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

初中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示中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2.从热水瓶中倒开水,能够观察到瓶口有白雾,白雾上升一段距离后消失。

这一现象无法说明( )A.水分子可以再分B.水分子很小C.水分子间有间隔D.水分子在不断运动3.“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

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4.以下事例能证明分子间的间隔可以能改变的是( )A B C D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质量和体积的大小B.运动形式和间隔的远近C.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D.能否直接构成物质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7.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8.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右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

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9.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里去的缘故B.空气里氧分子和从氯酸钾分解得到的氧分子的性质相同C.碘受热变成碘蒸气,碘分子没有发生变化D.参加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10.图中“( )二、填空题11.水蒸气与液态水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化学原子与分子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化学原子与分子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化学原子与分子练习题及答案1.选择题(1)原子核由什么组成?A.质子和中子B.质子和电子C.电子和中子D.电子和质子答案:A.质子和中子(2)以下哪种粒子在原子核内?A.质子B.中子C.电子D.质子和中子答案:D.质子和中子(3)元素周期表是按照什么来排列元素的?A.质量数B.原子序数C.中子数D.质子数答案:B.原子序数(4)化学符号"H"代表的是什么元素?A.氧气B.氢气C.氮气D.氯气答案:B.氢气(5)氯气的化学符号是什么?A.CB.NC.ClD.Fe答案:C.Cl(6)氧气的化学符号是什么?A.OB.NC.SD.Fe答案:A.O2.简答题(1)简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特点。

答: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电荷为中性。

电子云则是围绕原子核旋转的带负电荷的粒子。

原子的特点是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2)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代表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答:原子序数代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也表示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

质量数表示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

它们不同之处在于原子序数是唯一确定元素的特征,而质量数可以因为同一元素的同位素不同而有所变化。

3.计算题(1)氢气(H)的质量数为1,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

求氢气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答:氢气原子的质子数为1,电子数也为1。

(2)含有7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原子X的质量数为多少?答:原子X的质量数为7+8=15。

4.综合题(1)元素A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5。

请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与否,并给出理由。

说法一:元素A的电子数为17。

说法二:元素A是氯气。

答:说法一错误,元素A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17。

说法二正确,根据质量数为35,可以确定元素A是氯气。

(2)下面是一个化学方程式,请根据方程式回答问题。

C + O2 → CO2问:在该反应中,碳原子的数量是否发生改变?氧原子的数量是否发生改变?答:碳原子的数量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1个。

分子原子测试题(含答案)

分子原子测试题(含答案)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1.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H B.H20 C.H2 D.2H2.在加压条件下,25m3 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 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湿衣晾干,闻到茶香——分子不停地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C.干冰升华,轮胎充气——分子间间隔变化D.化学变化——分子破裂、原子组合4.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加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普通水”含有氮分子B.“普通水”含有氧分子C.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5.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水B.空气C.氯酸钾D.二氧化碳7.下列关于过氧化氢(H2O2)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有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C.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8.1999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唯尔,开创了飞秒(10-15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A.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化学变化中原子的形成D.原子核内部的结构9.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B.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后才能构成物质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产生原子,这些原子又重新组成别的分子10.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依据此图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氧化汞受热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11.水变成水蒸气,主要改变的是()A.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B.水分子质量变大C.水分子间隔减小D.水分子间隔变大12.根据你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以下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海绵能吸水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13.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用二氧化碳气体制干冰B.用液态空气制氧气C.水沸腾得到水蒸汽D.用水通电分解制氧气14.小林同学用凉开水养鱼,不一会儿鱼全死了。

初中化学原子与分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原子与分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原子与分子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不是化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A. 毫升B. 千克C. 米D. 秒2. 原子核中带正电荷的粒子是: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原子核没有带正电荷的粒子3. 下面哪个粒子对于原子的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电子、质子、中子都对原子的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4. 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中子数为16,电子数为16,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 16B. 32C. 48D. 645. 下面哪个不属于同位素?A. 氢-1B. 氢-2C. 氢-3D. 氢-4二、填空题1. 一个氮原子中,质子的数目是______,中子的数目是______,电子的数目是______。

答案:质子的数目是7,中子的数目是7,电子的数目是7。

2. 以下哪个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答案:氧气(O₂)。

3. 一个氟原子中,原子核的质子数是______,中子数是______,电子数是______。

答案:原子核的质子数是9,中子数是10,电子数是9。

4. 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79,中子数为118,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净电荷是______。

答案: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9,净电荷是+1。

5. 以下哪个物质不是由分子组成的?答案:氢气(H₂)。

三、解答题1. 请解释下面术语的含义:原子序数、原子质量、同位素。

答:原子序数是指一个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也是一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原子质量的平均数,可以通过考虑该元素的同位素丰度计算得出。

同位素指的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2. 请简要讨论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区别。

答: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带正电荷的质子、无电荷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它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参与者。

3. 请解释元素符号中的数字和字母的含义,并以氧气(O₂)为例进行说明。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14.(2023·河北唐山·统考二模)以下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柳絮轻扬——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水通电后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互相压紧后会粘在一起——原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A 【详解】A、柳絮轻扬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柳絮不是分子,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故 A解释不正确;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 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B解释正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故C解释正确;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是因为铅原子间有引力,故D解释正确; 故选A。
11.(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劝学》中有“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名句。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分子种类不变 B.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 C.水结冰出现的冰水混合状态还是纯净物 D.“冰寒于水”是因为冰和水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 【答案】D 【详解】A、水结成冰,冰是固态的水,水和冰均是由水分子构成,故分 子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 B、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水结冰出现的冰水混合状态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 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冰是固态的水,冰和水均是由水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3·广东广州·执信中学校考二模)如图所示,当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若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反应, 则会在导管中出现倒流现象。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5分钟训练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粒子构成的。

请列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常见物质名称,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基本组成和原子、分子的概念。

答案:原子分子 Fe Hg W Au CO2 H2O HCl O2 P42.湿衣服晒一定时间就干了,这说明____________;水银温度计受热,水银柱上升,这说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原子间也有一定的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水分子挥发,衣服变干;水银受热,原子间距离变大,水银膨胀;说明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间存在距离。

答案:水分子是运动的空隙3.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可分,而____________却不可分。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只是____________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____________。

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种类没变____________,数目没有增减,____________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只是____________重新组合。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和分子的差别。

原子组成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组;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原子最外层电子发生了转移或偏移。

答案:分子原子没有原子间新的分子或新的物质原子原子原子原子氧化物10分钟训练1.下列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可构成分子思路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有质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体积小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A、糖溶于水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D、红磷燃烧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A. 水分子变大了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A. 汤姆生B. 道尔顿C. 拉瓦锡D. 阿伏加德罗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7.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 氢原子B. 氧分子C. 氢分子D. 水分子8、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A. 氯酸钾分子由钾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B.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C. 氧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中子和不带电荷的质子构成D.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9.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由一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是()A、水B、纯净物C、混合物D、糖水10. 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A. A=B=CB. B=C=DC. A=C=DD. A=B=D13.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14.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A. O2B. 2OC. 2O2-D. 2O21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O2B. H2OC. CO2D. SO216.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B. “人造空气”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是氧气C. “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D. 氮气对航天员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可以不需要氮气17.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18.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二、填空题:1. 从分子观点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____构成,混合物由____构成.2.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由构成.同种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不同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3. 在电解水的化学变化中,水分子改变.在冰融化成水的变化中,只是分子间的发生了改变,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是一种变化.4. 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D)的序号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A. 分子的体积很小;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1)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________________.(2)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________________.(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 67×l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4)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________________.5. 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对原油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有液体汽化而出,经冷凝后被分离出来,这种操作叫分馏,用此法可分别得到各种馏分: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因此可判断,石油是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6.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具有挥发性.7.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核外构成.原子核是由和构成.8. 碳原子由碳原子核和核外6个构成.碳原子核由6个中子和个子构成.由于碳原子核带单位正电荷,核外电子带单位负电荷,因此碳原子电性.9.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 .三、简答题: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是红棕色的、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图,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上下瓶口对准,过一会儿,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这一现象.达标自测题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A.铁矿石磨成粉末B.碘受热升华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A.相同的质量B.不同的质量C.相同的化学性质D.不同的化学性质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一种分子多种分子2、原子相同不相同3、发生间隔物理4、(1)B(2)C(3)A(4)D5、混合物6、(1)吸取少量液体(2)滤纸由右向左慢慢变红;氨分子不断运动(3)增加对比度,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4)两种试剂放反了或两种试剂都放到了脱脂棉上;浓氨水7、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8、电子 6 质 6个 6个不显9、(1)分子、原子(2)原子(3)原子核质子(4)分子原子中子(5)电子(6)质子和电子(7)质子和中子三、简答题:上面的集气瓶中颜色逐渐加深,下面的集气瓶中的颜色逐渐变浅,这是因为二氧化氮分子和空气中的气体分子都在运动,二氧化氮分子运动到上面的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分子、氮分子运动到下面的集气瓶中,最后混合均匀,两瓶中颜色相同.分子继续运动.达标自测题答案1-5 CDDCB。

九年级化学 - 分子和原子(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 - 分子和原子(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__分子__、__原子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如氧气由__氧气分子__构成,汞由__汞原子__构成。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__质量__和__体积__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__不断运动__着。

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__加快__。

(3)分子之间有__间隔__。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__增大__,遇冷时__缩小__的缘故。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__化学性质__的最小粒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__分子__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__分子__会变成其他物质的__分子__。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__原子__,__原子__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5.原子是__化学变化__中的最小粒子。

6.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__同种__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__不同种__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小节练习题1.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事实是(C)A.小麦可以磨成面粉B.大楼是由一块一块的砖砌成的C.食盐放入水里会逐渐“消失”D.石头沉入大海中看不见了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A.水分子B.氢原子C.氧原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D)A.大小不同B.能否直接构成物质C.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A.酒精B.水银C.氩气D.硫5.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D)A.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B.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变化C.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D.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改变6.对下列图片的认识错误的是(B)A.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B.只有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才能使硅原子运动C.苯由苯分子构成D.硅由硅原子构成7.对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加点的句子,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C)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8.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有质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体积小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A、糖溶于水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D、红磷燃烧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A. 水分子变大了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A. 汤姆生B. 道尔顿C. 拉瓦锡D. 阿伏加德罗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7.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 氢原子B. 氧分子C. 氢分子D. 水分子8、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A. 氯酸钾分子由钾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B.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C. 氧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中子和不带电荷的质子构成D.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9.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由一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是()A、水B、纯净物C、混合物D、糖水10. 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 个电子,则()A. A=B=CB. B=C=DC. A=C=DD. A=B=D13.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14.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A. O2B. 2OC. 2O2-D. 2O21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O2B. H2OC. CO2D. SO216.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

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

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B. “人造空气”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是氧气C. “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D. 氮气对航天员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可以不需要氮气17.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18.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二、填空题:1. 从分子观点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____构成,混合物由____构成。

2.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由构成。

同种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不同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

3. 在电解水的化学变化中,水分子改变。

在冰融化成水的变化中,只是分子间的发生了改变,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是一种变化。

4. 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D)的序号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

A. 分子的体积很小;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________________。

(2)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________________。

(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 67×l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

(4)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________________。

5. 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

对原油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有液体汽化而出,经冷凝后被分离出来,这种操作叫分馏,用此法可分别得到各种馏分: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

因此可判断,石油是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6.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

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

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具有挥发性。

7.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核外构成。

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8. 碳原子由碳原子核和核外6个构成。

碳原子核由6个中子和个子构成。

由于碳原子核带单位正电荷,核外电子带单位负电荷,因此碳原子电性。

9.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

三、简答题: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是红棕色的、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图,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上下瓶口对准,过一会儿,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B.碘受热升华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质量B.不同的质量C.相同的化学性质D.不同的化学性质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6、(1)下列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

①电子②质子③中子④原子核⑤原子⑥分子(2)空气、食盐、白酒是三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同属于这一类物质,从宏观角度说明的理由是。

(3)下列每组物质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请你认真分析,寻找规律,并再举出相似的一个例子。

A.氮气、硫磺、水银、。

B.氧化镁、水、二氧化碳、。

C.氧气、氯酸钾、四氧化三铁、。

7、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可以观察和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了直接用原子制造分子,葡萄糖是人体需要的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其化学式为C6H12O6,若采用上述方法制造葡萄糖,请你指出所需的原子名称:。

8、(2分)1993年中美两国科学家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分子,这种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

请写出此种物质的化学式。

四、计算题(共24分)9、(6分)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请根据此(1)碘酸钾属于哪类物质?、“单质”、“氧化物”)。

(2)根据含碘盐的食用方法,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碘酸钾在受热时。

(3)我国规定,食盐含碘量为每千克食盐含碘0.035克,相当于每千克食盐含碘酸钾克。

10、(4分)“9.11事件”发生不久,在美国又出现了炭疽热病,此病是一种由炭疽热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致死率高达25%至60%。

治疗炭疽热病的常用抗生素为环丙沙星,其化学式为C17H18FN3O3,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26、(6分)淀粉等食用糖类在人体中能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而被吸收,正常人的血液里约含0.1%的葡萄糖。

(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若用Cn (H2O)m的形式来表示葡萄糖,则n= ,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