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工作原理与操作
泵的工作原理范文

泵的工作原理范文泵是一种将物质从低压区域转移至高压或高能区域的设备。
它是通过机械或物理方式,将物质质量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泵可以运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工业、建筑、农业、水处理和能源等。
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吸入过程:当泵腔内的压力低于流体所在区域的压力时,泵开始吸入流体。
泵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吸入,例如负压、离心力或重力。
吸入流体过程中,由于压差,流体从低压区域进入泵腔。
2.封闭过程:当流体进入泵腔后,进一步的活塞或螺杆运动将关闭泵的吸入孔。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泵腔内的活塞、螺杆或其他可移动的部分来完成。
这样一来,泵腔就被封闭,保持流体在腔内。
3.推出过程:一旦泵腔被封闭,泵开始用力将流体从泵腔推出。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泵的驱动力(如电机、发动机等)提供。
在推出过程中,泵的工作物质会在泵腔内发生受限的或受控制的压力增加。
这个增加的压力有助于将流体推到比泵腔压力更高的区域。
4.排出过程:一旦流体被推到高压或高能区域,泵开始排出流体。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减少泵腔内的压力来实现,或者通过减小泵腔的容积。
泵腔内的压力降低会导致流体从泵腔排出。
总的来说,泵通过连续地吸入、封闭、推出和排出流体,将物质从低压或低能区域转移至高压或高能区域。
不同类型的泵(如离心泵、容积泵和轴流泵等)在工作原理上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需要注意的是,泵的工作原理受到物质性质、泵的设计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泵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工作条件。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泵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及其工作原理。
液压手动泵工作原理

液压手动泵工作原理
液压手动泵是一种通过手动操作产生液压能量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泵体结构:液压手动泵由泵体、手柄、活塞和阀门等组成。
手柄通过连接杆与活塞相连,手柄的上下运动能够带动活塞的往复运动。
2. 工作循环:当手柄向上移动时,活塞向上运动,泵体内的液体被活塞抽入泵体。
当手柄向下移动时,活塞向下运动,泵体内液体被挤压出去。
3. 工作原理: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泵体内液体被抽入泵体。
此时手柄向下移动,活塞会向下运动,液体通过泵体的出口阀门流出,从而输出液压能量。
4. 阀门控制:液压手动泵通常配备进、出口阀门,这些阀门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向和压力。
在手柄运动的过程中,阀门会自动开启或关闭,确保液压能量的输出和流动的方向。
5. 应用领域:液压手动泵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手动操作的场合,例如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机械加工设备、船舶和起重机械等。
总之,液压手动泵通过手动操作实现活塞的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液体的流动和输出液压能量。
其简单可靠的工作原理使其在许多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各种各样的泵及工作原理

各种各样的泵及工作原理泵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用于输送、提升或压缩液体或气体。
泵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泵及其工作原理。
1.离心泵:离心泵是最常见的一种泵,利用离心力将液体推向出口。
其主要部件包括叶轮、泵壳和轴承。
当泵的叶轮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被推向出口。
离心泵广泛用于供水、排水、冷却系统等。
2.容积泵:容积泵通过改变腔体的体积来输送液体。
常见的容积泵包括柱塞泵和螺杆泵。
柱塞泵通过柱塞在腔体内移动来改变腔体体积,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螺杆泵则通过螺杆的旋转来推动液体向出口流动。
3.压力泵:压力泵主要用于提供高压液体或气体,常见的压力泵有柱塞泵和活塞泵。
这些泵通过柱塞或活塞的横向运动将液体或气体压缩,并将其推送到高压区域。
4.磁力泵:磁力泵是一种无轴封的泵,通过磁力耦合将动力传输给叶轮。
这种设计消除了传统泵中的轴封泄漏问题,使磁力泵在腐蚀性液体或可能引起泄漏的液体中得到广泛应用。
5.真空泵:真空泵主要用于抽取气体并创造真空环境。
常见的真空泵有旋片泵、阻隔泵和根式泵。
旋片泵通过旋转的叶片创造真空,阻隔泵通过中间物体与气体进行隔离,而根式泵则通过双罗茨齿轮的运动来抽取气体。
6.潜水泵:潜水泵主要用于从井或水体中抽水。
潜水泵通常被置于液体中,通过旋转的叶轮将液体吸入并推向出口。
这种泵适用于向上抽水,可以广泛用于农田灌溉、市政排水等领域。
这些只是泵的一些常见类型,实际上还有很多不同的泵种。
每种泵的工作原理都有不同,但它们都可以通过改变压力、容积或离心力来实现液体或气体的输送。
在选择泵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工作条件来选择最合适的泵类型。
消防水泵工作原理与操作

消防水泵工作原理与操作消防水泵是消防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和正确操作对于消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消防水泵的工作原理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一、消防水泵工作原理消防水泵主要通过电动机带动叶轮旋转,从而将水从水源处抽取出来,并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到消防设备中,如喷淋系统、消防栓等。
以下是消防水泵的工作原理:1. 启动过程:当消防系统需要供水时,电动机启动,水泵进入工作状态。
同时,水泵的进口阀门自动打开,从水源处吸水,然后流经泵体。
2. 水泵抽水:水泵的叶轮受到电动机的驱动,迅速旋转,形成一定的负压,将水从进口处抽取到泵体内。
3. 水流排出:水泵吸入的水通过泵体,进入出口管道。
此时,出口阀门打开,水流经过管道被输送到需要消防水源的地方。
4. 水压维持:当消防系统压力下降时,消防水泵会自动启动,通过抽水和排水过程,提供足够的水压,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消防水泵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操作消防水泵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关键,以下是消防水泵的操作步骤:1. 启动前的准备:在启动消防水泵之前,操作人员需要检查电源是否正常连接,确认消防系统的水源是否通畅,以及水泵的各个阀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启动水泵:按下启动按钮,启动电动机,使水泵开始工作。
注意观察电流表,确保电流正常,若异常,请立即停止运行并检查故障。
3. 监测水压:启动后需要监测消防系统的水压是否稳定,如水压不稳定或过低,应立即停止水泵运行,并检查是否存在漏水或管道阻塞等故障。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消防水泵的工作状态,如电动机的运转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响等异常情况,以及各个阀门的密封性能是否正常。
5. 停止水泵:当消防系统不再需要供水时,可以按下停止按钮,停止水泵的运行。
注意在停止前应先关闭出口阀门,以免因水压过大而造成设备损坏。
三、消防水泵的维护保养为了确保消防水泵的长期稳定工作,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以下方面:1. 润滑系统:定期检查润滑系统,确保油脂充足,润滑部件正常工作,如有需要,及时添加润滑油。
水泵工作原理

水泵工作原理引言概述:水泵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用于将水或者其他液体从低处抽送到高处。
水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能量转换,将机械能输送给液体,使其产生流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泵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组成、工作过程和应用领域。
一、水泵的组成1.1 主体结构水泵的主体结构通常由电动机、泵体和轴承组成。
电动机提供动力,泵体负责承载液体和转化能量,轴承则支撑转子的运转。
1.2 叶轮叶轮是水泵的核心部件,通常由叶片和轮盘组成。
当电动机启动时,叶轮开始旋转,通过离心力将液体从吸入口抽入泵体,并向出口处推送。
1.3 密封装置水泵的密封装置用于防止液体泄漏。
常见的密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
填料密封通过填充柔性材料,如纤维、橡胶等,来达到密封效果;机械密封则通过机械装置实现液体的密封。
二、水泵的工作过程2.1 吸入过程当水泵启动后,叶轮开始旋转,产生离心力。
吸入口处的压力低于液体的压力,使液体被吸入泵体。
2.2 推送过程液体进入泵体后,叶轮的旋转使液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产生高压。
高压液体被推送到出口处,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2.3 排放过程当液体被推送到出口处后,泵体的压力高于出口处的压力,液体被排出水泵,继续流动到需要的位置。
三、水泵的应用领域3.1 工业领域水泵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用于输送、供水、排水、循环冷却等。
比如,工厂中的冷却系统、供水系统以及排污系统都需要水泵来实现液体的输送和循环。
3.2 农业领域农业领域中,水泵常用于灌溉系统。
通过水泵将水源抽送到田地中,实现农作物的灌溉,提高农业产量。
3.3 建造领域在建造领域,水泵被广泛应用于楼宇供水系统、消防系统以及排水系统。
水泵的运行保证了建造物内外水的正常供应和排放。
四、水泵的类型4.1 基于工作原理的分类根据水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将其分为离心泵、容积泵和混流泵等。
离心泵通过叶轮的离心力将液体抽送,容积泵则通过容积变化实现液体的输送,混流泵则结合了离心泵和容积泵的特点。
泵的工作原理与操作ppt课件

离心泵的正常操作和维护 1、待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起动泵。系启动时应注意旋转方向(如不对,立即改正),同时注意电机电流变化,不允许超过规定。待电流、转数和压力达到正常,密封也不漏,再慢慢打开泵的出口阀。要注意不要使泵在出口阀关闭状态下长时间运转,一般不超过三分钟。否则,泵中液体循环温度升高,易生气泡,使泵抽空。 2、泵的流量用出口阀控制。切忌,不能用入口阀来调节流量。 3、泵正常运行时,要不断检查泵出口压力、流量、电流等,不允许超过规定指标。 4、轴承温度不应高于65℃,电机温度不应高于70℃。 5、经常检查冷却水畅通情况。 6、经常检查润滑油标尺,保持规定油面。 7、检查泵运转中有无杂音、震动及泄漏等发现有异常,应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8、定期更换润滑油和润滑脂。
2.1离心泵的结构特点
离心泵型式粗分为悬臂式、双支撑式、立式泵三类。
离心泵结构
悬臂泵
双支承泵
立式高速泵
2.2屏蔽泵的结构特点
离心泵、屏蔽泵过流部分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屏蔽泵都是通过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以增加液体的静压能和动能(主要增加静压能)。充满在泵中的液体随叶轮回转,产生离心力,向四周甩出。
泵的工作原理与操作
1、泵的分类
根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裂解车间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叶片式泵:离心泵、屏蔽泵。 1.2容积式泵:往复泵(柱塞泵、隔膜泵、计量泵)、齿轮泵、螺杆泵。 1.3其他类型泵:喷射泵。
2、泵的结构特点
2.1离心泵的结构特点 2.2屏蔽泵的结构特点 2.3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2.4螺杆泵的结构特点 2.5往复泵的结构特点
叶轮 叶轮有开式、半闭式和闭式三种,如图所示。 开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无盖板,制造简单、清洗方便,适用于输送含有较大量悬浮物的物料,效率较低,输送的液体压力不高;半闭式叶轮在吸入口一侧无盖板,而在另一侧有盖板,适用于输送易沉淀或含有颗粒的物料,效率也较低;闭式叶轮在叶轮在叶片两侧有前后盖板,效率高,适用于输送不含杂质的清洁液体。一般的离心泵叶轮多为此类。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操作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操作
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动力泵,它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一个低压区域输送到一个高压区域。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和动能转换。
首先,液体进入离心泵的吸入口,然后通过旋转的叶轮。
当叶轮旋转时,它会产生离心力,使液体沿着叶轮的边缘向外移动。
这会导致液体的压力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液体的动能。
随着液体在叶轮中不断旋转,它的压力和动能会不断增加。
接下来,液体被强制排出叶轮,并通过泵的出口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在出口管道中,液体的动能转换为压力能,从而产生高压。
这样,液体就能够被输送到需要的地方,比如水池、管道或者喷灌系统。
在操作离心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泵的吸入口没有堵塞,以确保液体能够顺利进入泵内。
2. 检查泵的密封件和轴承,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防止泄漏或损坏。
3. 确保泵的电机或驱动装置正常运转,以提供足够的动力给泵。
4. 定期检查泵的叶轮和内部零件,以确保它们没有磨损或损坏,影响泵的性能。
总的来说,离心泵通过离心力和动能转换来输送液体,操作时
需要确保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以保证泵的正常运行和输送液体的
效率。
低温泵说明及操作

低温泵说明及操作低温泵是一种用于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泵,广泛应用于冷凝器、制冷设备、科学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低温泵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工作原理低温泵采用循环润滑系统,通过泵体内的涡轮叶轮运转来提供负压能力。
当泵启动时,涡轮叶轮产生吸力,将低温液体吸入泵体,然后通过泵的排放口排出。
低温泵采用特殊的材料制成,以确保其在低温环境下的高效性能和可靠性。
二、操作方法1. 确保泵体在线路中正常安装并连接好电源。
2. 打开泵的进气阀门,检查进气管道是否畅通。
3. 检查泵的排放口阀门是否正确关闭。
4. 启动泵的电源,注意观察电流是否正常。
5. 在泵运行前,确保泵体内无异物,以避免堵塞泵口。
6. 当泵运行时,保持泵的进气口处于干燥状态,以防止进气口积水。
7. 在泵停机后,及时关闭泵的电源,并进行相应的维护和清洁。
三、注意事项1. 在操作低温泵前,确保已经了解和熟悉低温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使用低温泵时,应注意防止泵体过热,避免损坏泵内部零件。
3. 定期检查泵体内的密封件、轴承等零部件,并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4. 避免低温泵长时间运行,以免过度磨损泵内部的零部件。
5. 注意保持低温泵周围环境的清洁,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泵体。
6. 在维护低温泵时,应先切断电源,并等待泵体冷却后再进行操作。
总结:低温泵是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下工作的泵,具有高效性能和可靠性。
在操作低温泵时,需要注意正确安装、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了解低温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并遵循注意事项,将有助于提高低温泵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往复泵的特点
1、往复泵的流量仅与活塞行程、直径和往复次数 有关,与扬程无关,不能用排出阀来调节流量。 (理论上往复泵的扬程可以无限高,必须安装安 全阀和其他安全装置) 2、具有自吸作用(入口有堵塞、气蚀、阀漏、漏 入空气等回造成排量不足)。 3、由工作原理而知吸入排除过程不连续,所以, 流量不均匀。 4、计量泵增加了行程调节机构(N型轴)。 5、隔膜泵在泵头中有一层弹性隔膜。
2.1离心泵的结构特点
离心泵型式粗分为悬臂式、双支撑式、立 式泵三类。
离心泵结构
悬臂泵
双支承泵
立式高速泵
2.2屏蔽泵的结构特点
离心泵、屏蔽泵过流部分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屏蔽泵都是通过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 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以增加液体的静压 能和动能(主要增加静压能)。充满在泵中的液 体随叶轮回转,产生离心力,向四周甩出。
先停泵,后关排出阀,等停转再关吸入阀,以免泵吸空
• 泵不允许长时间完全通过调压阀回流运转 • 不应靠调压阀大流量回流使泵适应小流量的需要
节流损失严重,会使液体温度升高,甚至使泵变形而损坏
2.5往复泵的结构特点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活塞自左向右移动时,泵缸内形成负压,则贮 槽内液体经吸入阀进入泵缸内。当活塞自右向左移动时, 缸内液体受挤压,压力增大,由排出阀排出。 往复泵适用于高压头、小流量、高粘度液体的输送,但不 宜于输送腐蚀性液体。 往复泵启动时不需灌人液体,因往复泵有自吸能力, 往 复泵启动前必须将排出管路中的阀门打开。 往复泵的流量不能用排出管路上的阀门来调节,而应采用 旁路管或改变活塞的往复次数、改变活塞的冲程来实现。
开停泵
1、开泵 接通电源 开始运行时,慢慢打开出口阀门,直到规定的流量为止。 2、停泵 缓慢关闭泵出口阀。 关电源开关。确认进、出口管线上无漏点。 关闭泵入口阀。 停加热,待泵体温度降到80℃之下后,停冷却液。 对于重组分或腐蚀性物料,要及时将泵壳内的液体排出。
屏蔽泵日常巡检要点
泵的工作原理与操作
1、泵的分类
根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裂解车间泵大致 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叶片式泵:离心泵、屏蔽泵。
1.2容积式泵:往复泵(柱塞泵、隔膜泵、计量 泵)、齿轮泵、螺杆泵。 12.1离心泵的结构特点 2.2屏蔽泵的结构特点 2.3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2.4螺杆泵的结构特点 2.5往复泵的结构特点
工作电流是否小于额定值。 压力表是否指示所要求值。 TRG表指示是否在红色区域,如是切换到备台, 并隔离待修。 是否有异常噪声或振动。 确认带夹套屏蔽泵冷却水出口管线温度是否过 高。
屏蔽泵常见故障及处理
泵启动后,未开出口阀,其压力表读数能达到规 定值要求,但出口阀开启后, 其压力表读数达 不到规定值的60%到70%,且无异常振动,此 属电机电源线接反,需与电气联系,调换电源线。 泵启动后,有异常振动,压力表读数较小或没有, 此属泵内气体未排净,需迅速停泵做排气处理。 泵的轴承和定子转子磨损,需停泵检修。
8.1离心泵 启动前准备工作 (1) 检查泵及出、入口管线的各部件,如阀门、法兰、地脚 螺钉、联轴器、温度计和压力表等,看是否正常好用 (2)给轴承箱内加油,油面应在油标的1/2—2/3处。 (3)盘车,检查泵的转动情况,是否有不正常的声音。 (4)打开轴承及盘根的冷却水。 (5)打开压力表阀。 (6)打开泵的入口阀,排除泵内存气,使泵内允满液体。 (7)具有密封油系统的泵,风将密封油加够,并进行循环。 (8)检查好泵的安全设施(对轮防护掣,接地线等)
离心泵、屏蔽泵的结构
普通离心泵的驱动:电机+联轴器+轴,使叶 轮与电动机一起旋转而工作, 屏蔽泵把泵和电机连在一起,电动机的转子和 泵的叶轮固定在同一根轴上,利用屏蔽套将电 机的转子和定子隔开,转子在被输送的介质中 运转,其动力通过定子磁场传给转子。这种结 构取消了传统离心泵具有的旋转轴密封装置, 故能做到完全无泄漏。 屏蔽泵无轴封,可用于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或 贵重介质,对输送腐蚀性介质的泵,要求对流 部件采用耐腐蚀性材料。
Q n H n 2 P n 3 = ' ; ' =( ' ) ; ' =( ' ) ' Q n H n P n
H KQ2
将泵在不同转速下的特性曲线画在同一坐标图上,并 将等效率点连成线,得到通用特性曲线。特点:经济 性最好,不会引起汽蚀。但须配可变速原动机,初投 资和控制成本高。
各类型泵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叶轮
叶轮有开式、半闭式和闭式三种,如图所示。
开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无盖板,制造简单、清洗方便,适用于输送 含有较大量悬浮物的物料,效率较低,输送的液体压力不高;半闭式叶 轮在吸入口一侧无盖板,而在另一侧有盖板,适用于输送易沉淀或含有 颗粒的物料,效率也较低;闭式叶轮在叶轮在叶片两侧有前后盖板,效 率高,适用于输送不含杂质的清洁液体。一般的离心泵叶轮多为此类。
4、常用工况调节方法
4.1. 节流调节法 4.2. 回流调节法 4.3. 变速调节法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4.1. 节流调节法 关小排出阀,泵流量减小, 功率降低,效率降低,工作 扬程增加,允许吸上真空度 增大;原管路所利用的扬程 为H1, H1 - H1为关小排出 阀的节流损失。 特点:方法简单,经济性差,节流引起发热。 泵特性曲线平坦(ns小)且管路特性曲线平坦(阻 力小)时,节流损失小。一般不用关小吸入阀的 方法调节。
泵的叶片断裂
3.4离心泵产生汽蚀的原因
1、被输送的介质温度过高; 2、入口压力过低,有气体被吸入; 3、泵的安装高度过高; 4、流速和吸入管路上的阻力太大; 5、吸入管道、压兰(指不带液封的) 密封不好,有空气进入。
3.5气蚀的解决措施
1.清理进口管路的异物使进口畅通,或 者增加管径的大小; 2.降低输送介质的温度; 4.降低安装高度; 5.重新选泵,或者对泵的某些部件进行 改进,比如选用耐汽蚀材料等等. 6 .使泵体内灌满液体或者在进口增加一 缓冲罐就可以解决.
3.离心泵的汽蚀发生的机理
3.1、汽蚀的后果
汽蚀使过流部件被剥蚀破坏 通常离心泵受汽蚀破坏的部位,先在叶片入口 附近,继而延至叶轮出口。起初是金属表面出 现麻点,继而表面呈现槽沟状、蜂窝状、鱼鳞 状的裂痕,严重时造成叶片或叶轮前后盖板穿 孔,甚至叶轮破裂,造成严重事故。因而汽蚀 严重影响到泵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汽蚀使泵的性能下降 汽蚀使叶轮和流体之间的能量转换遭到严重 的干扰,使泵的性能下降,严重时会使液流中 断无法工作。
离心泵停车
1、慢慢关闭出口阀门。避免停泵后出口管线中的高压液体 倒流入离心泵泵体内,使叶轮高速反转而造成事故。 2、切断电源。 3、关闭泵的入口阀。 4、关掉压力表阀。 5、冬季停泵后,要从泵壳和管线中放掉存水及其它易冻结 液体,或给上少量冷却水流通,防止冻裂泵壳。
屏蔽泵
启动前确认工作 与泵相联接管线已就绪。 确认屏蔽泵夹套及热交换器内加热或冷却的介质和流量 满足规定要求。打开进口阀。 充液和放气,关闭出口阀,或稍许打开一点。 接通电源。 稍微打开一点出口阀。 检查排放压力。 检查TRG(轴承监测器)表应指示在绿色区域 在运行几分钟以后,将泵停止几分钟,再次操作排气阀 进行排气。如此反复进行运转、停止、排气操作,直到 气体排净为止。并且无异常声音和振动。
螺杆泵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应防止干转 • 以免严重磨损 • 单螺杆泵如断流干转,橡胶泵缸将很快会烧毁 • 初次使用或拆检装复后应向泵内灌入液体 • 工作中应严防吸空 • 停用时也需使泵内保存液体。 2.一般螺杆泵都有固定的转向,不应反转 • 否则推力平衡装置就会丧失作用,使泵损坏。
3.运行注意
• 起动时应先将吸、排截止阀全开 • 停用时
离心泵的正常操作和维护
1、待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起动泵。系启动时应注意旋转方 向(如不对,立即改正),同时注意电机电流变化,不允许超 过规定。待电流、转数和压力达到正常,密封也不漏,再慢 慢打开泵的出口阀。要注意不要使泵在出口阀关闭状态下长 时间运转,一般不超过三分钟。否则,泵中液体循环温度升 高,易生气泡,使泵抽空。 2、泵的流量用出口阀控制。切忌,不能用入口阀来调节流量。 3、泵正常运行时,要不断检查泵出口压力、流量、电流等, 不允许超过规定指标。 4、轴承温度不应高于65℃,电机温度不应高于70℃。 5、经常检查冷却水畅通情况。 6、经常检查润滑油标尺,保持规定油面。 7、检查泵运转中有无杂音、震动及泄漏等发现有异常,应查 明原因,及时消除。 8、定期更换润滑油和润滑脂。
4.2. 回流调节法
改变旁通回流阀的开度,调节主管路的流量的方法。 特点:泵经济性差(管路流量减小时,泵流量和功率 增加,用于回流)。泵流量增大,允许吸入真空度降 低而实际吸入真空度增大,有可能汽蚀。一般用作辅 助手段;回流管不宜通泵吸口,否则发热。
4.3. 变速调节法
改变转速来改变泵的特性的方法。若输送液体不变, 改变转速前后满足相似三定律,并称为比例定律:
螺杆泵、齿轮泵的特点
螺杆泵的特点 1、压力、流量稳定 2、具有自吸作用、运行可靠 3、可在高速下稳定运行。 4、没有闭死容积,不会出现困油。 齿轮泵的特点 1、自吸性好。高低速都可以自吸 2、压力、流量稳定 3、转速范围大 4、对油中的脏物不敏感,不易咬死。
泵的操作要点
1、离心泵启动时要注满液体,关闭出口阀,轻载启动, 对设备和电网有利。 2、易发生气蚀。 3、压力、流量稳定。 4、切换时,关备用泵出口阀,先两泵同时运行,再开 备用泵出口阀,关主用泵出口阀,停主用泵。 5、任何时候也不能用吸入阀来调节流量,以免产生气 蚀。 6、切忌离心泵无液空运转,尤其是屏蔽泵。 7、泵工作点力求在高效区,避免小流量运行而造成的 温升、振动和气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