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建筑能源规划
低碳城市与建筑区域能源规划

为 主 , 的 以制 造 加 工 为主 , 的城 市 主 打 生 态牌 , 的城 市 注 有 有 有 重 现代 化 建设 , 各种 不 同类 型 的 城市 在 低碳 城 市建 设 的定 位迥
我 国 目前 的 城 市 规划 体 系 中 .存在 着 两 个方 面 问 题 。一 是 城 市 规 划 体 系 中 尚 无建 筑 能 源 专 项 规 划 ,而 现 有 规 划 体 系 尚不 能 解决 建 筑 群 的 能源 系统 问 题 。另 一 方面 是城 市 规 划
城 市 中 的能 源 消耗 急 剧 增加 。 中国城 镇 既 有 建筑 约4 0 m , 0亿
并 且 以每 年 2  ̄ 0 Lm 的速 度 增 加 着 。其 次 , 城 市 中, 源 利 用 在 能 导 致 的城 市 环 境 问题 日 益 突 出 。城 市 空 气 质 量 、水 环境 质 量 、交通 噪 音 、城 市 固体 垃圾 处 理 等 与环 境 密 切 相关 的指 标 虽 然 逐 年 得 到改 善 , 是 依 然 还 存 在 严重 问题 。第 三 , 源 和 但 能 环 境 问题 同人 类 生产 和 生活 的各 种活 动 密切 相 关 , 有长 期 性 具
低碳城市与建筑区域能源规划
口 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王登云 口 中国建筑 学会 区域 能源 专业 委员会 许文发
低 碳 城 市 与我 国城 市 现 状
1 低碳 城市
城 市 是 碳 排 放 最 主 要 的 来 源 。我 国 有6 0 0 多个 城 市 ,对 其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策划方案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策划方案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理念逐渐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趋势。
绿色建筑旨在通过合理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本策划方案将详细阐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各个方面,包括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材料选择、室内环境质量和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等。
一、能源效率1、优化建筑朝向和体型建筑的朝向和体型对能源消耗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朝向,使其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
同时,优化建筑的体型,减少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降低热损失和热吸收。
2、高效的保温隔热系统选用高性能的保温隔热材料,如岩棉、玻璃棉等,对建筑外墙、屋顶和地板进行保温隔热处理,有效减少热量传递,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还可以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窗,提高窗户的保温性能。
3、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地热能等。
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建筑的部分用电需求;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为建筑提供热水;在有条件的地区,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为建筑供暖和制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引入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策略,如根据室内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照明和空调系统的运行,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和节约。
二、水资源管理1、雨水收集与利用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将建筑屋顶和地面的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冲厕等非饮用用途。
这样可以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降低水资源消耗。
2、高效的给排水系统选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如节水马桶、水龙头等,减少用水量。
同时,优化给排水管道设计,减少漏水和水损。
3、污水处理与回用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对建筑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回用,如用于景观灌溉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一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一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建设厅•【公布日期】2006.06.06•【字号】豫建科外[2006]16号•【施行日期】2006.0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一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通知(豫建科外〔2006〕16号)各省辖市建设主管委(局)、各有关单位:建筑节能是全省节约能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水平、节约能源资源、促进建设行业技术进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我省“十一五”建设科技工作的重点。
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厅组织编制了《河南省“十一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专项规划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河南省“十一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二○○六年六月六日附件河南省“十一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建筑节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减少建筑能耗,节约能源;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降低建筑物全寿命购房分摊和使用费用;有利于传统建筑业的改造和提升,转变城乡建设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我省建筑节能基本情况(一)气候特点我省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全省18个省辖市中有14个城市处于寒冷地区,4个城市处于夏热冬冷地区,需要执行两个不同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给建筑节能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建筑能耗情况1.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高目前我省既有建筑约15亿平方米,其中既有居住建筑总面积10亿平方米,且每年新增居住建筑约40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超过6亿平方米。
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2016年发布)

【法规标题】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2016年发布)【发布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发文字号】【适用区域】山东省员会,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人民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发布时间】2016-08-23【生效时间】2016-08-23【关键词】建筑节能【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关于印发《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各市住房城乡建委(建设局)、发展改革委、经信委、财政局、节能办,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十三五”时期全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深入发展,我们编制了《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
请根据部门工作职责,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人民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2016年8月23日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目录一、发展基础(一)发展成就(二)工作基础(三)困难问题二、形势分析(一)面临的发展形势(二)民用建筑能耗预测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四、重点任务(一)全面推广绿色建筑(二)积极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三)深入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四)大力推动建筑用能结构调整(五)科学构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六)积极发展绿色建材产业(七)强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八)加快推行绿色施工五、保障措施(一)完善法规政策(二)健全市场机制(三)严格考核监督(四)强化创新驱动(五)加强组织协调(六)搞好宣传培训为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十三五”时期全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深入发展,切实转变住房城乡建设模式和发展方式,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节能环保产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依据《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省委、省政府《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鲁发〔2014〕6号)、《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鲁发〔2016〕11号)、《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鲁发〔2016〕1 5 号),及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行动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3〕10号)等政策文件,制定本规划。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 》解读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3月14日,住建部发布印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施工,完善建筑节能体系。
何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十三五”推进领域及重点全面推进:从城镇扩展到农村,从单体建筑扩展到城市街区(社区)等区域单元,从规划、设计、建造扩展到运行管理,从节能绿色建筑扩展到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把节能及绿色发展理念延伸至建筑全领域、全过程及全产业链。
推进重点:建筑整体及门窗等关键部位节能标准提升、高性能绿色建筑发展、既有建筑节能及舒适度改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主要目标(一)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部分地区及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建筑节能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现阶段先进水平。
(二)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重超过40%。
(三)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亿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亿平方米,全国城镇既有居住建筑中节能建筑所占比例超过60%。
主要任务(一)加快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及执行质量。
修订城镇新建建筑相关节能设计标准,提高建筑门窗等关键环节的节能性能;强化工程各方主体建筑节能质量责任,探索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保险制度;对超高超限公共建筑项目,实行节能专项论证制度;加强建筑节能材料、部品、产品的质量管理。
(二)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量质齐升。
实施建筑全领域绿色倍增行动;严格控制建筑节能标准执行质量;实施建筑全产业链绿色供给行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建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培育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龙头企业;完善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标准及技术体系。
【城市规划设计】中新天津生态城能源规划

用地名称 居住
公共设施
道路广场 绿地
商务工业 仓储
市政设施 混合用地
面积(公顷)及所占比例
1096.9
42.67%
246.5
9.59%
264.0
10.27%
615.4 127.9
9.7 44.8 165.2
23.94% 4.98% 0.38% 1.74% 6.43%
总建设用地 2570.4 100.00%
中新天津生态城能源规划
2008~2020年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
2008年4月
一、概 述 二、能源需求预测 三、能源利用技术 四、能源基础设施规划 五、节约能源 六、结 论
一、概 述
编制目的
为满足生态城的能源需求,优化生态城的能源结构, 减少生态城的环境污染,为生态城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的要求,充分吸收和 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能源利用的相关经验,结合实际情 况,以生态资源环境条件为前提,运用节能环保、绿色 建筑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实现总体规划的目标: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中,采暖热指标值(W⁄m2)
建筑物 类型
住宅
居住区 综合
学校 办公
医院 托幼
旅馆
商店
食堂、 餐厅
未采取节 能措施
采取节能 措施
58~64 40~45
60~67 45~55
60~80 65~80 60~70 65~80 50~70 55~70 50~60 55~70
《天津市燃气“十一五”发展规划》
热力: 《天津市滨海新区供热专项规划》
电力: 《天津市滨海新区“十一五”电力规划》
三、国家能源政策
严寒(C)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应对气候变化的挑
战
严寒地区的气候条件给建筑节能 设计带来诸多挑战,如冬季保温、 夏季隔热等。
创新发展的机遇
通过技术创新和材料研发,为严 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提供更 多可能性。
政策支持与市场驱
动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建筑节能 技术的发展,同时市场需求也为 节能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
感谢观看
THANKS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型节能材料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高效隔热材料
研发具有优异隔热性能的新型材料,有效降低建筑外墙和屋面的热 传导。
智能化节能技术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建筑能源的智能 管理和优化。
自然能源利用技术
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降低对传统能源 的依赖。
目的
制定严寒(c)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旨在规范和引导建筑行业在严寒地区进行节能建筑设计、施工 和运行,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促进可持续发展。
严寒(c)区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严寒(c)区通常指冬季漫长且寒冷,夏季短暂且 凉爽,或全年气温较低的地区。具体范围可能因国家和 地区的定义而有所不同。 冬季气温低,持续时间长,需要供暖;
建筑设计需充分考虑保温、隔热和采暖需求,以确保室 内温度舒适;
特点:严寒(c)区具有以下特点
夏季气温适中,持续时间短,一般不需要空调;
建筑能耗以供暖为主,节能设计重点在于提高供暖效率 。
02
节能设计原则
建筑布局与规划
01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
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 自然光、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 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建筑热工指标
为了衡量建筑物的热工性能,需要制 定一系列的指标,如传热系数、热阻、 保温性能等。这些指标应符合国家相 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四篇)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是指针对民用建筑的节能管理措施和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1. 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民用建筑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建筑能耗限定标准和要求,包括建筑外墙、屋顶、门窗等隔热保温结构的设计要求。
2. 能源管理要求:民用建筑应设置能源计量设备,监测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能源利用情况的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节能措施。
3. 能源设备使用规定:民用建筑应使用节能型灯具、空调、电梯等设备,控制设备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温度,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动节能。
4. 采暖、空调系统规定:民用建筑应采用节能型采暖、空调系统,设置合理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范围,采用新风系统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
5. 水资源管理要求:民用建筑应使用节水设备和措施,如低流量水龙头、水质净化设备等,提倡居民节约用水。
6. 建筑辅助设施要求:民用建筑应配备光伏发电设备、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设施,并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7. 能源管理培训要求:民用建筑的管理员和居民应接受节能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提倡节约用能的意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具体的措施和要求可能会根据国家和地区的规定有所不同。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二)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本规定所称民用建筑节能,是指民用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第三条____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课程名称:区域建筑能源系统规划
设计题目:上海市某办公建筑空调负荷分析院系:市政环境学院
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1326212班设计者:耿祥哲
学号:**********
上海市某办公建筑空调负荷分析
耿祥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e-mail:****************)
摘要:本文使用DeST软件,针对上海地区某办公建筑模型进行了全年逐时模拟,得出了该建筑空调运行参数的逐时值。
根据模拟结果着重分析了该建筑的空调系统负荷,总结出了该建筑冬季热负荷和夏季冷负荷的特性,为该建筑空调系统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气候,围护结构,通风次数,通风时间
0 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建筑物节能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
各种关于节能的措施和研究不断展开,各地关于节能要求的新规范也在纷纷出台。
对于建筑空调系统而言,负荷计算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空调系统分析的第一步。
准确的负荷计算对机组选型、系统选型、冷热源分析、建筑物能耗分析均极其重要。
空调系统的逐时分析软件目前已有很多,比如DeST、e-Quest、Energyplus、华电源(HDY)等等,其侧重及精确度、操作界面各有所长。
其中DeST、HDY主要用于空调负荷全年分析,而e-Quest、Energyplus还包含了建筑物全年能耗分析及区域舒适度评价、节能性评价的功能。
本文根据上海市民用建筑的调研结果,从中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办公类建筑进行模型建立,并采用DeST软件对这些办公楼模型进行了负荷计算和全年逐时模拟计算,得出了该类建筑物的空调负荷特性。
1 住宅基本模型构建
1.1.上海市气候条件
由于本文对上海市的冷热负荷进行分析,选取了对冷热负荷影响较大的室外干球温度、含湿量、太阳辐射量进行统计分析。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上海属于典型的夏热冬冷气候区。
1.2.住宅情况
建筑一共九层,层高为3.6m。
1.3.住宅基本情况设定
1.3.1.房间围护结构及通风基本设定
根据上海市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初步设定该住宅的基本围护结构以及通风次数:
外墙构件:采用200钢筋混凝土+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水泥砂浆厚度20mm,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厚度40mm,水泥砂浆厚度20mm,钢筋混凝土厚度200mm),K=1.033W/(m2.K)。
屋顶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200mm,膨胀聚苯板28mm,K=1.134W/(m2.K)。
挑空楼板:加气混凝土保温挑空楼板(水泥砂浆厚度20mm,多孔混凝土厚度200mm,钢筋混凝土厚度130mm,水泥砂浆厚度15mm),K=0.812W/(m2.K)。
楼地构件:40mm混凝土楼地(水泥砂浆厚度20mm,碎石或卵石40mm)。
内墙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120mm,膨胀聚苯板7mm,K=0.221W/(m2.K)。
楼板构件:钢筋混凝土楼板(水泥砂浆25mm,钢筋混凝土80mm,水泥砂浆20mm)。
K=1.093W/(m2.K)。
外窗类型:标准外窗,K=3.1W/(m2.K)。
外门构件:单层实体木制外门,厚度25.3mm。
窗墙比:东向0.3,南向0.3,西向0.3,北向0.3。
外界与房间内部通风次数设定:每年的6月1日到8月31日的8点至18点通风次数为2次/h。
1.3.
2.房间参数设定及空调运行时间设置
该住宅的房间类型主要包括:服务间、休息厅、办公室、会客室、会议室、卫生间、楼梯间。
由于办公建筑房间多为办公室,所以参数设定保留软件默认值。
1.4.房间全年负荷分析
利用DeST软件上海市该住宅进行符合分析结果得:
由负荷分析图表可以看出,上海市全年的冷负荷远大于热负荷,与室外温度成规律变化,全年总的冷负荷为321494.34kW。
2.加强通风对冷负荷的影响
考虑到人员主要是在白天在办公室内,故对白天的通风进行加强,为了分析白天通风对于冷负荷的影响,对于上海市,选择每年的6月1日至8月31日的冷负荷进行分析。
为了使冷负荷的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分别对6月1日至8月31日白天8到17时通风次数分别为1次、4次、8次进行分析,再结合之前的通风次数为2次的情况做对比。
1次通风
4次通风
8次通风
通风次数对冷负荷的影响
可以看出,随着通风次数的增加,冷负荷逐渐增大。
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冷负荷基本上与通风次数成直线变化。
而且随着通风次数增加,通风次数每增加一倍所带来的冷负荷变化百分比越来越大。
由以上图表分析可得,在加强通风尽管有利于提高空气品质,但是在此期间绝大多数时候对于空调负荷是不利的,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空调负荷。
3 结论
理论上讲,在过渡季为充分利用室外冷量,空调可以采用全新风运行,从而降低能耗。
本次模拟软件的最小新风比是不随季节变化的,因此增加通风不会降低能耗。
本次模拟,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增加通风次数,会使得室内负荷有较大的上升,因此,增加通风次数会使得全年负荷有较大的增加。
在保证舒适度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小通风次数。
由负荷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热冷负荷比值在65%~75%之间。
可为上海地区办公建筑空调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依据。
由全年逐时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上海地区办公建筑的全年累计单位面积冷负荷与单位面积热负荷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单位面积累计冷负荷(65~75)kWh/m2,单位面积累计热负荷(20~25)kWh/m2,且全年累计冷负荷与累计热负荷比值在2.5~3.5之间变化。
可为上海地区办公建筑的空调总能耗提供参考依据。
由全年逐时模拟结果得出了上海地区窗墙比为0.3的办公建筑的典型全年逐日空调负荷曲线,可为上海地区相似建筑进行全年逐日模拟提供参考。
图中可见得出的典型负荷曲线,夏季的准确值比较高,冬季准确度相对较低。
可见上海市办公建筑夏季冷负荷与建筑功能类型关系大,这类建筑的单位面积负荷特性区域一致。
同时给出了这个典型负荷曲线在其各范围内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龙惟定白玮范蕊低碳城市的区域建筑能源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