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校园卡选择IC卡而不是ID卡呢

合集下载

ID卡和IC卡的区别和优劣

ID卡和IC卡的区别和优劣

ID卡和IC卡的区别及应用上海硕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3月22日的评标大会上,最后讨论的使用ID卡还是IC卡的问题上,我们在这里做如下阐述:一、IC卡与ID卡定义IC卡全称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又称智能卡(Smart Card).可读写,容量大,有加密功能,数据记录可靠,使用更方便,如公交卡系统等,目前主要有PHILIPS的Mifare系列卡.ID卡全称身份识别卡(Identification Card),是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含固定的编号,主要有台湾SYRIS的EM格式,美国HID,TI,MOTOROLA等各类ID卡,通常使用在公司门禁及考勤系统、小区门禁系统、小区停车场中距离刷卡系统中。

二、IC卡和ID卡的区别a) IC卡卡片本身可记录相关数据,卡片能脱机使用。

如公交车车载读卡器,读取IC卡数据后,由于其不能实时完成数据的交互,必须分别记录交互数据。

而小区门禁读卡器位置固定,无论IC卡还是ID卡都必须联网并且保证数据的交互。

b) ID卡全称为身份识别卡,其卡片编号唯一,一卡通系统中,所有的数据交互都直接记录在门禁控制器并且及时传输到管理中心计算机系统中。

ID卡中没有业主身份等信息,即使卡片丢失,也不会泄露个人身份信息。

IC卡则存贮了业主相关信息。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杨振野教授已经破解了IC卡的密码,可以轻松的读取IC卡里面的详细数据,由于IC卡存储了数据,因此其数据安全性不可靠。

c) 为了小区业主特别是恶劣天气下的使用方便,使用中距离书卡系统,业主可以在不用把手伸出车外即可刷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使用ID卡刷卡,IC卡不能满足中距离刷卡的需要。

d) ID卡成本低廉,应用广泛,安全可靠。

IC卡相对价格较高e) IC卡可以加密,如果小区使用IC卡通过了加密,市场上的卡片必须经卡片加密后方能在系统中使用,这样系统就必须由工程商来维护,如当前我们要更换的系统一样,卡片不能自由的自主制作、发行和授权。

IC、ID、IP卡

IC、ID、IP卡

一、IC卡与ID卡定义IC卡全称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又称智能卡(Smart Card)。

可读写,容量大,有加密功能,数据记录可靠,使用更方便,如一卡通系统、消费系统等,目前主要有PHILIPS的Mifare系列卡。

ID卡全称身份识别卡(Identification Card),是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含固定的编号,主要有台湾SYRIS的EM格式、美国HID、TI、MOTOROLA等各类ID卡。

二、为什么IC卡要做初始化(即加密)工作,而ID卡不用?1、IC卡在使用时,必须要先通过IC卡与读写设备间特有的双向密钥认证后,才能进行相关工作,从而使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安全保障。

所以,就必须对出厂的IC卡进行初始化(即加密),目的是在出厂后的IC 卡内生成不可破解的一卡通系统密钥,以保证一卡通系统的安全发放机制。

2、IC卡初始化加密后,交给用户使用时,客户通过IC卡发行系统,又将各用户卡生成自己系统的专用密钥。

这样,就保证了在其它用户系统发行的用户卡不能在该系统使用,保证了系统的专一性,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使用机制。

3、ID卡与磁卡一样,都仅仅使用了“卡的号码”而已,卡内除了卡号外,无任何保密功能,其“卡号”是公开、裸露的。

所以说ID卡就是“感应式磁卡”,也就根本谈不上需要还是不需要初始化的问题。

4、初始化过程为什么不交由用户自己做呢?这是因为:1)、如果由用户自己初始化,就不能防范用户内部人员作弊。

因为用户在使用一卡通系统时,若有员工用社会上买来的卡随意初始化,便可随意发行成住户才能使用的住户卡,甚至可随意给卡充值消费,这不仅将造成严重作弊后果,也将导致一卡通系统的安全出现使用机制上的严重漏洞。

2)、另外,若用户买到劣质出厂卡自己初始化,而在系统上不能使用,则会使系统使用性能不良或瘫痪,这将造成事故责任不清。

3)、初始化过程在厂家执行,主要是IC卡安全密钥认证机制的基本需要,也是IC卡系统集成商的行规。

ID卡与IC卡

ID卡与IC卡

Last State(恢复到系统断电前的状态)进入挂起/睡眠模式,但若按钮被揿下超过4秒,机器关机。
把这个选项改成power off就行了!
2、首先进入BIOS的设置主界面,选择[POWER MANAGEMENT SETUP],再选择[PWR Lost Resume State],这一项有三个选择项。
3、有的BIOS中[POWER MANAGEMENT SETUP]没有上面说的[PWR Lost Resume State],可以在[PWRON After PWR-Fail]→[Integrated Peripherals]选项中找到两个选项:ON(打开自动开机)和OFF(关闭自动开机),设置为OFF即可。
开机按“DEL”键,进入主板的BIOS,选择“Power Management Setup(电源管理设置)”,其中有一个选项为“Pwron After PW-Fail”意思是:电源故障断电之后,来电自动开机。默认设置值是“Disabled”,即接通电源后不会自动开机,我们把该项设置值改为“Enabled”,这样断电恢复后就能自动开机了。不过,并不是每一款主板都支持这项功能的,你自己进入BIOS,实地查看一下就知道了。
三、鼠标开机
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程序画面。选择“Power Management Setup”(电源管理设置)选项,将“Mouse Power On”的值改为“Enabled”,保存退出,这样通过双击鼠标按键就可以开机了。
四、键盘开机
同鼠标开机设置方法差不多,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程序画面。将“Power Management Setup”(电源管理设置)下面的选项“Keyboard Power On”的值改为“Enabled”,这样通过按键盘上的“POWER”就可以开机了。

IC卡、ID卡、M1卡、CPU卡区别

IC卡、ID卡、M1卡、CPU卡区别

IC卡与磁卡区别1当前,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和电子化,磁卡、IC卡已经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现在我国每年各种磁卡、IC卡已经达到两亿张规模的发卡总量。

那么磁卡、IC卡是怎样工作的?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一、磁卡磁卡是在一张塑料片上均匀地涂布上一层磁性微粒材料制成的。

刚生产出来的磁卡上面的磁性微粒是不显磁性的,这样的磁卡就象一张白纸,人们需要在磁卡里输入一些信息才能使用。

那么信息是怎样被记录的呢?这就需要纪录磁头的帮助。

纪录磁头是一种一旦通上电流,就可以产生与电流成比例的磁场的装置。

人们通过控制设备让磁卡穿过纪录磁头,磁卡上的磁性微粒就被磁化。

如果信号电流是变化的,这种电流就可以表达某种信息,磁卡上的磁性体便随着电流的变化而不同程度地被磁化。

磁卡被磁化之后,卡片上就留下和电流变化规律相同的磁性,此时的磁卡也就纪录下了电流送来的信息,从而有了它自己的身份。

人们根据事先设置好的规则,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知道磁卡上包含了什么信息。

从上面我们看出,磁卡其实和录音机磁带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银行卡就属于磁卡。

它使我们潇洒的轻轻一划就可以完成付款,免去了找零等诸多的麻烦。

我们用银行卡消费的过程就是刷卡机的纪录磁头读取和重新磁化卡片的过程。

磁卡的优点是读写方便、成本低廉;磁卡的缺点是容易磨损、容易被其他磁场干扰。

所以最好不要把它和手机、钥匙放在一个口袋里,因为手机产生的磁场会使磁卡失效,钥匙会划伤磁条。

二、IC卡IC(Integrated Circuit)卡是1970年由法国人Roland Moreno发明的,他将集成电路芯片先封装在小铜片中,然后再镶嵌到塑料卡片中,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IC卡片。

“IC卡”和“磁卡”都是从技术角度起的名字,不能将其和“信用卡”、“电话卡”等从应用角度命名的卡相混淆,比如电话卡就同时有磁卡式和IC卡式的。

自IC卡出现以后,国际上对它有多种叫法。

英文名称有“Smart Card”、“IC Card”等;在亚洲特别是香港、台湾地区,多称为“聪明卡”、“智慧卡”、“智能卡”等;在国内,一般简称为“IC卡”。

IC卡和ID卡的区别

IC卡和ID卡的区别

ID卡的区别D卡:ID卡就是一个线圈和芯片,芯片里储存一个ID号码。

ID卡为非接触式卡。

通过读卡器等相关设备读出来的仅号,ID卡本身不能储存信息。

对ID卡的权限判断是根据数据库的ID号进行比对,如果该ID号在数据库有,并显示读卡就会有效,该卡的信息也会显现出来,例如该卡的储值金额、人员信息等。

ID卡的缺点是不能够写信息,要求设不能够脱机运行,即使脱机使用也需要在数据库发完卡后把数据通过网络传输保存到现场控制器,才能脱机使用,即证数据丢失造成无法核实ID号,也就无法读卡。

根据卡厚度的不同又分为:厚卡、薄卡、厚薄卡。

厚卡不可以印刷卡可以。

ID卡的优点是价格比IC卡便宜,并且读卡距离比IC卡远,ID卡的读写距离在70cm左右,而IC卡的理论m。

所以,ID卡通常用在要求读写距离比较远,对系统联网要求比较高的系统,如在停车场及大型的网络门禁上用的卡:IC卡和ID卡最大的不同就是可读可写信息。

IC卡不但自己有个ID号,并且里面有个储存芯片,大小为8Kbit,区,每分区两组密码。

就是说它不但可以写数据,并且可以向16个区域写数据,可以用在16个系统里面,而且每个加密,只有读卡器密码和IC卡密码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读卡。

IC卡的优点就是可以完全脱机运行,不需要对读卡设直接能读取到卡里的信息,并且可以向卡里写信息。

例如北京公交卡,每个终端机可以读取IC卡里还剩多少钱,然车费用,把剩余的金额再次写到卡里。

脱机门禁也是如此,只需要在管理电脑上把IC卡的读卡权限开放,即使门禁联网,同样可以读取到信息。

IC卡根据芯片的摆放位置分为:非接触式IC卡和接触式IC卡。

非接触式IC卡里面有过线圈产生电流进行读卡,接触式IC卡因为芯片裸露在外面,通过芯片与读卡器接触进行读卡。

卡本身经常与机器致磨损。

非接触式IC卡因为是感应式读卡不与机器本身接触,所以可维护性比较高。

IC卡本身有芯片根据芯片的容同的类似种类的卡,一般市场上以4442IC卡比较多。

IC卡和ID卡的区别 EM卡

IC卡和ID卡的区别 EM卡

IC卡和ID卡的区别EM卡,Mifare卡,HID卡,TI卡的区别IC卡和ID卡的区别一,IC卡与ID卡定义IC卡全称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又称智能卡(Smart Card).可读写,容量大,有加密功能,数据记录可靠,使用更方便,如一卡通系统,消费系统等,目前主要有PHILIPS的Mifare系列卡.ID卡全称身份识别卡(Identification Card),是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含固定的编号,主要有台湾SYRIS的EM格式,美国HID,TI,MOTOROLA等各类ID卡.二,为什么IC卡要做初始化(即加密)工作,而ID卡不用1.IC卡在使用时,必须要先通过IC卡与读写设备间特有的双向密钥认证后,才能进行相关工作,从而使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安全保障.所以,就必须对出厂的IC卡进行初始化(即加密),目的是在出厂后的IC卡内生成不可破解的一卡通系统密钥,以保证一卡通系统的安全发放机制.2.IC卡初始化加密后,交给用户使用时,客户通过IC卡发行系统,又将各用户卡生成自己系统的专用密钥.这样,就保证了在其它用户系统发行的用户卡不能在该系统使用,保证了系统的专一性,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使用机制.3.ID卡与磁卡一样,都仅仅使用了"卡的号码"而已,卡内除了卡号外,无任何保密功能,其"卡号"是公开,裸露的.所以说ID卡就是"感应式磁卡",也就根本谈不上需要还是不需要初始化的问题.4.初始化过程为什么不交由用户自己做呢这是因为:1)如果由用户自己初始化,就不能防范用户内部人员作弊.因为用户在使用一卡通系统时,若有员工用社会上买来的卡随意初始化,便可随意发行成住户才能使用的住户卡,甚至可随意给卡充值消费,这不仅将造成严重作弊后果,也将导致一卡通系统的安全出现使用机制上的严重漏洞.2)另外,若用户买到劣质出厂卡自己初始化,而在系统上不能使用,则会使系统使用性能不良或瘫痪,这将造成事故责任不清.3)初始化过程在厂家执行,主要是IC卡安全密钥认证机制的基本需要,也是IC卡系统集成商的行规.就像城市公共交通IC卡一样,这些卡在交给公交系统使用前,每张卡的密钥都要进行出厂加密控制.4)如果因用户缺乏专业性管理而万一丢失了初始化授权用的密钥卡,用户和厂家将无法补用该卡.所以,初始化工作由厂家做,才有安全保障.三,IC卡系统与ID卡系统的比较1.安全性:IC卡的安全性远大于ID卡.ID卡内的卡号读取无任何权限,易于仿制.IC卡内所记录数据的读取,写入均需相应的密码认证,甚至卡片内每个区均有不同的密码保护,全面保护数据安全,IC卡写数据的密码与读出数据的密码可设为不同,提供了良好分级管理方式,确保系统安全.2.可记录性:ID卡不可写入数据,其记录内容(卡号)只可由芯片生产厂一次性写入,开发商只可读出卡号加以利用,无法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制订新的号码管理制度.IC卡不仅可由授权用户读出大量数据,而且亦可由授权用户写入大量数据(如新的卡号,用户的权限,用户资料等),IC卡所记录内容可反复擦写.3.存储容量:ID卡仅仅记录卡号;而IC卡(比如Philips mifare1卡)可以记录约1000个字符的内容.4.脱机与联网运行:由于ID卡卡内无内容,故其卡片持有者的权限,系统功能操作要完全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平台数据库的支持. 而IC卡本身已记录了大量用户相关内容(卡号,用户资料,权限,消费余额等大量信息),完全可以脱离计算机平台运行,实现联网与脱机自动转换的运行方式,能够达到大范围使用,少布线的需求.5.一卡通扩展应用:ID卡由于无记录,无分区,只能依赖网络软件来处理各子系统的信息,这就大大增加对网络的依赖;如果在ID 卡系统完成后,用户欲增加功能点,则需要另外布线,这不仅增加了工程施工难度,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投资.所以说,使用ID卡来做系统,难以进行系统扩展,难以实现真正的一卡通.而IC卡存储区自身分为16个分区,每个分区有不同的密码,具有多个子系统独立管理功能,如第一分区实现门禁,第二分区实现消费,第三分区实现员工考勤等等.充分实现一卡通的目的,并且可以做到完全模块化设计,用户即使要增加功能点,也无需再布线,只需增加硬件和软件模块,这便于IC卡系统以后的随时升级扩展,实现平稳升级,减少重复投资.比如:某小区曾建立了ID卡一卡通系统,但由于ID卡系统的上述弊端,系统无法投入日常使用,因而只能将该系统完全作废,后改采用IC卡一卡通系统.6.智能化系统的维护和运行:比如:电脑发行了一张新的用户ID卡,就必须通过ID卡系统的网络,用人工方式将所有ID卡号一个个下载到各ID卡读卡控制器中,否则ID卡被作为无效卡而不能使用;若要更改用户权限,则需在每个ID卡控制器上输入有权限的ID卡号.又比如:在系统投入使用后经常要新增ID卡,则每新增一张卡或修改了某一张卡片的权限,就必需在该卡可用的所有控制器上输入该卡片号码,这就增加了工作量一、IC卡与ID卡定义IC卡全称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又称智能卡(Smart Card)。

ic id卡区别

ic id卡区别

ic id卡区别IC卡和ID卡是两种常见的身份识别卡片,用于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

尽管它们的外观非常相似,但是它们在技术原理、功能和应用领域上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介绍IC卡和ID卡的区别。

首先要明确的是,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和ID卡(Identification Card)是两种不同的智能卡。

IC卡是一种内置芯片的卡片,芯片内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加密算法等功能。

而ID 卡则是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卡片,通常只包含一个射频芯片和天线。

从技术原理上看,IC卡是一种通用型智能卡,具有较高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进行复杂的运算和数据处理。

它的芯片内置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可以与设备进行交互,并进行高级的安全认证。

而ID卡则相对简单,只能通过射频信号进行无线识别。

它的芯片只具备基本的存储和通信功能,通常无法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处理。

在功能上,由于IC卡具备较高的计算和安全能力,所以它可以应用于更为复杂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例如,金融领域的银行卡、电子钱包等,以及安全门禁系统、车载支付系统等。

IC卡还支持多种传输协议和数据接口,可以与各种设备进行通信。

而ID卡则主要用于简单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例如员工门禁卡、学生证等。

此外,IC卡和ID卡也在应用领域上存在一些差异。

IC卡的应用范围更广泛,涵盖了金融、通信、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

而ID卡主要应用于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领域,例如公司、学校、医院等场所的门禁系统。

在安全性方面,由于IC卡具备较高的计算和加密能力,所以在安全性上更有优势。

它可以通过密码、指纹、虹膜等多种方式进行身份验证,并支持密钥的存储和加密。

而ID卡由于技术限制,安全性相对较低,通常只能通过基础的身份验证方式进行识别。

总之,IC卡和ID卡虽然外观相似,但在技术原理、功能和应用领域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IC卡具备较高的计算和存储能力,适用于复杂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而ID卡相对简单,主要用于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

IC卡与ID卡区别及工作原理

IC卡与ID卡区别及工作原理
(4)读卡器对接收到的卡回送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后送至后台计算机; 非接触式IC卡由IC芯片, 感应天线组成, 并完全密封在一个标准PVC卡片中, 无外露部分。
ID卡即为THRC12/13只读式非接触IC卡, 数据存储采用EEPROM,数据保存时间超过10年;
与接触式IC卡相比,非接触式ID卡无需插拔卡,避免了由于机械接触不良导致的各种故障,因而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可靠、寿命长
它靠读卡器感应供电并读出存储在芯片 等突出优点,特别适用于人流量大的场合。
ID卡即为THRC12/13只读式非接触IC卡,它靠读卡器感应供电并读出存储在芯片EEPROM中的唯一卡号,卡号在封卡前一次写入,封 卡后不能更改。
EEPROM中的唯一卡号,卡号在封卡前一 62kbps(THRC13);
非接触式IC卡工作原卡相比,非接触式ID卡无需插拔卡,避免了由 于机械接触不良导致的各种故障,因而具有操作方便、快 捷、可靠、寿命长等突出优点,特别适用于人流量大的场 合。THRC12/13非接触式ID卡主要可应用于身份识别和寻 址控制,如门禁、保安、考勤等领域,也可扩展应用到展 览会、公园、旅店、餐厅等公共场所的门票、优惠卡等。 以及生产过程、邮政包裹、航空铁路运输、产品包装、交 通等部门的物流、电子标签、防伪标志、一次性票证等众 多领域。虽然它仅是一种只读卡,但利用后台计算机控制 管理,即使是涉及收费管理的问题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应用, 如食堂就餐收费管理等。针对具体应用,可将持卡人的个 人资料送入后台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并配置应用软件,使 用时通过读卡器将读到的卡号送至后台计算机,从数据库 中调出持卡人的个人资料,而后根据具体应进行操作,因 而应用范围极其广阔。
4
红门机电
非接触式ID卡工作原理
系统由卡、读卡器和后台控制器组成(见框图)。工 作过程如下: (1)读卡器将载波信号经天线向外发送; (2)卡进入读卡器的工作区域后,由卡中电感线圈和 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接收读卡器发射的载波信号, 卡中芯片的射频接口模块由此信号产生出电源电压、 复位信号及系统时钟,使芯片“激活”; (3)芯片读取控制模块将存储器中的数据经调相编码 后调制在载波上,经卡内天线回送给读卡器; (4)读卡器对接收到的卡回送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后 送至后台计算机; (5)后台计算机根据卡号的合法性,针对不同应用做 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D卡由于无记录,无分区,只能依赖网络软件来处理各子系统的信息,这就大大增加对网络的依赖;如果在ID卡系统完成后,用户欲增加功能点,则需要另外布线,这不仅增加了工程施工难度,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投资.所以说,使用ID卡来做系统,难以进行系统扩展,难以实现真正的一卡通。
而IC卡存储区自身分为16个分区,每个分区有不同的密码,具有多个子系统独立管理功能,如第一分区实现门禁,第二分区实现消费,第三分区实现员工考勤等等。充分实现一卡通的目的,并且可以做到完全模块化设计,用户即使要增加功能点,也无需再布线,只需增加硬件和软件模块,这便于IC卡系统以后的随时升级扩展,实现平稳升级,减少重复投资。
2、可记录性
ID卡不可写入数据,其记录内容(卡号)只可由芯片生产厂一次性写入,开发商只可读出卡号加以利用,无法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制订新的号码管理制度。IC卡不仅可由授权用户读出大量数据,而且亦可由授权用户写入大量数据(如新的卡号,用户的权限,用户资料等),IC卡所记录内容可反复擦写。
3、存储容量
ID卡仅仅记录卡号;而IC卡(比如Philips mifare1卡)可以记录约1000个字符的内容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革新,IC卡的诞生解决了许多问题,尤其对于校园而言,更是减轻了不少负担,而且也让校园的各个系统也随之升级,使其更加的安全,更加的科学化,做到了一卡通用各个系统,且不影响各自使用,也极少出现信息的错误。
为什么IC卡可以做到ID卡不能做的事情呢?
1、安全性
IC卡的安全性远大于ID卡,ID卡内的卡号读取无任何权限,易于仿制。IC卡内所记录数据的读取,写入均需相应的密码认证,甚至卡片内每个区均有不同的密码保护,全面保护数据安全,IC卡写数据的密码与读出数据的密码可设为不同,提供了良好分级管理方式,确保系统安全。
对于校园IC卡认识之前,我们先说一下其演变。从使用用途看,在校园售饭系统中,除去传统发饭票(纸质)或者皮质的,或者说这个时期还未真正的使用上系统,只是简单的买卖交易;而开始使用系统,最开始是使用ID卡,这样一个简单记录卡号的智能卡,而系统使用功能也是简单的记录消费次数,而无法记录实际消费金额,其扩张性也是有限的,仅仅只能使用在售饭系统或者门禁系统中,而不能做其他使用功能。而在图书管理系统中,卡片更是传统的磁条卡或者条码卡,这些都是简单的记录这一个卡号,局限在单独的一个系统使用,不能通用。这使得学生要携带多张卡片,也是极不方便的,同时,也是增加了学校的制卡成本,对于校园的控制成本来说是不核算的。
4、脱机与联网运行
由于ID卡卡内无内容,故其卡片持有者的权限,系统功能操作要完全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平台数据库的支持。
而IC卡本身已记录了大量用户相关内容(卡号,用户资料,权限,消费余额等大量信息),完全可以脱离计算机平台运行,实现联网与脱机自动转换的运行方式,能够达到大范围使用,少布线的需求。
5、一卡通扩展应用
随着校园建设的完善,现代化校园的实施也是不可以避免的需要接受新的技术支持,除了我们日常教学上的一些现代化设备的使用,而实际上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上已经也实现了智能化的使用了。为何这么说呢,这当然离不开一张小小智能IC卡的使用,我们也称之为校园IC卡,其已经成为了学生随身携带的物品了,犹如身份证一样,而此IC卡则仅限在校园使用,达到识别学生身份的作用,并广泛的适用在校园的各个系统当中,比如:校园售饭系统、水控系统、门禁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实现了真正的一卡通用,通校园的用处。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卡(ID卡、IC卡、M1卡等)生产的公司,深圳市建和诚达科技有限公司自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智能发展的时代,为我们校园提供优质的卡片。
成功例子如下:
深圳石岩公学
深圳宝安中学
昆明第十中学
东莞粤华中学


统的维护和运行
比如:电脑发行了一张新的用户ID卡,就必须通过ID卡系统的网络,用人工方式将所有ID卡号一个个下载到各ID卡读卡控制器中,否则ID卡被作为无效卡而不能使用;若要更改用户权限,则需在每个ID卡控制器上输入有权限的ID卡号。
又比如:在系统投入使用后经常要新增ID卡,则每新增一张卡或修改了某一张卡片的权限,就必需在该卡可用的所有控制器上输入该卡片号码,这就增加了工作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