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能源系统与区域能源规划(张勇)

合集下载

区域能源规划案例(一)

区域能源规划案例(一)

区域能源规划案例(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如何科学规划区域能源的发展,合理分配资源,保障能源的供应,成为了各地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也推出了许多成功的能源规划案例。

本文就其中的一个区域能源规划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案例背景该案例是针对某市区的能源问题进行的规划,该市区是一座经济发达的城市,能源需求量大,但其所在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差,能源来源单一,依赖进口。

因此,如何建立可持续、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当前该市区所面临的挑战。

规划目标针对该市区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问题,该能源规划的主要目标为:建立清洁、安全、高效、有序的能源体系,提高绿色能源比例,降低碳排放量,保障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规划方案为达成上述目标,该规划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措施和能源管理针对该市区能源使用率低和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规划团队提出了一系列的节能措施和能源管理措施。

首先建立能效标准,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利用先进的照明技术等,推行节能改造。

其次,对城市交通进行优化,推行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等,减少车辆排放。

最后,加强能源管理,采取定期巡检、数据监控等手段,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新能源的利用针对该市区能源来源单一的问题,规划团队提出了多元化的新能源利用方案。

首先,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力、太阳能、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建立相应的能源生产制度;其次,在城市热力系统建设上,采用先进的供热技术,将清洁能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建立清洁产业链。

3.能源安全保障为避免能源短缺和供应中断对城市经济的不利影响,规划团队提出了多项能源安全保障措施。

首先,合理规划能源储备,建立一定的备用能源供应机制;其次,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及时解决意外能源事故,保障能源的安全供应。

规划效果经过多次实验和推广,该能源规划方案在该市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张勇:中国低碳试点城市将增至100个

张勇:中国低碳试点城市将增至100个

张勇:中国低碳试点城市将增至100个作者:来源:《财经界》2016年第07期已经在6个省和36个城市开展了低碳试点,覆盖了中国42%的人口、57%的GDP和56%的碳排放6月7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第二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国高度重视发挥城市在落实气候行动目标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经在6个省和36个城市开展了低碳试点,覆盖了中国42%的人口、57%的GDP和56%的碳排放。

各试点省市通过研究制定低碳发展目标,规划低碳发展路径,围绕峰值目标倒逼结构调整,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推动低碳发展,探索建立企业碳排放报告制度和碳排放管理平台,以及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形成了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创造出一大批城市低碳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为使这些经验和做法能在全国更大范围内示范推广,中国已经开始实施进一步将低碳试点扩大到100个城市的宏伟计划。

张勇说,在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的共同推动下,去年年底巴黎气候大会成功达成《巴黎协定》,明确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方向,标志着以广泛参与、各尽所能、务实有效、合作共赢为特征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中美两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需要顺应绿色低碳发展的世界潮流,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履行好各自应尽的国际责任,加快落实各自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任务,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张勇指出,峰会的召开是落实《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加强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两国省州、城市、企业、民间团体开展互动交流和务实合作,共同推进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平台。

城市作为人类经济社会生活最为集中的区域,对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意义重大。

城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如何制定和落实,低碳发展投融资机制如何完善,城市交通、供热等基础设施能否按照绿色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城市建筑物和能源系统能否提高能效并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城市能否在适应气候变化中具有更强的“韧性”等等,都是建设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中美两国加强交流合作,互鉴互学,勇于创新,在城市低碳发展和增强气候适应力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浅析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张勇

浅析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张勇

浅析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张勇发布时间:2021-09-08T07:40:30.861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6期作者:张勇[导读] 城市化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实现发展过程中的高水准协调性,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又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其关键在于将建筑的功能及价值得到完全发挥。

对于城市化而言,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城市规划与城市建筑设计之间的关联,并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均衡与协调,来使城市建筑资源能够得到足够合理的调度与应用,在保证建筑美观程度及实用性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的智能化发展。

张勇身份证号码:41070219831101xxxx摘要:城市化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实现发展过程中的高水准协调性,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又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其关键在于将建筑的功能及价值得到完全发挥。

对于城市化而言,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城市规划与城市建筑设计之间的关联,并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均衡与协调,来使城市建筑资源能够得到足够合理的调度与应用,在保证建筑美观程度及实用性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的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设;重要性1导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彰显了城市的文化特点,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该城市的建筑设计。

2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归属2.1建筑设计的基本内涵在正式开展建筑设计工作之前,要充分考虑建筑区域的城市规划工作,要以宏观的角度进行充分考量,使建筑发挥其独特的功能。

对于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需要注意建筑物所具有的效益,以及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意外性因素,确保工图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然后进行模拟施工,这样就能为具体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提升建筑物的功能性、安全性。

建筑设计是时代发展的缩影,在不同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建筑师对建筑设计的理念和风格也是不同的。

2020年工程咨询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工程咨询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工程咨询继续教育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型共20道题】1.热源布局涉及的因素包括()。

A.新建与扩建、优先领域和重点、供热供冷方式、热化系数、调峰锅炉;B.新建与扩建、优先领域和重点、热电厂联网运行;C.新建与扩建、优先领域和重点、热化系数、调峰锅炉、热源布局方案;D.新建与扩建、热化系数、调峰锅炉。

用户答案:[A] 得分:2.002.水泵调速的方法有三种()。

A.液力耦合器、变频调速、直接调速:B.液力耦合器、变频调速、手动调速;C.液力耦合器、变频调速、串级调速;D.液力耦合器、变频调速、自动调速。

用户答案:[C] 得分:2.003.“热电联产”的主要原则之一是()。

A.“以电定热”B.“以热定电”C.“以销定产”D.“以热定热”用户答案:[B] 得分:2.004.多热源系统的优越性是()。

A.有利于热电厂的经济运行、对供热系统有安全保障、提高热网抗风险能力B.可降低热电厂的建设投资、优化水力工况、对供热系统有安全保障C.有利于热电厂的经济运行、对供热系统有安全保障D.有利于热电厂的经济运行、可降低热电厂的建设投资、对供热系统有安全保障用户答案:[D] 得分:2.005.调峰热源的运行方式()A.仅有联网运行一种B.仅有脱网运行一种C.分为联网运行、脱网运行两种D.分为联网运行、脱网运行及切块运行三种用户答案:[D] 得分:0.006.一般规划中的三个期限,其中远期热负荷是()。

A.(5~10年间)B.(5~8年间)C.(6~10年间)D.(6~8年间)用户答案:[C] 得分:2.007.热网首站不包括以下系统()。

A.热网加热蒸汽系统B.热网循环水系统C.除灰系统D.定压系统。

用户答案:[C] 得分:2.008.在我国燃煤供应仅利用市场手段就可保证,大型燃煤热电厂的设计储煤量是(),从保证能源长期稳定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难易程度上看,燃煤具有先天性的优势。

A.10-20天B.15-25天C.10-25天D.15-35天用户答案:[D] 得分:0.009.变频调速是()。

201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

201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

1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司、石家庄市 城乡规划设计院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 院、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 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 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有限公司、综合开发研究 院(中国· 深圳)、深圳市 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 司、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 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绍兴市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 研究院、广州园林建筑规 划设计院、广东省环境科 学研究院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二等奖(77 项)
序号 项目名称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 护规划(2013-2030) 项目完成单位 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 有限公司 项目主要完成人员 张泉、相秉军、李锋、俞娟、庄建伟、嵇 雪华、姚迪、许业和、殷景文、邹新忠、 张海军、樊钧、钱澜、吴凤婷、季予恒 赵延峰、王有为、冯意刚、张国华、陈小 鸿、王慧芳、黄握瑜、杨保军、孔令斌、 孙海浩、陈东光、谢时英、张澍、郝媛、 吴娇蓉
17
18
19
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 (2011-2020 年)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 实践区会后发展修建 性详细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 研究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
20
- 2 -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完成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 美国 SWA GROUP 集 团、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 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北京市朝阳区宇恒可 持续交通研究中心、北京 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区域能源规划与建设

区域能源规划与建设

区域能源规划与建设1、区域能源规划与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传统能源消耗过大、环境压力加剧等问题亟待解决。

3、因此,积极开展区域能源规划与建设,实现能源供给的高效、清洁、安全、可持续是当前城市能源建设的重要任务。

4、在推动区域能源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调研城市的能源状况,了解各类能源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以及潜在的能源供应风险。

5、基于对能源现状的深入分析,城市能源管理部门可以确定能源规划的总体方向和目标,明确城市的用能需求和未来发展的能源需求量。

6、同时,科学制定城市的能源结构调整方案,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新能源利用比重,降低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推动城市能源由高耗能、高排放向低耗能、低排放转变。

7、另外,要推动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能源生产、转输、储存和消费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能成本。

8、在区域能源规划与建设中,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是一个重要方向,尤其是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9、因此,城市能源管理部门应大力支持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扩大新能源的装机规模,促进新能源发电和利用的多样化。

10、此外,城市还应积极推动能源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将能源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结合,实现城市能源系统与城市交通、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的有机衔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11、在区域能源规划与建设中,相关部门在引导和推动的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城市能源建设。

12、通过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和市场化机制,激励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到区域能源规划与建设中来,形成相关部门和市场、企业和社会共同推动区域能源建设的良好局面。

13、总的来看,区域能源规划与建设有利于城市能源安全保障,有助于优化城市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的生活品质。

热电冷联供技术分析及政策建议

热电冷联供技术分析及政策建议

高 单 位 千 瓦 的投 资越 低 , 电成 本 也越 低 。 由于 发 长期以来 电力工业 的主体是以煤作 为燃料 的火力 发 电 因此 大 型 电 厂 可 以 降 低 煤 耗 、 中 处 理 污 集
, ,

但 也 正 因为 这 样 的 “ 集 中’ 式 使 发 电过 程 大 ’ 模 中排 出的热 量 无法 得 到充 分利 用 被 白白地排 放 到 大 气 中 ; 加 上 输 电过 程 中 的线 路 损 失 就 使 得 终 再
. 蘸麟 : 嘲 删 铸潮
的低 品位 “ 利用 能 源 ( na p de eg ) 的应用 系 未 u tp e n ry ’ ’
低 碳 能 源 (eab a0 ) 分 散 产 能 (eet z一 derui t n 、 r i z denr a Mi tn 和减 少需 求 (e adrd co ) i) o dm n eut n 。要 实现 这 一 i 目标 , 要分 别 通过 城 市层 面 ( 需 可称 之 为“ 大能 源 ” )


苎 : 10 2 76 一_
嗣 刹

1-, 9 4) 舡 6 -
… … 。 t,c be en p eCP 即把 厂 排 … i 或o id ag 。rH) o mn t & w,E n hi " 3 a
顾 问
LJ 一 ‘ - 0 口 ,

H J
LONG We— ig id n
(o giU i ri ,h n h i2 0 9 , hn ) T n j nv sy S ag a 0 0 2 C ia e t
摘 低 城 能 系 , 布 能 有 电 联 . 柏馘. 醅 要:碳 市 源 统中 分 式 源 热 冷 供系 磷茵 瑰 统、用 再 能 的 布 供 系 以 泵 核 技 酶 巅 利 可 生 源 分 式 电 统,热 为 心 术的 甜 稿 辩

2012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

2012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
4
10
水平井一趟管柱分段压裂 完井技术研究
何志勇、程智远、于长录、张鹏、 刘志斌、李义富、周俊然、张永忠、 汪国庆、孙海林
11
立转式开启桥设计及施工 技术应用研究
刘旭锴、张兴业、张洪海、谢宝来、 曹景、董津宁、倪建和、何铭、周饮水安全典型有害 因子风险监测技术与设备
3
获奖人 严泽生、张传友、周家祥、梁海泉、 刘江成、江勇、史庆志、李效华
2
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关键 技术及应用
张伯礼、高月、刘洋、高秀梅、 吴迺峰、王磊、董村、孙长海、苗 淑杰、张俊华、吴丹勇、佟永领
3
基于多层次监控和三级加 工自优化的可重构数控系 统及其应用 系列实用高温度稳定性电 光调 Q 激光系统的开发与 应用
王太勇、董靖川、王国锋、李清、 秦旭达、郑惠江、刘清建、乔志峰、 王勇、丁彦玉、李勃、刘恒丽 孙军、王富章、许京军、张文平、 孔勇发、窦飞飞、张玲、刘小伟、 韩文杰、崔梦琳、严洁、程惠珍
4
5
前列腺癌早诊早治的多中 心研究
徐勇、张志宏、程茹、杨阔、 刘冉录、乔宝民、马宝杰、马洪顺、 李健、王克明、李黎明、姚欣
15
复杂长距离输水工程水力 调控技术及应用
天津大学 天津市水务局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 建设管理局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 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练继建、朱芳清、曹为民、杜雷功、 陈振飞、吴换营、马超、赵新、李 静、穆祥鹏、万五一、徐国宾
16
缺血性脑梗死的功能影像 学研究 天津生物医药临床前研究 综合服务基地建设
1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天传电控配电有限 公司
技术发明二等奖
序号 项目名称 基于系统生物工程的发酵 优化技术及应用 熔融纺丝法高性能聚偏氟 乙烯中空纤维膜制备关键 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获奖单位 天津大学 石药集团河北中润制药 有限公司 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 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 有限公司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 研究所泰达生命科学技 术研究中心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 公司 获奖人 元英进、马平生、卢华、胡江林、 赵学明、闻建平、赵广荣、丁明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热
吸收式热泵 电力负荷
4.3 中心冷热源
周庄小区4号楼东部,北京市农村商业银行北 部设置一个中心冷热源,冷热源系统采用以天然气 为燃料的内燃机与地源热泵和吸收式热泵相结合的 清洁型热电冷联产系统,热电冷联产系统采用“以 热定电”的运行方式。 能源中心中冷热源设备采用最新型高效率的吸 收式热泵和地源热泵。
小结:
(1)分析了国内外区域能源规划的研究现状; (2)根据对周庄小区的能源供应情况、资源条 件进行负荷预测,考虑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运 用热电冷联产,回收系统发电的余热; (3)分析比较了小区可再生能源情况,地源热 泵空调系统; (4)构建了一个复合式能源系统,应用内燃机 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结合地源热泵和吸收式热泵供 热的系统形式。
水利开发利用为主。
二、系统选择
2.1 分布式能源系统原理
直接面向用户,按用户的需求就地生产并供应 能量,具有多种功能,可满足多重目标的中、小型 能量转换利用系统。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点:
最主要优点是用在冷热电联产中,实现能量的 “梯级利用”;
没有运输损失。
2.2 系统燃料---天然气
削峰填谷: 夏季空调负荷激增,天然气使用处于低谷
2、国外 ☆ 瑞典,区域供冷技术已经大量推广 使用,斯德哥尔摩市采用海水以及热泵蒸发器作为冷源进行区域供冷,区域供冷的供
回水温度分别是6℃和16℃,当海水温度低于6℃时,海水首先通过热泵的冷端提供给区域供热 系统一部分热量,然后被冷却的海水通过汉钛金属的板式换热器将自身的冷量传递给供冷系统。 海水温度在6℃和16℃之间时,投入电驱动制冷,海水温度大于16℃时,把海水作为冷却水来 冷却制冷机的冷凝器来提高其COP,然后通过耐腐蚀的太钛金换热器把热量传递给供热系统来 预热区域供热系统的回水,区域供冷的冷量完全由电驱动制冷机制造的冷量和储存在蓄水层中 的冷量提供[13]。
北京周庄小区节能设计
--区域能源系统与区域能源规划
姓名:张勇(913108260149)
组员: 高冀雄 余通 孙爽杰 谭帅 许新涛 辛佳美
教学计划
区域能源系统及规划
研究 现状
系统 选择
条件 分析
规划 方案
一、研究现状
1、国内: 方向一:城市能源规划的模型和软件 开发,如LEPA模型,矩阵规格化处 理 方向二:其他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进行 研究。这两个研究方向本质上都是对 城镇内整体或局部建筑群的能源规划 研究。
3.2 资源条件
地埋管式地源热泵适宜性的因素主要有地质与 水文地质条件、地层热物性参数和施工条件; 丰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庄小区附近土壤岩性为多层砂层和地下 水,径流条件较好,因此特别适合使用地埋管式地 源热泵。
四、能源规划
4.1 负荷需求预测 电力负荷预测:规划区供电需求为1600kW设 计用量,采用灰色预测方法,利用关联关系进行分 析,通过对系统内部因素、因素与因素之间的相异 程度、发展趋势的鉴别,并在实现对原始数据进行 规律寻找的基础上,成为具有规律性的数据序列, 建立相应的方程模型,从而通过方程模型来实现对 负荷预测数据的分析。
建筑冷热负荷预测:设定几种情景,用小区典型 的气候条件、小区内建筑物使用时间表、内部负荷 的不同组合,使用 DeST 软件建立小区建筑模型, 并对该模型进行动态冷热负荷模拟预测,用该结果 预测小区内这种类型所有建筑的动态负荷。
4.2 能源系统的构建 构建一个复合式能源系统,实现能源的梯级利 用与低碳节能化。 电力 天然气、空气 内燃机 地源热泵
☆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 泰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燃料(乙 醇汽油)和小水电等。 越南:清洁电力、风能和沼气推广为主。
在清洁电力方面,采取梯 级开发,结合建设中小型水利项目,服务当地 用 电、灌溉和生活用水需求。
缅甸、老挝、柬埔寨 3 国是湄公河次区域经济 最欠
发达的国家, 能源供给主要依赖石油等传统 能源,由于 3 国河流较多, 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 极为丰富,水力发电潜力巨大,在可再生资源开 发上主要是以
☆希腊,对于区域供热技术比较推崇,, 采用区域供热技术的地区一般海拔较高 气候条件差,且临近燃烧褐煤电站。褐煤是希
腊区域供热机组使用的主要燃料区域供热是一项高效且环保的能源技术, 包括供热用热水的生产、输送和分配。区域供热系统的发展以及由此而 减少的大气污染排放, 使冬季大气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区域供热取代燃 油中央供热系统,将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排放。
研究热点:着眼于建筑能耗的城镇能源规划; 强调低碳减排的区域能源规划;
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能源规划。
实例 ☆ 江西省景德镇市,建立LEAP模型,预测能源 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变化。
☆ 天津中新生态城,利用综合资源规划方法对 生态城的能耗进行了预测。
☆广西省柳州市,能源弹性系数法进行能源需求 预测,最后采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定量优化,最 终实现了能源、环境、经济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
2.3可再生能源分析
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带,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在5600 兆焦-6000兆焦/平方米 ;
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发展潜力大; 风力、水力资源较少,分布不均匀;
地热资源丰富 。考虑采用地源热泵系统
三、条件分析
3.1 能源供应情况 北京市属于能源资源短缺地区,能源品种主要 是储量较少的煤炭、水电及地热等; 对于清洁能源,北京地区近几年的利用稳步上 涨,2012 年天然气利用占比近 17%; 小区天然气由北京燃气集团提供,可以满足需 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