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班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9月份月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9月份月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9月份月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折.腰(zhé) 风骚.(sāo) 鲜妍.(yàn) 妖娆.(ráo)B.佝偻.(lǚ) 宽宥.(yòu) 惊骇.(hài) 枉.然(wǎnɡ)C.阴翳.(yì) 觥.筹(ɡuānɡ) 绮.户(qǐ) 累赘.(zhuì)D.冠冕.(miǎn) 麾.下(huī) 珐.琅(fà) 野蔌.(sù)【答案】 D【解析】A项,鲜妍(yán);B项,佝偻(lóu);C项,觥(ɡōnɡ)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嘶哑天骄濡养相得益章 B.呢喃阴翳缀满彬彬有礼C.漫游脏物灰烬李代桃僵 D.飘逸困厄妄想富丽堂黄【答案】B【解析】A.“章”应写作“彰”;C.“脏”应写作“赃”;D.“黄”应写作“皇”。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的问题,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②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作品主人公的,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③学生没打好基础,,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难成大事。

A.不力原型拔苗助长 B.不利原形拔苗助长C.不利原形好高骛远 D.不力原型好高骛远【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词语的运用能力。

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①句中修饰“监管”,应选择“不力”;②人性形容应为“原型”;③表示自身的因素,应为“好高骛远”。

故选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卷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卷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卷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面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 . 衰竭皱褶蜿蜒历历在目B . 墩实烁烁懈怠浩浩苍苍C . 豁然磅礴瞭阔精雕细刻D . 砾石静穆挪动穿流不息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这则广告把没有橘子汁的早餐比作没有阳光的日子,新颖独特,别具匠心。

B . 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C . 王老师今天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裤,在教室里招摇过市,非常漂亮。

D . 这场精彩的魔术表演,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班级网页的工作。

B .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 . 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D . 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4. (2分)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的《藤野先生》作者用满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在日本留学时给予他无私帮助的老师,这也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写到自己老师的文章。

B . 古诗中常常运用典故来表达情感,如《野望》中用“采薇”表达诗人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使至寨上》用“征蓬”表达自己的孤寂之感。

C . 律诗共有八句,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D . 苏子瞻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记承天寺夜游》描写一个秋日月夜的美景,表达了被贬黄州的郁闷心境以及豁达中的闲适乐观。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5. (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你想美好吗?那就读书吧。

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坚持下去,chí zhī yǐ héng________,优美就像,měi bú shèng shōu________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云南省开远市重点中学校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云南省开远市重点中学校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云南省开远市重点中学校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语文9月月考答案【答案】1. C 2. C 3. C4. ①了解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历史底蕴;②具备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帮助我们加深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情世故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③反映民族心灵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自信力。

5. ①端正阅读态度和方法,我们应该以欣赏、审美、感悟的眼光去阅读并领悟《红楼梦》的文学价值;②我们应在生活中阅读、学习、领悟《红楼梦》,并将之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追求,激发对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自豪感;③我们应通过阅读《红楼梦》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向身边的同学、亲友普及介绍《红楼梦》,让《红楼梦》“活起来";④我们要充分发挥好《红楼梦》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传播作用,借助《红楼梦》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为文化自信增添底气。

【解析】【1题详解】A.“《红楼梦》讲述的贵族家庭的衰落和年轻人的悲剧是对民族心灵的深刻投射”说法有误。

原文是说“《红楼梦》为人们描绘出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讲述了一个贵族家庭的衰落和贾宝玉及年轻女子们的悲剧,充分表达了作者曹雪芹对美被毁灭的悲愤。

这种对民族心灵的深刻投射,正是《红楼梦》200多年来为何一直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心灵共鸣的根本原因",可知对民族心灵的投射的本质应该是“对美被毁灭的悲愤”,“贵族家庭的衰落和年轻人的悲剧"只是具体表现。

B.“目前只能处于理论呼吁和顶层设计的层面”说法有误。

原文是说“让《红楼梦》这部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融进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融入当代社会中去,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呼吁和顶层设计的层面",作者并没有说《红楼梦》目前只停留在这一层面。

D.“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说法有误。

原文是说“因此《红楼梦》及其红学不仅应该而且一定会成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选项变未然为已然。

2025届哈尔滨市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哈尔滨市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哈尔滨市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影视作品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

2023年初,电视剧《狂飙》热播,江门作为拍摄地迅速“出圈”。

电视剧《繁花》播出后,上海黄河路成为剧迷们追捧的热门景点。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又将新疆北部城市阿勒泰展现于公众视野。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影视作品对城市形象和文化推广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对影视创作的支持力度。

这种“双向奔赴”的态势,对推动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一座城成就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光明日报》2024年6月19日)材料二:“古城变没变?”面对笔者的问题,常年从事文保工作的方楚兰答得直接:“格局一直没变。

”潮州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古城。

站在城墙上望去,韩江、韩山立于前,“850多岁”的广济桥横卧江面,老城内街巷纵横,一条牌坊街成为古城文旅特色区的“中轴线”……高处有城楼城墙,近处有江水古桥,内里有小巷老厝,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自外而内,古城格局充满了“立体感”,尽显魅力。

漫步广济桥,上面的部分亭台楼阁被开辟为潮州非遗展室,非遗传承人在室外开展常态化演示,增强与市民游客的互动。

62岁的郭金耀生于斯长于斯,见证了古城的点滴变化。

在他看来,牌坊街的每一个牌坊都有故事,讲好文化故事能让游客感受深厚底蕴。

文化根脉的跳动是实现活化利用的驱动力。

一座城、一条街,要促进文旅发展、商业繁荣,就必须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文化的根、感受文化的脉。

“晚上没事了,沿着古城走一走,真是有灵气!”茶入盖碗,沸水冲泡,郭金耀一边展示潮州工夫茶,一边笑谈日常生活。

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浸润在城市肌理中,如此,古城定会绽放新光彩,持续“潮”起来。

(摘编自《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原汁原味”》《人民日报》2024年6月18日)材料三:灯光渐暗,音乐渐起,江西南昌方言传承基地——贵林社老茶馆里座无虚席。

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仁是孔子所宣扬的最高道德原则。

《吕氏春秋·不二》云:“孔子贵仁。

”这是符合事实的。

但在春秋时代,孔子以前,仁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道德准则了。

《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晋大夫臼季云:“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又《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楚郧辛曰:“《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唯仁者能之。

”又《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孔子对于楚灵王的评论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

’信善哉!”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乃是引述“古志”之言。

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孔子并没有给出仁的完整界说。

我不同意此种观点,我认为孔子确实曾经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说。

《论语》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这里,孔子区别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

子贡误以圣为仁,混淆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

孔子区别圣与仁,因而必须讲明仁的完整含义,必须如此才能揭示圣与仁的不同意指。

而且这里“夫仁者”三字也正是确立界说的格式。

所以我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乃是孔子所讲关于仁的界说。

(节选自张岱年《仁和仁义》,有删改)材料二:孔子“贵仁”,同时也宣扬“义”。

据《论语》所记,孔子尝说:“君子义以为上。

”(《阳货》)“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卫灵公》)“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见得思义。

”(《季氏》)孔子所谓义即道德原则之义。

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义则泛指道德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讲仁,又讲义,但据《论语》所载,孔子未尝以仁义相连并举。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长阳高二年级上学期9月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命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爱国诗人屈原因壮志未酬而投江自尽的著名楚辞《七谏·沉江》中,有两句知名度很高的语句:其中一句是“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意思是在法令严明的良好国度,兰和芷纵然在幽僻之处,也能散发馨香;另一句是“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意思是即使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做成佩饰,经过鲍鱼店也会失去芬芳。

这两句都提到了两种古老的植物——葱兰和白芷。

对于葱兰,大家比较熟悉,那是一种芬芳而素雅的兰科植物;而白芷究竟是什么植物,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

其实,这种看似古老神秘甚至有些距离感的植物就在我们身边,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调味香料。

自古以来,白芷就深得中华儿女的推崇。

最初,人们对这种植物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只知道这是一种长在幽野却能散发浓郁芳香的野草,于是便称其为“芷”。

正是这种独特的幽野馨香,为白芷平添了一抹神秘而高雅的气息,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视之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

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和蕙兰一道被人们合称为“蕙芷”,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象征着仁义、团结等传统美德,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之中。

在古汉语中,“芷”与“芝”相通,白芷也被称为“芝草”,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芝兰”或“芷兰”来形容高雅的姿态,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

孔子就特别崇尚芝兰,《孔子家语》中曾有“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的名言。

但由于古人对植物分类的认知有限,加上芷和兰又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不少人将两者混为一谈。

尤其是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出了“兰槐之根是为芷”后,一些人便认为“芷”指的是兰花的根,于是将芷草当成了兰草的一种。

这种误解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直至2000多年后的民国时期,著名作家沈从文还在他的《桃源与沅州》中把兰草当作芷草了。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九年级的学生正在紧张地进行月考复习,想要提高语文成绩,那最好的途径就是多做试卷。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申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子日:“ ,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李白)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李商隐)④,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⑤ ,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诸葛亮) ⑥足蒸暑土气,。

《观刈麦》(白居易)⑦,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2)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下片。

(4分)2.下面几行文字优美生动,你读一读,完成(1)-(4)题。

(9分)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姿,灿烂芬芳。

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深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协,婉转悠扬,汹涌澎湃,浩浩荡荡。

(1)给第一行中的“绚”字注音。

(2分)绚()隽()(2) 第二行中“隽永”的意思是。

(2分)(3) 第三行中有错别字的一个字是“ ”,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 ”。

(2分)(4)仿照前三句的句式,把第四行句子补写完整。

(3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根据《水浒》的叙述,本书表现了“”的主题。

《水浒》印证了“ ”真理。

(2) 《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其中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其中流传的谚语有:。

(各举一列即可)4.你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假如你经历了下面一些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12分)(1)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2分)(2)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2024届潍坊市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详析

2024届潍坊市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详析

2024届潍坊市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2023-09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俗语说,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正说出了性格的千差万别。

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一个独特的系统,这个系统非常复杂,由多种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和排列而成,因此也表现出复杂性和差异性。

刘再复认为“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所构成的”。

这种两极包括动物性和社会性,肯定性和否定性,有善有恶,有真有假,有美有丑,有悲有喜,有刚有柔,有粗有细……任何性格或心理状态都是两极性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的表现。

文学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性格既有美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缺陷,难以界定好坏,无法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殆尽。

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两极性的元素简单相加,而是“杂多归一”,具有整体性。

这种两极性的元素并不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中互相融合、不断转化,组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人的性格并不是静态性的,而是通过两极性的元素不断斗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仅仅存在一组两极性的内容,而是存在一组或多组由具体的性格元素构成的对立统一的内容。

由于排列组合方式或形式、比重的不同,会形成千差万别的二重组合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各组性格元素互相依存、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并形成自己的结构层次,使性格呈现出复杂而有序的运动状态。

不管如何组合,性格中都有一个决定其运动方向的主导因素。

说到性格二重组合原理,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指每个人的性格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美有丑,有善有恶,不可能完全单一。

然而这只是表层的、狭隘的理解,只能简单揭示性格中存在两重内容。

这种表层意义上的二重组合很容易被庸俗化,或作为一种公式照搬套用。

而二重组合的深层意义,则是指性格内部深层结构中,即人的内心世界中的矛盾搏斗,以及这种拼搏引起的不安、动荡、痛苦等复杂情感,强调多种性格元素在性格内部世界中的复杂动态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汀职专13级春季高考班9月语文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出卷人:曾元金)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9小题,共19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星宿.(xiù)造诣.(yì)堤(dī)坝殒(yǔn)身不恤B. 拖沓(tà)纶(lún)巾慎(zhēn)重面面相觑4(qù)C. 荼.(chá)毒混淆.(yáo)徘徊(huí)锲(qì)而不舍D. 伺.4.(cì)候两靥.(yè)央浼.(měi)自惭形秽.(suì)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掂轻怕重笼络谈笑风声揣摹B. 白壁微暇诠释踌躇满志廉节C. 融会贯通飘窃明辩是非安祥D. 水泄不通辉煌以逸待劳闪耀3. 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她起来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A. 跳搂B. 站抱C. 站搂D. 跳抱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他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成绩成倍下降,家长束手无策。

B. 今天的中学生能否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关系到他们未来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大问题。

C. 鉴于钱方、赵传二人擅自离开公司已达一月之久,现登报通告如下:限你二人见报三日内来公司上班,否则作除名处理。

D. 国内多个机构进行了青少年体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等多项素质上持续下滑,情况堪忧。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B. 鲁大海,你现在不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C(. 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D.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6.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牤牛沉稳而又悠然地漫步在被河水浸湿的草地,哞哞地叫出朦胧着淡紫色的暮霭,唤来归巢的燕子。

(比拟)B. 假如我们先他们(父母)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夸张)C. 牛郎星和织女星都比太阳大得多,亮得多。

为什么我们看起来只是两小点的光呢?那是因为这两个恒星比太阳远得多。

(设问)D.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排比)7. 下列句子的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 郭咏说:“老师,我的作业本你怎么还不发给我?”B. 郑咏向别人介绍说:“李老师知识渊博,上起课来旁征博引,生动易懂,精彩极了。

”C. 方圆不小心踩了陈果一脚,方圆马上表示歉意。

陈果说:“没关系,这次就算了,你下次注意。

”D. 营业员:“你太胖了,这件衣服不适合你。

”8.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曹禺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D. 毕淑敏是当代女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流向远方的水》等。

(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3 分)9.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共6小题,任选3题作答,每小题1分,共3 分)(1)蜡烛有心还惜别,。

(杜牧《赠别(之二)》)(2),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客之美我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5)舒婷在《致橡树》一诗中的爱情宣言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6)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一道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

(鲁田《木屐》)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18分)阅读《我的母亲》选段,回答10 ~ 14 题。

(10 分)①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

②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的铜活发着光。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10. 选段取自课文《我的母亲》,作者__________ 是我国现代作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_________ 等。

(2 分)11. 选段中“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

……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是通过()的表现手法来赞美母亲的。

(2 分)A. 伏笔B. 烘托C. 类比D. 对比12. 选段中多次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来赞美母亲,下列不是对比的一项是()(2分)A. 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B.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C.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D.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13. 选段中加点的两个“终年”,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答。

(2 分)14. 选段文字主要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阅读《人脑与电脑》选段,回答15 ~ 18 题。

(8 分)人脑,大约只有1500 克重,体积只有1500 毫升左右,所需能量不到2.5 瓦,但却有140 亿到150 亿个细胞,这个数目是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 倍。

目前,最好的电子计算机——巨型机比人脑要重上万倍,消耗的电能也要多上万倍,但它的“记忆”和“思考”能力却远不及人脑,可靠性也比人脑差得多。

15. 选段中破折号的用法是()(2分)A. 表示强调B. 表递进C. 表转折D. 表示解释说明16. 选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2 分)17. 选段认为,人脑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2 分)18“. 人脑,大约只有 1500 克重”一句中,把“大约”一词删掉好不好?为什么?(2 分)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0 分)阅读《师说》选段,完成23 ~ 27 题。

(11分)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9. 指出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2 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解释:20.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道理。

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闻道:知道、懂得道理。

D.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

21. 下列各句中“师”字与“师之所存也”中“师”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2 分)A. 古之学者必有师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 惑而不从师D. 吾从而师之22. 下列句子中虚词“其”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 分)A.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C.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23. 把“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四、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 分)成长中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朱熹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一生大多数时间在福建度过。

为让同学更多了解朱子,以他有关修养的精辟论述为训导,学校拟开展以“寻访朱子,提升素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24. 活动一:引经据典话修养朱熹对胸怀坦荡、宽厚善良、谦和行善等人格修养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小组准备出一期小报,要求同学们提供古今中外同主题的名言警句。

以下是同桌搜集到的名言,你觉得不宜上交的一则是()A.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B.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一寸光阴一寸金25. 活动二:融合互动谈养成朱熹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

老师要求围绕“生活中有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展开调查。

请你向全班同学推荐一种好习惯,并简述其好处。

26. 活动三:小组探究辨是非在2012 年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选手荣获16 金中的10 金。

在交换礼物时,外国小朋友送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而中国选手因没准备,只好回赠人民币。

朱熹曾说:“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结合上述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27. 活动结束,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致结束语,你会怎么说呢?五、写作(本大题共2 小题,共40 分)28. 应用文写作(10 分)2013 年5 月27 日福州高速公路交警二大队一中队的中队长陈资文在湖东路水调歌头停车场上捡到一个红色袋子,袋内有一个包装精美的木盒子,木盒子里面有两块价值70万元的田黄石。

请你替陈资文队长拟写一份招领启事。

29. 文体写作(30分)成长的路不一定是鲜花满地,学业上的困惑、生活中的失意、情感上的烦恼就像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坎,需要我们去跨越。

请以“迈过那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在试卷中出现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

④不少于600 字。

长汀职专13级春季高考班9月语文考试卷答题卡(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9小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共6小题,任选3题作答,每小题1 分,共3 分)(1)蜡烛有心还惜别,。

(杜牧《赠别(之二)》)(2),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客之美我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5)。

”(6)。

(鲁田《木屐》)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18分)10、13、14、16、17、18、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0 分)19、23、(3 分)四、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 分)25、26、27、五、写作(本大题共2 小题,共40 分)28. 应用文写作(10 分)29. 文体写作(30 分)古今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声明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