。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成熟较慢,子囊孢子呈灰白色。

Prototrophauxotroph测定营养缺陷型的方法:重组值=(交换型子囊数/交换+非交换型子囊数)×100% × 1/2例:++++---- 105----++++ 129++--++-- 9--++--++ 5++----++ 10--++++-- 16重组值=(9+5+10+16/9+5+10+16+105+129)×100% ×1/2=7.3%Lys 基因与着丝粒之间的距离是7.3cM 。

1/2的含义:在子囊孢子发生交换时,每发生一个交叉,一个子囊中有半数孢子发生重组。

配子数与子囊数性染色体决定型-XY型果蝇:2n=8 人类:雌性:AA(44)+XX(2)雄性:AA(44)+XY(2)性染色体决定型-XY型果蝇、鼠、牛、羊、人等属于这一类型。

遗传学-连锁遗传分析与染色体作图

遗传学-连锁遗传分析与染色体作图
p白眼xwxw红眼xy红眼白眼红眼不育白眼红眼正常初级例外xy红眼白眼红眼可育白眼96正常4次级例外图219果蝇眼色遗传的初级例外和次级例外两个例外的解释两个例外的解释11xx染色体不分开染色体不分开nondisjunctionnondisjunction现象22xx染色体次级不分开染色体次级不分开secondarynondisjunctionnondisjunction现象secondary??explanationprimaryexceptionsexplanationprimaryexceptionsandsecondaryexceptionandsecondaryexception精子卵xyxyxwxwx死xwxwy白眼xwxwxxo初级例外xo红眼不育yo死图220由于x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了眼色遗传的初级例外xwy42xwxw4xw4xyxxxxyy8488xw42y4xwy4图221在xxy雌性果蝇中三种不同的分离方式精子x50y50x4y4x4x4x42wwxwx死2x红眼可育x红眼x红眼x红眼x红眼wxwxx白眼yy2死x白眼x白眼x白眼x白眼wxwy2y2wxw2wy2xy配对16wywxy2wyy2wywxy21wyy21卵xx配对84x42xw21wy21次级例外后代的表型4另4死亡正常后代的表型92图222xxy亲代产生特殊配子是形成次级例外的原因布里吉斯的模型比其它模型更具有说服力
P
♂ 非芦花 芦花 ♀ ZbZb × ZBW ZBZb ♂芦花 × ZbW 非芦花♀
F1
F2
ZBZb ZbZb ZBW ZbW 芦花♂ 非芦花♂ 芦花♀ 非芦花♀ 1 : 1 : 1 : 1
鸡羽色的伴性遗传
全部饲养母鸡多生蛋
(四)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
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指Y染 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型)上基因所 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 的现象。 限性遗传的性状多与性激素有关。例如,哺乳 动物的雌性个体具有发达的乳房、某种甲虫的 雄性有角等等。 限性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 限性遗传只局限 于一种性别上表现,而伴性遗传则可在雄性也 可在雌性上表现,只是表现频率有所差别。

遗传学第三章 连锁互换和基因作图

遗传学第三章  连锁互换和基因作图
一次只分析一个减数分裂产物, 可获得并分析单 次减数分裂的结果;
可进行有性生殖,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类似于高等 生物。
81
整理版ppt
82
整理版ppt
粗 糙 链 孢 霉 的 生 活 史
83
整理版ppt
84
整理版ppt
二、顺序四分子分析
85
整理版ppt
单倍体营养体在营养或生长环境不利时,转入有性生 殖。菌丝产生的单倍体分生孢子与另一个菌丝的原子囊 果中的单倍体子囊孢子杂交。形成2倍体的杂合体,该2 倍体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获得一个细胞内含有4个单 倍体的产物,4个单倍体产物呈直线排列,称为:四分 子
10
(6) - + + -
16
分裂类型
MI
MI
非交换型
MII
106
MII
MII
交换型
MII
整理版ppt
107
整理版ppt
着丝粒距离 M II 1 100% M I M II 2
9 5 10 16
1 100% 7.3%
105 129 9 5 10 16 2
Lys 基因与着丝粒之间的距离是7.3cM。
57
整理版ppt
整理版ppt
58
分析:
•归类:把一次交换产生的配子(表型)归为
一类,填入表中:
重组
类型 数目 占总数% y—ec ec—ct y—ct
y ct ec 1071 74.68
Y Ct Ec 1080
Y ct ec 66 5.00 √

y Ct Ec 78
y Ct ec 282 19.97
47
整理版ppt
48
整理版ppt

遗传课件 3基因连锁与遗传作图

遗传课件  3基因连锁与遗传作图

♀ 灰色常翅 × +b+vg 测交后代 ↓
♂ 黑色残翅(双隐性个体) bbvgvg
灰色残翅 灰色常翅 黑色常翅 黑色常翅 +bvgvg +b+vg bb+vg bbvgvg 20 3 19 4 亲组合 重组合 亲组合 重组合
亲组合类型:39/46=84.8% 重组合类型:7/46=15.2%
亲组合类型远远大于重组合类型
5、基因定位(gene mapping)
(gene location/localization)
用一定的方法,确定基因或遗传标记在染色 体上的相对位置和排列次序。
1910年,Morgen:果蝇白眼基因→X染色体; 1911年,Wilson:人红绿色盲基因→X染色体;
1968年,Donahue:人Duffy血型基因→1号染色体
ppll 比率d =1338/6952×100%=19.2%。 1/2 则: pl 配子频率d=(0.192) = 0.44 即44% 亲本型pl与PL配子的频率应相等 故PL为44%; 重组型配子(Pl ,pL)的频率各为 (50 –44)%=6% F1 形成的四种配子比例为: 44PL∶6pl∶6pL∶44pl
pl配子的频率d=
交换值=(1-2
交换值=2
)×100% F2双隐性个体的频率 同理可证,在相斥相中,
F2双隐性个体的频率 ×100%
自交法举例
香豌豆
12 %
紫花、长花粉粒 红花、圆花粉粒 PPLL ppll F1 紫花、长花粉粒 PpLl F2 紫长 紫圆 红长 红圆 总数 P_L_ P_ll ppL_ ppll 实际个体数 4831 390 393 1338 6952 P
C C Sh Sh c sh
c
s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锁遗传与基因作图习题1一、填空1.acb ?2、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高于理论双交换率二、名词1、两点测交法(two-point test cross):利用三次杂交,三次侧交分别求出3对基因间的交换率,然后进行基因的定位。

2、三点测验法(three-point test cross)::利用三对连锁基因杂合体,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定,同时确定3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双交换(double crossover):指在一个性母细胞内的一对染色体同时发生两次单交换。

4、干扰或干涉(interference):在1对染色体中,1个位置上的1个单交换对于邻近位置上的交换发生的影响称干扰或干涉。

5、正干涉:1个交换的发生减少了另一交换发生的概率。

负干涉:一个交换的发生增加了另一交换发生的概率。

6、并发系数或并发率(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C):观察到的双交换率与预期的双交换率的比值称做并发系数或并发率。

一般用并发系数来表示干涉作用的大小。

并发系数=双交换发生率/两个单交换发生率的乘积7、连锁遗传图(linkage map):1条染色体的多个基因按一定顺序,间隔一定距离作线性排列的位置图称连锁图或遗传学图。

8、complete linkage:完全连锁: 同一对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不发生分离而被一起传递到下一代的现象。

9、不完全连锁:是指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会因重组而分开的现象。

三、选择题1-5:c、bc、c、c、d; 6-10:b a d a d11、acd四、问答和分析题1.试述交换值、连锁强度和基因之间距离三者的关系。

答:交换值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或等于交换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交换值的幅度经常变动在0~50%之间。

交换值越接近0%,说明连锁强度越大,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少。

当交换值越接近50%,连锁强度越小,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多。

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通常以这个数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或称遗传距离。

交换值越大,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远;交换值越小,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近。

2.试述连锁遗传与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及细胞学基础。

答: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如两对相对性状表现独立遗传且无互作,那么将两对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其F1表现其亲本的显性性状,F1自交F2产生四种类型:亲本型:重组型:重组型:亲本型,其比例分别为9:3:3:1。

如将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其测交后代的四种类型比例应为1:1:1:1。

如为n对独立基因,则F2表现型比例为(3:1)n的展开。

独立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是:控制两对或n对性状的两对或n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连锁遗传的表现特征:如两对相对性状表现不完全连锁,那么将两对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其F1表现其亲本的显性性状,F1自交F2产生四种类型:亲本型、重组型、重组型、亲本型,但其比例不符合9:3:3:1,而是亲本型组合的实际数多于该比例的理论数,重组型组合的实际数少于理论数。

如将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其测交后代形成的四种配子的比例也不符合1:1:1:1,而是两种亲型配子多,且数目大致相等,两种重组型配子少,且数目也大致相等。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上形成两个非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各对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对应区段间会发生交换,由于发生交换而引起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从而打破原有的连锁关系,出现新的重组类型。

由于F1植株的小孢母细胞数和大孢母细胞数是大量的,通常是一部分孢母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发生在某两对连锁基因相连区段内;而另一部分孢母细胞内该两对连锁基因相连区段内不发生交换。

由于后者产生的配子全是亲本型的,前者产生的配子一半是亲型,一半是重组型,所以就整个F1植株而言,重组型的配子数就自然少于1:1:1:1的理论数了。

3.大麦中,带壳(N)对裸粒(n)、散穗(L)对密穗(l)为显性。

今以带壳、散穗与裸粒、密穗的纯种杂交,F1表现如何?让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其后代为:带壳、散穗201株,裸粒、散穗18株,带壳、密穗20株,裸粒、密穗203株。

试问,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交换值是多少?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要种多少株?答:F1表现为带壳散穗(NnLl)。

F2不符合9:3:3:1的分离比例,亲本组合数目多,而重组类型数目少,所以这两对基因为不完全连锁。

交换值% =((18+20)/(201+18+20+203))×100%=8.6%F1的两种重组配子Nl和nL各为8.6% / 2=4.3%,亲本型配子NL和nl各为(1-8.6%)/2=45.7%;在F2群体中出现纯合类型nnLL基因型的比例为:4.3%×4.3%=18.49/10000,因此,根据方程18.49/10000=20/X计算出,X=10817,故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应种10817株。

4.在杂合体ABy//abY内,a和b之间的交换值为6%,b和y之间的交换值为10%。

在没有干扰的条件下,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在符合系数为0.26时,配子的比例如何?答: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ABy、abY、aBy、AbY、ABY、aby、Aby、aBY 8种类型的配子。

在符合系数为0.26时,其实际双交换值为:0.26×0.06×0.1×100=0.156%,故其配子的比例为:ABy42.078:abY42.078:aBy2.922:AbY2.922:ABY4.922:aby4.922:Aby0.078:aBY0.078。

5.a和b是连锁基因,交换值为16%,位于另一染色体上的d和e也是连锁基因,交换值为8%。

假定ABDE和abde都是纯合体,杂交后的F1又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如何?答:根据交换值,可推测F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42%AB:8%aB:8%Ab:42%ab)×(46%DE:4%dE:4%De:46%de),故其测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DdEe19.32:aaBbDdEe3.68:AabbDdEe3.68:aabbDdEe19.32:AaBbddDEe1.68:aaBbddEe0.32:AabbddEe0.32:aabbddEe1.68:AaBbDdee1.68:aaBbDdee0.32:AabbDdee0.32:aabbDdee1.68:AaBbddee19.32:aaBbddee3.68:Aabbddee3.68:aabbddee19.32。

6.a、b、c 3个基因都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让其杂合体与纯隐性亲本测交,得到下列结果:试求这3个基因排列的顺序、距离和符合系数。

答:根据上表结果,++c和ab+基因型的数目最多,为亲本型;而+b+和a+c基因型的数目最少,因此为双交换类型,比较二者便可确定这3个基因的顺序,a基因位于中间。

则这三基因之间的交换值或基因间的距离为:ab间单交换值=((3+5+106+98)/1098)×100%=19.3%ac间单交换值=((3+5+74+66)/1098)×100%=13.5%bc间单交换值=13.5%+19.3%=32.8%其双交换值=(3+5/1098)×100%=0.73%符合系数=0.0073/(0.193×0.135)=0.28这3个基因的排列顺序为:bac;ba间遗传距离为19.3%,ac间遗传距离为13.5%,bc 间遗传距离为32.8%。

7.已知某生物的两个连锁群如下图,试求杂合体AaBbCc可能产生的类型和比例。

答:根据图示,bc两基因连锁,bc基因间的交换值为7%,而a与bc连锁群独立,因此其可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ABC23.25:Abc1.75:AbC1.75:Abc23.25:aBC23.25:aBc1.75:abC1.75:abc23.258.纯合的匍匐、多毛、白花的香豌豆与丛生、光滑、有色花的香豌豆杂交,产生的F1全是匍匐、多毛、有色花。

如果F1与丛生、光滑、白花又进行杂交,后代可望获得近于下列的分配,试说明这些结果,求出重组率。

匍、多、有6% 丛、多、有19%匍、多、白19% 丛、多、白6%匍、光、有6% 丛、光、有19%匍、光、白19% 丛、光、白6%答:解题思路:先将两对性状连在一起,根据第三对性状的比例判断是连锁或独立,符合1:1的即是独立遗传性状。

本题在匍匐/丛生表型中,白花与有色花表型的比例为19:6,光滑与多毛表型的比例为1:1,……由此可判断匍匐/丛生这对性状与白花/有色这对性状是连锁的,而光滑/多毛这对性状则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是独立遗传的,与前两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

匍匐/丛生与白花/有色的交换值=(6+6+6+6)/(19×4+6×4)=24%;假定其基因型为:匍匐AA、多毛BB、白花cc,丛生aa、光滑bb、有色花CC。

则组合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6 : AaBbcc19 : aaBbCc19 : aaBbcc6 : AabbCc6 : Aabbcc19 : aabbCc19 : aabbcc69.基因a、b、c、d位于果蝇的同一染色体上。

经过一系列杂交后得出如下交换值:基因交换值a与c40%a与d25%b与d5%b与c10%试描绘出这4个基因的连锁遗传图。

答:其连锁遗传图为:10.脉孢菌的白化型(al)产生亮色子囊孢子,野生型产生灰色子囊孢子。

将白化型与野生型杂交,结果产生:129个亲型子囊-孢子排列为4亮4灰,141个交换型子囊----孢子排列为2:2:2:2或2:4:2问al基因与着丝点之间的交换值是多少?答:交换值=[141/(141+129)] ×100%×1/2=26.1%11、番茄高茎(T)是矮茎(t)的显性,正常叶片(S)是皱缩叶(s)的显性,今有高茎、正常叶植株与矮茎、皱缩叶杂交,子代和矮茎皱缩叶测交,测交子代的四种类型及个体数为:高茎正常叶84,高茎皱缩叶16,矮茎正常叶18,矮茎皱缩叶82。

试问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如为连锁,交换值是多少?答:因测交后代分离比不为1:1,所以这两对基因连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