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试题(二)
数据库原理试题及答案2

全国2001年10月自学考试数据库原理试题及答案2作者:ryan 点击:时间:2003-10-11 上午 23:05:00 来源: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A. 外模式B. 概念模式C. 内模式D. 存储模式2. 子模式DDL用来描述【】A. 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B. 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C.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D.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3. 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A. 相互调用B. DBMS调用OSC. OS调用DBMSD. 并发运行4. 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A. ∪,-,×,π和σB. ∪,-,∞,π和σC. ∪,∩,×,π和σD. ∪,∩,∞,π和σ5. 当关系R和S自然联接时,能够把R和S原该舍弃的元组放到结果关系中的操作是【】A. 左外联接B. 右外联接C. 外部并D. 外联接6. 下列聚合函数中不忽略空值 (null) 的是【】A. SUM (列名)B. MAX (列名)C. COUNT ( * )D. AVG (列名)7. 设关系模式R (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 = {B→C},则分解ρ= {AB,BC}相对于F 【】A. 是无损联接,也是保持FD的分解B. 是无损联接,但不保持FD的分解C. 不是无损联接,但保持FD的分解D. 既不是无损联接,也不保持FD 的分解8. 关系模式R分解成ρ= {R1,…,Rk},F是R上的一个FD集,那么R中满足F的每一个关系r,与其投影联接表达式mρ(r) 间的关系满足【】A. rÍ mρ(r)B. mρ(r) Í rC. r = mρ(r)D. r≠mρ(r)9.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A. 需求分析阶段B. 逻辑设计阶段C. 概念设计阶段D. 物理设计阶段10. SQL中,下列涉及空值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 AGE IS NULLB. AGE IS NOT NULLC. AGE = NULLD. NOT (AGE IS NULL)11. 如果事务T获得了数据项Q上的排它锁,则T对Q 【】A. 只能读不能写B. 只能写不能读C. 既可读又可写D. 不能读不能写12. 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A. 安全性管理子系统B. 完整性管理子系统C. 并发控制子系统D. 恢复管理子系统13. SQL的全局约束是指基于元组的检查子句和【】A. 非空值约束B. 域约束子句C. 断言D. 外键子句1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分片模式和分配模式均是【】A. 全局的B. 局部的C. 分布的D. 集中的15. 属性类型允许是基本数据类型、结构类型和集合类型的模型是【】A. 平面关系模型B. 嵌套关系模型C. 复合对象模型D. 分布式关系模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70分)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空格内。
数据库系统原理第二章习题

第2章关系数据库一、选择题1、关于关系模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个关系至少要有一个候选码B。
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C。
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D. 一个列的值可以来自不同的域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候选码都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B。
候选码中只能包含一个属性C. 主属性可以取空值D. 关系的外码不可以取空值3、关系操作中,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
A. 记录B。
集合 C. 元组D。
列4、假设存在一张职工表,包含“性别”属性,要求这个属性的值只能取“男”或“女”,这属于().A。
实体完整性B。
参照完整性 C.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D。
关系不变性5、有两个关系R(A,B, C)和S(B, C, D),将R和S进行自然连接,得到的结果包含几个列()A. 6 B。
4 C。
5 D. 2二、判断题1、关系模型的一个特点是,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都可以使用相同的结构类型来表示。
()2、关系模型中,非主属性不可能出现在任何候选码中。
()3、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
()三、填空题1、在关系模型中,关系操作包括查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2、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约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关系模型包括8种查询操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和笛卡儿积是5种基本操作,其他操作可以用基本操作定义和导出。
4、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部门号)和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称)存在引用关系,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参照关系,____________是外码。
四、综合题假设有一个数据库包含以下关系模式:Teacher(Tno, Tname, Tage,Tsex)Department(Dno, Dname,Tno)Work(Tno,Dno,Year, Salary)教师表Teacher由教师代码Tno、教师名字Tname、教师年龄Tage、教师性别Tsex组成. 系表Department由系代码Dno、系名Dname、系主任代码Tno组成工作表Work由教师代码Tno、系代码Dno、入职年份Year、工资Salary组成使用关系代数表示每个查询(1)列出工资超过5000的教师的不同年龄;(2)查找不在计算机系工作的教师代码;(3)系主任T1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教师姓名。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真题及答案(附解析)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真题及答案(附解析)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真题及答案(附解析)导言:数据库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对于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自考的学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介绍一些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的真题,并提供详细的答案和解析。
一、概述数据库系统原理是指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以及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等内容的理论基础。
下面列举了一些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的真题,供学生们参考。
1. 真题一:关系数据库中,主键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案及解析:主键是用于唯一标识关系中的元组的一个属性或属性集合。
主键在关系模型中具有唯一性和非空性的特点,可以保证关系中的每个元组都能被唯一地标识出来。
例如,在一个学生信息表中,学号可以作为主键,因为每个学生的学号都是唯一的,通过学号就能准确地找到对应的学生信息。
2. 真题二:请简要介绍数据库事务的特性,并解释原子性和持久性的含义。
答案及解析:数据库事务具有ACID特性,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其中,原子性指事务是不可分割的最小执行单位,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持久性表示一旦事务提交,其对数据库的修改将永久保存。
例如,当转账操作发生时,如果转账成功,那么转出账户的余额减少,转入账户的余额增加,这些修改将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即持久性的体现。
二、数据库系统原理的真题及答案1. 真题三:请简要解释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并描述其各个层次的特点。
答案及解析: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交互的最高层次,每个外模式定义了用户能够看到和操作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访问方式;概念模式是数据库整体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集合;内模式是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库中实际存储数据的层次。
三级模式结构的设计使得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交互更加灵活,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性和数据的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原理第2阶段练习题20年江大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数据库系统原理》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12题,总分值36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在视图上不能完成的操作是()。
(3 分)A. 更新视图B. 查询视图C. 在视图上定义基本表D. 在视图上定义新视图2. 若用如下的SQL语句创建了一个表S :CREATE TABLE S(S# CHAR(6) NOT NULL,SNAME CHAR(8) NOT NULL,SEX CHAR(2),AGE INTEGER)今向S表插入一行时,下述选项中哪一项可以被插入()?(3 分)A. ('041001','李雪娜',女,'23')B. ('040746','章威',NULL,NULL)C. (NULL,'贾涛','男',29)D. ('042345',NULL,'女',25)3. SQL语言具有()的功能。
(3 分)A. 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B. 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C. 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D. 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4. 在部分匹配查询中,关于通配符“?”()。
(3 分)A. 可以代表多个字符B. 代表一个字符C. 不能与通配符“%”一起使用D. 可以代表零个或多个字符5. SQL语言是()语言。
(3 分)A. 层次数据库B. 网络数据库C. 关系数据库D. 非数据库6. 设有属性集X,Y以及关系模式R,如果X和Y之间是“N:1”关系,则存在函数依赖()。
(3 分)A. Y→XB. X→RC. X→YD. 不存在函数依赖7. 下图中给定关系R()。
数据库原理期末标准试题第2套及标准答案

数据库原理试题B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那个编号填入题目的括号内。
每小题 1分,本大题共20分。
)1、下面对数据库特点的不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中的数据采用统一的模型来表示。
B.数据之间的联系不强。
C.数据冗余度低。
D.数据由一个软件统一管理。
2、下面对数据模型的不正确叙述是()。
A.数据模型是用来表示数据及数据之间联系的。
B.数据模型可分为三个层次: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C.逻辑层次上的数据模型有三个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
D.到目前为止,逻辑数据模型只有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3、下面对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三级模式结构可提供数据独立性。
B.三级模式结构通过两级映象来实现数据独立性。
C.模式做了修改,用户的应用程序不必修改。
D.内模式做了修改,模式一要定修改。
4、下面对“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关系中元组顺序的改变不影响关系结果。
B.关系中每个属性都不能再分割。
C.关系中不允许在关系中出现两条完全相同的元组。
D.关系中属性顺序的改变会影响关系结果。
5、下面对关系“键”概念的不正确叙述是()。
A.一个关系只能有一个候选键。
B.候选键是指在一个关系中,能够唯一标识每个元组且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集。
C.一个关系模式只能有一个“主键”。
D.候选键再添加一个属性便可构成一个“超键”。
6、设关系R和S的属性集相同,W是R的属性集的子集,下面不正确的等式是()。
A.πW(R∪S)=πW(R)∪πW(S)B.σ(F)(R-S)=σ(F)(R)-σ(F)(S)C.σ(F)(R∩S)=σ(F)(R)∩σ(F)(S)D.σ(F)(R∪S)=σ(F)(R)∪σ(F)(S)7、不属于DBA职责的是()。
A.模式定义 B.对数据库访问的授权C.完整性约束的说明 D.查看或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
数据库系统原理试题及答案2

一.raid1和raid5 方案的基本原理分析是什么?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答:本题顺便说说别的RAID技术规范简介冗余磁盘阵列技术最初的研制目的是为了组合小的廉价磁盘来代替大的昂贵磁盘,以降低大批量数据存储的费用,同时也希望采用冗余信息的方式,使得磁盘失效时不会使对数据的访问受损失,从而开发出一定水平的数据保护技术,并且能适当的提升数据传输速度。
过去RAID一直是高档服务器才有缘享用,一直作为高档SCSI硬盘配套技术作应用。
近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成本的不断下降,IDE硬盘性能有了很大提升,加之RAID芯片的普及,使得RAID也逐渐在个人电脑上得到应用。
那么为何叫做冗余磁盘阵列呢?冗余的汉语意思即多余,重复。
而磁盘阵列说明不仅仅是一个磁盘,而是一组磁盘。
这时你应该明白了,它是利用重复的磁盘来处理数据,使得数据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RAID的工作原理RAID如何实现数据存储的高稳定性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它的工作原理。
RAID按照实现原理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级别,不同的级别之间工作模式是有区别的。
整个的RAID结构是一些磁盘结构,通过对磁盘进行组合达到提高效率,减少错误的目的,不要因为这么多名词而被吓坏了,它们的原理实际上十分简单。
问了便于说明,下面示意图中的每个方块代表一个磁盘,竖的叫块或磁盘阵列,横称之为带区。
RAID 1:镜象结构RAID2:带海明码校验RAID3:带奇偶校验码的并行传送RAID4:带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RAID6:带有两种分布存储的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RAID7:优化的高速数据传送磁盘结构RAID10:高可靠性与高效磁盘结构raid 0 高性能低稳定性中等成本raid1 高稳定性普通性能中等成本raid 0+1 高稳定性高性能高成本raid5 高性能中等稳定性中等成本一、RAID模式优缺点的简要介绍目前被运用较多的RAID模式其优缺点大致是这样的:1、RAID0模式优点:在RAID 0状态下,存储数据被分割成两部分,分别存储在两块硬盘上,此时移动硬盘的理论存储速度是单块硬盘的2倍,实际容量等于两块硬盘中较小一块硬盘的容量的2倍。
数据库系统原理第2阶段测试题

数据库系统原理第2阶段测试题(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章至第4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SQL语言的数据操纵语句包括 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等。
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使用最频繁的语句是______。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ELETE2.SQL语言具有两种使用方式,分别称为交互式SQL和______。
A.提示式SQL B,多用户SQLC.嵌入式SQL D.解释式SQL3.假定学生关系是S(S#,SNAME,SEX,AGE),课程关系是C(C#,CNAME,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是SC(S#,C#,GRADE)。
要查找选修“COMPUTER”课程的“女”学生姓名,将涉及到关系______。
A.S B.SC,C C.S,SC D.S,C,SC4.规范化过程主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以及______的缺陷。
A.数据的不一致性 B.结构不合理C.冗余度大 D.数据丢失5.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______问题而引人的。
A.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 B.提高查询速度C.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第 6到第9题基于这样的三个表:即学生表 S、课程表 C和学生选课表 SC,它们的结构如下:S(S#,SN,SEX,AGE,DEPT)C(C#, CN)SC(S#,C#,GRADE)其中:S#为学号,SN为姓名,SEX为性别,AGE为年龄,DEPT为系别,C#为课程号,CN11为课程名,GRADE为成绩。
数据库原理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二)

数据库原理复习练习题含答案泰山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系统概论本科试卷(试卷共6页,答题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统分人复核人得分得分阅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8910答案1、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控制数据库的主要软件,简称()。
A、DBB、DBMSC、DBSD、DBT2、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信息模型是()。
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E-R模型3、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
A. 数据结构B. 数据操作C.数据控制D. 完整性规则4、下列语句中,()不属于SQL中DML的语句A.SELECTB.CREATEC.INSERTD.DELETE5、一个关系模式属于3NF,是指( )。
A.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主键B.主键唯一标识关系中的元组C.关系中的元组不能重复D.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6、设有关系R(A,B,C)R上的函数依赖集F={A→B,A→C}。
则关系R属于( )A.1NFB.2NFC.3NFD.BCNF7、DBMS在运行过程中建立的日志文件,主要用于对数据库的()A.安全性控制 B. 并发调度控制C.数据库恢复 D. 完整性控制8、设关系模式R是3NF模式,那么下列说明不正确的是()。
A.R必是2NF模式 B.R必定不是BCNFC.R可能不是BCNF D.R必定是1NF模式9、.若事务T1已经给数据Q加上了S锁,则事务T2对Q可以()A. 加S锁B. 加X锁C. 加S锁,或X锁D.不能再给Q加任何锁10、SQL提供的触发器机制是对数据库系统采取的一种()措施。
A、完整性控制B、安全性控制C、数据库恢复D、事务并发控制得分阅卷人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 、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规则。
2、事务故障包括事物内部故障、_________、介质故障、计算机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采用规范的方法,使分解后的模式属于第二或第三范式,只能保证无损连接,不能绝对保持依赖。
(×)2.原则上,两个不同的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值不能相同,但在给定关系中的元组可以是完全相同的。
(×)3.概念设计可以独立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5.在视图中插入一个元组,该元组会同时插入到基本表中。
(√)6.对象查询语言中,可以用运算符ELEMENT从多个元素的聚集中提取单个元素。
(×)7.对于表只能有惟一的主键码,但可有任意数量的UNIQUE属性或属性集。
(√)8.如果一个关系没有一个属性能由所有其他属性函数决定,则该关系根本不存在非平凡函数依赖。
(√)9.超类可以自动继承子类的所有特性。
(×)二、选择题1.实体联系模型属于( D )。
A. 层次模型B. 网状模型C. 关系模型 D 概念模型2.在一个关系中,任意两个元组的值( C )。
A. 可以全同B. 必须全同C. 不能全同D. 以上都不是4.SQL是( C )的缩写.A. Standard Query LanguageB. Select Query LanguageC.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D. 以上都不是6.在数据库设计中,当合并局部E---R图时,职工在某一局部应用中被除数当作实体,而在另一局部应用中被除数当作属性,那么被称之为( A )冲突。
A.结构B.命名C.联系D.属性7.在关系中的各元组的( B )。
A.顺序不能任意排列,一定要按照输入的顺序排列B.顺序可以任意排列C.顺序一定要按照关键字段值的顺序排列D.排列顺序不同,统计处理的结果就可能不同。
8.SQL中创建基本表应使用( C )语句。
A.CREATE VIEWB.CREATE DATABASEC.CREATE TABLED.CREATE FORM9.与WHERE 年龄BETWEEN 32 AND 45 语句等价的子句是( D )。
A. WHERE年龄>32 AND年龄<45B. WHERE年龄>=32 AND年龄<45C. WHERE年龄>32 AND年龄<=45D. WHERE年龄>=32 AND年龄<=4510.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职员与部门的联系类型是( C )。
A. m : nB. 1 : nC. n : 1D. 1 : 111.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内模式有( A )。
A.1个B.2个C.三个D.任意多个12.下述那一条不属于概念模型应具备的性质( D )。
A.有丰富的语义表达能力B.易于交流和理解C.易于变动D.在计算机中实现的效率高13.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 C )。
A.网状模型B.层次模型C.关系模型D.面向对象模型14.使用CREATE VIEW语句建立的是( C )。
A.数抿库B.表C.视图D.索引15.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t R(t) ∧S(t)}表达的是( D )。
A. R SB. R SC. R-SD. S-R16.如果一个关系R中的所有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键码,则称关系R属于( A )。
A. 2NFB. 3NFC. 4NFD. BCNF17.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是( D )。
A.数据结构B.数据库管理系统C.操作系统D.数据模型18.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图书,一本图书只能借给一个学生,学生和图书之间的联系为( B )的联系。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多对一三、填空题1.数据在空间上的传递称为(通信);在时间上的传递称为(存储)。
2.DBS由(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用户)五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3.SQL语言的功能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4.数据库管理员利用(Grant )语句将对某类数据的操作权限赋于用户;用(revoke )语句收回用户对某类数据的操作权限。
7.一个关系进行分解时必须考虑两个问题是(无损联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8.数据操作描述的是系统的动态特性,主要分为(更新)和(检索)两大类,共包括(插入(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4种操作。
9.在SQL中表示并集的关键字是(UNION )。
四、名词解释1.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或DB通用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不仅包括数据本身,而且包括数据之间的联系。
2.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的形式来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3.函数依赖:用U表示属性集的全集{A1,A2,…,An},设R(U)是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Y是U的子集,若对于X的每一个具体值,Y都有唯一的具体值与之对应,则称Y函数依赖于X, 或X函数决定于Y, 记作X->Y, X为决定因素。
4.候选关键字(注:用函数依赖来描述):候选关键字(注:用函数依赖来描述)在关系模式R(U)中,K是U中的属性或属性组。
如果K-- f R,则称K为R(U)的一个候选关键字。
5.DBMS:DBMS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它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五、简答题3.数据库设计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答:数据库设计分为三大阶段,分别是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的任务是:产生反映全组织信息需求的整体数据库概念结构,即概念模式。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将概念结构转换成特定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的过程。
物理结构设计阶段的任务是:为了有效地实现逻辑模式,确定所采用的存储策略。
1.什么是关系模型?答:数据以关系的形式,也就是以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其数据模型就是所谓的关系模型。
3.为什么在数据库设计阶段不直接用关系模型,而首先用ODL或E-R图进行设计?答:因为关系模型中只有单一的概念——关系,没有其他的辅助概念,例如ODL 中的类和联系,E-R图中的实体集和联系等,所以在数据库设计阶段用关系模型不如用ODL或E-R图来得方便和直观。
六、综合题1.假设学生——课程数据库关系模式如下:S(Sno,Sname,Sage,Ssex)C(Cno,Cname,Teacher)SC(Sno,Cno,Grade)用SQL语句表达下列查询:(1)找出刘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SELECT Cno,CnameFROM CWHERE Teacher LIKE‘刘%’;(2)找出年龄小于22岁的女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Sno,SnameFROM SWHERE Sage 22 AND Ssex=‘F'1.用SQL的有关语句定义:(1)学生关系Student,包括学号Sno、姓名SN、年龄SA;CREATE TABLE Student(Sno INT PRIMARY KEYSN CHAR(30),SA INT);(2)课程关系Course,包括课程号Cno、课程名CN、任课教师CT;CREATE TABLE Course(Cno INT PRIMARY KEY,CN CNAR(30),CT CHAR(30));(3)学生选课关系SC,包括Sno,Cno和成绩G。
CREATE TABLE SC(Sno INT,Cno INT,G INT,PRIMARY KEY(Sno,Cno),FOREIGN KEY(Sno)REFERENCES Student(Sno),FOREIGN KEY(Cno)REFERENCES Course(Cno));2.按题1的学生关系模式,用SQL的有关语句。
(1)授予赵华对学生关系Student的插入和修改权限;GRANT INSERT,UPDATE ON Student TO‘赵华’;(2)插入任意3个学生的完整信息;INSERT INTO Student(TABLE (01001,‘赵华’,19),(01002,‘李芳’,18),(01003,‘刘红’,20),);(3)修改所有学生的年龄。
UPDATE StudentSET SA=SA+1;3.结合题1定义的学生选课数据库,用SQL语句查询学生数据库课程的成绩,输出学生姓名和成绩,按成绩排序(降序);若成绩相同,再按学号排序(升序)。
SELECT SN,GFROM Student,Course,SCWHERE Student. Sno=SC.Sno AND Course. Cno=oAND Course. CN=‘数据库’ORDER BY G DESC,Sno;感谢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