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错别字教案

合集下载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汉语中出现的错别字的原因2、掌握避免错别字的几种常用方法3、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重点:汉语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学习难点: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教会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方法。

学习时数:1学时学习流程一、导入:先请大家看一幅锦旗【展示图片】5月13日,故宫博物院负责人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对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表示感谢。

锦旗上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为摇、摇动,而锦旗中表达的含义应为捍卫祖国强盛。

故宫方面回应称,“撼”字没错,显得厚重。

写错字了不可怕,可怕是写错字后的态度。

面对故宫的强词夺理,这是一些网友在微博上的发言:李开复:解释康熙字典被盗了更好。

如此强撼(悍)的撼(汉)语,撼(汗)!赵所生(著名文史专家、学者,前江苏教育出版社社长):错别字没水平,死不认错的解释更没水平!榕树下的故乡:故宫,你悍然用此锦旗送平安北京的捍卫者,令人汗颜,真是撼故宫易,撼没文化难,撼知错就改更难!!!我们大家一谈到爱国,都滔滔不绝,都想为国家建功立业,我们今天想告诉大家,爱国其实很简单,就从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起,就从消灭错别字开始。

二、课堂活动:给城市洗把脸【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在街道的牌匾、广告中发现的错别字,使学生了解错别字的类型、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和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我们全市上下正在进行全国闻名城市的创建工作,现在我们看到大街上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到处都是黑瓦白墙,十分漂亮,但是,街道的牌匾、广告中的错别字现象依然像一块块伤疤一样显露出这个城市的哀愁。

现在请我们走上大街,给城市洗把脸。

【展示幻灯片】(1)看图找错。

出示图片。

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并说出正确写法。

教师最后确定答案,进行说明。

归纳第一类错别字:乱造简化字、滥用繁体字。

(2)教师举例。

广告业中经常可以看到把“异想天开”写成“E想天开”,“我的一家”,写成“我的e家”我们看电视也经常看到:GDP、 NBA、DV大赛、有点厕所门前标牌只有WC或MAN等等,逼得不懂外文的中国人在厕所门前找厕所。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导入新授练习总结作业布置5、教学资源6、教学评价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掌握一些常见的语言文字运用技巧。

学会辨析和修改常见的语言错误,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注重语言的锤炼,提高语文素养。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字的严谨性和重要性,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12 教学重难点121 重点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准确辨析和修改语言错误。

理解语言文字的微妙之处,体会不同表达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12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自觉地进行“咬文嚼字”,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让学生理解“咬文嚼字”并非单纯追求形式,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咬文嚼字”的概念、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有初步的认识。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语言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其中的语言问题,加深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练习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因语言表达不准确而导致误解或笑话的故事,引起学生对语言准确性的关注,从而引出“咬文嚼字”的话题。

142 新授解释“咬文嚼字”的含义,强调其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列举一些常见的语言错误类型,如错别字、语病、用词不当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讲解。

介绍“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如从词义、语境、语法、修辞等方面进行考虑。

选取经典的文学作品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运用之妙,体会作者“咬文嚼字”的功夫。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案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案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案《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案《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汉语中出现的错别字的原因。

2、掌握避免错别字的几种常用方法。

3、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掌握避免错别字的几种常用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某生爱写错别字,老把歇写成喝。

他有篇日记写道:“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

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了喝。

”二、互动1、试试你的火眼金睛下面是从一些报刊中摘下来的句子,请同学们找一找里面的错别字。

①聆听时代的蛩音(某报“社会周刊”一篇文章的标题)②采用先进的“快思逻辑”系统,就算是量度微弱或不规则的.脉膊,也准确无误。

(广告)③笔者又送上特地带来的糖果,主人赶紧接过又马上贡奉在祖先排位前。

(《探访洞穴民》)④我们登上了……的主峰,登高远望,一揽众山小。

(图片说明)⑤ 以我之薄力是图劳的,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这小园的消失。

(《永久的挽歌》)⑥本刊的发行量在全国文化综合类期刊中始终高踞榜首。

(《本刊重要启事》)⑦轻时局部凸起,略带搔痒。

(某月刊文章)2、下面是一个网友发的帖子,请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偶刚到米国,举目无亲,5646,经常555~~~~~,无意中在网上遇见一只大虾,是个帅气的gg,他是一论坛斑竹,很有才气,风流周党,酱紫,偶这只菜鸟很快和他成了好朋友。

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以上这些现象?4、导致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5、怎样消灭错别字?三、课堂小结世界上大约有6000种语言,但每年有25种语言消失。

有人估计,到本世纪末90%的语言可能会灭绝。

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都提出警惕“语言入侵”、“文化入侵”的问题。

许多国家在维护民族语言方面,态度非常鲜明,立场非常坚定。

1992年,法国国会郑重地把“法语是法国的官方语言”这句话加入到法国宪法中。

1994年,法国又出台了新的法律,规定公共场所的所有标语、公告牌必须用法语书写,原文是其他语种的也要翻译成法语,而且法语字母不能小于原文。

(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

(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

(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篇课文《咬文嚼字》。

本文通过对“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含义的讲述,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语文,善于发现和纠正错误,做到准确无误。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准确表达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掌握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难点:深刻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教育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咬文嚼字”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

3. 合作探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成语“咬文嚼字”的理解,以及课文中哪些地方让自己印象深刻。

4. 讲解分析(1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详细解释成语“咬文嚼字”的来源和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咬文嚼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成语:咬文嚼字解释:过分地斟酌字句。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用法:谓故意卖弄学识,也指十分认真地斟酌字句。

来源:根据《三国志·吴书·孙权传》的一段记载演变而来。

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运用“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写一个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教案: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

教案: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

教案: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错别字的概念及危害。

2.掌握常见的错别字类型及其改正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致观察、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识别并改正错别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错别字的成因及改正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些有趣的错别字案例,引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谈谈对错别字的看法,引出本课主题。

2.讲解错别字的概念及危害(1)讲解错别字的定义:错别字是指因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书写或使用不当的字。

(2)讲解错别字的危害:错别字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降低卷面分数,甚至引发误解。

3.常见错别字类型及其改正方法(1)因字形相近导致的错别字展示一些因字形相近而容易混淆的例子,如“未”和“末”、“析”和“折”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2)因字音相近导致的错别字展示一些因字音相近而容易混淆的例子,如“己”和“已”、“再”和“在”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

(3)因字义相近导致的错别字展示一些因字义相近而容易混淆的例子,如“曲”和“屈”、“幅”和“福”等,让学生理解字义的区别。

4.错别字改正方法(1)观察法:观察字形,找出错误。

(2)对比法:对比字音,找出错误。

(3)理解法:理解字义,找出错误。

5.实践环节(1)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份含有错别字的短文,然后互相批改。

(2)让学生分享改正错别字的心得体会。

(2)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四、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每人写一篇关于消灭错别字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识别并改正错别字讲解错别字类型时,采用互动式教学,具体操作如下:教师展示错别字实例:“这个句子中的‘辨析’写成了‘辩析’,大家发现错误了吗?”学生回答:“发现了,‘辨’和‘辩’虽然读音相似,但字形不同。

”教师:“很好,那请问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类错误?”学生思考后回答:“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字形,牢记常用字的结构。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在现代社会中,语言文字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正确使用和理解语言文字则是有效交流的基础。

因此,消灭错别字、锤炼文字是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程,学生能了解错别字对在细节问题上所带来的影响。

2.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用词准确性和文学赏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什么是错别字。

2.学习什么是常见的错别字。

3.学习如何消灭错别字。

三、教学内容3.1 什么是错别字在我们写作和阅读时常常会发现,有些字不仅意思不对,用词也不准确,这种错误被称为错别字。

而错别字则是一个人对某个字的发音不准确或对其写法不熟悉导致的字写错,因此,消灭错别字是提高写作和沟通能力的必要步骤。

3.2 常见的错别字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错别字:•常见的组合词错误:比如应该是“心理”,而不是“心理”,应该是“锻炼”,而不是“锻炼”。

•音形近似词的错误:比如“睁开眼睛”成了“整开眼睛”,“细水长流”成了“稀水长流”。

•用词不当:例如根据上下文,意思应该是“岔路”,而误写成“岛路”;又如,“丛”误写成“从”等。

3.3 消灭错别字1.注重单字教育:从个别学生的情况出发,判定出其存在的错误单字,然后进行个别辅导,注重单字教育的力度。

2.重视字与字之间的搭配:孩子们需加强对正反义词等词语之间搭配的认识。

这对于正确理解句意、掌握词汇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3.给学生造句:不拘泥于课本,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责任任意定制一两个每日造句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去感悟、思考语言文字的奥妙。

四、教学方法1.谈论教学法。

教师就题材展开讨论,让学生以谈论的形式加深对此的理解。

2.垂范式教学法。

教师以范例为基础展开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模仿、练习来掌握正确词语。

3.分组讨论法。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现实生活中的错别字例子,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参与讨论,不断汲取错误的知识和积累正确的写作习惯。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案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案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案第一章:错别字的识别与纠正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错别字的定义和产生原因,掌握识别和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错别字的定义与分类错别字产生的原因识别和纠正错别字的方法1.3 教学活动:讲解错别字的定义和分类分析错别字产生的原因练习识别和纠正错别字第二章:常见错别字举例与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常见错别字,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高识别和纠正错别字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常见错别字的例子分析常见错别字的产生原因纠正常见错别字的方法2.3 教学活动:展示常见错别字的例子分析错别字的产生原因练习纠正常见错别字第三章:错别字产生的心理因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错别字产生的心理因素,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纠正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错别字产生的心理因素自我意识与自我纠正3.3 教学活动:讲解错别字产生的心理因素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第四章:错别字纠正策略与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错别字纠正策略,并在实际阅读和写作中应用。

4.2 教学内容:错别字纠正策略阅读和写作中的错别字应用错别字纠正练习4.3 教学活动:讲解错别字纠正策略练习在阅读和写作中应用纠正策略进行错别字纠正练习第五章:错别字纠正实战练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战练习,提高识别和纠正错别字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实战练习题错别字的识别与纠正技巧错别字纠正的评估与反馈5.3 教学活动:发放实战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错别字的识别与纠正对学生的错别字纠正进行评估与反馈第六章:错别字纠正的巩固与提高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识别和纠正错别字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错别字巩固练习题错别字纠正技巧的复习提高学生的错别字纠正水平6.3 教学活动:发放错别字巩固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错别字纠正练习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第七章:错别字纠正的应用与拓展7.1 教学目标:让学生将错别字纠正技巧应用到实际阅读和写作中,并进行拓展学习。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否能够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参与度是否高
教学效果是否明显
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否能够积 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是否能够主动参与讨 论和互动。
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 的教学目标,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
改进措施
编辑校对
模拟真实的编辑校对工作,要求学生 校对一篇文章,找出并纠正错别字。
心得体会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消灭错别字的学 习心得,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 足。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是否合适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在教学结束后,反思所教授的内容是否符 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水平,是否过于 简单或过于复杂。
课堂小结
总结词:总结回顾
详细描述: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纠正错别字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为 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通 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的方式,完成消灭错别
字的任务。
案例分析法
教师提供典型错别字案 例,学生分析、讨论, 找出错别字的原因和纠
THANK YOU
学会纠正日常写作中 的错别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 分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 探究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
法。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写作练习,通 过自我检查和相互批改,发现并
纠正错别字。
鼓励学生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 书,养成查阅资料、自主值观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意识,认 识到书写正确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介绍汉字的构造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 演变过程和规律,讲解错别字的类型和产生原因,传授 纠正错别字的方法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错别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汉语中出现的错别字的原因及类型。

2、掌握避免错别字的几种常用方法。

3、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
1、掌握错别字常见的几种类型
2、掌握避免错别字的几种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过程:
一、试试你的火眼金睛
给出一张图片,从中找出错别字:乘座(坐)
二、名词解释:错别字
错别字,顾名思义是指错字和别字。

别字在古代也称作“白字”。

所谓“白字先生”,就是经常读错字或写错字的人。

错字:一种是无中生有,即在字的笔画、笔形或结构上写错了,似字非字,这称之为“错字”。

别字:一种是张冠李戴,本该用某个字,却写成了另外一个字,这称之为“别字”。

三、错别字知多少?——错别字的类型
①形似致误:松弛、呕心沥血、掂量、潦草、篮球场、书藉
②音近致误:川流不息、明信片、一筹莫展、辨析、重叠
③义近致误:擅长、掠夺、鸠占鹊巢、销毁、提心吊胆
四、给出一组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广告中的错别字。

店铺招牌中的错别字
1、饭店门口:抄饭
2 、家私店门口:家俱
3、管道店门口:按装下水管道
4、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5、水果店门口:波萝
宣传广告中的错别字(有些故意写错)
1、某交通宣传标语:超限超载殆害无穷
2、胃药广告:一不到胃
3、商城促销广告:打拆
4、涂料广告:好色之涂
5、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
五、古诗中的错别字
小池宋杨万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泉眼无声惜细流,独再异乡为异客,
树阴照水爱睛柔。

每蓬佳节倍思亲。

小荷才路尖尖角,瑶知兄弟登高处,
早有青蜒立上头。

遍插朱萸少一人。

六、错别字故事:
《一字毁千军》
1935年5月初,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在中原展开大战。

冯玉祥和阎锡山为了更好地联合讨蒋,曾商定双方部队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以集中兵力歼灭驻守在河南的蒋军。

但是不幸的是,在拟定作战命令时,冯玉祥的一名作战参谋把“沁阳”的“沁”多写了一笔,成了“泌阳”。

碰巧河南南部就有个泌阳,不过这个地方与沁阳有千里之遥。

冯玉祥的部队接到命令,匆匆赶往泌阳,结果贻误战机,错过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蒋军获得了主动权。

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战中,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挨打。

一字之差,最终导致冯、阎联
军在中原战场的全面失败。

七、消灭错别字的方法
①明义记字: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

一定的语境往往需要相应意义的字“对号入座”。

因而,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

如“脉搏”的“搏”字,常同“膊’’字混淆。

如果明确了“脉搏”:是指血脉跳动,是一个动作场景,而“搏”具有“搏动、跳动”的意思.正好和“脉搏”的语境相吻合。

②推形记字: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

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出该字在句中的运用正确与否。

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

“讴、呕”都是形声字,读音相近,字形相近,声旁相同,但形旁却完全不同。

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它们。

“讴”,形旁是“言”字,表示该字与语言或话语有关,“讴歌英雄”当然需要用优美的语言歌颂,因此,必须写作“讴”。

“呕”的形旁是“口”,表明与嘴有关的—个动作,即“呕吐”。

“呕心沥血”指的是倾吐心血,费尽心思,应该用“呕”字。

③探源记字:有些词中的字是由该词形成时特定的意义决定的,因此,必须探究该类词的本义,才能准确记住字。

如“再接再厉”,因为这个成语常用来鼓励人,,而“励”有鼓励的意思,所以常有人把它写作“再接再励”。

实际上该词最早记录的是古代斗鸡游戏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为了使自己的鸡获胜,每次接斗时,人们都要在磨刀石上磨利鸡的喙,以使它嘴尖锋利,一下子啄伤对方,制敌于死命。

“厉”通“砺”,磨刀石的意思。

由于特定含义的限制,“再接再厉”的“厉”只能写作“厉”。

④结构记字:有些词尤其是四字短语,结构特殊,内部相对应的字前后意义有一定的互证联系,或者相反相对,或者相互比照,意义一致。

这就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字来推及另—个字,从结构上记准这类词。

“前倨后恭”,“倨”和“恭”结构对应,是一对反义词,“倨”是态度傲
慢,“恭”是态度谦恭,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把“恭”写成表动作鞠躬的“躬”了。

⑤激趣记字:把枯燥的字形联想为有趣味的故事或形象的场景,这样学起来不但兴味盎然,而且记忆牢固。

“真知灼见”,因为该词常用来形容高明机智的见解,而“灼”又常被误写为“卓”字,故而可以把它联想为“闪烁智慧火花的见解”。

这样,既联系了词义,又使“灼”的字形特征变得生动形象,记忆起来—定容易得多。

欢呼雀跃:麻雀似的颠颠跳跃。

(避免写成“欢呼鹊跃”)
⑥口诀记字:
对形近字,可以把它们的细微差别编成口诀,这样易记易用。

比如:
戌戍戊戎
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划个十字就念戎(róng)
八、练习题
1、有错别字的 B
A赋予负隅顽抗符合合乎逻辑
B弊端一叶蔽目泡菜如法泡制
C佳作嘉宾满座殉职徇私枉法
D宣泄一泻千里暴光一暴十寒
2、没有错别字的 C
A权利国家权利启示征文启事
B厉害利害攸关常年常年累月
C处事立身处世暴发爆发战争
D事物事物繁忙修养修养生息
3、有错别字的C
A厉行例行公事无望无妄之灾
B惹事惹是生非礼遇不可理喻
C国事共商国是欣喜心喜若狂D代劳以逸待劳桃园世外桃源4、没有错别字的B
A侦察立案侦察代劳以逸待劳B漫延火势蔓延一般略见一斑C往返流连忘返提名金榜提名D清秀山青水秀奋发意气风发5、责无旁代(贷) 满腹经伦(纶)
真知卓见(灼) 不径而走(胫)
合盘托出(和) 必竟(毕)
翻了一翻(番) 布署(部)
编篡(纂) 长篇累犊(牍)
赎于职守(渎) 势不可当(挡)
轻歌慢舞(曼) 非夷所思(匪)
九、总结
十、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