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复习思考题2

给水处理复习思考题2
给水处理复习思考题2

第十四章给水处理概述

一、选择题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出水浊度一般()

A. 小于3度

B. 小于5度

C.小于10度

D.都对

2.地表水水质特点是()

A. 浊度变化大

B. 水温不稳定

C. 含盐量大

D. 易受有机污染

E. 细菌多

3.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其特点是()

A. 分布广

B. 水温稳定

C. 受污染少

D. 含盐量少

E. 浊度低

4.水中杂质按颗粒尺寸大小可分为()

A. 胶体

B. 悬浮物

C. 溶解杂质

D. 有机物

E. 细菌

5.给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

A. 澄清和消毒

B. 除臭、除味

C. 除铁、除锰和除氟

D. 软化

E. 淡化和除盐

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大肠菌群()

A. ≤100个/L

B. ≤100个/mL

C. ≤1个/mL

D. ≤3个/L

二、判断题

1.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其特点是分布广、水温稳定、浊度低。()

2.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共划分为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及细菌学指标。()

3.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杂质。()

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浑浊度≤3度。()

5.地表水源有江河水,湖泊,水库水及海水,最常用的是江河水()

三、名词解释

给水处理

四、简答题

1. 若去除水中浊度及泥沙,通常应采用什么样的处理工艺?

2.地表水源都有哪些类型?最常见的地表水源是什么?

第十五章混凝

一、选择

1.混合阶段要求快速剧烈,通常不超过()

A. 5分钟

B. 2分钟

C. 1分钟

D. 30秒

2.破坏胶体的稳定性可采用投加()

A. 氧化剂

B. 食盐

C. 消毒剂

D. 混凝剂

3.胶体稳定性的关键是()

A. 动力学稳定性

B. 聚集稳定性

C. 水化膜

D. 范德化力作用

4.异向絮凝是由下列因素造成的颗粒碰撞()

A. 布朗运动

B. 机械

C. 水力

D. 水泵

5.影响混凝效果的水力控制参数是()

A. 流量Q

B.流速υ

C. 水温T

D. 速度梯度G

6.胶体能稳定存在于水中的原因是()

A. 具有布朗运动

B. 溶解度高

C. 表面积大

D. 表面水化膜

E. 双电层结构

7.同向絮凝中,颗粒的碰撞速率与下列因素有关( )

A. 速度梯度

B. 颗粒浓度

C. 颗粒直径

D. 絮凝时间

E. 搅拌方式

8.絮凝设施可分为( )两大类.

A. 折板絮凝池

B. 机械搅拌式

C. 隔板絮凝池

D. 水力搅拌式

E. 都有

9.混凝剂的投加可采用()

A. 重力投加

B. 泵前投加

C. 水射器投加

D. 泵投加

E. 均可采用

10.混凝时可作为混凝剂选用的是()

A. 硫酸

B. 硫酸铝

C. 次氯酸钠

D. 三氯化铁

E. 聚丙烯酰胺

11.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为()

A. 水温

B. 水的PH

C. 水的碱度

D. 水的流速

E. 水中杂质含量

12.混凝剂投加采用的计量设备有()

A. 转子流量计

B. 电磁流量计

C. 苗嘴

D. 计量泵

E. 均可采用

13.混合设施可分为()

A. 水泵混合

B. 管式混合

C. 水力混合池混合

D. 机械混合

E. 都可以

14.同向絮凝是由下列因素造成的颗粒碰撞()

A. 布朗运动

B. 颗粒粒径

C. 机械搅拌

D. 水力搅拌

E. 颗粒浓度

15.混凝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

A. 混凝效果好

B.对人体健康无害

C. 使用方便

D. 货源充足

E.价格低廉

16.采用机械絮凝池时,采用3~4档搅拌机且各档之间需用隔墙分开的原因是()

A. 防止互相干扰

B. G值逐渐减小

C. 防止短流

D. 减小池容

E. G值逐档增加

17.在机械絮凝池中,颗粒碰撞主要靠()提供能量

A.机械搅拌器

B. 自身能量消耗

C. 水平流速 D . 布朗运动

18.压缩双电层与吸附电性中和作用的区别在于()

A. 前者会出现电荷变号

B. 后者会出现电荷变号

C. 前者仅靠范德华引力 D . 后者仅靠静电引力

19.为防止絮凝体破碎,在絮凝阶段要求速度梯度()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维持不变

D. 都可以

20.在混合阶段,剧烈搅拌的目的是()

A. 造成颗粒碰撞

B. 药剂快速水解、聚合及颗粒脱稳

C. 使速度梯度减小 D . A、B、C都有

21.絮凝设施可分为下面的两大类()

A. 机械搅拌式和水力搅拌式

B.隔板絮凝池和折板絮凝池

C. 网格絮凝池和穿孔旋流絮凝池

D.机械絮凝池和栅条絮凝池

二、判断题

1.常用的混凝剂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2.在水力絮凝池中,颗粒碰撞主要水流自身能量消耗来提供。()

3.混凝机理可归纳为吸附电性中和、吸附架桥、胶体脱稳三个作用()

胶体稳定性的关键在于聚集稳定性()

4.在絮凝阶段,为防止絮凝体破碎,机械搅拌时,搅拌强度应逐渐增加()

5.混凝剂的投加方式有泵前投加、重力投加、水射器投加、泵投加()

三、名词解释

1.胶体稳定性

2.同向絮凝

3. 胶体脱稳

4. 异向絮凝

5.聚集稳定性

6. 动力学稳定

四、简答题

1.在净化水时投加混凝剂的作用是什么?

2、试写出常用的三种混凝剂及一种有机高分子混凝剂。

3. 何谓吸附架桥作用?

五、论述题

1.试述水温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2. 为什么有时需将PAM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HPAM?PAM水解度是何意义?一般要求水解度为多少?

3. 试述混合和絮凝的作用及其对水力控制条件的要求。

第十六章沉淀与澄清

一、选择题:

1.改善沉淀池水力条件最有效的措施是减小()

A. 水力半径R

B. 截流沉速u0

C. 池宽B

D. 池深H

2.判断平流式沉淀池稳定性的指标是()

A. Re

B. 水平流速υ

C. Fr

D. 水力半径R

3.澄清池在净化工艺中可以取代()

A. 滤池

B. 清水池

C. 沉淀池

D. 预沉池

4.脉冲澄清池中悬浮颗粒的沉淀为()

A. 自由沉淀

B. 絮凝沉淀

C. 拥挤沉淀

D. 都可能

5.平流式沉淀池纵向分隔的作用是()

A. 便于施工

B. 减小水力半径R

C. 便于刮泥

D. 防止水流扰动

6.对理想沉淀池沉淀效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

A.沉淀时间

B. 表面负荷率

C. 池长

D. 池深

E.水流速度

7.澄清池在净化工艺中可以取代()

A. 滤池

B. 清水池

C. 沉淀池

D. 预沉池

8.设计平流式沉淀池的主要控制指标是()

A.沉淀效率

B. 颗粒沉速

C. 停留时间

D. 水平流速 E . 表面负荷率

9.判断平流式沉淀池水力条件好坏可由()

A. u o

B. Eop

C. Re

D. R

E. Fr

10.高浊度水在沉淀筒中的拥挤沉淀可分为()

A. 清水区

B. 等浓度区

C. 高浓度区

D. 过渡区

E. 压实区

11. 理想沉淀池的假定条件为()

A. 颗粒为絮凝沉淀

B. 颗粒为自由沉淀

C. 水平流速相等且不变

D. 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被去除

E. 均需满足

12.颗粒在斜管内的沉淀分为()

A. 絮凝段

B. 分离段

C. 过渡段

D. 清水段

E. 浓缩段

13.非凝聚性颗粒在理想沉淀池中的沉淀过程为()

A. 拥挤沉淀

B. 自由沉淀

C. 絮凝沉淀

D. 都可能

14.设计平流式沉淀池的主要控制指标是()

A.沉淀效率

B. 颗粒沉速

C. 水平流速 D . 表面负荷率15.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500m3/h。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5mm/s的颗粒全部去除。按理想沉淀条件,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m2

A. 277.8

B. 138.9

C. 555.6 D . 500

16.悬浮澄清池的代表池型有()

A. 机械搅拌澄清池

B. 脉冲澄清池

C. 水力循环澄清池

D. 都是

17.属于泥渣循环型的澄清池有()

A. 脉冲澄清池

B.水力循环澄清池

C. 悬浮澄清池

D.斜管沉淀池

18.在平流式沉淀池中,提高Fr和降低Re的有效措施是()

A. 增大水力半径

B. 减小水平流速

C. 减小水力半径

D. 增大水平流速

二、判断题

1.澄清池可分为泥渣悬浮型和泥渣循环型两大类。()

2.澄清工艺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水中的溶解性物质()

三、名词解释

1.沉淀池表面负荷及其单位

2. 拥挤沉淀

3. 自由沉淀

4. 接触絮凝

5. 平流式沉淀池异重流

四、简答题

1.为什么斜板、斜管沉淀池的水力条件比平流式沉淀池好?

2.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设备的作用是什么?

3. 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关系如何?两者涵义有何区别?

4. 平流式沉淀池进水为什么要采用穿孔墙?出水为什么往往采用出水支渠?

五、论述题

1. 理想沉淀池应符合哪些条件?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池子深度、长度和表面积关系如何?

2. 试述机械搅拌澄清池与水力循环澄清池的优缺点。

3. 由理想沉淀池去除率公式E=A Q u i / 出发,说明为什么生产上要重视混凝 工艺? 4.何谓理想沉淀池?由理想沉淀池沉淀效率A

Q u E i 可得出什么结论? 六、计算题 1. 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m 3/h 。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4mm/s 的颗粒全部去除。试按理想

沉淀条件,求:

(1) 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 2

(2) 沉速为0.1mm/s 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 2. 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800m 3/h 。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5mm/s 的颗粒全部去除。试按理想沉淀条件,求:

(3) 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 2,若长为50米,宽为多少?

(4) 沉速为0.15mm/s 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

3

Q 及回流比n )

第十七章

过滤 一、选择题

1.无阀滤池采用的过滤方式是( )

A. 等速过滤

B. 变速过滤

C. 重力过滤

D. 压力过滤

2.双层滤料滤池的上层滤料是( )

A. 活性炭

B. 无烟煤

C. 石英砂

D. 微孔陶粒

3.常规作为单层滤料滤池的滤料是( )

A. 无烟煤

B. 磁铁矿

C. 活性炭

D. 石英砂

4.双层滤料滤池的下层滤料通常是( )

A.活性炭

B. 无烟煤

C. 石英砂

D. 微孔陶粒

5.滤池反冲洗效果决定于( )

A. 膨胀度

B. 水温

C. 颗粒粒径

D. 冲洗流速

6.V型滤池采用的反冲洗工艺为()

A. 高速水流反冲洗

B. 低速水流反冲洗加表面助冲

C. 气水反冲洗

D. 中速水流反冲洗

7.双层滤料滤池中使用的滤料通常为()

A. 活性炭

B. 无烟煤

C. 石英砂

D. 磁铁矿

E. 粘土

8.属等速过滤的滤池有()

A. 普通快滤池

B. 无阀滤池

C. 移动冲洗罩滤池

D. 虹吸滤池

E. V 型滤池

9. 气水反冲洗有下列几种操作方式( )

A. 水冲+气冲+水冲

B. 气冲+气-水冲+水冲

C. 气-水冲+水冲

D. 气冲+水冲

E. 水冲+气冲

10.移动冲洗罩滤池的反冲洗排水装置有( )

A. 重力式

B. 泵吸式

C. 虹吸式

D. 压力式

E. 都有

11. 属小阻力配水系统的滤池有( )

A. 移动罩滤池

B. 普通快滤池

C. 虹吸滤池

D. 双阀滤池

E. 无阀滤池

12.滤池承托层的作用是()

A. 增加布水均匀性

B. 减少水头损失

C. 增加含污能力

D. 防止滤料流失

E. 提高出水水质

13.三层滤料滤池中的滤料为()

A. 粘土

B. 石英砂

C. 磁铁矿

D. 活性炭

E. 无烟煤

14.为保证使用效果,滤料应有一定的()

A. 化学稳定性

B. 颗粒级配

C. 当地生产

D. 机械强度

E. 孔隙率

15.在不影响滤池产水量及滤后水质的前提下,防止滤池负水头的主要措施是()

A. 减低滤速

B. 增加砂面以上的水深

C. 频繁反冲洗

D. 滤池出水口位置≥滤层表面

E. 进行强制过滤

16.当滤层反冲洗膨胀起来以后,冲洗强度愈大,则()

A. 水头损失愈大

B. 膨胀度越大

C. 水头损失不变

D. 膨胀度不变

E. 都不对

17.无阀滤池2~3个滤格合用一个冲洗水箱的目的是()

A. 增大水箱高度

B. 降低水箱高度

C. 增大冲洗强度

D. 使冲洗强度均匀

E. 减少冲洗强度

18.变速过滤的代表池型有()

A. 无阀滤池

B. 虹吸滤池

C. 普通快滤池

D. 移动冲洗罩滤池

19.属大阻力配水系统的滤池有( )

A. 移动罩滤池

B. 普通快滤池

C. 虹吸滤池

D. 无阀滤池

20.可能出现滤池负水头现象的滤池有()

A. 移动罩滤池

B.无阀滤池

C. 虹吸滤池

D. 普通快滤池

21.反冲洗时,当滤层膨胀起来以后,随着冲洗强度的增加,则()

A. 滤层膨胀度增加

B. 滤层膨胀度减少

C. 水头损失增加

D. 水头损失减少

22.反冲洗时,当滤层膨胀度不变时,随着水温的降低,则冲洗强度()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 A、B、C都有可能

23.一般而言,单层石英砂滤料的粒径为()

A.0.5-1.2mm

B.1.2-1.8mm

C.1-2mm

D. 2-4mm

24.滤层负水头现象一般出现在()

A. 中层滤料

B. 上层滤料

C.下层滤料

D. 都有可能

25.冲洗水塔的容积按单个滤池冲洗水量的倍数确定,其倍数为()

A. 1.5

B. 1.0

C. 2.0

D. 2.5

26.在任何请况下,普通快滤池的个数不得少于()

A. 4

B. 3

C. 2

D. 1

27.无阀滤池采用的过滤方式是()

A.等速过滤

B.变速过滤

C.重力过滤

D.压力过滤

28.V型滤池采用的反冲洗工艺为()

A.高速水流反冲洗

B.低速水流反冲洗加表面助冲

C.气水反冲洗

D.中速水流反冲洗

29.在不影响滤池产水量及滤后水质的前提下,防止滤池负水头的主要措施是()

A. 减低滤速

B.进行强制过滤

C. 频繁反冲洗

D.滤池出水口位置≥滤层表面

30.无阀滤池2~3个滤格合用一个冲洗水箱的目的是()

A. 增大水箱高度

B. 降低水箱高度

C. 增大冲洗强度

D. 减少冲洗强度

31.在膨胀度不变的情况下,水温越低,则冲洗强度()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32.等速过滤时,随着过滤时间的延续,滤池水头损失()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33.通常普通快滤池采用的冲洗方式为()

A. 低速水流反冲洗

B. 高速水流反冲洗

C. 中速水流反冲洗

D. 不确定

34.在处理水量一定时,滤池滤速越低,则()

A. 出水水质越差

B. 滤池面积越小

C. 投资越小

D. 滤池面积越大

二、判断题:

1.滤池的配水系统可分为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

2.过滤机理包括迁移机理和粘附机理。()

3.普通快滤池属于小阻力配水系统()

4.移动冲洗罩滤池的反冲洗排水装置有泵吸式和虹吸式两种()

5.直接过滤可分为接触过滤和微絮凝过滤两种形式()

6.滤层负水头现象一般出现在滤料表层()

7.冲洗水塔的容积按单个滤池冲洗水量的1.5倍计算()

8.通常,三层滤料滤池中的滤料为活性碳、石英砂和磁铁矿()

9.无阀滤池的期终允许水头损失为虹吸辅助管口与排水水封井水位之差()

10.滤池的配水系统有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

11.作为生活饮用水处理时,过滤是必不可少的()

12.过滤与接触絮凝截留水中的杂质颗粒的机理是基本相同的()

三、名词解释

1. 截留沉速

2. 滤料的反冲洗膨胀率

3. 滤料的不均匀系数

4. 反粒度过滤

5. 滤层负水头

6. 强制滤速

7. 均质滤料

8. 滤层的冲洗强度9. 滤层含污能力10. 截污量

四、简答题

1. 滤料不均匀系数K80越大,对滤料和反冲洗有何影响?

2. 试述滤池负水头所产生的危害。

3. 给水处理所选用的滤料应符合哪些要求?

4. 什么是等速滤速?什么是变速滤速?

5. 简述V型滤池的主要特点。

4.滤池冲洗水的供给方式有几种?简述每一种供水方式的优缺点?

五、问答题

1.试述大阻力配水系统与小阻力配水系统的优缺点?并说明哪一个配水系统配水均匀性更好一

些,为什么?

2.相对于等速过滤,变速过滤有什么优点?为什么?

3.冲洗水塔或冲洗水箱高度和容积如何确定?

第十八章消毒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药剂不能作为消毒剂的是()

A. 氯气

B. 氧气

C. 臭氧

D. 二氧化氯

2.氯瓶上放置自来水的目的是()

A.降温

B. 供热

C. 防止液氯泄漏

D. 保护氯瓶

3.下列化学药剂能起消毒作用的是()

A. HCl

B. HOCl

C. NaCl

D. CaCl2

4.对水进行消毒可选用的消毒剂为()

A. 盐酸

B. 氯气

C. 臭氧

D. 二氧化氯

E. 高锰酸钾

二、名词解释

1. 自由性氯

2. 需氯量

3. 化合性氯

4. 余氯量

三、简答题

1. 生活饮用水标准中对余氯量是如何规定的?为何要保持一定的余氯量?

2.试举出四种消毒方法?城市水厂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四、问答题

1. 试述自由性氯消毒原理。

2.当水中含有氨氮时,试述加氯量与余氯量的关系。

五、判断题

1.余氯量指的是用于杀死细菌、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等所消耗的部分。( )

2.当水中没有消耗氯的任何成分时,则加氯量等于需氯量( )

第二十章 净水厂设计

1. 试画出地表水二次净化工艺流程图。

2.城市水处理厂内各构筑物之间水流应采用( )

A. 压力流

B. 泵提升

C. 水射器提升

D. 重力流

第二十一章

软化

一、选择题:

1.再生H —Na 并联系统的氢罐采用的再生剂是( )

A. NaCl

B. NaOH

C. HCl

D. 都不对

2.若只要求去除水中的硬度,应采用( )

A. H —Na 并联系统

B. H —Na 串联系统

C. 单纯钠离子系统

D. 复床系统

3. 钠离子交换系统可去除水中的( )

A. 碱度

B. 硫酸根

C. 硬度

D. 钠离子

4.在H —Na 离子交换中,再生Na 罐,常用的再生剂为( )

A. HCl

B. NaCl

C. NaOH

D. H 2SO 4

5.在H 离子交换过程中,若出水控制在Na 离子漏泄,则出水H +浓度

为( )

A. 0

B.等于Na 含量

C. 强酸酸根离子含量

D. 都不对

6.c (CaCO 3)物质的量表达正确的是( )

A. c (CaCO 3)=2

1c 21CaCO 3) B. c (CaCO 3)=2 c (2CaCO 3) C. c (CaCO 3)=2 c (21CaCO 3) D.2c (CaCO 3)= 21c (21CaCO 3) 7.硬度的单位有下列几种形式( )

A. 物质的量浓度

B. 当量浓度

C. CaCO 3的质量浓度

D. 度

E. 质量浓度

8.经Na +交换后的水质是( ) A. 碱度不变 B. 硬度被去除 C. 含盐量增加

D. 阴离子含量减小,碱度减小。

E. 含盐量减小

9. 顺流再生固定床的作用包括( )

A. 交换

B. 再生

C. 反冲洗

D. 正洗

E. 都有

10. H-Na 串联系统可以去除水中的( )

A. 所有阳离子

B. 硬度

C. 碱度

D. 所有阴离子

E. 都可以

11.石灰-苏打软化法,可以去除水中的( )

A. 硬度

B. 碱度

C. CO 2

D. Na 离子

E. 所有阳离子

12.石灰—苏打法可以去除水中的( )

A. 碳酸盐硬度

B. 阳离子

C. 非碳酸盐硬度

D. 碱度

E. 阴离子

13.逆流再生固定床,树脂全交换容量与工作交换容量的关系为

( )

A. q=(ηr -(1-ηs ))q 0

B. q=ηr ηs q 0

C. q=(ηs -(1-ηr ))q 0

D. q=(ηr +ηs )q 0 E . q=(1-ηr -ηs )q 0

14.ρ(Ca ++

)=48mg/L,则下列浓度正确的是( ) A. c (Ca ++)=1.2mmol/L B. ρ(Ca ++)=120mg(CaCO 3)/L C. c (21Ca ++)=2.4mmol/L D. c (Ca ++)=2.4mmol/L E. c (21Ca ++)=1.2mmol/L 15.H —Na 并联系统可以去除水中的( )

A. 碱度

B. 硫酸根

C. Ca

2+ D. Mg 2+ E. NaCl 16.已知某水样c (21Ca +++2

1Mg ++)=2.0mmol/L ,相当于( ) A. 100 mg/L (CaCO 3) B. 200 mg/L (CaCO 3)

C. 50 mg/L (CaCO 3)

D. 11.2德国度

17.石灰—苏打软化法中,苏打的作用是( )

A. 去除碳酸盐硬度

B. 去除碱度

C. 去除非碳酸盐硬度

D. 都有

18.H —Na 并联系统可以去除水中的( )

A. 所有的阳离子

B. 硫酸根

C. 硬度

D. 所有的阴离子 19.ρ(Ca ++

)=48mg/L,则下列浓度正确的是( ) A. c (Ca ++)=2.4mmol/L B.ρ(Ca ++)=120mg/L(CaCO 3)

C. c (

21Ca ++)=1.2mmol/L D.ρ(Ca ++)=240mg/L(CaCO 3) 20.石灰—苏打法中,苏打的作用是去除水中的( )

A. 碳酸盐硬度

B. 阳离子

C. 非碳酸盐硬度

D. 碱度

21.弱酸树脂的作用是( )

A. 去除非碳酸盐硬度

B. 去除碳酸盐硬度

C. 去除强酸酸根离子

D. 去除钠盐

二、判断题

1.在软化系统中钠罐以钠离子漏泄作为运行终点。( )

2.石灰软化法中,石灰的作用是去除碳酸盐硬度。( )

3.顺流再生固定床的工作周期包括反冲洗、再生、正洗( )

4.酸再生系统主要包括贮存、输送、计量、投加几部分( )

5.逆流再生固定床指的是原水与再生液分别从上而下以同一方向流经离子交换器的固定床。( )

6.湿真密度指的是湿树脂的重量与其堆积体积之比 。( )

7.石灰-苏打软化法可以去除水中所有的阳离子( )

8.H —Na 串联离子交换系统与H —Na 并联离子交换系统的区别在于前者所有的水进入钠离子交换器( )

9.弱酸树脂不能去除水中的碳酸盐硬度( )

10.一定量的树脂所具有的活性基因或可交换离子的总量称为工作交换容量( )

11.原水经氢离子交换后,若以Na +泄露为控制点,则出水c (H +)=c (

21SO 42- )+ c (21Cl - )( ) 12.001×7树脂的全名称是凝胶型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 c (

21Ca +++2

1Mg ++)=2.0mmol/L=200(mg/L )CaCO 3( ) 13.经Na 离子交换后,其出水水质为硬度被去除,碱度不变,蒸发残渣 略有减少( )

三、名词解释

1. 湿视密度

2. 溶胀性

3. 顺流再生固定床

4. 逆流再生 4. 再生比耗 6.湿真密度 7.树脂饱和度 8.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9. 树脂全交换容量 10.逆流再生 11. 水的软化处理 12. 交联度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的两种溶胀性?

2.简述药剂软化法。

3. 简述石灰—苏打软化法中石灰和苏打各自的作用及其使用条件。

4. 试绘出H —Na 串联离子交换系统图。

5.什么叫做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它与全交换容量有什么不同?

6. 试绘出H-Na 串联离子交换系统图。

7. 简述水温对CO 2脱气效果的影响。

8.试绘出H —Na 并联离子交换系统图。

五、论述题:

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常见离子的选择顺序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

2.与顺流再生相比,逆流再生有哪些优点?

3. 离子交换的过程可分为那五个步骤,试绘图加以说明。

4. 试述H —Na 并联与串联系统的优缺点。

5.试述逆流再生出水水质好的原因。

6.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钠离子交换法。

7.试从离子交换平衡出发,阐述逆流再生固定床出水水质好于顺流再生固定床的原因。

六、计算题:

1. 某离子交换软化器在一个交换周期中共产软化水120吨,原水总硬度为c (1/2Ca 2++1/2Mg 2+)=5.0mmol/L , 采用纯度为96%的工业食盐逆流再生,再生剂比耗为1.45,试求再生一次消耗的再生剂干重。(NaCl 的摩尔质量为58.45g/mmol )

2. 原水水质为(单位:mmol/L )

c (1/2Ca 2+)=3.0 c (1/2Mg 2+)=3.0 c (Na +)=4.0

c (HCO -3)=4.0 c (1/2SO 2-4)=4.0 c (Cl —)=2.0

已知:采用H —Na 并联离子交换脱碱—软化系统,出水剩余碱度为0.5mmol/L,设备总水量为Q=120m 3/h 。若H 罐控制在Na +

泄漏为准,则进入H 罐及Na 罐的水量为多少?

3. 已知某水样水质为(单位:mmol/L )

c (1/2Ca 2+)=3.5 c (1/2Mg 2+)=2.5 c (Na +)=4.0

c (HCO -3)=4.0 c (1/2SO 2-4)=2.5 c (Cl —)=3.5 试画出该水样假想化合物图,并写出该水样的总硬度、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和碱度。 第二十二章 咸水淡化与除盐

一、选择题:

1.将自来水处理到纯水程度应采用()

A. H-Na并联系统

B. 双级钠离子系统

C. 复床系统

D. 混合床系统

2.在复床除盐系统中,阳床交换失效终点为()

A. 硬度漏泄

B. 碱度漏泄

C. 硅漏泄

D. 钠离子漏泄3.处理水质达到超纯水,系统终端必须采用()

A. 混合床

B. 复床

C. 阳双层床

D. 移动床

4.复床系统中除CO2器应设置在()

A. 阴床之后

B. 阳床之前

C. 脱盐水池之后

D. 阳床之后

5.复床系统中的阳床应采用()

A. 强酸性阳树脂

B. 弱酸性阳树脂

C. 强碱性阴树脂

D. 弱碱性阴树脂

6.为保证混合床阴阳树脂混合均匀,通常采用的措施是()

A. 水力高速反冲混合

B. 压缩空气混合

C. 机械搅拌混合

D. 都可以

7.在一级复床除盐系统中,再生强碱阴床所用再生剂为()

A. NaCl

B. NaOH

C. NaHCO3

D. HCl

8.对水中离子去除率最高的处理工艺是()

A. 离子交换法

B. 反渗透法

C. 电渗析法

D. 药剂软化法

9.在一级复床除盐系统中,阳床以()漏泄为准。

A. 硬度

B. 硅酸

C. 钠离子

D. 都不对

10.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适用的有效PH范围为()

A. 1~14

B. 5~14

C. 1~12

D. 0~7

11.弱碱树脂可以去除水中的()

A. 强酸酸根离子

B. 弱酸酸根离子

C. Na离子

D. 所有阴离子

12.复床除盐系统中阳床的再生剂可选用()

A. NaCl

B. HCl

C. H2SO4

D. H2CO3

E. NaOH

13.弱碱树脂的再生剂可以选用( )

A. NaOH

B. NaCl

C. NaCO3

D. HCl

E. H2SO4 14.弱酸树脂可以去除水中的( )

A.碳酸盐硬度

B. 碱度

C. 非碳酸盐硬度

B. D. Na离子 E. 所有阳离子

15.已达到实用的淡化与除盐主要处理方法有()

A. 水合物法

B. 蒸馏法

C. 反渗透法

D. 电渗析法

E. 离子交换法

16.在阴离子交换双层床中,弱碱树脂的作用为去除()

A. 去除碳酸盐硬度

B. 去除所有的阳离子

C. 去除强酸酸根离子

D. 去除所有的阴离子

17.为保证混合床阴阳树脂混合均匀,通常采用的措施是()

A. 水力高速反冲混合

B. 压缩空气混合

C. 机械搅拌混合

D. 都可以

二、判断题

1.在复床除盐系统中阳床以钠离子漏泄作为运行终点。()

2.水的纯度可分为淡化水、脱盐水、纯水、高纯水。()

3.在复床除盐系统中强碱阴床以硬度作为运行终点。()

4.强酸性阳树脂与弱酸性阳树脂装填在同一个交换器内,再生时使之分层再生,使用时先将其均匀混合,这种树脂混合一起的离子交换器称为混合床()

5.弱碱树脂不能去除水中的强酸阴离子()

6.在一级复床除盐系统中, 出水呈碱性的原因是阳床漏钠所致()

三、名词解释

1 .复床除盐 2. 阴双层床

3. 阳双层床

4. 混合床

四、简答题

1.简述强碱树脂对于硅酸的要求。

五、论述题:

1.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一级复床除盐系统的除盐过程。

2.试述一级复床除盐系统中强碱阴床置于强酸阳床之后的原因。

六、计算题:

1. 某复床系统在一个交换周期中共产水120吨,进入阳床的总阳离子量(以一价离子计)为

)=7.0mmol/L,采用纯度为36.5%的工业HCl逆流再生,再生剂比耗为1.45,试求再生一c(K

次消耗的再生剂重量。(HCl的摩尔质量为36.5g/mmol)

数值分析第二章复习与思考题

第二章复习与思考题 1.什么是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它们是如何构造的?有何重要性质? 答:若n 次多项式()),,1,0(n j x l j =在1+n 个节点n x x x <<< 10上满足条件 (),,,1,0,, ,0, ,1n k j j k j k x l k j =?? ?≠== 则称这1+n 个n 次多项式()()()x l x l x l n ,,,10 为节点n x x x ,,,10 上的n 次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 以()x l k 为例,由()x l k 所满足的条件以及()x l k 为n 次多项式,可设 ()()()()()n k k k x x x x x x x x A x l ----=+- 110, 其中A 为常数,利用()1=k k x l 得 ()()()()n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A ----=+- 1101, 故 ()()()() n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A ----= +- 1101 , 即 ()()()()()()()()∏ ≠=+-+---=--------=n k j j j k j n k k k k k k n k k k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l 0110110)( . 对于()),,1,0(n i x l i =,有 ()n k x x l x n i k i k i ,,1,00 ==∑=,特别当0=k 时,有 ()∑==n i i x l 0 1. 2.什么是牛顿基函数?它与单项式基{ }n x x ,,,1 有何不同? 答:称()()()(){ }10100,,,,1------n x x x x x x x x x x 为节点n x x x ,,,10 上的牛顿基函数,利用牛顿基函数,节点n x x x ,,,10 上的n 次牛顿插值多项式()x P n 可以表示为 ()()()()10010---++-+=n n n x x x x a x x a a x P 其中[]n k x x x f a k k ,,1,0,,,,10 ==.与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不同,牛顿插值基函数在增加节点时可以通过递推逐步得到高次的插值多项式,例如 ()()()()k k k k x x x x a x P x P --+=++ 011,

水资源管理考试复习题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水政水资源管理”期末考试 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D )。 A.包括江河、湖泊的淡水和海水 B.包括深层地下水 C.包括陆地永久冰川的水体 D.是指一个地区可以逐年恢复和更新并能被利用的淡水资源 2.降雨量过程线中,直方图的纵坐标是( A )。 A.降雨强度 B.降雨量 C.累积余量 D.降雨历时 3.“某河流断面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000m3/s”,表明按照统计规律,洪峰流量( B )。 A.等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 D.小于或等于

4.当流域的下垫面因素发生变化时,对年径流资料进行修正,是为了满足水文资料( B )的要求 A.可靠性 B.一致性 C.代表性 D.典型性 5.包气带土壤需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C )。 A.降雨强度 B.后损平均下渗率 C.稳定下渗率 D.初渗下渗率 6.水库在运用时,汛期到来之前库水位应降到(A )。 A.死水位 B.正常蓄水位 C.防洪限制水位 D.设计洪水位 7.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原理是( A )。 A.水量平衡 B.动力平衡 C.电力平衡 D.电量平衡

8.年平均负荷图反应( A )。 A.电能要求 B.出力要求 C.出力和电能要求 D.无要求 9.水库调度图依据( A )编制,是进行水库调度最为常用的工具。 A.实测的径流时历过程 B.枯水年资料 C.中水年资料 D.丰水年资料 10.水权( B )。 A.即为水资源所有权 B.是指以水资源所有权为基础的一组权利的总和,包括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占有权、水资源收益权、水资源转让权等 C.即为水资源使用权 D.不允许有偿转让 1.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 D) A.22000m3 B.1200m3 C.4500m3 D.2200m3 2.下渗的水分运动,是在(C)作用下进行的。 A.分子力 B.重力 C.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综合

水处理课程设计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公徽祈华浄兜 ANHLU XINHL:A LNIVBKSITY 课程设计书 课程名称:水处理课程设计 院(系) :一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0 环境工程⑴班起止日期: 指导教师:潘争伟

目录

1、城市环境条件概况 合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是合肥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程,位于合肥市大城区东南。主要 但尚未达标的工业废水。服务人口约 30万。 1、地形资料 污水处理厂位于淝河西六公里处, 最低为12 m 。污水总进水管底标高为 为9 m 。污水厂长(南北向) 750 m ,宽(东西向)600 m 。 2、水量和水质资料 应处理水量: Q 平均=150000 m 3/d Q 最大=195000 m 3/d 城市混合污水平均水质: mg/ 3、气象及地基资料 年平均气温15.7 C ,夏季平均气温 28.3 C,冬季平均2.1 C; 年平均降雨量1010 mm ,日最大降雨量160 mm ; 地下水位 10 m ; 最大冻土 2.5 cm ; 土壤承载力 2.3 kgf/cm 2; 河流常水位8m ,最高河水位9m ,最低河水位7 m 。 服务范围是合肥市中市区、 东市区、西南郊的生活污水和东市区、 西南郊的部分经初步处理 占地约45万平方米,地势西咼东低。最咼标咼19 m , 12 m ,进水管处地面标高为 16 m 。附近河流最高水位

2、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 1 、工艺方案分析 1、普通活性污泥法方案 普通活性污泥法,也称传统活性污泥法,推广年限长,具有成熟的设计及运行经验,处理效果可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本方法在艺及设备等方 面又有了很大改进。在工艺方面,通过增加工艺构筑物可以成为“A/0 ”或“ A2O”工艺,从面实现脱N和除P。在设备方面,开发了各种微孔曝气池,使氧转移效率提高到20%以上,从面节省了运行费用。 国内已运行的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如西安邓家村(12万m3/d)、天津纪庄子(26万m3/d)、北京高碑店(50万m3/d)、成都三瓦窑(20万m3/d) 普通活性污泥法如设计合理、运行管理得当,出水B0D5可达10?20mg/L。它的缺点 是工艺路线长,工艺构筑物及设备多而复杂,运行管理管理困难,基建投资及运行费均较高。 国内已建的此类污水处理厂,单方基建投资一般为1000?1300元/m3? d,运行费为0.2?0.4 元/(m3? d)或更高。 本项目污水处理的特点为: ①污水以有机污染为主,BOD/COD=0.42,可生化性较好,重金属及其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物一般不超标; ②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BOD5、COD cr、SS值比国内一般城市污水高70%左右; ③污水处理厂投产时,多数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已投入运行。 针对以上特点,以及出水要求,现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以采用生化处理最为经济。由于将来可能要求出水回用,处理工艺尚应硝化,考虑到NH3-N浓度较低,不必完全 脱氮。 根据国内外已运行的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调查,要达到确定的治理目标,可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或“氧化沟法”。 2、氧化沟方案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由荷兰人首创。60年代以来,这项技术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已被广泛采用,工艺及构造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对该技术缺点(占地面积大)的克服和对其优点(基建投资及运行费用相对较低,运行效果高 且稳定,维护管理简单等)的逐步深入认识,目前已成为普遍采用的一项污水处理技术。 据报道,1963?1974年英国共兴建了300多座氧化沟,美国已有500多座,丹麦已建成300多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氧化沟污水厂是德国路德维希港的BASF污水处理厂,设计最大流量为76.9万m3/d,1974年建成。 氧化沟工艺一般可不设初沉池,在不增加构筑物及设备的情况下,氧化沟内不仅可完成 碳源的氧化,还可实现硝化和脱硝,成为A/O工艺;氧化沟前增加厌氧池可成为A2/0( A-A-O )工艺,实现除磷。由于氧化沟内活性污泥已经好氧稳定,可直接浓缩脱水,不必厌氧消化。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已被公认为一种较成功的革新的活性污泥法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相比,它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 ①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运行管理方便。一般情况下,氧化沟工艺可比传统活性 污泥法少建初沉池和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基建投资少。另外,由于不采用鼓风曝气的空气扩 散器,不建厌氧消化系统,运行管理要方便。 ②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实际运行效果表明,氧化沟在去除BOD5和SS方面均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2)资源耗费大,电量耗费大 3)供水流程的最后环节,直接承担向用户输 水的任务,对用户龙头出水的水量、水压 及水质的影响至关重要。直饮水的控制环 节. 4)水司最重要的部门,待遇最好的部门 3.给水管网的类型(简答题) 1)按水源数目:单水源给水管网,多水源给水管网 单水源:所有用于水来自于一个清水池 多水源:多个清水池作为水源,大中城市一般为多水源 2)按照连接方式:统一给水管网,分区给水管网 统一:系统中只有一个管网。中国管网之庞大世界第一。 分区:划分为多个区域,各区域 管网具有独立的供水泵 站,不同的水压可降低管 网平均压力,减少爆管和 泵站能量的浪费

3)按照动力方式:重力输水管网,压力输水管网 重力:水源地势高,水依靠自身重力流入用户 压力:清水池的水由泵站加压送出。有时经过多级加压 4)按照布置方式:枝装管网,环状管网 枝装:可靠性差,末端易水质恶化 环状:可靠性高,投资大(可能会考优缺点) 4.给水管网布置的总要求 1)供给用户所需的水量 2)保证用户足够的水压 3)保证不间断供水 4)保障用户饮水安全5.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原则(简答题) 1)前瞻性——按照城市规划来布置管网,考 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性,留有充分 的发展余地。 2)安全性——保证管网安全可靠,当局部管 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可接受的 最小程度 3)全面性——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

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4)经济性——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 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减少拆迁, 少占农田 5)层次性——先确定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2~3级 管线综合——协调好与其它管道电缆和道 路等工程的关系 6.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环状网和枝装网 枝装网——供水安全性差,末端水质恶化严重,造价低 环状网——供水安全性好,造价高。 1)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枝装网,以后逐步连成环状; 2)供水安全性较低的边缘地区工矿企业可采用环状网 7.给水管网布置的具体注意事项(可能有填空题) 1)与城市平面布置图和规划图一致,一般敷设在道路下,应避免在高级路面下通过。 2)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泵站到水池、水塔、

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 1.景区产品的概念如何理解? 答案要点:旅游景区产品(Product of Tourism Attraction )从狭义讲,景区产品是一种单项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总和。从广义来讲,景区产品是多种单项旅游产品的组合,旅游产品所包含的4As——旅游资源(Attraction),交通运输设施和服务(Access),住宿、餐饮、娱乐、零售等旅游生活设施和相应服务(Amenities)辅助设施。 2.试阐述景区产品的特点? 答案要点:主要从7个方面理解:(1)不可检验性。(2)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3)不可储存性。(4)不可移动性。(5)季节性。(6)脆弱性。(7)共享性。 3.为什么说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结合景区经营权和管理权等问题加以阐述。 答案要点: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的特征主要从景区产品的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方面分析(课本第29页)。排他性问题要从景区日常经营的门票制度来分析,最好能引导学生分析景区门票“涨声一片”与准公共产品经营权和管理权之间的矛盾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4.整体产品有哪3个层次构成?景区产品的构成如何? 答案要点:整体产品是指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扩展产品3个层次;景区产品的构成包括:(1)旅游景区吸引物-核心产品(2)旅游景区活动项目-有形产品(3)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扩展产品。 5.试以博物馆为例说明景区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案要点:引导学生分析某一类型博物馆游客流量变化和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课本图2-7博物馆生命周期曲线存在的可能性及原因。 6.景区产品创新的方法有哪几种?结合案例说明。 答案要点:景区产品创新的方法有主题创新、结构创新、功能创新,详细内容参见课本40页。引导学生列举不同创新方法的景区产品。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2、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3、污水的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处理过程。 4、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5、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分离方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6、污水生物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7、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8、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9、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它包括Ma、Me、及Mi三者,不包括污泥中无机物质。P-102 10、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P-103 11、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P-103 12、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网上搜索的) 13、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成为吸附。 14、好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好氧呼吸。 15、缺氧呼吸: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缺氧呼吸。 16、同化作用: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氮(氨氮或有机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并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得以从污水中去除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17、生物膜法(P190):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18、物理净化(P7):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19、化学净化(P-7):是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20、生物净化(P-7):是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二、填空 1、污水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雨水、城镇污水 2、表示污水化学性质的污染指标:可分为有机指标(生化需氧量(BOD) 、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C)、油类污染物、酚类污染物、表面活性剂、有机碱、有机农药、苯类化合物)和无机指标( PH、植物营养元素、重金属、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有毒物(总砷、含硫化合物、氰化物) 3、水体自净分类: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4、根据地域,污水排放标准分为哪些? 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分为国家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 5、沉淀类型 6-404

第2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2章 负荷计算 2-1 什么叫负荷曲线?有哪几种?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哪些? 答:负荷曲线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反映了用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 负荷曲线按负荷的功率性质不同,分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曲线;按时间单位的不同,分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按负荷对象不同,分用户,车间或某类设备负荷曲线。 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平均负荷和负荷系数。 2-2 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和年平均负荷?什么叫负荷系数? 答: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指负荷以年最大负荷max P 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后,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这段时间就是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年最大负荷max P 指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为防偶然性,这样的工作班至少要在负荷最大的月份出现2~3次)30分钟平均功率的最大值,因此年最大负荷有时也称为30分钟最大负荷30P 。 负荷系数L K 是指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 2-3 什么叫计算负荷?为什么计算负荷通常采用30min 最大负荷?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有何意义? 答:计算负荷是指导体中通过一个等效负荷时,导体的最高温升正好和通过实际的变动负荷时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该等效负荷就称为计算负荷。 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大约为(3~4)τ,τ为发热时间常数。对中小截面的导体,其τ约为10min 左右,故截流倒替约经 30min 后达到稳定温升值。但是,由于较大截面的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往往大于10min ,30min 还不能达到稳定温升。由此可见,计算负荷 Pc 实际上与30min 最大负荷基本是相当的。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计算负荷的确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合理。计算负荷不能定得太大,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过大而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计算负荷也不能定得太小,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长期处于过负荷运行,增加电能损耗,产生过热,导致绝缘体过早老化甚至烧毁。 2-4 各工作制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如何确定? 答:长期工作制和短期工作制的设备容量就是该设备的铭牌额定功率,即Pe=PN 。 反复短时工作制的设备容量是指某负荷持续率下的额定功率换算到统一的负荷持续率下的功率。 2-5 需要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答:所有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并不等于其设备容量,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比值关系,因此需要引进需要系数的概念,即: c d e P K P =。 式中,Kd 为需要系数;Pc 为计算负荷;Pe 为设备容量。 形成该系数的原因有: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是指输出容量,它与输入容量之间有一个平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 学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一、概论———————————————————————————3 1、课程设计的目的————————————————————————3 2、原始资料———————————————————————————3 二、总体工艺设计————————————————————————4 三、水处理构筑物计算——————————————————————4 1.混凝剂投加设备设计———————————————————————4 2.网格絮凝池———————————————————————————7 3.斜管沉淀池———————————————————————————11 4.普通快滤池设计—————————————————————————15 5.消毒—————————————————————————————21 6.清水池设计———————————————————————————22 四、总体布置设计————————————————————————23平面布置综述——————————————————————————23 水厂高程布置综述————————————————————————24 五、参考资料—————————————————————————25

一、概论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给水处理课程内容学习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 (2)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的水平; (3)培养在教师辅导下,基本能独立设计一个中、小型给水处理厂主要构筑 物工艺设计的能力。 2、原始资料 (1)该水厂所在地区为华南地区。 (2)城市自来水厂规模为 5.2万米3/日。 (3)原水水质资料 水质指标单位数值 浑浊度 最高 一般色度水温 最高 最低 PH 值 碱度总硬度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毫克/升 毫克/升 毫克/升 度 ℃ ℃ ℃ 毫克/升 毫克/升 个/升 820 16 22.3 33 6.5 7.6 2.7 14 205 33000

第二章 政府会计复习思考题(学生 参考答案)

第二章政府会计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 政府会计,是指反映、核算和监督政府单位及其构成实体在使用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过程中财务收支活动的会计管理体系,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其预算执行情况、资金运用活动、财务管理业绩等问题。 2. 预算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会计。 3.政府财务会计,是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的会计。 4. 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收付实现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基础。凡在当期实际收到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凡是不属于当期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均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 5.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6. 预算收入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 7. 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 8. 预算结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的资金余额,以及历年滚存的资金余额。预算结余包括结余资金和结转资金。 9.结余资金是指年度预算执行终了,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扣除预算支出和结转资金后剩余的资金。 10.结转资金是指预算安排项目的支出年终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因故未执行,

给水处理期末复习

第14章给水处理概论 1.原水中的杂质按尺寸大小分类有:①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者上浮,一般是大颗粒泥沙及矿物废渣。②胶体:颗粒尺寸偏小,在水中长期静量也难下沉。(一般带负电荷)③溶解杂志:与水构成均相体系,外观透明,属于真溶液。(包括有机体和无机体) 2.各种天然水源的水质特点:(1)地下水:悬浮物和胶质含量少,水质清澈,水质水温较稳定,含盐量和硬度高。(2)江河水: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悬浮物和胶态杂质含量多,浊度高于地下水,含盐量和硬度低,易受其他各种人为污染,水温不稳定。(3)湖泊和水库水:浊度低,含藻类较多,易受废水污染,含盐量比河水高。(4)海水:含盐量高。 3.生活饮用水标准: (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浊度:1NTU,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色度15(铂钴色度单位)PH值6.5到8.5之间 (2)毒理学指标 (3)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100(CFO/ml),总大肠菌数3个/L 游离系数出厂水中≥0.3mg/L,官网材料水中≥0.05mg/L 4.给水处理方法:常规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1)澄清(混凝、沉淀、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粒。(2)除臭除味:澄清消毒达不到水质要求时才采用的特殊处理方法。(3)除铁、锰、氟。(4)软化:去除水中钙镁离子,减小硬度,特别用于地下水的处理。(5)淡化和除盐:处理对象是水中的各种盐类,包括阴阳离子(海水)。(6)水的冷却:工业生产中循环冷却水系统所用的工艺。(7)腐蚀和结垢控制。(8)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5.处理工艺 a,江河水:常规处理工艺。b,湖泊水,水库水:预处理(去除藻类)。c,高浊度水:预处理池。d,有机物含量高:爆气,生物降解。e,水处理后仍有异味:深度处理,活性碳吸附。f,地下水:只要消毒,冷却水,只需要过滤,消毒。g,低浊度江河水:快速絮凝,消毒。 6、试举出3种质量传递机理的实例。 答:质量传递输可分为:主流传递;分子扩散传递;紊流扩散传递。 1)、主流传递:在平流池中,物质将随水流作水平迁移。物质在水平方向的浓度变化,是由主流迁移和化学引起的。 2)、分子扩散传递:在静止或作层流运动的液体中,存在浓度梯度的话,高浓度区内的组分总是向低浓度区迁移,最终趋于均匀分布状态,浓度梯度消失。如平流池等。 3)、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水流往往处于紊流状态。水处理构筑物中绝大部分都是紊流扩散。 7、3种理想反应器的假定条件是什么?研究理想反应器对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有何作用。 答:3种理想反应器的假定条件如下 1)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中的反应:不存在由物质迁移而导致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且假定是在恒温下操作。 2)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反应器内物料完全均匀混合且与输出产物相同的假定,且是在恒温下操作。 3)推流型反应器:反应器内的物料仅以相同流速平行流动,而无扩散作用,这种流型唯一的质量传递就是平行流动的主流传递。 4)在水处理方面引入反应器理论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器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物理过程等。例如,氯化消毒池,除铁、除锰滤池、生物滤池、絮凝池、沉淀池等等,甚至一段河流自净过程都可应用反应器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介绍反应器概念,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分析研究水处理工艺设备的方法和思路。 8、了解《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各项指标的意义。 答:在《标准》中所列的水质项目可分成以下几类。一类属于感官性状方面的要求,如不的水度、色

第2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2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1.Q235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分为哪4个阶段,可得到哪些强度指标? (1)弹性阶段。 钢材在此阶段,当荷载降为零时(完全卸载),变形也降为零(回到原点)。Q235钢的比例极限f p≈200N/mm2,对应的应变εp≈0.1%。 (2)弹塑性和屈服阶段。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应力与应变不再成正比,应变增大加快,材料进入弹塑性阶段。随后,应力呈锯齿状波动,甚至出现应力不增加而应变仍在继续发展的现象,卸载后试件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长度,这个阶段称之为屈服阶段。Q235钢的屈服点f y≈235N/mm2,对应的应变εp≈0.15%,流幅ε≈0.15%~2.5%。 (3)强化阶段。 屈服阶段之后,曲线再度上升,但应变的增加快于应力的增加,塑性特征明显,这个阶段称为强化阶段。对应于最高点的应力为抗拉强度或极限强度fu。 (4)颈缩阶段。 到达极限强度后,试件出现局部截面横向收缩,塑性变形迅速增大,即颈缩现象。此时,只要荷载不断降低,变形能继续发展,直至试件断裂。 2.什么叫屈强比,它对结构设计有何意义? 钢材的屈服强度(屈服点)f y与抗拉强度fu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是衡量钢材强度储备的一个系数。屈强比越低,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屈强比愈低钢材的安全储备愈大,但屈强比过小时,钢材强度的利用率太低,不够经济;屈强比过大时,安全储备太小,且构件变形能力小。 3.什么叫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各有什么特征? 钢材在静力单向均匀拉伸下,试件破坏前有很大的塑性应变,这种破坏称为塑性破坏。钢结构中的钢材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还会发生另一种破坏,即脆性破坏,两者的破坏特征有明显的区别。 塑性破坏是指构件产生明显的变形、应力达到材料的极限强度后而发生的破坏,破坏断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破坏前有较大的塑性变形,且变形持续时间长,容易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后果。 脆性破坏是在塑性变形很小,甚至没有塑性变形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破坏时构件的计算应力可能小于钢材的屈服点fy,破坏的断口平齐并呈有光泽的晶粒状。由于脆性破坏前没有明显的征兆,不能及时觉察和补救,破坏后果严重。 4.钢结构对钢材有哪些要求? 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钢结构所用的钢材应满足以下要求: (1)强度钢材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屈服强度(屈服点)fy和抗拉强度fu,可通过钢材的静力单向拉伸试验获得。屈服强度fy和抗拉强度fu是承重结构所用钢材应具有的基本保证项目,对一般非承重结构构件所用钢材只要保证抗拉强度即可。 (2)塑性塑性是指钢材在应力超过屈服点后,能产生显著的残余变形(塑性变形)而不立即断裂的性质。衡量钢材塑性好坏的主要指标是伸长率δ和截面收缩率ψ,它由钢材的静力单向拉伸试验得到。承重结构用的钢材,不论在静力荷载或动力荷载作用下,以及在加

第二章 思考题

第二章 思考题 1.下列各过程中的运算式,哪些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 (1) 理想气体真空膨胀:12ln V V nR S =Δ (2) 水在298K ,p θ下蒸发:T G H S Δ?Δ=Δ (3) 恒温恒压可逆电池反应:T H S Δ=Δ (4)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Δ21p p dp T V S (5) 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相变:p T G S ])([?Δ??=Δ 2.判断下列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 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而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2) 有人用下列事实来否定热力学第二定律,请指出错误所在 (3) 理想气体等温膨胀过程?U=0,热全部变成了功,与开氏说法不符。 (a) 冷冻机可以从低温热源吸热放给高温热源,这与克氏说法不符。 (b) 被压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复原,这是个从单一热源吸热对外做功的过程与开氏说法不符。 (4) 凡熵增加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5) 不可逆过程的熵永不减少。 (6) 体系达平衡时熵值最大,自由能最小。 (7) 某体系当内能、体积恒定时,?S <0的过程则不能发生。 (8) 某体系从始态经一个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为了计算某些热力学函数 的变量,可以设计一个绝热可逆过程,从某一始态出发到达同一终态。 (9) 在绝热体系中,发生一个不可逆过程从状态I→II,无论用什么方法,体 系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状态了。 (10)绝热循环过程一定是个可逆循环过程。 (11)C p 恒大于C v 。

3. 体系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 ) (a)体系的熵增加 (b)体系吸热大于对外做功 (c)环境的熵一定增加 (d)环境内能减少 4. 在383K ,p θ下,1mol 过热水蒸气凝结成水,则体系、环境及总的熵变为( ) (a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b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c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d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 (2)

给水工程 课 程 设 计 学校: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4.6

目录 一、原始数据: (3) 二、方案的选择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4) 三、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5) 1配水井设计计算 (5) 2混凝处理 (6) 3混合方式 (10) 4.栅条絮凝池 (11) 5斜管沉淀池 (17) 6.普通快滤池滤 (21) 8.消毒处理 (29) 9..给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31)

一、设计任务 根据给定的资料设计一座中、小型给水处理厂及主要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该水厂所在地区为华南地区。 二、城市自来水厂规模为 4.7万米3/日。 三、设计原始资料 1、原水水质资料 水质指标 单 位 数值 浑浊度 最高 一般色度 水温 最高 最低 PH 值 碱度 总硬度 大肠菌群 细菌总数毫克/升 毫克/升 毫克/升 度 ℃ ℃ ℃ 毫克/升 毫克/升 个/升 个/毫升 328 12 21 30 5 7.1 2.9 11 190 31000

3、厂区地形图(1:500) 4水厂所在地区为 华南 地区,厂区冰冻深度 0 米, 厂区地下水位深度 -2.4 米,主导风向 北 风。 5、厂区地形示意图:(以老师选定的为准) 1 综述 。 2总体设计 2.1工艺流程的确定 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02),原水水质符合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除浊度、菌落总数、大肠菌数偏高外,其余参数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 水厂水以地表水作为水源,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原水 混 合 絮凝沉淀池 滤 池 混凝剂消毒剂清水池 二级泵房 用户 图1 水处理工艺流程 236 236. 150 220m 165m

水资源综合利用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水资源综合利用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绪论 1、水资源的定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答:是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发展密切相关,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 2、水资源的三个基本特征:有效性、可控性、再生性。 3、构成水资源的三个前提(要素):可使用性、可获得性、可天然性。 4、水资源的五个特征:循环再生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利用 的多样性(综合性)、利害的两重性。 5、以水域地表面的相互位置关系(或者说是赋存条件)来划分,水资源划分为: 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分为:补给资源、储存资源。地下水资源有:补给量、储存量、消耗量。 第一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1、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大致可划分为那三个阶段? 答:(1)、初期单一目标水资源开发,以需定供的自取阶段; (2)、多目标开发,以供定需,综合利用,重视水质,合理利用和科学管水阶段; (3)、与水协调共处,全面节水,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阶段。 2、全球水资源面临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答:(1)、水资源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 (2)、水源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突出。 3、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1)、需水增长,供需矛盾尖锐; (2)、水资源浪费,用水效率偏低; (3)、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4)、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4、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有哪些原则?并作简要解释。 答:(1)、全面规划原则;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2)、协调发展原则;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协调; (3)、可持续利用原则;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适合的模式与对策,提供各类用水的优先次序,明确水资源开发、利 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的重点; (5)、依法治水原则;在国家法律框架范围内,规划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突出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客观分析水 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问题,规范和调节水事活动; (6)、科学治水原则;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5、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类型有哪些? 答:(1)、流域规划 (2)、跨流域水资源规划 (3)、区域水利规划 (4)、专门水资源规划 第二章水资源利用与供需平衡 1、水资源的利用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其利用方式可分为:河道内用水和河 道外用水两类。 2、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涵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答:其涵义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3、可供水量的定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一台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 =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R L =2000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 =50V ,则常数e K =__________,斜率C=___________。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3.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电刷没有放在几何中性线的位置上,试问此时电机正、反转时的输出特性是否一样?为什么? 4. 根据上题1中已知条件,求该转速下的输出电流I a 和空载输出电压U a0。 5.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电压与_________成严格的线性关系。 6.测速发电机转速为零时,实际输出电压不为零,此时的输出电压称为____________。 7.与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相比,直流测速发电机有何优点? 8. 用作阻尼组件的交流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斜率_________,而对线性度等精度指针的要求是次要的。 9.为了减小由于磁路和转子电的不对称性对性能的影响,杯形转子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通常是( ) A.二极电机 B.四极电机 C.六极电机 D.八极电机 10.为什么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转子都用非磁性空心杯结构,而不用鼠笼式结构? 11.异步测速发电机在理想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非线性同方向变化; C.成正比; D.非线性反方向变化 答案 1、.一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 =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R L =2000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 =50V ,则常数e K =_0.1817_,斜率C=_____0.1667_____。 Cn n R R U L a a =+=1Ke =50 C=50/3000=0.1667 e K =C(L a R R +1)=0.1667 X (1+180/2000)=0.181703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答:直流测速发电机,当不考虑电枢反应,且认为励磁磁通?、R a 和R L 都能保持为常数时可认为其特性是线性的。

水处理课程设计.

南昌航空大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设计名称: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120222 班 学号:12022207 姓名:辛淑芬

目录 一、概论 (2) 二、设计资料 (2) 三、工艺流程选择与确定 (2) 1. 基本路线工艺选择 (2) 2. 厌氧处理工艺选择 (2) 3.接触氧化工艺选择 (3) 4.工艺流程 (3) 四、设计依据及规范标准 (3) 1.设计规范标准 (3) 2.设计指导思想 (4) 五、主要处理工艺的设计计算 (4) 1.调节池的设计 (4) 2.一次污水泵设计 (5) 3.厌氧池 (6) 4. 生物接触氧化池 (7) 六、平面和高程布置 (11) 1.平面布置 (11) 2.高程布置 (12) 七、参考文献 (13)

一、 概 述 江西君业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落户万年县梓埠产业区,占地面积500余亩,总投资6亿元,是一家专业从事甾体激素原料药及其中间体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微生物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技项目。公司主导产品米非司酮和高效激素中间体醚化物,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是世界十强制药企业德国拜尔制药公司、先灵制药公司的紧密合作伙伴。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3月可建成投产。 项目废水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经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进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河中。 二、设计资料 1、污水量及水质 1.设计流量的确定 (1)污水流量: Q=140000d /m 3=5833.3m 3/h=1.63m 3/s (2)最大设计流量 总变化系数Kr=1.42 设计流量Qmax=1.42×5833.3m 3/h=2.3m 3/s (3)平均日平均时流量 Q =140000*0.8=112000d /m 3<115000d /m 3 所以Q 取115000d /m 3=1.33s /m 3 2、 污水水量与水质

财务管理第二章练习题及复习资料

财务管理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表示资金时间价值的利息率是()。 (A) 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B) 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C) 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社会资金平均利润率 (D) 加权资本成本率 2.在复利条件下,已知现值、年金和贴现率,求计算期数,应先计算()。 (A) 年金终值系数(B) 年金现值系数 (C) 复利终值系数 (D) 复利现值系数 3.投资者由于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称为投资的 ()。 (A) 时间价值率 (B) 期望报酬率 (C) 风险报酬率 (D) 必要报酬率 4.从财务的角度来看风险主要指()。 (A) 生产经营风险 (B) 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 (C) 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率的可能性 (D) 不可分散的市场风险 5.对于多方案择优,决策者的行动准则应是()。 (A) 选择高收益项目

(B) 选择高风险高收益项目 (C) 选择低风险低收益项目 (D) 权衡期望收益与风险,而且还要视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而定 6.下列各项年金中,只有现值没有终值的年金是()。 (A) 普通年金 (B) 即付年金 (C) 永续年金(D) 先付年金 7.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是()。 (A) 先付年金 (B) 后付年金 (C) 递延年金 (D) 普通年金 8.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称为()。 (A) 复利现值系数 (B)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C) 偿债基金系数 (D) 资本回收系数 9.关于无风险资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贝他系数=0 B.收益率的标准差=0 C.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0 D.贝他系数=1 10.下列关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PM首次将“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直观认识,用简单的关系式表达出来 B.在运用这一模型时,应该更注重它所给出的具体的数字,而不是它所揭示的规律 C.在实际运用中存在明显的局限 D.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对于资金时间价值概念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