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简介与主要作品。概述共20页

合集下载

老舍散文ppt课件

老舍散文ppt课件

叙事手法
老舍运用细腻的叙述手法,将宏大的 历史背景与个人命运紧密结合。
社会意义
作品揭示了旧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同 时也展现了人民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希 望。
老舍散文的影响与
04
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语言风格
老舍的散文语言质朴自然,幽默 风趣,影响了后来的白话文写作

题材选择
老舍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其散 文题材多来自市井生活,为后来 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幽默风趣
老舍的散文中常常穿插幽 默风趣的语言,这些语言 不仅让人忍俊不禁,也反 映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生动形象
老舍善于用生动的形象来 描绘事物,使得他的散文 充满了画面感,读来仿佛 置身于其中。
主题思想
关注底层人民
人文关怀
老舍的散文常常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 ,通过对他们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的 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思想启迪
老舍的散文作品能够启迪现代读者的思想,引导他们思考人生、 社会和价值观等问题。
阅读体验
老舍的散文作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为现代读者提供了愉悦的 阅读体验。
总结与展望
06
老舍散文的总结
主题多样性 老舍的散文涉及广泛的主题,包 括社会现象、人物描绘、生活琐 事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 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语言特色
主题思想
老舍运用地道的北京方言,使作品具有鲜 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
《茶馆》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 难,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新 社会的渴望。
《骆驼祥子》解析
总结词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 之一,通过祥子的命运沉浮, 展现了旧北京底层人民的生活
困境。
人物塑造
祥子、虎妞等人物形象栩栩如 生,他们各自有着鲜明的性格 特点和命运轨迹。

老舍简介与主要作品

老舍简介与主要作品
15
我们眼中的老舍
但在我们心目中,老舍是一个永远透露这平 民气息,永远为人民着想的北京作家。
他的文章永远没有华丽的词语,却永远不失 那简洁朴实的风姿。无论是写人还是写物,老舍都 能用他那简朴的语言,精妙准确的词语生动的塑造 着一个又一个美妙而生动的事物以及人物。老舍先 生自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平民,所以他对人平等,不 高估自己,不嫌弃他人。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老 舍都把他们当做朋友。
(2) 30年代中后期,老舍连续创作了《猫城 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 《大明湖》(书稿毁于战火)等长篇小说,《阳光》、 《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赶集》、《樱海集》 等短篇小说集,显示了旺盛的创作力,这些作品标志 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成熟。》、 《四世同堂》(由《惶惑》、《偷生》、 《饥荒》三部组成)、《鼓书艺人》等 问世,这些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 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显示出进一步的成熟 与突破,标志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深入发 展。
7
老舍在文史上的重要贡献
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是老舍在文史上的重要 贡献,其重要价值体现在:
(1)首先,老舍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与他的独特人生 经历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他自身就是底层市民,与底 层市民的关系是天然的。因此他在创作中描写的是他 所熟悉的生活,投入了自身的生活感受。
(2) 其次,老舍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并不是单纯 描写底层社会,而是始终有一种深切的眼光,有一种 忧虑,有一种思考,展示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注。(3) 第三,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贡献了一个底层市民人物 形象的系列。
12
主要人物性格
• 祥子:(起初)老实、坚韧、自尊好 强、吃苦耐劳;(最后)麻木、潦倒、 狡猾、好 占便宜、自甘堕落。
• 虎妞:心计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 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 真诚的一面,另一方面剥削者的意识 已经渗透到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 祥子,是家庭的占有者、支配者。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小说家、语言艺术家(现代四大文学家之一)。

满族,北京人。

早年创作以小说为主:1924年-1929年在英国伦敦期间开始小说创作,有作品《老张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长篇小说。

1930年回国后又先后创作了《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及其他短篇小说。

1936年完成了其长篇小说代表作《骆驼祥子》。

抗战时期,老舍开始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残雾》、《张自忠》、《面子问题》等。

1946年完成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茶馆》等20多部剧作;其中《茶馆》是建国以来最有成就的剧作之一,被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1951年,老舍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二.作品简介。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平(现在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

讲述了祥子从农村来到北平,他希望能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的洋车的上等车夫,在被乱兵抓走失去新买的洋车之后,祥子并不灰心,倔强地从头再来。

但他攒下的钱又被侦探洗劫一空。

后来,他以与虎妞结婚为代价,又拉上了自己的车,但是虎妞的死使他人财两空。

连遭打击,加上失去心爱的小福子让他自甘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

(划线部分为故事的主要内容概述)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

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600字:《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破产的农民祥子从农村来到北平,以拉洋车维生。

他喜爱自己的职业,立志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他年轻力壮,正当生命的黄金时代;又勤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

老舍简介与主要作品。概述

老舍简介与主要作品。概述

9
老舍在文史上的重要贡献ຫໍສະໝຸດ (1)首先,老舍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与他的独特人生 经历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他自身就是底层市民,与底 层市民的关系是天然的。因此他在创作中描写的是他 所熟悉的生活,投入了自身的生活感受。
(2) 其次,老舍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并不是单纯 描写底层社会,而是始终有一种深切的眼光,有一种 忧虑,有一种思考,展示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注。(3) 第三,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贡献了一个底层市民人物 形象的系列。
6
(3)40年代以后,有长篇《火葬》、 《四世同堂》(由《惶惑》、《偷生》、 《饥荒》三部组成)、《鼓书艺人》等 问世,这些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 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显示出进一步的成熟 与突破,标志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深入发 展。
7
老舍创作的艺术特色与审美追求
(1)老舍出身平民,了解平民,始终为反映社会底层平 民的命运而创作,从《老张的哲学》到《骆驼祥子》 再到《四世同堂》,平民世界是老舍创作的主要内容 和基本画面。 (2) 老舍特别热爱北京,大多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作 品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以地道的北京方言土语 为语言表现形式,使他的创作显示出特有的民族特色, 因而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是老舍在文史上的重要 贡献,其重要价值体现在:
10
关于老舍的评价
老舍是一位注重实际生活体验的作家,他生在北 京,长在北京,对北京市民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因而他的创作,带有鲜明的北京地方色彩,即浓郁的 “京味儿”。老舍的市民小说,以写北京市民生活为 基点。他的创作,以北京为中心,他的作品,写的是 北京人,记的是北京事,给的是北京景,说的是北京 话,从题材内容到语言形式,里里外外都透出“京味 儿”,地域色彩极为浓郁,京都文化蕴涵极深,这正 是老舍的创作个性所在。由于老舍本身即北京市民一 分子,由于他对北京市民生活深切的体验和文化心理 乃至哲学层面的理解,因而老舍的“京味儿”便具有 了市井味、现代性和写实化等诸多独特风韵,使之独 步文坛,独领风骚。

老舍简介及主要作品

老舍简介及主要作品

老舍简介及主要作品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的代《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骆驼祥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残雾》(话剧)1940,商务《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惶惑》(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偷生》(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月牙儿集》(短篇小说集)l948,晨光《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老舍选集》1951,开明《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老舍短篇小说》19567,人文《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茶馆》(话剧)1958,戏剧《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正红旗下》(长篇小说,遗著,未完)《我这一辈子》(中篇小说)《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北京《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安徽人民《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老舍新诗》1983,花山《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老舍散文》1984,百花《老舍经典作品选》2002,当代世界《草原》未知老舍的文学思想成分复杂,现代文学史中无产阶级文学和资产阶级文学的斗争里,他的派别色彩不明显,虽然他对左派的革命领导文学的艺术指导方式及其他艺术和思想上的主张颇有微词。

现当代文学——老舍

现当代文学——老舍

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曾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成名作(1926-1929)《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亦称“旅英三长篇”奠定了老舍幽默小说家的地位,继承了五四启蒙主义的文学传统,也继承了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题。

鼎盛期(30年代中期):《骆驼祥子》《猫城记》《月牙儿》《断魂枪》《柳家大院》等。

《离婚》《牛天赐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等。

40年代: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火葬》等建国后:第二次创作高峰,话剧《龙须沟》《茶馆》,长篇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未完)。

老舍笔下的市民社会(一)老派市民老舍笔下最丰满、生动的形象系列。

总体文化背景: “衣”者心态。

特点:善良、热忱、迁腐、保守、落后。

代表人物形象: 《二马》中的老马; 《牛天赐传》的牛老者;《四世同堂》的祁老太爷、祁天佑父子;《离婚》的张大哥、老李。

(二)新派市民老舍笔下讽刺性鲜明的一类背景特征:中国城市资本主义和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市民阶层文化意识变得驳杂;1、恶少型洋奴:殖民地中国的产物,受西方资本主义观念影响;唯利是图、道德沦丧、寡廉鲜耻、行径卑劣《离婚》小赵、《赵子曰》欧阳天风等2、洋派青年:向往西方物质文明,对西方进步思想缺乏深刻理解;只取皮毛美化自己、装点门面。

《离婚》:张天真,《牺牲》:毛博士,《善人):穆女士等(三)城市贫民在老舍“市民世界”里占有特殊位置集中体现了老舍与下层人民深刻的精神联系突出表现了老含艺术的批判性:具有浓烈的悲剧性《骆驼祥子》祥子、小福子;《月牙儿》“我”与母亲;《四世同堂》小文夫妇、小崔等《月牙儿》:两母女相继沦为暗娼的故事月牙儿的多种功能:主人公缺憾人生的象征;表现主人公不同时期的心境;串联小说结构。

散文诗型小说:第一人称“我”叙述,抒情性强,具有感染力。

(四)理想市民带有浓重理想色彩、与老含所受市民文学熏陶有关。

老舍简介-老舍的作品大全

老舍简介-老舍的作品大全

⽼舍
⽼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我等,字舍予。

因为⽼舍⽣于阴历⽴春,⽗母为他取名“庆春”,⼤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

中国现代⼩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师、⼈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位获得“⼈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舍的⼀⽣,总是忘我地⼯作,他是⽂艺界当之⽆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舍被逼⽆奈之下含冤⾃沉于北京太平湖。

3、“舍予是尽了他的责任的,要他卖⼒的时候他卖⼒,要他挺⾝⽽出的时候他挺⾝⽽出,要他委曲求全的时候他委曲求全⽬接过的若⼲事实说,只有暗暗叹服包在谦和的⾔⾏⾥⾯的他底舍⼰的胸怀。

4、舒⼄:
热门查阅推荐⽂章
热门⽂章
⽬录
12
3
⽼舍⽼舍
友情链接:。

老舍背景故事概述

老舍背景故事概述

老舍背景故事概述嘿,你知道老舍吗?那可是中国文学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呢!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文学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老舍出生在一个不怎么富裕但充满烟火气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名守卫皇城的护军,在老舍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那时候的老舍啊,就像一棵刚刚冒芽的小草,突然遭遇了狂风暴雨。

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母亲柔弱的肩上。

母亲呢,虽然没什么文化,可是她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就像一位坚强的舵手,在生活的惊涛骇浪里努力把控着家庭这艘小船的方向。

老舍小时候就特别懂事,看着母亲辛苦操劳,心里那叫一个难受啊。

他就想着,自己一定要努力,要改变家庭的命运。

老舍上学的时候,那可真是个勤奋的孩子。

他就像一块海绵,拼命地吸收着知识的水分。

在学校里,他结识了很多朋友,也遇到了一些好老师。

那些老师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他求知的道路。

有一次,老舍在学校里写了一篇作文,被老师当成范文在全班朗读。

同学们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这时候的老舍啊,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他心想:“我一定要写更多更好的文章。

”从那以后,他对写作的热情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一发不可收拾。

老舍慢慢长大了,他开始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

他看到了社会的黑暗面,那些穷苦百姓的生活就像在泥沼里挣扎一样。

他心里充满了同情,就好像自己也在那泥沼里一样。

他决定用自己的笔来揭露这些黑暗,为那些穷苦的人们发声。

他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拿起笔就冲进了文学的战场。

他开始创作各种各样的作品,每一个作品里都充满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批判。

他笔下的人物啊,各个都鲜活生动,就像从生活里直接走出来的一样。

就拿来说吧。

祥子,这个可怜的人力车夫,他的命运就像风中的残烛,一开始还充满希望,想要靠自己的努力买一辆车,可是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把他的希望彻底扑灭。

老舍写祥子的时候,肯定是怀着深深的同情的。

他仿佛在说:“你们看看,这就是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难道不应该改变吗?”再说说,那简直就是一幅老北京社会的百态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