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合集下载

我们身边的数学

我们身边的数学

我们身边的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老师,学了x+y=3有什么用?我爸爸妈妈说,为了今后有好的工作和生活,就必须考入好的学校,要考入好的学校,就必须学好数学,要学好数学,就必须学好x+y=3。

学生有这种困惑,说明数学老师平时过多的注重了纯粹数学知识的传授,较少对学生心理活动的研究,尤其缺乏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应用的研究。

下面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供大家借鉴、参考。

一、游戏中学数学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教育家赫尔巴特也说:“教育工作如果不能引起各方面的兴趣,讲授教材就易入睡眠状态。

” 游戏是学生经常玩的一项活动,在数学课中如能适时掺入一些游戏活动,这不但能调节学生情绪,同时也为教学探究如何进行奠定基础。

如抢“31”:规则:第一个人先说“1”或“1、2”,第二个人接下去说下面的一个或两个自然数,然后又轮到第一个人,再接着说下面的一个或两个自然数,这样,两个人反复轮流,每个人说一、二个,谁先抢到“31”谁就获胜。

初中学生好强好胜,这样的游戏乐于参与。

此游戏本人教学中曾与学生玩过。

但不管如何,学生总败在手下。

当学生迫切想知道为什么时,可与学生一起探索。

原来要抢到“31”,只要抢到“28”即可。

比如甲先抢到“28”,那么乙只能说“29”或“29、30”:如乙说“29、30”,则甲说“31”,如乙说“29”,则甲说“30、31”;都是甲胜。

同样道理,抢“28”,实际就是抢“25”,以此类推,抢“22”,抢“19”,抢“16”……抢“7”,抢“4”,抢“1”。

因此,只要掌握上述要领,谁先说谁就获胜。

这个游戏事实上培养了学生的一种分析、推理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到,游戏活动中居然有数学。

二、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审美需求,选取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而新颖、奇特、有趣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育中应创设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问题背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如:星期天,小明和张老师提着篮子(篮子重0.5斤)去集市买10斤鸡蛋,当张老师往篮子里放称好的鸡蛋时,感觉比过去买10斤鸡蛋时个数少很多。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让学生理解分类的基本概念。

2、使学生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先带学生到学校图书阅览室观察各种图书、报刊是怎样摆放的。

如报纸阅览区、杂志阅览区、儿童书阅览区等。

二、激情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到学校的图书阅览室去看了看,还记得那些图书、报刊是怎样摆放的吗?(指名回答)为了让同学们方便阅读图书和报刊,图书管理员已经把图书、报刊按报纸、杂志、小人书、故事书、辅导书等,非常清楚地分成了好多种,整齐地摆放在了不同的地方,图书管理员整理图书的过程就叫分类。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知识:分类。

三、新授1、出示环保教育图片:地球村图片、三色垃圾桶图片及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图片。

(例子:垃圾分类)①观察分类: 图中有哪些东西?该怎样分类?②思考:你知道为什么要把垃圾分类处理吗?2、实际操作①老师出示装有苹果、西红柿、梨、茄子、香蕉、白菜、桔子、萝卜等的篮子。

让学生分类。

为什么这样分?(实物)②整理自己的文具盒,说说你是按什么来分类的?(指名汇报)③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老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④丁丁和妈妈到超市买了很多东西,请你帮他们把商品分类装在袋子里。

(多媒体演示)四、律动(放音乐)以年龄为标准,请六岁的同学站到老师的右边,请七岁的同学站到老师的左边。

然后,两个小组分别再按男同学、女同学进行分类。

五、巩固练习1、分一分2、游戏找朋友同学们带着头饰(小燕子、蜻蜓、蝴蝶、小狗、小猫、小鸡、小鱼、小虾、青蛙)找伙伴。

老师小结:我们在给事物分类时,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按大小分,按形状分,按颜色分,按习性分。

无论怎样分都有它的规律。

六、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年级数学发言稿

五年级数学发言稿

五年级数学发言稿【篇一:五年级数学与生活演讲稿】数学就在我身边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五年级的李雪。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数学就在我身边》。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

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

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

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

我就想,这不是四年学的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

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真会合理安排,节省时间。

”但是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

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同学们,和我一起好好学习数学吧,让数学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创造美好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篇二:五年级数学老师发言稿.doc】五年级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家长会发言稿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我也一直很期待与大家的这次交流。

我们召开这个家长会,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我们班的学生在校及在家的表现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希望家长进一步配合老师,做好一些工作,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绩!作为数学老师,接下来我主要就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跟各位家长说一说一、期中成绩分析:五年级:本学期刚刚完成了期中检测,先和大家交流一下这次期中考试的问题。

北京版一年级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的教学设计

北京版一年级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的教学设计

北京版一年级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的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北京版一年级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在通过比一比让学生认识课余生活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关于量与计量及分类比较等方面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长短快慢轻重等与数学都有着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知道长短、快慢、轻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渗透对应的思想。

思想与情感: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培养观察能力,使学生了解关于量与计量及分类比较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长、、短快慢轻重等与数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了解课余生活]上了一天的课了,同学们都累了,下面让我们到外面,看看同学们在休息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二、新授:[培养观察能力]1. 观察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2. 图上有几个小朋友?还有哪些数学信息?(1)用手指一指,哪个小朋友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你们猜一猜是跑的快的小朋友用的时间长,还是跑得慢的小朋友用的时间长?谁用的时间最短?谁用的时间最长?(跑得最快的小朋友用时14 秒,你们猜一猜第二名,第三名的小朋友用的时间。

)[初步感受快慢] 过渡:在操场的另一边,跳远比赛正激烈的进行着。

(2)你们说跳远比赛比的是什么?谁愿意到前面来比一比?你们看,他们两个人谁跳得远?你怎么看出来的?要想知道准确的长度就需要测量。

[初步感受远近](3)快看图中的爬杆比赛,谁爬的高?谁爬的低?他为什么爬的高?他为什么爬的低?(爬杆比赛是同时开始的,请你猜一猜爬杆的三个小朋友,爬到竿子的顶端谁用的时间最少?谁用的时间最多?[初步感受高低与时间的.关系] (4)航模小组在活动,你们看图上有几架飞机?哪架飞机飞的高?哪架飞机飞的最低?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的?(用遥控器。

关于数学在我身边的作文

关于数学在我身边的作文

关于数学在我身边的作(10篇)关于数学在我身边的作文篇1有一天,妈妈问我:什么是平行线?我张口就来: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妈妈指着客厅的门说:我把门框的边无限延长,是不是直线?我点点头。

妈妈又指着门旁边的沙发说:我把沙发的靠背的一条边无限延长,是不是直线?我点头称是。

门框的边和靠背的边永不相交,但平行吗?我顿时傻眼了。

生活中这么鲜明、直接的例子让我马上知道了我的错误。

我马上改口说: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是平行。

可见,生活也是我们的老师,它能增加我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给我们提供了应用的机会。

直线的相交与平行处处陪伴着我们。

在城市道路上斑马线是平行的,十字路是相交的。

马路旁高大的树木,棵棵排排相互平行。

地上的瓷砖平行与相交相互交错。

建筑工人用铅锤来检验墙与地面是否垂直;我们拿起筷子让它们相交来夹起饭菜;铁轨平行保证火车的顺利通行……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常做的事情。

正由于直线的相交于平行,才构成了我们美丽多姿生活、形状各异的物品。

没有它们,生活难以想象。

同学们,让我们处处留心生活中的数学,相信你定会有收获!关于数学在我身边的作文篇2生活中的数学简直是太多了,真是绚丽多彩,它随时都会在你身边出现。

一天晚上七点多的时候,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去了大润发超市里买东西。

买了一些东西后,我们来到了酸奶前边。

妈妈对我说看看要买哪一种划算。

我看了一下有两种价格:第一种是一排10块9角有8盒,第二种是组合装18块9有16盒。

我想了想:如果买第一种一排10块9,买两排就是21块8角了,而买第二种也是两排但是只要18块9比第一种便宜了2块9,而且它们的数量都是一样多的,所以我和妈妈最后选了第二种。

后来妈妈对我说:“有时买东西不能只看它的价格还要看它的净含量。

比如买一袋方便面2.5元,而买5袋只有10.5元,还有洗衣液……如果你买每一样东西都这样想一想,保证你跟别人买了同样的东西,你却省了钱。

”原来买东西还有这么多的数学学问,还那么有趣。

有关数学的作文题目

有关数学的作文题目

有关数学的作文题目
《嘿,数学就在身边》
哎呀,说起数学呀,那可真是无处不在!就说昨天我去超市买东西吧。

我本来开开心心地推着购物车,在货架间晃悠。

看到我最爱吃的巧克力,上面标着“每块 3 元”,我心想,嘿,这挺便宜呀,来几块吧。

接着又逛到饮料区,那种大瓶装的饮料一瓶是 8 元。

我就琢磨着,到底是买巧克力划算呢还是买饮料划算呀。

这时候,数学不就派上用场啦!我开始在脑子里计算,如果我买 3 块巧克力那就是 9 元,而一瓶饮料才 8 元,好像饮料更划算一
点呢。

可是,我又一想,如果和朋友一起分享巧克力的快乐似乎也不错呀,哎呀,真纠结。

然后我继续逛着,看到薯片搞活动,买二送一,我又赶紧算算,买两包的钱原本可以买几包呢,嘿嘿,数学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不知不觉,购物车就满满当当了。

到了结账的时候,看着收银员在那快速地敲着键盘,我心里还想着每一样东西的价格呢。

等结完账,我拿着小票又对了对,看看有没有算错。

你瞧,就去个超市买个东西,数学都这么重要。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呀,真的是离不开它呢!我想,以后我可得更认真地和数学打交道啦,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会算错账喽。

嘿嘿,这就是我和数学在超市里的一次有趣邂逅呀。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作文500字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作文500字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上学,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这里面就是对时间的认识,这是数学。

我们到菜场、超市买菜、购物,这里有价格、重量、数量,米、分、厘米等,这里面是对数量、质量、长度和厚度的认识,这也是数学。

我们家里每天用的水、电,每月付出的水、电费,这里面是对成本费用的认识,这也是数学。

我们每天看多少页书,每天坚持阅读,我们一个月、一年又能看多少页书,这里面是对时间观念的认识,让我们学会珍惜时光,这也是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胜不枚举,数学给我带来许多乐趣。

有一次奶奶让我当一天家,我与奶奶一起去超市买菜,奶奶挑了青菜、山药、汇源果汁、西红柿、洋葱、大白菜、海天酱油、脉动、黄瓜,共需要付18元8角,我给了阿姨20元,阿姨找我1元2角,这一次我学习认识了人民币,我学会了结账、付款。

为此,我还写了一篇《我学会了付账》的日记发表了,非常高兴。

后来,我还写了《充卡》、《认识秤》、《义卖》、《有趣的数学课》、《做数学谜题真有趣》等多篇日记,有的还发表在微信达古小小美文和《淮河晨刊》上。

数学不但在生活中处处有,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同样也处处离不开数学。

我们学习的数学课,讲的全是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认识。

人们工作要顺利开展,科学家要成功搞好研究,数学也是最基础的本领。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提高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要从小重视学习数学,以学习数学的兴趣来提高我们的本领,为祖国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500字以内作文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500字以内作文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500字以内作文《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数学可就在我们身边哟!比如说,我们去买糖果,一包糖果 5 块钱,那两包就是 10 块钱。

这就是简单的数学计算呀。

还有,妈妈做蛋糕的时候,需要 3 个鸡蛋,爸爸做面包需要 2 个鸡蛋,那一共就需要 5 个鸡蛋,这也是数学。

我们搭积木的时候,数一数用了几块积木,这也是数学呢。

数学真的无处不在,它能帮我们解决好多好多生活中的小问题。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小朋友们,数学可有趣啦,而且它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哦!去超市的时候,我们能看到各种价格标签,算一算买东西花了多少钱,这就是数学。

和小伙伴们一起分苹果,每人几个,这也是数学。

像我们坐公交车,数有多少个站点,经过了几站,这都是数学在帮忙。

数学就像我们的好朋友,一直陪伴着我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500 字以内作文》小朋友们,数学一点都不神秘,它就在咱们每天的生活里。

比如过生日,要把蛋糕分成好几份,这就得用到数学知识,不然有人就会分得少,不开心啦。

还有玩跳棋,数数自己走了几步,能不能赢,这也离不开数学。

每天上学,几点起床,几点出门,在路上花了多长时间,都是数学在发挥作用。

数学就像个小魔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井井有条,可有意思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500 字以内作文》小朋友们,告诉你们哦,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像我们搭乐高,要知道用多少块零件,这就是数学。

出去游玩,数一数看到了几朵花,几只蝴蝶,这也是数学。

妈妈给零花钱,算一算能买几个喜欢的小玩具,这还是数学。

数学可好玩啦,它让我们更聪明,能解决好多好玩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摘要:生动的教学实践充分说明:学习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本文从运用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二个方面论述,理论联系实际,课例鲜明,层次清楚。

关键词:生活经验;实践操作;生活事例;贴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171-01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

如何在孩子们的面前展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呢?如何在数学的学习中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呢?我认为应该走一条数学与生活实际
密切结合的数学之路。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原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新课程》指出:“数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


的确,只有数学不再板起脸孔,而是与孩子们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才会学懂数学。

一运用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

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1.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减法的性质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下午放学,小明的妈妈给了10元钱去买东西,买洗衣粉3.8元,买牙膏3.2元,请帮小明算算,售货员应找回多少元?于是同学们就开始在练习本上算了起来,有的汇报:用10元减去买洗衣粉的钱,再减去买牙膏的钱,最后剩3元,列式为10-3.8-3.2=3(元)。

有的说我是这样想的:先把买洗衣粉和买牙膏的钱加起来一共是7元,再用10元减去,也是3元,而且要好算些。

列式为10-(3.8+3.2)=3(元),然后教师再引导进行比较,学生很轻松的掌握了该知识。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会让学生感到知识来源于生活。

2.通过实践操作,发现知识,学习数学
如在教”圆的周长”时先让每位学生找一个圆,测出它的直径和周长,再用周长除以直径,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结果有什么规律?学生很容易发现商都在3左右,这时老师再介绍圆周率的知识,并依据圆周率的意义、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推导出圆的周长公
式。

3.依托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例如:在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时,就拿来了学生熟悉的各种包装盒进行教学:推导出长方形的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形的表面积公式:棱长×棱长×6。

在巩固练习时,分别让学生量出各自带来的纸盒的长、宽、高,然后算出纸盒的表面积。

在拓展时,就以给教室墙壁或自己的房间涂涂料为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地面是不用涂的,门窗的面积也要去掉。

这样使学生感到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是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

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1.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在学习了周长、面积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测量一步的长度进行估测、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甚至将学生带出教室到校园里测量操场、教学楼的地
基、花园等的有关数据,并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以此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和周长面积公式的应用,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

学习了比例知识后运用同时同地影长和实物成正比例的知识测量较高建筑物的长度等。

学习了体积知识后,让学生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适用性,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2.增强数学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优化的思想是生活中最实用的知识,比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商店的立白洗衣粉有三种包装,⑴0.2千克每袋1.8元;⑵0.45千克每袋3.8元;⑶1.5千克每袋12元。

你认为买哪一种最合算,为什么?再如学习了一般较复杂应用题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六年级⑴班50名同学租车旅游,每辆大车坐12人,租价100元,每辆小车坐8人,租价80元,要求每辆车都坐满,你能设计几种租车方案,怎样租车最省钱?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打破数学教材的狭隘框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故事、实例、新闻等入手,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进行充实、重组和处理教材,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这样,不仅可使原来
十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学生感兴趣,而且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