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分度表(K,T,E,J)

合集下载

热电偶八大分度号

热电偶八大分度号

热电偶八大分度号产品,热电偶八大产品特点热电偶的分度号有主要有S、R、B、N、K、E、J、T等八种。

其中S、R、B 属于贵金属热电偶,N、K、E、J、T属于廉金属热电偶1、S分度号的特点是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400℃,短期1600℃。

在所有热电偶中,S分度号的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作标准热电偶由于S型热电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它的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热电势稳定性及在高温下抗氧化性能好,适用于氧化性和惰性气氛中。

符合国际使用温标的S型热电偶,长期以来曾作为国际温标的内插仪器,“ITS-90”虽规定今后不再作为国际温标的内查仪器,但国际温度咨询委员会(CCT)认为S型热电偶仍可用于近似实现国际温标。

S型热电偶不足之处是热电势,热电势率较小,灵敏读低,高温下机械强度下降,对污染非常敏感,贵金属材料昂贵,因而一次性投资较大。

但S型热电偶在热电偶系列中具有准确度最高,稳定性最好,测温温区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R分度号与S分度号相比除热电动势大15%左右,其它性能几乎完全相同R型热电偶的综合性能与S型热电偶相当,R型热电偶在热电偶系列中具有准确度最高,稳定性最好,测温温区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其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热电势稳定性及在高温下抗氧化性能好,适用于氧化性和惰性气氛中。

在我国一直难于推广,除在进口设备上的测温有所应用外,国内测温很少采用。

1967年至1971年间,英国NPL,美国NBS和加拿大NRC 三大研究机构进行了一项合作研究,其结果表明,R型热电偶不足之处是热电势,热电势率较小,灵敏读低,高温下机械强度下降,对污染非常敏感,贵金属材料昂贵,因而一次性投资较大。

R型热电偶的稳定性和复现性比S 型热电偶均好,我国目前尚未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3、B分度号在室温下热电动势极小,故在测量时一般不用热电偶补偿导线。

它的长期使用温度为1600℃,短期1800℃。

可在氧化性或中性气氛中使用,也可在真空条件下短期使用。

K型热电偶分度表K 参考端温度

K型热电偶分度表K 参考端温度

K型热电偶分度表K 参考端温度:0℃整10度μν值
N型热电偶分度表
N 参考端温度:0℃整10度μν值
E型热电偶分度表
E 参考端温度:0℃整10度μν值
J型热电偶分度表
J 参考端温度:0℃整10度μν值
T型热电偶分度表
T 参考端温度:0℃整10度μν值
S型热电偶分度表
S 参考端温度:0℃整10度μν值
R 参考端温度:0℃整10度μν值
B 参考端温度:0℃整10度μν值
钨铼5-钨铼26热电偶分度表
W5/26 参考端温度:0℃整10度μν值
钨铼3-钨铼25热电偶分度表
W3/25 参考端温度:0℃整10度μν值
编辑本段热电阻
Pt100型热电阻分度表
Pt100 R(0℃)=100.00Ω 整10度电阻值Ω
Pt10型热电阻分度表
Pt10 R(0℃)=10.00Ω 整10度电阻值Ω
Cu50型热电阻分度表
Cu50 R(0℃)=50.000Ω 整10度电阻值Ω
Cu100型热电阻分度表
Cu100 R(0℃)=100.00 整10度电阻值Ω。

热电偶种类与区别

热电偶种类与区别
K 型热电偶通常由感温元件、安装固定装置和接线盒等主要部件组成。 镍铬-偶(K 型热电偶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廉金属热电偶,其用量为其他热电偶的总和。K 型热电偶丝直径一般为1.2~ 4.0mm。 正极(K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Cr=92:12,负极(KN)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Si=99:3,其使用温度为 -200~1300℃。 K 型热电偶具有线性度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抗氧化性能强,价格便宜等优点,能 用于氧化性惰性气氛中广泛为用户所采用。 K 型热电偶不能直接在高温下用于硫,还原性或还原,氧化交替的气氛中和真空中,也不推荐用于弱氧化气氛.
900
59
55
4
15
8
35
8
15
39
53
06
56
1000
41.27 56
41.66 49
42.05 31
42.44 03
42.82 63
43.21 12
43.59 51
43.97 77
44.35 93
44.73 96
44.92 93
45.11 87
1100
45.11 87
45.49 66
45.87 33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热电偶温度计由热电偶、连接导线及显示仪表三部分组成。下图是最简单的热电偶温度计示意图。
按右图组成的热电偶温度计,如果将热电偶的热端加热,使得冷、热两端的温度 不同,则在该热电偶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势,这种物理现象就称为热电现象(即热电效应)。在热电偶回路中产生的 电势由温差电势和相接触电势两部分组成 接触电势:它是两种电子密度不同的导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热 电势。当两种不同的导体 A 和 B 相接触时,假设导体 A 和 B 的电子密度分别为 Na 和 Nb 并且 Na>Nb,则在两导 体的接触面上,电子在两个方向的扩散率就不相同,由导体 A 扩散利导体 B 的电子数比从 B 扩散到 A 的电子数要 多。导体 A 失去电子而显正电,导体 B 获很电子而显负电。因此,在 A、B 两导体的接触面上便形成一个由 A 到 B 的静电场,这个电场将阻碍扩散运动的继续进行,同时加速电子向相反方向运动,使从 B 到 4 的电子数增多,最后 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此时 A、B 之间也形成一电位差,这个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势。此电势只与两种导体的性质相接 触点的温度有关,当两种导体的材料一定,接触电势仅与其接点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导体中的电子就越活跃,由 A 导体扩散到 B 导体的电子就越多,致使接触面处所产生的电场强度越高,因而接触电势也就越大。

热电阻热电偶的精度等级

热电阻热电偶的精度等级

热电阻精度等级热响应时间热电偶的精度等级(参比端处于0℃)铜热电阻的允许误差为±(0.30+0.006|t|);铂热电阻根据精度不同,允许误差也不相同。

根据国标GB/T 30121-2013《工业铂电阻及铂电阻感温元件》,铂电阻的允差登记被分为:1. C级,±(0.60+0.01|t|);2. B级,±(0.30+0.005|t|);3. A级,±(0.15+0.002|t|);4. AA级,±(0.1+0.0017|t|);另有铂电阻生产企业声称可以生产3A甚至5A级铂电阻,这些基本是以B级铂电阻的精度为基准设定的。

注:|t|为温度绝对值。

绝缘骨架材料不同绝缘骨架材料应对的使用温度,以及特点不尽相同:1.云母:适用温度范围-200~700℃,这种骨架抗震动性能强,响应速度快,但温度过高将产生水解;2.玻璃:适用温度范围-200~600℃,这种材料体积小,响应快,抗振性好,绝缘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与铂电阻丝材料相近;3.陶瓷:适用温度范围-200~850℃,这种材料体积小,响应快,抗振性好,绝缘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与铂电阻丝材料相近,化学稳定性好,高温下不与铂起化学反应;4.塑料:适用温度范围-50~150℃,这种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

低温热电阻当用于测量120K以下温度时,常用热电阻无法使用,因此必须选用低温热电阻。

低温热电阻常用于对液态天然气、液氢、液氨、超导等应用场合,因此这些热电阻具有体积小、反应速度快、精确度高、复现性和稳定性好等特点。

1:铂电阻电阻率与温度关系曲线;2:铂电阻相对灵敏度曲线1.低温铂电阻:适用温度范围13~90K,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度好,性能稳定,通用性强,分度标准化等特点,但当温度低于13K时,灵敏度显著下降。

2.铑铁热电阻:适用温度范围0.3~20K,恰好弥补了低温铂电阻的不足,这种电阻的缺点是电阻丝的均匀性差。

热电偶分度表

热电偶分度表

热电偶分度号有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材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

工作原理:
热电偶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测量介质温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称为测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称为补偿端);冷端与显示仪表或配套仪表连接,显示仪表会指出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

分类:
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

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

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

标准化热电偶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分度号:
主要有S、R、B、N、K、E、J、T等几种。

其中S、R、B属于贵金属热电偶,N、K、E、J、T属于廉金属热电偶。

以下是对热电偶分度号的解释
S 铂铑10 纯铂
R 铂铑13 纯铂B 铂铑30 铂铑6 K 镍铬镍硅
T 纯铜铜镍
J 铁铜镍
N 镍铬硅镍硅
E 镍铬铜镍。

热电偶的分度号分类

热电偶的分度号分类

热电偶的分度号有哪几种、有什么区别热电偶的分度号有主要有S、R、B、N、K、E、J、T等几种。

其中S、R、B属于贵金属热电偶,N、K、E、J、T属于廉金属热电偶。

t、S分度号的特点是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400℃,短期1600℃。

在所有热电偶中,S分度号的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作标准热电偶;R分度号与S分度号相比除热电动势大15%左右,其它性能几乎完全相同;B分度号在室温下热电动势极小,故在测量时一般不用补偿导线。

它的长期使用温度为1600℃,短期1800℃。

可在氧化性或中性气氛中使用,也可在真空条件下短期使用。

N分度号的特点是1300℃下高温抗氧化能力强,热电动势的长期稳定性及短期热循环的复现性好,耐核辐照及耐低温性能也好,可以部分代替S分度号热电偶;K分度号的特点是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000℃,短期1200℃。

在所有热电偶中使用最广泛;E分度号的特点是在常用热电偶中,其热电动势最大,即灵敏度最高。

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使用温度0-800℃;J分度号的特点是既可用于氧化性气氛(使用温度上限750℃),也可用于还原性气氛(使用温度上限950℃),并且耐H2及CO气体腐蚀,多用于炼油及化工;T分度号的特点是在所有廉金属热电偶中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来测量300℃以下的温度补偿导线工作原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与其匹配的热电动势标称值相同的一对带绝缘包覆的导线叫补偿导线。

用它们连接热电偶与测量装置,以补偿热电偶连接处的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

补偿导线特点:①热电特性稳定,电绝缘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②柔软,弯曲性能能好,使用方便。

③包覆层材料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耐温性和耐寒性能。

铂铑热电偶产品型号:WRP(WRR)--130S型小铂铑热电偶为各类小型箱式电阻炉或井式炉使用,也可以用于同类产品上。

WR系列工业用热电偶作为温度测量传感器,通常与温度变送器、调节器及显示仪表等配套使用,组成过程控制系统,用以直接测量或控制各种生产过程中0-1800℃范围内的流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等温度。

热电偶及分度表

热电偶及分度表

热电偶是一种感温元件,是一种仪表。

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热电偶换成热电动势信号, 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

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两种不同成份的材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端存在温度梯度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此时两端之间就存在电动势——热电动势,这就是所谓的塞贝克效应。

两种不同成份的均质导体为热电极,温度较高的一端为工作端,温度较低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处于某个恒定的温度下。

根据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函数关系, 制成热电偶分度表; 分度表是自由端温度在0℃时的条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金属材料时,只要该材料两个接点的温度相同,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将保持不变,即不受第三种金属接入回路中的影响。

因此,在热电偶测温时,可接入测量仪表,测得热电动势后,即可知道被测介质的温度。

铠装热电偶[1]热电偶测量温度时要求其冷端(测量端为热端,通过引线与测量电路连接的端称为冷端)的温度保持不变,其热电势大小才与测量温度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若测量时,冷端的(环境)温度变化,将严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在冷端采取一定措施补偿由于冷端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称为热电偶的冷端补偿。

附:热电偶冷端补偿计算方法:从毫伏到温度:测量冷端温度,换算为对应毫伏值,与热电偶的毫伏值相加,换算出温度。

从温度到毫伏:测量出实际温度与冷端温度,分别换算为毫伏值,相减後得出毫伏值,即得温度编辑本段常见问题对于热电偶的热电势,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装配热电偶[2]1:热电偶的热电势是热电偶工作端与冷端两端温度函数的差,而不是热电偶冷端与工作端,两端温度差的函数; 2 :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的大小,当热电偶的材料是均匀时,与热电偶的长度和直径无关,3:当热电偶的两个热电偶丝材料成份确定后,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的温度差有关;若热电偶冷端的温度保持一定,这进热电偶的热电势仅是工作端温度的单值函数。

热电偶(六种)分度表

热电偶(六种)分度表

参考温度℃ 温度℃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53.11 61.022 68.783 76.358
53.907 61.806 69.549 /
54.703 62.588 70.313 /
55.498 63.368 71.075 /
56.291 64.147 71.835 /
1.002 1.505 2.1 2.782 3.546 4.386 5.297 6.273 7.308 8.393 9.519 10.674 11.842 13.008 /
1.348 1.56 2.164 2.855 3.626 4.474 5.391 6.374 7.414 8.504 9.634 10.79 11.959 13.124 /
பைடு நூலகம்
参考温度℃ 温度℃
B 型(铂铑 30-铂铑 6,测温范围: 0 ℃ -- 1700 ℃) 0 0 0.033 0.178 0.431 10 -0.002 0.043 0.199 0.462 20 -0.003 0.0053 0.22 0.494 30 -0.002 0.065 0.243 0.527 40 热电势 mV 0 0.078 0.266 0.561 0.002 0.092 0.291 0.596 0.006 0.107 0.317 0.632 0.011 0.123 0.344 0.669 0.017 0.14 0.372 0.707 0.025 0.159 0.401 0.746 50 60 70 80 90
0.913 1.397 1.974 2.639 3.387 4.212 5.109 6.073 7.096 8.192 9.291 10.441 11.608 12.77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