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流治理及处理对策

合集下载

河流改造实施方案

河流改造实施方案

河流改造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许多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制定并实施河流改造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

1. 恢复河流生态环境,提高水质;2. 保护河流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3. 提升河流景观价值,改善城市环境;4. 加强河流防洪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实施方案。

1. 河道清淤。

对于长期受到污染和淤积的河道,需要进行清淤工作,恢复河道原有的通畅状态,提高水流速度,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2. 河道绿化。

在河道两岸进行绿化工程,种植各类水生植物和乔木,增加河道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提高河流水质和景观价值。

3. 河道治理。

加强对河流污染源的管控,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减少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保护河流水质。

4. 河道防洪工程。

对于易发生洪涝的河流,进行防洪工程建设,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保障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5. 河道景观提升。

在河道两岸建设步行道、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提升河道的景观价值,改善城市环境。

四、实施效果。

1. 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逐渐恢复;2. 河流水生物种类增加,生态平衡逐渐恢复;3. 河流两岸景观得到提升,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4. 河流防洪能力得到提升,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五、总结。

河流改造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保护水资源,促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坚持科学规划、精细施工、严格管理,确保河流改造工程取得预期效果,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南京市内金川河治理对策和成效分析

南京市内金川河治理对策和成效分析

南京市内金川河治理对策和成效分析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河流的环境治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作为南京市内的主要水系之一,金川河一直以来承担着城市排水和景观功能。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金川河的水质和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改善金川河的水质和环境,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对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对南京市内金川河治理对策和成效进行分析。

金川河的特点和存在问题金川河是南京市内主要水系之一,发源于栖霞山,流经市区北部,最终注入淮河。

作为南京市内的重要水体,金川河承担着排水、供水、景观等多种功能,对城市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金川河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1. 污染严重: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金川河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水域中出现了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泥,水质指标不达标。

2. 河道整治不彻底: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规划的限制,金川河沿岸存在着乱搭乱建、乱倒乱放等问题,导致了河道的环境面貌不佳。

3. 水资源短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金川河水资源面临了短缺的压力,对城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南京市内金川河治理对策为了改善金川河的水质和环境,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对策。

主要包括:1. 污水处理厂建设:南京市政府加大了金川河流域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了处理能力,减少了对金川河水质的污染。

2. 污水排放管控:加强对金川河流域内企业和居民的污水排放管控,建立了严格的监管制度,减少了对金川河的污染。

3. 河道整治工程:对金川河沿岸进行了整治工程,清理了废弃物和污泥,修复了河道的环境面貌,提升了金川河的景观价值。

4. 水资源管理:加强了对金川河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了河流生态的恢复和保护工作,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成效分析南京市内金川河治理对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改善:经过多年的治理,金川河的水质逐渐得到了改善,水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对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河道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河道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河道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概述河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河道管理工作是维护河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河道是城市的重要生活水源,良好的河道管理可以确保城市居民有充足的清洁水资源供应,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

河道管理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河道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健康的河道生态系统可以保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的稳定。

河道管理也与防洪减灾息息相关,对于排水、防洪和灌溉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河道管理工作不仅关乎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健康,还关系到城市的生态和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河道管理工作,维护河流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是当务之急的任务。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措施,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河流,促进可持续发展。

1.2 当前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河道污染严重,水质差,水生物资源减少,影响了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

2.河道堤防建设不完善,存在农田水排不畅、地面积涝、农作物受灾等问题。

3.河道水位监测体系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支持,难以及时发现河道漫渍、滑坡等隐患。

4.河道治理缺乏综合、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导致管理工作难以有效推进和落实。

5.河道管理中存在责任不明确、协调沟通不畅、监督缺位等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河道安全隐患频发。

当前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加强管理措施和改善工作机制,以提高河道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保障河道安全和环境质量。

2. 正文2.1 河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河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于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河道是水资源的主要通道,有效管理河道可以保障人类的饮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需求。

河道承载了大量的生态系统,包括湿地、水生植物和动物,良好的河道管理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河道还承担着防洪排涝的功能,科学的管理可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河道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管理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

浅谈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科学合理的河道治理方案和管理措施,不仅能够增加植物群落多样性、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还能保护沿河居民安全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然而,河道治理涉及因素多、覆盖范围广,有地理位置、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得河道治理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对水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针对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河道治理;问题;解决对策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的现实意义1.1结合流域特征规划治理方案在实际实施河道治理工作的时候需要从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入手,确保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并且积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障河道治理工程顺利进行。

总体来说,在实施河道治理工作时,需要充分结合流域的实际特征来对河道治理工作进行规划,确保河道治理效果能够与生态环境维持统一。

1.2提升区域水资源利用率河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河道治理工作能够大幅提升城市水资源利用率。

常用的河道治理措施包括:河道疏浚、修建水工建筑物、铺设截污管线、修建生态护坡等,通过一系列河道治理措施,有助于净化河流水质、提高河道蓄水能力、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3贯彻生态水利理念在当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需要积极落实生态水利的理念,不断促进河道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关行政部门在实施河道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各类自然植被、水生植物、生态护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完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将河道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发挥出来。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规划好河道保护范围和河漫滩利用范围,不断提升河道的承载能力。

1.4提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在当前生态系统保护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不断地提升河道生态系统自行修复能力,在河道现有生态系统基础上,采用适合的方法提升水生植物的成活率,从而保证河道系统功能生物的多样性,促进系统综合性能的提高。

青州市河道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青州市河道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青州市河道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青州市河道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河道环境污染严重。

青州市农田排水、工业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河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河流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用水。

二是河道治理缺乏整体规划。

各部门在河道管理上缺乏协调和合作,导致河道治理工作不够有序和高效。

三是河道巡查不到位。

青州市的河道巡查力度不够,漏察了部分河道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河道环境治理的力度。

加强对农田排水、工业废水等污染源的整治,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水质污染,提高河道水质。

二是建立健全河道管理机制。

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组成的河道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河道管理工作,加强河道治理的整体性和合作性。

三是加强河道巡查和监测。

建立健全河道巡查和监测网络,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河道问题,制定相应措施进行处置。

四是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河道环境保护的意识和重视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河道治理的良好氛围。

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河道维护和管理的经费投入。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加对河道治理和巡查工作的投入,确保河道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加强科技支撑。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提高河道管理的精准性和效率。

三是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

青州市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地区,应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开展河道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形成合力。

青州市河道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但通过加大治理力度,建立规范管理机制,加强巡查和监测,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以及加强河道维护和管理的经费投入,可逐步改善青州市的河道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文章编号:1009-4539(2021)03-0026-03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刘娇妹(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摘要:城市水环境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健康的城市水环境是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条件。

本文阐述了我国城市水环境存在的城市河道水质不乐观、污水治理不彻底、河道景观标准低、引水工程范围小、管理机制不健全、全民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围绕城市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水系优化、河道整治、污水收集处理、水文化建设、水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治理对策,为我国城市水环境的治理与管理提供了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水环境治理水系优化水生态保护中图分类号:X52;TU213.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4539.2021.03.007Discussion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LIU Jiaomei(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Beijing102600,China)Abstract:Urban water environment is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Healthy urban water environment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to enhance the func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ity,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buildan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in China,such as the water quality of urban river is not optimistic,the sewage treatment is not complete,the river landscape standard is low,the scopeof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is small,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and the people'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weak.Then,it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governance countermeasures around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governance, such as water system optimization,river regulation,sewage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water culture construction,water ecological protection,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in China.Key words:urban water environment;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water system optimization;water ecological protection1引言水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本,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

河道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河道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河道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河道管理工作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对河道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河道管理工作的现状1.乱倒垃圾现象严重对于一些不法分子或者无知群众来说,河道就成了他们乱倒垃圾的“垃圾桶”,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环保意识薄弱的地方,更是如此。

大量的垃圾不仅严重污染了河道,也加重了河道管理的难度。

2.水质污染严重许多城市的河道水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废水排放不规范、工业污染严重、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

水质的恶化不仅危害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也会对沿岸居民的生活造成危害。

3.生态环境破坏许多河道的周边环境都遭到了破坏,开发建设、乱堆乱放等行为使得原本清澈的河流变得沉浊不堪。

一些水生植物和动物也因此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4.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河道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管理措施,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存在和恶化。

二、对策1.加强法制建设,严格处罚乱倒垃圾行为针对乱倒垃圾的现象,需要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依法对乱倒垃圾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

也需要加强对居民的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建立健全的排污治理体系要加强对工业和农业废水的监管和治理,建立健全的排污治理体系,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惩罚力度,确保每一滴水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3.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对于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需要加大生态环境修复的投入力度,进行恢复性的工程和植被的修复,以恢复河道的生态平衡。

4.加强政府监管和管理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河道管理工作的监管和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打击乱建乱占、乱堆乱放等违法行为,加强对河道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工作。

三、结语河道管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监管和管理,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河道,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河道清理专项实施方案

河道清理专项实施方案

河道清理专项实施方案为了有效改善城市河道环境,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保障城市人民生活用水安全,经过相关部门的研究和调查,制定了河道清理专项实施方案。

一、方案背景。

城市河道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河道污染、垃圾堆积、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有必要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全面清理城市河道,恢复水域生态环境。

二、实施目标。

1. 清理城市河道,消除污染源,恢复水域生态环境;2. 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保障市民生活用水安全;3. 增强市民对城市河道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意识。

三、实施内容。

1. 河道清理。

对城市河道进行全面清理,清除河道中的垃圾、污染物和水生植物,恢复河道原有的水流通畅和生态环境。

2. 污染治理。

对河道污染源进行排查和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系统。

3. 生态修复。

在清理过程中,对河道周边的植被进行修复,恢复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提升河道生态环境质量。

4. 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对城市河道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河道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四、实施措施。

1. 成立河道清理工作组,制定详细的清理计划和工作流程;2. 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3. 加大投入,采用先进的清理设备和技术,提高清理效率;4. 制定相关法规,加强对违规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强有力的治理机制;5.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五、实施效果。

通过河道清理专项实施方案的实施,预计将有效改善城市河道环境,提升水环境质量,保障市民生活用水安全。

同时,也将增强市民对城市河道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河道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六、总结。

河道清理专项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对城市河道环境问题的一次有力回应,也是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次重要探索。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改善城市河道环境,提升水环境质量,保障市民生活用水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河流治理及处理对策
摘要:当前城市河流是城市资源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城市河流水环境问题,从设计到施工,精心改造河道环境采用自然材料,再现河流自然景观。

关键词:城市河流;自然材料;恢复自然景观;处理对策
河流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及环境载体,不但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而且是影响城市风格与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

没有城市河流作为点缀,没有丰富的水面与城市景观相映衬,城市的文化内涵就不能充分展现。

然而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一种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生态建设意义也是各式各样的,包括为城市生活与生产提供就近水源,可以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及洪涝灾害,为城市绿地的建设提供基地,为市民创造文体娱乐、亲近自然的空间。

1.城市河流水环境问题现状
城市河流水环境是指城市中的线状水体(自然河流、人工渠道、护城河)及其水循环空间,具体地说是指以河道水域为中心,包含河道周边环境的一个特定区域。

目前国内城市河流水环境问题严重“,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状况普遍存在。

城市河流水环境主要存在水质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底泥对水质的严重污染、支流对干流的污染、不利的水动力条件加剧水质污染、航运影响水质和景观等问题。

各大城市日益加大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力度,但是我国在河流生态治理方面起步较晚,尚处于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的阶段。

近几年有些城市进行了试验性的工程,主要集中在河床断面的生态
修复方面,并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如成都府南河望江公园多自然护岸工程、北京转河治理工程、太原市治汾美化工程等,这些工程在河流生态治理、人水和谐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2.现代城市河流治理的措施
2.1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河堤,还河流自然空间
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区河道的整治都采用砌石或混凝土堤岸,只考虑了行洪、排水功能,基本没有考虑生态功能。

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出发,在河道治理方面,生态河堤建设要给予充分重视。

生态河堤把水、河道与堤防、河畔植被连成一体,在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建立起阳光、水、植物、动物、堤体之间互惠共存的河流生态系统。

在进行城市水系规划时,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城市内原有的河流、湖泊等排水通道,必要时应开挖人工湖,这不仅可提高城市的排涝能力,也可以改善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

2.2标本兼治,控制河流污染
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河流水质的好坏,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城市河流绝不应该是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接纳地,这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将是致命的威胁。

因此治理河流要标本兼治,只有重视污染源治理,加强截污工程建设力度,才是河流治理的根本出路。

2.3营造水景,建立滨水环境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促使人类向往自然环境,以和谐的方式处理城市与自
然的关系。

要充分结合城市景观设计,把水景融入城市景观,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水边环境。

从而通过良好的环境逐渐改变人们乱倒垃圾、乱放脏水的习惯。

但这可能是一个较长期的目标。

3.从设计到施工,精心改造河道环境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内河两侧大多人口密集、道路壅塞、河道宽窄不一、垃圾成堆、污水四溢,已不再有原始的自然风貌。

为重现河流的自然风貌,再现鱼虾成群,水草丰盛的景观,我们在改造河流时就必须从设计到施工,均要精心谋划,仔细推敲,用心改造河道的环境。

首先要调整河床的护岸岸线,这是因为大多城市内河河床已不再是因为遵循河流的自然走势而形成,很多是人为因素形成的,在河流治理时,一些垃圾杂物一旦被清除,河床的岸线就要重新形成,为此,在做整体规划时,就可以整体考虑,哪个地方可以进占、哪个地方可以后退,使河床的岸线得到合理的调整。

其次要保护河滩上的植被,在进行施工时,可以采用一些移植、回填现场土等方法,使自然环境得到恢复。

再者,可以在河床中修建低矮的滚水坝,或者在河床中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放置适当的大块石料,形成水头落差,使河道水流发生变化,有利于水体的净化。

4.采用自然材料,再现河流自然景观
目前,很多设计者、建设管理者在进行城市河流治理过程中,仍倾向于使用混凝土、浆砌石等材料,使河岸变得整齐划一,缺失自然的景色。

而且久而久之,河流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逐渐丧失,河
流也就变成了污水河、垃圾河。

所以无论是设计者还是建设管理者在进行河流整治设计时应着眼未来,尽可能的采用天然材料,即使是采用混凝土、块石等材料,也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作相应的变动,比如说在混凝土护砌上覆盖地表土,块石砌筑时留有适当空隙,然后在空隙中插柳或种植抗冲、生长快速的草类植物、蕨类植物,逐渐恢复河流两岸的植被,同时尽可能的采用草皮护坡、插柳等护坡形式,并将河岸修建的浅平利于游人接近,可以在河床中利用楔形卵石堆制造出浅滩和深潭,这样河道中水流发生变化,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的恢复。

就以马家沟为例,当部分河段修建完成时,由于管理到位,河流水体适合水生动物的生长,水中出现了一些小鱼、小虾,但好景不长,渐渐地河流水体发生变化,水质又恢复了原貌,那些小鱼小虾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但在日本,他们的治河理念是使河流回归自然,保护河流两岸原有的生物栖息环境,让治理后的河流与周围优美的田园景观相和谐,创造出市民的亲水空间。

具体的办法是拆掉原有的全断面衬砌,使河道呈蛇形弯曲状,在河床上抛石,形成浅滩和深潭。

参照河岸形状及旧地形图,确定河道的弯曲度。

在河流顶冲部位,用横向码放石笼及插柳条的方法加固河岸,同时,在对岸建河滩地。

在部分水边挖坑,栽种水生植物;在坡面上覆盖植被网,插柳条,种植柳树及其他能在水面产生倒影的树木。

等等措施使得改造后的河流逐渐恢复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河流中清水潺潺,小鱼小虾、各种贝类、昆虫,相继出现,吸引了大量的游人嬉戏。

5.充分利用老河道,将其改造成生态空间
城市内河由于所处地位特殊,很多河流都由于人为因素改道,更有甚者将河流改造成地下河。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不妨利用老河床,开挖水道、池塘,建造平缓的河岸等,这样既能恢复以前的河流景观,又能创造出与干流环境不同的生态空间。

具体办法是,开挖富于变化的水域(池塘、水路),重现原有的河心岛,创造出与干流环境不同的生态空间。

首先开挖水路,创造河心岛,并在水路上游开挖池塘,同时为防止中小洪水携带泥沙淤填池塘,在干流和池塘间,堆建一高度和河心岛相等的土丘;其次为防止池塘水质恶化,以地下径流做池塘的水源;为使开挖的水路更加自然,用松木桩、石笼及柳树加固其水边;为增强堤防与水域的一体感,使堤防的临水面尽量平缓。

种种措施将使改造后的河流更加自然,更加和谐。

6.结语
总而言之,在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水环境的治理变得更加的紧迫,如何面向未来,创造出一个适合人居的水环境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我们要牢记,河流不是祖先留下的礼物,而是寄存在我们手里留给后代的珍贵资源,我们要转变观念,在河流建设上,从过去的只重视防洪抗旱的河流水利工程建设转向有丰富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的河流建设上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郭红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1998.
[2]杨芸.论多自然型整治法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j].四川环境,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